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5廠(原名聯勤第六十兵工廠、聯勤二〇五兵工廠),簡稱二〇五兵工廠,為國防部軍備局下的兵工廠,民國34年成立,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四座兵工廠之一(另外三座分別為26廠、44廠、61廠)。 佔地57公頃的205廠位於亞洲新灣區內,未來將遷至大樹203廠,而高雄市新市政中心大樓則將遷至此地新建。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2025 黃大仙區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北方背靠獅子山、大老山及慈雲山,東臨飛鵝山,包括竹園、黃大仙、馬仔坑、元嶺、牛池灣、彩雲、彩虹、富山、瓊山、宏景花園、鑽石山、慈雲山、斧山、樂富、橫頭磡、新蒲崗、翠竹等地方,因此本區亦成全香港唯一無海岸線的行政區。
目前第205廠正在開發下一代步槍,除了提升槍枝精度與耐久性外,配件擴充性與人因工程設計也大幅增加,第205廠將持續前瞻先進科技與作戰需求,並同步結合國內民間產學單位能量,以產品創新及引進新科技的方式「打造更多比肩國際水準的優秀兵器。 圖文:福利站留言抽好禮 為慶祝國軍福利事業管理處59週年,國防部福利事業管理處現正推出「國軍福利站-留言抽好禮」活動,即日起… 包括國安會祕書長高華柱、國防部部長高廣圻、參謀總長嚴德發、副部長鄭德美及總統府副祕書長蕭旭岑等均出席是項行程。 總統表示,為因應國軍救災任務的需求,軍備局也陸續針對災害防救設計三維空間資訊系統與各項先進的救災裝備,以符合「平時可救災、戰時可作戰」目標。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二0五廠大樹北營區
調查報告另指出,國防部為軍備局之督導機關,除應督促所屬檢討妥處外,對於生產營運績效獎金之提列與核發,應建立科技輔助管控等妥善措施,健全相關獎金核發及防弊機制,以有效防制弊端。 從民國97年到103年,釋商金額高達新臺幣5,800多億元、年平均約831億元,比前任政府民國92到96年的3,000多億元、年平均669億元高出約24%。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2025 而釋商目的則在於結合民間產業能量,藏「計」與「富」於民,讓民間也能支援國防建設。 總統提及,他在民國100年出席「經國號戰機性能提升計畫首批飛機交機典禮」時曾經說過:「國防自主是永不放棄的目標」。
- 馬英九總統今(11)日上午前往臺北市南港區光華營區視導「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除高度肯定國防部軍備局及國軍生產工廠全體同仁積極投入「戰鬥個裝及各項軍品」研發與生產的付出與貢獻,並說明政府近年來落實國防自主的努力與成效。
- 鑽石山本是一個石礦,名字是「將石塊鑽出」的意思,港英政府把此地名繙譯成英文時,誤解了鑽(動詞)石山為鑽石(名詞)山,把它命名了做「Diamond Hill」。
- 民國81年10月16日依防衛作戰指導,將「戰甲車發展中心」、「武器基地勤務處」、「戰車基地勤務處」及「兵工配件製造廠」等四個單位併編為「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進駐嶽崗營區,成為戰甲砲車及武器裝備全壽期整合後勤支援基地。
- 區內的摩士公園於1967年10月全部建成,佔地15.8公頃,為九龍最大的公園。
- 美國陸軍已決定採用貝爾公司的新型V-280勇士(Valor )傾斜旋翼機,取代UH-60黑鷹直升機,這將是美國陸軍30年以來最大的旋翼機採購案,目前美軍已有V-22魚鷹式傾斜旋翼機服役當中。
總統指出,在設計各項裝備時,皆需考慮使用者需求,加以不斷進行性能測試,方能完成生產使用,例如軍靴應有易穿脫的設計,讓國軍弟兄即使是在艱困的環境執行勤務時,也能確保自身安全。 民國88年7月1日武基處因「精實案」移編聯勤,93年11月1日武基處納編補給署一補庫,更名為二儲庫;94年1月1日因「精進案」本中心以完整型態移編聯勤,並納編武基處與化基廠,同年4月1日整併為「武化廠」。 雲豹8輪甲車車體裂紋問題,經過中鋼機械公司改良製成和焊接方式後,目前已經克服,雲豹甲車確定民國106年前量產368輛。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2025 以原聯勤六○兵工廠圖案設計而成,圈內圖形為六○,代表本廠番號,外圓圈則代表精誠團結,圓滿達成任務之意。 民國104年(2015年)6月4日,開放參觀,當時廠內設置銅殼生產線3條、彈頭生產線3條、全彈組裝線3條及包裝線1條,依據三軍任務及業務需要,生產5.56mm及7.62mm規格的系列彈藥。 民國27年,因應對日抗戰局勢,金陵兵工廠遷廠至重慶江北區,接收漢陽兵工廠部分設備並改名為「兵工署二一兵工廠」。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美國防授權法案定案5年供臺100億軍援 外交部:感謝
另一方面,國防授權法案表達出美國國會對美、臺國防關係的支持立場,規定採取額外措施以改善和臺灣相關的戰備,並贊同與臺灣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包括2024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 of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the Pacific)。 2023國防授權法案授權對臺灣提供100億美元軍事援助,直到2027財年;並載明相關措施,以協助解決美國對臺灣上百億美元軍售的延宕問題。 美國國防部釋出訂單給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使得擁有美國製造的鴻海(2317)與廣達優勢立即顯現,尤其國防訂單牽涉到國家安全,美國製造已經是基本條件,雖然美國製造的成本比較貴,但是要獲得美國政府部門的訂單,恐怕勢在必行。 FT引述產業主管指出,臺積電美國新廠的部分產能,將用於美國國防供應鏈零組件等敏感產品。 另一名知情人士則說,臺積電美國新廠的生產技術將比臺灣最先進的生產製程慢一代,也就是以「N-1」製程生產晶片。
- 民國35年9月1日,兵工署二一兵工廠南京分廠改制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兵工署第六十兵工廠,此日亦被定為該廠廠慶日。
-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2廠為國軍大型火砲研製中心,卻傳出內控機制不彰、績效獎金核發爆發弊端,遭到監察委員糾正。
- 光緒廿四年(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到深圳河的地區包括大嶼山等235個離島租借予英國99年,黃大仙區自此劃歸英國殖民地香港管治。
- 日佔時期黃大仙區仍未成立,所屬地區約為當時的「元區」(即九龍城)及「啟德區」內。
民國39年1月,兵工署第六十兵工廠接收整併自海南島榆林運抵高雄的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設備與人員。 位於南京的廠房由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接管,成立軍械總廠,後改名國營三○七廠,爲現在南京晨光集團的前身。 遷廠從民國三十七年12月至民國三十八年3月間,以14船次運至高雄,共運輸機材11,620噸、員工與眷屬4,231人。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2025 民國34年10月24日,部分人員隨政府組織返回南京並接收日本遺留下的支那派遣軍南京野戰造兵廠設備,支那派遣軍南京野戰造兵廠改稱為兵工署二一兵工廠南京分廠。 根據《財訊》報導,創校近百年的屏東科技大學培育無數精英,也為當年海外農耕隊提供重要後盾。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9廠
黃大仙區議會於1981年5月6日成立,首屆區議會議員由政府委任,下設12分區,人口約58萬。 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翌年成立香港佔領地總督部,將全香港分為28個區(香港島12區、九龍8區及新界7區,其後於九龍增加「啟德區」),每區由「區役所」(其後更名「區政所」)管治。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日佔時期黃大仙區仍未成立,所屬地區約為當時的「元區」(即九龍城)及「啟德區」內。 1937年政府劃分新九龍4區,分別為「九龍城區」、「九龍塘區」、「深水埗區」及「荔枝角區」,黃大仙區在「九龍城區」內。 2000年代中期起,有一部份信奉基督教的居民認為「黃大仙區」一名有道教及中國民間信仰色彩,並建議改以「竹園區」或「慈黃區」(「慈雲山」、「黃大仙祠」的合稱)取代,但有關建議從未獲政府當局理會,並被民眾指稱不懂尊重傳統文化。 監察委員表示,本案涉案人員未依法辦理業務事實甚明,惟皆辯稱遵照長官交辦,不懂法律,國防部應落實督導所屬機關辦理相關人員品德考覈,並加強執行軍紀、法紀等案例教育事項宣教講習,防範類案再度發生。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聯合新聞網
自他上任以來,對美軍購案的金額已高達201億美元,比過去20年來的多,「這也是很大的一筆負擔」,因此未來希望軍品儘可能在國內自主生產,其餘的才向國外採購。 科技網站9to5Mac指出,臺積電美國廠的「N-1」製程,意味臺積電臺灣廠區生產3奈米晶片時,亞利桑那州廠將生產4奈米晶片,在臺灣廠開始生產2奈米晶片時,亞利桑那州廠將轉向3奈米製程,代表亞利桑那州廠可能永遠都不會生產蘋果的A系列和M系列晶片。 英國金融時報(FT)引述知情人士談話報導,臺積電(2330)(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導入的技術將比臺灣最先進的製程慢一代,也就是美國廠將以「N-1」製程生產。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美國聯邦參議員飛抵臺北宣佈贈與臺灣七十五萬劑疫苗…
美國國務院批准向臺出售4.28億美元(約新臺幣131億多元)軍機零附件,旨在幫助臺灣因應近三年來頻繁現身臺海周圍的大陸戰… 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將秉持兩黨支持的臺灣政策法(Taiwan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2025 Policy Act)精神,列入對臺灣的安全援助條款。 1998年起,政府經租者置其屋計劃先後出售了鳳德邨(1991年)、竹園北邨(1989年)、黃大仙下(一)邨(1989年)、東頭(二)邨(1982年)予原租住住戶。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臺灣新生報
1958年9月,政府完成於九龍灣的填海工程,把啟德機場南移,在原有位置興建了新蒲崗工業區及太子道東。 鑽石山本是一個石礦,名字是「將石塊鑽出」的意思,港英政府把此地名繙譯成英文時,誤解了鑽(動詞)石山為鑽石(名詞)山,把它命名了做「Diamond Hill」。 啟德明渠源自慈雲山,至蒲崗村道成為明渠,沿彩虹道至太子道東,經啟德下的暗渠流入前啟德機場跑道和觀塘間水道。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提供臺灣5年百億美元軍援
中科院在2021年有20億美元(約新臺幣612億元)的武器銷售,排在第60位。 軍方人士證實,中科院不是主動參與評核,SIPRI的評核資料來自營業額等公開資訊,中科院能夠上榜是政府推動國防自主的成果。 國防部生產製造中心 根據SIPRI的資料指出,業內百大軍工企業在2021年的銷售額度達5920億美元,比2020年成長1.9%。 前五大軍火商均為美國企業,包括,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公司、波音、諾斯洛普特魯曼、通用動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