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暨大畢業生深受海內外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一直位居同類院校前列。 本:辦學層次為本科的高校;職本:辦學層次為職業教育本科的高校;專:辦學層次為專科的高校;民:民辦高校;外:中外合作辦學(含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獨:獨立學院;成:成人高校;(分):高等院校的校區,不具備獨立備案資格。 暨南大學是中國政府創辦的第一所華僑高等學校,校友遍佈全國及世界各地。 暨南2025 暨南大學校友會成立於1992年12月25日 。 目前,在五大洲共有130個校友組織,其中海外校友組織57個。
- 暨大校本部周邊最為繁榮的一條大街為石牌東路,也叫石牌商業區,便於同學外出就餐和消遣。
- 第一輪小組對抗賽,分爲小組答題和“我與基本法”展示等部分,主要考驗選手對基本法的理解、知識儲備和隨機應變能力。
- 2022年11月16日,在暨南大學116歲生日當天,暨南大學校友會發起“請在校的師弟師妹喫免費午餐”的倡議,邀請同學們品嚐暨南校友的“愛意”,廣州校友會諸多校友率先表示肯定與支持。
- 1946年歲末至1947年年初,北平、上海等地大專學校爆發反美抗暴鬥爭,5月又爆發反飢餓、反壓迫、反內戰的“五二○運動”,暨南愛國學生始終站在鬥爭隊伍的前列,是這兩次鬥爭的主力軍之一,暨南大學也因此被譽爲“東南民主堡壘”。
- 7月12日,暨大教授陳炳相向軍管會要求取消人類學系,理由爲人類學所教內容“爲反動課程”,學生人數極少,且“多要轉系”。
在黃炎培的主持下,暨南學堂於1918年在原校址復學,並改名為國立暨南學校。 截至2018年12月,暨南大學圖書館共有各類印刷型文獻423萬冊。 有中外文數據庫180個,中外文電子圖書255.4萬多種,電子期刊52000種。
暨南: 學術會議 更多>
12所高校同臺競技,積極參與小組答題,並在主題展示中以多種形式生動詮釋了港澳臺青年學子對基本法的理解和感受。 暨南 11月7日,2022年高校港澳臺學生基本法知識問答活動開啓第一階段“基本法人人知”答題環節,共吸引了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91所高校的4000多名學子參與。 「暨大」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通常指暨南大學;在臺灣則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在中國大學人文社科創新競爭力排名榜中,暨南大學在被評學校中位列第20名,在廣東省被評高校中位列第2名。
1978年6月9日廖承志先生主持召開復辦後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討論復辦暨南大學有關工作,審定了《暨南大學發展綱要(1978—1985)》,通過了暨南大學董事會章程。 董事會的宗旨是:發揚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愛國愛鄉精神和支援祖國四化建設的積極性,協助政府辦好暨南大學。 暨南 暨南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聘請海外僑胞、港澳同胞中的知名人士和國內熱心教育人士擔任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廖承志先生繼續擔任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
暨南: 暨南大學
2020年3月,暨南大學在海外佈局的第一所海外校園“暨南大學日本學院”正式獲中央統戰部批准籌建。 5月,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與暨南大學共建的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在暨南大學舉行揭牌儀式。 6月,暨南大學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南大學附屬廣州愛爾眼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深圳愛爾眼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揭牌。 7月,暨南大學與日本千代田教育集團簽署共建暨南大學日本學院協議;同月,學校成爲粵港澳高校智慧校園聯盟創始成員。 [33-36]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爲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首先,暨南大學將原有的商科大學改組爲商學院,隨後又陸續增設了文學院、理學院、教育學院和法學院。
- 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 陳光慧在致辭中指出學校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爲主線,着力研究生教育的全域改革,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目的是引導研究生聚焦學科前沿,直面學術問題,開拓學術視野,最終在學術研究上開展創新性工作。
- 2019年8月6日,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共同建設暨南大學的意見》,決定共同建設暨南大學。
- 7月,暨南大學與日本千代田教育集團簽署共建暨南大學日本學院協議;同月,學校成爲粵港澳高校智慧校園聯盟創始成員。
華文學院致力於華文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而國際學院實行全英文教學,除漢語課外,所開設的各類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及公共課均採用英語原版教材。 此外,學校與南非羅德斯大學共建了一所孔子學院。 暨南大學現有37個學院,64個系,319個研究機構和97個實驗室,94個本科專業,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擁有19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03年11月16日召開了第五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進行換屆工作。 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繼續擔任暨南大學第五屆董事會名譽董事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繼續任董事長。
暨南: 學校文化
5天后,《關於撤銷暨南大學的請示報告》才被起草。 到3月5日,廣東省革委會才正式下發撤銷暨南大學的通知。 田金奎在致辭中與大家分享了學院在“軟科”學科排名等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績,並代表學院對研究生院的支持表示感謝。 希望同學們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升個人能力,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暨南2025 3011月 2022年本科學生覈對及填寫英文名的通知 各學院、各位同學: 爲確保本科學生學位數據正常報送,並印製正確的在學證明和英文成績單,特通知在校本科生在“新教務系統”中核對及填寫英文名,內招生爲姓名拼音,外招生(港… 2022年高校港澳臺學生基本法知識問答活動於11月7日開始了第一階段“基本法人人知”答題環節,一共吸引了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合計91所高校,超4000人蔘與。
暨南: 暨南大學校歌
2011年建成“華僑華人民間文獻展示室”,收藏並對外展示400餘種晚清民國時期相關華僑華人的證章、契約、僑批、口供狀等珍稀民間文獻。 在對華僑華人特色資源進行收藏整理的同時,還建設了華僑華人專題網站,開發了8個華僑華人專題數據庫,數據約26萬條,目前,世華館/華人中心已成爲收藏海內外華僑華人研究文獻資源數量最爲豐富、種類最爲齊全的文獻重鎮。 陳光慧在致辭中指出學校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爲主線,着力研究生教育的全域改革,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目的是引導研究生聚焦學科前沿,直面學術問題,開拓學術視野,最終在學術研究上開展創新性工作。 他特別感謝理工學院師生爲本次論壇召開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希望同學們珍惜學術交流機會,感受學術研究的真正意義,並激勵自身不斷探索未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科研品質。 爲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暨南大學與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依託學校優質的國內外教育資源,與國外多所大學合作開展出國留學培訓項目,即2+2國際留學項目,形成特色鮮明的國內學習與國外…
暨南: 暨南大學關於2022年廣東省課程思政改革示範項目擬推薦名單的公示
學校也是「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建設高校之一。 學校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為辦學特色,在中國內地高校中,暨南大學來自港澳臺地區、華僑及外國留學的學生人數一直穩居前列。 暨南大學是中國最早開辦商科教育的高校之一,是中國內地第5所通過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認證的高校。 暨南 暨南大學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現時13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之一。
暨南: 暨南大學116歲慶典,暨大校友會副會長顏海冰給在校師弟妹送午餐
經過激烈的腦力角逐,最終由南京師範大學斬獲特等獎;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榮獲一等獎;華南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榮獲二等獎;澳門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榮獲三等獎。 鄭建民希望同學們今後積極弘揚、踐行憲法和基本法,爲促進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爲“一國兩制”事業的行穩致遠貢獻力量。 徐凱在講話中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全國性法律。 展望未來,基本法將繼續發揮凝聚共識、集聚社會力量的基礎性憲制法律規範作用,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經過激烈角逐,南京師範大學斬獲特等獎;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獲一等獎;華南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獲二等獎;澳門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獲三等獎。
暨南: 學校聲望
兩江總督端方對僑生多方照顧,極爲優待,規定僑生除了自備衣物和零用錢外,學費和食宿費一概豁免。 庫客視頻圖書館彙集了歌劇、芭蕾、音樂會現場、音樂紀錄片、爵士、音樂之旅、特色電影等從中世紀到現當代1100部共3000小時的優秀音樂視頻作品。 既有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大師宏偉鉅作的現場音樂會,亦有帕瓦羅蒂、多明戈等歌唱家的天籟之音,以及中國當代音樂家譚盾、陳其鋼等的經典作品,阿巴多、阿格里奇等現代音樂大師訪談,伯恩斯坦的現場排練課。 在欣賞經典芭蕾舞劇的同時,還可領略羅馬、莫斯科、倫敦、北京等中外名城的音樂風光,感受不同地域風情,享受完美視聽盛宴。 立足大灣區,輻射全中國,春暉園將不斷優化和提升食堂服務質量,致力於成爲中國校園餐飲服務行業頭部企業。 第二輪晉級賽中,由“判斷題”和“風險題”組成,進一步考察參賽選手對基本法的理解和團隊合作能力。
暨南: 珠海校區關於進一步做好離(返)珠師生管理的通知
其在華僑、華文教育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也是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中國高校;素有「華僑最高學府」的美譽。 1999年1月30日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進行換屆工作並規劃學校跨世紀的發展藍圖。 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任暨南大學第四屆董事會名譽董事長,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任董事長。 11月24日上午,學校研究生院培養管理辦公室主任狄紅衛、學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學院研究生導師及研究生代表參觀了研究生創新成果展。 暨南 11月26日上午,第二階段“基本法知識校校通”問答環節通過全國各高校互聯網同步直播的方式線上舉行。 第一輪小組對抗賽12所高校同臺競技,也是每個選手“閃閃發光”的時刻。
暨南: 校區日月湖藝術團《茉莉花開》喜奪2022首屆珠海大學生藝術季舞蹈大賽一等獎
1949年5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上海市。 1949年6月24日,陳毅、粟裕頒布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文字第一號令」,正式接管暨南大學。 暨南 暨南大學文、法、商及理學院分別併入復旦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地理學系併入國立南京大學(原中央大學),人類學系併入浙江大學。 圖書館藏書於1951年分別調給華東師範大學和復旦大學。 深圳校區(即深圳旅遊學院)主要用於發展特色旅遊專業,開設有旅遊管理、商務英語、電子商務。
1957年9月12日,華僑大學籌委會成立,陶鑄任主任委員,王匡、陳序經等12人為副主任委員,委員37人。 1957年11月14日「籌辦大學中央已同意,以恢復暨南大學遷來廣州」。 先開設中文、歷史、航海、礦冶、水產等專業和一年制華僑預科、兩年制工農預科。 廣東省和中僑委各撥款100萬元,1958年3月1日香港人士王寬誠捐助100萬元分五年繳付。 1958年到校教師共105人,其中教授7人,講師9人,助教42人,應屆大學畢業生分配到校的助教47人。
暨南: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骨幹網絡光纖升級改造項目中標結果公告
暨南大學是國家創辦的第一所華僑高等學府,也是最早設立校董會的學校之一。 國立暨南學校校董會經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於1922年3月成立,敦聘教育界、僑務界、實業界的著名人士史量才、黃炎培、張謇等17人擔任校董。 1931年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26次常務會議決議,暨南大學成立新的校董會,由宋子文、林森、孔祥熙、馬超俊、陳耀垣、餘井塘、吳鐵城、蕭佛成等11人爲校董,陳立夫、孫科、鄭洪年爲常務校董。 暨南大學肩負着爲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地區培養人才光榮使命,在暨南大學校徽的設計上,字母“JNU”構成一艘中國特點的帆船。 “船爲文化傳承的載體,也爲文化交流的橋樑”,船體厚實,富有文化承載力度,線條連接充滿動感,體現暨大的薪火相傳、不斷發展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