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巖12大優勢2025!(小編推薦)

三級古樹(樹齡100~299年)1197株,包括普陀樟、全緣葉冬青。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全島植被以佛頂山爲中心向外環狀分佈,山坡爲灌木草本植物,沙灘沙丘爲兼鹽性沙性植物羣落,濱海巖壁爲海藻羣落。 山林面積14759畝,有維管植物177科1270種和變種或亞種,其中蕨類植物26科79種,棵子植物8科38種,被子植物143科1153種。 普陀巖 木本植物有91科252屬487種,綠化覆蓋率約爲72.2%。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海岸線曲折,海蝕和海積地貌交替分佈,兼有平緩沙灘和巨大洞穴。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菱形,南北長8.6千米,東西寬約3.5千米,面積12.5平方千米,岸線長30千米。

  • 故有人曾將其與壯麗的朝陽湧日,合稱普陀山二絕。
  • 全山徹夜燈燭輝煌,講經誦佛之聲通宵達旦。
  • 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鍔從五臺得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洋麪,遇風受阻,來到普陀。
  • 法雨寺佔地9000平方米,共有殿堂294間,分列在六層臺基上,從天王殿、玉佛殿、九龍殿、御碑殿、大雄寶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
  • 潮音洞位於島東南紫竹林庵前,龍灣之麓,不肯去觀音院下人海處。
  • 傳說這裏是八仙過海的地方,普陀山禪宗始祖真歇禪師曾結茅於此。

因《華嚴經》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遂被附會爲觀音菩薩的道場,成爲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元、明、清各朝都曾對普陀山賜金撥銀,進行修繕和擴建。 清康熙年間,荷蘭殖民者點據普陀山,將寺院焚燬殆盡。 後來,康熙皇帝兩次撥款修復,到清中葉已擁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大部分建置在島的東南部。

普陀巖: 普陀巖

全寺佔地37019平方公尺,建築總面積15289平方公尺。 寺內有大圓通殿、天王殿、藏經樓等,殿、堂、樓、軒共計357間。 大圓通殿是全寺主廟,人稱「活大殿」,供奉著高8.8公尺的毗盧觀音。

  •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傳統建築屋頂的幾種類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和單坡。
  • “照壁”又叫“復思”,它的意思是讓我們到這裏呢要整整衣冠,帶着無雜念,懷着敬心去拜見菩薩,進入清靜世界。
  • 不少遊客會選擇在遊山拜佛過後來到這裏,赤足走在沙灘上,吹着海風聽潮聲,在沙灘上靜靜坐一會兒,一天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
  • 不論遠近紛紛從四面八方雲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參加法會。

同治、光緒年間續有興建,現存殿宇245間。 天門清梵:指普陀山最東端梵音洞的景觀。 在普陀山衆多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爲其他洞所莫及。 梵音洞山色清黔,蒼崖兀起,距崖頂數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

普陀巖: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這裏供奉的是木質觀音像,他手持玉瓶,雙目微閉,有一種慈祥之感。 他左側站立的是善財童子,他出生時,各種珍寶從屋內地下忽然湧出,所以起名爲善財。 善財出生時,雖然有財寶白白送來,但他天生不愛財,認爲萬物皆空,發誓要修成正果。 他左右兩側是善才和龍女,這個古瓶和蓮花臺下面的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間留下的,後經我們彩繪保存完整。 左側是地藏王菩薩,菩薩在佛祖面前發下大宏願:“地獄不空,絕不成佛”,他用智慧之光,普照衆生。

島上的千步沙和百步沙已成爲著名的沙灘旅遊區,不但有優良的沙質,還有完善的遊樂設施。 暢遊在這樣的佛國海洋中,別有一番滋味。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衆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菸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歎爲觀止。 慧濟寺俗稱佛頂山寺,初建於明代,全寺佔地20畝,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座落於普陀山佛頂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國”享譽海內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普陀巖2025 該寺因山制宜,佈局包括天王殿後,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條平行線上,與左右廂房相擁,頗有浙東園林建築風味,為其他禪林所少見。

普陀巖: 景點3:法雨寺

故有人曾將其與壯麗的朝陽湧日,合稱普陀山二絕。 每當晴天,清晨在此看日出,觀海景,景色壯麗,歎爲觀止。 普陀巖 旭日像車輪一樣,忽然從海底湧起,紅光萬道,散射在海面,“朝陽洞”因此得名,“朝陽湧日”還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普陀巖: 普陀山位置境域

每週五19:00加開一班,次日7:00直達普陀山。 票價從47元(散席)-387元(貴賓艙)不等,其中三等艙150元,四等艙100元左右。 普陀山法雨寺又稱後寺,在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峯下,距普濟寺2.8公里,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 法雨寺佔地33408平方米,現存殿宇294間,依山取勢,分列六層臺基上。

普陀巖: 普陀山作文

四大天王位於東西兩旁,韋馱天王手執金剛杵位於彌勒菩薩像的背後。 各位團友,這就是御碑亭,它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是重檐歇山頂,琉璃瓦筒,金碧輝煌,這在古建築中的等級是相當高的,爲二等級。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傳統建築屋頂的幾種類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和單坡。 屋頂有重檐和單檐之分,重檐等級高於單檐,所以重檐廡殿頂是等級最高的,其次便是這個重檐歇山頂。 亭中有個“御製普陀濟寺碑”,御碑是漢白玉製成的,高3米,厚0.32米,須彌基座,碑首雕蟠龍,上面刻着清雍正帝所寫的記載普濟寺興建和普陀山歷史的御書。 原本這塊碑在_的時候要被摧毀,只是當時有個人在碑上寫了“_萬歲”五個字才被保留下來。

普陀巖: 普陀山島佛國文化

鬱鬱蔥蔥的樹木,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的峯石。 普陀巖 每個景點都風景秀麗,優美如畫,尤其是千步沙讓人陶醉不已。 普陀山是印度話的簡稱,具足稱是普陀洛迦山、補怛羅迦、布怛落伽等,中國話叫做小白華山。 普陀洛迦原爲一山之名,因爲中國人習性好略,或稱普陀或單呼洛迦,久之遂成爲兩個山了。 普陀巖2025 考普陀山之成爲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原因,在佛教經典上也有明文,當時印度就有幾個補怛洛伽等之說。 善財洞 善財洞在普陀山的東北部,和梵音洞是同一個景區。

普陀巖: 普陀山寺廟有哪些

5)普陀有三大香會期,分別是農曆2月19日——觀音菩薩生日、農曆6月19日——菩薩得道日、農曆9月19日——菩薩出家日。 普陀巖2025 整座寺廟位於普陀山後山的山間,從佛頂山俯瞰,感覺半座山都是寺廟。 普陀巖2025 一共有六重殿,目前開放的是第一重的鐘樓鼓樓、第二重的天王殿、第三重的圓通寶殿。 第四重的普門講堂、第五重的天池石窟、第六重的大寶樓閣都還未開放。 先放一張普陀山島的大地圖,基本景點都在圖中。

普陀巖: 普陀山觀音洞

各位團友,朝陽庵在民國初年被毀,1992年在原來的地方修建觀日閣。 這個觀日閣又稱朝陽閣,建於朝陽洞的上方,閣內分上中下三層,設購物、休息、觀海三個大廳,並設有茶室,是觀景,休閒,聊天的好地方。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在幾寶嶺上往東望,就是朝陽洞。 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參觀普濟寺的主殿“圓通寶殿”。 請看,這個單層失明檐的木結構建築,頂蓋金黃色琉璃瓦,飛檐翹角,外觀莊重,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築風格,“圓通寶殿”有“活大殿”之稱,“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 “圓通寶殿”匾額,是宋嘉定七年(公元12_年)皇帝所賜。

普陀巖: 普陀山島基本概況

在普濟寺中,有一個寺廟很大,一棵大槐樹遮住了許多陽光,而有一些陽光像一把利劍穿過縫隙,插入大地,十分壯觀、美麗。 我們一家輕快地走在石板上,喫着手中的零食,一邊欣賞着四周古樸美麗的景色,一邊談笑風生,十分快樂地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普陀巖2025 我們在華嚴經第六十八卷讀到如下一段經文:“瑟鞞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衆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爲利衆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 或以音聲,或以威儀而爲說法,或爲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就。 (中略)願令一切衆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離怖畏已,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

其實它最早的民間客運碼頭就在不遠處的短姑道頭,但一有風浪,船隻就無法靠岸,交通相當不便,所以就建成了現在規模的碼頭。 它的航線主要通往上海、寧波、沈家門、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馬尾等。 自1992年以來,該客運站多次被評爲省級文明客運站、全國港口客運示範站和全國文明客運站稱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