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銀髮產業管理系洪瑞英老師榮獲第3屆樂齡教育奉獻卓越領導獎,以連續7年承辦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樂齡大學”之傑出表現,獲得肯定。 2017年資訊工程系陳金鈴老師當選吉林省長春科技學院長白山學者講座教授,“長白山學者”爲授予省內高等學校具有國家級高端學術水平的學科領軍人才的最高學術稱號,並指導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產出8篇SCI/EI期刊。 2016年全臺唯一“入選即投資”的創業加速器“臺灣創速”(TA)正式啓動,本校創新育成中心爲其核心夥伴,協助TA招募遴選與培訓新創團隊,受到國際媒體關注。 2016年環境工程與管理系成立校級研究中心“污泥資源再利用研發中心”,整合污泥再利用技術及土壤化學檢驗技術,爲全臺唯一。 2016年應用化學系“亞洲穀物檢驗中心”爲全國大專校院唯一通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之黴菌毒素檢測雙認證之校級研究中心。
- 2018年《遠見雜誌》臺灣省最佳大學排行榜,本校榮獲綜合大學20強、科技大學20強及社會影響前20強。
- 1979年設立工程技術研究所,招收工業管理、電子、機械、纖維、營建、化學及電機工程各專長之碩士班研究生,以培育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專科學校專業教師。
- 在籍學生約有16,000人,教職員工600餘人,師資陣容和教學設施備受肯定,因此95至99年度蟬連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獎助共5年2.36億元,更在國內首度私立科技大學評鑑中奪下最優成績。
- 「學生評議會」則為司法機關,由會長提名、學生議會同意的評議委員組成,並由主任評議委員主持。
- 忠孝東路北側與建國南路西側校區(西校區):為教學區與研究區,圖書館、行政中心、禮堂、各學院與各系辦公室皆位於此。
2018年資工系學子榮獲南科園區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計畫-高齡化社會之智慧長照型機器人創新應用競賽銅牌。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2018年視傳系-苗栗縣竹南鎮崎頂社區駐村團隊榮獲農委會水保局第8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銀獎;視傳系-彰化縣秀水鄉馬興社區駐村團隊榮獲人文關懷獎;資工系-雲林縣二崙鄉大義社區駐村團隊榮獲創新實驗獎。 2018年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競賽,工設系及視傳系學子勇奪紅點概念獎及紅點傳達獎共7件,累計本校近4年共獲得24件紅點獎,並連續2年榮獲紅點最佳獎(Best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of the Best)。 2019年資工系學生李忠澤以作品“示範性智慧型自動化溫室”榮獲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第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畫獎助30萬元。 2019年視傳系學生秦聆寧、陳苑楟、陳彥均、莊沚勻以動畫作品〈Wanna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2025 Play〉榮獲法國第10屆LODUC國際短片影展最佳未來之星人氣獎。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2019年傳播藝術系學生李怡靚以作品〈再見流川風華〉榮獲臺中市政府水利局107年度微電影創作競賽首獎;王子中以作品〈水利英雄〉榮獲優選。 2019年視傳系學生田宇彤以作品〈青鳥〉勇奪教育部國家防災日LOGO設計徵件特優首獎,同系劉柏偉榮獲優等獎,林俞君、陳百兪及陳佳微則榮獲佳作。 2019年視傳系學子劉家餘、張芸、李瑞俞、蔡宏鬱以作品“金蚵堂”榮獲Pentawards比利時包裝設計獎學生概念組銅獎、首屆新燃點設計獎50強及文化創意類銀獎。 2019年視傳系學生王靜汶等8人以作品“青浪”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競賽紅點最佳獎(Best of the Best),累計近4年共獲得31件紅點獎,其中3件爲紅點最佳獎。 2016年傳播藝術系陳斌全老師借調至國家電影中心擔任執行長,肩負推動臺灣電影研究、典藏國家影音文化資產之重責。 2017年視覺傳達設計系林佳鴻老師榮獲義大利威尼斯第4屆液體國際藝術競賽錄像藝術類優勝,作品獲邀參展義大利威尼斯嘉年華(Carniv of Venice)及紐約州揚克斯市(Yonkers)聯展。
2017年榮獲教育部“學海飛揚”、“學海築夢”及“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高達3,815,435元,其中,學海飛揚計畫更獲得私立科大最高補助。 2018年以全球綠能大學第64名之代表學校身分,參加2018世界綠能大學研討會,爲臺灣唯一受邀之大學。 2019年《Cheers雜誌》國際及兩岸交流能量調查排名,“赴海外交換學生人數”及“大陸交換生人數”TOP 20,本校連續3年蟬聯全臺科大第一。 爲朝陽宿舍住宿生的傳統活動,同時也是每年11月新生們最期待的一項比賽,經過初賽、複賽及決賽,選出前三名及最佳精神獎、最佳颱風獎、最佳造型獎等。 每學年第二學期期間舉辦一系列的文化藝術活動,響應政府推動心靈改革及社區營造之理念,提升校園人文素養,落實社區服務及資源分享,帶動學校與社區間的互動,增進彼此情誼,讓莘莘學子與社區民衆共同接受文化藝術活動的洗禮,增添朝陽與霧峯地區的藝術氣息。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校友
2018年建築系碩士班學子榮獲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石岡圖書館及周邊環境-客莊創意變身亮點創意競圖”第2名及佳作。 2018年幼保系學子14人榮獲全美鋼琴教師協會鋼琴評鑑之National國家級演奏(Superior)殊榮,其中,黃靖婷更獲得國家級演奏獲獎者特優(Superior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Plus)。 2018年總務處黃勝豐種植紅心烏龍茶連續3年榮獲比利時國際風味評鑑賽米其林3星頂級獎章,並授予水晶美味獎章最高榮譽。 2018年視傳系林佳鴻老師接受英國線上藝術雜誌CreativPaper及法國線上藝術雜誌Spotlight(Circle Arts)專訪,並獲邀參展英國倫敦Artrooms藝術博覽會,爲臺灣唯一入選藝術家。 2019年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師廖學茂獲選第19屆傑出企業金峯獎十大傑出創業楷模,並榮登第5屆世界傑出名人榜。 2019年榮譽講座教授張真誠榮獲Guide 2 Research全球科學家排行全臺之冠,亦是唯一進入全球前300大之科學家。
另二技團體勞作亦規畫社區服務活動,讓學生能走出校園參與自身居住社區之環境清掃與協助弱勢族羣的服務工作,藉此不但提昇學生居住環境之品質亦增進敦親睦鄰之效果。 本校目前已購計39.03公頃第3期校地,以專區之構想進行規劃,包括學術與研究區、運動設施區、師生活動中心(含藝文活動空間)、學術交流區與休閒遊憩區。 七、民國 92年,SARS風暴期間,首創高科技紅外線熱影像分析儀,檢測進出 學校人員之體溫,並建立綿密且即時之校園疫情通報系統,落實疫情把關工作,因此全校均未傳出SARS病例。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朝陽科技大學院系設置
年分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1973年因應臺灣經濟與工業迅速發展之需求,以培養頂尖高科技工程及管理人才為目標,購買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土地作為校本部,於民國六十三年成立籌備處,由陳履安博士擔任籌備處主任。 1974年正式立校,初名為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陳履安博士為首任院長,首屆招收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並服畢兵役之專科學校畢業生,分別就讀於工業管理技術系及電子工程技術系,修習兩年,畢業後授予工學士學位。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2025 1979年設立工程技術研究所,招收工業管理、電子、機械、纖維、營建、化學及電機工程各專長之碩士班研究生,以培育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專科學校專業教師。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朝陽科技大學
2016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臺灣最具影響力學術資源統計”最佳學術傳播獎、最佳學術曝光獎(點閱數)、知識分享獎(下載數)及學術影響力獎。 其中,餐旅/遊憩/服務、建築營造/不動產相關、媒體/設計/藝文等三領域,均爲全臺私立科大第一。 2018年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競賽,工設系及視傳系學子勇奪紅點概念獎及紅點傳達獎共7件,累計本校近3年共獲得22件紅點獎,並連續2年榮獲紅點最佳獎(Best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2025 of the Best)。 2018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地區最佳大學排名250+、亞洲地區大學排名 、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350+、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350+、全球最佳大學排名1000+。 2020年本校榮登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全球最佳大學排名1000+。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朝陽科技大學
工設系學生林宜萱以摺紙取代塑膠杯蓋,作品「旋轉折杯 TWIST」榮獲環保署之環境關懷設計競賽首獎,並獲獎助赴丹麥參賽The Index Award。 2018年校長鄭道明、航空學院籌備處主任江支弘赴澳洲布里斯本與澳洲航空學校(Aviation Australia)洽談航空學院合作事宜。 紅磚廣場位於行政大樓與資訊大樓間,由於全部鋪設紅磚而命名,廣場內每塊紅磚均為人型,並以行政大樓為圓心,向外呈放射狀,為本校戶外大型活動之舉辦場所。 這個成年禮的活動,在規劃上援引六藝為精神主軸,並加入團隊合作的元素,以達涵養人文素養、全人發展、自我導向學習及終身學習等目標,希望所有大一新生在經過儀式洗禮後,都能認清自己已是成年人,在外求學,不能貪玩,要遵守師長教誨,勇敢勤勞,不得怠惰。 團體勞作教育以二技各班導師擔任指導老師,每週撥出二小時由小組長帶領參與校園草坪之維護,透過團體之互動及導師的參與下,除讓校園更加整潔外,亦可增進師生及班上同學之情誼。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朝陽技術學院(1988~1996)
2018年傳播藝術系校友陳灉以〈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入圍第53屆金鐘獎音效獎;傳播藝術系校友陳炫宇則以〈公視新創電影-伊菲基妮亞之夜〉入圍第53屆金鐘獎音效獎。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2025 2018年工設系校友張漢寧/CIDA臺灣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受邀擔任天津泰達杯兩岸青年創意設計大賽決選評審。 2016年傳播藝術系拍攝之微電影〈紅衣S〉入選英國Beeston影展、美國堪薩斯國際影展及日本國際短片電影節。 2018年資通系李家綸、王立耀、姚昱仲及資管系張官鈞、張言寧榮獲Acer Predator英雄聯盟校際杯電競比賽大專組季軍。 2018年傳播藝術系學生李兆文以〈公視學生劇展-停車格〉入圍第53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泰晤士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2022年:全世界排名第148名、2021年:全世界排名第106名、2020年:全世界排名第95名、2019年:全世界排名第93名、2018年:全世界排名第57名2017年:全世界排名第59名、2016年:全世界排名第43名。 2016年傳播藝術系校友陳灉以〈衣櫃裏的貓〉榮獲第51屆廣播電視金鐘獎最佳音效獎;校友黃世鳴以〈一把青〉入圍戲劇節目編劇獎。 2019年財金所校友/安聯臺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榮獲英國Citywire評選爲全球前30大最佳女性基金經理人。 2011至2016年師生髮明作品參加德國紐倫堡、俄羅斯莫斯科、瑞士日內瓦、義大利、美國匹茲堡、克羅埃西亞、韓國首爾、馬來西亞、臺北及澳門等全球知名國際發明展,累計榮獲56金79銀33銅及35座特別獎。 2016年視覺傳達設計系學子作品“迷宮”勇奪2016金點新秀設計競賽數位多媒體設計類設計獎;“命運圖書館”榮獲贊助特別獎;工業設計系學子作品“冰沏”榮獲金點新秀設計競賽數位產品設計類贊助特別獎。 2016年本校學生創業團隊臺灣神農於兩岸686支參賽隊伍勝出,榮獲第5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大賽一等獎及最具影響力獎。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 教學單位
校徽年代校徽說明1912年至1944年工業講習所與工業學校時的校徽,以「工」字為中心,置於大小不同之方框內。 1945年至1980年省立工業職業學校與省立工專時期之校徽,校徽輪廓改為倒三角形,並將英文縮寫校名「TIT」置於齒輪內。 1981年至1996年改為國立學校之後的校徽,去掉倒三角形,改為齒輪內置英文縮寫校名。 2013年至今上半環藍色代表科技發展,下半環由綠色線段組成,代表齒輪由傳統工業朝向現代科技轉換及綠色環保永續經營之意境。 朝陽科技大學校徽2025 1921年 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改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一工業學校」,仍以日籍學生為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