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殿樣式與鄰近的天后宮有著截然不同建築風格,,採用仿唐朝建築,也帶著日式庭園的恬靜感,純樸、寂靜的低飽和度色調,遊歷時更顯心曠神怡。 雖然在1994年曾因為大火付之一炬,但於2014年底已經二度修建完畢,目前武德殿已請旗山蕉城美術協會管理,成為一處文創市集等藝文活動展演空間。 雖然平日館中沒什麼特別的,周邊因鄰近鼓山公園及旗山體育場,仍有不少居民聚集於武德殿前休憩聊天,也是很熱鬧。 高雄旗山車站歷史悠久,早年是臺糖旗尾線鐵道要站,去年歷經風災致外牆部分損壞及建物本身老舊,經規劃改善車站展示與周邊歷史景觀等問題,「糖鐵故事館」將於明日正式對外開館。
▲今天買這個冰還滿好喫的,是別的地方喫不到的「甘蔗清冰」哦,旗山以香蕉清冰聞名,枝仔冰城為了這故事館,開發一系列的「甘蔗清冰」的產品,還滿好喫的耶,滿濃的甘蔗味,有40%甘蔗原汁製作。 除了展品之外,裡頭當然少不了販售香蕉周邊的製品,畢竟旗山是臺灣的香蕉王國嘛! 一張張泛黃的相片與車票,也彷彿令人進入了時光隧道般,回到那製糖業興盛的年代。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2025 橫跨楠梓仙溪的旗山地景橋,日治時期拉動了旗山的經濟與繁榮,隨著糖鐵旗山線拆除後,留下的五分車軌道鐵橋遺址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因橋墩過密阻擋了漂流木和洪水排洩,造成旗山市區大淹水。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旅遊 熱門新聞
公園山頂設有紀念日治初期殉職警察及軍人的「三十三士碑」,「旗山神社遺跡」以及「高雄市孔子廟」,從山腳要走大約500階的階梯才能到頂端的孔廟,登頂後會發現真是值回票價,可以俯瞰整個旗山鎮。 在日治時代,公園未開闢之前,這裡曾是一座亂葬崗,當時的蕃薯寮廳長(旗山鎮長),為了提供公共休憩空間,且因當地地勢高可觀看風景,故將此山整頓及開闢重建。 旗山老街很多老店已經相當出名,這也是很多遊客喜歡到旗山的原因之一,覓食方便又好喫。 老街保留著日據時代的建築和特色,餘留的韻味和風情仍是旗山老街最迷人的所在。 隨著公路運輸系統的完備與農業轉型,旗尾線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沿線日治時期各具特色的木造車站一棟棟遭拆除,旗山車站2015年歷經風災肆虐,造成外牆部分損壞,又位於計畫道路上一度面臨被拆除命運,也歷經多次祝融之災。 旗山車站的前身是旗山驛,創建於1913至1915年間(日大正時期),是旗尾線上重要轉運點,肩負運輸蔗糖、香蕉、菸葉、石灰等物資,以及旗美地區居民往返通勤的重要任務,1930年代是最輝煌的客運時期。
另外,為回饋地方鄉親長期對旗山車站歷史建築之關心與支持,設籍於旗山區鄉親憑證件可享免費入園之優惠,旅客可至「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瞭解臺灣糖業鐵道的黃金年代。 此次編號353蒸汽機車頭再次回到旗山車站,重現旗尾線當年風貌,也喚回許多人兒時記憶,讓以文化為基底的觀光業注入生機與商機。 另外,為回饋地方鄉親長期對旗山車站歷史建築關心與支持,設籍於旗山區鄉親憑證件可享免費入園優惠,也歡迎各地遊客一同到「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瞭解臺灣糖業鐵道的黃金年代。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活動
隨著腳步慢慢爬到了位於山頭上的孔廟,在瞭望臺上可以俯瞰整個旗山小鎮風景。 看到巨大的牌樓後,也象徵走完了500階梯,後方那棟黃色琉璃瓦、朱紅樑柱以及白玉欄柵組成的孔廟,隨即映入眼簾。 旗山孔廟從兩座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等等格局設計都充滿霸氣規格,樣式與傳統孔廟截然不同。
- 文化局指出,旗尾線肩負高雄地區旅運及運輸出口的重大任務,鐵道雖已不在,但為重現旗山車站的輝煌歲月,浴火重生為「糖鐵故事館」傳承糖鐵記憶,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旗山璀璨歷史。
- 這裡跟三峽老街的建築風格其實相同,都是日治時期所建的巴洛克式建築,只不過旗山老街有留下更多原貌,而三峽老街則是有著重修過後的新生。
- 熱騰騰蛋中蛋到手後,外型像是雞蛋,一口咬下隨即爆漿,綿密細緻的口感讓人一喫就愛上,店員也特別提醒喫完後先不要喝飲料,口中會回甘,難怪不少人一次買都是五個以上,是旗山超人氣的排隊美食。
- 不是自己開車的時候,搭客運會是最便捷的方式,我們兩次都是搭乘「旗美國道快捷」過去的,從高鐵左營站到旗山老街,大約50分鐘的時間即可抵達。
- 老街保留著日據時代的建築和特色,餘留的韻味和風情仍是旗山老街最迷人的所在。
- 高雄市文化局為了讓民眾實際感受旗山當地文化資產,不再僅停留於繁華熱鬧的老街,發掘存在於旗山當地日常庶民生活中的文化祕境,8月的系列活動以動路線串聯旗山南北各處地點,讓參加的大小朋友以不同的視角串連文史動線和文化資產建築,不同於以往只停留在老街。
黃傑說,一九三○年代以後,蕃薯藔驛的乘客人數,一度從十萬飆升至三十六萬人,僅次於屏東驛和高雄驛,成為日治時期高雄州內鐵道旅客運輸量的第三名。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2025 現今的蕃薯裏,於清領時期曾被喚為「蕃薯藔莊」,日治時期一度被稱為「蕃薯藔街」,後演進為旗山街的旗山。 陪同走訪的退休歷史教師黃傑告訴我,關於昔日的地名,有兩種傳說:一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在這裡向過往的商旅兜售蕃薯湯,一為此地曾經是收集附近墾民所種植的蕃薯,再配銷到各地的轉運據點。 記得第一次來旗山時,是一個人來旗山旅行,已經是五年前的事情,後來當年暑假又來第二次,旗山車站共參觀過兩次。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臺南|鈺鼎步道:超親民健行步道推薦!眺望南化水庫,山川美景盡收
文化局指出,旗尾線肩負高雄地區旅運及運輸出口的重大任務,鐵道雖已不在,但為重現旗山車站的輝煌歲月,浴火重生為「糖鐵故事館」傳承糖鐵記憶,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旗山璀璨歷史。 創建於西元1909年的旗山糖廠舊稱「旗尾糖廠」,也稱高砂製糖旗尾製糖所。 是帶動旗山繁榮的火車頭,隨著糖廠於西元2002停止營運後,糖廠逐漸轉型,採多角化經營,不僅成為是一個地方旅遊的尾聲都會來走走看看的地方,而旗山糖廠中附設的冰品店也有各式美味好喫的糖廠冰,像是糖廠最經典的莫過於紅豆牛乳冰,好喫又便宜。 而旗山糖廠的腹地廣大,園區有不少百年老樹,原製糖工廠及辦公室遺址等等,曾經為臺糖鳳山園藝廣場,也養過鴕鳥,但現在正在轉型成為文創園區的路途上。 在二次大戰之後,臺灣被日本政府接收,當局為了大力提倡日本立國精神「武士道精神」,便在臺灣各地興建了「武德殿」,旗山武德殿也在當時的氣氛中,於1934年興建落成。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景點資訊
後面軌道是主要車道,向東經旗尾糖廠,終點可達美濃的竹頭角莊;軌道往南直抵九曲堂莊,在此可轉接縱貫鐵道,進而連通打狗港市,乃至全臺。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2025 昭和3年3月,旗尾糖廠調整鐵道的營運策略,改以乘客為本位,提昇機動車車頭、重新訂做車廂、增加班次,使旅客運輸更為舒適、便利。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2025 這個經營策略受到大眾肯定,1930年代以後,蕃薯藔驛的乘客人數從10萬飆升至30萬上下,昭和12年更高達36萬多人,僅次於屏東驛和高雄驛而為高雄州內鐵道旅客運輸量的第三名。 館內分為9項主題,利用影片、模型重現當年時光,這裡有二個會動的模型,一個是仿扇形車站設計,每隔一段時間小火車們會出來走秀;另一個是在天花板走動的小火車,小小鐵道迷可以在這裡看很久,且戶外還有小火車可以讓小朋友駕駛遊玩。 紅磚砌築的旗山車站,今為糖鐵故事館,這是一棟融和了和式、維多利亞式及哥德式風格的木造建築,造型典雅,牆身以白灰泥及雨淋板構築而成,呈現了豐富的視覺變化。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文史小旅行
而不同於多數文史展以大量文字闡述,這裡的展覽善用實品輔助展示,如各年代的車票、或是防白蟻的木軌工程,讓內容更為生動有趣,另外,還有動態的模型模擬運作,看當時的數十輛的火車如何以調度於鐵軌上不致擁擠。 園區裡頭還有各樣的體驗小設施,如糖鐵的軌道花園,利用保存的木製號誌柱及現在已看不太到的木製鐵軌所佈置而成的一個小花園,跨過花園則是各式冰品的販賣部。 還有滿載香蕉的擔仔,提供乘客們試擔,看看你有沒有勝任蕉農的本事! 此外,也完整展示了比利時製的蒸汽機車頭與兩節五分車車廂,火車頭不定時會啟動運作,冒出陣陣白煙,如同重現過去滿載乘客與物產的火車入站時的景況,而兩節車廂也以動態裝置模擬運行中的火車,遊客們可入內體驗火車運行時的律動節奏。 在這也可以消暑地來上一杯蕉香濃厚的冰品,以傳統口味的香蕉清冰,搭配香蕉冰淇淋等餅乾甜品,完成混搭經典與創意的香蕉聖代,讓遊客們在艷陽天下也能細細品嚐一份清涼。 文化局表示,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以糖業鐵路旗尾線為主軸,以旗山車站的歷史、地理縱深為經緯,規劃「戶外實境展示區」、「室內展示區及文創品展售區」及「戶外美食遊憩區」,期望大手牽小手前來搭乘五分車穿越時空,體驗30年代的旗山糖鐵記憶。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臺北美食資訊、臺灣旅遊資訊、生活購物情報
車站內保留著旗山車站古典美的樣子,購票後入園則是糖鐵故事館的營運空間,有著一座巨大的比利時製蒸汽機車頭及客運車廂可以體驗過去搭乘五分車的回顧感,展覽區也用文字、圖片等方式讓人認識旗山的繁榮時代。 因為沒有確切地址,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找不到石拱圈亭仔腳在哪,沒想到從旗山車站鐵糖故事館直直走過去就可以看到了。 石拱圈亭仔腳是旗山老街的特色建築之一,從日治時期就已經存在,迄今已經過百年歲月。 高雄旗山見證了香蕉王國的起落興衰,除了可以沿著旗山老街,品嚐各式香蕉特產與伴手禮之外,火車迷們更千萬別錯過規劃完備的旗山車站,來趟懷念憶舊之旅,搭乘著五分車領略過往的生活經驗,也感受旗山在地百年來的歷史變遷。 歷經幾度波折,民國九十四年七月公告為歷史建築,成為旗山著名觀光景點,讓民眾透過整修而保留下來的建築,認識旗山車站曾經有過的繁華歲月。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景點一日遊|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旗山老街.天后宮|伴手禮.蒸氣火車體驗|鐵道迷必訪~搭蒸氣火車出遊玩高雄啦!
不是自己開車的時候,搭客運會是最便捷的方式,我們兩次都是搭乘「旗美國道快捷」過去的,從高鐵左營站到旗山老街,大約50分鐘的時間即可抵達。 文化局文資中心希望無論是初訪的民眾或是外地的旅人,都能循著歷史的軌跡探遊旗山,認識這個因鐵道及農產繁華的小鎮,豐厚的文史資源,多變的歷史面貌,一同見證旗山曾經黃金歲月風華的美。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 每條老街中一定都會有臭豆腐攤,在喫完正餐後,走出天后宮的小巷,原本我們想回頭來喫這家網友推薦的臭豆腐,『旗山媽祖廟後臭豆腐』,現為三哥臭豆腐。 這棟歷史建築於2016年蛻化為「糖鐵故事館」,經活化運用後,重現30年代旗尾線風華,也保存歷史軌跡。 候車室的鋼梁,是用日治時代留下的鐵軌做為建材,走道有一排早期的刻字紅磚,相當特殊,經常吸引鐵道迷造訪。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如童話屋的小火車站體驗旗尾線動感火車/高雄 旗山一日遊
高雄銀行與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合作辦理重大災變後的社會救助款項信託共124件,信託財產總金額約6.8億元,即時支援社會救助,…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高雄市政府為抗旱預作準備,市長陳其邁今日前往大樹區大泉淨水場後方高屏溪高灘地,視察抗旱鑿井整備進度,… 整條旗尾線從1920開始營運,後來因為旗山香蕉不再經營鐵軌運輸,旗尾線在1978年廢止,西元1982年拆除鐵軌。 印象中各廟宇的虎爺皆是供奉在神臺下,而旗山天后宮的虎爺是共在神桌上,根據廟宇介紹,金虎將軍因曾被嘉慶皇帝敕封過,所以坐桌上。 臺北市第3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落幕,國民黨徵召的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拿下6萬0519票、得票率52.26%,擊敗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的5萬4739票、得票率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