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可以看到數位帶著軍帽的人;道路上有輛被熱情民眾包夾的花車,車上矗立著象徵中華民國憲法的立牌,由幾位穿著端正西裝的司儀護衛著;而照片左側可看到數十支俗稱「救國團」的中國青年救國團旗幟。 旗幟由象徵三民主義的「青天白日」,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之決心的「三根紅條」,以及象徵活力生氣與青春進步的「綠底」組成。 依據張哲生的分析,中華商場雖然八棟都有個別以八德命名,但地址是以「段」描述,而非現今慣用的「棟」;而樓層是以上下層之相對方式描述;號碼則分為面對中華路的東側為單號,臨鐵路的西側為雙號,其中二、三樓因為西側沒有店面而只有單號。
- 可以透露的是劇中的靈魂人物,「魔術師」這個角色由莊凱勛飾演,楊雅喆誇讚他是個很用功的演員,小說中的魔術師只是賣道具的人,但電視劇中成了真的會變魔術,莊凱勛除了反覆練習,魔術指導員也在拍攝現場確認他的手法無誤。
- 自首度舉辦就備受喜愛的花蓮「稻草藝術季」,今年再次舉辦第三屆活動,今年稻草藝術季以「動物迷蹤之海底世界」為主題,並以各種巨大動物為造景,各種巨大海底動物包括章魚、…
- 〔記者楊明怡/臺北報導〕拍攝中的公視新戲《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主場景是已於1992年拆除的中華商場,佳佳唱片老闆「忠哥」昨(1)受邀參觀,在臉書發文並貼出3張相片,勾起網友無限回憶。
- 公視年度大戲《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了重現昔日臺北中華商場面貌,斥資8千萬在新北市汐止,還原中華商場的場景,讓人置身其中彷彿回到80年代舊時光,讓許多人都想走訪懷舊一下,成為熱門話題。
- 該劇美術指導王誌成率領美術組於2018年開始啟動前置田調,調查內容包羅萬象,包括當時中華商場店面種類、招牌;當時的車輛、平交道的細節、建築物、活動攤販種類、庶民生活等等。
- 為了打造臺劇首次的最大型片場,該劇美術指導王誌成率領美術組於2018年開始啟動前置期田調,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包括中華商場店面種類、店面招牌、當代活動車輛種類、平交道細節考究、建築物牆面瓷磚、活動攤販種類、庶民生活,甚至連公用電話的年代考究這類細節,工程龐大繁複、且費時費工。
建立於1961年(民國50年),當年是八棟建築一字排開分別命名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採三層式住商混合設計,電視劇組還原了當年的三棟樓層,一景一物都經過考究比對,包括方位確立,中華商場坐西向東,劇組也得對準方位,拍攝時的光影變化才能精準。 的場景,不只是國人,就連日本、香港等國際的旅客若來看,也一定有共感,因為當中充滿70至80年代的文化事物是具有國際共鳴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將會為臺灣影視史立下更高的里程碑。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2025 該劇打造片場的費工,從美術的各方面要求顯而易見,從搭景到陳設,人工手繪招牌就畫了125個、人工手繪磁磚超過160坪、磨石子地板用的石仔磚就有420坪、超過15000片。 劇組也成功如實還原了將近50間店面與住家,例如制服店、庶民小喫、皮鞋店、軍用品店、唱片行等等,還包括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當初拍攝的車棚及火車鐵軌。 小說故事裡的角色從小孩長大成人,期間的偶然遭遇就像會發生在你周遭的人生故事,有著令人感受真實的寫意;但又不時超出現實,添上魔幻奇異的色彩。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臺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臺北人。
美術指導王誌成過去曾經與李安、侯孝賢等名導合作,也是去年賣座國片「返校」的美術指導。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2025 他在片場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去年(2019年) 8月開始搭景,11月中劇組進場開始拍攝,整個過程都在跟時間賽跑,美術組壓力真的很大,他也常常因此失眠。 電影《戀戀風塵》由侯導改編自吳念真導演的真人真事,是80年代臺灣難得一見的愛情文藝片。 當時侯孝賢打破國片的矯情風氣,以長鏡頭配上寫實的劇情描述一對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更憑藉此電影得到國際好評,也帶動九份的觀光。
他也認為美術的工作就是「你怎麼讓演員進入這個場域的狀態」,也認為一個好的美術場景「就是你設計好、陳設好了,演員他一進去,很快地就可以進入那個狀態」。 喜愛畫圖的他,在影劇開拍前,常會先手繪場景示意圖,多年美術工作下來,累積不少自己手稿,他說「手稿會多一些想像的空間」,也提到自己工作習慣「就是會畫一個速寫的東西,把裡面該擺什麼東西畫進去,包括陳設組、道具組都可以按圖索驥地走」。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從此,中華商場承包了那個年代的燦爛風華,要說裡面有三百六十行也不為過,它不僅是全臺北最大的繁榮指標,也是深深烙印在所有老臺北人心中的記憶,加上它處在臺北車站出口,因此成為許多北漂奮鬥者對臺北的第一印象。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自由開講》民主,不是你一個人的民主
另外連商場公廁的「硫酸混合樟腦丸」氣味也逼真重現,據悉過來到舊商場的人,都是循著這味道找廁所,而「廁所」在這部戲裡也具有重要意象。 當年除非不得已,不然頭哥會忍一下走到峨嵋街萬年大樓,而且商場廁所常有人堵在門口收錢,「聽吳明益老師說,那些都是認識的婆婆媽媽,今天你收、明天換我,大家講好賺一點零用錢,有時候又沒有。毋知呢(不知道耶)就陰晴圓缺。」他這樣形容那些斑駁的畫面。 新北市府城鄉發展局1日表示,新修訂「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許可審查要點」1日起生效;與民眾休閒生活相關的5項公共設施得以優先捐贈,換取容積移轉,以加速取得開放性公設用地。 「重男輕女還要孝順嗎?」一名女網友抱怨,爸媽覺得自己照顧長輩理所當然,因為2人辛苦把孩子養大,但對2個兒子卻是不同態度,「我爸媽在我哥哥弟弟出社會時就各準備了一棟房子,價值也都不是太便宜的,而我連個喇叭鎖都沒有,他們卻跟我要了兩間房子的頭期款」,明顯的差別待遇讓她相當崩潰。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吳明益對人性的描寫相當貼切,他筆下每個長大的中年人都帶有一股無力感,但我最後決定不把「成年」這件事改編進影集。 如果任那股茫然、頹喪瀰漫在劇中會顯得太淒涼,我還是希望帶給觀眾一些正面的鼓舞,讓惆悵留在文學裡就好。 我們不必要再往大家的心上開槍,在人生低迷之際,現實總是殘忍到令人無言以對,這種事,長大後的我們都心照不宣,然後若無其事地把日子繼續過下去。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臺灣公視8千萬元搭建「中華商場」撤了! 期待「天橋上的魔術師」精彩上檔
「中山陸橋」就像是「中華商場」,為了跨越鐵路而四通八達的連接了許多建築,也有很多人在天橋上做起生意,從天橋到天橋,縫合了城市,也代表了那個年代各個城市相似而熟悉的地景。 中華商場的天橋早已拆除,近年來也不斷傳出中山陸橋因為建築老舊而要拆除的消息,正如老臺北記憶中總有一座中華商場,未來老基隆的回憶裡一定也有那座中山陸橋。 雖然位於汐止的拍攝佈景已拆除,但劇組分別規畫在西門紅樓的「家庭情感滿載發記皮鞋店」、信義誠品店1樓的「為夢想抽籤天靈通」及臺北地下街1號廣場的「見證青春山奇制服、雜貨店」,共4個故事場景、3大打卡點,讓觀眾在追劇同時,還有出遊散步最佳的好去處。 導演楊雅喆表示,此次拍攝這檔影集,縱使前期資金相當雄厚,高達1.55億元,但是對於要如此真實還原中華商場場景以及80年代時城市的面貌,劇組還是耗費許多心力,壓力非常大。 公視原先也考慮過將這個重建的中華商場開放給觀眾參觀,但礙於疫情等考量只好作罷,不過近期在臺北也有展出劇中場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臉書官網看看喔。 如果對《天橋上的魔術師》製作花絮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考慮3/10即將出版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影集創作全紀錄》。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文化週報》八千萬的召喚術 把消失的西門町變回來 ◎藍祖蔚
《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故事講述:1985年夏天,國小四年級的小不點是中華商場皮鞋店的小兒子,生意囝仔一張嘴花蕊蕊,每天都會去天橋上擺攤賺零用錢。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2025 這天,商場裡來了一個神祕魔術師,他有一個聚寶盆、一隻散發彩色光芒的斑馬,還會變好多神奇魔術。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商場裡的少男少女們遇到這個神祕魔術師;而每次看過魔術的人,都會得到改變一生的神奇力量⋯。 在劇中經營宮廟的算命仙「天靈通」,幫助許多商場人士解決疑難雜症,這個帶給眾人夢想、祈福的場景,則重現在誠品信義店門口!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天橋上的魔術師演員| 金鐘迷你劇集影后溫貞菱
或許你也能在影像的閱讀中,遇上屬於你的魔術師,在這惡事不斷的詭譎年代中,掀開一眼陽光和煦。 導演楊雅喆表示,這次改編拍攝劇集,希望讓觀眾感受到,即使人生偶有悲傷失意,但是不要忘了,自己曾懷著夢想的初衷,一直都燦爛。 《天橋上的魔術師》最引人入勝的地方除了場景外,對劇情追求的完美和每一段篇章背後的意義和價值,更是它扣人心絃的關鍵,你我似乎都能從中嗅出屬於自己的謎題,再一一從人生的迷惘中追尋解答。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文化快門》1988年@中華商場
2021年2月在公共電視播出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孫淑媚飾演的媽媽要去找大兒子的場景,本來是想找「臺北市林森北路的條通」來拍攝,但執行上實在有難度。 後來在靠近新北三芝的六塊厝漁港拍攝,因為當地的廟正好要重建,於是有了空廟和空橋的空間,拍攝當下就非常期待看到成品。 「天橋上的魔術師」汐止片場公開後,真實還原的中華商場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公視原本計劃透過募資將片場保留下來,等殺青後開放民眾參觀、回味當年中華商場的風光。 現在卻因武漢肺炎(COVID-19, 新冠肺炎)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疫情而決定喊卡。 日治時期的西門町便匯聚了電影、歌舞廳、紅包場、戲劇等娛樂,服裝出租店也就應運而生,而當中華商場落成之後,莊良與黃金桂夫婦便進駐開業,製作範疇包羅萬象,除了租借製作學校社團文藝活動用之舞蹈戲劇服裝,也有僑委會、外交部及科博館委託的古服飾之複製,也接受人偶甚至是動漫角色模型的訂製訂單。 中華商場拆除之後,樂舞搬遷至內湖區康寧路3段99巷39弄92號,持續以相當的規模營運中。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自由廣場》談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
2017年上演的電影《目擊者》,由莊凱勛、許瑋甯、柯佳嬿、李銘順主演的犯罪驚悚片,有使用位於「三重」的「利達大樓」,原本覺得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別,不知道何時有機會看看內部,結果就在這部電影中使用上了。 楊雅喆導演之電影作品《血觀音》,中立者即為身分證被扣押的原住民Marco。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與阿猴同為北漂工作原住民的「湯英伸」,透過報紙上的徵人廣告應徵西餐廳職缺。 入職後才發現「西餐庭職缺」只是求職介紹所的幌子,後他被僱主強迫超時工作、扣留身分證。 面對來對柴家進行警告的老師,賣禁書的珮爸巧妙引述明末清初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之言:「真讀書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來抒發真心話;老師則答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笑笑生嘲笑這個世界。」並在臨去時以金聖嘆的慘劇提醒珮爸。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臺灣緊急檢疫醫院原型屋設計QurE!專訪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如何用建築為疫情出力
除了幕後團隊,幕前卡司原班人馬也應聲回歸,還有巨星驚喜加持,陣容十分堅強! 「傑克」澳洲男星山姆沃辛頓、「奈蒂莉」美國女星柔伊莎達娜和「大反派上校」史蒂芬朗等原始卡司皆歸隊主演,在上一集中飾演科學家的雪歌妮薇佛更將以全新神祕角色現身! 金獎影后凱特溫絲蕾也加入卡司陣容、繼《鐵達尼號》後再與卡麥隆聚首合作,更令影迷雀躍不已! 其他卡司還包括《阿凡達》「奈蒂莉」之母CCH龐德、《安眠醫生》克利夫柯蒂斯、《阿凡達》「人類學家」喬爾大衛摩爾、《黑道家族》艾美獎視後艾迪法柯和《MIB星際戰警3》傑曼克萊門特。
新年第一天元旦除了有4大咖啡優惠,《NOWnews今日新聞》再幫大家整理6大喫雞優惠!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指揮中心針對中國旅客加強檢疫,措施上路第一天,預計有500多人加做唾液PCR,詳細結果最快週一出爐。 不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週日再增2.5萬多例確診,比上週同期暴增4成3,指揮中心研判,這波高峯將落在一月底、二月初,推估每日平均病例數,恐達四萬多例。 民進黨臺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左)1日上午前往濱江市場掃街,沿途向攤商握手致意,懇請支持。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2025 【記者 劉蘇梅/桃園 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日上午前往龍潭區公所,出席「龍潭升旗典禮」。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韓版湯唯」賞宋慧喬巴掌 當年滾牀宋承憲一脫成名
中華商場這個場景在該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劇的時空背景設定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1980 年代,當時正是臺灣欲從鉗梏走向自由的交界點,一切都蓄勢待發的準備開始。 最令人讚歎的,是整個劇組還原了當年中華商場至少50家店面,從外觀、招牌、特色,一直到所有商品細節都全不馬虎,這是整個團隊從贊助、找廠商提供物品、找到古物,最後一一把那個年代的商品陳設完成。 楊雅喆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對於造型的一大堅持和原則,是「復古但兼具美感」,如果只是一味還原那個年代的樣貌、卻沒有顧及戲劇上的美感時,其實是會非常突兀,因此像是半屏山頭髮、服裝細節,都有經過精心設計。 楊雅喆透露,當年2011年看完書後,談版權的人很多,但礙於需要長遠的計劃跟資金,所以自己其實那時候也沒有想改編的打算。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地方熱門新聞
無論是西洋搖滾樂、爵士樂、西洋流行歌曲,或是中國老上海金曲、地方戲曲,想找什麼類型音樂,在中華商場都找得到。 此圖同樣出自《臺北市中華路棚戶調查報告書》,為中華商場建設以前的街景,圖片右方為臨鐵路的西側,而中華路與鐵路之間夾著整排的竹棚屋商家,眾多與庶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各行各業聚集在這裡。 由滅火器主唱楊大正飾演的點爸在影集裡沒說過幾句話,總是被點媽碎唸的點爸,與許多不擅言詞的父親一樣,默默地在店裡做著自己的工作,默默地看著這個家。 小不點的哥哥諾裏由初孟軒飾演,就讀建中的諾裏是爸媽眼中的乖小孩,也是非常疼愛小不點的哥哥,更是許多女生眼中的暖男。 而外表斯文暖男的初孟軒私底下其實是個運動型陽光男孩,大學時期念運動健康科學系的他更是當時的系排擔當。 Disney+ 將打造《印第安納瓊斯》影集,導演詹姆士曼格(James Mangold)透露兩個系列的主要角色不會出現在影集裡。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天橋上的魔術師 神還原中華商場場景
書中的人物從過去的記憶找尋屬於自身的救贖,經過歲月,其實淘洗過的不只是記憶,也是身邊的場景。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2025 侯友宜說,拍攝劇組對於場景保留的未來規劃與願景有一些想法,市府一定積極給予行政上的協助,也會藉由活動舉辦讓拍攝場景成為觀光經濟的資產,創造第二曲線的可能,還要以新北市的青創政策協助劇組募資,將中華商場拍攝場景原地保留3個月。 原著小說對「人設」沒有太多描述,影像呈現格外重要,拍攝前得先設定再將場景、道具一併到位。 王誌成分享,像是阿派(朱軒洋飾)、阿蓋(謝季恩飾)兄弟家中,蓋爸、蓋媽設定為小兒麻痺患者,蓋媽還是客家籍,因弱勢身分接受政府輔導,蓋爸後來學會配鎖刻印、蓋媽會縫紉,夫妻倆因感念政府,家中還放有老蔣、小蔣紀念品等,「小說中沒有這些,但設定後,角色厚度就出來」。 「臺灣社會正在集體重新思考1980、90年代,對2020年如今有什麼意義?」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李明璁,是公視邀請前往劇場的參訪人員之一。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美術人設 增角色厚度
1988年6月3日出刊的〈攝影報導〉刊載了4月30日至5月1日裡中華商場24小時的樣貌,呈現出平時客人看不到的中華商場日常。 這份刊物是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製作的學生刊物,於1987年9月30日創刊,是全臺灣第一份大專院校製作的攝影報。 此為新美達相片材料行的底片紙袋,上面寫有行號的地址「臺北市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舍」、電話「31189」,以及營業項目之一的「放大沖曬」,由這些字樣可以得知過去中華商場店家的地址與當時電話的編寫方式。 中華商場中最長的信棟匯聚了許多的唱片行,除了一樓的「新新」、二樓的「佳佳」外,還有「哥倫比亞」、「米高梅」、「遠東」等都是當時人們娛樂追星的重要基地,「環球唱片行」也是其中一家。 門口一張張印有美艷英俊歌星沙龍照的唱片就陳列在每位客人的眼簾,無論是西洋搖滾樂、爵士樂,還是美國告示牌的西洋流行歌曲的成癮者都可以在這裡大飽耳福。
《天橋》劇中描繪的世界也不過就上個世紀,距離我們真的很近,往事歷歷在目,殊不知才過個幾十年,人與人的關係已變得如此不同。 誰能預知他們現在已經能登記結婚;過往跨性別者被稱作人妖,誰能料到今日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過去原住民被視為不識字的底層人,然而現在有那麼多出色的原民藝術家、政治家、知識份子。 那些生意人賺飽下班後的娛樂,就是喝酒打牌、唱卡拉OK,跟孫淑媚和楊大正演的一樣,這一對的設定是酒小姐和樂師,兩人私奔到中華商場定居,他們跟左鄰右舍的夫妻檔相較之下,代表著自由戀愛的浪漫結合。 關於作品的核心,「魔術」這檔事若從現實面考量,小學生相信魔術師的手法是有可能的,但國高中生就很難再上這種當,而成年人幾乎不可能對魔術信以為真。
中華商場的八棟建築個別以八德之「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信棟有推廣「不二價運動」而改變臺灣人過去喊價習慣,進而促使量販購物商場興起的「建新百貨公司國貨推廣中心商場」,也多聚集像是「點心世界」等各式中國地方佳餚小喫。 這是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於1963年所拍攝的艋舺、西門町的空照圖,可以清楚看見中華商場沿著中華路往南延伸的面貌。 當時的中華商場完工僅2年,已有人羣在一樓騎樓處移動,另外商場西側還附有停車場。 依照拍攝的角度來看,這照片應是從附近的制高點──總統府中央塔樓為拍攝位置,朝西北邊拍攝而取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天橋上的魔術師角色
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畢業,曾任《放映週報》、《藝術家》、《紀工報》、《關鍵評論網》、聯合報系《500輯》編輯。 期能透過網路平臺持續編稿、撰文,繼續尋找另類的感覺、思考、話語及生活方式。 在解嚴以前,心理學與精神科都不發達(或不存在),小孩一有狀況,最受歡迎的解方多半是求助神明,喝點符水就好,民間信仰的力量不容小覷。 但如果臺灣一直沒有解嚴就難以發展健保,在毫無保障的情況下,窮困者可能生點小病、受點小傷就一命嗚呼了。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飆淚!《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組重建「消失的中華商場」 還原度99%
年輕人都往號稱「電影街」的武昌街與周邊更新穎的百貨湧去,吸引學生駐足的只有製服店而已。 過了打烊時間,中華商場便不是以「商場」身分存在,而是每個店鋪的一家子生活的地方,孩子在這邊嬉鬧玩耍,婦人在走廊洗衣,流浪漢躺臥在地下道樓梯口。 或許對於中華商場更不能割捨的是在這裡生活與生存的店家,而非臺北市民。 中華民國五十年四月一日,新建中華商場竣工地,沿鐵路之東側,北起北門口、南止小南門,分為八區,為居高三層、為室總一千六百四十四間、為住商總一千六百九十戶,工程所費計新臺幣四千七百三十三萬五千八百四十五元,歷工作天一百八十日。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特別演出
《#天橋上的魔術師 》散步地圖幾乎圍繞在西門町、臺北車站附近,臺北車站附近正巧有一間老賴茶棧,散步完可以順帶來一杯茶飲。 該劇還在拍攝當中,尚未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但目前看過的人都驚呼「簡直神還原」,網友更直言「好想逛逛當年最愛去的佳佳唱片行」「好懷念呀!真的就是我家舊相簿裡的照片」。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自2019年開播獲得觀眾廣大的支持掀起熱潮,歡笑中帶著感動的劇情讓觀眾們回味再三,也帶動臺南後壁的觀光人潮。 隨著2021年播出的《俗女養成記》第2季,劇情敘述長大後的嘉玲,決定返鄉做起當地導遊工作,劇中最主要拍攝場景「嘉玲的家」,也就是臺南市市定古蹟後壁阮家古厝「金德興藥舖」,隨著電視劇上映,讓菁寮老街和周邊景點人氣扶搖直上。
Netflix與公視同步放映的全新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完美的重現80年代中華商場風貌,除了強大的幕後美術團隊外,幕前的演員當然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天橋上的魔術師角色不管是古靈精怪的童星李奕樵,還是披頭散髮仍然遮掩不住帥氣的莊凱勛,都收服了不少觀眾的心。 《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知名作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講述九個小孩在中華商場天橋上與魔術師的故事。 該劇由導演楊雅喆執導,並率領金獎幕後主創團隊,包括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王誌成、最佳攝影陳克勤、最佳造型設計王佳惠、最佳音效杜篤之、以及金曲獎最佳製作人黃韻玲等人,值得期待。 「天橋上的魔術師」以臺灣80年代的臺北中華商場為背景,租用新北市招商一條龍服務的雍和建設2期基地打造拍攝環境,原本每月租金200萬元,只用1萬元租得;侯友宜日前在沒有公開的情況下,率領市府相關局處到場關心拍攝情形,表達市府對影視產業在新北留下影音記錄的支持。 公視年度大戲《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了重現昔日臺北中華商場面貌,斥資8千萬在新北市汐止,還原中華商場的場景,讓人置身其中彷彿回到80年代舊時光,讓許多人都想走訪懷舊一下,成為熱門話題。 透過大量的報章、雜誌、電影或電視的影像紀錄,劇組高度還原當年風貌,不僅廣受好評,也讓這部戲未演先轟動。
天橋上的魔術師拍攝地點: 文化週報》拆掉的,我們蓋回來! 消失的,我們畫回來!—復興中華商場全面啟動 ◎藍祖蔚
不過,為了讓年輕工作人員和演員們也能一起重新回到那個歲月,楊雅喆還自己田調、剪了短片,讓所有參與者都要看,他相信那是個很重要的啟發。 從中華商場場景完整還原時就引起熱烈話題的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如今終於正式和所有觀眾見面,在導演楊雅喆的巧手下,他彷彿將觀眾帶回到1980年代的時光隧道──連綿的八連棟和光華陸橋、鐵路軌跡、流行元素,無一不是勾勒出那年代最獨特的歲月。 王誌成表示,《天橋》包含場景搭設、協力廠商、美術人員薪資、建材材料、道具等,光是主場景「中華商場」就花掉三分之二的預算,剩下的散景只能用剩下的三分之一分配。 像是劇中年輕人去「冰宮」溜冰,本想到萬年大樓的冰宮拍攝,但已被拆除,後來改到仁愛路的青少年育樂中心地下室溜冰場取景,由於場地是現代的直排輪場,在有限預算下,將劇情「冰宮」改成「四輪溜冰場」,盡量做到與80年代符合的元素。 將小說文字影像化,除了場景真實度受考驗,也必須仰賴導演、製作團隊及美術組的耐心。 《天橋》美術指導是業界人稱「頭哥」的王誌成,他曾與侯孝賢、王家衛、陳凱歌等知名導演合作,入行多年多次入圍各大獎項,2018年以《範保德》獲得北影最佳美術設計,2019年以電影《返校》獲金馬最佳美術設計、2020年獲北影最佳美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