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水湳洞的聚落發展和礦業發展也有著密切關係,早於1906年(明治39年)選礦場興建後,為提供選煉廠員工與其眷屬居住,選擇於九份溪對面的山坡地陸續興建屋舍供日本員工居住,房舍分四戶一列和六戶一列兩種,四戶一列予監工級員工,配個別廁所及洗澡間,六戶一列為一般員工居住,設有個別廁所,但洗澡間共用,漢人礦工則自行在附近銅礦仔、磺窟仔興建工寮。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 、浮選成為礦漿,從坑內開採的含銅礦漿經浮選後,取出銅精砂,最後送至煉銅廠煉製;含金量高的礦漿則是再施以氰化法,粹取出金銀礦物,送到貴金屬煉廠冶煉。 不開車要前往水湳洞十三層遺址的交通不難,現在很方便,只要搭乘791、856、826、891、1811公車至水湳洞站下車都可以抵達,不過十三層遺址點燈時間在傍晚,回程的公車得抓準時間,別拍到太晚,否則就只能搭計程車了。 水湳洞原指的是省道旁有個海蝕洞,水湳洞聚落就剛好在基隆山入海口處,背對基隆山「大肚美人山」,面朝陰陽海因此在地人稱為水湳洞聚落。 但聚落在水金九地區的觀光規劃之下,重新找回了定位,老屋轉型為民宿、餐館,許多藝術家也進駐在水湳洞聚落,讓水湳洞有了別與以往的風貌,繼續寫下了新的章節。

07|點亮十三層遺址邀請曾為美國自由女神像設計燈光的國際照明大師周鍊,並與知名的照明設計團隊「一隱照明設計顧問」共同策劃。 由於過去煉銅時,必需大量排出銅煙,而銅煙含有劇毒,所以鋪設了煙管,每條皆翻越山嶺,將含毒銅煙排放到山外避免直接影響到工人與當地居民,廢煙道是圓拱型的鋼筋混擬土構造,直徑超過兩公尺,壁厚約30公分,但仍然抵不過銅煙廢棄的腐蝕,所以最後總共鋪設了三條;在水湳洞沿途偶而會看到斷裂的煙道,千萬! 不要鑽進煙道中,因為煙道巨大,早期有些不知情的遊客覺得好玩就會想進去探險,但再講一次,煙道「內」是最毒的地方。 而我跟老公看到了黃金瀑布這裡的涓涓細流,真的覺得一點也不像想像中的瀑布耶 ,這幾天雨水也算是充沛,但總覺得這瀑布的水量跟預先想的不同。 也可算是司機大哥跟我們說的私房景點了吧,哈哈,不然從外地來到這邊的我們哪裡會知道這裏的小瀑布更有”黃金之名”的特色啊。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若是想一睹十三層遺址獨特的荒涼之美,景觀點以水湳洞停車場仰望,與長仁社區觀景亭側看的角度最為動人。 水湳洞自1905年開始,因為金瓜石、九份黃金的原罪加上高含量的銅礦,就註定了大環境往後的開鑿採煉與破壞,劇烈地加快了被重金屬影響而污染的區域。 自然礦產的富饒與環境的破壞,隨著礦場的沒落與時間推移,成為了一個共生平衡的狀態 (或是說空間停止在那過去時代不再流動)。

露天開採的金礦含矽量高,在選廠碎礦之後可以送至煉銅廠作為煉銅熔劑,煉銅過程會同時回收金銀。 此外在建築底下設有沉澱銅池、機械工程區、石渣場、廢鐵廠、木頭設施。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 若是搭公車的話就必須往右邊走,這裡有公車站牌,尖峯時期大約15~20分就會有一班公車經過。 而九份金瓜石這裡到處都有旅遊圖可以看,我回家之後也細數著那些九份景點下次還要再去 。 此停車場鄰近臺2線北部濱海公路,自行開車容易抵達之外,停車場旁邊更設有公車站牌。 從停車場可以正面拍攝十三層遺址,不太需要擔心人潮問題,不過9/13當天可能會有舞臺在此架設,除了9/13正式點燈之外,其他時間都算是很好的拍攝點。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交通地圖

由於建築羣設施持續改建,熔礦製煉所於1910年代相繼興建了礦山事務所、泥礦製煉所、礦山發電所、木工作事場等附屬設施,直到1923年(大正12年)因成本過高而停止運作,勞動人口數逐漸減少。。 不過在2019年中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晚宴,並邀請來了「優人神鼓」拉開序幕,點亮了十三層遺址公共藝術計畫。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將原本廢棄的十三層場址打造成「遠觀型」的公共藝術作品,藉此推動文資活化,從2019年中秋之後,十三層遺址每晚6點至9點都會點亮,把過去的輝煌重新點亮。

  • 2017年至2019年間,臺灣電力公司邀請燈光藝術家周鍊、一隱照明設計顧問與藝術家何採柔共同創作「點亮十三層」公共藝術案以融合在地環境,在獲新北市議會審議後,最終則於2019年正式啟用,並在晚間6至9時以燈光藝術展現水湳洞選煉廠的建築特色。
  • 此外在建築底下設有沉澱銅池、機械工程區、石渣場、廢鐵廠、木頭設施。
  • 自然礦產的富饒與環境的破壞,隨著礦場的沒落與時間推移,成為了一個共生平衡的狀態 (或是說空間停止在那過去時代不再流動)。
  • 水湳洞原指的是省道旁有個海蝕洞,水湳洞聚落就剛好在基隆山入海口處,背對基隆山「大肚美人山」,面朝陰陽海因此在地人稱為水湳洞聚落。
  • 2004年,配合水金九地區假日交通管制,水湳洞選煉廠前方原沉澱銅池遺址被規劃成為停車場提供遊客使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廠房曾遭美軍轟炸而損毀,直到戰爭結束後,選鑛場才由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收礦區進行修復工程,在新增設備後繼續使用。

臺灣東北角的水湳洞也存在著一座「天空之城」,它是「十三層遺址」。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 沿著公路前進,過了熱鬧的九份老街、接著來到黃金博物館、黃金瀑布,道路的終點又銜接回了海岸公路,這裡是陰陽海,更曾經是昔日金瓜石一帶最大的選礦場所-十三層遺址的所在地。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 若是從黃金瀑布或十三層遺址直接到九份老街,也是可以選擇搭公車的方式喔,這裡是金瓜石知名景點,公車班次不少。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逛完了南雅奇巖之後,司機大哥載我們來到第二個九份金瓜石景點,水湳洞的十三層遺址,之後還去了九份黃金瀑布以及陰陽海,這三個地方都是來九份旅遊時,必去的景點啊!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九份A-HOME民宿

2016年,因應廢煙道為「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控制場址」,其內部仍存有重金屬砷、銅等超標污染物質,以及廢煙道結構坍塌風險,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環保局則決議封閉廢煙道,並加裝鐵圍籬阻止遊客及民眾進入。 然後廢煙道這邊大約就是100m的長度範圍,通常在基本起點前後20m處拍攝紀念就夠值回票價,延坡往上的區段雖然也可以攀爬行走,但因為斜度過大(最大聽說有超過45度)且CP值不高又容易成為平面段旅客拍攝背景的雜點,危險加上易招惹一堆怨念值所以完全不推薦攀爬。 黃金鋪補拍不出黃金般的色澤,但是這裡也的確非常漂亮,值得上來看看;但要小心千萬不要觸碰到水喔,這裡流出的水都是帶有重金屬的酸礦水,對人體是有害的。 這小溪也是有一道小瀑布,水的勁道不比真正的黃金瀑布小,司機大哥說這小瀑布更漂亮,因為水道小,所以水就更集中,因此才更看得出來黃金色的水流。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1904年分別在本山礦牀、金瓜石溪北部山丘發現大量的硫砷銅礦(Enargite),此種礦物蘊藏著豐富的金與銀,具高經濟價值。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濂洞煉銅廠共分為三期興建,選廠於1969年完工,第二期煙道於1971年完工、第三期煙道則於1973年完工。 1987年,由於受到颱風琳恩的災情影響,使得選煉廠的沉澱銅池和周遭建築遭到土石流影響而全毀,建築物的原始位置後則在2000年整建成停車場。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文章導覽

其中第三條煙道竣工時因應煉銅廠停止營運,因而併入禮樂煉銅廠營運從而未使用。 目前該三條煙道依然保存,曾在2010年代間受到大量人潮,一時造訪新興的旅遊景點。 1933年(昭和8年),日本鑛業株式會社買下金瓜石鑛山株式會社,更名為臺灣鑛業株式會社,並隨即進行全泥式浮遊選礦場、全泥式青化製鍊場周圍設施的新建工程,並在1935年(昭和10年)完成第一期興建工程,於1936年(昭和11年)完成第二期工程,該建築羣依山坡地勢而建,也就是俗稱的「十三層」。 坐落於水湳洞、陰陽海附近的臺金舊礦廠又被稱為十三層遺址,昔日為水湳洞、金瓜石、九份一帶最大的選煉廠。 用於提煉金銀銅礦的選煉廠,遠遠望去宛若荒廢的美麗宮殿,而盤踞山頭的廢煙道全長 2 公里,在山巒下忽隱忽現,增添了幾分神祕感。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設備系統

俗稱十三層遺址的水湳洞選煉廠遺址,曾為金瓜石一帶最大的選礦場所,考量礦石的採掘活動與礦脈分佈,於是將建築依山而建,在礦業落沒並關廠後因其外觀特色而成為不少MV之拍攝取景地,也被稱為礦山上的布達拉宮、臺版天空之城。 後在1934年及1935年間,日本鑛業株式會社因應選煉廠興建工程,進行「水南洞住宅地計畫圖」與「水南洞地區供水管平面圖」規劃,於選煉廠旁興建職員社宅、鑛夫社宅、鑛夫社宅、合宿及其他公共設施。 隨著礦業的沒落,居民陸續搬走,留在社區的大多是年老一輩或臺金的舊員工居多。 目前居住區域為濂洞裏和濂新裏(長仁社區)一代範圍,保存之建築羣僅剩水南洞宿舍建築羣、中山堂、 室內球場(後改建為第一戲院)、警察局、原瑞芳公學校金瓜石分教室(現為濂洞國民小學)、天主堂等設施。 十三層遺址又稱作水湳洞選煉廠,興建於1933年(昭和8年),是日治時期選礦、提煉貴金屬十分重要的設施。 臺灣光復後,由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手,新建煉金廠,將建築分為選廠與煉場。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九份絕景.天空之城|十三層遺址、廢煙道、黃金瀑布

隨著時代變遷,當年風光無限的礦業逐漸沒落,直到1987年結束運作,並由臺電接手管理。 || 黃金,從古以來就是貴重金屬與財富的象徵,而自從水湳洞、金瓜石、九份地區發現大量含金硫砷銅礦後,就開始不斷的影響了整個聚落與地區的發展走向,過往的繁華與敗破、被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物,經過植物默默生長覆蓋,共生化為彷若不真實的奇幻空間。 1973年11月14日,臺金公司於煉廠進行鑛砂到製煉作業期間,其中因煉銅所產生的硫化氫因未妥善回收處理,造成金瓜石、水南洞地區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改善排煙設備,臺金於煉銅廠周圍地區興建1000多公尺的排煙道,利用舊坑道將廢棄轉移至後山山谷排放,有「世界最長的煙囪」稱號,為當地特殊礦業地景之一。 、架空索道等系統或斜坡索道進行礦石、貨物及人員的來回運輸,目前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尚保存機器房遺址與軌道遺跡,已由新北市政府於2013年12月登錄為歷史建築。 第一條煙道長度約1030公尺,因設計不良在啟用不久後便浸腐,後則興建第二條煙道(850公尺)及第三條煙道(1000公尺)的工程,三者煙道為圓拱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寬約2.4公尺,高約2.6公尺,管壁厚度30公分。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九份望琴海民宿

其實十三層遺址與另一個景點陰陽海,只有一道馬路之隔而已,原先看Google地圖我還以為要走好一下子,結果沒有,過馬路連一分鐘都不用 。 另外喜歡空拍的攝友,其實從空中拍攝十三層遺址點燈是最佳選擇,附近最合適的起飛點也在這個停車場,此處無禁飛、限飛問題,起飛降落需留意周邊狀況,建議在目視距離範圍飛行。 從這邊拍往十三層遺址,有非常多的拍攝位置可以選擇,不一定要在濂洞國小校園內,像鄰近的觀景臺空間寬敞,拍過去的構圖也不錯,除此之外在附近的社區也有相當多的角度可以發掘,如果你願意在此留宿一晚,也可以預訂當地民宿,在民宿頂樓拍攝十三層遺址點燈。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2025 1933年,日本鑛業株式會社買下金瓜石鑛山株式會社,更名為臺灣鑛業株式會社,並隨即進行全泥式浮遊選礦場、全泥式青化製鍊場周圍設施的新建工程。 此外日本鑛業株式會社規劃興建水圳系統以供應新建選煉廠所需水源,,其水圳系統包括水壩、圳道(或稱圳溝、水溝)、沈砂池(水櫃)及水圳橋等建設,該系統後以「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之名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若大家是開車來遊玩的話,從這水湳洞出口往左邊這條山路一直開上去,就可以到達黃金瀑布囉,路途也不遠,一下子就到了。 9/13以前,「可能」會有零星的點燈測試,入夜後點燈,但「不保證」測試期間每晚都有點燈,依當地居民經驗分享,假日比較有機會看到點燈測試,所以這段時間要看到點燈需要碰碰運氣。 列支敦士登祕藏瑰寶展:魯本斯、拉菲爾、華德米勒、範戴克等大師真跡作品,一訪500年的西洋藝術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