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若涉及特殊案例,比如幫派成員參與的案件,可裁定不採用國民法官審判,而維持過往職業法官審判制度。 說明,國民法官須查看證據,而審理重大刑事案件往往會接觸血腥的影像,恐造成國民法官的心理創傷,導致更多民眾不願參與審判。 臺灣目前草案屬於偏向參審的混合制,意即國民法官會與職業法官一起認定被吿是否有罪及量刑,與參審制相同。 為迎接112年即將施行的國民法官制度,司法院於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司法博物館)舉辦「我是國民,也是法官-國民法官制度特展」,院長許宗力日前特別出席開幕記者會,宣佈正式開展,邀請民眾一起來觀展,體驗國民法官如何審理案件。
- 臺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看好這一點,因此積極爭取「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補助,短短幾年內培訓出數百位人才,在各個領域發揮綜效。
- 又例如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2項規定涉犯內線交易之不法所得若達到新臺幣1億元以上,可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這個情況下,未來社會發生重大內線交易的案件,將可能適用國民參審制度。
- 亞里斯多德說:「法律是遠離激情的理性。」出社會獨立執業之後,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人,才深刻的體悟到,法律人過度的理性,法條中的艱澀文字,對一般民眾來說,其實充滿距離。
- 點燃這場司法改革運動的,無非是司法與人民欠缺對話溝通,導致人民對司法體系的不信任,進而漸行漸遠。
- 其一是英美電影或電視劇中常見的「陪審制」,另一種則是讓民眾與職業法官「合審合判」的「參審制」。
其中最引起議論著,無非是素人庶民均非熟悉法律之人,未來將要與職業法官一起坐上法庭審訊問案,因此如何弭平知識落差所可能帶來的弊害,誠為必須深思熟慮之事。 事實上,早在1987年司法院就陸續推出《刑事參審試行條例草案》、《國民參審試行條例草案》等方案,馬英九政府時期,更推出人民可參與審判並提出意見,但無表決權的「觀審制」,但民眾對這樣的司法改革都很無感。 因現今民眾容易接觸媒體資訊,外界也擔憂國民法官易受媒體影響,何賴傑闡述,媒體常鉅細靡遺地報導案件內容,他認為若此情況無法解決,國民法官制度施行後,將對被告十分不利。 陳清秀也提到,部分媒體可能對法律和事實一知半解,卻大肆評論導致眾口鑠金,因此要重視如何加強媒體自律。
國民法官優缺點: 國民法官制曝6大缺點 鄭文龍轟:法庭淪為法學教室 羞辱國民!
依照司法院版草案,案件被告犯得是最輕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故意犯罪因而致人於死者,這樣的案件才會找來國民法官參與審判,依據司法院的預估,每年約有600件這樣的刑事案件。 國民法官優缺點2025 陪審制:陪審員單獨進行事實的認定及法律的適用,原則上採「一致決」,不參與刑罰的量定;也就是說,由陪審員組成的陪審團決定被告有罪與否,倘若有罪,再交給法官決定量刑。 國民法官制度促成的,便是審檢辯三方一同重新學習「講話方式」,讓法律說人話,進而説到人民心坎裡。
吉訟法律事務所所長張晏晟律師指出,國民法官採行集中審理制,可能一整個禮拜都審理同一個國民法官案件,但律師原本每天有不同的案件開庭,一個禮拜原本排好十幾個不同的庭,但為了配合國民法官,其他庭都只好額外花錢找別的律師「代開」,所費不貲,因此律師收費勢必調漲。 國民法官新制可說是近期法律界吵得最兇的議題,不只因為司法院花大錢宣傳,讓各界聚焦此事,且一連舉辦多場模擬法庭,有國民法官還因「嫌犯抄寫心經很工整」而予以輕判,吸引了國人目光。 國民法官將在2023年1月1日上路,屆時將由3位法官及6位國民法官共同合議並集中審理,司法院為此緊鑼密鼓宣傳,每晚棒球賽都會收看到相關廣告。
國民法官優缺點: 生活與休閒
因此法官必須負起解說刑事審判之基本原則的責任,例如自由心證主義、證據裁判主義及無罪推定原則,司法院不妨製作簡單的例稿,甚至找法律白話文寫文章、找Youtuber拍影片等活潑的形式呈現,以減輕第一線法官的負擔。 例如國民參審法草案第66條就規定,審判長在國民法官宣誓後,必須對國民法官說明刑事審判之基本原則以及被告被訴罪名之構成要件及法令解釋。 而立法理由中也特別提及審判長說明時,檢察官以及辯護人有權在場見聞,以便確認國民法官確實已經掌握了充分的知識。
丁允恭表示,國民法官法的通過,是實現2017年司法國是會議推動人民參與審判的結論,也是落實蔡英文總統司法改革的鄭重承諾。 他說,過去司法判決因為沒有人民直接參與的空間,許多重大刑事案件判決的公平性往往受到質疑,也影響到司法整體的公信力;如今透過國民法官制度的上路,未來審判將更公開透明、更公平正義,也更反映人民的感情與期待。 許宗力表示,國民法官制度是臺灣司法史上首次人民可以參與刑事審判的里程碑。 國民法官優缺點2025 再過不到1個月,也就是明(112)年元旦起,只要是年滿23歲的國民,在設籍地居住滿4個月以上,就有機會被抽選擔任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共同審理案件、作出判決。
國民法官優缺點: 貳、「國民法官」制:已採納多項典型陪審制元素
而這次立法院通過的參審制,明確指出除了「少年刑事案件」以及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案件之外,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且由地方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包括所犯最輕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故意犯罪而發生死亡結果者,應行國民參與審判。 可以發現二讀通過的參審制適用範圍在較重的罪刑上,確實會是民眾所關心、且希望能積極參與的司法案件。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陪審員還是需要受到一些牽制,也可能不完全符合一般民眾的想像,可以直接詰問被告任何問題,只能被動地聽取、觀察整個審理被告的過程,僅有最後宣告是否有罪的權限是掌握在陪審員的身上。 國民法官優缺點 簡單說,目前的司法人員雖然經過司法的專業訓練,但其社會經驗與一般人有相當程度的差距,透過一般民眾加入司法審判,就有機會讓司法判決符合社會期待。 同時,也因為有一般民眾的加入,也能夠有機會避免「法官貪汙」、「政治介入」等問題的發生。
國民法官優缺點: 臺灣民眾黨團籲重大法案速排審 不要用政治幻術騙人民
而本次立法院通過的參審制,是由法官與不具法官身分的民眾共同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 不同於陪審制,參審員可以和法官共同審理案件,不僅與法官一起認定犯罪事實之有無,也可以訊問被告和證人、決定法條之適用與量刑,可以說是完全和法官站在相同的地位上。 國民法官優缺點2025 陪審員在審理過程中,也會受到法官的提醒,例如有些證據或不當的詰問,應該忽略,而陪審員更不能在審理中詢問被告和證人,僅能消極的聽證。 在審理結束之後,所有的陪審員需進行審判,由於原則上判被告有罪須超過一般人合理懷疑,因此需要所有陪審員意見一致,才能做成有罪判決。
國民法官優缺點: 國民法官選任程序
此外,國民法官須要是在地方法院管轄區域內,繼續居住4個月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不過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確定,或褫奪公權尚未復權等情形,不得被選人為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 在火災、地震、水災、深山等特殊搜救條件下,消防員可以運用無人機搭配 AI 人形骨架辨識系統,將高解析影像回傳,標示出疑似人形的位置,並提供GPS座標,爭取黃金搶救時間,提升受困者獲得救援的機會。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前副處長王文秀遭控利用2件殯葬案件收受賄賂,廉政署11月29日搜索約談王女及廠商共7人,經檢察官偵訊後,…
國民法官優缺點: 國民法官法三讀 人民將與法官共同審判刑案
對此,司法院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法官評鑑新制讓案件當事人、被害人直接請求法官評鑑,最能兼顧資源與實效,且部分民眾誤將法官評鑑當成個案救濟手段,但不能以此否定法官評鑑新制成效。 司改會今天就評鑑新制施行2週年召開記者會表示,根據法官法規定,人民可對法官或檢察官的違失行為請求評鑑,但制度上路以來,未能充分達到發現不適任法官、檢察官的成效,希望相關單位檢討,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任。 司法院對此指出,法官評鑑新制讓案件當事人、被害人直接請求法官評鑑,最能兼顧資源與實效。 陪審制最大缺點在於判決只有表決結果,沒有附上判決的理由,意即只告訴你結論是有罪或無罪,沒有說用那些證據、如何推論。 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對此表示,總統府感謝立法委員們的辛勞,讓這部劃時代的法案能夠順利通過,使人民得以充份參與司法審判,實現「共審共判」新紀元。
國民法官優缺點: 參與審理的案件
而國民法官制度所期待的,就是讓法律人把法律講清楚,讓參與審判的國民法官能利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人生歷練,為案件創造更多可能性。 讓國民成為法官,進入法庭與職業法官一同審訊判案,目的在於豐富法院判斷的視角與內涵,讓更多元的觀點進入法庭。 但若要讓制度發揮作用,必須讓國民法官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讓國民法官能「問對問題」,切中案件要點,針對核心進行判斷。 法律扶助基金會執行長周漢威律師進一步告訴《信傳媒》,律師公會已提出關切,國民法官會讓律師增加很多成本,為此法扶已向主管機關司法院反映。 他並表示,由於距離國民法官上路還有約1年半的時間,各方會利用這個時間,透過舉辦模擬法庭,仔細探究成本上漲的原因與幅度。 目前司法院與民間司改團體最主要的爭執點在於,「國民法官」究竟要採用「參審制」還是「陪審制」?
國民法官優缺點: 審判流程
最受大朋友、小朋友喜愛的「2022新北市兒童藝術節」,7月29日至8月14日熱鬧登場。 國民法官優缺點 今年以「怪獸宇宙」為主軸,將市民廣場打造成一座星際遊樂園,並推出具有聲光效果的太空飛梭宇宙隧道。 活動期間每天都有不同主題表演,共超過50種節目、體驗活動,豐富內容讓大人、小孩從早嗨玩到晚,快跟著6大星球攻略共度歡樂暑假。
國民法官優缺點: 法院做好準備,幫助國民法官清楚知道必須進行的事
法扶執行長周漢威說,沒錢的當事人雖可找公設辯護人、義務辯護人,但也會找法扶基金會,而法扶最終還是要支付報酬給律師,可律師費又要上漲,因此勢必會增加一筆支出。 他表示,為此司法院正在跟法扶一起研究,看國民法官制的費用會增加多少,並據以研擬提高給法扶的預算。 ,國民法官在經過審判程序、進入評議室後,「未必能記得所有在法庭上看到的證據」,所以檢察官必須要有新的思維。
國民法官優缺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司法院表示,國民法官的人數可於評決時可發揮優勢,充分反映國民正當法律感情,人民也可當場、適時監督法官有無不當影響言行。 所謂「國民參與審判」,是指讓完全沒有審判專業知識、經驗的一般國民加入審判程序,參與聽訟、問案及最後判決形成的過程。 世界上實施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國家,大致可區分為「參審制」或「陪審制」。 不過,不管最終採用的是參審制或是陪審制,臺灣的司法體系都必須面對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後續的相關配套是否準備好了? 以日本來說,2004年通過了「裁判員法」,一直到2009年參審制正式上路,日本政府編列了約合新臺幣4.48億的預算進行宣導,同時社會各界也花了很多時間及社會資源討論,如何讓日本的公民成為一位「稱職的參審員」。
而後者的問題關鍵則在於相對於國民法官,職業法官有其「威權效應」,實務上只要職業法官表達意見,國民法官就鮮少表達自己意見。 國民法官優缺點2025 鄭文龍表示,他在現場看到法官講解法學,講到都快火大「你怎麼聽不懂」,國民法官也不爽「我怎麼都聽不懂」。 他透露,私下跟一位模擬國民法官交談,對方無奈稱:「你們學了(法律)好幾年,竟然叫我一個小時內學會?」而且不僅聽不懂職業法官的講解,也聽不懂律師、檢察官在講什麼。 司法院表示,法官法已建立內部及外部監督機制,在內部機制包含「首長職務監督權」及「法官自律」,外部機制有「法官個案評鑑」及「監察院彈劾」,最終並可透過「職務法庭」的審理,以懲戒或淘汰不適任法官。
國民法官優缺點: 國民法官的保障與權利
其目的就是希望讓來自社會各階層、具有公正代表性的一般國民,本於其多元的常識良能及社會經驗參與刑事審判程序,以提升裁判之廣度與深度,增加判決結果之周延性及民眾對於司法的信賴。 目前採用陪審制的國家以英美法體系的國家居多,會透過選任程序選出數位「陪審員」,而選出的陪審員只會參與該案件的審理。 但在案件的審理上,訴訟的指揮權限還是在法官的身上,在審判之前指導陪審員相關注意事項。 而陪審員的工作是認定被告是否有罪,亦即違法或犯罪的事實認定,不包含討論量刑與適用之法律,後者還是由法官來進行。 國民法官優缺點2025 本屆會期,司法院與行政院已依據民意顯示,重新會銜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是符合國情與本國問題意識的穩健選擇,事關國家重大制度之變革,本院鄭重呼籲未來在立法過程中,各方應回歸務實理性之討論,尊重國會職權之行使。 本院也期盼各方能在善意且理性溝通之前提下,共同致力推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立法。
國民法官優缺點: Tags: 國民法官 參審制 陪審制 法官 司法 判決書 審理 量刑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 More…
司法院指出,今年的路跑活動共有1萬5千多人報名參加,路跑已經是全民運動,而國民法官制度也需要全民踴躍參與,不分年齡、性別、職業,也不需要法律專長,只要積極參與、認真聆聽、分享經驗與看法,讓司法審判能夠納入多元的經驗與看法,就是最棒的國民法官。 為此,司法院更準備了紀念毛巾,要送給每一位完賽的跑者,一起為國民法官暖身起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四月十四、十五日舉行「國民法官模擬法庭」,筆者以人權團體代表之身分出席旁聽,觀察其中有關「備選國民法官選任程序」,身為半世紀檢辯實務第一線工作者,看到如此繁冗瑣碎的刑事新法制之運作過程,對於司法改革的殷切期望,反而滋生疑慮! 民間司改會等團體則主張陪審參審一併試行,並強調在陪審制中,尚未進入評議階段前,法官和陪審員、陪審員之間都不能先討論,這是為了讓每個陪審員可以獨立判斷,不受到他人影響。 但司法院參考日本的參審制,仍保留中間討論的程序,極可能造成國民法官心證受到法官影響,可能讓人民參與審判的美意盡失。 推動人民參與審判無異是蔡英文總統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後最令人有感的改革措施,原因無他,在司法院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簡稱國民參審法)後,未來在法庭上不再只有法官高高在上,素人也將才參與審判,與職業法官一同論斷事實。
國民法官優缺點: 法官性別言論讓職務評定淪「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敗北理由曝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不過參審制還是需要在判決之後寫判決書,並附上判決理由,不同於不須寫判決書的陪審制,且在參審制之下被判定有罪的被告,依然可以提起上訴作為救濟,但陪審制原則上就不能夠再上訴。 其一是英美電影或電視劇中常見的「陪審制」,另一種則是讓民眾與職業法官「合審合判」的「參審制」。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所擁有的「川普集團」由於長期涉嫌逃稅,經過陪審團2天的審議後,紐約曼哈頓法院6日認定,該公司構成稅務詐欺等數項刑事犯罪,最高恐面臨160萬美元(約新臺幣4900萬元)的罰金,不過該公司的一名律師表示,將提出上訴。
國民法官優缺點: 美國研究:男性友誼在青少年階段開始「凋零」,成年後交心的朋友更是所剩無幾
律師跟檢察官在法庭上交鋒的,不外乎事實如何認定,以及如何將事實適用到法律裡面。 對其中任何一方來說,如果國民法官聽不懂自己講的話,絕對是利空大於利多,因此當法律素人走入法庭,法律達人勢必不能再高來高去,必須放下身段、設身處地而想方設法讓國民法官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真意為何。 除此之外,國民參審法第82條第6項明定,評議時應由國民法官先發表意見,避免發生職業法官的陳述影響了國民法官看法的弊病。
國民法官優缺點: 讓民進黨蒙黑!趙介佑毒詐案 高院指「案件繁雜」延後宣判
例如內線交易需判斷涉案消息是否為「重大影響股價消息」、被告是否果真實際「知悉」內線消息、內線消息何時「明確」等問題,國民法官若不具備相關法律知識,根本無法審案。 司法院表示,統一發票盃路跑活動已連續舉辦第13年,今年特別與國民法官制度結合,希望在響應公益的同時,也能讓民眾更加認識國民法官制度。 明年1月1日起,只要是年滿23歲的國民,都有機會被抽選擔任國民法官,跟職業法官一起坐在法檯上,共同討論、一起決定重大刑事案件的判決。 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展,體驗一場審判過程,為未來擔任國民法官做暖身預備。 結束後出示完成體驗的手機畫面,做出你對案件的判決,就能向司博館兌換限量的紀念品。 「國民法官」制度,並非所謂具有特定專業背景的「專家參審制」,而是引進一般國民正當法律感情的審判制度。
國民法官優缺點: 當人民進入刑事審判 國民法官制的挑戰與展望
不過,年滿70歲以上、公立或已立案私立學校的老師、在校學生、執行有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之虞等情形、因生活、工作、家庭的重大需要等,致執行國民法官職務顯有困難,得拒絕成為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 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