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遮蔽的視野,全方位的展望,伴著山頂清風有著無比的舒暢。 高速公路由國道10號下→直行「旗屏一路」→左轉「臺28線」→過「旗尾國小」不遠,即可發現一座斜張橋「旗山橋」→不過橋即右轉竹寮巷(113-2線),直行可發現三處登山口。 近中午時,山友發現周男失蹤,遍尋不找,趕緊報案協尋,警消立即出動救難人員上山救援,最後在靈山邊峯一處離山徑約3公尺的竹林邊坡發現周男,但已不幸身亡,據瞭解,周男無明顯外傷,至於是個人身體不適或摔落山坡造成死亡,仍有待檢警調查釐清。
旗尾線是臺灣旗山糖廠的營業線,自1910年8月20日開始營運到1978年為止,鐵軌則於1982年拆除。
旗尾: 高雄環狀輕軌環差通過中央環評 拚2023年全線通車
回到民宿收拾行裝,開車進市集簡單用過早餐後,沿140縣道至旗山糖場,大橋前右轉過旗山地景公園後,順路直行約3.5公里後,路邊較寬空地停車。 時間雖早,一路開進來,路邊已停了不少車輛,也有民眾早已下山,悠閒慢行車道兩側。 在老榕樹的一旁有個地下道,那個地下道的上方,是以前小火車站來往大站的天橋(舊九曲堂車站在現在新站的後站),後來小火車站拆除,天橋也跟著拆除了,興建地下道。
從靈山、人斗山、金字面山、福美山至旗尾山,全程約5.9公里(不同登山口距離會有落差),需時5至6小時。 多處攀巖路段及稜線需要繩索輔助,兩側是懸空斷壁,稍有不慎可能墜谷;在繩索保固下,小朋友行走安全無虞,怕高的人則要衡量自身條件。 雖然過程辛苦,沿途回饋卻不少,旗山溪壯闊山河或美濃平原景色,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很多人覺得縱走還要想辦法回到登山口很麻煩,會選擇將旗尾山祠設為終點後折返下山。 過了旗尾山祠後的路跡稍微比較不明顯,但其實也不會太誇張啦,如果沒有人帶為了安全還是建議下載軌跡檔喔。 由於我們路上遇到好心人從靈山停車場載我們回去旗山糖廠開車,所以這段路我們是搭車前往,假如是自己走路的可能還要再額外增加1-2小時左右的步行時間。
- 起了個大早大約七點出門,帶了個小七買的麵包在車上喫,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從國道3切國10,下了交流道後大約5分鐘就會抵達旗山糖廠,超級快的。
- 步道上遇到的石頭,也有種勞作的形狀,兩塊形狀對稱的石頭,小心堆疊擺放著。
- 8元壓力,短線靜待獲利賣壓結束後,有再起漲的機會。
- 從第三登山口進入的話,會先走一小段水泥路,接著就是爬階梯。
鐵道工程於1909年8月開始,分成第一區「九曲堂─嶺口」與第二區「嶺口─旗尾」,其中工程最難的是第一區龍目井到大樹腳莊部分。 工程於1910年4月1日,於8月20日正式覈准營業,最初只有九曲堂、大樹腳、溪埔、嶺口、溪州、蕃薯藔、旗尾七個車站(停車場),而由於有這條鐵道,到旗山只需一小時又四十多分鐘。 而由於高砂製糖會社在1910年9月與鹽水港製糖合併,11月7日正式解散,這段鐵道連同旗尾製糖所便改歸鹽水港製糖所有。
旗尾: 交通資訊:
因為是縱走的關係,所以旗靈縱走也會一次走好幾個山頭,光是有名字的山頭就有靈山、金字面山(美濃聖山,聽說風景超好)、福美山、旗尾山。 靈山三角點過後可以說是這條路線的開始,因為前面都還算穩穩熱身的上坡,這邊下去之後就是一直在稜線上「上上下下」了。 至於要將哪座山當作起點都是看個人,我們這次是走靈山→旗尾山。
- 假如很喜歡稜線獨特的景色,也可以考慮位於臺南的『梅嶺一線天』,或是新北的『五寮尖』、『皇帝殿』、『孝子山』,這邊的景色也很特殊,或是難度更高的臺中『鳶嘴山』以及新北『劍龍稜』,不過地形更加危險具有風險性,要注意安全。
- 開車:國道10號旗山交流道,往旗山方向至底,直走旗屏一路接臺28線往旗山方向行進,至旗山糖廠再轉往登山口;另可選擇導航前往美濃雷音寺,山下與山上都有停車空間,但山上雷音寺旁停車位置有限。
- 因為是縱走的關係,所以旗靈縱走也會一次走好幾個山頭,光是有名字的山頭就有靈山、金字面山(美濃聖山,聽說風景超好)、福美山、旗尾山。
- 旗山糖廠各式不同風味純糖冰品一應俱全,尤以紅豆清冰最受歡迎。
- 這裡曾是喧鬧一時的月光步道,有車可達,可惜在莫拉克颱風肆虐之後,僅剩山友來朝聖。
- 不過走著走著,登高而望遠,看著山腳下不斷變化風景,其實是一種相當棒的享受,這是一種筆墨難以形容的感覺,要爬山才真的能體驗到登太山而小天下,就也正是為什麼最近大家喜歡去登百嶽的原因。
沒戴帽子,整個頭很燙、很悶熱、有點暈暈的,就在這陰涼處休息一下,炎熱的夏天真的是很需要足夠的水,而我們的水….剩下500ml。 一出發,華仔馬上被抱了起來,這裡的路沒有旗尾山好走,這裡的路看似沒什麼人走,雜草、樹葉、路線都不是前面那個路線這麼清楚。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覺得很想喫碗熱熱的東西,決定往美濃喫碗美濃粄條再回家,不虛此行XD 所以就找了一家東門板條喫喫看,真的是名產在當地就是好喫….
旗尾: 高雄彌陀漯底山自然公園
旗尾山之前已經爬過3次,這次帶不同朋友來爬,路線規劃還是老樣子,從第一登山口上,往第三登山口下,再踢大約1.5公里平路回停車處,算是一個小o型路線。 巖洞僅容一人進入,進入後很快就來到另一端,豁然開朗,展望極佳,俯瞰岡山地區。 一線天位於大崗山後山半山腰,兩旁石灰岩壁讓人嘆為觀止,被譽為大崗山(延伸閱讀☛大崗山泡茶賞夜景)的祕境,重點是下車只要步行20分鐘就能抵達,堪稱懶人系祕境,文章教你怎麼去。 臺灣糖業全盛時,臺灣在各地都設有糖廠,隨著糖業沒落,糖廠也紛紛轉型,對路ㄟ而言,全臺糖廠也算去過不少,大都有其特色與發展觀光的條件,感覺旗山糖廠這部份似乎稍微欠缺,也難怪名氣不若左營、橋頭、光復、月眉…等糖廠那麼代了。 寬廣且完善的基點空間,旗尾祠涼亭有不少山友在休息聊天。
旗尾: 高雄觀光工廠推薦
起了個大早大約七點出門,帶了個小七買的麵包在車上喫,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從國道3切國10,下了交流道後大約5分鐘就會抵達旗山糖廠,超級快的。 開車:國道10號旗山交流道,往旗山方向至底,直走旗屏一路接臺28線往旗山方向行進,至旗山糖廠再轉往登山口;另可選擇導航前往美濃雷音寺,山下與山上都有停車空間,但山上雷音寺旁停車位置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縱走路線是沿著稜線前進,不少路段欠缺高大林木遮蔭,夏季曝曬時間拉長,要小心熱中暑或熱衰竭,礦泉水要帶足。
旗尾: 附近熱門飯店
這裡曾是喧鬧一時的月光步道,有車可達,可惜在莫拉克颱風肆虐之後,僅剩山友來朝聖。 公尺,山頂巖稜立有一顆自製水泥三角點 基石,至高點的岩石上展望佳,可見杉林區一帶風光。 茂林風景區在歷經莫拉克風災後,沈寂好些年,在重整的過程中,也規劃出不少新的景點,而就在龍頭山遊憩區裡,有一條極似迷你萬裏長城的「小長城」步道,近年就相當受歡迎。 海拔僅有63公尺的高雄左營「龜山」,座落在蓮池潭西南邊,迷你而隱密,因山型像龜在喝水而得名,又稱龜峯嶺,原本是海底山珊瑚礁石灰岩,因地殼隆起而露出海面的古老地層。 牛角灣溪屬性於東港溪的支流,發源於白賓山,與南部熱門的溯溪地點涼山瀑布僅一山之隔,在八八風災之後才被人勘查發現,在近幾年也成了南部相當熱門的溯溪路線之一,所以途中也看到不少溯溪業者所架設的拉繩,沿著溪谷旁也有步道可以通行。 旗美地區近日山林大火頻傳,上週四(18日)下午3點多,旗山旗尾山第三登山口附近草叢發生火燒山火警,火勢撲滅後,消防人員在現場發現一個被橡皮筋綁住紙條的石塊,紙條上也有燃燒的痕跡,疑似是「引燃器」,於是將此可疑物品轉由相關專業單位進行採證。
旗尾: 高雄小百嶽2:觀音山
旗靈縱走是登山界人人都知曉的路線,從旗尾山開始,往靈山(人頭山)攀爬,或是從靈山爬向旗尾山,途中會經過數個山頭,包括福美山和金字面山,全程需要攀巖,彷彿是皇帝殿的加強版,耗時約5-6小時,需要兩地接駁。 更進階的走法是旗靈月縱走,加上月光山,全程耗時約8-10小時。 月光山的走法也很多樣化,可以搭配克孝峯和雙峯山,完成一個O字型路線,也就是我和麻糬清明連假第一天的行程。 高聳獨立的三角形連峯,似古代旌旗之尾,早期稱為”旌尾山”後更名為”旗尾山”,為高雄十大名山之一,山頂展望頗佳,曾為臺灣府志選為臺陽八景之一。 山雖不高,筆直矗立,傳統登山口(第一、二登山口),陡峭拉繩,頗有高山野趣,第三登山口,完善步道,為當地民眾健身、休閒步道之一。 旗尾 旗靈縱走指的是從高雄旗山區的旗尾山走到美濃區的靈山這段稜線,屬於玉山山脈尾稜,一般由旗山糖廠旗尾山第1登山口起登,經旗尾山至靈山後,由雷音寺下山。
旗尾: 旗山車站在日治時期興建,曾是重要客貨運樞紐,現開放售票參觀。 圖/林伯驊 攝影
過了靈山之後,就進入此行最精彩的路段,開始上下數個山頭,時而有垂降的陡坡,以及斷崖峭壁,稜線開闊地則可眺望南臺之霸北大武山雄偉的英姿,及廣大遼闊的美濃平原景觀,沿途還有巨石竹林,景色多元豐富,毫不遜於其他的名山大嶽。 在高雄車站搭乘8011、8025、8028,或在旗山轉運站搭乘高雄客運8037、8038、義大客運261至「旗山國小」或「旗山糖廠」站下車後步行數分鐘即可抵達。 美濃站位於電力公司旁,車站及鐵軌已為空地停車場,東側隔一條馬路便是美濃鎮農會,美濃鎮農會旁就是高雄客運站,是美濃重要的交通地點,攤販商店林立,著名的粄條街就在不遠處。
因為去年的時候Mao曾經自己一個人走過這一段,他給大家的建議是從靈山的方向走比較不會那麼累人,因為整體來說是慢慢向下走。 涼亭後方是通往靈山方向的步道,也就是「旗靈縱走」的路線。 若在沒有接駁車的情況下,走來回是相當耗費精神和體力的。
旗尾: 現實版山水畫!高雄旗靈縱走 旗尾山、福美山、金字面山一次收
旗尾,是臺灣高雄市旗山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部偏北側。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東平裏不含西北部邊界地帶及南端、東昌裏不含南部凸出部分及西南半部的西側邊界地帶、中正裏南端、圓富里東端、瑞吉里東南部、湄洲裏東部、大德里東部、三協裏東端,以及杉林區的月眉裏南端。 旗尾2025 *如果你們有什麼疑慮想跟我們聊聊、推薦什麼厲害的給我們、無聊就只是想隨便回個幾段話,都非常熱議與我們做互動,會用最快時間回覆大家的疑難雜症。
旗尾: 高雄親子登山健行步道︱旗尾山:登上第72號小百嶽真的沒有那麼難,只要通過941層階梯的挑戰
旗尾山也是高雄熱門的健行地點,不僅地形有趣多變、路線多元,視野也相當遼闊,小有挑戰的山徑令旅人熱血沸騰! 旗尾山步道比較多人爬的是一號和三號路線,許多人會根據自身體能狀況安排一上三下或三下一上的O型路線,體驗不同的登山路徑。 一般民眾登旗尾山,常以山稜西端的涼亭為目標,登山入口可以分成東面的褒忠義民廟登山口,以及西面的楠梓仙溪沿山公路登山口,登亭的時間大約都為40分鐘。 當登臨涼亭時,極目四望,田園景觀盡收眼底,不知不覺令人神清氣爽。
想要挑戰體能、鍛鍊體力,也想要輕鬆踏青、看看風景,不如到觀音山吧! 雖然觀音山海拔不高,但路徑多元複雜、有好幾個登山口,從闔家事宜的新手級步道到充滿挑戰的健腳級步道都有,不論你是新手老手都能在觀音山規劃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線。 近年來在楠梓仙溪沿旗尾山的公路,另增有兩處的登山口。 旗尾2025 此兩處登山口為旗尾山脈稜線縱走的起點,均可上接到涼亭,再沿主稜線縱走至美濃靈山的雷音禪寺。
通過巨石陣勢,來到與第三登山口交會的平臺,崖邊巨石上孤立著一棵風姿綽約很有意境的大樹,原來這裡就是『仙人臺』。 巨石旁叉路口石階左下便是回程要走的「第三登山口」方向。 登頂一共有三個登山口,老爺研究過最理想的走法是從第一登山口上,第三登山口下,再走1公里多的產業道路回程取車,也就是所謂「一進三出」的一個完整O型環走路線。 中秋連假擇一日登高望遠,這次老爺排了位於高雄的旗尾山,據說就在旗山糖廠附近,爬完後就可以順便去喫超人氣的「紅豆健素冰」那才叫一個過癮。
,遇到山友晏志美老師 、嘉義市山恊林克明領隊,合照後開始今日的行程。 由於全程僅福德祠有提供水源,加上福德祠過後的路段相當悶熱,冬天都必需做好防曬準備,行動水也要加倍攜帶,所以夏天根本沒有山友敢行;雖峻峭路段都綁有索繩,也綁有路條,但陡上急下的 路段很多,增加了許多的難度。 尤其是福德祠過後的路段若沒有找路人等山友持續維護,更是難行。 「雞冠山」舊稱金山,又稱麒麟山,位在高雄燕巢區的金山裏,金山國小的西南方,因為山形極似雞冠,上空俯視又如同一隻趴著的麒麟,因此成為燕巢最引人矚目的地標。 旗山警分局獲報疑似有人為縱火,也立即同步展開調查,在火災現場附近查訪時,發現86歲陳姓老農的工寮附近有石塊和撕下的日曆紙,與在火場發現的「橡皮筋綁紙條的石塊」雷同,鎖定陳姓老農涉嫌重大。
再往老榕樹的旁邊走去不遠處,可以看到一棟超可愛的建築物,那就是『九曲堂鳳梨會社』,也是大樹人口中的鳳梨罐頭工廠。 再加上九曲堂是「大火車」和「小火車」的轉運點,所以更為興盛。 鳳梨會社在光復後改建為軍屬汽車修護廠,後來也一度作為眷舍使用。
也因為路線上上下下,所以比一般爬山累很多,所以也有人會背著重裝來這邊做體能訓練。 回程的時候Mao跟Sonia、阿銓說等一下會沿著這條山脈走過來,不過當下他們還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只覺得有點長。 提供雙北敬老卡旅遊資訊,讓您一卡在手輕鬆就出門,專屬銀髮資訊、跨出家門感受、銀髮分享回饋。 亭前有塊石碑刻有「旗尾山祠」的字樣,石碑背面在歲月的摧殘下已不易辨識。
此段路程單程約為3小時,沿途視野開闊,林相蒼翠,亦為登山者的另一最佳選擇。 福德祠旁放置休閒椅,旗山溪美景一覽無遺,小憩片刻補充能量後才真正開始進入山徑,約花15分鐘即抵達海拔390公尺的人斗山(又稱人頭山)三角點,沿途樹木成蔭,幸運的話可以看見山羌現身。 旗尾2025 旗尾山海拔318公尺,位處玉山山脈最末端,3處登山口各有千秋。
旗尾: 交通
旗尾山屬於玉山山脈的末端,東鄰美濃平原和荖濃溪,西接楠梓仙溪和旗山鎮,抵達旗尾山祠頂更可展望浩瀚無礙的絕世美景。 卡悠峯瀑布的舊名為內獅瀑布或大門坑瀑布,民國102年3月時任鄉長孔朝先生,以排灣族語傳統稱謂正名為「卡悠峯瀑布」。 這裡的步道規劃相當完善,而且每100公尺就會表示一個里程碑,只要遵照步道上行,大約15分鐘的路程,就可以抵達目的地。 大約走了 30 分鐘左右便可以看到左邊一條往下的道路,這就是「第二登山口」上來的地方了。 在這裡之後第一和第二登山口的路線會重合,一路往第三登山口去。
旗尾山第一、二、三登山口都在高 113 縣道上,走臺 28 線往旗山方向,就在要上旗山橋之前往右有條小路,那就是 113 縣道了! (如果不好找,可以直接用導航找「旗山糖廠」即可)車子也可以直接靠路邊停即可。 21b948c24d59a1debfa9735bb722c753.png這種一路都要攀巖的路段過去之後,就是一個歪斜的大樓梯。
中國時報【林雅惠╱高雄報導】 旗尾山屬於玉山山脈的末端,東鄰美濃平原和荖濃溪,西接楠梓仙溪和旗山鎮,從國道10號進入旗山地區時,遠望旗尾山脈,山頂突出呈鋸齒狀,恰似清朝之三角旗(蛟龍旗),故稱旗尾山,古代又作「旂尾山」。 旗尾山是民眾登山健行的好去處,兩條步道都具有挑戰性,在地景橋開放通行後,除了附近民眾到此登山外,外地登山客更是絡繹不絕,海拔318公尺的旗尾山從平地拔起,在頂峯觀賞旗美握也田疇,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旗尾山位於楠梓仙溪畔共有三處登山口,第一登山口與第二登山口都是有些難度的荒野畸石路,只有第三登山口是較好走的登山步道,從第三登山口出發,初期是平坦的水泥道路,然後是傾斜45度角階梯,號稱有999階,從山下到攻頂總共需花大約40分鐘。
因為這次疫情,突然很慶幸臺灣還是有許多民生工業和田地,這些平時不是光鮮亮麗的行業,多少次讓臺灣從天災人禍中撐下來,像是穩固的基石。 如同很多部落客提到的一號登山口的路線幾乎都是山路,而且不少路段需要拉繩子沿著岩石上山,沿路大部分有樹蔭,但是近山頂的路段就是直接曝曬在陽光下,雖然才短短爬升三百公尺,但是流了不少汗,兩人帶了2.2公升的水都喝光了。 旗尾 懷念山上的我們,剛好安排來登「靈旗縱走」,而「靈旗縱走」也就是從美濃的靈山攀登至旗山的旗尾山,全程可看見非常寬廣無礙的稜線美景。
沿途要上山六個山頭,經過無數瘦稜或裸岩,又有非常多路段需要拉繩或攀爬樹根,沿途可欣賞形似刀鋒的綿延山巒、感受絶壁奇峯的視覺震憾,為山友們稱為高雄五寮尖,是稍具挑戰性的進階行程。 據瞭解,32歲周姓男子今早與友人相約爬山,自旗山出發攀登上旗尾山後,再沿旗尾山三角點縱走至美濃靈山,此路線約在海拔300公尺高上下起伏,全長6.5公里,是相當熱門的登山健行路線,單趟腳程約3、4小時。 316c639d0ad85e9ca1f8d96eadd63371.png下山後,還要沿著公路走半小時才會到一號登山口,經過了一片香蕉田,很意外這裡的香蕉樹這麼的高大。 其實這次清明連假因為全臺還籠罩在疫情之下,所以無法出遠門,原本連假第一天想單天來回石夢谷步道,但是天氣不佳車開到嘉義市區就折返,出於補償心理,隔天天氣好一點時才決定改衝旗尾山,對於住在南部的人來說,這樣子一個下午的小健行活動時程上比較從容。 在這停留了約40分鐘,原本的旗尾山之旅就會到這劃下句點,沿著剛剛的階梯走回到旗山糖廠,但因為還有體力、時間也夠,被佳姐推坑直上靈山,就這樣啟程了我們的旗靈縱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