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水塘是不少人的中小學必去旅行地點,童年回憶一大堆。 短行山路線 簡單由小巴總站起步,經主壩沿林道而行,已經有很多風景可以欣賞。 三月份水塘較乾,白千層樹根現在乾地上,形成帶點蒼涼孤寂的獨有景緻。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與郊野公園不同,不設燒烤及露營場地,嚴禁生火,以保護區內的動植物。
- 路線起點位於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的港島徑第八段,下車便會看見港島徑的地圖資料牌。
- ~需時:約4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7/10~靚景:8/10~補給:沒有~注意:1.防曬裝備,用於中段及後段。
- 藍天白雲,清幽蒼木,流水淙淙,美景得來全不費功夫!
- 三月份水塘較乾,白千層樹根現在乾地上,形成帶點蒼涼孤寂的獨有景緻。
- 格仔山輕鬆易行,只需半小時便可以到達山頂,在山頂可遠眺九龍仔。
這條容易行又易到達的行山路線,能夠飽覽超靚大浪灣、赤柱和海景,最佳影相位就是山頂的打爛埕頂山呀! 六角柱石、千億年前的岩石……西貢火山岩園區的獨特生態地貌,自2011年列入世界級地質公園後,大部分香港人方知是寶(包括小編)。 從西貢市中心乘的士(大約一百元)到東壩「萬宜地質步道」,甫下車就會被現場的景色和氣勢震懾,近觀(摸到的近距離)和遠眺破邊洲全島六角柱石,心中一定會讚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因的士直到,路程較輕鬆,只是烈日當空時,無遮無掩,都幾要命,一定要搽好防曬。 位於大埔的照鏡潭瀑布,小編認為是最最抵行的山徑。 (都係懶人聖地,想親親大自然,又唔使行到身水身汗!)由新娘潭自然教育徑門口開始行,約20至30分鐘就可以行到大瀑布。
短行山路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17. 長洲北眺亭
離開了黃泥涌峽徑,往前行不遠便進入大潭郊野公園了。 不遠處見大潭家樂徑的入口,記得先看地圖瞭解路線。 上行一段石級後,便會穿梭於山腰的林蔭小徑,樹影婆娑,漫行也頗寫意。 在6月初,花兒盛開的植物有玉葉金花和野百合等。 站在山腰木亭,俯瞰大潭水塘,視野廣闊,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起點是百萬美景盧吉道,沿途林木圍繞,山石滿是綠色,佈滿青苔,甚至連大樹的枝幹都纏繞蕨類植物,充滿宮崎駿式的森林味道,清新可愛。 整條山頂環迴步行徑極為輕鬆易行,環山而建,能俯瞰香港島區、鯉魚門、維多利亞港和九龍的景色,每走一步都能看到價值一百萬的世界級美景。 (行至和夏力道的分岔口時轉入克頓道,沿指示可達松林廢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守衛香港的軍事要塞),可飽覽港島西岸海天一色景觀的好地方。 )若時間有限,或小朋友腳骨力不足,可省略松林廢堡,直接入夏力道西段,中間可在龍虎山觀景臺看美景,再沿茂密林徑下山,直達薄扶林水塘。 短行山路線2025 自河背村出發沿路南行,行山路線全長約兩公里,一小時左右就能走畢。 沿途兩旁樹木成蔭,走至水壩,看見碧綠的水塘和美麗的景緻,教人心情豁然開朗。
短行山路線: 梧桐寨瀑布 香港四大奇景之一
行城門水塘的路徑很簡單,一般由城門道的紅色城門出發(明末有將軍在此抵禦清兵,故曰城門),環塘而遊,行經城門主壩及菠蘿霸,途中風景最美的是湖畔茂密的「白千層」樹林! 這段路平坦易行,屬BBQ勝地,非常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起點的山,小巧迷人,本身己和港島九龍的高山不同;而景色更是截然不同。 行約10多分鐘,即可到達BBQ場,再依指示行約15分鐘可到河背水塘。 馬灣有一個隱世的小沙灘,位於馬灣大排咀附近,面積不大但人流不算多,路程大約半小時可以完成。
南朗山的名字因為海洋公園「森度遊」而有更多人知,但其實不想狂行園區旁的樓梯,還有另一靚景路線,45分鐘就可登頂俯瞰海洋公園及270度欣賞香港仔避風塘的日落。 入村後,沿寬闊車路前往郊遊徑起點,約需半小時。 短行山路線2025 短行山路線 到達郊遊徑起點前的分岔路口,在晴朗的日子,望向大帽山頂可清晰看見圓形的雷達站。
短行山路線: 市區行山路線【9】香港仔上下水塘
走過一段小徑後,就可以看到海峽美景,眺望石澳泳灘,以及藍天碧水景色。 魔鬼山位於油塘,行山路線鄰近市區,交通十分方便,在油塘出發,15分鐘就來到起步點,新手都在可以2小時輕鬆行完! 在魔鬼山除了欣賞維港景色外,更可在山頂參觀多個於在1915年建成的歷史軍事遺跡,包括魔鬼山棱堡、歌賦炮臺等。
接著沿引水道前行,途中第三站可欣賞半山和南區的優美景色。 再前行不遠,便到了路線終點,也就是第二和第一站,詳盡介紹了18日戰爭的過程。 這裡可找到2門3.7吋口徑高射炮的陣地、彈藥庫和部隊營房的遺跡。 在黃泥涌峽巴士站下車後,從油站旁的石級上行,看到橋下的地圖資訊牌已進入了黃泥涌峽徑。 黃泥涌峽徑是一條軍事文物徑,共設有10個導賞站,介紹了1941年12月香港保衛戰的歷史和軍事遺蹟。 文物徑初段是平坦的林蔭小徑,然後需跟路標拾級而上,走完石級到了大片草地,草地之下是配水庫,這裡居高臨下,跑馬地、銅鑼灣、中環至尖沙咀等景色都一覽無遺。
短行山路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11. 欣澳
走過郊遊徑的門牌,開始進入蜿蜒的山腰小徑,由於有樹蔭,並不辛苦。 短行山路線 不久便需要越過多條石澗,也因此建了3道木橋,橋下大石亂布,流水淙淙,溪水清澈冰涼,洗手抹臉一樂也。 慈沙古道由百多年前起,已經是九龍人往來沙田的主要道路。 由沙田博康邨出發至慈雲山,大約一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
短行山路線: 行山好去處2023|18.西貢萬宜水庫
聞說以前這裡有三條客家村落,分別是張屋、李屋、老圍。 現在大部分的客家村屋都荒廢了,但仍可以見到荒廢了的客家大宅和一些老村民居於此。 沿途景觀都十分開揚,隱約可以見到無敵海景,整個過程一點都不喫力。 由於通往歌連臣角碉堡的入口非常隱蔽,向前行至看到欄杆,欄杆後有條隱蔽小徑,越過欄杆,從小徑入便石通往炮臺碉堡。 通常行山人士會由引水道路入澗,沿中狗牙坑上溯,途中需要攀爬石壁,這段路都需要手腳並用。
短行山路線: 灣仔自然徑 香港仔水塘
在11月、12月秋冬季節時,天氣開始轉涼睇紅葉,可以考慮大埔烏蛟騰的九擔租紅葉,紅葉景色不差過元朗大棠,而且行山路線平坦又超短,只想打卡影相的朋友,可以行這條行山路線啦! 當去到底部的時候,便能欣賞到瀑布的壯觀,水氣撲面,頓感暑氣全消。 短行山路線2025 賞罷原路返回港島徑前行,不久便到了終點大潭道,右邊有巴士站,分別往東區及赤柱方向。
短行山路線: 初級行山路線【5】西貢赤徑
這裏有氣勢磅礡的海蝕洞、壯觀的崖壁及一望無際的汪洋,可放慢腳步觀賞浪濤拍岸,順道遊覽一下沒有多大看點的炮臺遺址,或挑戰體力完成「長命梯級」尋訪幾近被侵蝕的史前石刻「龍紋圖」。 到達南堂碼頭後,碼頭旁有小石階,走上去有士多及指示牌指向不同景點。 向左走比較輕鬆,先到露營區,再到炮臺;向右走的話,經過一段路後沿樓梯向海邊行至石刻。 短行山路線2025 先提醒行山人士要預計好時間,帶齊糧水及充足裝備,並加合適的裝束上山,不宜輕視山野間變幻莫測的天氣或環境。 行山新手記得要多蒐集資料,瞭解行程及時間,評估自己的能力才計劃行程,找富經驗的同行者隨行,再度提醒大家請勿破壞自然生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短行山路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13. 慈沙古道
因為石河頂端左右有崖壁高起,好似有兩隻老虎對峙,因此有「虎吼石河」之稱。 登上大金鐘山峯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相傳紅香爐峯是因為銅鑼灣天后廟本以紅香爐命名,而紅香爐峯就位於銅鑼灣天后廟的後方,因此有了紅香爐峯的名字。 行山前不適合:尤其在運動前1小時,避免喫得過飽及喫一頓正餐,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和影響運動的表現。
短行山路線: 路線詳情:半小時直達馬灣隱世沙灘!超美青馬大橋全景+海景日落
今次介紹2大東洋山芒草行山路線,適合行山新手,以及想觀看更多美景,同時又想挑戰行山難度的朋友。 行東澳古道絕對是一個簡易之旅,大部分都是石屎路,只是路程就比較長。 短行山路線2025 東澳古道長達14公里,大約需時4小時左右,中間有補給站,可稍作休息。
短行山路線: 路線詳情:訊號山花園|鬧市中的小山丘 白色螺旋樓梯+遠眺維港海景
此文另附行山飲食,看清營養補充及食物宜忌,有足夠的體力及精神對安全地行山十分重要。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短行山路線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加拿大安太略省與美國京士頓之間,有一個舉世聞名既奇觀 — 千島湖,大大小小既天然島嶼散落湖面,就像進入奇幻世界,風景美不勝收。 原來,香港都有一個「迷你版」千島湖 — 大欖湧水塘。 無論行程有多短,路線有多輕易,行山前都不可偷懶,準備工夫都必須做足,包括:瞭解詳細路線方向、路況、起點及終點的交通、補給及退出點。
出了家樂徑,進入大潭水務文物徑,眼前的百年古橋和水掣房都是用花崗巖建成的,別具特色。 大潭副水塘被放養了許多錦鯉,吸引遊人駐足觀賞。 這裡路旁有一塊不起眼的「羣帶路」石碑,高2米多,三角形尖頂花崗巖柱,約於1850年代豎立的,其中兩面刻上往維多利亞城的距離,中英對照。 各位要注意路程遙遠,雖然沿途有多個士多可購買補給品,但未必每日定時開放,因此記緊帶備足夠糧水補給品。 短行山路線 在東湧和大澳之間,有一條名為「東澳古道」的沿海路線,是古時人們往返兩地的主要通道。
短行山路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16. 北潭凹行山
影相時要注意安全,別走得太近崖邊,避免樂極生悲。 山頂可以打卡的位置不多,可以容納到不多人士,建議大家最好打完卡影了相就離開,避免阻塞行山通道。 流水響水塘有港版「天空之鏡」之稱,在可觀賞落羽松紅葉,流水響湖面倒影藍天白雲,景色唯美、環境充滿仙氣。 而且流水響郊遊徑輕鬆易行,2小時就能行完整條路徑,新手都啱行!
短行山路線: 行山好去處2023|6.港島紅香爐峯
針山位於新界中部,以前又叫「尖山」,因客家話「尖」與「針」讀音相似。 短行山路線 海拔532米的針山屬於中級難度的行山路線,只有在上山時,路線較為陡峭,而且不斷上斜才較為辛苦。 不過,登山後可以見到城門水塘景色,大帽山、草山等山峯美景。 龍蝦灣郊遊徑,可以選擇由大坑墩或龍蝦灣出發,由龍蝦灣出發較多上坡,兩邊路線難度不相伯仲,約3小時完成,難度中低級,屬新手路線。 首次挑戰以大坑墩做起點,入口有少許隱祕,左邊看到停車場,上一小段斜路,見到地圖,左手邊便是郊遊徑起點,沿大石級登上大嶺峒山頂。
短行山路線: 初級行山路線推介|5大簡易行山路線:東湧/西貢/下白泥 新手都行到
龍脊路段山巒高低起伏有致,遠觀儼如一條露出骨脊、匍匐在山上的飛龍。 短行山路線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週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鷹巢山,是俗稱麻鷹的黑鳶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 去程:東湧市中心乘搭新大嶼山巴士3M,於伯公坳站下車 回程:昂坪乘搭新大嶼山巴士23,前往東湧市中心。 虎吼石河、一線生機以至鳳凰山都需要手腳並用,而且部分地段都幾了險要,對於行山新手有一定的難度,而且要有足夠的行山裝備,建議新手最好找到有經驗的行山人士陪同才來挑戰。
華山行山路線是新界北其中一條冷門,但易行的行山路線。 網上經常形容此路線是「港版萬裏長城」,其實這條行山線原本是前駐港英軍管轄的邊防要塞,可以欣賞梧桐河、深圳邊境一帶的景色。 香港仔水塘分為上、下水塘,在香港仔市中心出發,沿香港仔水塘道前行,約一個多小時即可看盡兩大清幽水塘。 路段初時是又長又斜的大直路,漫步約10分鐘即可看到下水塘,只見水壩那碧水粼粼,山嶺青翠,倒影水面,一身暑氣頓消。 隨後接上石塊與水泥混合的路段,穿梭於林蔭山道,不消半小時,即可到達港仔上水塘的水壩。
拍完十字星石室後,可以原路折返龍鼓灘,這是最後一個打卡位! 在黃昏時,和另一半在龍鼓灘日落景色下打卡,金黃色的背景下,襯託著兩個人的剪影,影出來的效果十分浪漫。 東龍島白崖屬於隱祕景點,由於它整個純白色,遠看好似土耳其著名景點,如「港版棉花堡」一樣美麗。
東澳古道行山特別適合新手朋友,或者親子行山遊。 因為東澳古道是一條沿海路線,行完整條路線不但可以觀賞沿海風景、沙螺灣和昂平纜車,更可以到訪䃟石灣村及深屈村等舊村落。 ~需時:約2小時(不連拍照)~新手難度評級:4/10~靚景:8/10~補給:西貢市餐廳~注意:1.防曬裝備。 2.由北港坳上山,上山路段全是大石級,頗要體力。 龍脊位於港島石澳,俯瞰藍塘海峽,曾被《時代週刊》亞洲版譽為「亞洲最美市區行山路線」、《Lonely Planet》評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於是成為行山「旺角」,尤其假日遊人更多。
休息夠再上,十五分鐘後到中瀑,嘩,氣勢更磅礡! 再行十五分鐘,就到馬尾瀑(亦即主瀑),個人認為如果是小朋友,體力稍遜,行到中瀑已可,因主瀑未見更勝一籌。 最後一瀑是再多行十五分鐘的散髮瀑,此路段段較難行,指示不如前三瀑清楚,不去也不可惜。
短行山路線: 遠眺維港景色紅香爐峯
位於樂富市區嘅格仔山,原名九龍仔山,係九龍一座海拔只有98米嘅山丘,路程只需30分鐘! 景色相當開揚,可以遠眺九龍仔一帶風景,飯後去散嚇步都係唔錯嘅選擇。 小編今次為你推介五條香港行山路線;新手可選擇較輕鬆既初級行山路線,而想挑戰較高難度既行山經驗者,則可選擇中級行山路線;一齊脫離城市既繁華,走到簡樸既郊外,欣賞香港既絕佳美景。 要睇壯觀的紅葉,相信一定會想起元朗大棠的楓香林啦! 元朗大欖郊野公園的大棠每年年底秋季就有紅葉盛況,成為一個輕鬆行山路線、影相的好去處! 愛玩小生就為大家集結楓香林紅葉的資料、交通以及圖文的行山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