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9大分析2025!(小編推薦)

1982年,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常務事理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長老被增補為中國佛協理事。 淨慧法師,法號妙宗,1933年出生於湖北省新洲。 慧淨 14歲至武漢三佛寺依止大鑫和尚,18歲到雲門寺受具足戒,成為虛雲和尚侍者及傳法弟子。 1956年中國佛學院創立,即入學深造,頗得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師、正果法師、趙樸初居士等的讚賞。

  • 2013年4月21日上午6時,淨慧長老入龕儀式在黃梅四祖寺法堂舉行。
  • 第一世法眼文益禪師至七世祥符良慶禪師——八世德清虛雲禪師——九世淨慧本性禪師。
  • 眾生未離三界六道之間,必常受火宅焚燒,常遭苦海沉溺。
  • 2020年,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極樂寺開示。
  • 期間,得閱《選擇本願唸佛集》一書,確信善導大師淨土思想,教赴時機,最為純正。
  • 寺裏開列了兩張詳細的清單:晶體舍利子一張,共298粒,顏色細分有十種以上,其中黃色最多,藍色也有很多。

長老所提出的這一整套僧才教育理念,非常切合實際,意義深遠。 1951年十八歲時到廣東雲門寺受比丘戒,得以親侍中國現代禪門泰斗釋虛雲法師。 改革開放後,先後任《法音》雜誌主編,柏林寺、四祖寺和玉泉寺方丈。 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 慧淨2025 法師提倡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的生活禪,主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舉辦“生活禪夏令營”等,使無數學人走進禪、瞭解禪,受用禪的智慧、禪的清涼、禪的慈悲、禪的灑脫。 可知: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祕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

慧淨: 慧淨

正是在這種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的驅使下,1988年長老甘願放棄了北京優裕的工作環境,應邀來到河北主持佛教工作,並負責修復趙州祖庭。 白手起家,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箇中的甘苦自不待言,而長老卻泰然處之。 長老多次講,趙州祖庭是一塊“試驗田”,他來河北就是為了種好這塊“試驗田”。 長老所説的“試驗田”,就是想通過落實“生活禪”理念,來建設一個高素質的清淨僧團,為中國佛教探索出一條全面振興的路子。

然三界六道,無論為人生天,通皆是苦,身心之苦,環境之苦,輪迴之苦,大苦小苦,長苦短苦,苦事無盡,苦海無邊,苦不堪言。 眾生未離三界六道之間,必常受火宅焚燒,常遭苦海沉溺。 第一世雲門文偃禪師至十一世己庵深淨禪師——十二世虛雲演徹禪師——十三世淨慧妙宗禪師。 虛公示表信偈曰:妙宗開化佛悲懷,道濟蒼生法界寬。 第一世溈山靈佑禪師至七世興陽詞鐸禪師——八世虛雲德清禪師——九世淨慧宣道禪師。 虛公示表信偈曰:大法迥然絕古今,毫端獨露本來真。

慧淨: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開闊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佛言:從是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亦即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無有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唯有身心永恆自在無礙之樂。 黃梅四祖寺舉行淨慧長老荼毗化身窯開窯儀式。 長老生前弟子、嗣法門人及信眾居士千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 25日追思大會舉行完畢之後,9時30分四祖寺為淨慧長老舉行荼毗法會,傳印長老親自主法送淨慧長老最後一程。

  • 無論是在中國佛教協會,在《法音》雜誌社,還是在河北、湖北,長老之所以能夠把方方面面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事業幹得比較順利和成功,跟長老心量廣闊、處事圓融有極大的關係。
  • 生活禪是長老根據佛教“契理契機”的原則,在對印度佛教史和中國佛教史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種新的修行理念。
  • 近百年來,禪門中之所以不出人才,皆由於絕大多數參禪之士缺乏深厚的經教基礎、不明白修行的理路所致。
  • 食衣住行育樂,日用所需萬物,皆可隨心所欲,應念而來,隨意而去。
  • 完善道場各種管理規約,堅持早晚課誦、二時齋供、坐香、初一十五誦戒、夏安居、冬禪七。
  • 在兩度親侍虛老之數年間,長老得以朝夕親承虛老之耳提面命,獲益良多,並深得虛老的賞識和器重。

1985年春,向大師請假,獨自住山,潛心靜修,以唸佛為主,兼覽古今淨土著述,歷時三年。 期間,得閱《選擇本願唸佛集》一書,確信善導大師淨土思想,教赴時機,最為純正。 慧淨 淨空對中國共產黨的無神論立場與在文化大革命中對佛教的衝擊一直頗有微詞,但自從進入中國發展後便不乏親近中共的言論,或將共產主義與佛學聯繫到一起,如「共產黨就是佛」。 2014年9月25日,淨空又公開宣稱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是「菩薩化身」。 雖然有中國政府抵制封禁,中國仍有部分教育機構組織對《和諧拯救危機》的研討活動。

慧淨: 慧淨法師

貞觀十二年,皇太子在弘文殿召集三教學者,有紀國寺僧慧淨講《法華經》,道士蔡子晃講《道德經》,並就《法華經》“序品第一”問題展開爭議。 稍後,又有太子中舍辛請作《齊物論》,從“心存道術”的立場出發,倡道釋齊一玄同之論、論雲:“一音演説,各隨類解。 然則佛陀之與大覺,語從俗異;智慧之與般若,義本玄同。 ”根據辛請的看法,聖人以一音演説教法,道佛二家各隨類解,究其根本理趣是相同的,只不過説法各從俗而異。 共產黨統治之下,老百姓的頭腦受染污只受一種染污,馬克思毒素的染污,只有一種。 而我們今天是以千千萬萬種的毒素的染污,我們比他的病更深[…]所以他們一黨專政這個我不反對,因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大家長制度。

慧淨: 法師簡介

無論是在中國佛教協會,在《法音》雜誌社,還是在河北、湖北,長老之所以能夠把方方面面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事業幹得比較順利和成功,跟長老心量廣闊、處事圓融有極大的關係。 為了方便高校大學生更好地瞭解佛教文化,柏林禪寺和四祖寺,對前來參學的各高校學生組織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熱情周到的服務,除了免費給他們提供食宿之外,還特地為他們安排一系列的講座和禪修活動,深得廣大青年佛子的歡迎。 由於長期以來對前來參學的高校學生一直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所以,柏林禪寺先後被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確認為“哲學宗教學系教學實習基地”。

慧淨: 叢書

童年時期,受過私塾教育,遊心儒道古聖先賢之林,於中華傳統文化奠基深厚;亦曾信奉屬於民間信仰之鸞堂,故於善惡因果報應,深信不疑。 慧淨2025 及至成年,歸信佛教,喜讀佛經,好樂靜坐唸佛。 出演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一角而舉國皆知的女演員陳曉旭學佛由來已久。 慧淨 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到了淨空講解的《無量壽經》,頗受觸動,後來陳曉旭直飛至新加坡拜訪淨空,並與妹妹一起皈依佛門。

慧淨: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又於英國上議院、劍橋大學等地發表主題演講。 慧淨2025 同年應斯里蘭卡政府邀請,參與「歡慶衛塞節暨佛教與多元宗教論壇」作主題演講。 1987年於美加弘法期間,蒙佛教居士黃念祖致贈《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一書,後將此書廣泛印刷流通。 1954年起,先後追隨方東美(時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內蒙藏傳佛教領袖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及佛教居士李炳南(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德成委任之奉祀官府主任祕書)13年,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與傳統文化。 到五月四日晚上,第一遍分揀舍利的工作基本完成,共篩揀出各色舍利將近2700顆。

慧淨: 修行要發三種心

一直到2018年,《和諧拯救危機》等淨空書籍影音仍隱祕流通於各地頗具非議的女德班和各類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中,作爲主要教學資料之一出現。 2011年,參加新加坡10大宗教新年祈福大會。 9月,參加於馬來西亞綠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萬人弘法大會。 2009年,澳洲淨宗學院與格里菲斯大學聯合舉辦「澳洲、亞太地區促進和平與和諧之多元宗教高峯會議」,於澳洲布里斯本市政廳聯合舉辦3天。

慧淨: 生活禪與禪生活

2013年4月21日上午6時,淨慧長老入龕儀式在黃梅四祖寺法堂舉行。 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江蘇省無錫市祥符禪寺住持無相長老為當代高僧淨慧長老誦讀入龕法語。 長老幼讀儒書,酷愛詩文;長習釋典,深通經教,且文思敏捷,落筆成章。 著文作詩,不但規矩悉備,且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內容豐富,説理透徹,頗有恣肆汪洋之概。 長老之著作已經公開出版的有《雙峯禪話》、《入禪之門》、《生活禪鑰》、《壇經一滴》、《中國佛教與生活禪》、《做人的佛法》、《心經禪解》、《何處青山不道場》、《經窗禪韻》、《禪在當下》、《生活禪語》等。

寺裏開列了兩張詳細的清單:晶體舍利子一張,共298粒,顏色細分有十種以上,其中黃色最多,藍色也有很多。 另一張是骨舍利清單,老和尚遺留下來的骨舍利非常之多,頭骨有十一塊,上下頜骨幾乎完好,喉結骨、牙骨、脊椎骨、脛骨、指骨、趾骨等或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了下來。 最難得的是有一顆很大的舍利子,駝色,形如蠶豆,體積比蠶豆大兩三倍,完整光滑,法師們推測是腎臟舍利。

慧淨: 慧淨人物介紹

三、在弘法理念和弘法方式方面,基於對佛教歷史的深刻反省和對中國佛教現實的深入觀察,長老認為,中國佛教要真正實現全面振興,必須堅持走“人間佛教”道路,這是中國佛教的唯一希望。 為了將人間佛教的理念進一步具體化,長老於1991年,提出了以“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宗旨的“生活禪”修行理念,與此同時,還專門針對具有較高學歷的青年佛教信眾,在大陸率先舉辦了“生活禪夏令營”,每年一次,從未間斷。 隨着改革開放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對佛教文化感興趣的青年人越來越多。 獎學金每年定額三萬元,以鼓勵從事佛教文化研究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 另外,還抽出專用資金,在北京大學設立“虛雲講堂”,用於支持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系列講座。

慧淨: 慧淨法師答問(二)

1961年9月,於基隆市海會寺,依得戒和尚道源法師、羯磨阿闍黎慧三法師、教授阿闍黎白聖法師領受三壇大戒。 「十方眾生」者,一切眾生也,包含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天界、人間、平生、臨終、中陰身,乃至地獄、餓鬼、畜生等,此等眾生皆是彌陀悲愍救度之對象。 育:阿彌陀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

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摘帽、改正,奉命重返北京參與中國佛教協會的各項恢復工作。 1934冬(一歲半)由父母送入湖北黃岡縣的汪集仙姑廟,由海善、仁德二尼師撫養;1948年由十四歲由仁德尼師之師能慶長老尼攜至武昌卓刀泉寺禮武昌普渡寺知客宗樵上人正式披剃受沙彌戒。 (曾師公武昌三佛閣大鑫和尚——師公武昌伏虎山卓刀泉寺宗鎰和尚——剃度師普度寺知客宗樵)。

在某種意義來説,生活禪找到了佛教與時代相結合的契入點,找到了佛教與現實人生相結合的新的對話方式,應該説,它抓住了佛教的根本命脈,代表了中國佛教的未來發展方向。 與之相應的,生活禪夏令營則是一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充分體現了人間佛教精神,積極進取的、全新的弘法方式。 這種弘法方式,不僅深受廣大青年佛教信眾的歡迎,同時也為佛教積極參與現實、從而達到化導人心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1927年3月13日-2022年7月26日),臺灣佛教著名講經高僧,俗名徐業鴻,中國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人。 1959年於臺北市臨濟護國禪寺出家,法名覺淨,字淨空。 曾追隨方東美、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佛教居士李炳南等學習哲學與佛法。

完善道場各種管理規約,堅持早晚課誦、二時齋供、坐香、初一十五誦戒、夏安居、冬禪七。 在此基礎上,長老又針對當時各地僧團建設當中所出現的諸多現實問題,如信仰淡化、戒律鬆弛、生活腐化、不學無術、得過且過的現象,特地提出了“四化建設”和“強化四種意識”的口號。 四化就是僧團道風要堅持傳統化,僧團管理要堅持律制化,僧團弘法要堅持大眾化,僧團生活要堅持平民化。 四種意識是不斷強化信仰意識,不斷強化歸屬意識,不斷強化神聖意識,不斷強化責任意識。 此四化建設和四種意識的提出,可謂高屋建瓴,直指僧團建設的要害,切中肯綮,堪為現時代中國大陸佛教僧團建設的指路明燈。

慧淨: 慧淨法師

得戒和尚上虛下雲清大和尚:羯磨阿闍黎上覺下澄律師:教授阿闍黎上正下虛,尊證阿闍黎上明下空律師,上遍下印律師,上傳下芳律師,上天下應律師,上素下風律師,上宏下悟律師,上滿下覺律師。 佛源法師為引禮,白光法師為沙彌頭,師為沙彌尾,(同受戒者靈意,彌光等)。 縱觀長老在復興祖庭、培養人才、弘化利生等諸多方面的事蹟和經驗,長老在如下幾個方面所提出的理念,至為寶貴,值得我們後人永遠記取和踐行。 從1988年開始,至2003年9月萬佛樓開光,長老不辭艱苦,宵旰用心,歷時十五年,趙州祖庭的復興工作始告大成。 次年,長老乃退居,將方丈之位讓於弟子明海法師。

慧淨: 慧淨法師答問(二)

當時的出家人當中,大多數人都沒有受過良好的世間文化教育,也沒有受過系統的佛法訓練,在這種情況下,藉口“不立文字”,輕視對經教和世間文化的學習,只會加劇出家人素質的整體下滑。 近百年來,禪門中之所以不出人才,皆由於絕大多數參禪之士缺乏深厚的經教基礎、不明白修行的理路所致。 長老認為,末法時代,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須走達摩祖師所提倡的“藉教悟宗”的路子。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青年,同樣的,中國佛教的振興也離不開青年。 經過長老十多年的不懈倡導,生活禪夏令營這種弘法方式,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內外人士的認同,為中國佛教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生機。 在長老所倡導的“生活禪夏令營”和“禪文化夏令營”的影響下,全國各地有很多佛教團體,也都紛紛效法這一形式,利用暑期,為青年佛子開辦不同形式的夏令營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得教內外人士的充分肯定。

慧淨: 修行要發三種心

每修復好一處道場,長老即刻擇其有德之賢者而居之,自己則兩袖清風,一衲飄然。 其為教之憂患意識,其老當益壯、為法忘軀之承擔精神,大有其先師虛雲老和尚之遺風。 這期間,長老雖然精神上倍受歧視、生活上飽受磨難,但這段經歷,卻使他變得更加練達、堅韌和成熟。

以彌陀及其淨土,乃經五劫之思惟,永劫之燻積;吾人即雖明心見性,尚未三祇百劫,況乎五劫永劫之彌陀! 慧淨2025 然若但念彌陀,往生其土,則光明壽命,同佛無異。 成年之後,歸信佛教,喜讀佛經,好樂唸佛打坐。 綜觀師之為人,純厚樸實,謙沖自牧,悲心廣大,德化眾生,以其全生命投入信仰,而自然流露之人格特質,迥異凡俗,極富感染力。

經過十多年的慘淡經營,柏林禪寺已經全面修復,併成為我國北方對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教內外、海內外佛教信眾和有識之士前來參學。 長老到黃梅之後,亦將趙州祖庭的復興經驗,熟練地運用於黃梅禪的振興當中。 經過十年的努力,長老之門下,現已形成了“北有趙州,南有黃梅”、南北呼應、資源共享、相輔相成的健康發展格局。 生活禪是長老根據佛教“契理契機”的原則,在對印度佛教史和中國佛教史深刻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種新的修行理念。 它既是對太虛大師所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的落實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祖師禪精神的繼承和迴歸。

“你不但不可以譭謗三寶,連懷疑都不可以,所以說疑謗三寶,那就是迷惑,就是造業。 2016年6月,英國舉辦祭祖大典暨三時繫念法會,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休斯校長擔任祭祖大典英方代表主祭官。 9月,應牛津大學副校長尼克羅林斯教授邀請,訪問牛津大學。 2000年,應中國國家宗教局邀請,新加坡宗教聯誼會理事長組成訪華團,訪問中國5大宗教,為訪華團顧問。 宗教訪華團訪問峨嵋山等宗教聖地,與各個宗教交流合作。

金樹、銀樹、琉璃樹、玻璃樹、珊瑚樹、瑪瑙樹、硨磲樹。 衣:莊嚴妙衣,隨念即至,自然在身,不必量身裁縫,不必染色洗濯。 慧淨2025 身上所需,莊嚴飾物,隨念而現,自然在體,百千無量,殊勝微妙,不可為喻。 食衣住行育樂,日用所需萬物,皆可隨心所欲,應念而來,隨意而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