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在德國實現了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工業化生產。 氨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氨基甲酸胺,再脫水生成尿素。 生產方法用二氧化碳和氨在高溫、高壓下合成氨基甲酸銨,經分解、吸收轉化後,結晶,分離、乾燥而成。 氮肥尿素是一種優質、高效的重要氮肥,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開始將尿素用作肥料。 實踐證明,尿素含氮量高且無副成分,在所有作物上都顯示了良好的增產效果。 20世紀50年代以後,成爲各國重點發展的氮肥品種,在1960~1975年的15年中,全球的尿素產量增加了10.5倍,並從70年代開始逐步代替了硝酸銨而成爲世界各國施用最多的氮肥品種。
完整的目錄請參看《中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版》。 尿素2025 但本品經腎小球濾過後,約50%從腎小管中再吸收,其高滲液用於腦水腫、腦疝、青光眼等。 脫水作用快而強(15~30分鐘),但維持時間短(約3~4小時)。 用藥後常繼發腦體積增大和顱內壓反跳性回升,故在本藥注射後3~4小時,須加用其他脫水藥物。 外用其軟膏或乳膏可使皮膚軟化,防止手足皸裂。
尿素: 尿素肥料について
Urea是一種強效蛋白質變性劑,作用通過直接和間接機制。 廣泛用於肥料中的氮源,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 對於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輛,只需使用高壓共軌燃油噴射便可達標,無需使用車用尿素。 尿素2025 對於更高的排放標準,則需要SCR與其他一些技術,如顆粒物過濾器(DPF)、柴油氧化催化器(DOC)、EGR等配合使用。 對於輕型柴油發動機,採用EGR+DPF的技術組合也可實現國五排放標準,而無需使用車用尿素。 尿素屬於醯胺態氮肥吸溼性強,屬中性速效肥料,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
含氮廢物具有毒性,產生於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即脫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脫去氨基的過程,該過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臟中轉化為尿素,不含氮部分轉化為糖類或脂肪等)過程。 例外如,水生的蝌蚪排泄氨,但在其蛻變過程轉為排泄尿素;大麥町狗主要排泄尿酸,不是尿素,因為其尿素循環中的一個轉換酶的基因壞了。 尿素是一種高濃度氮肥,屬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於生產多種複合肥料。 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 但在造粒中溫度過高會產生少量縮二脲,又稱雙縮脲,對作物有抑制作用。
- 2.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 縮二脲含量超過1%時,不能做種肥,苗肥和葉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過多或過於集中。
- 假設自中東運至泰國每噸約50美元,若運到臺灣恐怕要60美元,因此當地生產尿素並未運到臺灣銷售,臺灣廠也已不生產尿素,內需尿素肥料皆自中國進口。
- 包裝規格:有50kg/40kg/25kg/10kg四種,在實際生產經營中,有使用可循環使用的噸包以及集裝箱散貨運輸等多種非常規包裝或不包裝的方式。
- 六.因爲尿素具有優異的溶解染料性能,又有溫和的還原性/抗氧化性及極爲優異的吸溼性(見附表),所以在紡織工業上是優良的染料溶劑/吸溼劑/粘膠纖維膨化劑,樹脂整理劑,有廣泛的用途.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動物和某些魚類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的主要含氮終產物。 作爲一種中性肥料,尿素適用於各種土壤和植物。 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對土壤的破壞作用小,是使用量較大的一種化學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工業上用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含氮廢物具有毒性,產生自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分解代謝(即脫氨基作用,是胺基酸在脫去氨基的過程,該過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臟中轉化為尿素,不含氮部分轉化為糖類或脂肪等)過程。 海生生物通常直接以氨的形式排入海水。
尿素: 尿素 – 基本信息
取本品l.Og,依法檢査(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07% ) 。 取本品0.5g,置試管中加熱,液化並放出氨氣;繼續加熱至液體顯渾濁,冷卻,加水10ml與氫氧化鈉試液2ml溶解後,加硫酸銅試液1滴,即顯紫紅色。 尿素以絡合物的形式,與Fe2+形成螯合鐵。 此外葉面噴0.3%硫酸亞鐵時加入0.3%尿素,防治失綠效果比單噴0.3%硫酸亞鐵好。
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鉀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結合整地底施。 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臨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後期追施10%左右。 只有氮、磷、鉀三種肥料合理配合、科學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是由碳、氮、氧和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又稱脲。 由於尿素在土壤中轉化可積累大量的銨離子,會導致pH升高2-3個單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數量的縮二脲,其濃度在500ppm時,便會對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種肥。
尿素: 尿素 – 氮肥
每種作物對氮、磷、鉀的吸收都有一個特定的臨界期(即作物對某種元素吸收特別敏感的時期)。 此期缺肥(氮、磷、鉀),作物的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影響巨大,即使以後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對作物產量、品質的影響也無法逆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獲得較高的產量,作物對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 尿素2025 由以上分析可見,只有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達到高產、優質。 桃樹的花器對尿素較為敏感但反應較遲鈍,因此,國外用尿素對桃和油桃進行了疏花疏果試驗。
尿素: 尿素藥理作用
工業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除了作為化學合成肥料外,尿素還可以大量作其他化工產品、藥品、食品、染料溶劑、吸溼劑、粘膠纖維膨化劑、樹脂整理劑、柴油機尾氣處理液等多種產品的生產原料。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 尿素在轉化前是分子態的,不能被土壤吸附,應防止隨水流失;轉化後形成的氨也易揮發,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尿素: 中國尿素供應不順 臺肥不排除東南亞中東進口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7日專電)韓國政府今天開會,決定動用軍機自澳洲進口2萬公升尿素溶液,以緩解國內車用尿素緊缺問題;不過,業者憂心2萬公升尿素溶液仍無法解決問題,物流、運輸及農業都可能受影響。 用於水稻、茶樹、柑桔、鳳梨時,可用1/200的尿素溶液(200公斤水加1公斤尿素)。 用於葉片較嫩的作物,如菸草、蔬菜等,則應用1/400的尿素溶液(400公斤水加1公斤尿素)。 尿素為《2012版中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在列藥物。
又名脲或碳酰胺,爲人和哺乳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的一種最終產物,也是動物體排出的一種主要的有機氮化物。 純品爲白色顆粒狀或針狀、棱柱狀結晶,混有鐵等重金屬則呈淡紅或黃色。 無味無臭,易溶於水、乙醇和苯,難溶於乙醚和氯仿。
尿素: 尿素新產品
經過淨化的氨與二氧化碳按摩爾比2.8~4.5混合送入合成塔,塔內壓力爲13.8~24.6MPa,溫度爲180~200℃,反應物料停留時間爲25~40min,得到含過剩氨和氨基甲酸銨的尿素溶液(脲液)。 經減壓、降溫,將分離出氨和氨基甲酸銨後的脲液,蒸濃到99.5%以上,然後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尿素成品。 尿素氮偏高時會發現腎功能也有相應的損害, 患者做血液檢查可發現身體此項數值高, 確診尿素氮偏高了之後要進行相應的疾病治療, 那麼如何治療尿素氮偏高的呢? 尿素氮是從食物裡提出來的, 比如高蛋白的食物, 患者要降低尿素氮就必須控制食用的食物, 對所患有的腎類疾病進行醫治, 下面就來瞭解詳細的治療。 血尿素氮易受到尿量及氮負荷的影響,如上消化道出血、某些嚴重肝病、嚴重感染,應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藥物和飲食中蛋白質過多時,可引起血尿素氮的暫時增高。 此外,在腎功能不全的早期,血尿素氮不一定升高,只有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時,血尿素氮才顯示異常,所以血尿素氮雖可作為判斷賢小球功能的指標,但不如血肌酐準確。
尿素: 尿素氮偏高偏低怎麼辦?BUN正常值是多少
臨牀用於腦水腫、顱內高壓綜合徵(顱內壓增高)、青光眼,也用於燒傷後、術後、創傷後的少尿,並有促進前列腺術後的排尿作用。 外用可治療某些皮膚病,例如製成軟膏或乳膏,可使皮膚軟化,防止手足皸裂,也可用於止癢。 15%~20%軟膏適用於魚鱗癬、手足皸裂等。 每1mL鹽酸滴定液(0.2 mol/L)相當於10.60mg的無水碳酸鈉。
尿素: BUN 尿素氮
根據本液的消耗量與無水碳酸鈉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 1、尿素如果貯存不當,容易吸濕結塊,影響尿素的原有質量,給農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要求廣大農戶要正確貯存尿素。 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裝袋完好無損,運輸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防雨淋,貯存在乾燥、通風良好、溫度在20℃以下的地方。 後者在以焦炭或烴(如天然氣和石油)為原料生產氨的過程中,會大量產生。
尿素: 尿素 – 反芻家畜飼料添加
為了克服蘋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時,於花後5-6周(蘋果花芽分化的臨界期,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葉片含氮量呈下降趨勢)葉面噴施0.5%尿素水溶液,連噴2次,可以提高葉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長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適宜。 尿素在肝臟產生後融入血液(人體內的濃度在每升2.5至7.5微摩爾/升之間),最後通過腎臟由尿排出。 不良反應少,如藥物貯存太久或藥液溫度過低,注入後可引起顏面潮紅、精神興奮、煩躁不安、頭痛及消化道反應等。
尿素: 化肥短缺!恐推升全球糧食價格
Watson 等人餵食綿羊含有N15標記的尿素膠囊,4天后在綿羊血液、肝臟、腎臟中檢驗出含有N15的蛋白質。 這證實了反芻動物可以利用非蛋白質氮。 K. Looli 等人以尿素當作惟一氮源餵食綿羊,發現綿羊能夠正氮平衡,表明綿羊瘤胃裏的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合成其生長所需的10種必需氨基酸。 自此,尿素及尿素化合物成爲反芻動物的飼料添加劑了。 尿素是哺乳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 2NH3+CO2→NH2COONH4→CO2+H2O尿素易溶於水,在20℃時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應。
在雜交稻制種技術中,爲了提高父母本的異交率,以增加雜交稻制種量或不育系繁種量,一般都採用赤毒素噴施母本以減輕母本包頸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噴施父母本,調節二者的生長,使其花期同步。 人們用尿素代替赤黴素進行實驗,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種效果與赤黴素類似,且不會增加株高。 尿素2025 尿素最初被大量使用之處是用在農業施肥上,植物會將尿素攝入體內並且轉換成為含氮營養物以供植物生長。 尿素 而尿素作為護膚品的契機,是農民在莊稼上使用農用尿素後,發現接觸過農用尿素的皮膚明顯的比較光滑柔嫩,而後續纔有學者研究出尿素用於肌膚具有軟化角質及保濕的效果。
在高能量低蛋白或低能量低蛋白日糧中尿素均可被利用, 但在低能量高蛋白或高能量高蛋白的日糧條件下則尿素的利用率差。 對初次喂尿素飼料或只喂粗料、乾草的家畜和幼畜要採用逐漸增加尿素喂量的漸進飼養方式,使之逐步適應。 尿素2025 不良反應少,如藥物貯存太久或藥液溫度過低,注入後可引起顏面潮紅、精神興奮、煩躁不安、頭痛及消化道反應等。 藥液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紅腫、水皰。 尿素 外溢時應以0.25%普魯卡因注射劑局部封閉,並加熱敷或50%硫酸鎂濕敷治療。
尿素: 尿素合成線路
但從另一角度而言,若果真是腎臟病導致BUN上升時,往往腎臟病已進展到相當的程度,喪失早期偵測的功能,也就是說BUN不能在早期反應出腎臟病。 尿素主要用於飼餵牛、羊等反芻家畜。 迄今還鮮見能被單胃動物利用的科學依據。
尿素: 尿素工業領域
尿素在水中的可溶性非常高,因此非常適合被加在可溶的肥料中。 測試幽門螺桿菌存在的碳-14-呼氣試驗,使用了含有碳14或碳13標記的尿素。 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尿素酶使用尿素來製造氨,以提高其周邊胃裏的pH值。 同樣原理也可測試生活在動物胃中的類似細菌。 尿素對於生物來說基本是廢物,但仍有正面價值。 比如,腎小管裡的尿素被引入腎皮質以提高其滲透濃度,促使水份從腎小管滲透回身體再利用。
06 尿素 ,CO2 無色或白色針狀或棒狀結晶體,工業或農業品爲白色略帶微紅色固體顆機無臭無味。 因爲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 尿素含氮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是由碳、氮、氧和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又稱脲(與尿同音)。
用於燃燒廢氣脫硝的選擇性還原劑,以及車用尿素,其組成成分為32.5%的高純尿素和67.5%的去離子水。 人類糧食資源與蛋白質的短缺,也造成飼料工業一大難題。 業者積極尋找蛋白質的新來源,並擴及蛋白質以外的氮來源,例如含氮量高的尿素。 因為尿素具有優異的溶解染料性能,又有溫和的還原性/抗氧化性及極為優異的吸濕性,所以在紡織工業上是優良的染料溶劑/吸濕劑/粘膠纖維膨化劑,樹脂整理劑,有廣泛的用途。
含氮廢物具有毒性,產生自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即脫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脫去氨基的過程,該過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臟中轉化爲尿素,不含氮部分轉化爲糖類或脂肪等)過程。 陸地生物則轉化氨爲尿素或尿酸再排出。 鳥和爬行動物通常排泄尿酸,其它動物(如哺乳動物)則是尿素。 例外如,水生的蝌蚪排泄氨,但在其蛻變過程轉爲排泄尿素;大麥町狗主要排泄尿酸,不是尿素,因爲其尿素循環中的一個轉換酶的基因壞了。 尿素是體內蛋白質代謝後的產物,因為分子小容易自腎絲球過濾,臨牀上可以檢測血中尿素氮來代表腎臟排除代謝廢物的功能是不是正常。
粒狀尿素為粒徑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觀光潔,吸濕性有明顯改善。 20℃時臨界吸濕點為相對濕度80%,但30℃時,臨界吸濕點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濕氣候下敞開存放。 目前在尿素生產中加入石蠟等疏水物質,其吸濕性大大下降。
(4)可增加血中非蛋白氮,故腎功能不全、嚴重休克及明顯脫水者、有活動性顱內出血者、血內氮質積留過多者忌用。 1.尿素中哺乳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 1897年,Waesk 等人提出反芻動物能轉化非蛋白質氮為菌體蛋白質的想法。 Watson 等人餵食綿羊含有N15標記的尿素膠囊,4天后在綿羊血液、肝臟、腎臟中檢驗出含有N15的蛋白質。
尿素: 施用
噴施時間宜在下午4時後,此時蒸騰量小,葉面氣孔逐漸張開,有利於作物對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在雜交稻制種技術中,為了提高父母本的異交率,以增加雜交稻制種量或不育系繁種量,一般都採用赤毒素噴施母本以減輕母本包頸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噴施父母本,調節二者的生長,使其花期同步。 由於赤黴素價格較貴,用其制種成本高。 人們用尿素代替赤黴素進行實驗,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