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發去外地繼續研究的張偉賢以視象分享得獎感受,他感謝家人支持,體諒他長期在港、在外地進行極地研究。 他說,極地的變異、氣候的變化,也影響香港,希望自己在探索大世界後,將新知識、新科技帶回家作出貢獻,也期望未來培養更多年輕探險家到極地參與研究。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香港硬地滾球運動員何宛淇表示自小願望成為普通人,想行得走得能自理,但因脊髓肌肉萎縮症無法如願,及後在校園遇到很多「heroes(英雄)」,在他們鼓勵及幫助下體育、藝術方面多作嘗試,也在他們成就下成為硬地滾球運動員。
- 上年最賣座電影之一《正義迴廊》口碑票房雙收,不僅獲得一面倒的正面迴響,更榮登最高票房港產三級片之位,在本屆金像獎更風光入圍16個獎項,包括兩項「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成為獲最多項提名的電影。
- 頭十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受限於資金短缺、沒有固定組委會等條件,並沒有固定的舉辦場地。
- 會後林家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歉意[21],並說明當時的發言只是事先設計的一種鼓勵新演員的方式,即通過表演的形式來說明,新演員只要好好表現,哪怕別人記不住名字,也會對他(她)留下印象[22][23]。
- 部分司儀講稿和表演環節由司儀或表演嘉賓自由創作、自編自導、即席表演,如黃子華、鄭丹瑞、黃霑、谷德眧、林海峯、森美等。
- 為了保持金像獎的公信力與獨立性,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一直拒絕接受商業贊助典禮,而收入來源主要為電視直播的版權收入。
- 許冠文最後指「只要你肯試新事,甚麼奇蹟都可以發生,包括珍貴的金像獎」。
- 雖然有份入選金像獎「最佳電影」,但在入選名單宣佈後,英華女校在官方網站發聲明指將會退出「最佳電影」的遴選。
由於《給十九歲的我》鬧出極大爭議,英華女書院拒絕交片予金像獎,因此大會在播放入圍片段時,以照片方式顯示《給十九歲的我》及播放剪接師郭偉倫、陳序慶的照片。 有鑑相關爭議,英華女學校方面隨即發聲明表示決定退出今屆金像獎「最佳電影」的遴選,並會就事件繼續檢討。 有網民拿林海峯與同齡(56歲)的羅永昌外表作比較,心態年輕纔是更重要吧,單憑動作就能感受到他們一樣有活力。 「最佳男主角」提名人的造型照展現強烈攝影風格,透過突出各位準影帝的靈魂之窗,展現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情感。 91歲的胡楓風趣發言,提及自己人緣好,因為自己從來不爭排名、又唔爭戲做,名利圈中不爭名奪利,自信「有麝自然香」,又感謝入到電視圈後擴闊了自己的圈子,有16個契仔契女,獎項由8歲入行的薛家燕負責頒獎。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頒獎儀式
當中《給十九歲的我》入圍三項大獎,而英華女校經過審慎考慮後,決定…詳情請看。 首次獲得金像獎導演的韋家輝,先是感謝上帝,然後感謝電影公司及楊受成老闆,亦感謝幕後優秀的團隊,他強調電影十分困難,感恩團隊骨幹都是杜琪峯借出的銀河影像團隊,最後他提到自己媽媽,今年已經91歲,十分慶幸母親可以親睹他得到最佳導演獎項。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許冠文領獎時表示,感到特別興奮,因為今次唔係一個搞笑角色,更為電影得到八項提名特別開心,他又提到導演翁子光找他演出時,他未夠信心,但她太太鼓勵下才接拍,對於劇中一口氣講十分鐘英語對白,他更首次透露幕後人員在現場聽到喊。 大會於2023年4月4日公佈頒獎禮預告短片「致香港電影」,由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得主張兆康拍攝,本屆金像獎宣傳大使王丹妮主演,陳健朗作特別演出。
- [1] 是屆金像獎頒獎典禮乃相隔4年後重返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
- 1989年的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參與角逐「最佳女主角」的鄭裕玲同時兼任評審委員,存在角色衝突,被媒體批評為「處理未妥善」[31],鄭裕玲亦表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審制度存在不少漏洞,包括沒有明確訂立評分準則,評審委員往往從自己的主觀角度進行評分[32]。
- 2003年受到SARS非典型肺炎的影響,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被迫取消紅地氈,從外地趕來的嘉賓較以往少,再加上數名具知名度的電影界演員離世,出席頒獎禮的嘉賓均身著素裝出席。
- 本屆頒獎典禮則不設大會司儀,並繼續由倪秉郎宣讀提名名單,以及由鄭啟泰擔任現場報幕員。
-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當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發展之時,金像獎的設立鼓勵了電影人的創作香港電影。
由於香港電影金像獎主要以粵語廣東話為主,因此內地媒體在轉播時都會加入中文字幕,或採用現場普通話國語傳譯版本播出。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的電視直播分為場外的星光大道(明星進場和採訪的直播)、獲獎者記者會和場內真正的頒獎典禮直播。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電視媒體對三部分的直播和轉播,都需向香港電影金像獎組委會申請報名和購買電視版權。 而大會典禮的實況直播又分為香港地區直播、兩岸媒體直播以及海外直播。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亞洲電影大獎.得獎名單丨梁朝偉獲兩獎二度封帝 湯唯《分手的決心》奪後
其中中國大陸的轉播媒體主要固定爲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旗下的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CCTV-6)從1991年開始,連續二十多年成爲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內地常規轉播媒體。 2003年開始,多家大陸電視媒體也參與金像獎的直播,包括:上海東方電影頻道、廣東電視臺珠江電影頻道、廣東南方電視臺等等。 由於香港電影金像獎主要以粵語廣東話爲主,因此內地媒體在轉播時都會加入中文字幕,或採用現場普通話國語傳譯版本播出。 2003年受到SARS非典型肺炎的影響,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被迫取消紅地氈,從外地趕來的嘉賓較以往少,再加上數名具知名度的電影界演員離世,出席頒獎禮的嘉賓均身著素裝出席。
2012年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特意以「電影新世代」為主題,向大眾推薦香港電影界的新生力量。 2015年第三十四屆電影金像獎則以「電影狂想曲」為主題,講述香港電影界的創意精神。 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香港電影復甦,電影人以新的創作模式躍入新的華語電影市場,來自兩岸三地的電影資源不斷融合,締造出華語電影和金像獎新的發展篇章。 開始加入電影團體的投票,雖然在起初的幾年,電影人和電影團體的評審方法都略有不同,但整體方向都是電影人士向他們的項目所投的票都有更強的比重。 該獎由劉德華公佈,一如所料由陳木勝贏得殊榮,獲全場報以熱烈掌聲。 今次是陳木勝第六度獲提名金像獎最佳導演,可惜生前五次均與金像獎擦身而過。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第 34 屆金曲獎 GMA 得獎名單正式公開
金像獎創辦於1982年,初期由香港《電影雙週刊》施求一及陳柏生推動及主辦,每年舉行一次。 其後,主辦單位陸續加入香港電臺、《星島日報》等,成立聯合主辦單位。 由於當時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金像獎對香港電影新浪潮有推動作用。 由本校委託張婉婷校友執導的電影《給十九歲的我》,近日引起社會關注,校方經過審慎考慮,決定退出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遴選。
當中包括:視頻直播、文字直播和圖片直播,透過網際網路,全球觀眾均可第一時間獲悉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新捷報。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多年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聲音直播一般由香港電臺(RTHK)負責。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海外電視轉播主要包括:覆蓋兩岸的大中華地區,以及東南亞、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 時至今天,除了各大電視媒體外,隨著網絡媒體的推動,兩岸三地和全球各地的觀眾均可輕易地收看收聽到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新實況。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提名人造型照
今年《正義迴廊》、《神探大戰》、《明日戰記》、《飯戲攻心》等多套電影突破數千萬票房,其中《正義迴廊》入圍最多,總共獲得16個提名,其中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多個重要獎項。 《神探大戰》、《明日戰記》、《飯戲攻心》三部電影則同樣獲得11個提名。 其中獲最多項提名的是《正義迴廊》,一共16項獎項提名入圍,排第二的同時有《神探大戰》、《明日戰記》、《飯戲攻心》,而即將於2月17日正式公映的《風再起時》獲得8項提名;早前首次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袁澧林主演的《窄路微塵》亦一共獲得10項獎項提名。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入圍名單
為了保持金像獎的公信力與獨立性,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一直拒絕接受商業贊助典禮,而收入來源主要為電視直播的版權收入。 隨著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武師工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攝影師學會等二十多個電影協會紛紛成立,並先後參與統籌金像獎,成為主辦單位之一,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一個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金像獎進入了成熟期,不單止邀請到兩岸三地有分量的電影人參與,得獎人也儘量出席,加上當年香港電影業進入黃金時期,當年的金像獎形成固定的頒獎流程和大會制度。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當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發展之時,金像獎的設立鼓勵了電影人的創作香港電影。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攝影:鄭兆強《神探大戰》
首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由星島日報主辦,香港電臺協辦,由於經費有限,只能在小型的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舉辦。 其後幾屆同樣面對經費問題,分別在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九龍麗晶酒店、富麗華酒店、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舉辦。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隨着中國大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香港電影復甦,電影人以新的創作模式躍入新的華語電影市場,來自兩岸三地的電影資源不斷融合,締造出華語電影和金像獎新的發展篇章。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金像獎進入了成熟期,不單止邀請到兩岸三地有分量的電影人蔘與,得獎人也儘量出席,加上當年香港電影業進入黃金時期,當年的金像獎形成固定的頒獎流程和大會制度。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視覺效果入圍名單
此外,每屆金像獎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司儀和主持人會因應主題而傳達香港電影精神,如「國際婦女年」採用全女班的司儀組合、「薪火交接」採用全新生代藝人作為主持和嘉賓,而2011年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為表揚多位在幕後付出的工作人員,頒獎嘉賓組合更採用臺前幕後結合的方式,向不為人熟悉的幕後人員致敬。 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晚會,都有各類主持搭配,金像獎的司儀組合形式,主要包括統籌全場的主持人,以及在開場和特殊篇章致辭的嘉賓主持人。 早期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並沒有固定的主題音樂和背景音樂,現場也沒有配備樂團。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從1987年開始,香港電影金像獎才開始配有現場大樂團,及至今天,每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現場都配有交響樂團,現場演奏。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從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金像獎協會與當年的香港市政局達成合作協議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作為優先的固定舉辦場地,大會移師到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從此香港文化中心幾乎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指定舉辦場地。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動作設計入圍名單
好也特別感謝父母照顧,教她身體有困難,仍要向善,不輕易放棄,為社會貢獻,她也說「未來都會繼續,有能力必定盡力」,為香港繼續爭取佳績,也希望大家可繼續追夢。 歷年來的表演嘉賓除了中港臺的演藝人員外,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家。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如:內地鋼琴家朗朗和李雲迪、舞蹈藝術家楊麗萍、香港男高音莫華倫、香港默劇大師詹瑞文等。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女配角
2003年,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疫情,為了表揚醫護人員,紅毯改為藍色大道。 1990年代末,紅毯的明星進場盛況更可以透過各大香港和兩岸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向全球直播。 2020年第三十九屆電影金像獎受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影響,取消實體舞臺形式頒獎禮,為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首次[2]。 得獎結果透過串流直播形式公佈,為時約20分鐘,由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主持[3]。 由於該年亦受疫情影響,戲院大部份時間未能正常營業,並令原定上映電影大幅度延期,故此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在2020年9月28日決議[4],把原定2021年舉行的第40屆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順延至2022年舉行,並包含2020年及2021年符合金像獎入圍資格的電影[5][6]。 此為首次把兩個年度的上映電影合併於同一屆頒獎典禮頒獎[7][8]。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香港電影金像獎2023得獎名單|「最佳美術指導」:雷楚雄、黃敏軒(風再起時)
隨着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武師工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攝影師學會等二十多個電影協會紛紛成立,並先後參與統籌金像獎,成爲主辦單位之一,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爲一個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從創辦之初,金像獎已立足於香港本土,1980年代開始,由於香港電影產業發展蓬勃,吸引了兩岸三地的電影業界人士,每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都會邀請大陸金雞百花獎組委、大陸的中國導演會、臺灣電影金馬獎組委等大中華電影工作者出席。 歷年來的表演嘉賓除了中港臺的演藝人員外,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家。 如:內地鋼琴家朗朗和李雲迪、舞蹈藝術家楊麗萍、香港男高音莫華倫、香港默劇大師詹瑞文等。 2022年,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移師到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 2000年以後,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曾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到了2007年起,香港電影金像獎一直都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主持之一的林家棟疑似在晚會暗諷獨立電影《點對點》只在小型戲院播映,並以「張咩話」稱呼演員張雪芹,事後被包括導演黃浩然在內的大衆輿論認爲「有欠基本尊重」。 會後林家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歉意[21],並說明當時的發言只是事先設計的一種鼓勵新演員的方式,即通過表演的形式來說明,新演員只要好好表現,哪怕別人記不住名字,也會對他(她)留下印象[22][23]。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海外電視轉播主要包括:覆蓋兩岸的大中華地區,以及東南亞、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 1990年代開始,香港另一免費電視臺亞洲電視(ATV,已於2016年4月2日停播)也開始競逐金像獎的直播版權,並連續三屆成功統籌、製作、直播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隨着香港電視臺的數量增多,不少香港電視臺也紛紛加入競購頒獎禮直播版權,當中包括:1990年代初的衛星電視(STARTV)、及後的有線電視(HK CABLE)、香港now寬頻電視(現稱Now TV)、鳳凰衛視、星空衛視、華娛衛視等等。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香港電影金像獎
部分司儀講稿和表演環節由司儀或表演嘉賓自由創作、自編自導、即席表演,如黃子華、鄭丹瑞、黃霑、谷德眧、林海峯、森美等。 三十多年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表演環節以及一衆司儀、頒獎嘉賓的致辭講稿,均由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負責創作撰寫。 多位香港和華語影視界的著名編劇,如黃炳耀(已故)、黎文卓、林超榮、陳慶嘉、陳嘉上、鄭丹瑞等,均曾爲金像獎創作司儀和嘉賓的串詞。 從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金像獎協會與當年的香港市政局達成合作協議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作為優先的固定舉辦場地,大會移師到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從此香港文化中心幾乎成爲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指定舉辦場地。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電影
從設立初期至今,主要獎項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等等。 《給十九歲的我》引起嚴重爭議後隨即終止上映,影片入圍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剪接3個獎項,雖然英華女校曾宣佈退選,張婉婷亦表示不會出席頒獎禮,但郭偉倫卻繼續接受最佳導演提名。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郭導演在臺上先表示好刺激,之後讀出張婉婷的一封信,張導演感謝外界給她的肯定,感謝參與演出的同學們,並慨嘆「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呢」,他又指「唔好熄機,拍咗先算,上咗先算」。 第41屆香港金像獎於今(1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最終,劉青雲主演的《神探大戰》拿下四獎,成為最大贏家。 而劉青雲順利三度封帝,鄭秀文第10度入圍終於奪得影后激動哭了。 從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香港電影金像獎移師到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由於場地較以往寬闊,於是組委會仿照奧斯卡金像獎設立正規的紅毯通道,讓嘉賓進場時能一展功架,自始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首個設立紅地氈進場方式的華語頒獎典禮,紅地氈通道也俗稱「星光大道」。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主題音樂及主題曲
早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並未設有進場儀式,只舉行類似酒會宴會來招待貴賓,或在頒獎禮後舉行慶功宴慰勞眾星。 從創辦之初,金像獎已立足於香港本土,1980年代開始,由於香港電影產業發展蓬勃,吸引了兩岸三地的電影業界人士,每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都會邀請大陸金雞百花獎組委、大陸的中國導演會、臺灣電影金馬獎組委等大中華電影工作者出席。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2023年度「邵逸夫獎」各獎項的提名時間由2022年9月上旬開始至11月30日結束。 三個獎項的遴選委員會成員篩選所有提名後,於2023年4月將有關最終候選人的提案交予邵逸夫獎理事會審議,並由理事會作最終決定。 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早前在啟動儀式發言表示,今年是對香港以及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選舉而言,都開啟了新的篇章,並指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連續兩年以「未來」作為十大傑出青年選舉的主題,展現了青商對於香港新篇章的懷抱希望,以及青年力求創造新天地的積極態度。
陳木勝是於2020年8月因鼻咽癌離世,《怒火》是他的遺作,劉德華即場讀出陳木勝遺孀的一封信感謝外界。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壓軸頒發最佳電影,由古天樂與施南生揭曉該大獎,結果由已故陳木勝執導、甄子丹夥拍謝霆鋒的《怒火》打敗《梅艷芳》、《智齒》、《媽媽的神奇小子》及《濁水漂流》。 「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自二零零四年開始每年頒發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 「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表彰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數學科學領域中的傑出成就。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2025 就今年主題,他稱深有感受,既經歷反修例,亦經歷疫情,香港與國家均面對挑戰,特別是香港,要面對人才流失及經濟未恢復,世界也有戰事發生,但他覺得香港以往每經歷挑戰,便會有更好機遇,期望今屆傑青是承繼這份不屈不撓的精神,希望歷屆至今逾400位傑前發揮力量,與香港、國家一同克服未來。 林衍聰說15歲時開始練劍,其後19年參與無數比賽,當中有苦有樂,傷患也影響訓練,也考慮過離開港隊,最後決定即使路難行,也要走下去,現時見到後輩進步,頓覺堅持有意義,希望未來繼續練樂「第二把佩劍」,培訓更多劍擊運動員。
香港金像獎得獎名單: 嘉賓主持
自1990年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大會開始提供多種語言服務的現場傳譯,主要包括國語、英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個語種,而現場直播也提供多語種服務以供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觀眾選擇。 「新晉導演」由何爵天憑住《正義迴廊》獲得,他從許鞍華手上接過獎項之後,從外裝內拿出他執導的《死屍死時四十四》的首映換票證,表示家中沒有紙張,所以只好用這張票寫下多謝名單,並逐一讀出要多謝的名字。 有份角逐此獎的有《明日戰記》、《神探大戰》、《給十九歲的我》及《飯戲攻心》。 從2002年的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大會增設“最佳亞洲電影”獎項,表彰過去一年曾於香港上映的傑出亞洲電影,後來因亞洲電影大獎成立,改爲“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最佳亞洲華語電影”,表彰過去一年曾於香港上映的傑出華語電影。 及後主辦單位認為金像獎應由專業的電影組織參與籌辦,於是從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開始成立了常設的籌委會,香港影業協會於同年加入,並與香港無綫電視簽定了3年的直播合約,自此頒獎典逐漸成為香港電影界的年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