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三山國王廟15大著數2025!(小編推薦)

從同治五年到1984年之間歷過三次修建,廟內已換成鋼梁、磁磚、水泥柱。 建築為三殿二廂房,屋頂為三川脊,曾獲選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徵選第三十一名。 風格融合潮州、泉州,其斗拱裝飾精美,牌樓面上橫眉木雕以《三國演義》及《隋唐演義》為題材,拜亭屋架有獅鬥座、二儀四象與河圖洛書彩繪,推測應為廣東潮州師傅來臺所建。 斗拱、木雕、石刻及剪黏都是名匠佳作,其中前殿青鬥石豆型香爐,為嘉慶丁卯年之物。 乾泡麵的麵條才放入嘴巴就驚為天人,也煮的太剛剛好了吧,完美的軟硬Q度,實在是超級強哩,而這碗湯不會鹹,喝得出高湯鮮味,而沒有熟的荷包蛋,照理應該是要直接鋪蓋在泡麵上,然後擠破蛋黃一起攪拌來喫,不過我們沒有這樣嘗試,因為純粹想喫泡麵的原味,這間廟口泡麵實在是超級厲害,超級無敵激推啦。 有關鹽埕埔三山國王廟,據光緒二十年盧德嘉彙纂《鳳山縣採訪冊》記載:三山國王廟,一在鹽埕莊(大竹)、縣西十二里,屋五間,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蕭晉期募,光緒八年謝道重修。

  • 民國102年地方終於達成共識,由縣府向文化部爭取3700萬元經費進行修復工程;不料中間包商倒閉,重新招標,工期延宕了7個月。
  • 上樑部分坍塌危及信眾安全,縣議員尤慶賀抨擊2012年度全縣古蹟共編列四千多萬元經費,三山國王廟卻分配為零,將對文化處長徐芬春提出不適任案。
  • 九如三山國王廟,亦稱九塊厝三山國王廟,是屏東九如三山國王信仰的傳統重鎮,歷史可追溯至清領初期,可說是當地粵籍文化信仰的代表。
  • 九如三山國王廟有數百年歷史,是屏東縣目前原址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廟宇,預計明年完工後將風華再現。
  • 雖然這些傳奇故事已經難以考證,不過卻深深凝聚當地客家居民的宗教信念,讓信仰遍地生根。
  • 影子喜歡分享,喜歡交朋友,也喜歡與大家一起分享與累積生活的點點滴滴。

指定為古蹟後,政府未能展開修復工程,2006年恆春地震,此廟燕尾斷落、主殿樑柱坍塌,古蹟毀損更加嚴重。 據說麟洛女子徐秀桃(生卒年不詳)在路上與出來羣幸的九如三山國王廟巾山國王(大王)巧遇,大王認定為前世姻緣之人,於是決定與她再續前緣。 不久,徐秀桃在溪旁洗衣時,而此時大王也正好巡視到麟洛溪橋上,徐秀桃看見大王身穿黃袍騎白馬的俊美身姿,說:「若配上此君我願足矣。」過沒多久,有1個精美的木盒從上游漂至徐秀桃面前,她覺得有異狀便拾起木盒,將它打開一探究竟,卻發現裡頭竟是訂婚之物。 回家之後,徐秀桃漸漸不思茶飯,全身日益消瘦,臥病在牀,家人尋醫多次卻無藥可醫,只好求神問卜。

屏東三山國王廟: 臺灣公論報

↓三山國王,清化威德報國王(大國王,巾山國王)、助政明肅寧國王(二國王,明山國王)、惠威弘應豐國王(三國王,獨山國王)。

九如三山國王廟乾隆43年(1778年)完工,原在舊巴轆,1807年遷移至現址,1866年、1929年歷經兩次重建,為國內原址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三山國王廟。 屏東縣政府2004年指定為縣定古蹟,計畫修復,但因地方不同意見,直至2013年才開始動工。 從恆春回高雄途中,天色漸漸暗,正當不知道要去哪邊喫晚餐時,老公突然提議要去潮州喫飯。

屏東三山國王廟: 【潮州美食推薦】林耀輝青草茶 三山國王廟口55年老店!一袋只要10元堅持不漲價

是因為九如三山國王娶妻,引起海豐三王靈體不滿遂用劍砍傷九如王爺的靈體。 屏東三山國王廟 2012年4月,文化處與管理委員會多次溝通無效後,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緊急加固工程。 開工當日,屏東縣長曹啟鴻、民政處長鄭文華及文化處長徐芬春到場,管理委員會多數人到齊,但無人參加與相關祭祀及執槌過程,並有人抗議遞交陳情書。

  • 乾泡麵的麵條才放入嘴巴就驚為天人,也煮的太剛剛好了吧,完美的軟硬Q度,實在是超級強哩,而這碗湯不會鹹,喝得出高湯鮮味,而沒有熟的荷包蛋,照理應該是要直接鋪蓋在泡麵上,然後擠破蛋黃一起攪拌來喫,不過我們沒有這樣嘗試,因為純粹想喫泡麵的原味,這間廟口泡麵實在是超級厲害,超級無敵激推啦。
  • 斗拱、木雕、石刻及剪黏都是名匠佳作,其中前殿青鬥石豆型香爐,為嘉慶丁卯年之物。
  • Ericsson在新一期的《行動趨勢報告》中預測,全球地區的5G網路服務用戶將在今年底達10億人,其中在東北亞及北美地區有最高使用滲透率,約接近35%,而東北亞的5G網路用戶人數更有年增3.2億人的成長幅度,包含臺灣及南韓地區都有顯著5G網路使用人口。
  • 位在九如鄉九明村的三山國王廟創建於1651年(明永曆5年),距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少見翻新或擴建,仍保持著傳統建築格局的客家古廟宇,目前已被覈定為三級文化古蹟。
  • 是因為九如三山國王娶妻,引起海豐三王靈體不滿遂用劍砍傷九如王爺的靈體。
  • 基隆有廟口小喫,潮州以三山國王廟為中心方圓200 公司內,好喫的東西也不少。

此後在戰後,從民國69年(公元1980年)至民國71年(1982年)間針對建築木構造,展開第3次重修,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則對三川殿牆面進行維護與整修,並於民國75年(公元1986年)指定為3級古蹟。 三山國王廟所在地舊稱為「太和街」,民國時期改稱「新街」,故稱為太和街三山國王廟。 根據當地傳說,清康熙13年(公元1674年)時有潮州人張忠義(生卒年不詳)帶三山國王神像來臺,奉祀於街中自宅。 當時太和街瘴氣未除,民眾多染疫病於是祈求三山國王神威庇佑,結果病者皆得痊癒,於是信徒日眾。 這時,三山國王指示供奉於太和街百姓公祠,2神協調的結果,以前殿奉祀主神三山國王,後殿為百姓公。

屏東三山國王廟: 推薦行程

徐秀桃出嫁後不久,有一天,九如的信眾前來麟洛說,「小王爺已出世」,還送來麻油雞報喜,從此兩地村民便以親家相稱,麟洛人稱九如人為「姑丈」,而九如人稱麟洛人為「舅舅」,在閩客械鬥衝突不斷的當年,以人神聯姻之名,閩莊九如和客莊麟洛結成親家,干戈漸化玉帛。 住在九塊厝的居民生活上遇到問題,常常求助於三山國王,覺得很靈驗,於是在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下,終於把三山國王廟給建了起來。 許黃二人借得一空地,把三 山國王金身安頓在茅草蓋建的小屋內,每日定時燒香膜拜。

屏東三山國王廟: 屏東麟洛 / 鄭成功廟 / 六堆300系列 / 王爺奶奶的家 / 人神戀傳說

清光緒八年(一八八三年)又由莊民謝道倡議重修,至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六年)廟董林界(鹽埕區長林迦的父親)、蔣吉、洪羅、蔡眯、陳藝、胡知頭、黃亮、陳再興、蔡媽基等再提議重修。 最近一次修繕是臺灣光復後的一九四六年時提出,一九四九年主廟完工,再經逐年整修、增設、修飾廟內外建設及充實,至一九八二年(民國七十一年)遂成今日之規模。 2.塗文欽,〈粵籍移民在彰化縣的分佈及其語言特色〉,發表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系「第6次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羣遷徙工作坊 」。 廟內文物則有許多清代遺留的物品,如清嘉慶18年(公元1813年)的「熙朝柱石」匾,及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信徒捐獻的石香爐各1只。

屏東三山國王廟: 【遊記】屏東潮州-三山國王廟(忠主宮太歲殿財神宮) @ 高雄之子-癡傻男孩Johnson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據臺灣鄉村禮俗記載,臺灣三山國王聖誕定為每年二月廿五日,而粵東地區三山國王出巡一般則定在正月初十或十五。 九如三山國王廟位於九塊厝(現為九如鄉九塊村),據文獻顯示,當地原為平埔族「巴轆社」,約在18世紀中葉後逐漸為漢人取代,成為「巴轆莊」。 屏東三山國王廟 據當地流傳說法,三山國王原為明末清初,潮州移民從廣東霖田祖廟帶來當地,設草寮祭祀,後曾於明永曆5年(公元1651年)建廟。 然而現存文獻則記載,由鄉紳陳慶祥(生卒年不詳)為首募捐,在武洛溪南岸建廟,並於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竣工,成為九塊厝的莊廟。

屏東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 的食記 1篇

當時九塊厝居民不多,許黃二人一方面與他們打成一片,一方面計劃建廟,但是談何容易,於是兩人決定回大陸募款,他們回大陸後,因某些原因,未再來臺灣。 屏東三山國王廟 她說,廟雖小但隔局完整、五臟俱全,雕刻豐富細緻,是很有價值的文化資產。 像是其斗拱裝飾精美,牌樓面上橫眉木雕以三國及隋唐演義歷史故事為題材,豐富又精緻;拜亭屋架有獅鬥座,二儀四象與河圖洛書彩繪,全臺少見。

屏東三山國王廟: 屏東觀光夜市

然而在約清嘉慶初年(公元1795年至1807年)當地洪水氾濫,沖毀整個村落,三山國王廟宇也遭沖垮,莊民僅帶著三山國王神像,移往武洛溪北岸重建聚落,並於現址建造新廟,於清嘉慶12年(公元1807年)竣工。 為凝聚力量,各籍移民結盟為「九如十三莊」(原為18莊,後因聚落衰退,縮減為13莊),並以九塊厝三山國王廟為信仰圈中心。 從廟延伸出去的街道越來越繁榮,到了乾隆年間,潮州整個發展基礎已然成形,人們也越來越有錢,這時的三山國王,已不僅僅只是專由大陸過來的潮州人所信仰,當地的客家人、閩南人等,也漸以三山國王為信仰中心,甚至由當地仕紳們集結起來,把原本的小廟過建成大廟宇,並且改稱祂為忠主宮,同樣是祭祀著三山國王。 從廟延伸出去的街道越來越繁榮,到了乾隆年間,潮州整個發展基礎已然成形,人們也越來越有錢,這時的三山國王,已不僅僅只是專由大陸過來的潮州人所信仰,當地的客家人、閩南人等,也漸以三山國王為信仰中心,甚至由當地仕紳們集結起來,把原本的小廟擴建成大廟宇,並且改稱祂為忠主宮,同樣是祭祀著三山國王。 屏東三山國王廟2025 廟方遵循古禮祭拜後,一早先由九如鄉信眾恭送王爺奶奶,再經麟洛鄉信徒迎接回孃家,黃展鵬說,王爺奶奶穿梭兩鄉間庇佑地方,初二回孃家後還有系列活動,接下來巡男丁懸鳳燈平安遶境後再送駕返九如鄉。

屏東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 的推薦菜色、菜單

雖然這些傳奇故事已經難以考證,不過卻深深凝聚當地客家居民的宗教信念,讓信仰遍地生根。 「三山國王廟王爺奶奶回孃家」是年度的文化祭盛事,主要是由麟洛鄉的信徒前往九如三山國王廟迎接王爺奶奶回孃家作為開場,經過數日,再換九如鄉的三山國王廟信眾恭請王爺奶奶回駕,整場活動的最高潮是請當年度的新生男丁持香提燈隨王爺奶奶金鑾遶境,祈求地方順利平安,是一項融合溫馨畫面的宗教儀式。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大年初二回孃家,連成神的九如鄉「王爺奶奶」也不例外! 屏東縣九如鄉三山國王廟的「老姑婆」王爺奶奶,今天與夫婿三山國王的大王爺連袂坐上鑾轎「轉後頭」,預計傍晚抵達麟洛鄉,迎接恭送隊伍相當熱鬧,麟洛鄉的鄭成功廟說,原本考量疫情今年不辦,但若是停一年再辦,只怕地方雜音多,在遵守指揮中心的指示下加強防疫續辦。 此傳說名為「九如大王爺娶麟洛徐氏女」,在1905年9月3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有刊登,題名為〈偶像娶婦之誌奇〉。 其迎回孃家的習俗稱為「王爺奶奶回孃家」、「九如王爺奶轉後頭」、「麟洛老姑婆轉妹家」。

廟方表示於廟後方的納骨塔,比此廟高,所以非改建不可,以及改建是三爺公用擲筊的指示。 2011年3月,屏東又發生4.8級地震,此廟左側三川殿及屋脊受損嚴重。 上樑部分坍塌危及信眾安全,縣議員尤慶賀抨擊2012年度全縣古蹟共編列四千多萬元經費,三山國王廟卻分配為零,將對文化處長徐芬春提出不適任案。

屏東三山國王廟: 屏東人氣宵夜廟口泡麵 死忠客人忘不了的味道

原本想喫炒粄條,沒想到我們來晚了,人家已經打烊,眼前只剩山三國王廟口前這幾家小喫可以選,最後決定來喫廟口泡麵。 參與本次屏東古蹟日的學員表示一天的遊程,涵蓋了史前人類與客家、閩南、排灣、馬卡道、外省等多族羣所遺留的文化,而且從古蹟、遺址、歷史建築到文物館皆有,沿途並有專家解說,獲益良多,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文資小旅行的活動,讓大家多認識自己家鄉的土地故事。 傳說臺灣清治時期的嘉慶年間,麟洛莊的客家女徐秀桃(另一說名為徐玉妹),在北柵老水埤圳時在溪邊洗服,遇到此廟三山國王出巡繞境。 她望見有一名騎白馬、相貌美挺的男子經過,內心愛慕,但別人看不到該男。

九二一大地震時此廟受損嚴重,建築師評估要維護需新臺幣三千多萬元,安全年限只有十三年,不符投資報酬率。 2000年,信徒大會決議拆廟,而第三、四屆管理委員都決定重建。 同治五年(1866年)在現址完建,1920年代末期此廟再度重修。

潮州三山國王廟,位於潮州鎮同榮裏,宮名「忠主宮」,主祀三山國王,同榮裏位置較鎮內中央,臺灣光復後取同享繁榮之意定名為「同榮裏」,一般大都稱為「舊街」,今為潮州鎮最繁榮的商業區域。 雖然三山國王原本是由從大陸潮州過來的潮州人所信奉著,但隨著廟宇越來越靈驗,在這邊居住的所有族羣也紛紛跟進改信三山國王。 當然,一開始的屏東潮州不叫潮州,而是原住民馬卡道族力力社的所在地,不過發展到現在,現在的潮州全鎮,以閩南人比例佔最多、客家人比例居次,還有一些外省籍與原住民族羣。 經過了幾十年的”強迫歸類”,潮州人們也大多認同了自己是福佬人;另外有一些,則是因為多年來的脣齒相依,而認同了自己是客家人,所以在臺灣,在族羣的自我認同下,講潮州話的潮州人已經不復見。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講潮州話的潮州人,在清代時候為了跟漳州、泉州的閩人拚輸贏,於是與同是粵系出身的客家人結盟;到了日治時期,潮州人卻因為口音與漳州、泉州人的口音類似,被歸類為福佬人。 日本人離開臺灣後五年,也就是等到民國三十九年,三山國王才又正式回到原廟址安奉,但原本的廟宇早被拆除,當下只能利用六坪大的禪房作為祭拜的神殿。

屏東三山國王廟: 推薦網誌:

位在九如鄉九明村的三山國王廟創建於1651年(明永曆5年),距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少見翻新或擴建,仍保持著傳統建築格局的客家古廟宇,目前已被覈定為三級文化古蹟。 「三山」原來是指中國廣東的三座名山――獨山、明山與巾山,羣住在此的居民因為敬仰山神,進而產生「三山國王」的地方信仰。 屏東三山國王廟 根據鄉野文獻記載,最早的三山神傳說出現於隋朝,這三位山神自稱是兄弟,因為受領天意,所以分別鎮守獨山、明山與巾山;更有此一說,宋朝於開疆闢土之時得到三位山神的協助,因而順利打下江山,所以被受封為三國王。

「鎮安宮」始創於民國前六年,關聖帝君為主祀,三山國王 、天上聖母、福德正神為輔,是 全國首建的八卦形寺廟。 個人分類:屏東美食 旅遊 此分類上一篇: 【食記】屏東林邊-廟口筒仔米糕(三山國王廟前傳承三代的美食 … 民國102年地方終於達成共識,由縣府向文化部爭取3700萬元經費進行修復工程;不料中間包商倒閉,重新招標,工期延宕了7個月。 現重新招標工程繼續,今日依古禮進行最重要的上樑儀式,邀請屏東縣長潘孟安擔任主祭官,過程莊嚴隆重。 九如三山國王廟歷史悠久,為臺灣第6「老」的三山國王廟,創建於明永曆5年(1651年),之後歷經多次重建重修,日治時期1929年重修後為今日之樣貌。 由於年代久遠,地方一直對於廟該拆掉重建、重修,或列為古蹟爭議不斷。

屏東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泡麵 的外帶/外送服務

民視新聞/蕭宇珊、黃柏榕 臺北報導騙被害人到旅館,拘禁毆打討債! 林姓犯嫌以慶生名義,把被害人騙到旅館囚禁、毆打,搶走手機和現金2075元,被害人全身傷,逃到附近超商求救,警方到場時嫌犯已經逃跑,後續追查到5名暴力討債成員,其中1名女嫌犯,已經懷孕8個多月,他們說被害人欠10萬元沒還,但被害人表示,只欠3萬元,早就還清了。 即時中心/陳思妤報導新北市長侯友宜成功連任,新任期將在25日就職,不過在各縣市陸續公佈小內閣之際,新北市名單仍尚未出爐。 侯友宜今(21)日解釋比較慢公佈的2個原因,因為新北很多國家人才被其他單位看中,所以要等其他縣市宣佈後才宣佈,且團隊都是以內升為主、外補為輔,人事已經徵詢完了,會在今天或明天公佈。 由於今(21)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北臺灣氣溫下降,氣象局針對多個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呼籲民眾注意保暖。

日治時期,明治40年(公元1907年)2月發生地震,三山國王廟倒塌,然而當時民眾經濟困難,未能立即募款修建,由信徒張建朝以茅房安祀。 大正元年(公元1912年)9月與公元1920年9月大雨,茅房皆受到嚴重侵害。 直到昭和6年(公元1931年),當時的管理人張有卿(生卒年不詳)向轄內53莊善信募款3萬餘元,重建廟宇。 於是信徒劉守騰(生卒年不詳)獻地,信眾在廟後集資興建百姓公廟,當時三山國王指示以後到三山國王廟參拜時,應順道前去參拜百姓公廟,今成為慣例。 昭和8年(公元1933年)竣工時,由梅山鄉善信謝有益捐獻樟木雕刻鎮殿大王、二王、三王神像。

屏東三山國王廟: 臺灣熱門目的地

大埤三山國王廟,俗稱太和街三山國王廟,位於今雲林縣大埤鄉大德村新街20號。 為大埔地區潮州移民發展的歷史見證,與彰化平原廟殿工藝之大成。 我喜歡臺灣,但卻不熟悉臺灣,對我來說,旅行不只是看景,而是在不同心情底下,感受的人事物。 後來的潮州人們發展順利,大家便把這樣的順遂歸功於神明保佑,於是就集資起來,為祂們蓋了一間小廟,信奉有加。 影子喜歡分享,喜歡交朋友,也喜歡與大家一起分享與累積生活的點點滴滴。 身為紀錄者,我們忠實的寫下每篇食記;適時給店家餐點價位或口味調整、套餐組合等行銷建議。

屏東三山國王廟: 高雄美食同好會

又鳳山縣採訪冊/丁部 規制/祠廟/三山國王廟篇記載一在潮州莊街(港東),縣東三十里,屋九間,嘉慶元年張國俊募建,同治五年周同順董修. 木瓜牛奶旁邊也是老店-林耀輝青草茶,大家不妨兩間都買來喝喝看。 中文字很奇妙,「喫好」與「好喫」,只是前後順序置換了一下,衍伸出來的意義卻又如此耐人尋味。 來基隆喫早餐,是喫好的,也是好喫的,更是帶你來走一趟喫好好喫的。 遊訪九份、金瓜石、水湳洞這三處多達三十幾個必去景點,這七種交通方案編輯部大力推薦,快樂出遊、輕鬆回家。 屏東三山國王廟2025 民進黨臺南市議會黨團昨天(19日)在召開黨團會議,會中決議25日的正副議長選舉,將由角逐議長的邱莉莉負責指揮,但討論過程仍出現不同意見,還有人質疑邱莉莉上節目重提4年前跑票事情,邱莉莉聽到覺得委屈,當場落淚。

另外有傳出,民進黨邱莉莉要和國民黨李文俊搭配正副議長,對此國民黨團也嚴正否認,強調絕對不會有「民國配」。 民進黨今(21)日召開中執會,據轉述中常委陳茂松於會中點名嘉義市立委王美惠服務處主任,稱其在LINE羣組中支持對手黃敏惠,講到激動處一度哽咽落淚,代理主席陳其邁則將其所言當作檢舉案,要求組織部進行調查… 而潮州宵夜除了炒泡麵外,這家店最紅的,其實應該是他們家的奶酥厚片,只見厚片吐司上抹了一層厚厚的奶酥餡,就像蛋糕上的鮮奶油一樣,再經過烘烤後,奶酥不但變得更綿密鬆軟,喫起來更香滑順口,而且那種甜膩的乳香口感,真的只有喫過的人才能體會。 講到炒泡麵就不能不說到金門,因為金門可是炒泡麵的發源地,據傳炒泡麵的創始店就是「鴻美商店」,而這家店也正好就在我當年服役的「幹訓班」後門,那時我喫穿都全靠這家店了。 看到太平洋百貨公司及屏東縣警察總局【在中正路上】,往北一直走,會經過舊慈惠護校【右方】,再往前一直走會經過海豐國小【左方】,往前不到100公尺就到了【注意右方】。

屏東三山國王廟: 屏東潮州美食|潮州除了冷熱冰還有這些好喫~三山國王廟的廟埕小喫超美味!

憑心而論,這泡麵並無特別之處,卻有許多死忠客人會特地來喫宵夜,只能說口味主觀,各有喜好吧。 時間不早了,我們得趕路回高雄,沒多做停留,下次再介紹潮州美食囉。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暨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指導下,配合每年9月的「世界古蹟日」,於9月16日舉辦屏東古蹟日活動,由學者專家帶隊參訪九如三山國王廟、加蚋埔夜祭文化展示館、北葉遺址、玉環善牧教堂、東港天主堂等地,讓社會大眾瞭解縣府近年文資修復與推廣保存的成果。 屏東三山國王廟 2016年,以主祭身分參加的屏東縣長潘孟安讚賞此民俗活動跨越了閩南、客家兩大族羣,也跨越了九如、長治與麟洛三地,深具族羣和解與共存共榮的時代意義。

登錄種類:寺廟評定時間2012年11月20日詳細登錄資料九如三山國王廟,又稱九塊厝三山國王廟,是位於臺灣屏東縣九如鄉九明村的三山國王廟,以跨越閩客族羣、連結九如鄉與麟洛鄉、長治鄉三地的傳說「九如大王爺娶麟洛徐氏女」與習俗聞名。 是同事分享給熊熊的,就在三山國王廟口,是許多當地朋友從小喝到大的回憶,店裡只有專賣一種就是木瓜牛奶,而且還能向高雄一樣可以選擇加雞蛋(蛋黃),只是剛好趁著清明連續假期前往,公告上寫著(統一少冰少糖製作)可能剛好它的少糖,對熊來說太甜了些,也可能4月初不是木瓜最好喫的季節吧? 風味上沒有想像中的濃香,同事也介紹還有兩間老店也有賣木瓜牛奶,熊的肚肚無法一次喝三間,只好等下次前往潮州鎮再寫文分享給大家了。 九如三山國王廟興建於清乾隆39 年(西元1774 年),至今約有2 百多年歷史,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三山國王廟,每年農曆一月十六日定期舉辦「王爺奶奶回孃家」活動亦為全臺獨具地方特色之民俗祭典,早期由客家… 地方的九如文化促進會主張登錄為歷史建築並依古法修復保存,不過廟方主張拆除重建,而此為該廟主任委員蔡順和選主委時的政見,對此文化局以「暫不拆建新廟,也不指定為歷史建築」調停,改由該擇日擲筊決定。 三山國王發源於中國廣東地區之信仰,為潮州府住民,包含潮州人(潮汕人)及潮州客家人的精神信仰,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成為東南亞、香港及臺灣民間信仰之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