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10大伏位

四、 注重創新整合,並將此精神展現在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的設立,該所有國內第一所結合藝術美學與影視媒體製作的研究所。 「時間.存在」就像一件三度空間的畫作懸掛在牆面上,只是鏤空的鋼鐵框架代替了軟性的傳統畫布,框架裡的立體動態結構,則取代了平面繪畫裡的圖像,整體形成一幅隨著時間不停變化的獨特創作。 作品中大圓轉盤牽動著手工打造的精緻小圓框,連結在小圓框上象徵性的鵝毛筆開始節奏性的揮動,同時作品左上方的書本也輕輕的擺動。

  • 館際互借圖書證服務係本館為協助本校師生拓展圖書資源,並加強與其他圖書館之合作關係,以交換借書證方式為全校師生所提供之圖書互借服務。
  • 〈紅山文化「勾雲形玉佩」之形式發展蠡測〉,「2007中國‧朝陽牛河梁紅山玉文化國際論壇」,朝陽市人民政府、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研究院主辦,中國‧朝陽,7月22-25日。
  • 林素幸,〈從齊白石山水畫看中國繪畫的現代性-兼論中外收藏品味之異同〉,北京畫院編,《齊白石研究第六輯》,南寧市:廣西美術出版社,2018.09,頁 。
  • 2013 〈藝術史與物質文化研究—臺南孔廟的釋奠禮與禮樂文物〉,「第一屆歷史與文物學術研討會」大會專題演講,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主辦,臺中,9月28日。
  • 項目一學校自我定位追蹤評鑑項目二校務治理與經營再評鑑項目三教學與學習資源通過項目四績效與社會責任追蹤評鑑項目五持續改善與品質保證機制追蹤評鑑於106年度下半年第二週期校務評鑑四項指標,獲全數通過。
  • 2003 〈晉國用玉製度所顯示的性別差異—以曲村和上馬墓地出土的戈、圭、玦為例〉,「第二屆玉器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杭州,10月12日-14日。
  • 方法一:(若是新書)可進入系統填妥推薦書單送出,或至本館流通櫃檯填寫紙本交由櫃檯辦理,圖書館會按照採購流程購買。

林素幸,〈移動的美術館:20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與商業美術〉,《文化研究》第13期,頁 。 〈中國藝術史學與古器物研究—兼論臺灣的中國器物藝術史研究和教學〉,《藝術觀點》,《文博新象》專刊,第31期,頁21-27。 〈紅山文化「帶爪鷹面勾羽形佩」之形式發展及其餘緒〉,楊伯達、郭大順、雷廣臻主編,《古玉今韻—朝陽牛河梁紅山玉文化國際論壇文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頁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2025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 〈從寺墩三號墓到南越王墓—論史前到漢代玉器角色的轉變〉,《藝術學》,第14期,頁7-46 (另收錄於徐湖平主編,《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紀念文集》,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頁 。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研討會

〈「美術考古學」與「考古藝術史」—藝術史與考古學的聚散分合〉,「藝術史與考古學方法研討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藝術史學系主辦,臺南,10月25-26日。 〈晉國用玉製度所顯示的性別差異—以曲村和上馬墓地出土的戈、圭、玦為例〉,「第二屆玉器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杭州,10月12日-14日。 〈紅山文化「勾雲形玉佩」之形式發展蠡測〉,「2007中國‧朝陽牛河梁紅山玉文化國際論壇」,朝陽市人民政府、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研究院主辦,中國‧朝陽,7月22-25日。 〈周代的玉璜組佩及梯形牌聯珠串飾〉,「天地之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商與西周玉器精品展」學術報告會,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市文物局主辦,北京市藝術博物館承辦,6月2日。

本校編制內教職員工之配偶或年滿十二歲之直系親屬,攜帶教職員工服務證及眷屬證明文件(戶口名簿或身分證)、眷屬1 吋照片1張,填寫申請表至本館辦理。 本校讀者均可在本館各館室規定之服務時間內,親持本人之教職員工證、學生證或身分證,健保卡,汽機車駕照借書。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臺南景點︱臺南藝術大學:小橋流水,如詩如畫的校園,適合假日親子踏青(2018-02更新)

〈臺灣廟宇彩繪與浙派之關係:以臺南大天后宮為例〉,「明代浙派繪畫國際學術研討會」,浙江省博物館,杭州,5月13-14日。 〈地獄之旅-十王圖之昔與今初探〉,「翰墨薈萃—圖像與藝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博物館,上海,11月3-4日。 林素幸,〈縱探語境:從張光宇《西遊漫記》探索二十世紀初中國美術史及大眾文化之發展與意義〉,《興大人文學報》第56 期(2016.03),頁59-116。 林素幸,〈從齊白石山水畫看中國繪畫的現代性-兼論中外收藏品味之異同〉,北京畫院編,《齊白石研究第六輯》,南寧市:廣西美術出版社,2018.09,頁 。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圖像識讀與形式溯源:九連墩戰國楚墓出土的玉雕羽人〉,「良渚論壇‧中華玉文化中心第五屆年會」,中華玉文化中心主辦,杭州,12月24-25日。

  • 〈從寺墩三號墓到南越王墓—論史前到漢代玉器角色的轉變〉,《藝術學》,第14期,頁7-46 (另收錄於徐湖平主編,《東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紀念文集》,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頁 。
  • 2000 〈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譜系初探〉,「中國古代玉器與玉文化高級研討會」會議論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主辦,11月1-5日。
  • 教師及TA上傳教學資源、討論區、作業上傳、線上測驗、簡訊、行事曆…等,收集學員意見與成績,且記錄學員們的學習歷程。
  • 蘇一志,( )《從PC到TFF-2CD:臺灣高科技產業生產網絡與空間羣聚之演化動力分析》,臺北:結構羣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424P.。
  • 本室職掌組織編制、人力計畫,職員任免、遷調、敘薪,職員研究、進修、訓練、考績、獎懲,教師及研究人員任審、(續聘、不續聘、停聘、解聘)敘薪、升等…等相關事宜。
  • 〈不是藝術也不是歷史—藝術史的本質與困境〉,「2000珊瑚潭藝術季—跨界藝談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主辦,臺南‧官田,6月7-9日。

臺南藝術大學7-11造型也很特別,可惜裡面沒賣限量版的東西啦,如果有賣,好像也可成為一個賣點齁。 塗乃文、蘇一志,(2007),〈南科奇美液晶電視專區-特定需求下的整合新面貌〉《全球華人地理學家大會中國地理學會》(高雄師範大學)。 蘇一志,(2002),〈觀光遊憩空間演化之政治經濟分析-以南投縣日月潭為例〉,《中華民國區域科學會/都市計劃學會2001 聯合年會-資源管理環境保育組》,頁 。 蘇一志、楊友仁,(2001),〈地域競爭與空間政治:臺灣南部科學園區的個案分析〉,《第二屆海峽兩岸三地地理學術研討會》(上海)。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公告

〈不是藝術也不是歷史—藝術史的本質與困境〉,《2000珊瑚潭藝術季—跨界藝談學術論文集》,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頁9-21。 〈殷墟出土的有領玉環及其相關問題〉,李永迪主編,《紀念殷墟發掘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 。 〈九連墩戰國楚墓出土的玉雕羽人:圖像識讀與形式溯源〉,《玉魂國魄—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頁37-45。 1996 傳承與變異:論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琮形制與角色之發展〉,「中國‧良渚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浙江‧餘杭,11月4-6日。 2008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2025 〈殷墟出土的有領玉環及其相關問題〉,「紀念殷墟發掘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臺北,10月13-14日。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資訊分類清單

〈文化資產的前世今生—從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計畫談起〉,「遺存‧記憶‧啟示:文化交流與信仰傳播國際學術會議」大會專題演講,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財團法人覺風佛教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臺南,11月6-8日。 2000 〈不是藝術也不是歷史—藝術史的本質與困境〉,「2000珊瑚潭藝術季—跨界藝談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主辦,臺南‧官田,6月7-9日。 2003 〈「美術考古學」與「考古藝術史」—藝術史與考古學的聚散分合〉,「藝術史與考古學方法研討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藝術史學系主辦,臺南,10月25-26日。 2003 〈晉國用玉製度所顯示的性別差異—以曲村和上馬墓地出土的戈、圭、玦為例〉,「第二屆玉器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杭州,10月12日-14日。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蘇一志,(2000),〈恆春地區觀光遊憩空間之演化-社會作用者與空間生產的關係〉,《地理學與永續發展研究會》,頁101~139。 目前全球超過1.48億筆數位物件使用DOI做為永續超連結,同時藉由DOI動態識別特性,追蹤使用狀況、進行大數據分析,掌握國際能見度。 歡迎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論文、科普短文及觀點等,針對「複雜都市系統」、「複雜自然系統」、「複雜社會系統」等議題進行探究與投稿。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館際合作服務:詳見「國立臺南大學圖書館館際互借實施要點.pdf」

除此之外,由漢寶德先生及其徒弟登琨豔設計建造的圖資大樓正立面上方,係象徵南藝精神的「雙鑾鳳」圖徽,五千年來,鳳鳥一直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豐富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裝飾藝術圖像。 選擇在本校中心廣場中軸線頂端之圖書館建築上方,裝置取形於漢朝之成雙鸞鳳,即為本著採襲漢朝建築樓闕之裝飾流風,做為本校之象徵性圖案;而圖資大樓內挑高中庭所懸掛的書法題字帖,是出自董陽孜的〈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也是南藝大的校訓。 臺南藝術大學的「書卷校徽」乃從臺灣傳統閩南建築之書卷窗而來,「書卷」除本身意義外,尚可代表畫軸、膠卷或是樂譜,喻南藝文博、視覺藝術、音像藝術及音樂四大學門。 表演藝術學院目前包含四個系所合一的學系及一個博碩士班:戲劇學系與碩士班、音樂學系與碩士班、中國音樂學系與碩士班、舞蹈學系與碩士班及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博碩士班。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館藏查詢

同時致力於學術、研究與產業、政策之結合,累積藝術、設計、科學、管理、資訊科技等各專業領域之教學及研究成果,已具備跨領域整合研究之堅實基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藝術大學,南藝大,南藝,tnnua,Tainan Arts the of University National … 圖書館 | Library 本館設置技術服務組與讀者服務組,提供讀者資訊科技化、多元化、專業化之各項服務,以支援學校之 … 讀者如無法親自歸還借閱的館藏資料,可委託他人代還或透過掛號郵寄至:72045臺南市官田區大崎裏大崎66號,註明「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閱覽室收」,歸還日期以郵戳日期為憑。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

蘇一志、楊友仁,(2001),〈地域競爭與革局政治:臺南科學園區個案分析〉,《中國地理學會2001 年年會》。 本室職掌組織編制、人力計畫,職員任免、遷調、敘薪,職員研究、進修、訓練、考績、獎懲,教師及研究人員任審、(續聘、不續聘、停聘、解聘)敘薪、升等…等相關事宜。 善加利用「 Creative Commons Taiwan 創意共享」授權機制(教育部創用CC 資訊網)。 教師及TA上傳教學資源、討論區、作業上傳、線上測驗、簡訊、行事曆…等,收集學員意見與成績,且記錄學員們的學習歷程。 該借書證所借圖書逾期未歸還者,不得再借他書,並停止該借書證借書權利,逾期圖書以冊計,每冊每逾期二日,停止借書權利一日。 辦理時間:週一至週五上班時間內請至一樓參考諮詢服務臺辦理借還證,非上班時間借證請先來電告知以便預留證件。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大學院校校務評鑑

計畫主持人,「桃園市立美術館 109 年度新進典藏作品詮釋著錄案」,桃園市立美術館美術館委託,契約案號 110m24,已結案。 林素幸,〈被遺忘的一頁-楊英風與早期臺灣美術設計作品:以《豐年》為例〉,《設計學報》第20 卷第1期,頁49-68。 林素幸,〈從安藤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看日本江戶時代的旅遊文化〉,《臺灣美術》第105期 (2016.07),頁74-96。 林素幸,〈臺灣現代水墨的文化認同〉,收錄於(韓)《美術史論壇》,第 50 號,2020.06,頁 。 林素幸,〈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藝術學研究》2020 年 12 月,第 27 期,頁 。 A:可至流通櫃檯辦理臨時圖書借閱證,不同身分別有不同優待,押金為退證時至櫃檯填妥退證申請單申請退費。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南大學

2000 〈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譜系初探〉,「中國古代玉器與玉文化高級研討會」會議論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主辦,11月1-5日。 2018 〈牙璧的起源與發展:從殷墟出土的牙璧談起〉,王巍、魏峻、曹勁、韓維龍主編主編,《夏商玉器及玉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頁98-115。 計劃主持人,「《臺灣藝文志_以美術為核心》第一階段:清代:物質、觀覽與文化書寫-從清季流寓畫家謝琯樵看水墨畫在臺灣、中國與東亞世界的流動與意義」,臺南市美術館委託研究計畫,已結案。 〈風中奇緣-蔡蔭棠與臺灣戰後初期的現代畫運動〉,「金色年代.風景漫遊-臺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11月 6-7日。

大門極具特色景觀建築所吸引,能徹底感受它帶給你視覺上的全新感受,位在中軸線上的圖書館和中央廣場,高踞於圖書館 … 負責推廣教育、藝術展演、文創育成、異業合作及產品開發等事項,並分設推廣教育、藝術資源二組及北區、中區、南區推廣中心等三中心辦事。 憑學生證或教職員工服務證借用各合作圖書館各一張借書證,由於各校提供之借書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證張數有限,為長期提供本服務給全校師生,每人借用期限為一週。 非開館服務時間,請將書籍資料擲入閱覽室門外之還書箱,破損書籍,光碟片,可外借期刊,請歸還於各館室流通櫃臺。 珍藏資料、專區典藏之本校博碩士畢業論文、期刊、報紙、縮影資料等,限館內使用,如欲複印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規定。 〈布袋圖在宋代出現的文化意涵與價值〉,「千年丹青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博物館,上海,11月15-16日。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書館

「2022跨藝縱橫:跨域學術論壇暨展演系列活動」於12月22日在教學研究大樓地下二樓之大觀藝廊、真善… 蘇一志,( )《從PC到TFF-2CD:臺灣高科技產業生產網絡與空間羣聚之演化動力分析》,臺北:結構羣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424P.。 蘇一志,(2005),〈臺灣LCD-TV 產業網絡的全球在地化發展動力:一個分析性的研究框架〉《中華民國區域科學會2005 年會:人文地理組》,頁19。 蘇一志、楊友仁,(2001),〈科學城空間生產與地方成長聯盟形構:臺南模式〉,《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住宅學會2001 年聯合年會及論文研討會-人文地理組(2)》,頁1~38。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學術

2010年八月一日,音像紀錄研究所改名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並分設音像紀錄組、影像維護組之分組。 音像動畫研究所與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合併為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並分設動畫藝術組、影像美學組。 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合併為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並分設博物館學、古物維護之分組。 音樂表演與創作研究所併入音樂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併入藝術史學系為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1996年三月,行政院通過音像紀錄研究所、造形藝術研究所、博物館學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的設置計畫。 同年七月,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成立,設音像紀錄研究所、博物館學研究所、造形藝術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2006 〈「中心」歷史與「邊緣」記憶—商代玉器藝術的不同表現與多元意涵〉,「 “周邊”與 “中心”:殷墟時期安陽及安陽以外地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臺北,8月3-5日。 2007 〈臺灣大學校院的美術史教學〉,「臺藝風華—大學與社會美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辦,臺北,6月2-3日。 2018 〈遺古‧仿古‧變古: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玉琮的文化傳記學研究〉,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夏商時期玉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 。

館際互借證需於七日內歸還,每張證可借書五冊,借期多為三週至30天不等(依各館簽約內容),不提供續借及預約服務。 本館與各館交換之借書證張數有限,本服務僅供需要借書之讀者使用,如不借書僅需入館查閱資料,請自行攜帶身份證件至各館申請臨時閱覽證。 預約圖書:欲借之圖書如已被借出,可由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鍵入預約,待前一借閱者歸還時,由本館通知辦理借閱手續。 還書箱之歸還書籍資料,將於次一上班日處理,其歸還日期以前一個工作日(不含休館日)為認定。 歸還紀錄概以本館系統紀錄為準,請在投入後次一工作日自行至本館首頁之「個人借閱狀況 / 續借」確認歸還紀錄。 每學期教師指定參考資料僅限定於閉館前半小時提供借閱,並於隔天開館後一小時內歸還,超過歸還期限,視為逾期書籍辦理。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研究領域:

計畫主持人,「嘉義市立美術館藏品資料詮釋暨數位建檔計畫」,嘉義市立美術館委託,契約案號 110A13,已結案。 計劃主持人,「與世界共舞-百年經典繪本之美」,110 年度文化部視覺藝術類補助,計畫編號: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C110502,執行中。 〈《護生畫集》與民初佛教的現代化〉,「視覺與文化識讀國際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中壢,11月19-20日。 〈郭雪湖的藝術及其在近代東亞美術發展意義之探討〉,「傳承.歷史.未來:第二屆海峽兩岸巖彩.膠彩畫學術研討會」,福建,廈門,7月10-12日。

〈童心印記:二十世紀初中國的繪本藝術〉,「萬象更新:現代性、視覺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宜蘭,5月28-29日。 〈美術史、考古學與美術考古學〉,「海峽兩岸美術考古學研討會」,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主辦,山東‧濟南,10月13-15日。 2001 〈美術史、考古學與美術考古學〉,「海峽兩岸美術考古學研討會」,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主辦,山東‧濟南,10月13-15日。 1999 〈考古‧美術‧話良渚〉,《中華文化百年論文集》,第2卷,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 2020 〈從聚彙整合到流通四方—西周初期至戰國早期玉琮的發展〉,《玉魂國魄—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中。

臺南藝術大學圖書館: 館藏快速查詢

〈商代墓葬出土玉器之分類與相關問題〉,「古代玉器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中國考古學會及遼寧省考古學會主辦,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遼寧‧瀋陽,5月29-31日。 2001 〈商代墓葬出土玉器之分類與相關問題〉,「古代玉器與中國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中國考古學會及遼寧省考古學會主辦,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遼寧‧瀋陽,5月29-31日。 同年六月,加入「中華民國南部科學園區產學協會」成為會員,並增設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藝術史學系。 時代隨著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學術與藝術領域,仍然不能自外於社會的脈動,除了追求新知兼顧傳統價值與創新之外,美術學院的團隊必善盡以藝術服務社會,以提升藝術涵養,營造優質文化藝術氣質。 未來除了爭取各學系皆設立博士班,提昇研究品質與教學內涵,更積極整合教學資源,並對外爭取研究經費,務使每位學生獲得充分的教學資源。 〈不是藝術也不是歷史—藝術史的本質與困境〉,「2000珊瑚潭藝術季—跨界藝談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主辦,臺南‧官田,6月7-9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