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湧爲假日好去處之一,除了行行Outlet之外,近年東湧開了一些特色餐廳,也值得一去! Cabana Breeze為熱帶風情餐廳兼酒吧,設有室內與露天用餐位。 餐廳主打新鮮海鮮、薄餅等菜式及特色Cocktail、氈酒及冧酒;更特別的是,有架放滿烈酒的餐車,口味眾多,配合陶瓷杯盛載,滿足味覺與視覺。
位於海港城的八十里,大型落地玻璃窗外的 戶外餐廳2025 180 度維多利亞港景緻盡入眼簾,室內裝潢融合了宮殿式的柱子和木樑,配合豪華舒適的座椅和的絢爛燈光,設有雞尾酒吧、舒適的用餐區、奢華的私人房間及戶外露臺。 主打川滬佳餚,招牌菜包括:石鍋百年毛血,煙燻辣子通心鰻、蝦龍酥等。 Tree Health & Sports地方雖然不算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小朋友最愛的瀡滑梯、攀爬設施、氣墊球、煮飯仔、遊戲車等。
戶外餐廳: 選擇你的項目:
菜式的擺盤造型別出心裁,每道菜式間的味道更是彼此呼應,亦會不定時採用本地的食材和飲食概念來演繹經典的法式料理。 戶外餐廳2025 紅糖將粵菜與新派烹飪概念結合,不少改良的粵菜點心都值得一試。 當中三式海鮮餃更非常創新,分別是金腿燕液龍蝦餃、鱘龍魚子星斑餃和松露帶子餃。
- 沿著中環海旁一直走,經過IFC和上環碼頭後,再多走十分鐘就會到達中山紀念公園。
- 客人可以任試鹹點甜點,如雞肉甜薯豆醬千層酥、忌廉芝士野菌茄子卷、英式Scone配玫瑰草莓果醬、烤焗吉士蛋糕等,適合一家大細幫襯!
- 一樓的豪華餐室和酒吧,供應著名英式下午茶、威靈頓牛柳、龍蝦意粉,充滿英式風味,更有現場鋼琴演奏,氣氛浪漫。
- Zeng 是一家匯聚東西元素酒吧餐廳,主打各種充滿創意玩味的雞尾酒,精緻一口美食和多種口味的水煙供選擇,風格獨特,打造別具一格的魅力。
- 店子現提供雞翼、意粉、沙律、蛋糕等輕食,會因應食材和時令,不定時更新餐單。
遠離市區的 Cabana Breeze 擁有舒適室內用餐區及寬敞露臺座位。 寬敞的露臺座位,選用原木色藤製椅子及梳化,還有高雅的大理石枱及寬大的戶外太陽傘,營造精緻優雅的戶外氣息,適合帶同寵物、或與家人朋友放鬆身心,享受陽光與涼風。 食物主打地中海菜式,提供新鮮海鮮、滋味燒烤、石窯爐烤焗薄餅等。 主菜推介有源自意大利托斯卡尼 Toscana 烹調風格的普羅旺斯烤春雞、意大利式烤乳豬、傳統拿坡里式的薄餅。 位於灣仔的文青咖啡店,設有室內及戶外座位,裝潢以簡約風格為主。 咖啡店主打客人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各款麵包、醬料及各款配料,連咖啡、沙律都可以度身訂造,非常適合「嘴刁」人士。
戶外餐廳: 戶外露天餐廳推介2. ZENG
貓狗cafe大家就聽得多,又有冇去過兔仔主題嘅cafe呢? 呢間全港首間兔仔主題嘅Rabbitland Cafe 位於銅鑼灣,由愛兔之人嘅店長創辦。 另外,兔仔 餐廳 有守則要遵守,定立原因係想保護兔仔。 因為兔仔本身比較膽小,所以小朋友必須要控制情緒,唔好喺場入面尖叫、大嗌以及追逐兔仔,因為咁樣會令到兔仔受驚。 泰式雪糕篤篤車內是多款手工雪糕,還有泰國進口的糯米、粟米、珍珠、蘭香子、紅豆、珍多、椰果等配料,客人可以自行挑選,動手用匙羹舀在椰子殼中,自由組合出自家專屬的雪糕。 這家作為米芝蓮一星的法國餐廳,位於極具歷史感的前已婚警察宿舍,餐廳以復古牆紙、水晶燈飾、木紋餐桌和藤椅,塑造出三十年代的殖民地風情!
- 米芝蓮一星餐廳 Hansik Goo 主廚、年僅 32 歲的李相根(Steve Lee)最近獲得由《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首度頒發,友邦香港及澳門(AIA)鼎力支持的「年輕主廚大獎」。
- Blu House Food Hall 走休閒路線,設200個座位,當中也有半露天座,你可於戶外陽臺享受美食,一邊歎咖啡、品嚐正宗卡邦尼意粉、意式烤肉、方型羅馬薄餅、精緻糕點及意式雪糕,一邊欣賞維港迷人景色。
- 白沙灣海景宜人,坐落白沙灣旁的藍色小屋 Padstow Restaurant & Bar 的海景就更是大大加分。
- Tree Health & Sports地方雖然不算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小朋友最愛的瀡滑梯、攀爬設施、氣墊球、煮飯仔、遊戲車等。
Rajasthan Rifles 戶外餐廳2025 概念以探索20年代,駐紮於印度的英藉和印藉官員於飲食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了兩國特色風味的美食佳餚。 主理餐廳菜單的大廚為米芝蓮一星 戶外餐廳2025 New Punjab Club 的行政總廚 Palash Mitra,精心炮製一系列以優質食材精心製作的窩心菜式。 戶外空間可俯瞰城市美景,冬天時可要蓋著毛毯在室外暖爐下用餐。 位於東湧的Cabana Breeze,是一所充滿熱帶風情的餐廳及酒吧,餐廳設有戶外用餐區及室內用餐區,而戶外用餐區更有梳化,在這裡歎杯特色cocktail,喫喫餐廳主打的地中海菜,不論早、晚都夠chill。 位於元朗的親子餐廳鼻祖Tong’s Road House開業已有數年了,是香港早期的親子餐廳,由九龍坐西鐵前來元朗站轉乘輕鐵於屏山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就到。
戶外餐廳: 九龍灣 Cafe Wellcome x BBQ Place
位於西灣河的 The Salted Pig 設有露天茶座,有一列室外座位和幾張室外高椅,望向街景,適合和朋友在晚上小酌閒聊。 主打特色的豬肉 Fusion 菜,從餐前小食到主食都一應俱全。 飲品有各式自創雞尾酒,也有梳打、沙冰等無酒精飲料,選擇甚多。 坐落於山頂凌霄閣旁的百年紅磚屋──太平山餐廳,是香港二級法定歷史古蹟,經修葺後所保留的一磚一瓦皆散發着英式建築風格的歷史氣息。
友善而充滿活力的大廚 Julien Tongourian 是 Joël Robuchon 料理帝國中一張熟悉的臉孔。 他與我們分享了 Robuchon 傳奇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戶外餐廳: 露天餐廳3. Duddell’s 都爹利會館
St. Barts位於清水灣,主打歐陸料理,室內以白色牆身身座位爲主,配合多個橙色燈罩懸掛吊燈,充滿歐陸風情;至於室外則以木枱爲主。 逢星期六日開門,這裏種植多個香菜品種,青檸羅勒、香茅、甜菊等,客人可以買新鮮香草和不同的香草產品如自家蒸餾的花水。 香菜園搭建了半露天茶室,花草環繞的茅屋擺放了竹木製成的座椅,自然隨性。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雖然晚市堂食已經重新開放及延長,但跟親朋聚餐也難免有種憂心,生怕身邊周遭暗藏隱形患者。 要挑選的話,不妨就挑一些露天戶外餐廳,chill爆之餘,開放式用餐區有助空氣流通,用餐也較舒心,如果挑選地段較偏遠的,更放心。 如果想逃避人山人海的野餐情況,可以考慮到數碼港海濱公園呼吸新鮮空氣。
戶外餐廳: 香港島野餐好去處二:中山紀念公園
小菜則有原個椰皇燉花膠鮑魚、松露白玉鮮蟹鉗、五色藜麥煎釀關東遼參等。 用膳後可以移步至Red Sugar酒吧露天平臺享用木桶釀製經典雞尾酒如Negroni和Old Fashioned,或本地手工啤酒 —「少爺啤酒」及「九龍灣啤酒」等。 MERAYIGLIA位於沙田科學園,係一間親子湖畔餐廳,裏裏外外都有大量俾小朋友放電嘅玩意,科學園不時都會舉辦一啲親子活動,爸媽可以帶小朋友參加完活動,再到餐廳用膳,過一個愉快嘅親子假日。
戶外餐廳: 露天餐廳9.濟州燒肉食堂
現時餐廳新推出秋日限定天婦羅新品,以關東遼蔘配花竹蝦以及秋松茸製作天婦羅。 當中松茸又被稱為「菇中之王」,脆嫩肥厚而且入口軟滑,味道清甜。 銅鑼灣這間臺式火鍋放題店101 Grill Bar & Hotpot,火鍋可選香辣三杯雞或卜卜蜆等臺式鍋,包一份安格斯牛頸脊、手工鍋拼盤、即炸魚皮和響鈴,還有60多款火鍋料任點! 最特別的是可無限任飲紅酒、白酒、Cocktail和生啤! 餐廳在尖沙咀分店本身已經好多人去,在銅鑼灣開的分店,Menu和尖沙咀店差不多,食物同樣是一個價錢全包,不同的是有酒類任飲和有海景View露臺。
戶外餐廳: 紅磡 唐人坊咖啡 餐廳
室外環境雖然未有海景,但仍然別具風味,與朋友閑聊打卡一流。 Pano 的名字來自 panorama 即「全景觀」的意思,是西九文化區內唯一一所兩層高的獨立海景餐廳。 Tasting menu 由開胃菜 amuse bouche至蔬菜類、海鮮、肉類至甜品一共10道菜式。
戶外餐廳: 九龍區野餐好去處二:啟德郵輪碼頭
店面以胡桃木色為主調,木製桌子配以皮椅或藤椅,充滿悠閒風味。 餐館位於大館之中,富有香港歷史特色,可以在逛過大館後,去稍作休息。 以白色作為主調,格局着重採集天然光,配上木製傢具,沒有繁雜的擺設,就只有一盤盤精巧的植物,簡約清新,甫進門,已讓人心情放鬆下來。 戶外餐廳 除咖啡外,這裏的食物也十分具特色,由於店主之一擁有埃及血統,故食物不時加入中東香料,別具風味。 森林咖啡顧名思義,位處在大埔林木之間,深受駕車人士歡迎。
戶外餐廳: 親子餐廳 2023|全港27間親子餐廳合集 攀爬架/室內沙灘/靚靚打卡位
白沙灣海景宜人,坐落白沙灣旁的藍色小屋 Padstow Restaurant & Bar 的海景就更是大大加分。 餐廳自 2017年開業以來,不只是西貢居民最愛的鄰裏餐廳之一,也是一眾希望遠離煩囂的都市人的寧靜後花園。 Padstow 擁有藍色外牆及拱形建築特色固然搶眼,其多層空間更備有三種截然不同的餐飲體驗。 頂層是天台雅座,於每日下午3時30分開放,可遠眺白沙灣遊艇會的迷人海景,不論是看日落還是享用浪漫晚餐,都是不二之選。 戶外餐廳2025 Ink的menu有不同海鮮的蹤影,例如香口蝦多士和韓式泡菜、天婦羅八爪魚丸、帶子蜆海鮮濃湯及新鮮生蠔配香辣醬汁等。
戶外餐廳: 戶外露天餐廳推介5. 尖沙咀Ink
玩樂場地與用餐位置接近,爸媽可以隨時觀察孩子的情況,非常方便。 至於食物方面,餐廳主打日式美食,有日式丼飯、茶漬飯、烏冬、意粉等,更有不同款式小食、甜品。 戶外餐廳2025 位於中環的Babacio Hong Kong是意大利餐廳,同樣設有露天及室內座位,戶外平臺面向中環大館,打卡一流! 餐廳主打正宗意大利美食,當中必試意大利薄餅,是由人手搓麵團,再用火山石磚爐焗製而成,十分特別。 愛豬必去 The Salted Pig(西灣河) The Salted Pig 有多家分店,胡桃木製桌子配以各式椅子,溫暖悠閒。
戶外餐廳: 戶外露天餐廳推介7. 紅磡Red Sugar
走過一條狹長的樓梯,客人會來到一個像船艙甲板一樣的戶外空間。 餐廳以四人座木枱佔大多數,當中不少還可以居高臨下,欣賞到熙來攘往的城市街景,感覺悠閒。 主菜推介 Pad Thai Kung 及 Gaeng Phed Ped Yang 泰式咖喱鴨。
白色木屋座落在曠闊空地上,佈置溫馨可愛,聽着黑膠唱片播放的音樂,氣氛輕鬆悠閒。 外搭建帳篷設置戶外茶座,你可可以帶寵物來感受大自然,盡情打卡。 這裏供應簡單美食如漢堡、意粉和咖啡,適合與朋友家人來享受慢生活。 這家自助式咖啡海鮮餐店提供 Grab’n’Go 外賣自取餐單,有麵包、咖啡、海鮮輕食,包括:椒鹽魷魚、新鮮生蠔、咖喱生蠔冬甩、天婦羅八爪魚丸、青咖喱紐西蘭青口及小龍蝦包等,選擇繁多。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餐廳 Pano 及尖沙咀海運大廈的 Palco 同集團姊妹餐廳 Pleka,餐廳融入 Chef Table 的概念,開放式廚房設計讓你可近距離欣賞 Chef 戶外餐廳2025 Ken 及其團隊的精湛廚藝。 Pleka 走精緻格調的意法菜式路線,提供午餐、單點菜式及廚師嚐味套餐。 同樣可以睇日落的露天餐廳Ink Cafe位於香港藝術館地面,在鄰近星光大道設有大概60個戶外座位,在露天座位可以邊食飯邊欣賞維港景色,在日落時分更可以清晰見到鹹蛋黃! 位於銅鑼灣V Point的ZENG居高30層,除了可俯瞰270度廣闊維港景色,也可一覽鬧市風景。 室內的落地玻璃把風景盡收眼底,同時亦設戶外雅座吹風曬日光,景色一流。
推介菜色包括廚師特色點心拼盤如水晶皮蛋子薑、酥炸廣島生蠔、脆皮乳豬件,還有椒鹽百花龍蝦鉗拌無錫汁燴波士頓龍蝦,爽彈龍蝦肉配上酸辣醬汁,香口惹味。 另外掛爐燒乳鴨同樣為招牌必點,指定用上21日大的BB鴨來做,較成年鴨Size細,小家庭亦可以輕易喫到一隻。 銅鑼灣世貿中心正正對著避風塘和維港景色,最近進駐的「南海二號」坐落於這庭摩天大廈的12樓,將維港海景盡收眼簾! 餐廳主打精緻中菜,同時融入各款季節食材和注入東南亞元素,推出新式菜單包括平原香妃雞 、祕製斯里蘭卡- 尼甘布港風味肉蟹二食、馬六甲小茴香牛尾牛肩肉配手抓餅等,種類豐富。 赤柱一直是不少港人假日會到訪鬆一鬆的好去處,Terrace by LQV最近進駐赤柱,開揚的戶外露臺空間,感受到和暖日光,同時望到無邊際海景,在這裡度過悠閒假期就最好不過了。 餐廳主打法式地中海美食,招牌菜式包括地中海焗蔬菜千層(Vegetable Tian)、烤法國鱸魚和茴香酒燒大蝦搭配扁意粉和普羅旺斯番茄(Pastis Flambée Grilled Prawns)等。
位於西貢的Little 戶外餐廳 Cove Espresso是提供素食的墨爾本風Cafe,設有露天及室內座位,裝潢以白色簡約風格為主,提供酸種黑麥包、果昔盆、沙律、蔬菜碗等較健康的輕食,勝在擺盤打卡必食。 而且環境也十分適合打卡,接近兩層高的白色裝潢,整體又以自然採光為主,進來就感到放假的輕鬆。 位於大澳最熱鬧的吉慶街,有一間榕樹頭cafe,店子小小,驟眼一看,盡是琳瑯滿目的民族精品,穿過零售區,店後露臺藏著幾張用餐桌,更可以飽覽大澳水鄉景色,在此環境下用餐,無限寫意。 不說不知,原來這間小店曾被Netflix《海景餐廳急救隊》(Restaurants on the edge)大改造,3位外國專家,從cafe的室內設計、動線規劃、形象品牌及食物都給予建議,令餐廳煥然一新。 店子現提供雞翼、意粉、沙律、蛋糕等輕食,會因應食材和時令,不定時更新餐單。
戶外餐廳: 香港海景餐廳2023|20+間海景靚裝修餐廳推介!生日/打卡/週年慶祝
Tong’s Road House有一個私家戶外遊樂場,陽光直接灑進餐廳內,讓小朋友可以多些接觸陽光。 Q Time Café位於鰂魚湧地鐵站A出口附近的商業大廈,面積唔算好大,環境光猛企理,但就勝在有個小小嘅play area 專為3歲以下嬰幼兒同父母而設。 所以場內有好多嬰兒用品免費提供使用,遊戲區方面較細,最多隻可供五位小朋友玩,而且適合3歲以下嬰幼兒玩(如果有小朋友輪候,餐廳會作出分齡同輪流15分鐘玩嘅安排)。 相信大家對添馬公園都不會陌生,絕對稱得上是香港野餐熱點。 公園位於中環添馬艦,位置超方便鄰近金鐘地鐵站,還24小時開放。 除了有多片草地供市民野餐外,還可飽覽180度維港海景,絕對不能錯過日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