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8大伏位

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滅南唐,將江寧府恢復爲昇州,屬江南東路。 天禧二年(1018年),昇州又改爲江寧府,同時封皇子趙禎(之後嘅宋仁宗)做昇王,江寧作爲佢封嘅昇國嘅京府。 建炎三年(1129年),江寧府改爲建康府,作爲南宋行都,同時係江南東路嘅治所。 成個宋代,呢度都屬江南東路,都係轄5縣,其中位於而家南京轄區嘅有上元、江寧、溧水。

1933年,南京舉辦第五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爲此國民政府在靈谷寺南興建一座可容納六萬人的中央體育場。 2005年,南京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運會,主會場南京奧體中心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公用建築,主體育場可容納6萬觀衆。 市內其他著名體育館有五臺山體育中心、龍江體育館等。

南京: 文化遺產

秦淮河:內秦淮河係自然同文化合一嘅景區,自古人稱「風華煙月之地,金粉薈萃之所」,係第一個免費開放嘅中國AAAAA級景區,成條風光帶有好多名勝,比如桃葉渡、白鷺洲、江南貢院、夫子廟、瞻園、李香君故居、沈萬山故居、中華門、烏衣巷、奎星閣等等。 南京2025 中國大陸境外人士想喺南京合法揸車,就要憑境外駕照換取內地駕照,先係帶埋所需證件去政府機關覈查,之後仲要通過中國大陸嘅駕照考試先換取到當地駕照,而且內地駕照嘅準駕資格唔可以超過境外駕照嘅。 而對南京市民,想去外國合法揸車,就要做駕照公證,承認公證嘅國家可以短期揸車。

  • 2019年,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成立。
  • 李香君故居陳列館:位於秦淮河來燕橋南邊,內裏嘅媚香樓係省級文物,呢度係明末清初秦淮有名歌妓李香君嘅舊屋,入面展示佢、同佢有關嘅戲《桃花扇》嘅資料,兼且有當年秦淮八艶嘅才藝作品、資料,比如董小宛、馬湘蘭嘅字畫,展現秦淮河嘅風月文化。
  • 因為南朝介乎漢唐,同時中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南京作為中心承前啟後,喺四大古都別具特色。
  • 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是南京另一處5A級景區,十里秦淮從六朝起就是南京最繁華的地區,沿岸夫子廟、瞻園、甘熙故居以及老門東等市井街區是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名勝古蹟與紀念地)。
  • 南京係中國嘅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有超過1700年嘅教育史。
  • 1912年1月1號,中華民國成立,定南京爲臨時政府首都,隨即將上元、江寧兩縣合併做南京府,自此上元縣消失,而原先江寧府嘅其他縣份直屬江蘇省。

目前計劃中,打算建成22條綫,當中城市軌道14條、都市圈軌道8條,舊城、主城、中心城嘅綫網密度分別係1.36、0.90、0.62 km/km²,而舊城站點600米半徑覆蓋率75%,主城站點800米半徑覆蓋率70%。 隨住南京城市發展,市區嘅超高層建築越起越多,自1997年開始,南京第一高樓嘅記錄不斷刷新。 而家位於鼓樓廣場嘅紫峯大廈喺2010年開業,係現時江蘇第一高樓,亦係世界第十三高樓,喺中國大陸排第六高,評爲2006年中國十大地標之一,吸引咗好多國際機構集團入駐,發展出中央商務區。 根據GaWC嘅世界城市硏究,南京發展好快,而家係Beta級世界城市。

南京: 臺北中山火鍋懶人包推薦|精選多家中山火鍋讓你選不論是麻辣鍋還是要喫到飽都有

317年,琅邪王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北方人口紛紛南遷。 南京2025 在此後270多年的南北大分裂時期,建康成爲華夏的正朔所在。

南京的地理座標範圍在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之間,南北最大直線距離140餘公里,東西最大直線距離80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直轄市及江蘇省省會)。 南京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東鄰省內的揚州市、常州市、鎮江市3市,南、西、北三面分別與安徽省宣城市、馬鞍山市和滁州市相鄰,市界總長約730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直轄市及江蘇省省會)。 1912年1月1號,中華民國成立,定南京爲臨時政府首都,隨即將上元、江寧兩縣合併做南京府,自此上元縣消失,而原先江寧府嘅其他縣份直屬江蘇省。

棲霞山:中國四大紅葉勝地之一,譽爲金陵第一明秀山,佢嘅紅葉係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山上嘅千佛巖石窟係南朝佛教藝術珍品,人稱「江南雲岡」。 金牛湖:位於六合,係南京自然保護區、金陵四十景之一,人讚南京西湖,而家係國家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點、省級森林公園。 南京2025 另外南京有到市外嘅長途巴士,現時南京有十二個長途巴士總站,分別係南京客運南站、南京東站、南京北站、江寧客運站、高淳站、溧水站、南京葛塘站、仙林南財(東站)、南京汽車客運站、仙林南師(東站)、仙林南郵(東站)、仙林南中醫(東站)。

南京: 經濟政策

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左右布政使分署;康熙六年(1667年),以安徽巡撫及江南左布政使轄境爲安徽省,江寧巡撫及江南右布政使轄境爲江蘇省。 張學鋒:〈所謂“中世紀都城”——以東晉南朝建康城爲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佐川英治:〈六朝建康城與日本藤原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位於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是中國國民黨總理、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陵寢,中國最宏偉的現代陵墓;位於長江路292號的原南京總統府,是中華共和的象徵建築,含原臨時大總統府、兩江總督署總督府遺址,設有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秦淮燈會是南京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每年於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民俗項目中。 2011年,全市有普通中學220所,在校學生23.77萬人,另有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8.64萬人。

南京: 南京

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 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南京 長春四神湯位於松江南京站附近,從8號出口走過來大約7分鐘的距離,在阿美飯店的斜對面,我會知道這家店,是有個臺北老饕在網路上分享,老饕喜歡一次點滿燒賣、肉糉、肉包與四神湯全套,我看了很想喫就跑來了。

南京: 行政區劃

因爲行憲,有寫明南京做國都嘅《訓政時期約法》廢除,而憲法當中又無條文講明法定首都,喺中央政府遷臺後,由於反攻大陸嘅政策,直到1990年代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前,南京一直當做中華民國嘅名義首都,而臺北只係臨時首都、戰時首都。 1991年後,隨住中華民國喺臺灣嘅本土化,南京嘅名義首都地位取消,臺北默認爲首都,準確講法做「中央政府所在地」。 毛澤東死咗後,到鄧小平執政,佢搞嘅改革開放惠及南京,農業、工業等經濟起錨,於是南京重新逐步發展。 1994年2月南京昇爲副省級市,有返類似省級嘅地位。 攞到類省級地位後,南京城變化好大,到2003年,40 km²嘅古城區,得5 km²未喐過,而古城區外亦起咗大片嘅新城區。

南京: 松江南京美食喫那家?|精選10家松江南京站美食餐廳從豬腳飯喫到麻辣鍋

因為動亂,如天京事變、太平軍同清軍嘅戰爭、以及湘軍破城後嘅燒殺掠奪,南京一度蕭條,後來開通商埠、鐵路通車,南京先恢復返。 據1858年《天津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1899年南京成爲通商口岸,對外國開埠。 晚清,喺呢度先後任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嘅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張之洞、劉坤一、端方等重臣都係洋務運動嘅領軍,因此當時南京係洋務新政嘅實踐地,發展咗近代文教、交通、工業,到1910年,城內有名嘅公立、教會興辦嘅新式學堂達48間。

南京: 南京三民站19間上班族必喫美食!在地人才知道的捷運站美食,沒喫到不下班。

下關天妃宮是明成祖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後敕建的奉祀媽祖的廟宇,2005年重建,現存明成祖撰文的《天妃宮碑》。 緊鄰天妃宮的靜海寺也是明成祖爲下西洋敕建的,清代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爲《南京條約》議約地,1980年代以來在清代偏殿基礎上覆建並多次擴建。 南京 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去世,在南京南郊牛首山建有鄭和墓,一般認爲是衣冠冢。 2020年11月16日至30日,南京市綠化園林等部門選取多條道路、景區與市民廣場爲落葉觀賞點,不進行落葉清掃。 位於玄武湖北岸的南京火車站始建於1968年,與南京長江大橋同年建成。 1999年11月12日凌晨,南京火車站的候車大樓被一場大火全部燒燬。

南京: 第一產業

前195年,荊國改成吳國,封劉濞爲吳王;之後吳國又改成江都國。 喺遞啲版本,就話秦始皇重喺度埋咗金來鎮壓王氣,於是呢度就嗌「金陵」,將「陵」字解爲「埋嘢嘅陵墓」。 亦有種講法話,秦始皇並無埋金,而呃啲民眾去掘金掘崩啲山,從而壞曬啲風水。 紅山森林動物園:位於城北嘅動物園,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黑葉猴、丹頂鶴、東北虎、華南虎、綠孔雀、揚子鱷,啲動物有籠養又有放養。 南京2025 佢所在嘅紅山,古名叫大壯觀山,係六朝宮苑上林苑嘅一部份,而家開成公園來展示六朝文化。 燕子磯:長江三大磯之一,亦係金陵四十八景中嘅「燕磯夕照」。

雨花臺:係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亦係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當中嘅「雨花說法」、「木末風高」分別係金陵十八景、金陵四十景之一。 呢度盛產雨花石,有中國唯一嘅雨花石博物館,同時呢度有江南第二泉,陸遊品評呢度泉水沖茶幾靚。 南京嘅長江鐵路橋只有兩條,即係長江大橋、大勝關大橋,其餘都係公路橋。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緻入微的描寫。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生在南京,《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命名爲“金陵十二釵”。 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爲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一李香君的愛情故事。

南京: 六朝時期

2011年,南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0352億元,工業稅收收入627.64億元,佔全市稅收的44.1%。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爲307.33,超過蘇州93.1。 此外,南京江北新區直管區於2017年成立,南京江北新區爲南京市政府派出機構,管轄原浦口區和原六合區若干街道,江北新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正式成立。 南京 南京紫東地區於2019年成立,爲南京市重點發展區域,內含有南京市直部門麒麟高新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市政府派出機構仙林大學城。 2019年,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成立。

南京: 鐵路

1842年8月,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與陳兵江寧江面的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1853年3月,太平軍攻陷江寧後定都於此,改名“天京”。 1864年7月,曾國藩弟曾國荃率湘軍攻破天京後縱火殺掠。 戰後的江寧一度極爲蕭條,雖然《天津條約》將江寧列爲通商口岸,但直到1899年纔在下關正式開闢商埠。 隨着1906年滬寧鐵路和1911年津浦鐵路先後通車,江寧作爲南北鐵路幹線和東西水路幹線交匯的交通樞紐得到復興。

南京: 交通

在明末清初,在南京曾經產生過金陵八家——龔賢、樊圻、高岑、鄒吉、吳宏、葉欣、胡造、謝蓀;以及金陵九子——董其昌、王時敏、楊龍友等。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顏文梁、呂斯百、陳之佛、高劍父、朱士傑、潘玉良、龎薰琹等畫壇名流曾雲集南京,其中徐悲鴻、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爲畫壇的“金陵三傑”。 現代書畫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畫家、書法家被稱爲金陵十二家,包括傅抱石、劉海粟、陳之佛、錢松巖、亞明、宋文治、魏紫熙、陳大羽等。

現在南京的著名寺廟有棲霞寺、雞鳴寺、靈谷寺、毗盧寺等,南京的金陵刻經處是漢文木刻佛經的出版中心。 2008年,在明代大報恩寺遺址發現了供奉“佛頂真骨”的七寶阿育王塔。 南京人嗜食鴨、鵝,南京最受歡迎的食物是各種以鴨、鵝製作的食品,包括鹽水鴨、南京板鴨、鴨血粉絲湯、鴨肫幹、燒鵝等等。 南京人飲食的另一特點是各種野菜大受歡迎,包括蘆蒿、菊花腦、馬蘭頭、枸杞頭、薺菜、馬齒莧、鵝兒腸、香椿頭,俗稱“旱八鮮”。 此外還有所謂“水八鮮”,是指魚、菱、藕、茭白、茨菰、芡實(雞頭果)、蓮蓬、水芹。 南京2025 南京小喫的品種也比較豐富,包括旺雞蛋、活珠子、鴨血粉絲湯、牛肉粉絲湯、鴨油酥燒餅、開洋乾絲、雞汁回滷幹、小籠包、餛飩、鍋貼、糯米藕、五香鵪鶉蛋、梅花糕、桂花糖芋苗、豆腐澇、桂花赤豆元宵、涼粉、五香豆等等。

南京地方經歷過重大人口變遷,所以啲話古今好唔一樣。 古時南京係江東首府,呢帶係吳地,講嘅係初步漢化嘅中古吳語。 南京2025 至於南京幾時由吳語改講官話,確證唔到,不過可知兩條綫索:一係東晉南朝衣冠南渡以後,啲移民將當時嘅北方話帶落金陵,形成後來當地官話嘅基礎;二係最遲到明末清初,南京城就已經講官話。

現時南京嘅普通高等學校有53間(唔包部隊院校,包埋9間獨立學院),2018年南京嘅本專科學生有72.16萬人,研究生有13萬人,每年南京有26萬大學生畢業,約兩成留低。 咁多高校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係中國一流嘅名牌大學,同屬985工程嘅重點大學,亦係江蘇唯一兩間嘅985重點大學。 南京市民受教育程度高,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大學生,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喺中國僅低過北京,喺2009年選爲中國最有教育發展力嘅城市。

喺14世紀到15世紀期間,南京曾經係世界上最大嘅都會。 喺2019年估算南京市區人口約612萬人,按市區人口計南京係世界第68大城市。 南京是中國近代體育的發端地,於1910年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

明朝南京國子監作爲全國兩大官方文化出版機構,主要在前人遺留下的宋、元兩代版片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修補、刷印圖書,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同期的北京國子監。 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國子監編抄成書。 中國古代最大的醫學著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在南京編輯出版。

南京兼有“龍蟠虎踞”的山川形勝和“十朝都會”的文化古蹟,融山水城林爲一體,自然景觀與歷史名勝相得益彰。 被評爲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名列2013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旅遊業最發達城市”第九名。 南京的數百個景點遍及全市,風景名勝較爲集中的風景區有十餘處,其中以鐘山、秦淮河等景區最爲著名。

2002年,南京火車站作爲十運會重點工程項目在原址重建,2005年9月1日完工。 不僅運營中的京滬鐵路、寧蕪鐵路(南京至蕪湖)、寧啓鐵路(南京至啓東)、寧西鐵路(南京至西安)、合寧鐵路(南京至合肥)和滬寧高速鐵路在南京交匯,京滬高速鐵路、滬漢蓉鐵路、寧安客運專線、寧杭客運專線也在南京南站交匯。 儘管近年來南京市的空氣品質有了極大的改善,但PM2.5、O3、NO2仍然超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二級標準。 根據《2019年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2019年南京市PM2.5年均值爲40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值爲69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爲255天,達標率爲69.9%。 西晉滅吳後,282年(太康三年)改建業爲建鄴,313年(建興元年)又改建康。

南京: 經濟政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