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壽長照險詳細介紹

這對已經達到失能或失智狀態,還要定期且勞師動眾地去醫院「換取」診斷證明書的被保險人來說,纔是最大的折磨與痛苦。 雖然許多保險業務員,認為長照險最大的問題在於「定義模糊」與「很難理賠得到」。 臺灣人壽長照險 但個人認為,不是隻有長照險,類長照保單其實也有相同的問題(這部分將在日後介紹另兩種保單時,再詳細說明)。 這是因為有關「工作能力」的認定,主要是由保險公司來做,而非幫被保險人撰寫診斷證明書的主治醫師。

  • 建議你可以考慮「不還本」的失能險,代表你繳的每一塊錢都是真的在買保障,讓保險公司幫你承擔意外、疾病的風險,讓你每年要繳的保費比較低,剩下的錢都可以留在身邊自由運用,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我們大部分在新聞上看到都是意外事故導致缺手缺腳,一來是這樣的標題的比較聳動,二來是意外事故通常是公開事件;但糖尿病、癌細胞轉移導致截肢就比較屬於個人隱私,民眾比較沒有機會接收到「疾病會導致缺手、缺腳、缺眼睛」的資訊,除非是身邊有人有生病導致失能的經驗。
  • 南山的青年護照長照定期險,若30歲男性投保、年繳保費4200元,發生長照狀態,可獲一次保險金60萬元、分期保險金(最多領16年),最多1020萬元保障。
  • 針對想準備萬全以因應喪葬祭祀費的人,即可挑選較為平價的保費;以終身壽險為首,多數壽險的保費都會依投保時的年齡隨之提高。
  • 有在網路做功課研究保險的人,如果有規劃失能險,基本上都會同時規劃失能扶助險,畢竟失能真的是很嚴重的風險,我們買保險就是要把這種自己沒辦法承擔的事交給保險公司,如果把所有保險種類攤開來看,失能險、失能扶助險都是排名得很前面,建議優先規劃的兩個險種。
  • 其實,意外險會比失能險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多包含了「意外身故」的部分,這部分的保障把保費拉高了;死掉以後想留多少錢給家人?

被保險人直接死亡:有些老人家沒有經歷失能或失智的階段,可能因疾病等因素直接死亡,此種情形不予理賠。 商周財富網成立於2015年5月,為商周媒體集團旗下網站,也是臺灣第一個專為上班族打造的投資理財網站。 內容涵蓋股市、基金、房地產及個人理財,蒐羅上百個素人致富故事及心法。

臺灣人壽長照險: 長照風險已悄悄威脅著你我的人生,不想成為長照受難者,就要懂得做好分散長照風險的準備,善用保險轉嫁長照風險,「長期照顧險」是最佳選擇。

此外,假設此人這輩子都沒有發生符合長期照護的資格,身故可以領回「77多萬元(總繳保費1.06倍)」的「身故保險金」。 乍看起來,購買長照險的「報酬率」還滿高的,不過相對地,此人現在就必須有能力繳交「一年3萬6000多元」的保費,等於每月要繳3200多元。 因此,個人除了呼籲保險公司,能儘快推出價格更為親民的一年期定期長照險之外,也建議如果是有心血管及腦中風、失智家族病史,且有能力負擔保費的人,仍是值得購買長照險。 最怕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各種殘廢(失能)、沒工作收入(當然也有長照的費用支出),最好是優先購買保費便宜的定期殘扶險。 如果你還年輕,想先了解究竟該如何投保保險,才能確保自己在年老時過上有保障的生活,我們專門寫了一篇2022銀髮族保險規劃|銀髮族需要買保險嗎?

依衛福部資料表示,在2018年臺灣即將步入高齡社會,關心民眾未來長期照護風險,因此Smart智富以長照險、殘扶險與類長照保險為評選對象,為保戶選擇最適當的優質保單。 民眾可先從「給付條件」、「保費支付」與「承保年齡」三個層面,認識失能扶助險與長期照顧險的保單商品差異性,進而再多瞭解保障範圍與理賠條件等。 至於投資型商品常見為變額萬能壽險,是兼具壽險保障及投資雙功能的保單。 附約商品種類繁多且富有魅力,例如三大疾病保障、傷害補償等等,但一旦加購便會使保費增加,且由於是跟隨終身的主約,恐難以重新修改內容。 雖然單一保險簡單易懂,但要保人的負擔也相對重大,更可能因此造成不便;故大家在比較時,不妨一併考量三大疾病等醫療保險,購買複數的商品以策萬全。 為了讓消費者得以順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險,本次便將詳細說明終身壽險的特色,並針對回收率的高低、相同保障下的保費等項目加以剖析,同時也實際帶來臺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及富邦人壽等不同業者所推出的組合。

臺灣人壽長照險: 長照需求增加 保險局教戰2大重點買對長照險

因為,讀者可以輕易從以上的「定義」中發現,巴氏量表只不過是用來認定被保險人,符合「失能狀態」的眾多判斷量表之一,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更不是用來判斷「失智狀態」的評量表。 而且,由於加入了各種專業評量表的分數參考,可以讓「符合長照狀態」的判斷更為「清楚」。 內容看起來充滿了非常多的醫學專有名詞,但每一個字都是關係到保戶「未來能否理賠」的重點。 要釐清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國人發生殘廢,並進一步造成失能的風險到底有多少?

  • 此商品為一年期的商品,但「長期照顧分期給付金」可以選擇要理賠幾年,有 4 種選項:5年 / 10 年 / 15 年 / 20 年 ( Finfo 上分成 4 個商品)。
  • 不論疾病、意外或老化引起的失能,造成生活不便、甚至需要他人照料的狀態,稱為「長照狀態」。
  • 調查也發現,民眾認為平均應準備約590萬元才足夠因應付老年照顧生活,但民眾實際每月針對老年醫療及長期照顧的準備金,僅約6至7千元,遠不及所需額度。
  • 食道狹窄、舌異常、咽喉頭支配神經麻痺等引起之吞嚥障害,往往併發咀嚼機能障害,故兩項障害合併定為「咀嚼、吞嚥障害」:(1)「喪失咀嚼、吞嚥之機能」,係指因器質障害或機能障害,以致不能作咀嚼、吞嚥運動,除流質食物外,不能攝取或吞嚥者。
  • 失能扶助險比較像綿綿細雨,理賠給錢的方式會維持好長一段時間,像是慢慢持續扶養你,讓你在失能以後也能夠有穩定的金流,不會因為失能就變成為家人的經濟負擔,例如:每個月給你 4 萬元 / 每年給你 48 萬,讓你去支付生活費用。

(2)「咀嚼、吞嚥機能遺存顯著障害」,係指不能充分作咀嚼、吞嚥運動,致除粥、糊、或類似之食物以外,不能攝取或吞嚥者。 臺灣人壽長照險 註 5:5-1 咀嚼機能發生障害,係專指由於牙齒以外之原因(如頰、舌、軟硬口蓋、顎骨、下顎關節等之障害),所引起者。 食道狹窄、舌異常、咽喉頭支配神經麻痺等引起之吞嚥障害,往往併發咀嚼機能障害,故兩項障害合併定為「咀嚼、吞嚥障害」:(1)「喪失咀嚼、吞嚥之機能」,係指因器質障害或機能障害,以致不能作咀嚼、吞嚥運動,除流質食物外,不能攝取或吞嚥者。

臺灣人壽長照險: 符合需求的保險類型與使用方法

其為此類商品中相對罕見的躉繳型保險,僅需在投保時支付一次保費,往後便不用再按時繳納,很適合行事簡潔、不喜繁瑣手續的消費者。 除了一般常見的身故保險金及祝壽金,亦囊括喪葬費用、完全失能、特定交通工具意外身故以及特定意外傷害失能,且連重症燒燙傷都能夠適用,藉以給予全方位的保障。 更甚,針對需要日常照護的被保人,還適用於長達10年的生活扶助金,不失為家屬的一大助力。 終身壽險的保費繳納期間共有兩種,一為至60歲或70歲等特定時間的短期型,一直至身故都需持續支付的長期型;建議消費者可選擇短期的商品,其優點為繳納期滿後就無需繼續支付,在退休後不致產生負擔。

臺灣人壽長照險: 身故保本 長照終身險最叫座

註 4:4-1 「鼻部缺損」,係指鼻軟骨二分之一以上缺損之程度。 其「機能永久遺存顯著障害」,係指兩側鼻孔閉塞、鼻呼吸困難、不能矯治,或兩側嗅覺完全喪失者。 1-5 「外傷性脊髓障害」等級之審定,依其損傷之程度發現四肢等之運動障害、知覺障害、腸管障害、尿路障害、生殖器障害等,依附註 1-1 之原則,綜合其症狀選用合適等級。 1-2 「平衡機能障害與聽力障害」等級之審定:因頭部損傷引起聽力障害與平衡機能障害同時併存時,須綜合其障害狀況定其等級。

臺灣人壽長照險: 缺手缺腳稱「殘廢」?不好聽,請改稱為「失能」

」,有體況的人屬於失能的高危險族羣,保險公司寧願不收這些人的保費,也不要承擔理賠的風險,所以很容易遇到保險公司拒保(不允許投保)失能險的狀況。 臺灣人壽長照險2025 六、臺端不提供個人資料所致權益之影響(個人資料由當事人直接蒐集之情形適用):臺端若未能提供相關個人資料時,本公司將可能延後或無法進行必要之審核及處理作業,因此可能婉謝承保、遲延或無法提供臺端相關服務或給付。 A:依臺灣的法律規定,納稅人可以列舉終身壽險保險費予以扣除,但需注意被保人與要保人應在同一申報戶,且每一位被保人每年可扣除 NT$24000;若保險費用未達此額度,則可扣除全額。 而在列舉申報時,需附上保險費收據的正本、或繳納證明書的正本。

臺灣人壽長照險: 商品所屬公司

終身型長照險「守護久久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在保戶符合保單長照條件時,除可選擇最高16年的長照分期服務或長照分期保險金外,還可領取相當於1.02倍年繳應繳保險費的一次性長照復健保險金,可用來支付長照初期的醫療輔具、營養品或入住照護機構等相關費用。 且保戶如因身故等原因致契約終止時,如未曾符合長照給付條件,將可一次性領取相當於1.02倍年繳應繳保險費的無理賠關懷金。 如有餘裕,則可著手規劃退休準備,以依照自身風險屬性,選擇穩健累積資產的利率變動型壽險或是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型商品,比如變額萬能壽險與變額年金保險。 臺灣人壽長照險 若選擇利率變動型壽險,除了擁有預定利率來保障最低的保障額度外,還有宣告利率機制,可隨著市場環境,有機會利用宣告利率來獲得增值回饋分享金,並且把增值回饋分享金透過購買增額保險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保障額度,藉此加快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累積速度。

臺灣人壽長照險: 南山人壽輕鬆陪伴長期照顧健康保險(FLTC)

南山人壽建議,民眾除了考量分期給付的保障額度之外,最好也準備充足的一次性保障額度,因為一旦需要長期照顧,除了收入頓時中斷之外,短期內將產生醫療費、購置輔具、改善居家環境等初期支出;長期而言還有持續性的支出,如看護費、醫療費、購置營養補充品等眾多項目。 長照險保障範圍內的一次性給付保險金,就可大大減緩收入中斷及短期大筆開支帶來的經濟衝擊;而分期給付保險金則可用來支付日常花費,減輕長期照顧帶給家人的影響。 國泰和南山都有不含壽險保障的長照定期險商品,都專攻年輕族羣。

臺灣人壽長照險: 3萬間預售屋求下車 專家:史上最瘋狂逃命潮爆發

因此,趁著有能力時為自己或家人投保商業性長期看護險,才能在意外或疾病降臨時,減輕長期照護的經濟負擔。 林海鵬說,股票、基金等投資工具,都是有賺有賠,若想以時間來換取穩定報酬,儲蓄險是隻賺不賠的最佳選擇。 他建議,可運用儲蓄型商品,例如臺壽美年美利美元利變型還本終身險,有兩年期繳費,年年領生存金至終身的特色,目前每年還本率約2.2%至2.71%。

臺灣人壽長照險: 熱門話題

而附約型長看險則是屬於定期健康險,只有當保戶在繳交保費期間進入長期看護狀態時,保險公司才會提供保險給付,與主約型商品提供終身保障不同。 與定期型的保單相同,終身型產品大多有設定投保年齡的上限,故只要符合規定範圍,想趁年輕時做好終身準備的人之外,擔憂自身健康的高齡人士也能自由購買。 但由於部分保險公司訂有健康狀態的條件,且此類保費比定期型略顯高昂,因此在投保時還需多加確認。 失能險則不然,不論意外或疾病,皆按「失能等級」判定,保障範圍更廣,也不必定期接受檢查,加上保費比長照險便宜4到5成,部分保單更主打「保證給付」機制,吸引許多預算有限的保戶,先前國內六大壽險公司,除了南山之外,其餘都積極開發失能險商品。 臺灣已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並預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失能率為12.7%也就是說,每7位老人就有1位需要照顧。 臺灣人壽長照險 重視長期照顧需求,減輕家人的負擔,當面臨失能、長期照護問題時,南山人壽提供各類型長照保險推薦,為自己和家人及早規劃,不再為失能、照護的問題煩惱。

臺灣人壽長照險: 臺灣人壽新e點愛小額終身壽險

若無足夠保費預算,且年紀已大,可能連定期型傳統長照險也沒得買。 此時若還要保長照險,保險行銷人員建議,可考慮殘扶險或特定傷病險;殘扶險投保年齡上限也是70歲,但55歲以上投保多須體檢,市場公認臺灣人壽殘扶險保費對中老年人最友善。 現行市面上長照商品多元,年輕的小資族若有預算考量,可選擇一年期長照商品,用較經濟的保費規劃第一張長照保單,建構基礎保障。 臺灣人壽長照險 若是肩負家庭經濟重擔的三明治族羣,則可以考慮身故保本的長照險,兼具長照與身故保障。

凡是符合保險條款的條件以及期限,被保人即可獲得給付;而為了減輕生活的負擔,還需注意契約屬於「終身型」還是「定期型」。 但長照險的種類不計其數,給附條件也不盡相同,故為了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必須考量其儲蓄功能、請領方式等要點;無論是本身存款貧脊、身邊苦無親友能夠依靠,或是希望接受完善照護服務的人,都應儘早開始進行比較。 過去長照三寶(長期照顧保險、特定傷病保險、失能扶助保險),經常被拿來相提並論,並視為轉嫁長照風險、可相互取代的保險商品。 但事實上,若希望「錢花在刀口上」,對症下藥、轉嫁真正的長期照顧風險,特定傷病保險和失能扶助保險,頂多僅能視為輔助選項,長照險纔是最切中需求的保障商品。 針對長照險種類,南山人壽表示,長照險保障很多元,涵蓋一年定期、長年定期及終身型,該公司近年更設計出具外溢機制的長照險,鼓勵民眾自主健康管理,既有保障又有健康一起迎接高齡。 南山、國泰及新光銷售最佳的長照險,第一大共同特色就是都有身故保本設計;保戶投保後,若未發生保險事故,未請領相關保險金給付,南山的美滿人生和圓滿人生長照險,最後會退還保戶所繳保費總和1.06倍的身故保險金。

除傳統長照險外,市售還有兩種類長照險,即特定傷病險、失能扶助險(舊稱殘扶險)。 臺灣人壽長照險2025 新光表示,類長照險聚焦特定傷病保障,例如會保障老年人好發的阿茲海默症。 殘扶險保障範圍涵蓋中重度失能,以失能(舊稱殘廢)等級表為理賠認定依據。 新光人壽的「長照久久」、國泰人壽的「新守護一生」則是保戶身故時,可退回「所繳保費總和1.05倍─已請領保險給付」。

所以,對於有家族性早發性失智(一般在60歲前就會提早發病,而且據醫師的說法,發病機率也還真的不低),或是有家族性「三高」疾病,比較容易因為腦中風,進一步造成失能或血管型失智的族羣,個人會仍舊建議在預算允許下,還是提早投保長照險。 舉例來說,有年金險、終身還本型壽險的民眾,當然可以用按期給付的年金或生存保險金,來支應長照需要的費用。 不論疾病、意外或老化引起的失能,造成生活不便、甚至需要他人照料的狀態,稱為「長照狀態」。 A:不管是長看險、類長看險或失能險,都是在發生疾病或意外後,導致健康的損失時,才能得到保險給付,若是都平平安安的,依各家保險公司規定,幾乎都得等到超高年齡才能 …

臺灣人壽長照險: 選長照定期險 保障時間有限

「住院病房費用保險金」、「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外科手術費用保險金」、「出院後門診腫瘤治療費用保險金」及「住院前後門診費用保險金」,臺灣人壽依被保險人實際支付之各項費用的百分之六十五給付該項保險金。 三商美邦及中壽的長看險附約,繳費年期最長二十年,保誠的長看險附約則是一年一約、保證續保的定期險。 在最高給付年限方面,三商美邦的商品分為十五年及二十年,中壽分為甲型(三年)、乙型(六年)及丙型(十年),保誠則有甲型(十年)及乙型(終身)二種。 以國內長照險統計,2016年全臺長照險有效契約件數約58.5萬件,至今年上半年已雖成長至83.9萬件,目前國內有13家壽險業銷售長照險,現售共38張保單,但國人投保長照險的比例,也就是長照險的保單滲透率僅4%。

南山的青年護照長照定期險,若30歲男性投保、年繳保費4200元,發生長照狀態,可獲一次保險金60萬元、分期保險金(最多領16年),最多1020萬元保障。 國泰的「Hen罩組合專案」,其中的「Hen呵護長照健康險附約」也是10年定期險設計。 30歲女性投保、保額3萬元,年繳保費折扣後僅1188元;發生長照狀態後,能獲得一次性長照保險金36萬元,及每年長照/失能生活補助保險金(最多16次),加總最高有612萬元保障。 以35歲的艾小姐為例,隨著結婚生子後,考量趁年輕時要為自己的未來多留一份保障,艾小姐選擇保誠人壽「e把照一年期長期照顧健康保險」,保險金額2萬元,年繳保費972元。 艾小姐每年正常續保,但不幸在45歲時因意外導致持續90日全身癱瘓,且未來每年持續符合長期照顧狀態,可領取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20萬元,以及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每個月2萬元,最多可連續領取10年、總共240萬元保額,緩解家人因為長期照顧艾小姐帶來的經濟壓力。

臺灣人壽長照險: 熱門排行

南山人壽上半年長照險新契約銷售件數近4.2萬件,保費收入9.8億,是業界第一大長照險銷售公司。 南山並非市場首家銷售長照險公司,業績表現卻後發先至,靠的就是以下的祕密武器。 保險局近期公佈2020年上半年度的長照險關鍵數據報告,男性、女性主要投保年齡呈現將近10歲差距(男性:20歲至39歲、女性:30歲至49歲),最大的原因可能在於女性多半會在成為母親後,因自認責任加重,才開始考慮投保長照險。 臺灣人壽長照險2025 2.不是一啟動就能夠每年獲得理賠,他的理賠是需要每年重複認定申請的,而失能以及重大傷病則是醫師認定失能、獲得重大傷病卡即可理賠,且都無需每年重複請領,對於風險的轉嫁效益是相對高很多的。 現任《聯合理財網》及《Yahoo奇摩》專欄作家與自由媒體工作者,擔任多家財經與醫療保健雜誌、手機APP新聞臺的特約撰述,並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 著有《聰明使用信用卡》、《理財專員不告訴你的40件事》、《好險,你一定要知道的保險知識》、《聰明買對健康險》以及《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等14本書。

國內長照需求大躍進成長,就算有投保長照險,長照準備依舊不足,南山人壽跨業攜手健康照護產業夥伴,啟動保險價值轉型,串接「生活照護」等六大面向的長照服務,打造長照服務圈。 假設保戶們沒有這些保單,也可以透過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壽險,以「部分解約」的方式來支應;或是直接以「保單轉換」的方式,換成有定期給付的「長照險」或「即期年金險」。 臺灣人壽長照險2025 最後,在規劃壽險額度時該如何評估自身需求,全球人壽建議,可以從資產、負債的平衡面去看,比如有家庭者可能會有房貸、車貸、小孩的養育費及教育費用等等基本支出的考量,而單身者可能就必須考量父母養老生活、有沒有房貸、車貸來評估壽險額度,以確保身後留愛給家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