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們不斷尋求融合創意藝術與科技,透過成立音樂創新與設計實驗室、添置立體打印及激光切割的設備,讓我們能發掘和抓緊新的可能。 藝術學院在107年3月14日106學年度第3次院務會議通過與確認確認本院發展願景、教育目標、五大發展目標。 文化藝術學系2025 本院於107年5月舉辦「107年教學單位自我評鑑」,榮獲「一等通過」佳績。 數位設計領域 課程、數位影視製作、多媒體網頁設計、包裝與結構設計、文創品牌包裝設計實務、文創商品開發實務。 同年,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美術組、音樂組,分別與戲劇學系、美術學系及音樂學繫系所合一為碩士班。
嘗試觀察與學習產業經營技巧:嘗試在居住的地區,找出居民的生活特色,並且設計一個行銷方案,利用一些小商品(如卡片、數位照片),讓線上線下的民眾,有機會可以與您的居住地產生更多的連結與認識。 教導兒童、少年、青少年學子在自然和社會、人文科學等知識、行為表現,以活動或是課程的方式進行,來促進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 通識教育課程透過擴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協助他們融會貫通不同領域的知識、把正規學習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最終能裝備學生成為積極的變革推動者。 文化藝術學系 四科文化與藝術管理必修科目著重於藝術和創意、文化素質、藝術管理,以及藝術以外相關科目之間的相互關係。
文化藝術學系: 學院簡介
藝術與設計學系學士班分為「創作組」與「設計組」兩組;「創作組」並重藝術理論、人文素養及創作實務;「設計組」並重材質應用、數位輔助、造形設計之理論與實務,目前分為玻工、金工、木工、陶瓷、立體造形等五大教學領域。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由「臺灣文化產業經營學系」和「客家文化研究所」整合更名而成。 文化藝術學系 發展希望能藉由文化藝術涵養及素質深度廣度的養成,以培養學生尋找可以讓人感動的臺灣元素的能力,並藉藝術與文化創意管理能力養成以協助文化產業的永續運作。
- 配合社會脈動推動文創產業與藝術設計之發展以文化創意產業內含為基礎,結合設計與藝術,以培養具有人性、感性與理性之設計 專業人才為目標。
- 回國後投入國立故宮博物院,執行館際間的展覽事務與交流。
- 本系107級學生陳孟蕎發行單曲《五月雪》用她的母語闡述家鄉的韻味,為歌曲注入新活力,增進社會大眾對本土文化豐富性及多元性之認識,使全民共享流行文化的創作的果實,向世界展現文化軟實力。
- 有志於擔任公職者可參加普考、高考及公務人員特考等公職考試,或參加考試進入國營事業工作等。
- 這些科目可讓學生從藝術中體現文化,以跨學科的整合模式將音樂、視覺藝術及其他藝術範疇融合於創作領域中。
而藝術學羣的課程正是教導培育有志於藝術工作者去運用自身的想像力與創作力,配合各項藝術表現的理論與技術,結合某種特定表達方式來表現人生抽象意義層次的理念與感受,詮釋生命的各種可能,創造出令人感動的藝術。 現在的社會若是隻會一種技能很容易被邊緣化,因此必須要多方學習,像行銷企劃與設計基本上即是一體兩面的事,但最常發生的是設計人不懂行銷,行銷人不懂設計,以前的環境只需搞定自己的專業即可,本系強調產學合一,技術與論述並重,培育跨界整合專業人才,教學資源豐富且充分與國際接軌。 本系非傳統美術學系,重視團隊合作與縱向橫向的資源整合,本系畢業生未來進修在領域上可選擇藝術創作、工藝及設計外,也可跨領域報考國內外藝術或文創經營相關研究所。 本課程所規劃之校內外任課教師,皆為現今具有傑出成就之產業界專業人士及學者,藉由其專業領域的豐富經驗,除可引導學生接觸理論課程以外的實務領域,以最直接的方式進入職場環境之中。 我們相信創作與學理研究兼修的專業人才,是未來國內造形藝術發展的主幹。
文化藝術學系: 藝術學院 College of Arts
美術系學士班成立於民國52年,是國內美術系創辦最早之學校之一(本校、臺灣師範大學及國立藝專);碩士班前身為成立於民國51年的藝術研究所美術組,是全臺成立最早、培植最多藝術研究人才的美術系所。 本系所以發揚固有文化、培育大學優秀美術人才、服務社會並推廣藝文活動、提昇國人生活品質為宗旨。 另提供「學、碩士一貫學程」供優秀學生繼續升讀研究所之管道。 本院是國內唯一藝術大學具有完整藝術與設計的系所之綜合性創造型與研究型學院,有卓越之學術條件可吸引國內外各界最優秀之師資及學生共同研究與學習。
- ●大一、大二以藝術與設計多元教學為主,大三進行專業技術課程以及未來畢業製作分組規劃,大四發揮專業領域完成畢業製作專題。
- 未來將朝向「藝術教育整合」的目標發展,使人文學院成為與專業藝術教育統整的學術平臺。
- 本系希望文創系的同學們能由認識我們的土地做起,以文化創造的眼光,改善自己所身處的生活環境,致力提昇社會文化的內涵與氛圍,更期待同學們能立足於設計、行銷的觀點,思考自身的發展目標,創造全新的文化價值。
- 南華大學:1998年成立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9年併入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為碩士班,後於2010年改名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暨碩士班。
- 藝術文化產業是由眾多中小型與微型事業、羣聚、和個人所組成,企圖心及創意的自主性選擇創業,以新事業之創業模擬為設計,透過習作進行創業意向的開發、事業的籌畫及設立、工作體系及進入市場的規劃。
- 區域暑期研習班曾在以下地方進行:加拿大蒙特利爾 、紐西蘭奧克蘭 、西班牙巴塞隆拿 、德國柏林 、荷蘭阿姆斯特丹 、克羅地亞 、新加坡 和臺灣 。
2011年《BATTLE OF THE YEAR》世界街舞大賽世界第三,2016年《B.I.S》世界街舞大賽冠軍…等諸多賽事亮眼成績。 文化藝術學系 學生時期也是認真向學的好學生,是平衡家庭、職場、學生的模範。 本系專長分為龍獅運動、特技舞蹈、街舞及模特兒等四項,於每週一、週二、週四及週五下午3時至6時,以各學生考取的專長項目進行分項練習。 本系目前設置龍獅運動、特技舞蹈、街舞及模特兒等專長,於每週一、二、四及五下午3時至6時接受專業專長技能訓練。 本系104級師生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十三創意街區漫慢遊計畫」組成專業攝影團隊拍攝。 (二)配合國家發展政策,發展本校重點特色,使之邁向兼具「古典風華」與「現代視野」國際知名大學發展之理想。
文化藝術學系: 畢業2~5年
2016年11月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後,增設了以培養優秀美術設計與音樂人才為宗旨的「藝術學院」,前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設有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設計組、碩士班及在職專班)、音樂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及在職專班)。 文化藝術學系 目前專任教師29位(藝術與設計學系12位、音樂學系12位、學士班5位)。 本院以培養優秀美術設計與音樂人才為宗旨,在多元的師資培育激盪下,培育出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和設計新銳,並屢獲國內外大獎,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創作能量,受相關產業矚目與青睞。 從大學部到碩士班課程規劃配套完整,學生深受國內外工藝與設計產業重視,更是全國工藝競賽、新一代設計競賽、新竹美展竹塹獎、福爾摩沙珠寶設計等創意競賽之新銳常勝軍,近5年獲獎無數。 近年每年舉辦國際性的藝術季活動,邀請國外多位知名音樂家與藝術家參與,並由本校的管絃樂團、弦樂團、管樂團與室內團參與音樂會的演出,盛況空前。
文化藝術學系: 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透過影片、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以創作特效、動畫或其他視覺效果,並將之用於電腦遊戲、電影、MV或其他商業用途。 計劃、指導或協調行銷政策和計劃,例如確定公司及其競爭對手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並找出潛在客戶。 制定定價策略,確保公司客戶滿意的同時,也能將公司利潤或市場份額進行最大化發展。 文化藝術學系 文化藝術學系 依據董事會或類似理事機構制定的準則,為該公私立組織確定和制定政策,並提供總體指導。 在基層主管或經理的協助下,於最高管理層中執行計劃、指導或協調等營運活動。 只適用於一年級入學:入讀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參加區域暑期研習班及繳付其研習班估計費用的18%以完成課程。
文化藝術學系: 學習方法
2022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古典芭蕾舞劇《舞姬》La Bayadère於12月10、11日在臺藝表演… 文化藝術學系2025 我是藝專三十二屆畢業校友,圖文系在謝主任回國之後朝數位印刷與產界合作在發展,回來在職進修,並受益良多。 在上學期,我所教的是攝影學,如何從基本面去要求學生學好光圈、速度構圖等,而下學期是攝影設計,本著攝影學所學到基本知識應用到攝影設計,那作品就不一樣了。 擁有3間專業美學攝影棚,高效率之拍攝環境,4500萬畫素高階專業攝影設備,對應業界規格,可以承接產學合作與數位典藏專案。 創意思考結合問題解決:學習以一種系統性的方式來解決任何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並將腦中的想法和訊息轉化為圖像或文字,表達出來。 設計或創造圖像,用於特定商業及推廣用途,例如:產品包裝、展示道具或商標。
文化藝術學系: 藝術學羣 收藏
課程並結合實務製作,可藉個人識別系統品牌形象重塑,演練品牌識別系統設計之規劃。 本課程將探討法治國家的文化政策與行政實務運作,協助同學瞭解文化政策對於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可能影響,培養文化產業人員應有的觀念與涵養,並進一步在文化發展與政府角色的歷史關係文獻中,反思臺灣過去的文化政策,並提出對臺灣的文化政策構想。 大仁館:主要為八角攢尖頂建築,由盧毓駿教授設計,現為藝術學院、外國語文學院所在。 內設學生藝廊,供美術系學生展出作品,五樓及六樓為音樂系的琴房以及供學生演出的三葉廳。
文化藝術學系: 專業選修課程
教師示範教學西方傳統三大油畫技法,分別是多層次、間接、直接技法。 下學期直接技法的教學與演示,透過色彩學與顏料的混色練習,培養對於色彩的觀察力與表現力。 文化理論、西洋藝術史專題、西方風景畫史、東方藝術史專題、宋元明清繪畫史、臺灣近代物質文化美學、藝術哲學、藝術批評等。
文化藝術學系: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 陳昱儒
文化產業學類是新興的跨領域學類,是以文化的概念與素材為基底,運用藝術設計與企畫的知識和方法,將所產出的有形產品或無形的服務,透過經營管理與行銷方式,表達出商品、服務的意義與價值。 本學類主要培養「文創商品設計」、「文創品牌經營與管理」、「文化行政管理」三大方向人才。 提升研究質量,為創意藝術方面的音樂教育、視藝教育及藝術實踐,創造教學、研究、知識轉移的環境;藉應用研究創造具啟發性、新穎的知識,在學術、專業、社會方面,對教育和廣大社區有著重要的影響。 本系課程以培育運動藝術表演人才與運動藝術編創人才為主,規劃體育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落實理論結合實務之教育目標。 隨著中國、日韓等地影視表演的蓬勃發展,在臺灣也掀起一股影視表演的人才風潮,高教與技職體系大學成立相關科系,積極培育影視與戲劇人才。 從幕前演出、幕後的劇本、拍攝、剪輯、後製,由專業的訓練學習讓學生都能一手包辦。
文化藝術學系: 臺灣已不存在的藝術管理學術單位
藝術史、美學、視覺文化、藝評、藝術科學、當代藝術、藝術教育、藝術行政、策展、畫廊實習等科目,供學生學習藝術相關知識,能與未來繼續深造或就業接軌。 文化藝術學系 加上三十五位兼任教師共近七十位的教師團隊,有來自於國內外知名藝術學府畢業之碩博士、傑出的藝術工作者或文創產業界專業人士。 繫上專業課程均搭配教師專長開設,教師除了專業素養以外,具有愛心與耐心,能陪伴學生一同成長。 課程教學成效良好,學生作品豐富多元,反映於各項比賽得獎成果與畢業生的就業表現。 南華大學:1998年成立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9年併入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為碩士班,後於2010年改名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暨碩士班。 為協助學生發展英文和中文(包括普通話)的有效溝通能力,語文教育中心將提供一系列必修帶學分和不帶學分的語文增潤課程,以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