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節省乘客輪候時間,港鐵在客務中心的玻璃上貼上了一些遊客經常問到的問題,例如前往尖東站的出口。 改建後則為經新建扶手電梯直接連接大堂,並獨立於A1出口。 其後連接A1、A2出口之間通道隨之封閉,並改建為警崗,但警崗隨後搬遷至中間道行人隧道附近,而A1、A2出口之間再度重開通道,以作為行人隧道之用。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繁忙的彌敦道地底,加上處於已發展的商業中心區內,車站四周欠缺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部分的巴士及小巴主要是以中途站方式途經尖沙咀站,或是於尖沙咀天星碼頭或麼地道設巴士總站。 尖沙咀站的大堂位於L1層,為了方便乘客進出,收費區位於大堂的南北兩方,四周被行人通道及商店包圍,因此商店主要是在大堂非收費區,收費區內設有多組扶手電梯及樓梯往返月臺[2]。 位於半島中心嘅港鐵特惠站喺2008年12月起,為用成人八達通卡嘅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初時只限於尖沙咀站)。
尖沙咀酒吧高踞北京道 1 號 28 樓,可將壯觀的美景盡收眼底。 尖沙咀馬廐酒吧提供來自全球逾 100 種氈酒,是九龍區內擁有最多氈酒酒藏的酒吧之一,客人須提前預約纔可到酒吧品嚐美酒。 如沒有心水選擇,推介 Earl Grey Marteani,香甜中帶有陣陣 Earl Grey 獨有的茶香,是女生最愛。 酒吧環境開揚,坐得舒服,的確是尖沙咀 happy hour 好地方,唯獨不提供食物,想喫小食的話,可以自攜食物或外賣。 這間尖沙咀酒吧以金、木、水、火及土為主題,設計出 5 tsim sha tsui pub 杯分別命名為 Metal、Wood、Water、Fire 和 Earth 的雞尾酒,每杯都帶有該元素的特性、顏色,甚至是味道,是一個賞夜景、飲酒談心的尖沙咀酒吧好去處。 尖沙咀酒吧,集中在有尖沙咀酒吧街之稱的尖沙咀諾士佛臺,以及尖沙咀海旁酒吧一帶,若想靜靜地和閨蜜好友談心,找一處寧靜的 香港特色酒吧更理想,推薦 7 間閨蜜談心的尖沙咀酒吧好去處。
tsim sha tsui pub: 接駁公共交通
但因為未能就出入口選址及建築成本與附近發展商達成共識,計劃最終擱置[27][28][29]。 尖沙咀站是港鐵[8]系統中最繁忙和人流量最高的車站之一,高峯期每小時人流可達4萬人次[9],每天人流更有大約26萬人次。 而車站位於彌敦道地底,鄰近多個著名旅遊景點、大型購物商場、酒店和商業大廈,也有地下通道連接鄰近商場,因此每天均有不少乘客進出車站。
2004年10月24號,尖東站喺下晝3點起正式啟用。 尖東站隧道四通八達,可以去到彌敦道同梳士巴利道,沿隧道重可以行到尖沙咀碼頭。 由於尖東站嘅月臺係響彎度較高嘅梳士巴利道地底興建,車頭尾兩邊都有一邊月臺係向北面彎咗,嗰度條罅比月臺中間大啲。 tsim sha tsui pub 2021年6月27號,屯馬綫全綫通車,由屯馬綫一期啟德起至紅磡連接西鐵綫,尖東站變成屯馬綫嘅中途站。 尖東站1號月臺維持去屯門,2號月臺就改為去烏溪沙。 tsim sha tsui pub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tsim sha tsui pub: 大堂
而喺尖東站東面地面近永安廣場旁設有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有部份巴士線嘅總站設喺嗰度,方便乘客轉唔同交通工具往返各區。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 嗰度原本有兩個平行嘅海角:九龍角(Kowloon Point)同黑頭角(又叫做大包米)。
- 2010年6月上旬,在A1和D出口旁新增巨型蘋果綠色標誌;天花位置新設註明出口英文字母編號的指示牌,引導乘客前往出口及轉乘西鐵綫的正確方向;升降機旁更裝設全新指示牌,查閱出口準確位置[3]。
- 尖沙咀設有不少購物大型商場,包括圓方商場,新港中心、太陽廣場、美麗華商場、新世界中心、海港城、K11等,也有一些面積較小的商場,包括百利商場、利時商場及在重慶大廈下層的重慶站,而2005年9月崇光百貨也在尖沙咀名店城開設了分店。
- 自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火車總站於1913年動工,而尖沙咀鐘樓作爲火車站的一部分,於1915年完工,尖沙咀遂成為當時香港交通樞紐。
- 尖沙咀嘅咀,地理上係伸出水面嘅一塊地,好似雀仔個嘴突出來咁。
- 同時,尖東站M2出口改名做N5出口,接駁尖沙咀站G出口嘅M3出口則改名做G出口,而接駁尖沙咀站F出口嘅L2出口就改名做F出口。
諾士佛臺、棉登徑、寶勒巷、山林道、金巴利街、亞士釐道有不小酒吧餐廳[9]。 由尖沙咀行去紅館,可以經過「食街」厚福街,除了餐廳、甜品店林立,亦有兩家速食店營業。 19世紀初隨著廣州成為清朝的海路交易中心,有大量外國商船(當中不少為鴉片船)在尖沙嘴對開海面停泊。 1839年7月7日,有英國水手在尖沙咀酗酒,與村民發生衝突,引發鬥毆,結果村民林維喜重傷不治,史稱林維喜案,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尖沙咀天台酒吧衚衕配合詠竹主題推出 Ode to Bamboo 雞尾酒,調酒師將 Tanqueray No.10 氈酒加入煎茶及烏龍茶浸漬 10 小時後,再以濾布進行過濾,然後混入數滴祕製造 48 小時的柑橘糖漿,再結合新鮮提取的竹汁。 尖沙咀隱藏酒吧「衚衕」取名自充滿「老中國」格調的庭院小巷,拱月門酒吧 Moon Gate Bar 適合品茶小酌,綴有巨型中式鳥籠設計,是調酒師調製一系列特飲的地方,備有多款雞尾酒和經典特飲可供選擇。
tsim sha tsui pub: 尖沙咀特色酒吧:Artisan Lounge
1989年12月,前地鐵公司為尖沙咀站大堂南端進行擴建工程、並增設扶手電梯以及加建E出口,以改善當時車站的擠塞情況[16]。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而車站承建商是西松建設株式會社,當時為修正早期系統的南端終點站。 直到1980年2月12日,地鐵[8]過海段(尖沙咀-中環)啟用,當時雅麗珊郡主亦於尖沙咀站登上列車前往中環站主持通車儀式[14]。 尖沙咀的正字及舊稱實為尖沙嘴,需要注意的是「嘴」為名詞;而「咀」則為動詞,因此舊稱更能反映出周邊地形特徵[13]。 然而,當時香港的地下鐵路公司將車站定名為「尖沙咀站」,此次命名對鄰近地方往後發展影響深遠,「尖沙咀」甚至已取代了原來「尖沙嘴」的舊稱,並廣見於商業地址、大廈名稱(如尖沙咀中心)及公共設施。
1860年,英國得到九龍半島,就開始點去規劃呢塊地方。 1888年,天星小輪就開始行中環到尖沙咀呢條航綫,之後尖沙咀就一直好繁榮。 所以原本西人屋因為多華人響度,拆得就拆,起高啲密啲容納多啲人。 呢個時候,尖沙咀發展都係麼地同埋遮打兩位商人做主力。 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國,包括整個尖沙嘴。 tsim sha tsui pub2025 英國其後在該處興建軍營及水警總部,又以尖沙嘴西部海傍作海運用地。
tsim sha tsui pub: 車站象徵
由於以前尖東站按照東鐵綫排列上下行方向,同而家西鐵綫啱啱相反,所以月臺編號喺西鐵綫伸延之後調轉。 tsim sha tsui pub2025 tsim sha tsui pub 本站設有1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tsim sha tsui pub 尖沙咀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月臺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紙皮石採用黃色及深墨綠色,大堂部分柱身紙皮石,以及兩旁焗漆板牆身亦採用灰色。
tsim sha tsui pub: 出口
2008年11月10日,港鐵建議隧道縮短至180公尺,新大堂位於通道中間,Q1、2出口位於新大堂,而Q3出口則以其餘半段隧道連接新大堂。 使用八達通或港鐵都會票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此兩站轉綫,會被視作一程車程,因此如從其他車站到達該站並由尖東站返回尖沙咀站者則會按港鐵的「車票發出條件」被徵收原站出入超過20分鐘的費用(殘疾人士或長者除外)。 tsim sha tsui pub 而從該站出發超過150分鐘則會被收取相等於當時港鐵最高車費作為附加費。 另外,港鐵並在半島中心和海港城設有適用於本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尖沙咀站(英語:Tsim Sha Tsu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彌敦道地底,屬於港鐵荃灣綫的鐵路車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tar Ferr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最歷史悠久的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附設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天星碼頭。
tsim sha tsui pub: 港鐵列車縱火案
被巴士公司稱為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英文:Star Ferry Bus Terminus),現有十條巴士路線以此作總站及五條巴士線經過,鄰近尖沙咀鐘樓、尖沙咀天星碼頭、香港文化中心、星光大道、海港城及星光行。 政府曾考慮遷拆巴士總站,並重建為新的露天廣場,但在市民反對下,計劃已取消。 每年聖誕節及除夕夜,港人都會到來尖沙咀逛街購物,不少商場和商業大廈會於聖誕前夕開始在外牆掛上聖誕燈飾。 當維多利亞港舉行煙花匯演(一般在大年初二晚、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每年7月1日)和中國國慶(每年10月1日)晚上),尖東海傍至香港文化中心一帶也是最佳觀賞地點之一。
tsim sha tsui pub: 月臺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tsim sha tsui pub2025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這個票務措施自兩鐵合併起已經開始實施,閘區合併後,其餘三個轉車站的收費區經已連接。 tsim sha tsui pub2025 然而,由於兩鐵合併前九鐵與港府有協議,要將連接兩個站的行人隧道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得劃為收費區。
tsim sha tsui pub: 尖沙咀碼頭交通交匯處
而總站入啲嘅新填地,1928年就起咗尖沙咀一大地標,半島酒店。 尖沙咀設有不少購物大型商場,包括圓方商場,新港中心、太陽廣場、美麗華商場、新世界中心、海港城、K11等,也有一些面積較小的商場,包括百利商場、利時商場及在重慶大廈下層的重慶站,而2005年9月崇光百貨也在尖沙咀名店城開設了分店。 在西面的海運大廈,是香港第一座郵輪碼頭,可供大型郵輪停泊。 tsim sha tsui pub 海運大廈亦設有購物商場,在1960年代是香港僅有的大型商場。
tsim sha tsui pub: 尖沙咀站繁忙時間客源情況
尖沙咀(英語:Tsim Sha Tsui),亦作尖沙嘴[1],原名香埗頭[2],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南端,與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對望,是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為主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商業中心之一。 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及不少高級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Victoria Dockside和柏麗購物大道。 尖沙咀站同尖東站嘅非收費區設有轉乘通道連接,用八達通嘅乘客喺其中一個站出閘之後若果30分鐘內喺另一個站入閘,呢兩程車就會當做一程嚟計算車費。 而用單程票嘅乘客若果喺本站同埋尖沙咀站之間轉乘,要另外再買車飛入閘。 尖東站車站大堂位於梳士巴利道地底,車站大堂收費區喺大堂中間,畀行人隧道同車站店鋪包圍,因此店鋪主要喺大堂非收費區,收費區內設有多架扶手電梯同樓梯來回月臺。 此站大堂設有2個客務中心,分別為於2個收費區部分與非收費區的交界,服務數量龐大的乘客(尤其是遊人)。
tsim sha tsui pub: 使用情況
而呢個尖同大包米係夾住個灘,叫尖沙咀灣,或就咁叫沙嘴灣。 田裏面近大包米有尖沙頭呢條村,近天文臺山海皮有尖沙圍。 廣東道、北京道和沿九龍公園西側、彌敦道而建的柏麗購物大道是著名的購物街,不少高級購物商店林立,遊客川流不息。 此外,尖東站亦有自助服務設施,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中銀香港同渣打銀行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影相機咁。 tsim sha tsui pub2025 尖東站內提供唔同類型店鋪畀乘客買嘢或食嘢,例如有7-Eleven及OK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恒生銀行同埋DHL呢啲零售業鋪頭。 港鐵收費區裏頭禁止食嘢,因此大部份食肆都唔喺收費區裏面。
除了各式各樣的啤酒、主題雞尾酒和美味酒吧小食外,食客還可在酒吧觀看各類現場直播的體育節目。 位於 1881 公館馬廐扒房上層的尖沙咀馬廐酒吧擁有全港最齊全的氈酒系列,酒吧亦供應多款罕有的手工烈酒和葡萄酒,配以現場音樂表演,絕對是放鬆身心的理想好去處。 尖沙咀天台酒吧 Ozone 推出的 Wood 不單採用以煙燻風味見稱的 Alipus Mezcal,更在木桶中陳釀了最少一個月時間才面世,加入具薰衣草及柑橘氣息的 Fernet Hunter 苦艾酒,令整體味覺體驗複雜且具層次。 大明同大清指尖沙咀對出海面做中門,因為呢度比起其他兩邊窄,好似個海峽咁。 之所以叫中,就係佢東面有鯉魚門,西面有急水門(今日汲水門),啱啱響中間。
尖東站、紅區中間道行人隧道與綠區白蘭軒道行人隧道緊接於10月24日啟用。 到2005年4月4日,現尖沙咀站F出口啟用,接駁中間道行人隧道貫通尖東站。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配合修正早期系統第二段(石硤尾至尖沙咀)通車而啟用,當時為總站。 直至1980年2月12日,第三段(過海段)亦通車,此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中途站。 大堂南部有一條長通道連接E出口及往尖東站行人通道(紅區)。
另外經尖沙咀站用八達通或者東鐵綫全月通轉荃灣綫往港島區嘅乘客都唔少。 2009年8月16號,尖東站變成西鐵綫中途站,原本可以搭東鐵綫直達尖東站嘅新界東乘客,要喺紅磡站轉九龍南綫先至可以去到尖東站,令部分北區兩成居民放棄經本站往港島區,相信人流亦因此而有所減少。 同日起,來往尖東站至南昌站嘅港鐵接駁巴士K16綫取消免費轉乘優惠,路線喺1個月後取消,由九龍巴士12線加強服務代替。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商業中心區,附近亦有不少著名旅遊景點、商場、酒店等,此站出入閘人流非常多。 此站是前地鐵最繁忙的車站,高峯期人流可多達4萬人次每小時。 九廣東鐵尖東站通車後,此站人流因轉車乘客而再度增加;九龍南綫通車後,雖令部份東鐵綫客量流失,但反而吸引新界屯門和沙田屯馬綫的居民轉車往返金鐘至柴灣。
尖東站現時設有多條行人隧道連接荃灣綫尖沙咀站、中間道、麼地道,河內道、尖沙咀同埋尖沙咀東等地區,隧道系統由港鐵管理。 隧道部份路段設有自動行人道,隧道系統共設9條自動行人道,而部份出口亦都設有升降機方便行動不便人士。 前地鐵公司[8]於2007年6月27日宣佈進一步擴建尖沙咀站及增建出入口的計劃。 計劃原建議將在尖沙咀站的月臺北端機房的位置,以暗挖技術開闢一條全長200米、闊6米的新通道,在通道中央開設面積約500平方米的新大堂。 tsim sha tsui pub2025 新大堂將接駁三個新出入口(Q1、Q2、Q3),其中包括早前計劃連接東英大廈的出入口,以及連接美麗華酒店及美麗華商場地庫的新出入口。
tsim sha tsui pub: 車站出口
因此尖沙咀站的收費區未能與尖東站的相連,只好保留上述措施於此站。 港鐵在車站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系統的行人通道內加建洗手間及育嬰間,該洗手間及育嬰間於2022年7月21日對外開放,而洗手間出入口亦設有資訊顯示屏實時顯示可用隔間數目及空氣質素[30]。 不過響尖沙咀嘅九龍總站就要到1913年到1915年先搞掂。 成個站都係起響填地,塊地就響原尖沙咀,即係舊水警總部同埋大包米之間同埋對出。 當時都有紅磡火車站,不過就喺槍會山兵房,響正同柯士甸道交界位。 另一條路梳利士巴利道(今日梳士巴利道)都喺差唔多時期起好。
tsim sha tsui pub: 車站位置
到了2009年至2010年,區內多個新落成的大型商場陸續開業。 包括由前香港水警總部改建而成的1881 Heritage、設置IMAX影院的iSQUARE及全港最高純零售商場The ONE。 tsim sha tsui pub2025 到2019年8月,位於前新世界中心位置的K11 MUSEA商場開業,成為熱點。 自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火車總站於1913年動工,而尖沙咀鐘樓作爲火車站的一部分,於1915年完工,尖沙咀遂成為當時香港交通樞紐。 而1928年開業的半島酒店,是當時全亞洲最豪華的酒店之一,也成為當時九龍半島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