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數並不多,樂器亦少,因此校友於1976年發起捐款購置樂器活動,樂器短缺的問題終獲解決。 管樂社擁有獨立的社團活動場地,更有著豐富的樂器設施。 管樂社有2項傳統,即暑期音樂會以及年底聚會,許多畢業校友也會特別在此時幫忙指導參與。
- 新竹州接管委員會派羅富生先生為代理校長,辦理接收。
- 上課內容包括一般的攝影認知,及實際拍攝技巧。
- 體育館、游泳池:游泳池落成於1967年,係由辛志平校長發動校友捐建而成。
- 1971年,省教育廳要求新竹中學合唱團退出比賽,往後只能在比賽前做示範表演,直到比賽改制後方能繼續參與比賽,並屢屢締造優異成績。
- 1944年3月 改設「新竹州立新竹農業學校」,停招商業學校生,改招農校學生。
體育館、游泳池:游泳池落成於1967年,係由辛志平校長發動校友捐建而成。 室外有長50公尺寬20公尺的露天游泳池,經過數次整修,於2014年9月初再度整修完畢,每年固定在此舉辦國內高中少有的「水上運動會」,而室內是體育場,可作為籃球場或羽球場使用。 學生活動中心:1988年10月28日竣工,是典禮、月會以及社團或學校辦活動的場地。 學生活動中心的原址是舊音樂教室,在緊鄰校史館的北側;靠近側門出口的地下室為國樂社社辦。
國立新竹高工: 進修研習資訊
一樓為學校軍械倉庫,保管有軍訓教學用T65K2步槍與掃除用具等雜物。
負責編輯每學年度《竹嶺》校刊及竹中竹女文藝獎得獎作品集,並與新竹女中菁菁竹女校刊社輪流舉辦「竹中竹女文藝獎」。 聯合卡K:與新竹縣市各校一同舉辦聯合卡K,讓學生們不僅能夠在歌聲中一較高下,也可以向其他表演者中學習。 國立新竹高工2025 意見反映座談會:舊稱「動員月會」,每月舉辦。 現改為「意見反映座談會」,每學年由班聯會舉辦一次。
國立新竹高工: 社團活動
因此除新建之高三大樓為南北向之外,明德、新民、至善皆為東西向平行建築。 1968年9月1日因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與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政策,接收原縣立高中學生十班,更名為「臺灣省立新竹高級中學」。 創校於1922年4月1日,日治時期稱為「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為日治時期學制,原是五年制中學,1941年4月改為四年制。
- 意見反映座談會:舊稱「動員月會」,每月舉辦。
- 在96學年、97學年、98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三度獲得冠軍寶座。
- 1988年8月 實施商職新課程,停招文書事務科,改招國際貿易科。
- 2005年9月 調整科班,停招會計事務科兩班、商業經營科三班,增設綜合高中部四班,國際貿易科由原二班增為三班。
早年臺灣師資不足時,常代學校老師的課,能教授自然科以外的所有學科。 曾自評一生功績:「我一生中只做兩件事,一個是對日抗戰,另一件事就是當新竹中學的校長。」於1985年病逝,享年73歲。 合唱團:於1947年成立,由蘇森墉老師創立,有著「九連霸,十冠王」的稱號。 而近年來,參與一年一度的校慶音樂會、新竹高中校友年會、兩年一度的六校聯合音樂會演出。
國立新竹高工: 校內班際競賽 / 105學年度
是正門進來沿中軸線所見的第一棟建築物。 一樓為健康中心、護理教室、綜合教室、教師會、校友會所在地,二、三樓為會議室、社團辦公室。 國立新竹高工 核心建築是普通教室、學校行政中心的所在。 其主軸為一略呈南北、向南方十八尖山上昇的中軸線,明德、新民、至善三樓即依此軸線向東西方向延伸出去。
國立新竹高工: 進修部招生資訊
蘇森墉:於其任職新竹高中期間,蘇老師帶領的新竹高中合唱團在全國合唱比賽拿下十冠王的稱號。 蘇老師於2007年5月18日因病辭世,享壽89歲。 自行車社:於2017年成立,社團活動以假日約騎及修車教學為主,活動範圍為桃竹苗地區,寒假亦可能有至外縣市騎行二日的活動。
國立新竹高工: 校內班際競賽 / 106學年度
2005年9月 調整科班,停招會計事務科兩班、商業經營科三班,增設綜合高中部四班,國際貿易科由原二班增為三班。 1988年8月 實施商職新課程,停招文書事務科,改招國際貿易科。 國立新竹高工 綜合商業科、會計統計科分別改名為商業經營科與會計事務科。 補校延教班招收商業行銷科、國際貿易科各一班,另與臺菱紡織廠簽訂建教合作契約,招收員工進修班國際貿易科一班。
國立新竹高工: 教學單位
1993年6月 與交通部郵政總局新竹郵局訂立建教合作契約。 十月與建華國中、培英國中、光武國中合作試辦「國中技藝教育班」。 1945年8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新竹州接管委員會派羅富生先生為代理校長,辦理接收。 學制改為初商三年高商三年制,校名改為「臺灣省立新竹商業職業學校」。 輔導室(視聽教育館):1983年6月完工,原設計為視聽教育館,後一樓作為教務處,三樓為輔導室之用,新民樓竣工後,教務處搬進新民樓,原教務處一樓辦公室則為輔導室接收。
國立新竹高工: 校內班際競賽 / 109學年度
原第18班為「語文資優班」,創立於2004年。 最初採獨立對外招考(因此語文資優班招收的第1屆至第3屆為男女合班),後改由校內已錄取的新生中再行甄試。 語文資優班則是完全的社會組班級,若要選擇第2、3類組則必須轉出。 2016年因招生人數不足導致不成班,該屆第18班改設為「普通班」。
國立新竹高工: 校內班際競賽 / 103學年度
據校友鄭華生(1939年考入,1944年畢業)表示當年一個年級有3班,150人的名額中有100個是日人名額(剛好100個日人報名就直接全上),剩下50個名額由全新竹州臺籍學生競爭(每年約有500人競爭)。 1944年3月 改設「新竹州立新竹農業學校」,停招商業學校生,改招農校學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農校因疏散遷設臺灣苗栗。 校內體育風氣興盛,有各式校隊與體育性社團,女子籃球隊榮獲108學年度、109學年度與110學年度HBL乙組籃球聯賽冠軍殊榮。 新竹中學合唱團從1960年-1970年,於臺灣省教育廳舉辦的全省音樂合唱比賽當中,拿下10次冠軍,並到1968年止,連9次得到冠軍,贏得十冠王稱號。 1971年,省教育廳要求新竹中學合唱團退出比賽,往後只能在比賽前做示範表演,直到比賽改制後方能繼續參與比賽,並屢屢締造優異成績。
在96學年、97學年、98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三度獲得冠軍寶座。 國立新竹高工 團訓:「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現任指導老師為校內專任音樂老師黃世寧老師,107、110學年度參加全國音樂比賽獲得男聲合唱組北區特優第一。 1926年由中華路原址舉校遷至十八尖山附近學府路上,原址為新竹州立新竹高等女學校(今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益智玩具社:於2008年以副社的形式成立,社團以研究魔術方塊為主,另外研究速解、盲解以及各式變型魔術方塊。 2012升格正社後每年固定舉辦世界魔方協會新竹冬季公開賽,以及不定時舉辦世界魔術方塊協會認證的公開賽。 平時協助學校做攝影記錄,例如音樂會、校慶運動會拍攝,也會協助社團拍攝海報、短片。 上課內容包括一般的攝影認知,及實際拍攝技巧。
第1至16班為「普通班」,以國中教育會考登記分發進入的學生為主,在高二上學期開始進行分組分班,分為第1、2、3類組。 國立新竹高工 辛園:紀念辛志平校長的公園,整建於1985年2月1日,位在圖書館西側,立有《辛故校長志平先生行述》紀念碑,其中設有辛校長衣冠塚。 國立新竹高工2025 辛園後方即為通往十八尖山的學校後門,時常成為民眾借道登山之路。 軍械室、管樂閣:緊鄰至善樓南側的小型建築,形狀接近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