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護實習2025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但如果是當天早上才發現印出來格式跑掉,那就只能硬著頭皮交作業了,除非你剛好帶著筆電又還有時間;我碰到的老師只要求我們在最終的報告格式一定要對,中間的部分她沒做扣分的動作。 首先,去i-bon要排隊,除非你願意提更早些起牀,否則就會碰到你的同學也來列印作業,而浪費了在單位可以做準備或喫早餐的時間。 我個人覺得工具書是一定要準備的,不過因為每個人整理資料習慣都不一樣,工具書也因不同出版社而有不同的排版跟思考方式。 整理起來有條理,自己也纔不會忘記答應學長姐要做的事情哦安全皮尺,其實一般15公分硬尺也可,如果只是量傷口大小或畫畫線硬尺就可以了,只是因為還有產科實習嘛,這款可以量新生兒體長,所以當初才選這種的。 總之,實習過程教了我很多很多,除了經驗和技術以外,主要我學到的,就是怎麼去面對〝人〞。 這些經驗都會成為我上進的動力,希望以後我可以延續經驗,繼續走下去。

  • 我是B1 想問精神科是不是要得到醫囑護理師才能進行約束阿 不然我之前住院一直被護理站的男護理師約束在輪椅上有點麻煩…
  • 謝謝經常跟在旁邊的老師,她辛苦及細心的講解、耐心的指導我們,對人不對事的做事態度,讓我們都非常尊敬。
  • 當護生開始繪製病人故事,時而會談出現瓶頸,時而畫畫出現障礙,之後全組一齊討論發問,再出發、再補充。
  • 每一位剛從學校出來的護生,都抱持著不同的心情去面對實習,有的學生期待可以學新事物,有的學生很害怕面對病人,而我,即是後者。
  • 實習老師雖很嚴格,對於學習有落差學生更不會放牛喫草,但很支持學生,總能盡心幫助學生順利通過實習。
  • 每次不同的經驗都是一種學習,好的可以做為榜樣,不好的就當做借鏡吧!

在生產房觀摩時,除了觀看實際的生產過程,注意醫護人員的角色職責,觀察醫護團隊間及和產婦及家屬的互動外,我總是會特別留意產婦夫妻間的互動及情感表達,還有和新生兒接觸時的互動交流,我覺得這是在產房能觀察到的寶貴機會,也會有很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待產房真的是個很溫馨的單位,也讓我真正感受到人性化的護理過程。 之後回到醫院實習,很高興能有到兒科門診實習的機會,增加了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雖然門診護理人員的工作沒有像病房護理人員那樣的繁瑣忙碌,但有許多工作內容是不太一樣的,在門診實習的短短兩天,我觀察到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還有護理人員、小兒科醫生和病童及家屬的互動。 在門診實習雖然很多時候幾乎是見習,但在跟診時,我會協助幫病童擺位及安撫逗弄哭鬧不安的小病童,也會幫忙量體溫,在健兒門診實習時,會協助學姐引導家屬拿出健康手冊,幫寶寶測量身高、體重及頭圍,並填寫在單子上。 在健兒門診的注射室見習,看到學姐們耐心地安撫緊張害怕的孩童,用心的向家屬介紹疫苗及衛教,小心翼翼地核對及準備藥物,並仔細地跟家屬再次核對注射藥物,最後溫柔而堅定「快狠準」的下針。

基護實習: 實習生專區

面對第一次的基護實習,讓我帶著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經過初次見面的簡單自我介紹及認識環境之後,大夥們就開始與自己的學姊們跟著見習,選定好自己要照顧的病人之後,就開始了實習階段,可以依照自己病人的所需替他完成一些簡單基本的技術,在實習前我對自己的期望是不管是否是在基護的領域內,我都要勇於嘗試,因為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在與同學相互互助之下,交換一些自己都重複做過很多次的技術,讓我有機會每一種基護技術都有實際的經驗,這一點我達成了。 因為實習單位在內科,所以有些內外科的技術層面,讓我有機會先學習到,比別單位的同學在內外科這環更有概念。 高護實習現場,常見下述情境~護生:「老師09要換藥了!」,有些只記牀號的同學。 當老師進一步發問: 「這是什麼樣的病人?疾病對他造成什麼困擾?」,護生投予我懵懂無知的表情! 對病人去脈絡化的認識,讓我反思自己教學需改進,策略需改變,因此我試著將手繪病人故事,納入高護實習的學習元素,讓他們試著去重新認識病人、同理病人苦痛,試著去敞開心門溝通,關懷病人需求,試著串聯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靈性評估。

  • 結束了待產房的實習,對待產房的環境和護理常規更加的認識,雖然四天的實習時間不長,但也試著努力的回想課室所學的學理,如何運用於臨牀照護中,提供待產婦專業的護理指導和照顧,剛開始實習的第一週,很多都還不適應且未上手,一切都還跌跌撞撞,希望能越來越投入在臨牀情境中,做事更用心仔細,表現得好一點不要再被老師罵了。
  • 在生產房觀摩時,除了觀看實際的生產過程,注意醫護人員的角色職責,觀察醫護團隊間及和產婦及家屬的互動外,我總是會特別留意產婦夫妻間的互動及情感表達,還有和新生兒接觸時的互動交流,我覺得這是在產房能觀察到的寶貴機會,也會有很深刻的體會和感受。
  • 在門診實習雖然很多時候幾乎是見習,但在跟診時,我會協助幫病童擺位及安撫逗弄哭鬧不安的小病童,也會幫忙量體溫,在健兒門診實習時,會協助學姐引導家屬拿出健康手冊,幫寶寶測量身高、體重及頭圍,並填寫在單子上。
  • 基本護理學實習的項目就是護理師最簡單的工作,監測病患的生命徵象,也就是體溫、心跳、呼吸和血壓,還有幫病患和臨牀學姊們跑腿、傳話。
  • 在精神科實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和個案會談,我的個案總是無法回答我的問題,但我卻學習到傾聽和陪伴,無論在會談技巧或是治療性人際關係的建立上,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至少這次已經是個很好的經驗了,相信透過經驗的累積,會不斷的進步成長。
  • 但是當初團揪的同學就說評估腦傷那種等級的病人基本上我們根本碰不太到,本來就是意外發生像是有病人跌倒或其他情況需要評估pupil size跟light reflex時會用上的,評估工具還是要買,不用再跑回護理站拿東西,因為一慌忙起來根本忘記東西擺在哪裡。

不過也算學習到和見識到了以往沒接觸過的經驗,也真是收穫滿滿囉! 謝謝老師用心的教導,也很感謝單位上的學姊耐心地給予指導和包容,您們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下週開始要在產後病房實習,相信會是更艱難的挑戰,期望能順利度過,且學習到許多臨牀實務和專業技能。 接生的醫生都蠻活潑搞笑的,生產房的氛圍都很輕鬆愉悅,醫生縫會陰的技術也很好,都很仔細的一針一針縫得很漂亮。 護理人員和個案間能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互動親切熱情,能提供專業豐富的衛教指導,且隨時的提供關心與協助,對於各項治療也會予以充分的解釋並尊重個案的決定,我覺得這些真的是很難得很棒的好榜樣啊!

基護實習: 實習總心得報告(這是我的實習期間作業)

其實照顧病人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困難,人與人的相處及溝通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用你的同理心及那份對護理的執著照顧病人,內心的成就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當病人露出那非常舒適的表情時,當然你並須對他有所瞭解,例如:kardex上那有關他的一切、檢查治療的項目日期、藥物治療單上病人所使用的要有哪些,作用及副作用是什麼? 我在大學部室實習期間,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勤學好問,能將自己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於實際。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骨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牀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 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在接觸臨牀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並非想象那麼簡單,並非如書上說寫那麼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所以隻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 剛從學校出來實習時,因為自己的作息不佳,上班常打哈欠,開會時打起瞌睡,加上因忙著實習前的準備,沒把自己的儀容整理妥當,鬍子沒刮,看起來邋邋塌塌,所以第一天實習就被實習老師糾正服裝、儀容、態度。

可是護理工作更需要堅持與忍耐,每天每夜,護士的工作都很繁忙,很辛苦,不停地在病房中穿梭,偶爾還會遇到不太講道理的病人,這樣護士的工作就更難進行了。 每當我面對那些失而復得的生命、來之不易的歡笑,我就會感到欣慰,感到無悔。 我覺得也可以應用在整理出哪些病人要換藥、復健運動…或看單位性質要執行的事項。 完成與否以及數據都淺顯易懂,如果剛好要去喫飯或開會時間到了剛好找不到學長姐時,直接字條一留,一目瞭然。

基護實習: 實習時間表

在我們要來實習之前,學校有推薦幾本查要字典,非常不好用,希望未來學校可多在市面上找口碑較好牌子的藥典供給我們參考,尤其是有包含一些商品名的字典。 而案例分析就是要把個案所有的藥寫出來並觀察有無副作用等等,而且要把平常個案主訴的句子寫上去,之後再來分析健康問題,以及護理措施。 說到交班我一定要講一下,一開始完全聽不懂的那種,學姊講的有夠快。 要練習去把一些關鍵字寫起來,像是可能病人病人去做什麼檢查,然後白班報告會出那可能就要follow一下,或是病人哪隻手禁治療(這就代表那隻手不能量血壓、打針)等等的,要多練習因為之後要跟老師交班。 我們總共有五個人跟著一位導師,還是實習菜鳥的我們,老師就像是母雞的存在,小雞們努力的跟著母雞跑、尋求母雞的協助、試著聽懂母雞的教導。 基護實習 住在骨科的病人來住院的時候都很匆忙,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裏瞭解病人、記住病人,也隻有如此,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基護實習: 護理實習成長歷程心得:不要害怕自己的成長

還有給藥時也是,最喜歡和學姊對完藥後,走到病人單位,然後跟開心兼自信滿滿的告訴病人「伯伯(阿姨),這一顆是你的……藥,要記得要在……時候喫,喫完後可能有……,不過如果覺得身體……,就通知我們一下……」,我記得我第一去發藥的時候,發完藥回來,真的覺得自信滿滿,有一種「我又長大了一點點了!!」的感覺,非常非常的開心,終於幫到一點點像樣的忙了。 雖然跟其他技術比起來,這些都是唯不足道的小毛皮,但我覺得就是這些最容易跟病人建立護病關係,所以倒是認為它們挺重要的……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想太多……。 遇上清明連續假期,所以本週的嬰兒室實習就只有兩天,真的覺得好可惜喔!

基護實習: 實習-基本護理學實習(含心得)

酷酷的,天生鄙視護生的大叔;住院住一個多月,由無奈而苦中作樂的阿姨;不良於行卻盧著要下牀的伯伯;很冷漠,我從一開始照顧到現在,目前已經病危的伯伯;喜歡調侃小護士的怪叔叔;很親切但沒什麼互動的阿嬤;有時偶爾襬著臭臉的阿公;對我們超有禮老是把謝謝掛在嘴邊的老爺爺……和一些喜歡我們、看不起我們的家屬們……。 基護實習 我覺得,護生就是卡在這個最尷尬的邊緣,我們看的不多,對什麼都好奇而多愁善感,但是會的也很少,有時會引來家屬的不耐,感覺像被潑了一桶冷水,可能每個走過護理的人都有這樣子的想法吧? 但是,雖然我們自己有時候也覺得自己礙手礙腳的,但我還是希望同學們可以珍惜現在這樣的心情,在以後面對一切事物都變的麻痺時,可以想一想現在這個時期的心境。 還記得剛來的那些天,真的是有點給他土土的,一天到晚只有vital sign,量到後來,某些覺得妳很煩的病人就會開始給你白眼……。 可是兩個禮拜走下來,雖然說我做到的技術次數和豐富度實在是不夠理想,但是那些已經看我看很久的病人,感覺的出來對我們的看法也不一樣了(至少不會像一開始,頻頻給妳鄙視的眼神了……嗚!!那段時間真的很難過!!),開始比較信任我們,也會請我們幫忙。

基護實習: 實習資訊專區

當護生開始繪製病人故事,時而會談出現瓶頸,時而畫畫出現障礙,之後全組一齊討論發問,再出發、再補充。 幾週後,我們像譜出一篇篇美妙的樂曲,時而高調歡樂,時而迴旋優雅,每則病人故事都很有個別特色。 我看到病人之於學生,像長輩對孫般暢談、向朋友間互相慰問,老師再問護生關於病人的問題時,護生多了一點自信的回答。 在奇美醫院實習時,每天看著學姊做治療,評估病人並展示護理的獨特性,我們一樣畫葫蘆地學著,應該不難。 但我卻開始感到恐懼:明年畢業後成為護理師之後,就得像現在的學姊們一樣,獨當一面,處理病房的繁忙工作,下班後,不懂的地方,得查資料或請教學姐,很多事都要自己去摸索,這讓我慌張,害怕自己不能勝任,想要逃跑,現在的自己是做不到這樣的程度,再來是覺得護理的工作性質,是目前沒辦法接受的。 實習是護生成為護理師中最重要的階段,進入未來的職場”醫院”實習,經由瞭解病人所需,給予適切的照護,學習成為一位護理師。

基護實習: 實習就業輔導組

每一位剛從學校出來的護生,都抱持著不同的心情去面對實習,有的學生期待可以學新事物,有的學生很害怕面對病人,而我,即是後者。 實習過程中,我由陌生戒懼逐漸轉化到擔當責任零缺失的心境。 基護實習 在嬰兒室除了照顧嬰兒室裡的寶寶,我們也會協助開門接送親子同室的寶寶,送返寶寶時詢問媽媽母乳哺餵的情形,但也由於我們的經驗還不足,許多時候家屬所提出的問題或配合事項的方面還是由學姊們去做應對,這些是我們還需要再學習的。

基護實習: 實習相關表單

每次實習前我總是有許多的擔心,最擔心的就是遇到很嚴肅很兇的老師,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好無法受到肯定,擔心考試不會寫、功課寫不完,擔心被問到學理不會回答,擔心無法和同學好好相處……,還好很幸運的這次遇到一位很溫柔好溝通的老師,在老師耐心的帶領下,漸漸地減少了我許多的擔心,增強了一些學習的勇氣。 還記得要來這站選習的前一晚我是多麼的焦慮緊張,害怕自己在臨牀表現得不好,而恐懼地流下眼淚,總覺得在過去的實習中沒有很好的表現,而選習會是個更高壓且艱難的挑戰,擔心自己無法跟上進度。 隨著來到婦幼NOR實習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這樣的擔心也漸漸的減少了,很幸運自己能遇到這麼優秀的臨牀實習指導老師,及一羣好相處的實習夥伴。 基本護理學似乎每個老師的教法不一樣,有些是老師從頭帶到尾,有些是老師帶少部分,其他都讓你去跟學姊,但這些其實都差不多。 在去實習之前一定會很緊張,畢竟之前沒有實習過的經驗,也不知道要提早準備什麼,一直翻基本護理學課本希望能把所有內容記在腦子裡,這樣也沒錯。 另外,強烈建議也做vital sign紀錄單,可做小份裁剪,相信我,每天用小本子記也會很亂,又不好分工,根據科目不同也可以設計一下。

基護實習: 護理系實習生事前準備 ,13樣必備小物,讓你實習不會缺東缺西!

在經過兩週的實習後,我們開始熟悉了學姊作業的流程,開始有餘力幫學姊量全病房病患的生命徵象,也開始學會幫學姊們補治療車上的耗材,作業也開始步上軌道,對老師說的專業術語也反應更快。 基護實習2025 總共是「基護、內外、產、兒、精、公、選習」八次實習,除了選習,每一次的實習是週一到週五,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在哪個醫院實習、在哪個單位實習,都是學校隨機分配,無法自己選擇。 那你真的要好好看下去,在長庚科技大學(以前叫長庚技術學院)實習沒有這麼簡單,尤其是五專生,我們可是穩扎穩打的實習,先說,我們不像實習醫生有薪水(太多人問這個問題了)。

基護實習: 護理臨牀實習心得

最後最最最重要的是,去臨牀要有禮貌,學理不好沒關係,重點是真的要有禮貌,而且不要往東往西,老師學姊說的事最好記在一個小本本裡面,回家就拿出來翻一下,纔不會隔天到了臨牀纔在急。 再來是每天要做的技術,這個一開始一定會很緊張,畢竟之前都是對假人練習技術,而今天突然要你去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人做技術,一定會緊張到爆,其實之後做久了就會好一點,記得要用和善且日常化的句子去跟病人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畢竟不打好關係的話之後溝通實錄和案析很難寫啊… 1.把醫護術語看熟:一些重要的單詞比如說:bid、qid、Q幾H這種時間的詞一定要搞清楚,也要知道例如像qid是 、tid是9-1-5之類的,因為這些臨牀每天一定會用到。 那很遺憾地……只能另外選擇其他病患,並且其他已經蒐集到的資料一切作廢,因為兩位病患不能做成一份報告,所以對我們來說聊天的時間是分秒必爭。 大致來說就是像上面這樣,幾乎每一句都要做分析,還有其他許多溝通技巧與術語是必須使用的,使我們必須自覺每一句溝通都是有效的,而不是一堆廢話的閒聊,因為病患隨時都會出院,若在病患出院前沒有蒐集到有效的資料……

早上的生命徵象測量,讓我們藉此和病人道早安,順便關心病人的情況,是個和病患建立良好互動很好的時機。 在精神科實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和個案會談,我的個案總是無法回答我的問題,但我卻學習到傾聽和陪伴,無論在會談技巧或是治療性人際關係的建立上,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至少這次已經是個很好的經驗了,相信透過經驗的累積,會不斷的進步成長。 這次實習我照顧的是精神分裂症的個案,在這四週照護的過程中,我除了對精神分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經由長時間的相處,漸漸地觀察到病患的症狀和病情,期望自己具備更專業的能力,提供個案更完善的護理照護。 還記得當老師排給我第三間的個案時,心裡總擔心自己無法勝任,要做胸腔物理治療,要噴霧治療,要抽痰,還要給藥…..,比起其他只要餵奶、換尿布的個案來的忙碌許多,但漸漸地熟悉上手後,發現其實這樣比較充實且能學習到更多,而且當寶寶在自己的照護及安撫下能有改善會很有成就感呢!

回想在學期間,我曾在老師引領下畫過病人關聯圖,讓我對病人的整體脈絡更加清楚,在照顧上更能貼近對方的需求。 因為過去的啟蒙,在開始擔任臨牀指導老師後,每次帶領基護實習生,都會請護生以一張A4空白紙,經由會談,畫出病人故事來做為練習和病人溝通互動的作業。 手繪故事增加了趣味性和親和感,不用像病人關聯圖標出前因後果的箭頭,所以降低了批判性,學生書寫作業的動機提升了,繪製過程他們不得不踏入病房去傾聽病人的故事,愈是傾聽,愈是能以同理欣賞的眼光看病人生命的豐富。 基護實習 記得有位護生向我說:「老師,我好感動喔!實習第一天走向病人時,明明冷氣很強,但我緊張到實習服背後都溼了,但現在,我竟然可以那麼親近病人,還知道他生命中所代表的烏雲和晴天是什麼…」;這讓我想起白若梅所述:「雨季會何時停歇,無人知曉。但我知道,妳若安好,便是情天」。

要成為一名護理師,現在的重點就是充實自己,有足夠的醫護學理,才能負起責任,展現護理的專業,讓病人相信我可以為他們服務。 即使在未來工作時,可能會面對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必須體認自己身為護理師的責任,直接面對問題並處理它,不能逃避。 這半年的實習,我學會了,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護理的工作不能一次次重來,把握不可期然。 每次實作的經驗,惟有累積相當實力及信心,才能坦然面對護理的工作。 只是我會特別提到列表機是因為我自己實習時剛好經歷去i-bon列印跟同學受不了而買了一臺列表機之後生活的顛覆,才會讓我在這裡提到列表機。

基護實習: 實習資源專業網站

這些爸爸們以不一樣的方式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卻也是以同樣的心意關愛著自己的孩子。 這也讓我體會到在照護個案的同時,也要關心家屬的身心狀況,才能提供個案更適性且全人的照護。 基護實習2025 2.複習技術:有些技術是每天routine做,所以醫院有實習護生的話幾乎都會讓給護生來做,所以事前的複習步驟是很重要的。 那比較基本的就是NG Care、Foley Care、驗血糖等等,一開始去做不好沒關係,做久了就會進步。 基本護理學實習的項目就是護理師最簡單的工作,監測病患的生命徵象,也就是體溫、心跳、呼吸和血壓,還有幫病患和臨牀學姊們跑腿、傳話。

看著原本哭鬧不安的寶寶,在自己的安撫下能減緩緊張害怕的情緒,寶寶張大著炯炯有神的雙眼,像聽得懂我說的話似的平靜下來,雖然寶寶無法用言語給予回饋,但往往這些非語言回饋總是帶給我心中更大的感動。 要說的最震撼的,就是以前在學校看到的那些個假病人,現在全都活生生的在我們的面前了。 其實真的非常高興有上過內外科才來實習,要不然可能有一些技術我們到現在都還沾不到邊。 看到我們透過替病人換藥、給藥、護理、或者像抽痰這一些林林總總的技術而可以使病人在住院過程中得到比較舒適的醫療處置和結果,就覺得自己真是做了一件好事! 但是在臨牀上看病人也不是那麼好玩的,我想應該很少有人會以看別人無奈和痛苦為樂的吧? 基護實習2025 但要說到希望世界上都沒有病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我認知到了,需要有人替病患減輕傷痛,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纔有存在的意義。

基護實習: 護理檢驗手冊

除了在醫院的臨牀護理,實習期間有兩天來到了耕莘專校附設實驗幼兒園進行機構參訪及團體衛教,透過進班觀察,我看到了學齡前期孩子們的發展及彼此間的相處,也觀察到幼教老師和孩子們的互動關係,一個班級裡老師真的很重要,老師的教育理念和班級經營影響許多,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會造就孩子的個性和人格發展! 每次不同的經驗都是一種學習,好的可以做為榜樣,不好的就當做借鏡吧! 那天參訪也讓我反思到,各行各業都有他的教育過程,同個領域雖然養成教育的過程相似,但所教育出來的,和到最後所成就的都會有不同。 第二天的參訪,我們進班進行團衛活動,衛教主題為「與水做朋友,危險遠離我」,針對幼兒園之學童進行衛教活動。 期望透過有趣多元的衛教活動的安排,達到學前孩童們願意養成遵守安全玩水的注意事項,以達到健康促進及意外事件預防之成效。 而在整個籌備的過程中,我們也充分的發揮了護理的八大核心素養精神。

雖然很開心可以恢復比較彈性的學校生活,但我覺得我到時候一定還是會有一點捨不得的啦!! 畢竟實習和學校就是不一樣,一個是死的,一個是活的,當然是活的比較臨場,比較震撼囉!! 我覺得在嬰兒室工作的護理人員一定要更加的具備愛心、耐心和細心,才能用心的照顧,小心翼翼的呵護每位剛出生脆弱的新生兒,護理人員們不只是照顧寶寶,更要做為母親和新生兒間的橋樑,提供專業的衛教指導,協助親子同室及新生兒的照顧資訊和技能。 很榮幸在嬰兒室實習最後一天有機會參與出院衛教,聆聽學姊專業熟練地講述注意事項和一些知識,也看到學姊能透過模型嬰兒和簡單明瞭的語句,幫助媽媽們在短時間內吸收相關照顧知識,也能針對媽媽們所提出的疑問,迅速地給予適切的答覆。

學姊們在交班時,都會使用專業術語,這是她們的專業水準也是她們的習慣,剛開始旁聽時都一頭霧水,不過再接下來的實習天涯中可是越來越進步,因為不懂得會先回去查,如果真的又找不到就會問老師,同學們也是相當重要的角色,在學習上互相交流、互相勉勵,這樣一起快樂學習,學習的速率加倍。 病人所使用的藥也是,因為實在是不少顆,在同學們相互合作一人查三顆的情況下,這件原本困難的是一下就變輕鬆了,而且既不會浪費時間也事半功倍。 實習的過程中老師會考你一些筆試,例如醫囑翻譯、醫護術語等等,這些都要回家複習,因為基本護理學實習的分數,老師其實佔滿多的。 預先具備基礎醫學及關懷同理的護理知能,以產兒護理及實驗課程為架構,基於以家庭為中心尊重文化差異的概念,瞭解及提供孕產婦與家庭成員的護理需求。 藉此產前、產時、產後的實習過程,能瞭解婦產科個案照護中常見的評估技巧及倫理議題處理原則。 在嬰兒室實習的日子算是蠻開心的,每天面對天真純潔可愛的小寶寶,看了就讓人自然的溫柔起來,心情也放鬆許多。

基護實習: 基本護理實習手冊

感謝單位上的護理長和每位學長姐的指導和包容,謝謝精神科所有專業團隊的醫護人員,謝謝每位實習夥伴的協助和合作,謝謝每位病人成為我們學習過程的好老師。 因為大家的教導和付出,才能提供我們一個完善優質的實習學習環境,也感謝耕莘醫院營造一個讓護生實習的好環境,使學生能透過實習,增進臨牀實務能力,與學校課室所學之學理做結合,充分運用於臨牀工作中,提供病患更具個別性、以個案為中心之專業護理照顧服務,以達到健康促進之目的,發揮專業護理精神。 很榮幸被學校派來奇美5A病房擔任臨牀指導老師,當我和護生因病人故事繪製討論的津津有味時,怡珍護理長也提出邀約,請我及實習護生在晨會時分享病人故事的概念,讓護生創意及努力的成果有機會呈現,累積練習報告的經驗,非常感謝單位的美意,經由這樣完整的實作及展演,在他們的學習歷程中,能加深護病溝通、人文關懷的體會。 在8月份醫院舉辦了護理人文人形圖教學展覽,對我們師生而言是難得的學習機會,經由雅婷督導的同意,我們前往人形圖展覽觀摩,和護理師畫家對話交流,會後師生們一同分享從畫中所學,人形圖可以看到更深入的病人評估及作者對病人文化的同理、尊重,像更清楚的交班單般,不僅認識病人的病,也認識這個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