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龍巴士雷氏家族為首的金公主影線,拉攏奮鬥公司的黃百鳴、石天、麥嘉改組成新藝城公司,新藝城在1982年的最佳拍檔大收旺場,擊敗了嘉禾的龍少爺,於是嘉禾領先的優勢被新藝城所威脅。 新藝城製作了最佳拍檔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等知名的電影。 經典香港電影 八十年代,經濟的飛躍,一方面使得市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整體精神消費額劇增,形成龐大的電影市場;另一方面也使得社會資金流動增多,大量資本投入進電影製作行業。
- 《半斤八兩》由許氏三兄弟主演,他們合作拍攝了一系列經典喜劇,是香港影壇非常知名的兄弟檔。
- 除了陳奕迅、楊千嬅幾個,經常出現在大衆視野的還是那些老牌巨星,新人很少。
- 周潤發獲獎時在臺上用廣東話致辭,指自己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小漁村,18歲走上演員之路,他說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可以說「沒有電影就沒有周潤發」。
- 這種「種星」模式(star system)在九十年代末一直流行,但電影投資者可能與歌手的經理人公司為同一集團,以電影為另一窗口,將旗下藝人推介至海外及作多元發展,同時增加曝光率。
- 錢小豪本人對這個人物也很喜愛,在他後來主演的《殭屍》中,還能看到他所帶的行李中有收藏著董天寶的這套戲服,是電影中一個有趣的彩蛋。
劉家良最初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為武打電影擔任武術指導,後來在七十年代中成為導演,以其功夫片廣受好評。 1979年的《爛頭何》具備自我指涉、角色扮演的元素,是一部近乎反思功夫類型的香港功夫片。 越早的原始資料越是匱乏和難得,資料館自籌劃辦事處成立之初,即按年代自遠而近搜羅香港影片資料,以作編纂《香港影片大全》系列及出版專題書籍之用。 《香港影片大全》至今已出版了八卷,摘要羅列 1914 至 1979 年所攝製的影片的資料。 我們並進行「香港影人口述歷史計劃」,廣泛訪問影壇前輩,將訪談整理成文字,部分收錄於「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及各專題書籍中,是研究香港電影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經典香港電影: 發展時期
飾演女主角阿瑩的許素瑩其實就是在演自己,很多故事情節都取材自她的生活。 在香港電影文化中心的幾場戲皆有中心的真正職員演出,阿瑩的家人也是由許素瑩的一家人演回。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期間的重慶,講述一個男人在妻子與母親之間左右為難的處境,是五六十年代粵語片常見的題材。 在戲中飾演夫婦的主角吳楚帆與白燕甚為匹配,曾多次合演銀幕情侶;第三位主角黃曼梨則飾演吳楚帆的母親。
本地藝人炎明熹、葉文輝(啤梨),將通過特別演出為是次的音樂會增添獨特光彩。 「天生我材必有用」,羅穎詩誤信師長的讒言,認定寫歌詞是她這輩子的使命,立志要當填詞人! 好事多磨,儘管阿詩扭盡六壬、奇招百出,一邊增進填詞功力、一邊廣結善緣,仍未能成功入行,做不成填詞人,反淪為填詞L。 「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填詞L揹著夢想的包袱在填滿遺憾的道上狂奔!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推介:《飯戲攻心》
其講述擁有鉅額欠款,仍以賭博維生的「德華」(劉德華飾)及牌品有待加強的癡情女子「詠琪」(梁詠琪飾),在兩人分分合合的過程中,從一手爛牌打到胡牌,最後被稱之「麻將大俠」的故事。 香港電影作為亞洲影視文化的先驅,全盛時期年產量超過300部,也因此發展出五花八門的題材及風格;若想要在眾多電影中找部喜愛的作品,不妨先參考以下的特點介紹。 經典香港電影 經典香港電影2025 10,《阮玲玉》,關錦鵬,張曼玉,吳啓華,劉嘉玲,梁家輝,葉童。
- 香港電影製作人近年已把市場重點放在海外,並依靠海外提供技術和資金。
- 1937年日軍攻佔上海後,大量電影公司及影人南移到香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新動力。
- 自1990年代中期,三級電影的強勢隨着香港電影市場的衰落而萎縮。
- 若是沒有偏好特定的電影類型,也可以從富有魅力的演員或潛力無窮的導演作為選片要;當發現喜愛的演員在不同角色上努力展現的演繹、或同位導演百變多樣的詮釋手法,相信能加乘對電影的好感度。
- 本片的成功之處還在於每個角色各司其職,舉凡吳孟達的搞笑功力、周星馳無釐頭的對白、別出心裁的整人手法,都受到觀眾熱情追捧,也因此於當年開出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並帶起一股流行而衍生《整蠱王》、《超級整蠱霸王》等系列作品。
- 此外,票房也是電影是否引人入勝的重要參考;拿下高票房的電影,除了劇情精采之外,通常也具備一定程度的話題性及流行性,相信觀後也能找到同好一同討論,進而對作品產生更多共鳴。
- 另一方面,香港大量出口電影至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有大批中國僑民聚居的地方)和西方國家的唐人街(Bordwell,2000)。
香港最早的電影放映,可追溯至1897年,莫里斯薩維特教授(Maurice Charvet)從三藩市來港,在大會堂舉辦放映會,同年起多部商業電影在港放映。 《偷燒鴨》《莊子試妻》為香港最早製作的一批本土電影。 經典香港電影2025 1923年,黎民偉及兄長成立了香港第一間全資製作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1925年,拍攝的首部故事長片《胭脂》在香港公映,叫好叫座,為香港商業電影發展奠定基礎。
經典香港電影: 港產片推介1. 動作片
有關文章,以及每位影評人的心水選擇、根據選票統計出的十大香港導演及十大華語導演等,均刊登於11月出版的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季刊《HKinema》。 就算沒看過電影,也應該對巴基斯坦裔小演員林諾有深刻印象。 在金像獎頒獎禮上,他憑電影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以流利廣東話道出得獎感言,大方得體。 首次拍電影就能遇上前輩級的好對手黃秋生,值得一看兩人在片中的火花。 周潤發亦坦言,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她的黃金時刻,過往曾經是香港,現在很高興看到是韓國,韓國電影受到荷里活的認可。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點挺困的,本來想睡覺,奈何手賤又刷了知乎,之後就看到了這個讓我熱血沸騰的題目,作爲一個算不上資深的香港電影迷,我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 以及:港片塑造了我的人生觀、價值觀,英雄片教我情與義,文藝片教我愛自己愛別人,生活片教我愛瑣碎的生活。 想當年這花了120萬小製作的電影竟然贏了吳宇森的《赤壁》奪得最佳導演。 經典香港電影2025 72、《旺角卡門》王家衛的處女座,張曼玉趿拉着拖鞋送劉德華那一幕看了很多遍,我一個男孩子也經常學這電影裏的樣子趿拉着拖鞋。 還有,那張著名的圖片出自這部電影,飾演烏蠅的張學友。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亞洲電影節2023|即睇開幕/閉幕電影+票價+購票方法!填詞L/白日之下
7、《東邪西毒》王家衛導演,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梁朝偉、梁家輝、楊采妮、林青霞、劉嘉玲、王祖賢主演,羣星閃耀。 看了不下三十遍,以前認爲他們都很孤獨,十分孤獨,後來我看到了釋然。 香港電影為高度商業化、類型化的電影工業體系,曾以快速迎合市場需求、流水作業狀態著稱,巔峯時期曾有製作週期極短的「七日鮮」一説。 這部電影的動作設計非常出色,其中一幕經典場面是飾演青樓女子的惠英紅像扯線公仔般被飾演勤親王的劉家輝操控,擊敗由汪禹飾演的爛頭何。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十大「經典臺詞」,每一個後面的故事都讓人「唏噓」
尤其色情電影難以與日本成人視頻製造商競爭,家庭影碟、影帶方式的出現亦誘使三級電影的末落。 他的電影也身價百倍,轟動了全球,讓人們對中國電影刮目相看。 經典香港電影 而他的名字可算是武打電影,甚至是中國功夫的象徵之一。 李小龍帶領香港電影衝出亞洲,為香港電影積累了豐厚的資本、技術和觀眾羣,並開創了華人進軍荷里活的先河,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 經典香港電影2025 為香港電影在日後的1980年代風靡全球、成為「東方荷里活」奠定基礎。 五六十年代,除了粵語片和國語片外,廈語片和潮語片也曾於香港電影佔一席位,特別是廈語片,於五十年代末的產量幾乎與國語片看齊,導演中以畢虎資歷最深。
經典香港電影: 周潤發感言:香港電影業欠自由 黃金歲月已過
不管豆瓣評分好壞,星爺的這部電影還是挺溫暖的,初中看的時候,只爲看搞笑,那時覺得這部電影不咋搞笑,今年暑假又看了一遍,還好,值了。 他的好多電影並不爲搞笑,只是把生活講了出來,而其中,剛好穿插了笑話,你呢,往往本末倒置了。 10、《滿漢全席》,徐克,張國榮,袁詠儀,鍾鎮濤,趙文卓。 經典香港電影2025 玉面小生趙文卓,深思熟慮鍾鎮濤,清新可愛袁詠儀,調皮搗蛋張國榮。
經典香港電影: 江湖告急 (2000年)
《神探大戰》集驚慄、犯案與動作題材於一片,故事極具追看性,結局一定讓你意想不到! 經典香港電影2025 青雲影帝級演技無容置疑,而同樣值得大讚的是女主角蔡卓妍,片中被綁架一幕稱得上是她從影以來其中一個經典。 周潤發獲獎時在臺上用廣東話致辭,指自己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小漁村,18歲走上演員之路,他說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可以說「沒有電影就沒有周潤發」。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推介:《正義迴廊》
所以,我要多放兩張圖,以表達我對發哥那有如滔滔江水的景仰之情。 經典香港電影2025 27、《喋血街頭》梁朝偉,張學友,李子雄、任達華。 我爲什麼說張學友比劉德華的演技好,因爲《東邪西毒》《男人四十》《阿飛正傳》,還有這部《喋血街頭》,歌神的表演真的很不錯,所以他一直耿耿於懷沒有拿到過金像獎。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推介:《緣路山旮旯》
趙文卓雖然接班李連傑演過黃飛鴻,但其實他眉宇之間自帶 ” 經典香港電影2025 邪氣 “,特別適合扮演九門提督鄂爾多、斷刀客黎定安、法海和尚這樣的角色。 ” 當時年少,感覺整句記住並念出來的人會顯得特別有氣勢。 而大家都熱衷於糢仿趙文卓版帥帥的法海,也表明這個角色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 錢小豪本人對這個人物也很喜愛,在他後來主演的《殭屍》中,還能看到他所帶的行李中有收藏著董天寶的這套戲服,是電影中一個有趣的彩蛋。 可惜邵氏那時候已是強弩之末,在推出幾部電影之後於 1985 年停產,而錢小豪遇到洪金寶,參演過一些殭屍電影,但戲路卻越來越窄。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
憑着以功夫為題的動作片《唐山大兄》打開知名度。 該片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 此後他主演的四部動作電影震撼了整個影壇,《猛龍過江》更是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李小龍的電影在國際急速冒起。
經典香港電影: 電影業處於危機中
個人特別喜歡這部電影,一股淡淡的煤氣味瀰漫開來,漸漸讓人窒息。 4,《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劉鎮偉,梁朝偉,梁家輝,張國榮,張學友,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劉嘉玲,鍾鎮濤。 這個陣容,再也見不到了,小時候,真是笑的無法自拔,現在又重看,覺得,歲月易逝,再不回頭。 黃秋生演的關公讓人印象深刻,當然,還是張耀揚最後說喜歡老大的時候讓我深深折服了。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每年要拍幾百部電影,而這的榜單隻達到了100。 我知道還有很多很多好電影沒有提及,周星馳的喜劇、成龍的動作片、《最佳拍檔》系列、《富貴逼人》系列,邵氏武俠等等等等,多的數不清。
經典香港電影: 周潤發羨慕韓國電影創作自由 《別叫我賭神》或是最後一部作品
經歷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的黃金盛世時期,於19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而且一直未能完全復甦。 由於1997年主權移交臨近,各界對香港的前途充滿擔憂,臺灣資金撤走,同時香港人也大量移民[7],導致電影業人才流失[8],因此香港電影業一落千丈,收入減少了一半。 經典香港電影2025 1990年代後期,港產片製作數字從1990年代初的每年超過200部,到90年代後期下降了超過一半。
經典香港電影: 經典對白
與此同時,香港本地巨星也逐漸不在香港發展,而是向荷里活進軍. 2003年後,香港與內地簽訂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不少香港電影工作者返回內地,以中港合拍片模式,拍攝製作電影,不過由於要面對內地國家廣電總局的意識形態審查和刪剪,傳統香港電影中天馬行空的創意大大受限。 多年來,香港電影廣為華人熟悉,香港電影金像獎亦為華人電影的一大指標。
經典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推介:《媽媽的神奇小子》
電影由麥大傑執導,但監製徐克參與了大部分構思和導演工作。 這部電影述說了一則香港回歸的政治寓言,反映當時人們的九七焦慮。 當中最膾炙人口的場面,就是在中銀大廈之巔大戰的一幕。 自1月開始,世界各地的人都以不同方式保持社交距離,以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散播。 在這期間,很多人都想看看電影,或重溫經典,或找些新鮮選擇。 感謝37位影評人撥冗參與是次選舉,亦感謝多位作者為入選影片撰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