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簡單輕鬆」這四個字就如同鴨子滑水一樣,平靜水面下有著錙銖必較的苦心。 坐落在靜謐社區一隅的小樂沐,從充滿綠意的戶外空間開始就營造出慵懶悠閒的氛圍,純白簡約的外牆包覆著溫暖的木質調空間,開放式廚房緊鄰著座位區,甚至連玻璃隔板都沒有,就是要讓你聽到看到聞到廚房裡的一舉一動,這種貼近生活的煙火氣,自然而然地消弭了踏進法式餐廳的拘謹與不安。 歷經了樂沐歇業和米其林指南的到來,陳嵐舒主廚觀察到臺中的餐飲市場在這兩年出現可喜的轉變,消費者更能欣賞料理的質感與細節,因為疫情影響,人們出不了國,還有許多長年旅外的人回國,驅使臺中餐飲市場變得更為活躍,臺中的生活樣態不再只是悠閒無為,還出現了追求享樂感受氣氛的需求。 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陳嵐舒主廚低調經營著自家的樂沐糕餅鋪、好吧Goût Bar、GUBAMI精品牛肉麵,持續著她對料理的鑽研與追求,卻是以一種更平和和豁達的心境,2020年11月在樂沐原址開幕的「小樂沐 Le 小樂沐2025 Côté LM」,強調法式餐酒館的定位,希望來客能用更輕鬆不拘小節的心態享受美食。
她很慶幸可以有這樣機遇去完成執著與想法,願意去做更好的陳嵐舒的法式餐廳。 做菜講究和諧與邏輯的陳嵐舒,在瞭若指掌的海鮮料理上更是駕輕就熟。 小樂沐南方黑鮪魚赤身,運用油封番茄、香草橄欖油、有機九號花生呈現開胃菜的舒適感。 主廚沙拉當令合宜的宜蘭小卷取代鯖魚蛋白質搭春筍,烘托黃檸檬喫出清爽感。
小樂沐: 亞洲50大餐廳百大新入榜:臺中「小樂沐」開箱!開心果香菜鄉村肉凍、烏魚子白玉濃湯、桂花柿子銀耳甜湯…令人超驚艷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小樂沐2025 沒想到,芹菜頭也可以利用作為配菜,滿有趣的,川滷牛小排比較有嚼勁,蜜汁般的風味,很入味,安琪說很像臺塑牛小排。 一入座就先遞上一小杯高湯,我還有點狀況外,喝了一口才想起要拍照,這杯高湯喝起來香氣豐富卻又清爽,似乎有淡淡牛蒡之類的根莖香氣。
- 而生命裡的合夥人及先生、米其林餐廳御用高級餐瓷設計與製作的張聰所設計的團隊。
- 主廚以炙燒咖啡棉花糖作成塔,搭配自製米漿冰淇淋與煙燻豬板油拌炒堅果,堅果與米漿的化學反應讓人戀愛,加上一旁的紅酒西洋梨以柳橙檸檬丁香肉桂浸漬,果香、酒香、堅果香搭配的比例讓人一不注意就完食,很剛好的份量,所謂優雅舒心的法式小料理大概是如此。
- 首先上桌的就是我覺得可以當作小樂沐招牌的肉凍,法式肉凍 Terrine 是把食材以「凍狀方式」濃縮的法國傳統冷料理,對我來說是湯品精華的保存,而主廚把臺灣特色的花生加入其中,帶出了東方口味,加以肉的美味口感,我超愛這道。
小樂沐 Le Côté LM 平日午間供應單點菜色,週間晚上、週末例假日午晚時段則是套餐。 其中,單點菜單上有著法國小酒館裡常見的經典菜色如法式鄉村肉派、嫩煎肥鴨肝等,主菜亦不定時更替,還有適合搭配葡萄酒的綜合乳酪盤、火腿盤等。 而細膩的法式套餐,則可選擇 2 杯或 3 杯葡萄酒佐餐,由餐廳經理陳永淳(Mars Chen)挑選的自然酒值得一嚐。 隨著每一天的沉澱過程被演化、演進,顏色刺激會聯想到食材的變化,以時令感為主與季節最好的味道加以調整,食物與食材有時是有因果關係,必須遵從時令且嚴守拒絕農藥。
小樂沐: 小樂沐 Le Côté LM
像是花椰菜冬天就不用、皇帝豆一定選在春芽最好的時候使用。 像是鰆仔魚、比目魚、東北小卷;基隆來的海鮮口感好Q彈,新鮮竹筴魚運用在奶油醬上,運用很多法式料理細節去處理。 絲瓜、龍艾與金桔,南投九九峯白蘆筍甘苦味上的撞擊、高雄有機自然農法皇帝豆更具質感的優勢,在在呈現辛勤耕作者的最佳食物品質。 躍居亞洲女主廚的高度,陳嵐舒雖將小樂沐設定為臺中在地小食堂,卻以三星等級的標準自我要求。
我們被安排在像這種2人桌,因為盤子大、餐具挺多所以桌子空間會覺得稍擠一點,每一道也都有用不同的餐具,服務人員就會一直過來更換。 所以像服務人員穿著也沒那麼制式,西裝外套加牛仔褲更顯休閒感,不過服務上也沒有因此打折,不少內外場服務人員都是原樂沐班底,我也有看到樂沐主廚 陳嵐舒在旁邊盯場。 」的方式重新開始,主要是想提供一個不要像之前「樂沐」那麼正式、拘謹的用餐環境,「小樂沐」希望帶給大家輕鬆自在的空間享受法式料理。 小樂沐走套餐(set menu)形式,午間套餐有NT$2,580和NT$2,380兩種,晚餐套餐就是NT$2,580,都要加10% 服務費,每一季菜單都不同,可以直接看線上訂位系統附的最新菜單。 小樂沐採開放式廚房,座位不多(室內 20個座位,吧檯 8個座位),裝潢有點現代法式風,客人最在意的應該都是桌距過近,在臺灣通常都會希望桌距大些,但如今的小樂沐更接近我在巴黎用餐的感受,尤其是那種在地人和朋友打屁聊天的小餐酒館,就是不用像以前那麼正式的氛圍。 《Tatler》為專為亞洲社會菁英人士所打造的頂級生活媒體品牌。
小樂沐: 日本經典和菓子「羊羹」沒有羊 究竟「羊」在哪裡?
小樂沐Le Côté LM 所使用的餐盤美器是由法國麗固(LEGLE Porcelain)量身訂製打造的獨家系列,更襯顯盛裝在盤中各式菜餚甜點其誘人美味,料理與載體間如此地相應契合。 「小樂沐 Le Côté LM」所使用的餐盤美器是由法國麗固(LEGLE FRANCE)量身訂製打造的獨家系列,更襯顯盛裝在盤中各式菜餚甜點其誘人美味,讓人讚嘆料理與載體間如此地相應契合。 以當令最新鮮的蔬果肉品海鮮等食材,烹製出風味絕佳的法式料理,搭上由餐廳經理陳永淳(Mars Chen)挑選以自然酒為主的葡萄酒款,讓人感到彷若置身在巴黎最時髦當紅的現代餐酒館裡。 我到餐廳纔想到沒有帶個蠟燭,沒想到,神奇的安琪從包包裡面找出蠟燭,我們請一位酷酷的服務人員幫我們點蠟燭,他看到蠟燭也忍不住笑了。 使用牛骨隨和牛尾下去熬煮的醬汁,讓菲力搭配著喫,配菜是皇宮菜跟菠菜,牛菲力非常嫩,沾點巖鹽提味就美味了,醬汁比較搶味了些。 套餐的一人份麵包籃,幾款麵包都各有特色,有無花果酸種麵包、番茄巧巴達、臘肉麵包,可以搭配附上的手工奶油一起食用,大家都覺得不錯,樂沐糕餅舖遷移至小樂沐,離開前或享用午茶之後,也可以挑選購買喜歡的麵包種類。
小樂沐: 臺中西區│小樂沐-承襲樂沐精神的法式小餐館,慶生情人節或結婚紀念日推薦餐廳
小龍蝦肉質緊實、鱈魚白子柔軟鹹香,紅心芭樂和菱角各自擔任兩種厚度的脆爽口感。 入座後,馬上就給我一顆奶油,剛纔在外面糕餅鋪就覺得這些麵包似乎很美味,讓我還沒開始點餐就充滿期待了。 萩本郡大於2022年7月在臺灣開了「INITA」餐廳,「INITA」融合了義大利、日本與臺灣3種元素,並且在料理時會有短劇表演,使顧客不僅有味蕾上的饗宴,甚至把餐廳變成了劇場。 小樂沐2025 其實我本身沒有很愛法式的牛排烹飪手法,會覺得有點偏硬,但小樂沐在這上面沒有過度法式,牛肉喫來多汁又軟嫩,重點是咖啡醬汁和配菜的馬鈴薯,其搭無比。 小樂沐 進入小樂沐的範圍,原本樂沐外圍的水泥牆改造成了種植綠色植栽的戶外用餐區,但臺灣正中午相當熱,戶外用餐區還是晚上來比較愜意。
小樂沐: 臺中美食【小樂沐 Le Côté LM】預約制的法式料理,芸彰牧場20天熟成臺灣牛菲力,濃鬱好喝的皇帝豆濃湯,臺灣在地小龍蝦((附菜單
但以陳嵐舒的名氣,相信還是比一般餐廳容易得到「米其林」的青睞。 套餐的餐點,幾樣精彩菜色都要加價才喫得到,整體算下來,甚至比在臺北用餐還要貴。 小樂沐春夏套餐菜色「北海道幹貝/櫛瓜/酸葡萄奶油醬汁」。 (圖/小樂沐 Le Côté LM提供,以下同)「鴨腿茄泥凍/松子蔬菜小酥盒」(左)與「『海與山』/生蠔/白蘆筍/豆乳」。
小樂沐: 蔬菜湯
🥂她真正的重點,是另外淋上的綠橄欖醬汁,特別選用今年十月運來的西班牙早摘橄欖油,和西班牙醃漬綠橄欖、蛤蜊汁做成醬汁,甘中帶苦、鹹中有鮮,青草香與杏仁味齊放,整道菜就脫俗了起來。 開放式的廚房,瀰漫著食物香味,廚師專注的眼神、動作,隨時都被來店朝聖的老饕們用鏡頭「野生捕捉」,增添親和感。 小樂沐2025 走進中午的小樂沐,自然光從窗臺灑進屋內,和桌上點綴的鮮花小品、挑高的水晶燈相互輝映,增添一絲愜意俏皮;帶著大理石紋的桌面,時髦優雅,和法國麗固專為小樂沐打造的餐盤搭襯,細節十分講究。 世界多國陸續鬆綁邊境管制措施,國內有望在下半年開放邊境,臺灣虎航宣佈今日上午10點開賣冬季班表,包括日本成田、羽田、關西…
小樂沐: 近期陳嵐舒主廚領居的法式Casual Fine Dining餐廳「小樂沐 Le Côté LM」全新推出2022春夏菜單,以下帶你一探究竟!
已經連續多年獲得米其林二星肯定的「祥雲龍吟」,今日發布宣佈,因重新調整內部服務模式及設定未來發展方向,將於12月1… 許多人喜歡趁著連假安排小旅行、入住高級酒店、飯店來犒賞自己,但若是遇到飯店頻出狀況、服務不佳,且住飯店花費普遍不低,出遊的好心情瞬間全毀,甚至有人會感到被「當盤子」。 「小樂沐 小樂沐2025 LeCôté LM」平日午間供應單點菜色(à la carte),週間晚上、週末例假日午晚時段則是套餐形式(Set Menu)。
小樂沐: 成功整合地方特產與觀光資源 法國「美味名勝地」讓農產品附加價值提高3倍!
既迎合市場主流,也讓廚師團隊能多練手,挑戰開發菜單,搭配酒和甜點,甚至以摘米其林星星為目標,持續前進。 對於這一季的春夏菜單,陳嵐舒主廚在設計之初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希望運用多一些更顯輕盈的方式,例如減少「煎、炸」的烹調手法,並嚴選當季最優質的食材,呈現在套餐形式的料理中,讓來用餐的賓客能感受到這季菜單特有的溫柔細膩。 享受本季精緻細膩法式套餐時,也可選擇由侍酒師林東瑩(Mark Lin)悉心挑選的3杯或5杯的葡萄酒搭配(wine pairing),激盪出更多讓人驚喜的味蕾感受。 「小卷/茴香頭/櫻花蝦米餅/墨魚味噌醬」為表現臺灣好喫的高品質米,嚴選在地品質極佳的毛豆和櫻花蝦,炒過後拌入煮熟的飯中,再塑型煎成米餅。
第一次自己喫法餐頗有意思,有很多食材的搭配組合是我之前從來沒想過的,甚至有些食材對我而言非常陌生,若要問我小樂沐是否美味、推不推薦? 我覺得以現在晚餐一人2580加10%的金額,算一般人還負擔得起的價位,尤其是跟我一樣對美食充滿好奇的話,很值得來嘗試一下。 由陳嵐舒主廚開設的小樂沐,有別於樂沐,主打更精緻簡化的餐點程序,讓客人能有更多品嘗空間;也加深對於在地食材的講究,致力發揮臺灣在地食材的優勢;最後則請到曾經「L’ARÔME 法式餐廳」的行政主廚方柏儼(Raymond Fang)一同經營,試圖打造一間不需要名廚光環也能順利存活下來的餐廳。 Liz認為與臺北相較,臺中名單爭議較小,像甫摘下一星與年輕主廚大獎的「澀Sur-」,主廚林佾華(Ed)曾是臺北RAW餐廳的開幕團隊,以法菜手法、在地食材表現臺灣味的料理手法,也是近年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小樂沐 Le Côté LM 小樂沐2025 所使用的餐盤美器是由法國麗固(LEGLE FRANCE)量身訂製,從餐點到器皿的一氣呵成,讓用餐體驗從味覺到視覺都合拍得天衣無縫。 山海樓主廚蔡瑞郎曾訪在臺菜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蓬萊閣師傅黃德興等重要前輩,學到不少古老臺灣士紳階層專門用來宴請嘉賓的「阿舍菜」並加以改良,這類的菜色不但用料講究,廚工也極為繁複,譬如喜歡把豐富好料包進魚肚、豬肚、雞肚,上桌一剖開全是驚喜,不但兼具視覺效果與多層次口感,也讓東道主面子十足。 主廚將襯在底部的麵包條以椰子油煎至酥香,上頭綴上石蓮花、有機紫玉米、水果玉米等高甜度、高水分佐料相當討喜,有機紫玉米微微的煙燻味,與水果玉米的甜味,搭配濃鬱外放的雞肝醬在口中融合,呈現帶岀帶點異國風的調味。 小樂沐是喫得很開心輕鬆喫很棒的法國菜,可以跟朋友佐酒喫的美食,在樂沐花100分的力氣,到小樂沐只需70分的力氣,嚴格與力道可以同步兼顧,訂位需要兩周間。 在巴黎Long stay的4年之間,陳嵐舒先後習藝於法國巴黎 Les 小樂沐 Ambassdeurs, Hotel du Crillon (米其林二星餐廳)、Pierre Herme 高級點心房,之後轉往美國葡萄酒故鄉加州那帕谷 The French Laundry繼續磨練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