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單招仍應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如果不符合當初申請計畫書的理念,將撤銷許可。 學習歷程檔案 高中升大學,有好多種方式,像是繁星推薦、分發入學、申請入學等等。 而學習歷程檔案,正是取代原先備審資料 的功能,成為申請入學三大審查項目的其中一環。 學習歷程檔案 教育部目前規劃:各校系自辦的甄試(面試或筆試),與學習歷程檔案的成績加總,佔比應在50%以上。 學習歷程檔案2025 也就是說,牛蒡在學測申請時,能不能進入夢寐以求的田園系,一部份會取決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分數。
沒有明確方向的學生也不必焦慮,多給自己嘗試探索的機會,高中三年都在持續累積能力,所有努力與時間不會白費。 透過社團、營隊、課程學習等體驗,往往就能在嘗試實作的過程中發現能力所在。 透過記錄學習軌跡、持續反思,不只學到學科知識,更能多元應用於生活領域,並且在一次次的體驗探索中更瞭解自己。 因此並非參加愈多活動愈好,而是要重視課程學習成果是否符合素養、真實、過程與獨特四大關鍵字,真實地記錄學習和探究活動的過程,展現學生為何學的動機、如何學的過程、學到什麼素養能力、在過程中如何更認識自己、展現哪些獨特的能力與特質等細節。
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檔案上傳重點3-上傳時間
不過,為招收不同領域表現學生,國北教大音樂系向教育部申請單獨招生獲準,卻傳出不採用學習歷程檔案,更將主修佔分提高至九成六,希望藉此找到需要的演奏型人才,但也遭到外界質疑和教育部「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政策不符。 從學習歷程判斷個人特質:同學的學習歷程要能夠反映這些特質,其中放的資料也都要彼此關聯。 比方說到圖書館做志工服務,這和到老人院或育幼院做服務就有很大的差別,前者和申請特教系比較沒有關係。 不要只是把資料通通上傳,卻看不出與整體的關聯性和脈絡。
- 在看完以上的整理後,您是否更加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撰寫方式了呢?
-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單招仍應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如果不符合當初申請計畫書的理念,將撤銷許可。
- 在上傳學習歷程檔案時,建議您不要只是單純地將資料上傳,而是適度的為每份資料撰寫簡單的心得,這能幫助您在大學面試前,更順利的將學習歷程檔案轉換成易讀的書面資料,獲得考官的青睞。
且除了北教大外,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單招多年,學系都希望透過多元選才方式,找到更適合的學生。 萬美玲表示自己尊重製度,但教育部也要思考,特殊科系是不是一定要被學檔綁死,如果不要綁死,教育部應該要回頭評估找出最適切方案,找出兩全辦法;林奕華也提到,回到教育現場,希望教育部能跟高中藝術類科校長、大學端藝術科系的重要學校,「沒有大學願意跟教育部作對」。 潘文忠則重申,大學招生有各種不同管道,不管是聯招或獨招,大學招生精神規範「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是全國一致且不分科別。 學習歷程檔案2025 有別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自創系以來獨招行之有年,北教大也在今年跟進,卻被音樂界視為「震撼彈」。
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輔導課程
我們主要會使用到的是「修課紀錄與學習成果」中的「上傳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整個大項目。 請注意,在上傳檔案時,「學習成果」指的是各科目老師指派的課堂和課外作業;「多元表現」則是在「彈性學習時間」與「團體活動時間」所取得的成果。 北教大教務處招生組長王嫻雅表示,先前媒體可能有誤解,音樂系單招沒有書面審查,不代表不重視學習歷程。 學生高中3年學習歷程累積的成果,可透過學測、術科展現,也會在面試中被詢問到。 潘文忠今天出席「教育部與所屬機關、學校模範公務人員頒獎典禮」,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指出,除了分發入學只看學測和分科測驗成績,其餘包括繁星甄試、個人申請等管道,都須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
「若這樣的孩子他不斷在思考還可以多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他是有就讀這個科系的潛能的。」例如觀察到使用的輔具和日用的器材有沒有需要改良的地方,把這些經驗結合生活點滴記下來,就是非常好的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檔案2025 A:對於有明確方向、清楚知道未來就讀學系的高中生,可以針對興趣累積與目標學系相關的能力,但也不要自我侷限,例如對商管有興趣的學生參加相關主題的營隊,也可以針對歷史等其他興趣多線進行,擴大學習體驗,為自己留有備案的可能性。 面試時,教授會針對學生提交的內容進一步提問,例如田野調查的訪問內容、參加營隊的細節、實驗相關的程序等。 因此,準備面試最好的策略,就是所有作品都是親自參與的真實經歷,只要學生真正參與學習,在面試前再針對相關內容複習整理準備,就能在面試中從容應對。 多元表現則由學生自行上傳;同時,為了確保資料的正確性,這些資料在上傳的時候也會需要經過老師的認證纔行。 王嫻雅解釋,音樂系近期引入國際師資,並考量學系發展需要,單獨招生時機已經成熟。
學習歷程檔案: 多元表現
如果您還有所疑惑,或是想要更有系統的完成學習歷程檔案,建議您直接與我們聯繫。 只要在系統關閉期限前,您都可以重新上傳檔案,傳送給負責的老師進行審查;但考慮到上傳時間有限,建議您如果發現上傳的檔案沒有通過認證,可以先寄信或是傳訊息詢問老師檔案未通過的原因,並根據老師的反饋進行修改,這樣能夠提升第二次送審通過的機率,並避免來不及在系統關閉前完成勾選。 學校課業最常使用到的形式,如:學習單、小論文、課堂簡報作品等都可以在此上傳,校方多數會提供既定格式,學生只需按照項目填寫並製作。 萬美玲追問,若有學校科系不採學習歷程檔案,就一定會不同意獨招?
學習歷程檔案: 聯合盃作文 宜蘭初賽30學子獲獎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華藝附小遵循108課綱宗旨「以學習者為中心」,在課堂中強調學生鑑賞、瞭解與表達等學習綱要,並從科學、生態、藝術、文史等多面向,跨域設計校外活動,協助學生印證平日學習的理論與事實,激發學習動機。 今年臺大法律系三年級的林海兒,畢業自北一女,高中參加街舞社時就是風雲人物的她,個人Instagram擁有將近九萬的追蹤人數,她還創立筆記帳號分享法律學習筆記。 學習歷程檔案2025 P.S:有部分學校或縣市會有專屬的登錄系統,如果無法登入,建議您可以在Google搜尋時加上縣市名稱或是學校名稱試試看。 在文件檔與圖片檔的部分,只能上傳PDF、JPG、PNG格式的檔案,且每筆資料的大小需在4MB以內;影像檔則只接受MP3與MP4類型的檔案,且大小需在10MB以內。 TKB甄戰學習顧問中心為回饋社會,凡清寒(領有縣市政府低收入戶證明書)、身障(中度以上)學子,一律五折優待,我們真心希望清寒學子也能享有同齡學子的夢想。
學習歷程檔案: 大學音樂系憂學習歷程檔案難選才 潘文忠允找科系研議
A:建議學生先看學系分則、每個學系提供的書面資料審查建議,瞭解申請學系要求的項目與重視的能力、特質,例如臺大社會系重視主動學習、批判思考、團隊合作,申請的學生就可以挑出能夠展現相關能力的作品上傳,並且善用學習歷程自述,說明上傳的作品、活動紀錄等如何呈現自己具備學系看重的能力與特質。 過去高中生、家長與老師們時常到了高三才必須費盡苦思製作備審資料,不少同學也在這時候才仔細思考自己有興趣的科系是什麼。 而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則藉由定期與長時間的紀錄,大大減輕每位學生在高三時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以外,還可以讓同學在每學期上傳與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中,提早探索自己生涯志趣的方向。 有媒體報導,背後原因是一0八課綱上路後,聯招管道之一的「個人申請」須採計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且佔分至少一成,讓重視術科的音樂系頭痛,寧可扛下單招的招生壓力。
學習歷程檔案: 英文閱讀練習好無聊?掌握閱讀3要點讓孩子敞開心胸學英文
108新課綱上路後,大學個人申請管道選才,被要求必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而且佔分至少二成,其中比較「重面試、重術科」的醫牙等科系,佔分僅需一成,音樂系則要等到113學年纔跟進。 A:在準備學習歷程時,學生與家長最大的迷思包括以為要參加愈多營隊活動、考取愈多證照愈好。 但其實,教授關注的是學生能否從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核心素養能力,例如主動學習、創意思考、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這些都是超越人文、理工學系領域的共通素養,學生如果在自然課的作品中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樣可以獲得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的青睞。
學習歷程檔案: 檔案形式
繫上分成三組:國小身障組的特教老師、國小資優組的資優老師、學前特教組的學前特教老師。 因應臺灣愈來愈重視少子化的問題,加上逐漸改善的托育政策,特教的領域比過去更受重視。 《English OK》不只是學英文,還能掌握最新、最活、最熱門的英語學習情報。 提供TOEIC、TOEFL即時學習情報,以及職場趨勢和國際新知。 以多元豐富的資訊,培養英語力及溝通力,成為人生贏家。
學習歷程檔案: 檔案撰寫重點
潘文忠指出,北教大之前是依照大學單招與獨招的作業要點申請音樂系獨招,教育部也同意,但是單招仍要考慮到必須依照大學招生設計方向與原則來做後續考量,教育部也會持續密切注意北教大的招生,若查證不符合目前招生設計,教育部會考慮撤銷音樂系的獨立招生。 *本中央客服專線服務範圍僅為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未包含其他學習歷程檔案推動事項,如有其他問題,請洽各業務單位之服務管道,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學習歷程檔案 抱持熱忱:有些學生在約定好的時間沒有出現在課堂上,身為特教老師就要和不同專業人員接觸,想辦法把學生找回來上課。 潘文忠表示,北教大當初向教育部申請單招時,也符合上述的原則。 教育部後續會密切注意,如果查證後發現音樂系不符合當初的招生設計,將考慮撤銷單招許可。
北教大教務處招生組長王嫻雅表示,單招沒有書面審查,但仍會透過術科考試、面試等方式,讓學生展現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進而找到適合音樂系的學生,音樂系單招沒有書面審查,不代表不重視學習歷程。 新課綱上路,大學個人申請管道必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音樂系一一三學年也要開始採計學檔。 教育部指出,單招可依學系的專業特色、選才需求,自主規劃筆試、面試、書面審查、術科、實作測驗等,但仍應扣緊「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的理念。 學習歷程檔案不僅格式有規範,連檔案大小都有限制,同學在上傳時一定要遵守以下規範,且每個檔案都須附上100字以內的成果簡述,以下分別以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條列說明。 當資料皆傳送至甄選會/聯合會平臺時,學生只要根據申請系所,分別勾選想要展現的項目,就能匯出相應的高中學習成果,為每一個科系客製化自己的檔案。 重點為學生需要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假說並親自實驗,以達到深度思考。
學習歷程檔案: 高中部
若和特教系無關的學習歷程、也找不到任何一點關聯性,不用放到檔案裡也沒關係。 自我規範與自省的能力:這個部分可以從學習歷程的反思略知一二。 舉例來說,同學在描述自己喜歡打球的這件事情上,在分享自己輸贏與團隊合作的經驗時,就能帶到溝通和化解衝突的這個部分。
不過,多元表現的審查標準同樣並非越多越好,未來每位同學在每學年最多隻能上傳十項多元表現到學校平臺;最後在高三申請校系時,也最多隻能繳交十項多元表現。 每學期結束時,學生可以從自己修習的所有課程中,選擇其中三項學習成果,上傳至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中。 除了傳統基礎學科課程外,同學還可以選擇校訂必修、多元選修課程跟自然及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與活動成果,呈現自己最有興趣與最努力的科目成果。 學習歷程檔案 至於課程學習成果的作品格式,則沒有限制,可以是一張學習單、也可以是一個實作作品或歷程紀錄,同學可以依照負責上課的老師的安排與規劃。
學習歷程檔案: 學習歷程檔案範例
教育部為了讓學生在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學習過程中,都能夠真實呈現學習成果,特意規劃「學習歷程檔案」,記錄學生在高中時期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 和過去的備審資料不一樣,學習歷程檔案需要學校老師做認證,避免學生的檔案由他人代做。 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件數每學年由學生勾選6件,大學端參採至多3件每學年由學生勾選10件,大學端參採至多10件建議同學,在每學期可以先上傳5件的多元表現,以平均的概念來足額上傳,多元表現則是可以依據目標校系的採計項目來進行準備,每學期上傳。 在未來申請大學的時候,纔有足夠的學習歷程檔案可以進行勾選。
學習歷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
該系112學年申請獨招,其中學測國英與術科樂理、聽寫各佔1%,自辦術科主修佔分達96%,已獲教育部覈定。 據瞭解,臺師大、北市大音樂系也在觀望113學年要採聯招或獨招,也曾有音樂系主張辦理聯合獨招,但仍未定案。 一般大眾聯想到的多是教導智能不足的孩子,但涉足的領域其實很廣。
也有同學會分享因為兄弟姊妹或家人是身障者,類似這樣的生命經驗導引來唸這個系,但最終仍然是回到你有沒有適合特教老師的特質,這纔是要呈現出來的重點。 A:務必先了解申請學系看重的人才能力與特質,描繪自己為何申請、申請動機、自己有哪些特質適合這個學系、在成長過程與學習歷程中如何形成對該學系的興趣、自己已經針對就讀該學系做好準備,並且透過曾做過的作品、參與的營隊、課程學習成果呈現能力與積極態度。 學習歷程檔案 透過學習過程、生命經驗,用故事串接自己的能力、特質、動機,就能展現個人亮點,說出專屬自己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