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亞洲區又熟悉威士忌的你,相信怎樣也聽過臺灣的威士忌達人林一峯老師,甚至曾看過他在YouTube 上娓娓道來各款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酒業有個重要的組織叫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組織的宗旨在向全世界推廣蘇格蘭威士忌並團結業界,每年協會會提名對於業界有貢獻的業內翹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說當人生步入五十歲理解自然規律,忠於其所樂。 臺灣的威士忌達人-林一峯老師剛剛滿五十歲便榮獲Master Keepers of the 林一峯威士忌wiki2025 Quaich,同時推出另一個人獨立裝瓶威士忌品牌The Whisky Big Nose故宮系列,一步步創下生涯高峯。 於是乎,我將話題轉向臺灣威士忌和印度威士忌。 他們非常驚訝臺灣和印度威士忌用著和蘇格蘭以及日本威士忌一模一樣的設備、原料、製程、橡木桶管理,卻因為環境氣候的差異,造就了屬地的特殊氣味,以及創造了亞熱帶威士忌不停的國際大賽奪冠之旅。
不只是他最熟悉的飲食、生活領域,也讀文學、經濟學、商管趨勢。 「學習是理所當然的,除非你只想活在老鼠洞裡面。」他說。 「我老了纔不要坐在門口流口水。我要像現在一樣,穿得很帥、菸照抽、酒照喝,咖啡也要碰。好好活著,為什麼不?」威士忌達人林一峯說。
林一峯威士忌wiki: 音樂作品
「做任何事只要鑽研,就能夠成就大事。」這句話絕對是林一峯的最佳寫照。 2019年獲封為Master Keeper,更在近期出版關於威士忌酒食風味學著作,很多人不知道,執杯大師曾進過廚房當大廚、私下很愛也很會料理。 如同沉浸於威海中不斷尋覓夢幻酒款,關於料理,林一峯原來也有著「完美13度」的特殊堅持。 「很多人可能現在才50歲,可是他的生命早在20、30歲時就停止了。」林一峯說。 為了不讓自己的生命停滯,他每天看各種新媒體內容,也透過大量閱讀拓寬自身的知識邊界。
- 是酒吧老闆、暢銷作家、威士忌達人,還是易經和瑜珈老師,在林一峯身上,似乎有無限的可能性。
- 蘇格蘭威士忌酒業有個重要的組織叫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組織的宗旨在向全世界推廣蘇格蘭威士忌並團結業界,每年協會會提名對於業界有貢獻的業內翹楚。
- 酒和日常餐食可以擦出的火花,也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 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能看見院子裡的真柏、鳳凰木自然生長的漂亮曲線。
- 「Cask Strength」又是怎麼一回事?
半年前,林一峯和家人決定從臺北市中心搬到宜蘭三星。 最大的理由,是為了追求更多感受自然的自由。 林一峯威士忌wiki 他回憶,以往臺北家門口種了一株天堂鳥,開得非常漂亮。
林一峯威士忌wiki: 演唱會/音樂會
想試試蘇格蘭威士忌,卻不知道該如何入門?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峯表示,若要從威士忌的風味來入門的話,他會特別推薦來自蘇格蘭低地產區的威士忌。 這是因為來自低地產區的威士忌,是整個蘇格蘭最優雅跟最細緻的氣味,經常帶著花香調,簡直是花一般的威士忌,非常適合做為品味威士忌的「Class 101」。 所謂的「OB(Official Bottler,原廠裝瓶)」與「IB(Independent bottler,獨立裝瓶廠)」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D罩杯童顏巨乳美女人人愛,在威士忌的世界裡,也有這樣的性感尤物嗎?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峯指出,來自蘇格蘭北方斯貝賽(Speyside)區的威士忌,總是帶著非常強烈的奶香,以及非常豐富的花蜜香,就像是威士忌中的D罩杯性感美女,人人都喜歡。
- 由厚重泥煤味所形成的黑暗世界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誘人的味覺風景?
- 也有許多名人曾在此出沒,「像是演出電影《血觀音》,之前在《海角七號》中演水蛙這個角色後來爆紅的應蔚民(小應),他後來成立『夾子電動大樂隊』,最早表演的地方就是在我們這裡。」林一峯老師說。
- 但林一峯強調,不必是專業人士,每個人其實生來都有敏銳的感知能力。
- 我們再次請到林一峯,在影片中慢慢分析,一一解答。
- 編按:威士忌專家林一峯觀察到,近年葡萄酒與威士忌漸漸不那麼逕渭分明。
- 但林一峯指出,真正的享樂,其實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上。
大學期間,正逢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他和幾個朋友集資在學校附近頂下一間店,讓年輕人可以暢所欲言。 大學還沒畢業,就先當上了酒吧老闆,也改寫了他往後的人生。 以上種種豐富了林一峯老師的生命,精彩的生活豐腴了貧脊的靈魂,而邁入中年後,旅遊開始在他的生命佔有一席之地。
林未受過正統音樂訓練,靠自學而學懂彈結他、作曲、寫詞;除了大量替其他歌手創作及製作外,林成立了兩間工作室:LYFE及思人創作,推出過十多張粵語、國語跟英語專輯,替自己及其他音樂單位舉辦音樂演出。 文字方面,林已經推出了9本著作,包括2014年集音樂專輯、旅行故事、中英對照食譜於一身的《慢煮快活》。 以葡萄酒為例,第一天開瓶後,塞上軟木塞冰回冰箱。 接下來的幾天,同一瓶酒每天都有不同的風味變化。 林一峯威士忌wiki 酒和日常餐食可以擦出的火花,也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威士忌搭年菜 會這3招就夠了
近年他積極替其他音樂單位舉辦音樂會,如農夫、My Little Airport、at17、張懸、The Pancakes、林小寶及野仔等。 某日午後,大直小後苑一隅,坐著一位紳裝男子,一邊品飲威士忌,一邊品嚐創意料理,時不時和員工交談,抑或低頭書寫筆記著。 前往仔細一探,原來是威士忌達人林一峯,近來為了新書和新店舖開幕,正在悉心張羅著。
林一峯威士忌wiki: 旅行臺灣
我們請到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峯,在影片中一一解答。 懂酒也懂料理,致力推廣威士忌餐酒文化,林一峯現已是三間美食酒吧的老闆,探究他與料理的淵源,要拉至他高中畢業到餐廳打工的時光。 威士忌酒標上除了品牌與年份以外,經常有一些攸關威士忌風味表現的附加「關鍵字」,幫助你瞭解這瓶威士忌的風格。 你或許知道什麼叫「Single Malt」,那「Single Cask」是什麼意思?
林一峯威士忌wiki: 電影
身穿訂製西裝的他,平時總是酒杯和雪茄不離手,是朋友口中的「型男大叔」。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要老得很有型、很有趣。 戲劇社的六位社員,一人出了六萬塊,頂下了中原大學附近的一家店,因為這間店就在設計學院的隔壁,算是學校的後院,又因為店裡有一個玻璃庭院,這間店便定名為「後苑」。 這家店文藝味十足,一週七天至少有五天活動,包含:音樂表演、戲劇表演、朗誦詩或小說,以及外國藝人獻藝。 因為經營型態很多元,當時桃園、新竹兩區的年輕人都聚集在這裡。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威士忌酒標4大關鍵字 你弄懂了嗎?
究竟是什麼樣的風土條件,才孕育得出此等尤物? 斯貝賽區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麥卡倫(Macallan)、百富(Balvenie)之外,還有哪些你不能不認識的好東西? 來自蘇格蘭高地區的威士忌,充滿男子漢的強勁冷冽風格,連007電影《空降危機》,都看上了這樣的「男子漢」風格,特別來到蘇格蘭高地取景。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威士忌5大產區特色 一次說明白
他獲發表的第一首作品是1998年張智霖的《像我的人》,個人亦在大學的歌唱比賽中屢獲殊榮。 1999年曾與徐繼宗、區永權和陳鳳與滾石唱片簽約組成星盒子,但組合尚未推出作品時就以私人理由離開。 2000年完成學位課程後,他全職投入音樂工作,曾與少爺佔和茜利妹玩票性質地組成3P,推出唱片《Love Music》及《人人音樂》。 「正式進廚房上料理戰場是在當兵時!」林一峯說,當時因部隊上廚師空缺被臨危受命,意外開始每天與50-60人份的料理為伍的伙食兵涯。 林一峯笑說,部隊料理最難的除了大鍋炒,還有就是隻有鹽巴沒有味精雞精粉,逼他練就出「用最少調味料做出美味的料理」。
林一峯威士忌wiki: 關於威士忌,林一峯說的其實是……
但林一峯自言,相較於同輩人,他始終是個異類,「我不聽老師教我的東西,社會教育永遠限制不住我。」在那個還有髮禁、服儀檢查嚴格的時代,他便自己訂作制服。 也有許多名人曾在此出沒,「像是演出電影《血觀音》,之前在《海角七號》中演水蛙這個角色後來爆紅的應蔚民(小應),他後來成立『夾子電動大樂隊』,最早表演的地方就是在我們這裡。」林一峯老師說。 擔任校刊社總編輯的他,是善於文字的智識份子,90年代初期,臺灣的政治氛圍詭譎不安,學生們大聲爭取「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訴求。 林一峯老師覺得自己不該置身事外,他寫詩、寫影評,在中正紀念堂前靜坐。 2004年3月,他與好友兼香港獨立音樂組合the pancakes及Ketchup,於香港藝術節期間舉行Viva-Indie Concert「1.2.3到你!」音樂會。
林一峯威士忌wiki: 文化
而打工與當兵的意外經歷,也讓他發現自己對料理的興趣,大學畢業後便開了第一家美食酒吧,正式展開了餐酒人生。 過往,他每年都會到歐洲旅行,觀摩當地成熟的飲食文化。 有次,他到法國拜訪葡萄園莊主,6點天色還沒暗,賓客就開始喫鹹點配葡萄酒閒聊,8點才正式開始晚宴。 好不容易喫完甜點,凌晨12點時主人竟又推出餐車,請大家品嘗不同風味的乳酪配酒。 算算時間,晚餐居然喫了8小時,到凌晨2點才正式結束。 學運世代的青年,後來有人步入政壇、有人投身學界或從事社會運動,也有些人就此成為一般上班族。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喫火鍋 什麼威士忌最速配?
語畢,他站起身來問酒吧的同事:「店裡有沒有人偷藏菸呀?」四處翻翻,還真的找到一包菸。 他隨即向我們告辭,「你們先整理一下喔……我出去抽根菸。」活在當下,莫過於此。 多年來鑽研瑜珈和易經,他認為這兩門學問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修行的本質都是面對自己。 林一峯威士忌wiki2025 因此,他也直言自己不會違背心意,放棄生活中帶給他樂趣的那些事物,像是酒、雪茄和咖啡。 「我纔不要讓自己變養生魔人,這也不做那也不做。」他認真地說。
翠綠的秧苗、金黃色的稻穗、犁田後的水天一色,四季皆有不同的景緻。 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能看見院子裡的真柏、鳳凰木自然生長的漂亮曲線。 睡前他不時會在窗前做瑜珈,月色明亮皎潔,平靜的心也升起了詩意。 大都市裡,人們過得極度忙碌、擁擠,也是感官逐漸麻痺的原因。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學院
對品酒有興趣的朋友,一定對林一峯老師不陌生。 為他的酒類知識所折服的品酒羔羊們更是不計其數,但這位穿得如英國紳士的氣質男子,如何從熱血憤怒青年到知性樂活玩家,你不禁想窺探他的人生為什麼能活得如此恣意盎然、千姿百態。 對許多人來說,接近威士忌有不同的意義,「買來擺」的威士忌跟「買來喝」的威士忌在選擇上是完全不同的價値觀,有些人重視威士忌的CP値(價格和質量上的平衡),有些人在試過許多酒之後仍獨鍾一味(我指著那位喜歡麥卡倫的朋友),都是很好的。 很好,十幾年前當我開始協助日本三得利公司推廣日本威士忌,在面對消費大眾的演講時,大部分人們也是如此相同的反應。 2005年,與W創作社合辦及邀得蘇玉華一同主演音樂劇場《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同年亦舉行了「楊千嬅 × 林一峯拉闊音樂會」。 林一峯擁有自己的創作室LYFE Music,2003年出道時就憑首張專輯《牀頭歌》奠定其於香港甚至中國城市民謠代表的地位。
但中菜博大精深,五湖四海各種菜系各有巧妙,各個家庭所習慣準備的年菜,也不盡相同;要用威士忌來搭配,該如何提綱挈領? 我們來到臺北文華東方雅閣中餐廳,商請主廚鄺啟明為我們出幾道適合搭配威士忌的年菜示範,由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峯現身說法;只要學會林一峯這3招年菜搭配法,不管你家的年菜是什麼路數,保證賓主盡歡。 各位認識林一峯,知道他是一位是資深的威士忌專家以外,其實他還身兼酒吧老闆、葡萄酒公司負責人、YouTuber、威士忌作家、易經老師及瑜伽老師等等,就是一個斜槓人生(Slash)的佼佼者。 對於林一峯來說多元人生,斜槓可謂是一種生活態度,但是威士忌在他的人生之中,也是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接著,我概略地提了一下風格不同的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以及旭日方昇的愛爾蘭威士忌,這幾款舊時代的威士忌產區,因為氣味迥異於主流的蘇格蘭威士忌風格,因此在那些認為蘇格蘭威士忌和日本威士忌纔是王道的老饕心中,放不進別的愛人。 1996年,林一峯入讀香港城市大學主修工商管理學士——國際商業(日本研究),同時開始與流行樂壇結緣。
他直言,很多中年人回首人生,會發現自己總在擔心未來,無法享受當下。 學生時期擔心學業、出了社會擔心工作、婚後擔心另一半和孩子……。 「擔心到死也是死,開心到死也是死。為什麼不一路開心、快樂,美美地活著?」他反問。 51歲的林一峯出身軍人家庭,骨子裡卻是個叛逆青年。
但因為尖型的花冠體積太大,常被經過的路人檢舉。 林一峯威士忌wiki2025 警察前後上門4、5次,把大家弄得緊張兮兮。 即便步入人生下半場,也不願老得拘謹無聊。 他說起自己對老年的理想,源自於幾年前在瑞士偶遇的一位老紳士:他在咖啡館的露天座位抽雪茄,一位70多歲、又瘦又高的老先生,身穿羊毛大衣內搭白色西裝,牽著牧羊犬在他身邊坐下。 瀟灑性感的身影,簡直就像007影星史恩康納萊走出銀幕。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先做有意思的人 生活才會有滋味
這種風格的威士忌,帶有濃厚的泥煤、消毒藥水、甚至正露丸的氣味。 不喜歡的,覺得這種威士忌臭不可聞;但熱愛這種風格的老饕,卻將它視為珍稀美味。 由厚重泥煤味所形成的黑暗世界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誘人的味覺風景? 我們再次請到林一峯,在影片中慢慢分析,一一解答。
同年10月,於香港伊利莎伯體育館舉行首場個人音樂會「林一峯遊樂會Chet Lam Travelling Live 2004」。 林一峯與其妹林二汶來自屋邨家庭,小時候的目標是成為作家,但他的聲線早在學生時代已嶄露頭角,有說他早年唱腔酷似臺灣歌手張信哲,多次獲得學界唱歌比賽的獎項。 人們常以為,享樂就是花大錢追求高級的物質享受。 但林一峯指出,真正的享樂,其實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上。 他形容,搬到宜蘭後不必刻意追求,感官就有許多體驗「美好」的機會。 早上起牀,可以看到窗外的中央山脈和大片水田。
林一峯威士忌wiki: 演唱會/音樂會
「Cask Strength」又是怎麼一回事? 「Double Wood」和「Triple Wood」,又意味著什麼? 我們請到威士忌達人學苑首席顧問林一峯,在影片中一個、一個說明白,讓你一次搞到懂。 根據著名市場資訊供應商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Research(IWSR)所做的市場調查,臺灣的2014年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銷售量為180萬箱,成為世界第三大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法國幾乎平手。 但美國有3.2億人口,法國人口則是臺灣的3倍;在人均GDP方面,美國的人均GDP超過5萬美金,法國也突破4萬美金,臺灣的人均GDP不過2萬美金出頭,可見臺灣人即便口袋沒有別人深,卻仍要喝下大量「高檔」威士忌的執著。
林一峯威士忌wiki: 威士忌搭年菜 會這3招就夠了
究竟蘇格蘭高地區,有哪些具代表性的酒廠? 所謂的「男子漢」風格,又是什麼樣的特質和氣味? 我們請到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峯,親自為我們解答。 尤其用數字來標示的威士忌年份,不管是10、12、15或18,似乎成了大家判別威士忌高下的指標性依據;不少人都以為,既然年份越老越貴,也應該等同於越老越好。 其實,雖然高年份的威士忌,售價通常偏高;但年份越高,真的未必就越好。 究竟年份對威士忌來說,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
關於以上的問題,不少人一知半解,更多人似懂非懂,甚至以訛傳訛,我們請到玩威士忌超過20年、同時也是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侍者協會(Keeper of the Quaich)終生會員的威士忌達人學苑首席顧問林一峯,在影片中為我們完整解答。 編按:威士忌專家林一峯觀察到,近年葡萄酒與威士忌漸漸不那麼逕渭分明。 有次他和幾位新加坡有人談威士忌,除了蘇格蘭、日本威士忌外,臺灣與印度則是威士忌裡的新世界。 是酒吧老闆、暢銷作家、威士忌達人,還是易經和瑜珈老師,在林一峯身上,似乎有無限的可能性。 林一峯說,大概是自己對很多事都很好奇,永遠有著一顆想要學習心,「只要有開放的心,不打從心裡拒絕,做任何事其實一點都不難!喝威士忌是、切菜、做料理也是。」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