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也可以胎心音監測器判讀胎盤功能是否正常;兩個感應器一個感應子宮收縮、另一個則感應胎兒心跳,在監測過程中會紀錄胎兒心跳的速度,此檢查需時30~40分鐘。 另一方面,如果媽咪有慢性疾病、高血壓,加上胎兒生長較落後,因此婦產科醫師會請孕媽咪來醫院進行胎盤功能檢查──非壓力試驗(NST)。 這時,會請孕媽咪躺牀上,肚子上綁兩個監測器,一個是監測胎兒的心跳,一個是監測子宮有無收縮,監測時間約20分鐘至一小時。 在監測胎兒心跳部分,如果胎兒心跳正常、活動力不錯,當他/她踢或動時心跳會加速,會出現變異性;假設心跳正常,但完全無變異性,則需要擔心。 非壓力試驗,三個孕期都可以做,通常第三孕期做的機會較多,當孕媽咪有早產跡象、出血,或高危險妊娠因素,醫師會希望能不定時回醫院進行測試。 孕媽咪通常在7個月前不易感覺到規律的胎動,這與寶寶所在的位置有關。
- 而7個月後開始感覺到明顯胎動,即可以觀察胎動的次數。
- 林珮瑩主任解釋,有些孕媽咪的破水,是細水長流型、一陣一陣的,這時候很好分辨,當上完廁所、屁股擦乾,又有水流下來或不到五分鐘褲子又濕了,就不是正常現象。
- 非壓力試驗,三個孕期都可以做,通常第三孕期做的機會較多,當孕媽咪有早產跡象、出血,或高危險妊娠因素,醫師會希望能不定時回醫院進行測試。
- 由於子宮從骨盆抬起,因此膀胱能騰出了更多空間儲存尿液。
- 陳怡伶醫師表示,根據醫學文獻指出,胎動與胎兒的健康有著高度關聯性,如果孕媽咪要自行在家觀察,建議 28 週後比較妥當,這時胎兒的體型較大,活動的頻率比較有參考價值。
- 其實胎動並不算是產兆喔,但是臨盆前胎動也要觀察,除了產兆外,一直到生產前一天胎動都要小心關注。
懷孕後1到2個月假如有過輕微出血現象,並且多半是無痛、短暫、微量、且沒有任何其他症狀發生,並且出血的顏色是深紅色或粉紅色,且不帶有血塊,無礙於懷孕和生出個健康的寶寶。 懷孕10週胎動 維他命B羣介紹、功效、食用時間一次看 維生素B羣在維持健康狀態中是很重要的營養素,對我們正常細胞生長、新陳代謝和神經功能都非常重要。 維生素B羣存在於各種天然的食物中,如果在均衡飲食下,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牛奶與全穀雜糧類,通常維生素B羣不致缺乏,但因現在人多外食、少蔬果,因此的確會有攝取不足的情形。 前面我們提到,接近臨盆時胎兒因為下降到骨盆中,所以媽媽常心急的問:怎麼37週胎動、38週胎動頻率都下降了? 其實從懷孕36週到分娩前,胎動還是會很明顯,但不會像21週-35週時那麼劇烈。 準媽媽在第十週的時候,脹氣、打嗝、排氣等狀況可能一點都不會少。
懷孕10週胎動: 胎動同時好幾個地方鼓起
然而,胎動也是判斷胎兒健康的重要依據,建議孕媽咪每天撥點時間,好好觀察,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懷孕過程中,當產檢和胎檢正常時,代表著胎兒正慢慢長大,也在孕媽咪肚子裡過得很好。 另一方面,媽咪肚子不痛、沒有陰道出血、食慾不錯、行動自如,加上寶寶常用胎動跟媽咪打招呼,那就更毋須擔心,寶寶正在告訴媽咪:他/她很好。 張東曜院長強調,孕媽咪隔著肚子感覺寶寶打嗝、呼吸、運動時,表示他/她胎動活躍、沒有缺氧,是件好事。 林珮瑩主任說,雖然即使如此,也無法保證胎兒一定完美,但孕期風險機會明顯降低。 羊水少是因為胎盤功能不好、臍帶動脈阻力較高等因素,因胎兒喫得少、喝得少,沒什麼小便,惡性循環的結果。
若孕婦有子癲前症或胎盤鈣化現象,那就容易導致胎盤血流不足;這時,供給給胎兒的氧氣也會減少,胎動就會自動減緩。 孕期什麼樣的症狀是屬於正常的,什麼樣的症狀是不正常的? 很多孕婦分不清楚,這樣就會導致,正常的孕期症狀發生後孕婦會非常緊張,或者不正常的孕期症狀發生後孕婦會忽略,比如:某個階段會感覺輕微腹部悶痛,這就屬於正常症狀,孕婦不用過於擔心、緊張。 但不可以做婦科檢查,更不能用灌洗器,以免造成流產。 用法:食用小蘇打一小捏用開水約1000毫升待水溫和時洗外陰,症狀會有所緩解。
懷孕10週胎動: 懷孕期
關於胎動算法,常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每天選一個寶寶最活躍的時段,觀察一至二個小時內是否達成十個動作。 林珮瑩主任建議,可於一天中四大時段,早、午、晚餐、睡覺前,感覺寶寶有沒有胎動,因為這四個時間都是坐著,較能專心觀察寶寶是否有動,而且喫完半小時,血糖會升高、寶寶動得較多,四大時段只要寶寶有動就過關。 一開始20週至25週動得力道較小,週數越大會動得較劇烈,到了34週之後,子宮空間變得較擁擠,寶寶較難去踢媽咪,於是動作會滑來扭去,較不一樣。 實際上,有不孕症、高齡、慢性病或家族病史的孕媽咪,懷孕期間會特別擔憂。 加上現在一對夫妻平均只生1.2至1.3個孩子,在只懷一個孩子的情況下,孕期容易胡思亂想、更慌張。 想要讓胎動明顯,亦可推推肚子或是輕拍肚子,來確認寶寶是否有正常活動。
假設有一天,胎動急促後慢慢減少或停止胎動,那也都屬正常反應不用太過擔心。 若真的很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先觀察一陣子再看是否要請醫生檢查。 當發現胎動減少時,孕婦可以先側躺於左側,並找個物品墊在肚子下方;靜待幾小時後,可以明顯感受到胎動的活躍。 若以坐姿與側躺相比的話,可以明顯感受到坐姿較難感覺到胎動。 當孕婦發燒時,若體溫超過 38.5 度以上,那羊水溫度也會跟著提高。 這時,子宮和胎盤的血流量也會跟著減少;那胎動減少機率就會提高,胎兒心跳也會跟著加快。
懷孕10週胎動: 孕期20~22週,明顯感覺胎動
鼓勵孕媽咪可快走健行,這項運動燃燒的熱量幾乎跟慢跑幾乎一樣,但會減少運動傷害。 林珮瑩主任強調,孕媽咪行動自如,也是一項胎兒過得很好的指標之一。 懷孕10週胎動 如果孕期沒有不適,可適時運動,運動可幫助新陳代謝變好、體重不會增加那麼快,晚上也會睡得比較好。 事實上,運動不會增加流產機率,大部分流產都是染色體異常,只要沒有肚子痛和陰道出血,如果孕前有跑步運動,其實可以繼續運動,只是運動量減少、激烈度減低。
懷孕10週胎動: 懷孕10週給夫妻的建議:懷孕初期性生活注意事項
雖然懷孕後期身體都不太舒服,但您對於孕期即將結束可能還是會感到失望。 您早已習慣於與寶寶如此緊密,感受到他的一舉一動,和他建立親密關係。 建議在懷孕15至18週進行檢查,準確率約有8成,比初唐還要低,因此如果時間允許建議做初唐,如果發現懷孕較晚,則進行中唐篩檢。 每一天都有多一點小細節開始出現在寶寶身體上了(包括小小的手指甲、腳指甲與胎毛)。 她的手指現在完全分開了;她的手臂在手肘處折彎且微微彎曲;她的手在腕關節處屈曲且可以在心臟上方互相碰到;她的腿變長了;她的腳長到可以在她身體前面碰到。 如果妳本週可以瞄一下妳的寶寶,妳就可以透過她薄如紙的皮膚,清楚看到她脊椎的輪廓,脊椎神經開始從她的脊椎延長出來。
懷孕10週胎動: 注意!這幾種異常胎動,竟然是寶寶發出的求救信號!
寶寶的細微的胎動也能夠在照超音波的時候觀察到,頭部跟身體比起來仍然大得不成比例,但是胎兒的五觀長得越來越細緻了。 建議進行的時間為妊娠16至20週,費用約8000至9000元,滿34歲的孕媽媽可以補助5000元。 懷孕10週胎動2025 進行羊膜穿刺時,會先以超音波確認寶寶的位置,接著以長針穿過孕媽媽肚皮,進入羊水腔抽取羊水,準確率可達99%。 在懷孕11至13週檢查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是準確的,當胎兒患有唐氏症時,液體會在頸部區域聚集。 醫師可以透過測量頸部透明帶判斷胎兒是否可能有唐氏症,唐氏症胎兒的頸部透明帶會明顯增厚,可以透過超音波判斷出來。 雖然懷孕第10週寶寶差不多是一個金桔的大小(從頭到腳大約1英吋長),但她已經完成了她發展中最關鍵的部分。
懷孕10週胎動: 懷孕10週就會胎動了嗎?
飲食少刺激:為了肚裡的寶寶,也為了減緩消化不良的症狀,含有咖啡因、油膩、辛辣、炸烤的食物也必須戒掉。 糖尿病分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胰臟細胞,使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受損,無法分泌胰島素來維持正常血糖平衡。 一型糖尿病的遺傳機率比二型還要低很多,只有1至8%。 不過有些孕媽媽依舊感到不適,尤其晚上睡前胃總會脹氣或者灼熱,甚至會胃痛。 避免胃部不適,請您暫時避免食用豆類和高纖維的穀物,這可能會使您的胃更不舒服。
懷孕10週胎動: 懷孕各時期胎動的不同
在懷孕20週開始肚子有蠕動感覺,原來是胎兒正在媽媽的子宮裡活動,亦即「胎動」。 藉由奇妙的胎動,孕媽咪感覺腹中寶寶的存在、建立緊密的聯繫,胎動也是寶寶的健康象徵。 懷孕10週胎動 早期胎檢主要有四大任務,分別為確認預產期,以及唐氏症、早期胎兒結構和早期子癇前症篩檢。 張東曜院長強調,「預產期」計算錯誤,超音波的測量也會失準。 因此,預產期並非是「預測生產的日期」,而是「妊娠滿40週那一天」,推估最可能的受孕日、確認預產期,才能成為後續檢查的判斷標準。
懷孕10週胎動: 胎兒的10大訊息 他/她正在對妳說「我很好」
先暗示自己全身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放鬆,然後柔和地開始深吸氣,再慢慢地、細細地、自然地呼氣。 懷孕10週胎動2025 呼吸時,盡可能讓內心處於愉悅狀態,這對調節體內血液循環、放鬆機體、解除疲勞很有作用。 瑜珈功的練習與做廣播操一樣要避免過度彎腰、扭腰、專題、舉胳膊等動作,以靜功及動作柔和、孕婦不會有任何不適感為好。
懷孕10週胎動: 胎動,是寶寶跟媽咪溝通的方式!胎兒好不好?胎動會知道!
孕中期、孕晚期:要慎用藥,像慶大鏈黴、鏈黴素、卡那黴素等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應慎用,最好盡量不用。 而孕晚期用藥,一般來說對孕婦、胎兒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了。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疾病,幾乎每個人都有患過感冒的親身的經歷。 懷孕10週胎動 孕媽媽是特殊的羣體,孕期細胞免疫力低下,為易感人羣;孕婦的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更容易發生呼吸道的感染;加上孕婦怕熱,出汗多,突然到溫度較低的空調環境,很容易著涼。 懷孕10週胎動 3、黑色素沉澱:孕媽媽皮膚上的色素沉著加重,痣、雀斑及乳頭的顏色都加深了,不過在分娩後會恢復正常的。
懷孕10週胎動: 特別企劃
有孕媽咪因感覺不到寶寶大範圍活動便以為胎動變少,其實胎兒愈接近產期手腳的力氣會愈大,活動力也愈強,只是受限空間而無法任意擺動身體。 32週以後,寶寶1小時內熟睡的時間不會超過40分鐘,因此若超過1小時都沒有任何動靜,孕媽咪就要有警覺,可以坐下或側躺輕微的搖動肚子,或依照平常與寶寶互動的模式拍拍腹部、和寶寶說話,確定寶寶的生命跡象。 胎動頻率依寶寶個別特質而有所差異,不同個性的寶寶活動力也會不同,以12小時計算,胎動次數從30幾次到1、2百次都有。 懷孕10週胎動 懷孕10週胎動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應在28週後養成每日定時測量胎動的習慣。 測量胎動的目的除了觀察胎兒是否健康,另一個關鍵是觀察胎盤功能是否正常。 徐明洸主任指出,通常婦產科醫師會使用都卜勒儀器(超音波的一種)測量臍動脈阻力,間接反映胎盤功能是否良好,檢查時間僅需5分鐘左右。
原則上,一旦發現發現胎動明顯減少,必須盡快就醫檢測胎盤功能與胎兒發育情況,評估是否需要提早生產。 許博智醫師亦列出導致胎動減少的常見因素,包括:胎兒生長遲滯、臍帶壓迫、胎盤功能不佳、胎盤剝離等。 在接下來的3周,胎兒的個頭會增長2倍以上,還會在做吞嚥和踢腿動作呢!
有人說胎動的頻率多,代表胎兒的個性較活潑,對此,許博智醫師回答:「不見得如此。」而且,胎兒會配合媽媽的作息,例如:媽媽工作時走來走去,胎兒可能在睡覺。 等孕媽咪下班回到家休息,胎兒睡醒了,這時媽媽會覺得胎動特別厲害;另外,剛用完餐或運動完,胎動頻率也會增加。 手、腳、頭以及全身都可以靈巧的活動了,透過超聲波可以看到胎兒在羊水中彎彎曲曲地遊動,有時還會轉換身體的方向和位置,胎兒的這些動作說明他的神經發育可以對外界刺激做出簡單的反應。 胎兒的腳趾頭之間已經沒有蹼,並且看起來比以前要長了。 蕭勝文醫師建議孕媽咪放鬆心情,可以聽聽胎教音樂(沒有特別限定,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即可),對胎動會有很明顯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