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上,呼應著主視覺視覺元素,扣連環海與羣島意象,透過不規則的造型拼接展現連動的多元性。 形狀設定上,除了基本三角、正方、圓形外,也包含了Scutoid(盾片狀)、星星、貓咪、無形等特殊稀有形狀,呼應著在「羣導共振」下,分屬不同獨一無二造型的你我,都是淬鍊這片島嶼文化的重要形狀。 當然,16種幾何形狀自然也依造MBTI 16型人格測驗為基礎,最終分析結果除了顯示你是哪種形狀人外,也會秀出你的人格特質、優缺點、在朋友眼中的形象、和你一起旅遊的感覺、你理想的生活體驗,以及適合與你成為旅伴的形狀。 開啟測驗網頁,回答12題生活化的題目後,就能根據不同的答案選擇,獲得代表不同「人格形狀」的幾何圖形與分析結果,包含個性、優缺點、在朋友眼中的形象、理想的生活體驗,以及貸給同行旅人的感覺。 測驗結果將顯示適合做伴的「人格形狀」組合,共 16 種形狀結果當中,有 4個稀有角色:貓咪形、正1000邊形、Scutoid、無形。
特別是當社羣媒體上越多人分享時,「FOMO」(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就會更加明顯,讓人不自覺也想跟上這股潮流,以免錯過和他人交流的機會。 所謂「FOMO」指的就是這種擔心錯過「加入羣體」機會的心理,在社羣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現代人更可能有這類的不安感。 親身試做,Peter說出口的,其他玩家應該也有共鳴,例如其中一題問看電影時會投入角色心情或在乎劇情邏輯,「我都唔係好知……兩個都有」;又如答去到一個新環境會默默做事還是主動識朋友,「嗯……一時時,當是默默做事吧」。 當布萊德彼特馬不停蹄的宣傳他睽違影壇三年的大作《子彈列車》時,各色麻質服飾花樣百出,唯一不變的是他臉上戴的太陽眼鏡,不能過小步很挑剔,因為這個法國百年品牌Maison Bonnet的訂製太陽眼鏡,才真的讓巨星們獨一無二。
形狀測驗結果: 憂國慶又塞爆 民眾:臺中高鐵拆等候區椅
除了讓許多人參與洗版行列,無論覺得準或不準都快速留下深刻印象,也成功為首度移展高雄的臺灣文博會預熱一波。 如同先前火紅過的 MBTI 和社交負麪人格測試,這個關於認識自我的形狀測驗,搭配 8 月在高雄登場的 2022 臺灣文博會,不論測驗本身是否精準或貼切,已讓不少人對於這項線上測驗、這場活動盛會更有記憶點。 2022臺灣文博會於8月5日至8月14日在高雄登場,而在開展前,文博也順勢推出「你是什麼形狀的人」測驗,其總共有三角形、六邊形、十二角星等形狀結果,甚至包含了4款稀有角色,相當可愛,除此之外,文博也打造了16種形狀的頭貼特效框,歡迎大家在前往文博前,一同換上頭貼共襄盛舉。 形狀測驗結果 不過亦有心理學家提出Big5的限制,包括這個模型的發展依賴數據多於理論、涵蓋的性格特質仍不夠全面、在西方國家以外的地方結果或沒那麼可靠等。 有心理學家亦會就文化差異設計量表,具500多條問題的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MMPI)是用作測量精神病人的精神和行為狀態,專門研究個性測量的中大心理學系榮休教授張妙清就曾將MMPI翻譯成中文,發現中大學生填寫的分數偏高,認為並非因為其精神狀態較外國人差,而是關乎中西文化差異,因此另外研發適用於華人的個性測量表CPAI。
「你是什麼形狀」的小遊戲也對應了這套測試的特色,能「chok」出一些罕有形狀,如「正1000邊形」代表自信、有策略、領導力強的人。 測試結果附上性格簡介、在朋友眼中是怎樣的人、理想的生活、適合做旅伴的形狀和各說各話的形狀。 我們從拆解題目與MBTI分類的相似之處,再看透「心理量表」如何為之「準」。 只要用手機開啟測驗網頁,回答12題生活化的題目後,就能根據不同的答案選擇,獲得代表不同「人格形狀」的幾何圖形與分析結果,包含人格特質、優缺點、在朋友眼中的形象,與同行旅遊時給人的感覺。
形狀測驗結果: 臺灣文博會「羣島共振」大串聯 李永得:讓臺灣文創種子持續發芽
結果總共有 16 種不同形狀,包含:無形、八邊形、方圓形、箏形、貓咪形等等。 「旅伴召集令 ✸ 形狀測驗結果 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 」將與2022臺灣文博會8月10日起開跑的主題策展「島中選物」串連。 現場透過QR Code讓參展者掃描測驗,測驗結果中有一項是行李箱,共有8種特質(慵懶、氣質、閃亮、理性、友善、純真、跨界、文化)對應到8個大行李箱,裡頭則放入不同創作者共超過500組文創品牌與 IP 角色介紹,將線上測驗連接到線下互動。 文博會即將於8月5日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展,臺灣文博會推出「召集旅伴」心理測驗,吸引不少民眾和網友分享自己的「形狀」,找尋適合同行參加文博會的「旅伴」。
這個測試分成5個面向,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神經質(Neuroticism)及開放態度(Openness)。 形狀測驗結果 形狀測驗結果2025 「測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只有手機版UI,不過相信很少人會用大螢幕來做心理測驗,而且手機版面非常適合在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分享。 因為臺灣文博會首次移展的緣故,團隊認為「讓大家願意到高雄」在行銷上變得非常重要,因此整個企劃主軸是旅伴精神,他們觀察市面上旅伴心理測驗已經非常多,雖然旅伴是一個好題材,但是太普遍了、不夠吸引人,所以最終決定將「形狀」變成測驗結果,外型設計上也更討喜。 有趣的是,即使知道測驗的趣味性很可能大過真實性,我還是開始在朋友的限時動態上注意自己的類型,是不是其他人合適的旅伴;當看到其他人分享了和我一樣的類型時,也會默默在內心醞釀「我們是同類」的認同感。
形狀測驗結果: 測試7
這次的形狀測驗,則是在測驗結果顯示「適合和你成為旅伴的形狀」(代表與自己性格契合者)、「常跟你各說各話的形狀」(代表和自己性格不合者),讓受測者在潛意識中,會更注意身邊的親朋好友、戀人伴侶與自己是否合適。 不論結果是否準確,都增添了測驗的趣味性和社羣上互動擴散的可能性。 形狀測驗結果2025 形狀測驗結果2025 臺灣文博會推出的「文博旅伴召集令: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最近在社羣媒體上被瘋狂轉傳、分享,相信不少讀者都有看到相關畫面。 進入最後開展倒數的文博,也公開了彩蛋──16種形狀頭貼特效框,即便你覺得測出來的結果沒有百分百的準確,同樣能換上喜歡的特效框一起響應。 使用者可以點開下方臉書貼文、見置頂留言,點進你欲換上的形狀特效框網址,上傳一張照片後,即可合成,並下載圖片做為大頭貼使用。 接著,它會依據你剛剛回答的答案去做分析,然後推導出你的人格形狀是什麼,上面也會描述你的個性與性格,甚至也會有趣地列出適合和你做旅伴的形狀、常你各說各話的形狀等。
- 除了讓許多人參與洗版行列,無論覺得準或不準都快速留下深刻印象,也成功為首度移展高雄的臺灣文博會預熱一波。
- 測驗中有12條問題,而問題被分為4組,每組共有3條問題,每組分別代表MBTI的4個字母,你回答的結果則表示你傾向屬於哪一個面向(有關16型人格的分類)。
- 一般喜歡心理測驗的人都希望結果能夠代表自己的人格,「測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將人格形象化,以有趣的形狀代表每一種人格,當中不乏一些奇怪的名字如「正1000邊形」、「貓咪型」,有一些更標示了「形狀稀有度」,令測驗者更願意相信形狀可以代表自己。
- 「你是什麼形狀」的小遊戲也對應了這套測試的特色,能「chok」出一些罕有形狀,如「正1000邊形」代表自信、有策略、領導力強的人。
- 「你是什麼形狀的人?」心理測驗有12條問題,只要完成作答,除了會知道你所屬的形狀,還有你的「內在性格特質」、「在朋友眼中,你是…」、「你理想的生活體驗是…」、「適合和你做旅伴」和「常跟你各說各話的形狀」。
如同先前爆紅過的「動物人格」、「花卉人格」、「12 種顏色測驗」,以及本文聚焦談論的形狀測驗,共同具備的是精美的設計版面、構圖,能將身邊常見的事物包裝成有趣的主題,再透過別具新意的結果詮釋,讓人對這些簡單的概念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多數人會希望生活中各種事情越簡單效率越好,而該測驗僅有 12 道題目,每個人只要花 形狀測驗結果2025 5 形狀測驗結果 分鐘以內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輸入惱人的個人資料、聯絡方式,或是以臉書、信箱等帳號註冊(想必很多人只要遇到輸入個人資訊的要求,就想直接放棄),讓使用者不必擔心重要資料外洩,個人認為是讓人更願意完成該項測驗的最大關鍵。 心理測驗原本就是透過個人主觀的選擇,得到一個關於自己的結果,也因為對於「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這道問題,大部分人都懷有好奇和想像空間,因此心理測驗總是會吸引不少人接觸。 形狀測驗結果2025 形狀測驗結果2025 (中央社網站29日電)為迎接文博會,臺灣文博會在臉書發布「旅伴召集中」貼文,結合時下流行的心理測驗,邀請民眾參與線上互動,找出適合與自己同行暢遊文博會的旅伴。
形狀測驗結果: 灣文博會/主題、視覺公開!緊扣高雄港都意象,以「羣島共振」創造爽朗觀展路徑
然而就結果論,莊舒羽也坦承,「這是一檔比較難懂,喜歡的人很喜歡,有一羣很喜歡它的粉絲固定互動和回饋,但如果觀眾沒有天天follow會比較難理解。」自己很喜歡,但擴散效果有限的現實狀況,讓她開始重新思考。 「今年延伸去年的石頭轉生元素,的確是私心。」把去年石頭的表情,移植到了今年的形狀上面,擁有多年社羣操作經驗的莊舒羽說,去年把所有東西掏出來、用力執行了石頭轉生企劃,最紅的時候是跟著「鮭魚」時事爆紅,將主視覺延伸進行貼文,還被外媒報導。 每一個產品或是活動,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吸引消費者做出具體行動,例如願意掏出錢包、實際前往參加(行銷用語中稱為 Call to Action)。 通常可能透過一張圖、一個按鈕或是一串文字,呼籲訪客可以依循網頁的設計有所「行動」。 所謂的賣點,可能是有趣、有吸引力,或是簡單好懂、有識別度等等,這些都會讓人更願意買單。
形狀測驗結果: 測試9
其實,這個心理測驗是來自於臺灣文博會,這年的展覽以「 我們都是這座島的形狀」為題,透過其測試,找出4大結果:你的內在性格、你心中最理想的生活、你的理想人生體驗和誰會是與你共同進退的好朋友或好旅伴。 2022臺灣文博會今年以「羣島共振」(Resonance Island)為主題,8月5日至14日將在高雄舉行,這也是文博會首度離開臺北舉辦。 為了替活動暖身,臺灣文博會在臉書邀請民眾透過12題心理測驗小遊戲「你是什麼形狀的人?」,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文博會逛展路線和同伴。
形狀測驗結果: 無定向學堂:試玩「你是什麼形狀」遊戲 性格測驗有幾真?
他說其實就算是MBTI,「有研究統計過,50%的人第二次做跟第一次做,得出的結果也會不同,原因是如果你傾向是中間的話,既非十分內向又不是非常外向,碰巧那天被心情影響,如你剛被人請食檸檬(拒絕),就可能答得內向些。這個關乎Test-retest reliability,即再測信度,是否每次都能得出同一結果」。 「你是什麼形狀的人?」心理測驗有12條問題,只要完成作答,除了會知道你所屬的形狀,還有你的「內在性格特質」、「在朋友眼中,你是…」、「你理想的生活體驗是…」、「適合和你做旅伴」和「常跟你各說各話的形狀」。 一般喜歡心理測驗的人都希望結果能夠代表自己的人格,「測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將人格形象化,以有趣的形狀代表每一種人格,當中不乏一些奇怪的名字如「正1000邊形」、「貓咪型」,有一些更標示了「形狀稀有度」,令測驗者更願意相信形狀可以代表自己。 2022臺灣文博會以「羣島共振」(Resonance Island)為主題,首度離開臺北至高雄舉行,為了替活動暖身,臺灣文博會在臉書邀請民眾透過12題心理測驗小遊戲測驗「你是什麼形狀的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文博會逛展路線和旅伴。 不過這次 2022 文博會推出一個很有趣好玩的人格形狀測驗,只要回答 12 道測驗題目,就能測出你是什麼形狀的人喔!
形狀測驗結果: 測試11
得到你的回應後,你的人格將被冠名為「形狀」,要找到MBTI對應的形狀,可用UTF16-decoder查看 \u4E09\u89D2\u5F62 對應的文字。 測驗亦不需要輸入多餘的資料,只是簡單地輸入名字即可,不但容易操作,而且不用以電郵、Facebook帳戶作交換。
形狀測驗結果: 臺灣超神準心測!12題測出「你是什麼形狀的人」,貓咪形人來瘋,居然還有無形?
貼文一出隨即引起網友們廣大迴響,不只臉書粉專的留言回應熱烈,網友們將測驗結果分享至instagram限時動態。 臺灣文博會表示歡迎民眾分享自己的測驗結果,尋找適合自己的旅伴,一同遊覽文博會。 臺灣文博會從 2010 年開始舉辦,最先是商展形式,後來加入更多文化策展、議題,將文化納入民眾的生活之中,今年跳脫文創的產業框架,將文創延伸到更多層面,多媒體的運用、都市建設、人與互動,共振出屬於這個島嶼的文化魅力。 然後依序回答 12 道題目,基本上題目都蠻簡單,都是一些跟人格個性、假設情境有關,就依照你個人的偏好去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