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JET SL它整體還是維持了JET S跟JET SR這種過彎很靈活的特性,JET SL它這次改動了很多部分包含它的簧下重量,比起我原本的JET S是減輕不少,再加上換上了大家很期待的水冷引擎,我認為它除了過彎的表現更犀利之外,它也把原本JET S大家認為起步可能比較沒力的那種特性改善,所以我覺得它是一臺從JET S進化到SR再進化到SL是慢慢把原本的弱項補齊的車款。 今日YAMAHA在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舉辦了2019全新RS NEO的發表試乘會,這臺承襲了RS車系的最新車款,在過去就是針對年輕市場所打造的車款,這次的改款最主要在於排氣量的提升,從過去的100cc提升至125cc,主打更為Sporty的運動化風格,並開出相當實惠的68,000元積極搶攻年輕族羣的市場。 勁戰在過去改款就已經有針對後懸吊的部分做升級,換為三段式預載可調的後懸吊系統,那這次針對後搖臂的部分,也有做輕量化的設計,今天的試程在後懸吊的部分應該是調整在比較軟的設定,主要是針對一般通勤去做的調教設定,所以在激烈的操駕下可能會比較容易出現搖晃的情形,但是隻要將後懸吊的預載往上調整一格的話,那激烈操駕下,前後懸吊的平衡性就會變得更好,那這些調整都是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騎乘技巧以及需求去做改變的。 經過先前於臺北舉辦的五代勁戰發表會,相信大家對於全新勁戰有初步的認識,透過今天的媒體試乘會我們更仔細地為大家介紹這輛熱門新車,本次的改款重點著重於外型與科技兩方面的提升,車頭的LED大燈即是最為明顯的更動。
- 再來是全新的加長曲軸傳動箱(同BWS 125),想要加大後輪尺寸不再是困擾。
- 第四代的CYGNUS-X採用了全新設計的高剛性車架,車架重量較過往減重3公斤。
- 卡鉗型式與上一代勁戰一樣,但變更至右邊,車側Logo變更為Gryphus,但在Gryphus Logo上方仍保留Cygnus貼紙。
- 在車身線條可以看見許多四代勁戰的影子,相當流線、運動的外型也獲得市場上正面的評論,將外型轉向車尾同樣採用LED燈條的尾部線條相當吸引人,相較於四代平整的導光條,五代勁戰的造型更為動感,配上位於中央的LED的煞車燈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當然,在改裝界中的分離式扶手也成為五代勁戰的標準配備。
- 原本勁魅的車體則回饋給新風光使用,日本或歐洲的CYGNUS SV(引擎代號SE07J),約2001年開始販售,則以此車為基礎,後期針對早期NPA EV4引擎因潤滑油道設計問題,針對NPA EV4引擎再度改進。
為了安裝上最新的第三代ABS煞車系統,五代勁戰在前後懸吊的部分,也作出了對應的改動,在前懸吊部分,五代勁戰使用了加寬的三角臺設定,並且在前叉的部分對應ABS輪速感知器作出了改動,另外還為前叉安裝了壓測減衰的機構,以及防死把的盾牌結構設計,搭配上高K值的彈簧阻尼設計,讓五代勁戰在激烈操駕下,仍然可以擁有相當良好的循跡性及穩定性。 四代戰可以說是筆者私心覺得改款最明顯的一代,頭燈的侵略設計和尾燈LED燈條帶來的未來科技和運動感,設計真的是非常對年輕人的胃口。 二代Cygnus-X外觀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頭燈的造型從圓滑變得更有菱角、個性更鮮明。 二代剛好跟上臺灣進入五期環保法規的年代,2008年順勢推出了”含氧感測器”噴射版的”Cygnus-X Fi 五期噴射版”,接著在2010年之後,再度推出小改款,前碟改成了浪花碟,後座多了飛炫踏板,還有側邊的反光片,整體上進化的更適合市區的騎乘方式。
勁戰五代重量: 2018 五代勁戰
SVMax 125’,官方中文為車玩,是作為勁魅的後繼10吋車種,也是當時臺灣山葉主打的125cc主力車種,引擎一樣採用NPA EV4 2v SOHC引擎,最大馬力有9.5ps,但是初期車玩在高速行駛時曲軸的機油潤滑潑濺效果會降低,加上機油濾清器位置設計不佳,一般店家不懂也不想拆下保養,使得引擎潤滑油路阻塞。 Max sv在外型方面對當時臺灣市場相當吸引人,曲軸箱與迅光車系相同,只需將汽缸安裝處加大便可借屍還魂,讓保險公司丟車賠車險賠到入不敷出,是當時臺灣市場失竊熱門車種。 當勁戰上市後便停產,改由GTR車系接手10吋輪胎車種市場,引擎也由NPA EV4改為馬力更大的5TY引擎,與勁戰系列互通有無。 SV MAX電視廣告請來演員張震與後藤希美子拍攝兩支廣告,分別是咖啡篇與順路篇。 臺灣車型在2005年發表採用噴射引擎的CYGNUS-X FI,2006年進行車體外觀大改款,配置了數位儀表、定位燈、33mm前叉等裝備。 首先帶著大家來細看兩車的加速成績,從稍早馬力機上的數據就可以預測JET SL能在加速成績上勝出,站長在實際測試中以GPS儀器80km/h速度作為設定目標進行連續五次測試。
三代勁戰內藏不少優化細節,例如採用新版卡鉗、加大12%煞車皮尺寸、縮短煞車油管長度15%,制動效果因此進步19%。 加上車體輕量化3%、外觀部品與燈具組減重5%與3%,還有傳動系統調整、排氣管內部,運動化工程範圍有內有外、表裡一致。 「人要衣裝,車要改裝!」身為改裝大熱門的勁戰當然免不了全面的進化,在改裝部品上的選購琳瑯滿目,而國內品牌NCY千葉興業,在開發上不遺餘力,替勁戰車主提供一系列部品能使外觀整體化、動力性能、制動表現更好,同時兼顧實用、輕量、耐用度。 欲強化愛車卻毫無頭緒的騎士,這輛由NCY巧手改裝的YAMAHA CYGNUS-X五代勁戰ABS,能作為你輕鬆改裝的參考範本。 勁戰五代重量2025 2002年,第一代勁戰橫空出世,以12吋的大輪徑,殺進臺灣的速克達市場,一代的Cygnus-X承襲了老大哥-頂級迅光Force(不是你認識的那個)的意志,引擎改用型號5TY的四汽門引擎,脫離山葉以自家開發的EV4 NPA引擎作為主力車種時代,對於中、尾速有明顯的優化,引擎機油潤滑方式改良自GY6引擎的曲軸潑濺式潤滑,並重新設計引擎支架穩定引擎與後輪扭動、汽缸材質也採用鎳磷合金,使汽缸耐用度更佳。
勁戰五代重量: 運動科技再強化。Yamaha Cygnus-X 五代勁戰媒體試乘會
2007年10月12日發售全新大改款,使用搭配FI噴射引擎的臺灣版本車型,為了對應日本國內汽機車氣體排放法規做了許多設定跟裝備上的更換。 在過彎表現上,本次試乘的五代勁戰皆為ABS的版本,ABS版的前懸吊系統與雙碟版有著不同的規格設計,ABS版的前叉在彎道中展現了相當不錯的穩定性與支撐性,能給予騎士相當不錯的信心去殺彎,在整體過彎的順暢度上,原廠前懸吊在入彎煞車時給予騎士相當大的安定感,在原廠胎的情況下配上後懸吊的設定,循跡性相當不錯。 勁戰五代重量2025 勁戰五代重量2025 後搖臂的部分則是使用了更加輕量化的設計,在不影響結構強度的部分,作出了簍空的結構,讓後搖臂整體的重量下降,同時也對應後輪的ABS系統做出外觀以及結構上的改變。 過去在年輕市場上,相當受到歡迎的勁戰車系,在125級距的市佔率,一直都維持在相當高的六成左右,可見這臺充滿運動風格的125cc速可達,是相當受到臺灣年輕人的喜愛,隨著每一代改款進化,勁戰車系在外觀改動上,Yamaha也朝著運動化以及科技感這兩大方向去做提升。
- 10年是一種很玄的東西,邁入第三世代,勁戰回歸運動風格,分離式頭燈導入LED定位燈,車殼設計流暢洗練,遠看與第一代神韻極為近似(打臉二代?)。
- 在這次測試之前我們編輯也規劃了來量兩臺車的前輪、後輪也就是簧下重量,那實際量測結果JET SL它在前輪部分是比六代戰輕了12公克,差異其實並不大看起來後輪的差距是比較大,但實際上我們在考慮後懸吊的簧下重量時,還要把整個引擎還有傳動箱的重量一起考慮進去,因此我們還必須要靠山路的實測來瞭解兩臺車的操控性上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道路上的實測。
- 而是在GP的工廠賽車中曾使用的鎳磷基(Nip-Sic 硬度750Hv以上),故在商品導入時採用GP cylinder之名稱以突顯其技術經過MOTO GP考驗的高科技感。
- 正式型號為XC150(臺灣稱為迎光,引擎代號3UH),使用149cc排氣量引擎。
- 而大家最在意的動力表現上,由於這次的五代依舊承襲了四代的動力心臟以及車架系統,在動力表現上維持過往Yamaha原廠較為柔和的起步加速曲線,相較起其他品牌的125cc車款,會有比較明顯的落差感,特別是筆者近期才剛測試過SYM FNX,對於兩者之間在起步瞬間的動力輸出,五代勁戰在轉動油門之後,加速感覺相當溫順,與FNX較為直接的動力感受,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 回頭想想,一部12吋、高座姿、手搖飲都無處可擺的125速克達根本沒有理由稱霸武林!
在125cc國產市場上,銷售相當亮眼的Yamaha勁戰車系在昨日發表了第五代的全新車款,而今天(7/5)也在桃園大魯閣舉辦了媒體試乘會,五代勁戰在本次的改款中,引擎性能的部分Yamaha並沒有太多的改動,依舊維持了過去四代的系統,如此一來車輛外觀與新科技的使用將會是本次改款的重點,像是下放自MT-09車系的ABS煞車系統,以及採用了Led頭燈設計的全新車身外觀。 並加上200mm後碟盤、35mm單一活塞卡鉗設計,代號為NXC-125R與NXC-125RA。 迅光Fuzzy FR,1993年發售,型號為XC125Z/Z1/ZE,引擎代號4HP,是迅光車系的小改款車型,外觀上全車系改為無前輪擋泥板的斜版設計,前避震器改為潛望式油壓避震器並配備碟盤式油壓煞車,大燈一律採用三燈泡設計(20w燈泡),販售初期有貨架版(XC125Z)及第二LED煞車燈版本(XC125Z1)兩種版本可供選擇,1996年4月進行小改款,大燈上方的遮陽板進行小幅度修改,之後一律採用第二煞車燈版本(XC125ZE)。 勁戰五代重量2025 卡鉗型式與上一代勁戰一樣,但變更至右邊,車側Logo變更為Gryphus,但在Gryphus Logo上方仍保留Cygnus貼紙。
勁戰五代重量: 日本YAMAHA CYGNUS-X SR宣佈招回
但1995年進行整個大改款,正式型號改為XC125T(臺灣稱為迅光),到目前為止Cygnus全系列都是由臺灣當地法人公司臺灣山葉機車工業所生產,在日本則以代理的方式販售。 外觀設計上增加更多的圓弧線條,銷售也有顯著的上升,以往大幅降價求售的情況已經很稀少了。 我覺得以這兩臺車真的算是臺灣現在速可達尤其是125c.c中,算是造車工藝越來越提升的代表車款,而且兩臺車都進入了水冷世代,我覺得我們今天測試這兩臺車算是各有特色,JET SL和過去JET S還有JET SR來說真的是有一個明顯的提升,而且在山路上那種騎乘的體感跟操控性越來越好了,接下來站長要對今天的兩車的測試會做一個總結,同時針對稍早我們剛剛提到的加速還有減速的數據來做一個全面性的探討。
勁戰五代重量: 臺灣的CYGNUS
以現在來講,在未來125cc也不是非要ABS不可,那以過往經驗來講,去年底Smax做小改款的ABS版本與非ABS版本價差也是一樣的,確實在125級距的基數不一樣,一臺是本臺就九萬多的車款跟一臺原本七萬多的車款,兩者相比這個價差的部分就會比較明顯,但整體來說我們的定價策略終究還是成本的考量。 勁戰五代重量 將目光轉向儀錶板,呼應車輛科技的提升搭載了單色液晶儀錶板,同時也具有保養提醒,旅遊里程等實用功能。 勁戰五代重量2025 另外,前手套箱旁也加入12V的電源插孔,配上前面的置物箱與掛勾,相當適合國內消費這放置飲料、錢包等的使用情形。
勁戰五代重量: 煞車系統
購買速可達大家最關心的裝載空間部分,打著運動車款的五代勁戰也有著相當不錯的進化,車廂空間依舊維持著能放入一頂全罩加半罩安全帽的空間,前置物空間以及防盜掛鉤也都一應俱全,另外近年相當普及的車充裝置也沒缺席,採用了DC 12V的點煙座,讓車主在外出時也不怕手機沒電。 英文車名Cygnus-X天鵝座X轉變為Cygnus-Gryphus神鷹,沿用五個世代的氣冷5ML引擎到這裡宣告終止,全新的Blue Core引擎更環保、更省油、動力卻提升30%來到最大馬力12.24ps、最大扭力1.14kgm。 四、五代勁戰的升級重點是煞車,四代前後雙碟,五代則是啟用來自MT-09的ABS液壓元件,125cc速克達導入重機煞車系統。 再來的新增配備是手機12V充電孔,讓智慧手機成為一路隨行的移動裝置。
勁戰五代重量: 外觀部品上身,吸睛度一流
我們當然不會在一般道路上測極速,但兩臺車的馬力機上的表現上,勁戰六代當它整個傳動拉完了引擎轉速來到極限時是107公里,但JET SL足足多了10公里,所以不管是起速、中速還有末速,JET SL在這部分真的是都表現得比較好。 而在極速部分,兩者就有蠻大的差異了,六代勁戰可以拉到107公里每小時,而JET SL則可以拉到117公里每小時,等於是在極速部分就差了10公里每小時。 其實Yamaha在過去也有做過這樣的嘗試,那過往的經驗也是有成功與不成功的例子,像是Force的推出就是走比較親民的定價,也有像是GTR跟RAY的例子,那這兩款車在初期的評價就不是那麼的熱烈,那回歸到車廠這邊,其實一切都是看市場的回饋,老實說我們很多的經銷商也都想要有更多樣化的車款選擇,但是原廠這邊我們還是要作出比較精準的分析,來推出車款,那像這次的雙碟版與ABS車款來說,就是我們分析過後覺得是最符合我們顧客的需求所推出的。
勁戰五代重量: 全新CYGNUS X雙碟版 發表
我覺得像我自己在騎的話例如說我自己要入彎的時候,JET SL它是比較有一個可以滑入彎道那種滑順的感覺,勁戰的話它的確它在入彎的時候是算比較鈍一點,它在彎中是比較沉穩一點的,那另外還有一個就是Ken他剛剛有講的碎震問題,那這也是我們在勁戰六代發表了的時候一直有提到,它的整個車架的剛性是比較好的,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點過多的感覺,那這部分你不管是在直路上行駛或在彎道中你會覺得它是不是有一個小震動。 在今天的測試裡面我們也邀請到阿Ken跟我們一起來測試,首先來跟大家公佈一下剛才我們的加速跟減速的成績,我們今天的測試方式呢是從0一直加速到80公里每小時,再從80公里每小時降速到0來測減速的部分,以數據來說勁戰六代最好的成績12.186秒,而JET SL最佳成績是10.891,這兩個中間就相差了1.3秒其實蠻多的,而且體感上應該蠻明顯的算蠻明顯的。 在彎道中的五代勁戰也展現出了相當穩定靈活的騎乘感受,雖然不到令人驚豔的地步,但實實在在地展現了Yamaha勁戰車系在125運動市場上一貫的過彎的表現。
勁戰五代重量: 引擎系統
三角臺採用五代ABS專用CNC三角臺,以6061 勁戰五代重量 T6鋁合金製成,在強度上與重量上取得優異的平衡。 三角臺為一體銑成,尺寸精確,三角臺本體以鋁合金材質打造,與原廠三角臺相較之下更加輕量化,除了外觀亮眼,對於操控性也能帶來一定改善。 2013年,CYGNUS-X進行小改款,將大燈燻黑與尾燈反射面改為紅色電鍍,並同步推出CYGNUS-X銀翼特仕版(金、黑配色),大燈與尾燈反射面均為燻黑設計。 在ARTC送驗名單型號分別為 GQR125A(ABS) 與 GQR125C(UBS),最大馬力為9kw(12.2ps/8000rpm)最大扭力則是 11.2Nm(1.14kg/6,000rpm),相較上一代的Cygnus X提升了30%馬力以及17%扭力。 為了應付日益嚴格的七期環保標準,跟同門師兄弟NMAX 155一樣,在排氣方面採用雙觸媒設計讓排氣汙染降低。
勁戰五代重量: 外觀/其他系統
一般俗稱為”二代勁戰”或者”新勁戰”,後雙槍避震改為三段可調式。 化油與噴射版之間的差異為儀錶框與輪框是鈦色、車側兩旁的CygnusX金屬立體LOGO與定位燈是噴射版本專屬。 以下為風光系列各版本風光Forte,1996年發售,前輪為股煞配置,無第二LED煞車燈,斜板進氣口為垂直柵欄設計,車殼顏色為單一車色。
勁戰五代重量: 煞車系統
過去任職於歐洲線、土耳其等地的YAMAHA,期待這次到臺灣任職能帶來新突破。 N-17悠活版的內管經過特殊設計,面對崎嶇不平的路面能提供舒適的騎乘感受,且能直上安裝,無須費時拆解。 Cygnus-X SR Evolution,外觀多了許多裝飾貼紙,在引擎方面則多了TPS(節流閥開度感應器)裝備。 接下來要跟Ken來聊一下這兩臺車的騎乘感,你自己兩臺車應該都有騎過了,而且在之前的勁戰六代發表的時候我們就有邀請你來騎乘,那你自己騎的比賽車現在是哪一臺跟大家介紹一下。 在購車優惠以及試乘活動上,也有相當不錯的活動,即日起至十月,購車就送安全強化的防摔衣一件,另外更有組團試車闖關活動,最高可以試乘40天,闖關成功還有每組最高九萬八的獎金,另外也能享有一萬五千元的購車優惠金,在八月更會有24小時的試車活動在Yamaha的經銷店點舉行。 回頭想想,一部12吋、高座姿、手搖飲都無處可擺的125速克達根本沒有理由稱霸武林!
勁戰五代重量: 引擎系統
近來三陽Jet SL從急起直追甚至超車,水冷125運動速克達市場不再是勁戰獨大。 邁入1990年代,速克達出現各種級距與分眾,可以出門買菜、可以環島、單騎雙載兩相宜的四行程125c.c成為主力機種,光陽豪邁、三陽迪爵、山葉迅光三分天下。 此時的125速克達仍以通勤實用為主,沒有設計質感可言,直到YAMAHA Cygnus-X 125問世,騎速克達開始成為一種態度。 農業時期,機車的任務是載物載貨,騎乘的產業道路崎嶇不平,所以需要耐操、省油、大輪徑的國民檔車。
大約在1992年推出CYGNUS 125cc排氣量車種,型號為XC125開頭,如同日本一樣,臺灣XC125系列也分為高階版迅光系列,以及低階版風光系列。 勁戰五代的車身外觀是本次改款的重點項目,特別是在車頭部分,由於使用了全新的LED頭燈,在車燈內部使用了二加一的結構,將日行燈放置在兩側,大燈置中的設計,對比過去四代車款的傳統燈泡,在亮度上增強了兩倍左右,另外也受益於LED燈泡的小巧優勢,整個車燈模組也隨之縮小,讓車頭視覺更為緊湊,而車尾燈的部分也採用了LED的設計,讓車輛整體就算在日間也有著相當良好的辨識度。 2011年8月16日,臺灣騎士精神發展運動協會 經由錦標賽選出莊政威、林柏丞、王聖欽、陳貿宏四位選手遠赴德國,參加歐洲Harz-Ring 24耐比賽,獲得速克達第一, S4組第一, 總成績第二的優異成績。 勁戰系列,官方英文為CYGNUS-X,型號變更為NXC125開頭,於2002年發表,為頂級迅光的後繼車型,在車體、引擎上都有全新的設計,對臺灣的125cc速克達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並帶動臺灣125cc速克達朝向新世代發展,一般民間俗稱”天鵝”。
勁戰五代重量: 2018 五代勁戰
勁戰六代Cygnus Gryphus,在去年發表的時候,非常驚豔的終於帶來水冷引擎,而三陽在今年所發表的JET SL也是一樣搭載了水冷引擎,今天將針對兩臺車的加速性能、彎道的操控還有制動的能力來做評比,同時呢我們也會在馬力機上實測兩臺車的動力,包含攸關於操控的簧下重量,首先我們帶來馬力機還有簧下重量的實測。 而大家最在意的動力表現上,由於這次的五代依舊承襲了四代的動力心臟以及車架系統,在動力表現上維持過往Yamaha原廠較為柔和的起步加速曲線,相較起其他品牌的125cc車款,會有比較明顯的落差感,特別是筆者近期才剛測試過SYM FNX,對於兩者之間在起步瞬間的動力輸出,五代勁戰在轉動油門之後,加速感覺相當溫順,與FNX較為直接的動力感受,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此外,四代勁戰的前後輪框、三角臺、後搖臂、車架等剛性結構都是重新設計、能夠以降低簧下重量的輕量化好料。 動力方面,三代勁戰凸輪軸重新設計過,常用轉速域的出力提升15%,搭配車身減輕3kg,原廠進行10度登坡實測,0~50m加速距離比三代減少3.7個車身。 再來是全新的加長曲軸傳動箱(同BWS 勁戰五代重量 125),想要加大後輪尺寸不再是困擾。
勁戰五代重量: 運動科技再強化。Yamaha Cygnus-X 五代勁戰媒體試乘會
自第一代起,CYGNUS-X就以良好的引擎和車架體質,被用作賽道改裝之用,這樣的優勢直到如今的第五代依然不變,也讓他成為賽道頒獎臺的常客,CYGNUS-X與性能和運動性從此掛上等號。 雖然日本市場上CYGNUS-X有150cc的車種,但這些都是由車行自行進口並將引擎改裝的產品,並不在Yamaha官方保固範圍。 在臺灣將排氣量從100cc改為125cc、125cc改為150cc讓動力升級的人相當多,因為在市場上有許多廠商販賣排氣量升級套件,所以在改裝上相當容易。
由於引擎內部一些零件的不同(例如活塞),以及為了符合噪音法規的傳動設定,讓臺灣規格的CYGNUS-X速度比日本規格還要快。 2019年4月,臺灣山葉勁戰推出Moto GP配色ABS版,車身配色採用MotoGP廠隊的藍黑配色,車身上也有大量的魔爪和其他贊助商貼紙,僅車身配色改變,卡鉗為金色,後避震器彈簧為黃色,內裝與一般ABS版無異。 新風光,約在2002年發售,外型同風光Deluxe,但方向燈改回黃色燈殼,也取消了第二LED煞車燈。 NPA風光Forte,約1999年發售,引擎更換為NPA版本EV4引擎,修改潤滑油道跟活塞環陽極處理,外觀配色及裝飾也有小變動。 車架方面捨棄了從初代勁戰以來使用的引擎支架(狗骨頭)設計,改用鎖付式的牽力桿,用以調整車架剛性與彈性間的平衡(車臺左側2組牽力桿、右側1組牽力桿)。 在大陸雅馬哈公司,Cygnus GT是大陸地區獨有賽鷹 125踏板車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