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8大優勢2025!專家建議咁做…

李煜還在境內大修佛寺,並大量賜土地給寺院。 金陵禪院裡面,供養著包括日本、朝鮮等國來的上萬名僧人,喫穿用度都來自國庫。 北宋大軍兵臨城下時,他一方面令軍士念救苦菩薩,另一方面親自上陣,給佛祖寫了一封信,許諾兵退之後要造佛建塔、齋僧萬員。 《十國春秋》至此嘆曰:「江南之亡,非文之罪,用浮屠之過。」可謂至語。 在探究南唐覆滅的真相時,我們需要把目光稍微放遠點,才能把問題看得比較全面。

  • 登基即位不思朝政,吟詞舞墨,夜夜笙歌,自削國號,向虎視眈眈的趙匡胤連年納貢,妄憑長江天險,以圖苟安。
  • 這也導致我一路讀著作家一系列「臉書貼文」風格的著作,獲得的最大好處是:深入淺出,貼近感受!
  • 在後周大軍兵臨城下之時,李曾想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弟景遂,並讓太傅宋齊丘總攬大權,但尚書陳喬認識不妥。
  • 李煜的「金錯刀」和趙佶的「瘦金體」是中國書法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
  • ▍楊雙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臺中文學獎.
  • 遼穆王還曾派自己舅舅出使南唐,由於南唐照顧不周,竟被後周的刺客割去了首級,遼穆王大怒,從此與南唐絕交。
  • 出人意料的是,皇太弟景遂和景達接連上書推辭,都不願為儲,李遂乘機毀掉「兄終弟及」的誓言,將皇太弟景遂發往洪州做晉王,立自己的長子燕王弘冀為太子。
  • 大周后字娥皇,小周後字女英,其父是大司徒周宗並且是南朝的重臣。

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想做一個毫無羈絆的隱士,卻偏偏鍾愛奢榮。 登基即位不思朝政,吟詞舞墨,夜夜笙歌,自削國號,向虎視眈眈的趙匡胤連年納貢,妄憑長江天險,以圖苟安。 周女英,五代時著名美女,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後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李煜第一位皇后——周娥皇的親妹妹。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商品評價

宋太宗是個下毒高手,他在當皇帝之前就潛心研究,收集了上千種醫藥單方。 他毒死南唐後主李煜等人用的毒藥,叫做「牽機藥」,服用之後全身抽搐,蜷曲成一個大蝦一樣死去。 公元975年,宋太祖一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振聾發聵,打響了入侵南唐的最後一戰。 南唐在國主李煜的領導下,早已腐朽透頂,不堪一擊。 金陵城破之前,他命令人將宮藏書畫等焚燒殆盡後,開城投降,做了亡國之君。 次年,李煜被押送到汴京,在參加完盛大的獻俘典禮後,被趙匡胤封了「違命侯」。

在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中,吳奇隆飾演的李煜在亡國之後,被軟禁在京師。 因為李煜寫了一首《虞美人》,懷念故國時光,太宗得知後很生氣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 歷史上的李煜也是這麼過世的嗎李煜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追思這樣一個帝王,後世人們的心情是很複雜的。 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表現卻極其幼稚、低能。 如此優秀的一位詞人,馮延巳在政治上卻是一個十足的卑鄙小人。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趙匡胤讓李煜疲於應付,弟弟的神助攻,更令局勢崩壞

《熙陵幸小周後圖》,「熙陵」是指宋太宗,因為他死後葬在河南鞏縣的永熙陵。 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描述這幅作品說:「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後圖,太宗戴幞頭,面黔黑而體肥,周後肢體纖弱,數宮女抱持之,周後有蹙額不勝之態。」可見確有此畫傳世。 我很喜歡作者以大小周後的歷史故事來佐證李後主的個性問題;身為君王,從小怕也是喫不了多少苦,加上文青的浪漫情懷,在老婆大周后重病未死時,竟勾搭上其妹小周後。 「今宵好向郎邊去」,難怪大周后在病榻上,「至死不願面向外」。 因為參加讀書會的機緣,幸運地有幾次更親近了蔡詩萍這位作家,總覺得人如其名,筆觸帶著柔性纖細敏銳的心思和觀察,文體完全不落俗套,少有咬文嚼字的字句雕琢,卻能共感,說是雅俗共賞的暢銷作家當之無愧。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中,被蔓草湮沒,被後世遺忘……然而,五代十國時期的小國——南唐,和它的君主李煜,卻聲名彌久,被歷史永遠記憶。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周忠應:悲劇詞帝李後主大家都說皇帝好,其實也有人不願當皇帝,我便是其中一個。 我叫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在位時間14年,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那天,是他42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將他毒死。 上言,願「假臣兵數萬,出壽春,渡肥、淮,據正陽,」可以收復江北全境。 李煜害怕會得罪北宋,拿出前主李「保境安民」之令,曰:「無妄言,宗社斬矣。」趙匡胤素來忌憚林仁肇的威名,就使出了一招非常拙劣的反間計。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李煜:你可能不知道,我想賣了我家皇位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峯隱者、蓮峯居士、鍾峯白蓮居士。 他不僅生日特別奇巧(他出生於七夕節),出生之後的相貌也與常人不同,史書稱之為「駢齒重瞳」,就是有兩層門牙和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他長大之後,英俊秀美,才氣逼人,他「精究六經,旁縱百氏」,善詩詞、精書畫、通音律,身邊簇擁著南唐文人韓熙載、馮延巳、李建勛、徐鉉等。 在即位之前,他一直過著「心志於金石,泥花月於詩騷」的文人雅士的生活。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王朝覆滅-南冠北系「南唐」

李煜剛登基時,也給北宋貢去了金器2000兩、銀器20000兩、紗羅繒彩三萬匹。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為收買北宋宰相趙普,一次就送給人家50000兩白銀。 南唐本是小國,這樣折騰的結果常常是入不敷出,中主李 末年就有大臣鍾謨請求鑄大錢「永通泉貨」,以一當十,來度過財政危機。 李煜即位後,又於乾德二年(964年)發行鐵錢來救急,同時還要巧立名目收稅來增加收入,發展到後來,連民間鵝生雙蛋、柳條結絮都要抽稅,真是窮瘋了! 南唐在多次戰爭中精銳盡失,剩下的大多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作為戰略緩衝之地的江北14州既已失去,一旦北宋軍隊渡過長江,南唐都城大門洞開,再無險可依。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最後一個人

已經降宋三年的南唐後主李煜,正在對月當歌,宴飲作樂。 胡琴琵琶與羌笛,樂師舞女和歌姬,大宋宴飲的標配,一個都沒缺席。 畢竟是亡國之君,李煜三杯濁酒下肚,還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煜即南唐後主,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山隱士、鍾峯隱者、蓮峯居士、鍾峯白蓮居士,徐州人。 他是南唐中主的第6個兒子,歷史上稱他為李後主,祖父就是南唐開國皇帝李弁。 日子一長,李煜就被暫時的安定矇蔽了,放鬆了警惕,開始胡作非為起來。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南唐後主——李煜

她善彈琵琶,後主就為她找來燒槽琵琶,她創製一種葉子格遊戲(類似於今天的紙牌遊戲),還精通服裝設計,創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裝,又會製造香水,尤喜舞蹈。 李煜對皇后情有獨鍾,雙宿雙飛,遊戲人間,難免慢怠了政務。 他有一宮女,輕麗善舞,用帛纏足,纖小彎曲像新月,著素襪在六尺高的金制蓮花上旋舞,飄飄然有凌波仙子的姿態。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李煜:我本是詞臣身,又不是帝王命

更可怕的是,南唐傳到後主李煜手中時,這項基本國策還在實行著,面對北宋趙氏咄咄逼人的態勢,南唐的「保土安民」與引頸受戮別無二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中國皇帝歷來有很多大大小小也有幾百個。 自南唐開國後,就有宋齊丘和孫晟結成兩黨,爭鬥不已,互相攻擊,造成了極大的內耗,前主李和中主李均不勝其煩。 李煜即位後,朝中亦不乏碩才俊士,如:蕭儼、陳喬、徐鉉、韓熙載、潘佑、張等,但由於李煜摸不透他們的脾氣,所以並不能做到知人善用,最典型的就是韓熙載。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趙匡胤和趙光義統一中原時,一共消滅了多少個國家?

他拿出一副林仁肇的畫像來讓南唐的使臣看,說這是林仁肇準備來投降的信物。 使臣回來一匯報,李煜就信以為真,立即派人鳩殺了林仁肇,自毀長城。 林仁肇死後,將士離心,南唐國勢愈來愈弱,日薄西山,已是不可救藥了。 吳越國和南唐捱得最近,前主李時主動和其修好,甚至在吳越國有難的時候去救濟人家,喪失了一次又一次獨霸江南的好時機。 中主李時,閩國內亂,南唐趁機搶奪地盤,吳越國也插手其中,兩國終於反目,但兩國並未全力火併。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作者簡介

謝謝這些能穿針引線的好作家,就譬如本書的蔡詩萍,讓我們看透文字背後的生命故事,和靈魂悠悠的訴說,寫的人療癒,我們讀的人也療癒,孤寂的靈魂,於是有了出口。 當然像「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的詞句,也是作者所謂的「必死的密碼」,整天想著南方一定很讓宋朝皇帝不爽,不懂巴結也不懂低調,「不合作運動」,讓宋皇帝認定他是從心底不順從吧!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2025 坐實宋太宗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文學、藝術都有這樣的可能,所以,另一個參照人物上場:孟克,李後主[浪淘沙]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對比於畫家孟克的[吶喊],在在證明,詩詞和繪畫,都是孤獨靈魂的出口,雖然這兩人相隔了九百多年。

我們不管怎麼痛,都彷彿在李後主鑲嵌的字句中,輕輕被撫慰了。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2025 中主李璟(916-961年)在升元七年(943年)李死後,繼任當了皇帝,改元保大。 稱李為守成之君是有點拔高他了,我們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相對於後主李煜而言的。 畢竟李沒有把基業給丟掉,而且在其即位的初期,由於南唐國力強盛,還擴展了國家的版圖,吞併了一些州縣,將李傳下來的28個州增加到35個。

在中國歷史上,「牽機藥」與鉤吻、鶴頂紅同列為最毒的毒藥之列。 《默記》中說:「牽機藥者,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牽機狀是何種形態呢? 牽機中的「機」指的是手工布機,由於人在服用這種毒藥後腸胃劇痛,引起全身抽搐不止,頭部或俯或仰,四肢忽拳忽曲,最後頭部與足部拘攣相接而死,樣子就如同布機工作時的情形。 閱讀之樂,果真是跨越時空、人種、場域、貴賤……,帶來無窮的喜悅!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中國期刊──創刊詞錄

在一次元宵節,各個朝中命婦入宮朝賀的時候,小周後接到了皇后的一道諭旨,命她留在宮中陪同皇后一起研究女紅,小周後非常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拉近和皇后的距離。 不過等她來到後宮,才發現,等待她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后她老公趙光義。 李煜,是南唐後主 ,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曉詩文,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譽為詞帝。 南唐被北宋滅亡後,李煜被封為違命侯,過著屈辱的俘虜生活,妻子小周後多次被宋太宗招入宮中強幸。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2025 提起南唐後主李煜,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這首流傳千古的《虞美人》。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南唐後主的懦弱於風流

然而歷史上的李煜卻是「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即是個額頭寬大、臉蛋肥碩,牙齒畸形,一個眼睛裡面竟然有兩個瞳孔的人。 雖然這副尊容在今人看來並不值得恭維,但古人卻認為是天子之象。 前言在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開國之君,就有多少亡國之君。 而那些亡國之君的故事卻在不經意間被歷史無情的塵封,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 若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皆是千古一帝,而我更喜歡的是南唐李後主,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開國皇帝,不僅結束五代十國的長期分裂,重新完成了統一大業,還創建了一個文化繁盛、經濟發達的王朝。

顯德年間,後周崛起,周世宗一統中原的雄心令眾朝廷聞風喪膽,南唐皇帝李璟卻主動叫板周世宗。 1、李璟的冒失李璟繼位之後,頭腦有些發熱,「自以唐子孫,慨然有定中原、復舊都之意」。 在中國歷史上,為爭奪帝位,或父子叔侄相互殘殺,或嫡親兄弟大動干戈,可是,卻也有人本不想做皇帝,而硬是被人推到了皇帝的寶座上。 源於網絡,原始出處不明圖片為坐觀君所配南唐,建國於 937年,亡於976年,歷前主李 、中主李 、後主李煜三世,享國共39年。 南唐轄土不過江淮,最盛時也僅有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 南唐,建國於937年,亡於976年,歷前主李 、中主李 、後主李煜三世,享國共39年。

前主李死後,李剛剛即位,當時還只是一個掌書記的馮延巳,就跑來跑去和李說閒話,一天要去好幾次。 弄得李都覺得有點討厭,就訓斥他道:「即使是當掌書記也應該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吧,你怎麼這麼討人嫌,總往我這裡跑呢?」這次雖然喫了個「閉門羹」,但他摸準了中主李愛慕虛榮的心理,一找到機會就用花言巧語來獻媚取寵。 馮延巳當宰相後,知道李不愛勤政,為了自己能大權獨攬,就撒了個彌天大謊:「天下之所以不能國泰民安,是因為我不能施展出我的真正才能,陛下以後不要親自處理那些具體的事情了,交給我來辦就好了。」這正中中主的下懷。

馮延巳、馮延魯、魏岑都是齊王府裏的舊僚,都是李的心腹,是李精心培植的一股勢力。 李雖然已經登上了皇位,但前主李選嗣不當造成的裂痕還在,當年全力擁戴二王子景遷的宋齊丘今日也還在朝中,並與陳覺結黨,勢力頗為不弱。 所以,雖然李高高地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卻難免會脊背發涼,很難保證哪天不會被從皇位上拖下來殺掉。 為了讓自己王位坐得長久,無形當中他就把自己和馮延巳等人綁在了一條船上,下面的大臣越是對他們進行彈劾,他越不為所動,甚至往往還會免去彈劾者的官職。 這種短視和淺見只能使南唐的政治越來越腐朽,越來越黑暗。 前主李還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這使他的兒子和孫子多多少少受到了影響,延及朝野,崇佛蔚然成風。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南唐後主李煜是怎麼死的?

而李後主幽禁的這段時光,那種國破家亡的傷感也透過他的才思碰觸人心,讓人幾番想要落淚。 李後主的詞,包括眞偽有爭議的,不過三十來首。 眞是不多,卻含金量超高,幾乎每首都大有名氣。 尤其是他在汴京當宋朝皇帝的俘虜那兩年多,寫出來的詞,首首皆膾炙人口,奠定了他無可取代的詞界地位。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南唐李煜的大周后究竟有多美?其死因眾說紛紜

被擄後的李後主必須是痛苦而哀怨的,他的靈魂始終留在江南飄盪吧! 在「望江梅」中出現了異常冷靜的李後主,正說明著身在汴京心在故鄉的他,心心念唸的神往頗令宋王礙眼,這也許是引起宋皇帝賜死的原因之一。 作者另以一篇殘稿〈臨江仙〉進一步說明,李後主性格上的逃避和懦弱一覽無遺:人家大宋要滅你南唐的大軍已兵臨城下,身負保家衛國三軍統帥的君王,卻只是求佛求神而不思作為? 一開始,填詞這件原本只是歌妓流行娛樂的小事兒,然後就走入了廳堂,走入了廟堂,變成了文學新體,讓中國文學史重新定義,而在這個過程裡,李後主絕對是居功厥偉的。 現代流行樂的詞曲創作自由奔放,風格內容推陳出新,幾乎沒什麼固定規則;而宋詞,則可被視為唐宋時的流行樂,只是它的音律和格式被綁死了,只能按照既有的設定去填詞,所以,詞家用字必須是很精準的。

之後的幾天,小周後一直沒有離開皇宮,家中的李煜非常擔憂,不過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他哪裡還敢去打聽,只能在家中焦急的等待。 從元宵佳節等到正月將盡,半個月的時間,小周後終於滿臉憔悴,一身疲憊的回到了家中。 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和李煜非常相似,都是政治上的昏君、藝術上的天才。 李煜的「金錯刀」和趙佶的「瘦金體」是中國書法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 民間傳說宋徽宗的母親是在看過李煜畫像之後纔有的身孕,而趙佶就是李煜轉世而生的,所以他們相似的遭遇被認為是冥冥中的報應。 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的晚上,因為心情鬱悶,李煜讓歌妓奏唱《虞美人》,有人向宋太宗報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