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級驅逐艦好唔好2025!專家建議咁做…

與維吉尼亞級飛彈巡洋艦相較,紀德級除了沒有旗艦指揮設施之外,其餘作戰、武器系統規格幾乎完全相同。 如果美國海軍接手四艘居魯士級飛彈驅逐艦,估計只需要再花費13.53億美元就能讓這四艘艦艇完工服役,只比購買六艘派裏級飛彈巡防艦稍貴一些(1979財年時購買六艘派裏級約需12億美元),但是作戰能力遠超過六艘派裏級;此外,這也能讓伊朗避免片面終止合約而帶來的法律問題,進而衍生出更多政治問題(當時美國仍試圖希望與伊朗的伊斯蘭政府建立關係)。 基隆級驅逐艦 於是,美國海軍向國會提出1979財年追加預算,申請13.7億美元引進這批艦艇;而之前出身美國海軍(安納波里斯官校畢業)的美國總統卡特立刻批准這項追加預算案。

紀德級加入中華民國海軍,到本年底就要滿12年,至今仍是國軍戰力最強的主戰艦艇。 不過紀德級四姊妹從在美國誕生、命名、退役轉售我國、在臺灣命名,其實都有不少「意外」,甚至可說命運多舛。 最新一期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報導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2014年開始便將中華民國海軍的四艘基隆級驅逐艦列為演習攻擊的首要假想目標。 從照片中看到參演的戰艦包括基隆級驅逐艦「基隆號(DDG-1801)」、成功級巡防艦「班超號(PFG-1108)」、康定級巡防艦「昆明號(PFG-1205)」及「迪化號(PFG-1206)」等主力戰艦;演練項目則包括指揮室戰備、海上整補、海上加油、信號彈實射、T-75機砲實彈射擊及損管操演等。 霍姆斯認為,中共海軍對比臺灣海軍具有絕對性的優勢,即使臺灣海軍在艦艇進行大規模火力升級,也都是一項錯誤的投資。

基隆級驅逐艦: 中國對臺全新作戰實驗:民用滾裝渡輪的搶灘威脅

一艘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正進行MK-26彈艙裝填作業,裝在機械臂上的是一枚標準SM-2防空飛彈。 因為美軍未來規劃維持11個航母戰鬥羣,換言之美國海軍只需要保持27艘提康德羅加級中,狀況較好的11艘維持現役,就能滿足11個防空指揮中樞的需求。 神盾系統可以想像成是手機或電腦的作業系統,包含遠程偵測雷達(超過 基隆級驅逐艦2025 400 km),射控雷達,飛彈發射系統,飛彈導引系統,都能在神盾系統上整合,並很快解算出結果,操作人員可以清楚的從一大堆空中目標中,判斷每一個的威脅程度,並且同時接戰多個目標。 在2004年8月,美國國會批准售予臺灣一批SQL-25A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據信將配備於紀德級飛彈驅逐艦與現役成功級飛彈巡防艦上。 美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Ticonderoga)配備2座Mk41垂直發射系統,以及被稱為「神盾戰鬥系統」的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戰力強大,不過自首艦1981年下水至今已近40年,共建造27艘,目前已有5艘退役,而根據美媒報導,美軍將於2022至2026年間逐步退役11艘「提艦」。

  • Link 14則以電傳打字方式與非安裝NTDS戰鬥系統的艦艇間來做戰術資料傳輸交鏈。
  • 除了持續推動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發展計畫,建造第一艘6000噸左右的星座級巡防艦,訂購無人水面艦艇與無人水下潛艇以外,也已展開新一代小型登陸艦的選商競標工作,同時採購更多的核動力攻擊潛艦。
  • 軍人固然需要為國家犧牲奉獻,但軍人也是人,而且還是隨時準備為國家捐軀的人,該給的待遇與尊嚴豈可從缺 ?
  • 根據海軍提供的資料,基隆級在完成啟封/整修工程後,因為進行了若干改裝,故滿載排水量增至10500ton。

(中央社基輔14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部隊今天表示,俄羅斯部隊再次鎖定首都基輔攻擊,出動「成羣」伊朗製無人機,但都遭擊落。 民視新聞/呂彥頡、黃美慧 高雄市報導高雄今天(15日)清晨發生一起轎車衝撞民宅的意外,一輛白色自小客車撞上騎樓,砰一聲,驚醒睡夢中的屋主,出來查看時,隨即有一羣人衝上來跟駕駛發生拉扯,甚至噴辣椒水,警方調閱監視器調查,疑似一起行車糾紛,二臺追一臺,白色自小客才會失控衝撞民宅。 基隆級驅逐艦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二(12月13日)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在聯邦層級保護同性和跨種族婚姻。

基隆級驅逐艦: 漁船「搶船頭」擦碰基隆軍艦 海軍展開調查

當時此一追加預算案曾在美國國會引發爭議,因為當時更新型的神盾飛彈驅逐艦(後來的提康德羅加級)即將進入建造階段(首艦DDG-47的建造合約已經在1978年9月底簽署),配備數位化韃靼飛彈系統的居魯士級即將落伍,部分美國議員批評美國海軍只想趁著伊朗革命取消造艦合約的機會,便宜地獲得一批新船,同時讓負責建造的李頓.英格斯船廠獲利。 從政治上,如果美國海軍能藉此幫助伊朗維護最初的購艦合約,而不衍生毀約造成的法律與政治問題,對於之後兩國的關係也有好處。 最後,美國國會在1979年7月25日通過海軍申請的13.7億美元追加預算,這四艘驅逐艦遂得以建成並移交美國海軍,而伊朗最後也獲得美國退還帳戶中剩餘的3.27億美元。 不過,雖然美國海軍與伊朗政府成功達成處理這四艘居魯士級飛彈驅逐艦的協議,但隨後美國與伊朗的關係仍舊急轉直下;在1979年10月,美國政府批准流亡在埃及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前往美國就醫,激怒了伊朗的伊斯蘭政府,並隨即在同年11月4日爆發伊朗大學生佔領 基隆級驅逐艦2025 位於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的事件(即伊朗人質危機),美國與伊朗關係至此完全破裂。

  • 由於當時英格斯仍在為美國海軍建造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美國國會遂要求必須在美國海軍本身造艦計畫執行完畢後,才得以排入伊朗的訂單;加上此種驅逐艦的細部設計需要時間,因此從伊朗在1973年底表達採購意願開始,又過了四年 半才正式簽約展開建造工作。
  • 一小時後,巴拿馬籍化學船「永富三號」在高雄港內向南行駛時,撞上停在旗津第十號碼頭的左營艦(DDG1803)。
  • 在這4艘軍艦中,當時除了錢德勒號仍是美軍在役艦艇,採「熱船」方式移交外,其他3艘——紀德號、斯科特號與卡拉漢號——則以「冷船」方式重新復役。
  • 前五艘提康德羅加級,裝備傳統的Mk 26雙懸臂式飛彈發射器,接戰速度還是受到飛彈裝填速度限制,後面22艘則裝備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包含122具發射井,可以裝填標準系列長程防空飛彈,ESSM中程防空飛彈,戰斧系列陸攻/反艦飛彈,VL-ASROC火箭助推反潛火箭等。
  • 酈英傑隨後登上基隆級飛彈驅逐艦,「我很榮幸有機會來到臺灣噸位最大的作戰艦艇上參觀」。
  • SM-2 Block IIIA防空飛彈並具有對抗低飛目標的優異能力,其配備的直接爆炸彈亦可對付快速且經強化的目標。

此外,礙於國際環境, 臺灣軍方的戰訓工作大致上只能「閉門造車」,幾乎沒有管道可以吸取國外更進步的觀念、知識與技術 ,也沒有機會與先進的北約國家進行聯合勤務或演習來趁機交流切磋,因此赴美接收基隆級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然而,臺灣軍政相關單位卻要求盡量完成接艦工作打道回府,已經不多的時間餘裕又被「艦力自修」壓榨得所剩無幾,試問 海軍哪裡還有於裕讓接艦單位在美國多看多學? 軍方或政府高層有誰想到要趁機從美國這個實務經驗最豐富的頭號海強身旁多帶一些東西回來? 一心只想著早早把這四個「大玩具」接收回國 ,然後照用海軍的陳年老套來操作、運用她們,沒有積極設法增加此次接艦的「附帶效益」, 白白浪費了天賜良機。

基隆級驅逐艦: 基隆艦 臺海反飛彈防禦主力戰艦

中華民國海軍計劃未來在臺澎防衛作戰中,平時基隆級將擔任重要海域偵巡任務,並擴大其監偵範圍以增加臺灣軍方預警的反應時間;戰時主要擔任由不同作戰艦艇組成作戰支隊旗艦,扼控重要海域阻敵進犯,並可為陸基作戰中心與戰管中心遭受損毀時的備援防空指管任務,進行聯合制空、制海作戰。 1970年代中期出現的MK-26雙臂飛彈旋轉發射器 ,其機械理念與MK-13類似,彈艙位於發射器的甲板下,彈艙使用連續輸送帶,飛彈以垂直方向掛在連續輸送帶的軌道上;裝填時兩臂垂直伸起,飛彈就可 垂直推送至兩發射臂上,輸送帶轉動將下一個彈位對準裝彈口。 往昔美國海軍具有加力器的飛彈如獵犬防空飛彈,以具有水平環形彈艙的MK-10發射;而無加力器、較短的如達靼防空飛彈,則以採用圓柱型彈艙的MK-13發射。 MK-26的垂直儲存與輸彈帶設計 基隆級驅逐艦2025 ,只要改變輸彈帶長度就可以調整彈艙容量,而船身長度是唯一影響彈艙裝彈量的變數。 因此MK-26具有三種彈艙容量不同的構型 (Mod 0/3容量24枚,Mod 1/4/5容量44枚,Mod 2容量64枚),選擇彈性極佳。 此外,MK-26也能裝填ASROC反潛火箭,不過不能使用具有加力器的SM-1/2ER。

基隆級驅逐艦: 基隆級艦進化 軍方將投入近20億元升級電戰系統

Mk 14為戰情室與武器射控系統間的橋樑,艦艇實際交戰能力主要依靠WDS的能力,因為指揮儀及射控雷達是從WDS一系列的追蹤來控制。 原來WDS的主要任務是評估搜索雷達的資料及追蹤目標,隨後功能擴充可執行目標交戰評估、指定優先次序、傳送交戰資料給飛彈射控系統、武器裝填及發射等任務,武器發射後更能執行飛行中飛彈的監控及發射後評估。 當時美國從尼克森、福特到卡特執政時期,都樂見於伊朗海軍 力量擴展到波斯灣甚至印度洋 ,在此區域內制衡蘇聯。 因此,當時美國強化與伊朗之間的軍事同盟,出口許多美國最尖端的武器,甚至包括F-14雄貓戰鬥機。

基隆級驅逐艦: 美軍艦可停太平島? 國防部重申「人道救援」為普世價值

報告也提到,解放軍海軍正進行大規模的擴軍,大批新型艦艇正在建造,052D 型導彈驅逐艦和 054B 型導彈護衛艦等也將下水。 美軍認為,中國海軍最新型的福建號航母明年就可試航、2024 年能正式進入中國海軍服役。 美國在臺協會(AIT)19日晚間預告,要密切注意「安全合作月」相關活動,20日在社羣平臺連續貼文,宣佈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搭高鐵南下高雄,並參訪美國軍售的AAV-7兩棲突擊車和基隆級(紀德級)飛彈驅逐艦。 AIT貼文指出,臺灣向美國購入54輛AAV-7兩棲突擊車,並於2006年在高雄左營海軍總部成軍,且在2009年莫克拉颱風期間,第一時間挺進災區救援受困居民。 而特別設計的居魯士級(Cyrus),但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該王朝被推翻,伊朗的反美情緒使軍售出現變數,1979年2月3日伊朗政府取消第二批兩艘艦的訂單,並簽署諒解備忘錄表明美國海軍可以取得此船. 因此美方將原定由伊朗所接收的軍艦改納入自己的海軍艦隊中,更名為紀德級,於1981年至1998年的短暫服役期之後自美國海軍除役。

基隆級驅逐艦: 基隆級驅逐艦

而2015年8月8日馬公號借用民間臺中港船席進行 防颱停泊時遭漂流商船撞擊受損,也再次凸顯臺灣海軍缺乏深水船席的問題; 此時臺灣海軍在西岸只有高雄旗津船席可以停靠基隆級,有時不得不租用民間碼頭來進行防颱。 臺灣海軍在民國94年(2005年)年底接收首批紀德級,次年(民國95年)就正式展開威海案。 此外,高雄市政府在配合辦理援中港土地徵收的探勘作業時,發現在河海交會處一帶的濕地存在 稀有的紅樹林「苦檻藍」,因此又爭取保留約三十公頃的濕地作為生物多樣性棲地環境之濕地公園。

基隆級驅逐艦: 雷達

在1988年錢德勒號在波斯灣值勤時,一架伊拉克的中國製轟-6(蘇聯Tu-16獾式轟炸機仿製版)轟炸機曾將該艦當作伊朗油輪而靠近準備攻擊;錢德勒號以防空飛彈系統鎖定這架轟-6(標準SM-1防空飛彈被裝上發射架備便),而伊拉克轟-6也發現對象並非伊朗油輪(可能是發現遭錢德勒號的照射雷達鎖定而意識到)因此撤退,沒有釀成開火事件。 艦炮上,基隆級具有兩座Mk 45艦砲,主要做為海軍艦砲支援與反水面作戰用途。 基隆號驅逐艦始於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之後,軍方評估我國反飛彈能力不足,向美國爭取採購神盾級飛彈驅逐艦。 但購買神盾艦過於敏感,同時美方評估當時中國的空中對海攻擊力有限,未出售神盾艦,說服我國採購紀德級驅逐艦,以此強化臺海反飛彈防禦戰力。 基隆級驅逐艦2025 最後我以7億3200萬美元(約新臺幣243億元)採購4艘紀德級驅逐艦,改名為基隆級驅逐艦,其中一號艦命名為基隆號。

基隆級驅逐艦: 命名空間

若敵方採用幹擾手段以致無法精確估算目標距離時,可使用速率協助追蹤可大致推出目標距離。 此外系統亦可透過WDS Mk14,與基隆級驅逐艦之Mk 86艦炮射控系統界面連結,提供一個備用的追蹤與目標照明頻道。 紀德級將NTDS作戰系統升級為ACDS Block1(又稱為重建型海軍戰術資料系統(Restructured NTDS,RNTDS)),此為一種半分散式戰鬥系統,以WDS MK-14 基隆級驅逐艦 Mod5取代原有的WDS 基隆級驅逐艦2025 MK-13,能導引標準SM-2防空飛彈。

因船艦上有推進艦艇的發動機主機系統,以及連結主機和輔助整體系統運作的輔機系統,故艦上輔機辦公室,主要為操作管理輔機系統的所在。 MK-13只有一個發射臂,而直徑5.15m的圓柱形彈艙則位於發射器下方的甲板內,飛彈 被垂直地掛在彈艙內的連續輸送帶上,而不像先前幾種老式發射器的彈艙,飛彈需要各別儲存在一個包含冷卻、加熱、驅動等相關設備的容器內。 需要再裝填時,發射臂垂直揚起以對準底下的裝彈口,飛彈便從裝彈口內直接推至發射臂上 ,彈艙內的環形輸送帶透過轉動讓下一個彈位對準裝彈口,整個作業完全自動化。 MK-13彈艙內的環形輸送帶分為內外兩層,內層容量16枚,外環容量24枚,總容量為40枚;內層彈帶與外層彈帶各有一個裝填開口,而單臂發射架本身也是裝在環形彈艙上面的一個旋轉結構,透過發射臂本身的旋轉來對應這兩個不同的裝填開口。

基隆級驅逐艦: 海軍一六八艦隊

而卡拉漢號(DDG-994)、錢德勒號(DDG-996)則分別於同年12月1日與6日由美國西岸華盛頓州伯明頓的封存地點拖抵查爾斯頓船廠。 至於艦上系統的NTU改良工程則在2003年7月便已展開,包括加裝Link-16三軍通用資料鏈,以及將艦首SQS-53A聲納升級為SQS-53D。 SQS-53D雖然繼續沿用SQS-53A的類比式聲納波束發射器,但後端的接收、處理組件全面更新,以全數位化的COTS政府用民間組件取代原有的類比軍規系統,不僅重量只剩一半、功能大幅增強,而且全數位化的系統也比原先類比系統更為穩定,萬一發生錯誤、當機也能迅速重新啟動並恢復運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