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恭敬,尊為白衣大士,是娑婆世界最為人所熟知的一位菩薩。 供奉西方三聖間是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右邊是觀世音菩薩手持楊枝淨瓶,左邊是大勢至菩薩手持蓮花,二位都是幫助阿彌陀佛度眾生的大菩薩。 民國九年(1920年)轉逢和尚任南普陀寺住持,並和監院性願和尚合力募資重建大悲殿。 是年,性願和尚於南普陀寺創辦“景峯佛學社”,親授《… 南普陀寺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規模宏大,氣勢莊嚴,中軸線主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 、樂途殿、大悲殿、藏經閣;其中,天王殿位於寺院中軸線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
在各式觀音造像上,大師喜歡白衣觀音,所建的道場,皆供有一尊白衣觀音,是信仰也是傳承。 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大悲殿2025 「有新寶橋真好,讓我們和菩薩的距離更近了!」許多信徒如是說,來自海內外各地的信徒也在菩薩前感謝祈願。 從桃園來的信徒說,女兒生產時,折騰三天三夜,仍無法順利分娩,當醫生說要剖腹產,他不忍心,來到大悲殿祈求觀音菩薩後,產程順且快,感謝觀音菩薩的慈悲照護。 外廊牆壁周圍壁面有十二幅浮雕,是《普門品》觀音菩薩應化事蹟。
大悲殿: 文物傳奇!廈門的“千年古剎”——南普陀
自民國六十一年起,總是披星戴月風雨無阻地往來海內外各地帶領精進佛七。 然而有時借道場過於勞師動眾,遂發心建造一座專門打佛七、長年唸佛之淨土道場。 當年的悲願及毅力,成就了今日的護國清涼寺。 本殿供奉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係民國六十七年香港著名佛像雕刻家王泰生居士封筆之作。 原為香港二位法師訂購,迎請至臺灣,然因緣不具足,無法供養。
- 每一次承接佛光山的油漆工程,張德賢都視為是將最好的機會留給他,「給了佛光山這麼多油漆,但我們從來沒少過一桶」。
- 在各式觀音造像上,大師喜歡白衣觀音,所建的道場,皆供有一尊白衣觀音,是信仰也是傳承。
- 自民國59年起,多次出國,或出席世界僧伽會議,或朝禮佛教聖地印度,或隨團出國,宣慰海外華僑,促進國際友誼。
- 另外,”瓶”的諧音為”平”表平安吉祥。
- 依《華嚴經》所述,此菩薩住於娑婆世界南印度海邊之補陀落伽山,而《無量壽經》等,則以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脇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亦即西方淨土為此菩薩之本住處。
-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如同瓶中的淨水一般不斷地灑向眾生。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爲大殿的。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衆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現任永記虹牌油漆副總經理的張德賢繼承家業,也繼承父母對佛光山的發心護持,繼續以油漆結緣;張德賢自小隨母親至壽山寺拜佛,耳濡目染也成為佛教徒。
大悲殿: 建築
今人以《大悲咒》簡稱之,取之觀世音菩薩慈披眾生之大悲願力而命名。 《悲華經》中說,此菩薩為一生補處之法身大士,為繼承阿彌陀佛佛位之菩薩,功行幾乎圓滿。 又說觀世音菩薩為過去正法明如來,是以佛而現菩薩身,在無量國土中拯救苦難之眾生。 唐代以前的觀音像總是大丈夫相,《華嚴經》亦說「勇猛丈夫觀自在」;唐宋以來則多為女相。 不過既然觀音隨類現身,當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 然而觀音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母親的特性是慈忍柔和,故菩薩多應現女身,如慈母愛兒女般無限慈悲地救護眾生。
- 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臨終前仍發誓“來生再造成此佛”。
- 除觀音像,大悲殿裡外煥然一新,自去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未歇,值此新春之際,人人都希望重新出發,願大悲殿觀音菩薩的慈悲面容,為疫情苦難的人間,帶來歡喜平安的新氣象。
- 觀音、文殊、普賢的像設組合被稱爲“三大士”,最早見於唐代石窟,宋代時期是寺院中常見的題材,並延續至明清。
- 據記載,南齊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來了一位叫僧護的和尚。
- 種種的靈感事蹟不勝枚舉,為大家帶來莫大的撫慰,並發願學習觀音的慈悲,尋聲救苦幫助大眾。
又例如,一九八五年的某一天,佛學院的同學正準備上大悲殿課誦,突然看到觀世音菩薩示現在竹林中,足足有五分鐘之久,十分明顯。 同學越看越像大悲殿內的那尊觀世音菩薩,現場大家不斷地禮拜,增加了不少信心。 大悲殿2025 例如,一九六九年大悲殿剛剛建好,佛光山第一次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 當時我們經濟非常拮据,沒有錢可以買校舍用品,眼看著明天就是學員報到的日子,那時已近黃昏,正當一籌莫展之際,有一位戴著斗笠、赤腳的老太太,來到圓門。 大悲殿 大悲殿 又有一天,何吉利站在大悲殿前,殿內的白衣大士現身在琉璃瓦上,同時還有一片雲彩襯託著。 我認為這一切,都是觀音菩薩的慈悲靈感的化現。
大悲殿: 大悲殿節分會
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擴建,鼎盛時期佔地面積為五十六畝。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大悲禪院住持了凡上人重修大悲禪院。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直隸總督李鴻章改寺名為大勝寺並修建五層鎮海樓。
大悲殿: 為人間灑甘露 佛光山大悲殿 觀音菩薩金身重漆
環繞殿堂的竹林,在微風吹拂下,譬如百千種樂音同時俱作,置身質樸莊嚴的大悲殿中,有如身在佛國。 11.淨瓶:瓶內的淨水可以助人上昇天界。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如同瓶中的淨水一般不斷地灑向眾生。 而且瓶內可以容物象徵著佛教的心胸開闊可以包容萬物。 另外,”瓶”的諧音為”平”表平安吉祥。
大悲殿: 大悲咒全文、注音、朗讀、解釋、功效、歌詞
大悲殿內奉祀觀音,其餘三面為48臂觀音。 大悲殿為八角三重飛檐,全以斗拱架疊建成,殿內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鐵釘。 大悲殿,是位於思明區思明南路的一處廟宇,始建於清初,殿內奉祀觀音。 為能夠使接引大佛在長年日曬雨淋下仍保有金光色彩,甚至特地至日本研究以最新技術改良油漆,其虔誠護持蔚為佳話,可以說佛光山有顏色的地方,就是虹牌油漆的光彩。
大悲殿: 叢林消息
1983年,南普陀寺被定爲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大悲殿2025 如今,南普陀寺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成爲廈門旅遊必選的名勝古蹟。 天王寶殿後的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兩者建築風格一致,是1921年轉逢和尚任南普陀寺方丈時募建的。 南普陀寺後的五老峯有東西兩座山峯,有鐘鼓兩山,鐘山上有一石頭,懸在峯頂,狀如古鐘,旁邊有一石頭,似鍾錘橫架;在鼓山上,旁邊有兩塊大石頭如鼓槌並懸,作擊鼓之狀。
大悲殿: 大悲殿觀世音菩薩聖像重漆金身圓滿 信仰傳承帶來新氣象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顯化之諸般法相,常在眾生之中,隨緣隨現,使眾生憶佛唸佛,迷途知悟。 大悲殿2025 觀音菩薩乃古佛再來,在無量億劫前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悲願弘深,所以倒駕慈航,普度眾生。 大悲殿 以三十二應身及多種祥應神咒,善巧方便示現娑婆,使稱其名者,皆能遂願得度,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號稱〝施無畏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