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邁入第二屆,較去年規模擴大至5所科大及14所技高校共44隊伍參賽,總人數多達224人,其中有18位離島師生遠從澎湖及金門前來共襄盛舉。 以無線通訊相關技術為核心,不論課程安排、教師研究方向或學生專題研究皆圍繞此核心發展,朝向通訊關鍵人才培育及技術提供中心。 本校設有電資碩士班,未來繼續升學亦可報考國內外各大學電子、電機工程、通訊工程或電資領域相關之研究所。
- 後於民國88年經教育部覈准,改制為「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以培育實務與理論兼具之高級技術人才為主。
- 2016年榮獲「中區技職校院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創新、服務、好就業計畫」及主軸四「中區技職校院校務發展主管人才培訓計畫-多元領導新思維」。
- 中正高工資訊科「倉儲自走車」以未來可應用在倉儲貨品自動運送化做為發想,則被評委認為本議題不但具備目前業界需求,同時未來可導入應用的可行性高。
- 同年8月,增設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二年制在職專班、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經濟管理研究所。
- 體育性的有籃球裁判研習社、羽球社、武術社、橄欖球社等4個社團。
新設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建築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東亞語文學系碩士班、應用科學碩士學位學程。 2007年,增設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碩士班、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碩士班、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應用數學系博士班、應用物理學系碩士班。 2006年2月,增設應用數學系碩士班、應用化學系碩士班、統計學研究所博士班、亞太工商管理學系碩士班。 整合應用經濟學系、亞太工商管理學系、金融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經濟管理研究所成立「管理學院」。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英語: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臺中科大、中科大、NTCUST、NUTC,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中市的國立科技大學,現有四大學制:日間部、進修部、空中學院、進修學院。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
本屆獲得各面向表現傑出之卓越獎的隊伍共計4組、研究主題具獨特性之創意獎4組、成果內容具完整性之精進獎4組、應用性最優之實務獎4組、佳作28組、最佳人氣獎2組。 現任謝俊宏校長上任後,推動「宏觀視野、智慧服務、多元學習、現代校園」的治校理念,落實多元整合及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理念,建構特色學程,培養出具「國際力」、「資訊力」、「學習力」的關鍵能力人才。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2025 在國際交流上,鼓勵學生赴海研修,拓展國際的視野,透過優質姊妹校的深化合作,辦理工作坊、海外體驗營、國際講座等,以加強學生國際宏觀視野,並致力於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以促進區域資源整合,協助在地產業發展及升級。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2025 此外,以校務治理研究為核心,推動六大主軸策略:優化校務治理與發展、提升行政支援與服務、打造樂活教學與學習特色、培養專業跨領域之複合型人才、爭取外部資源深化校園資產、建置健康樂活校園環境,以強化校務發展品質與競爭優勢,建立與校友的連結及智慧校園、商圈的推動。 2018年1月30日,加入由國立中山大學統合高雄醫學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
2021年8月1日管理學院博士班分組增設「管理組」、「財金組」。 在蘭潭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天文社、植物研習社、自然資源保育社、生命活泉社、活力分享社、咖啡研習社、兩棲爬蟲研究社、國際英語演講社、福智青年社、酉襄社、農業產銷研習社、機車研究社、帕瑟提夫理財研究社、數學知識研究社等14個社團。 音樂性的有蘭潭國樂團、蘭潭管樂社、古典吉他社、築軒古箏社、流行音樂坊、吉致吉他社、樂旗隊、蘭潭提琴社等8個社團。 服務性的有慈青社、平安團契、樵夫志工隊、農藝志工隊、光慧青年社、One Way團契國際志工隊等6個社團。 康樂性的有勁舞社、調酒社、魔術社、益智遊戲研習社、小小廚藝社、扯鈴社、可可欠社等7個社團。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聯誼性的有蘭潭畢聯會、僑生聯誼會、國際學生聯誼社、桃友社、點點蜂巢社等5個社團。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2022年:全球排名第 名、2021年:全球排名第 名、2020年:全球排名第 名、2019年:全球排名第 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 名、2017年:全球排名第 名、2016年:全球排名第 名。
高科大將各類計畫資源導入課程,帶領師生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場域內可被具體化、被實地應用的解決方案,也幫助… 內圍海豚圖形象徵本校自由、活潑的學術風氣,充滿生命力與活力的氣息,以及探索求知、追求智慧提昇之無窮潛能;而藍色代表理性、沉穩、堅定,意喻培養學生成熟穩健的人格、思想以及堅毅強韌的意志。 2.舊生學業成績與操行成績各達80分以上且班級排名前百分之五者,得提出住宿費全額減免申請,並於學生宿舍完成服務學習時數30小時。 1.新生依本校學生宿舍住宿費收費標準收費,經個別招生專案簽定住宿費額度及繳交方式者從其規定,並於學生宿舍完成服務學習時數30小時。 餐旅系四年級李耀祖同學參加第64屆澎湖縣運動會游泳比賽榮獲50公尺自由式第一名與50公尺蝶式第二名。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大學情報
配合澎湖產業特性,發展出海洋資源及地區農產開發應用之特色,培養學生除了具備傳統食品基礎知能外,亦具有開發地區性特色產品之能力。 另外,食品安全管理人才之培育為本系另一特色,訓練學生具備食品安全及品質管制上之能力。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12月7日舉行「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建校三十週年暨合校七週年校慶。 林森校區位在嘉義市東區,1957年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嘉義師範學院前身)在該校區創校。 目前該校區設有產學營運及推廣處、師資學分班、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學習指導中心。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
技高端應用英文科以同性伴侶親子議題切時作為主題,除了在主題上透問卷分析也以參考文獻作為研究基礎,獲得審查委員的肯定,也顛覆技職教育僅偏重實作能力的刻板印象。 2011年12月1日與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整併,改制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護健康學院」,原中護校址改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民生校區」。 2011年12月1日,與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合併,改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原中技地址改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三民校區」。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學校介紹
2011年8月,增設國際企業碩士學位學程、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 同年11月,原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整併為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含碩士班),並隸屬人文社會科學院。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2025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2021年,增設人工智慧應用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智慧生產工程系、護理系碩士在職專班、流通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水產養殖系二技進修部停招,電子工程系改名為電機工程系,運輸與物流管理系改名為行銷與物流管理系。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計畫簡介
目前設於林森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輔導大樓、創新育成中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教學場館則有空大嘉義實習指導中心等。 1981年7月改隸中央,易校名為「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1982年3月奉準增設二年制日間部農業經營科一班,1984年3月30日奉準增設二年制日間部農場管理科二班(比照師專公費生),1985年遷校至蘭潭校區現址。 1987年8月,增設五年制植物保護科,1988年8月恢復增設五年制畜牧科,並增加二年制畜牧科一班。 1989年8月增設五年制水產養殖科、二年制植物保護科,並奉準森林科森林經營組易名為森林科資源管理組、森林科森林利用組易名為森林科林產利用組,農田水利工程科易名為農業土木工程科、食品加工科易名為食品工業科。 1993年8月森林科分為森林資源管理科與林產工業科,畜牧科改為畜產科。 國立高雄大學,與文藻外語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立臺南大學、義守大學等9所南臺灣大學校院為聯盟成員,成立『南臺灣大學ST9國際交流策略聯盟』。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
8月1日校長直選,第一任直選校長為劉清田博士,開始實施校務基金。 年分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997年教育部覈准改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劉清田博士續任校長。 2005年取得基隆校地面積9.8959公頃,公館校區、土城校區及基隆校區,面積總計25.465公頃。 2015年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二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2016年3月31日正式覈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三校學生能夠相互跨校選修輔系及學程乃至雙主修他校專業,相互承認學分,並且共享三校圖書、資訊、設備、實驗室等資源2016年於美國加州矽谷成立「臺科大矽谷中心」,送新創團隊到矽谷培訓,結合校友資源,並安排企業參訪與實習,助新創團隊和國際接軌。 2018年與東京工業大學簽約,擴大雙方師生交換、推動師生共同研究、強化國際產學合作機會,加深雙方教育及研究技術等各項交流,相互提升國際競爭力。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教育部相關補助計畫
國立高雄大學(簡稱高大、NUK),是臺灣國立大學系統系統成員校,一所2000年成立於臺灣高雄市楠梓區的國立大學。 2019年獲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00年後成立、世界最佳千禧年大學」全球第56名,也是臺灣唯一入榜的國立大學。。 為提升高校公共性,積極協助弱勢學生,逐年增加受惠學生人數,104學年度弱勢學生助學計畫助學金學生數達1,355人,而學雜費減免人數由101學年度之2,496人逐年增加至106學年度3,272人,居全國科技大學第6名。 110學年度本校實際招生總人數1,384人、實際錄取人數1,244人(含外加名額),百分佔比為89.88%,名列全臺公立科大前三名,分別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89.88%)、國立臺北商業大學(90.34%)、國立勤益科技大學(91.05%)。 2020年,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的「2020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顯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在企業最愛宜花東與離島地區排行榜得第一。 2019年,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的「2019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顯示,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在企業最愛宜花東與離島地區排行榜得第一。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學校組織
107學年度在學學生數計16,212 人,名列全國技職院校排名第7,國立科技大學本校排名第4,僅次於高雄科大(三校合併)、北科大跟臺科大。 依據教育部統計107學年度註冊率名列公立科大前三名,分別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96.92%)、國立臺灣科技大學(96.67%)、國立臺中科技大學(96.22%)。 2009年,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位列iF設計獎全球第二,2010年至2014年臺灣科技大學連續四年在iF設計獎得到全球第一。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會於2007年改組成立,在此改組前歷史可追溯至1974年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甫成立時。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併校五週年,逐漸發展出鮮明的辦學特色,從11月份起接續多場系列活動,均由學生挑大樑,展現出五年時間逐漸培養出學生的獨特氣質。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昨日高科大依循傳統於校慶前一日舉辦校慶音樂會,邀請到長榮交響樂團演出,並安排高科大管樂團共同演出部分曲目;接著在今天的校慶慶祝大會上,首次嘗試全場音樂劇型態,全劇由在校同學擔綱出,創下新的里程,呼應今年校慶「定心|共舞」的主軸,全校合力定錨未來發展。
因應國家教育政策,於民國100年12月1日起,與「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完成合併,覈定升格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培育「專業複合型人才」為目標。 利用澎湖地區特有的島嶼型當地特色,包括海洋資源、觀光休閒、綠色能源等,非常適合發展水產養殖、海洋生態、食品加工、風能發電、觀光休閒、餐飲旅遊、海洋運動等產業,而本校即因此特色成為一所涵蓋水產、工業、觀光、資訊、管理及人文等類別以海洋產業教育為主的綜合性科技大學。 本校發展定位以實務教學為主、產業研究為輔,重視學生職涯培育工作,並重點發展親島嶼特色,形塑以教學為核心、以職能為本、與菊島共榮的精緻型大學。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2025 綜合以上本校之發展願景旨在「建構樂活海洋、親島嶼產業典範科技大學」。。
註1:本表依據2017年教育部之學科標準分類架構(第5次修正)作編排,僅列入醫藥衛生學門四年制(含)以上學士班學系,學士後學系以及二年制、五專相關學科不列入。 2019年 1111 人力銀行「2019 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顯示,僱主最滿意學羣排行榜,名列數理化學羣全國排名第1,社會與心理學羣名列全國排名第4。 2019年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僱主最滿意大學」調查顯示,名列企業最愛技職大學全國排名第8,中彰投地區排名第1。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2025 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2022年:亞洲排名第118名、2021年:亞洲排名第91名、2020年:亞洲排名第80名、2019年:亞洲排名第61名、2018年:亞洲排名第42名、2017年:亞洲排名第41名、2016年:亞洲排名第28名。 泰晤士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2022年:全世界排名第148名、2021年:全世界排名第106名、2020年:全世界排名第95名、2019年:全世界排名第93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57名2017年:全世界排名第59名、2016年:全世界排名第43名。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學院與學系
依據教育部統計107學年度日間部、進修部及進修學院均達成 100%的報到率目標,全校新生註冊率達 95.7%。 2019年 1111人力銀行「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顯示,名列全國公立科技大學排名第8,中彰投地區排名第1。 關於臺科大與巴拉圭政府合作設立於2018年的公立大學,請見「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 本院教學目標配合社會趨勢發展與工業4.0時代來臨,人才培育需求已從專業知識導向轉變為跨領域的創新能力,在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及創新的課程設計上進行逐步調整,以提供專業與創新知能與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