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由香港青年協會負責興建和營運,斥資 1.7 億元,命名為「PH2」。 PH2 青年共居空間針對本港青年發展而設,將提供理財、生涯規劃、聯誼等活動,望助青年提升生活技能。 「住+」土瓜灣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由社聯與救世軍合辦,是社聯社會房屋項目之一。
- 短租公寓「共居」意念與青年旅館和 share house 有相似之處,租戶可選擇租住牀位或獨立房間,與其他住戶「共享」廚房、天台、花園及健身室等公共空間。
- 品牌旗下的 Dash Serviced Suites 亦得一羣年輕專業人士歡迎。
- 項目由香港青年協會負責興建和營運,斥資 1.7 億元,命名為「PH2」。
- 共居空間雖大,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卻小,分分鐘只有一個牀位,或一個書桌、衣櫃。
- 在臺灣,傳統的居住單元,包括合院、眷村、店屋式住宅、大家庭式宅邸等某種程度上也是「共同生活」的一種樣態,只是社區中的住戶關係主要建立於血緣及地緣關係上,通常居民互動密切、擁有相似的價值觀。
書匯位於交通最方便的九龍旺角區,離油麻地港鐵站只有5分鐘路程。 旺角雖然唔係豪宅區,但舊樓租價都要萬七蚊起,想以低於$5000住呢區,又唔想太殘舊,書匯大概係唯一選擇。 位於新界荃灣青山公路的Commune Castle Peak,無敵大海景近在咫尺,分分鐘比中大及科大的海景宿舍更歎! 雖然位置不近荃灣站,但有免費穿梭巴士往來港鐵荃灣站、荃灣西站、九龍站/機場快綫及尖沙咀。 ▲Studio Single:月租$12,510起活在繁華城市中,又想感受綠悠悠的大自然氣息?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都提供些什麼?
今時今日喺香港租樓,萬零蚊只得三四百呎,單位狹小,想請朋友上嚟食飯都未必得。 共居空間有common area和pantry,形式跟大學宿舍無異,雖不至於能開party或打麻將,但要舒服招呼朋友絕對唔成問題。 共居空間雖大,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卻小,分分鐘只有一個牀位,或一個書桌、衣櫃。 選擇共居,就要學會斷捨離,只將日活必需品帶在身邊,也要捨棄不少衣服、擺設。 從斷捨離中,也會令你學懂節儉美德,漸漸你會發現,家裡根本不需要太多無謂用品。 悅思油麻地共享空間位於悅思青年旅舍 (油麻地)內,坐落在油麻地中心地段的一棟25層高的建築內,視野開闊,每間客房都配有窗戶,分體空調,平面電視,電話和免費無線網絡, 共居單人房2025 私人浴室配有淋浴、吹風機和免費洗浴用品。
如經濟能力許可,你亦可考慮近年由初創企業為年輕人而設的共居空間,有專業的管理團隊為你打點一切,讓你有更多的空餘時間追夢。 另外,項目亦設儲蓄計劃,參與者於完成計劃合約時,會獲得東華三院所提供的三比㇐配對資助金額,以鼓勵儲蓄,配對資助每月最高限額為 $1,200。 現時香港仍有約 20 萬間寮屋,有寮屋業主會將名下的鐵皮屋和木屋放租。 租客要注意,寮屋管制政策列明,已登記寮屋並無土地合法業權,公眾人士不能購買或租用,租寮屋要承擔風險。 面積較大,約 100 餘呎的套房會有獨立廚廁,裝潢亦普遍較企理。
共居單人房: 【3】Commune Castle Peak 5600元起 私人儲物空間多
除了月租之外,有意租住這些共居項目的人士還需要繳付其他費用;當中,#4和#5均需支付相當於1個月租金的按金,而#6則需要租客繳付相當於3個月租金的按金,且要求第一次租賃該項目的人士需一次過繳付半年租金。 值得留意的是,消費者在入住這些項目之後,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申請轉房的;倘若與鄰居發生爭端,#1將協助調解及按租戶守則跟進,#2會進行調解及聯絡社工介入,而#3則鼓勵租客自行協商解決。 共居單人房2025 「福全。共寓」青年共居空間由東華三院推出,透過將原址的單幢舊樓重置及翻新,以「共居」(Co-Living)模式,為弱勢青年人提供安居之所,助他們追逐夢想。 室友間或有一名「二房東」,代業主收租金雜費,如果二房東收錢突然失蹤,你便血本無歸。 書匯也有common area,特色牆身設計如同置身臺灣民宿,完全唔似香港環境。
除租金之外,有意租住這些共居項目的人士,還需要支付其他額外費用;當中#1需要支付相當於1個月租金的按金及500元水電煤按金,和繳付居住房間的電費、水費和上網費,#2需支付相當於1個月租金的按金和繳付居住房間的電費、水費和上網費,而#3項目則需支付2個月按金,及繳付居住房間的電費。 每一位入住青年都會獲邀加入管理團隊,共同為共居空間構思新意念,設法改善生活環境,幫忙維持共用空間的衛生。 項目社工亦會為住客安排各種社區活動,如新生活預備班、共住空間規劃等,協助他們適應新環境,以便規劃未來新生活。 另外,空間亦增設「住戶證」,住戶憑證可享社區購物優惠,建立歸屬感。
共居單人房: 空間特徵
而租屋的後續問題會需要自行解決或直接和房東進行溝通。 隨着網絡的興起、交通的發達、房價居高不下、醫療進步全球平均年齡上升、工作型態的改變,如工作地點不再侷限於特定辦公室、共享經濟的崛起…..等因素,逐漸發展出共同生活的新形態居住形式。 而地點大多集中在居住成本較高的大都市,例如紐約、三藩市、倫敦、東京等。
「福全.共寓」裝修精簡,設備齊全,戶型分有 共居單人房 2 人或 3 人共住房間,一共提供 40 個宿位。 公用空間及設施包括廚房、洗手間、浴室,客飯廳及天台等。 東華三院表示,共居是指由一羣人共同租住一個較大的住宅單位,共用資源,同時分擔家務、互相照顧。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不過長期租住計劃就不包毛巾、廁紙供應,大家記得要自己添置。 旅遊粉專「Rita的德國採購&旅遊日記」近日發文,分享香港友人在租屋網看到的一張出租房照片,這間房間連一個單人牀放進去就無路可走,衣櫃就懸空在上方,且浴室必須共用,一個月的租金高達8千元臺幣,讓他不禁感嘆:「這樣8000臺幣,好傻眼」。 此外,私人營運的共居項目沒有設定最長租賃期限,亦沒有對申請人的年齡、入息和總資產設定限制,且租用前並不需要特別的申請程序,更不需要面試;惟#6項目規定承租人士必須為學生。
共居單人房: 共享居住空間的好處
The Nate 項目特意邀來 Charlie & Rose 的 Ben McCarthy,設計師過去為不少名餐廳操刀,作品有 Linguini Fini 和 Brickhouse等等。 是次項目 The Nate 運用繽紛色彩和天然材質,為租戶打造極具品味的居住空間,同時增添如家一般的溫度。 悅思油麻地共享空間不僅提供共享牀位,而且還有獨立房間, 讓你在旅舍中不僅享用獨立空間,也有機會享用公共空間,和不同類型的人相互認識。
共居單人房: 單人住客的最經濟選擇, 無論你喜愛上層牀還是下層牀, 我們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更多相片
注意:透過分拆業權來拆分單位的村屋雖屬合法,租戶亦仍須留意居所是否為僭建物;如租住鐵皮屋或木屋等寮屋,因寮屋被非登記人佔用,該屋的登記記錄會被取消,政府亦會對涉事構築物採取行動。 據統計處 2016 年人口調查,全港約有 9.27 萬個劏房租盤,一個單位平均拆成 3.4 個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約 56.5 呎。 房間設計以文青氣息為主,幾何圖案的牀位拉簾、木系傢俬、黑板設計的天花板等,裝潢青春活力,就像返返到大學時期生活。 Weave Studios選用環保雜貨零售品牌SLOWOOD由全球所搜羅的環境友善產品,部分更是B Corp認認證產品,透過現代、環保、可持續的生活方案為住客帶來嶄新的生活體驗。 有一項研究表明:在現今世代活絡的社羣生活裡,有20-30歲的人羣中會有10%的人產生孤獨感。 而在共生公寓與一羣好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是離家拼搏的人們擺脫孤獨的最好辦法。
共居單人房: The Nate — 生活應如此簡單
此外,部分由非牟利機構所營運的共居項目,還要求申請者在入住後履行特定的義務。 例如,#3要求租客每年參與至少30小時的探訪及社區活動,包括探訪區內長者、籌組鄰居聯誼活動及文化活動等。 共居單人房2025 此外,共居項目一般亦設租住期限;當中#1首次租期為2年,總租期不得超過5年;而#2每次租約期限均為2年,租期最長同樣為5年;#3則沒有相關要求。 如以上項目均不合適,你亦可到社聯網瞭解「社會共享房屋計劃」下的其他青年共居空間,計劃以「共住.共生」為理念,項目由不同非牟利機構營運。
共居單人房: 分租
每個項目為租客提供的私人空間、共享空間和共享設備均有所不同。 #1的單人及雙人房均設有獨立廁所、浴室和廚房,但租用三人房的人士則需要與同房共用廚房,而洗衣房及多用途房間則是所有租客的共用區域,故廚房用具、洗衣機、共享房間內的設施均需要與他人分享。 同樣地,#2的單人房有獨立的廁所與浴室,但租用雙人房人士則需要與同房共享廁所和浴室,而所有租客均需要共享的空間還包括廚房、洗衣房及多用途活動室和圖書館等,故廚房用具、洗衣機和圖書等需要與他人共用。 至於#3則無論居住在甚麼類型的房間,都需與他人共享廁所、浴室、廚房和客廳,故廚房用具、洗衣機和電視機等設備均需共用,私人空間僅為自己的睡房。 在疫情期間,這些共居項目均按政府衞生防疫指引及實際情況調整共享空間的使用規則。 在臺灣,傳統的居住單元,包括合院、眷村、店屋式住宅、大家庭式宅邸等某種程度上也是「共同生活」的一種樣態,只是社區中的住戶關係主要建立於血緣及地緣關係上,通常居民互動密切、擁有相似的價值觀。
共居單人房: 青年共居項目的類型
收集到的資料顯示,這些共居公寓雖遍佈全港不同的地區,但大部分都坐落於交通較為方便的鬧市,例如紅磡、太子和奧運等地鐵沿線。 另外,政府的「青年宿舍計劃」尚有 5 個項目正進入前期工程階段和程序,包括位於佐敦的香港女童軍總會項目、位於旺角的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項目、位於上環的東華三院項目、位於元朗的聖公會項目,以及位於灣仔的救世軍項目,連同上述介紹了的兩個已動土項目,一共提供約 3,300個宿位。 共居單人房2025 東華三院望藉共居空間,鼓勵青年人走入社區,加深青年人對社區的瞭解和關心,所以入住者必須參加「好鄰居」計劃,每年參與至少 30 小時的探訪及社區活動,包括探訪區內長者、籌組鄰居聯誼活動及文化活動等,向各界推廣共居生活的理念。 共居配套完善,備有健身室、花園、燒烤場等設施,供住戶隨時享用。
共居單人房: 共生公寓的房間類型
Weave Studios雖然並非位於市中心,但交通亦算方便,距離港鐵宋王臺站僅5分鐘步行路程,乘坐港鐵即可直達港島或九龍各個商業、購物、美食及消閒地段。 一項研究指出:至2050年將會有超過7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 每一位租客只需要對自己的租約負責,不需要承擔起其他人退租的壓力。 在這裡,你可以與室友們聊天、享受美食、看電視,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如果你希望遇見新朋友、瞭解新事物,我們相信這裡一定是你的心之所向! 共居空間的租金相宜,吸引不少大學生、本地年輕專業人士和在港工作的外籍人士租住,近年更有瑞銀、德銀和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租入空間,作為新入職員工的宿舍。
共居單人房: 申請資格
Weave On Baker位於紅磡,步行距離9分鐘就能到達理工大學校園。 房型分兩種,標準套房及TRIO房間,兩者均為單人房間,不過標準套房就可享用房內私人廁所浴室,而TRIO房型則要三個租客共用一個洗手間。 共居單人房2025 租住共享生活計劃的租客,可以享有免費房間Wi-Fi、每週房間打掃、更換牀單一次、以及可以使用酒店內的健身室及Common Area。
共居單人房: 單人租屋|11間Share House共居單位推介 旺中帶靜:西營盤、大角咀、旺角都有!
共居設計團隊更為精心打造型格裝潢,社區團隊則為住戶定期舉辦多元活動,以促進住戶之間的交流,提升社羣體驗。 住戶背景各異,從事不同職業,活動不單是建立鄰裏關係,更能拓展事業網絡。 ▲Weave Studios — Sai Ying Pun 的共享休閑空間在共享空間方面,住客可以使用齊全配套設施,包括廚房、開揚用餐空間、辦公區域、會議室、休閑空間、健身室、自助洗衣間,物業亦提供24小時駐場保安服務。 共生公寓的每一位室友只需要對自己的租約負責,不需要承擔起其他人退租的壓力。
共居單人房: 私人機構
臺灣的共居空間大多集中在房價高漲的臺北,但也有案例南臺灣,如臺南的南宅青年,由學生發起成立,致力於將老屋改造成青年共生基地。 不過留意返,除了房間/牀位租金,deDorm租客需每月額外付400元的費用,以作電費、水費及每週一次的房間清潔服務費。 假如租住一年,租客可以先預付兩個月租金,然後逐月交租。 共居單人房 Lavender於2016年開幕,在三間之中價格較高,有分二人房、三人房及四人房三種房型。 而Plum和Lilac則在2018年開幕,這兩間就走青年旅舍路線,需要共用浴室。
共享居住空間不但提供相對便宜的租金,更容許靈活的租期,由一個月至幾年不等都適用,適合喜歡多變和希望短暫體驗生活的年輕一代。 共居單人房 彈性租約和相宜的租金亦吸引來自不同國家、家庭和學歷背景的人入住,尤其工作假期一族和短期留學一族。 因此,入住同時,我們可擴闊社交圈子,分享不同知識,瞭解不同人的抱負和思想,為生活帶來啟發。 共居單人房2025 共享居住空間提供傢俱,如書桌、椅子、牀、櫃等,無需搬運大型家俬,入住起來相對較方便。 加上,不同共享居住空間的裝潢各具特色,我們可按個人喜好選擇心儀的室內風格,省去裝修的心力和費用。
短租公寓「共居」意念與青年旅館和 share house 有相似之處,租戶可選擇租住牀位或獨立房間,與其他住戶「共享」廚房、天台、花園及健身室等公共空間。 共居單人房 值得留意的是,由私人機構營運的共居項目在轉房方面的彈性較大,#4可以繳交$1,500申請轉房;而#5則表示會視乎當時的空房情況來協助租客轉房,但需繳付的費用則沒有透露;至於#6則表示找到其他學生承接原有租約就可以免費轉房。 倘若消費者在入住項目後,與鄰居發生爭端,#4表示有駐場團隊可提供協助,#5表示需視乎實際情況,或有不同處理,而#6則建議租客私下協調解決。
位於啟德的新物業Weave Studios可能是個不錯的Share House選擇。 ▲Weave Studios — Sai Ying Pun 入口的大型壁畫特別邀請了本地街頭藝術家梅慧欣設計,描繪出香港地標性的傳統建築物,並以大自然和綠色植物作點綴。
新一代的年輕人大多希望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到一個更好的機遇,他們為此奮鬥著。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需要經常更換住所,而共生公寓就成了忙碌工作中治癒靈魂的休憩地。 共居單人房 管理公司和房東簽訂好住房合約後,再分別與每一位租客簽訂住房協定。 所以租客不需與房東聯繫,公司會處理好租客與房東間的所有問題。
#5的單人房租客均可享用獨立廁所和浴室,但入住雙人房的人士則需與同房租客共享廁所與浴室,而所有入住人士均需要與他人共享洗衣房和公共活動空間等,即廚具、洗衣機、乾衣機和影印機等設備需要與他人共用。 同樣地,#6的單人房亦設有獨立的廁所和浴室,多人房則需要與同房租客共用,而廚房、洗衣房、健身房、自修室等區域則需與所有入住人士共享,廚廁用具、洗衣機、乾衣機、燒烤爐和健身設備等亦需要共用。 整體而言,現時本港為青年而設的共居項目數量不算多,而由非牟利機構提供的項目更屈指可數;至2011年,時任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公佈,政府會支持一些非牟利機構將其閒置用地改作發展「青年宿舍計劃」,由政府資助興建費用,並在落成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 最近公佈的《施政報告》亦提出擴大「青年宿舍計劃」,政府將資助非牟利機構租用酒店或旅館,轉作青年宿舍用途,以市值租金的6成價格讓青年租用;目標在5年內為本港年青人額外提供約3,000個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