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土地公而言也很特別,兩邊都是家的感覺,也成為全臺少數有兩個家的土地公。 彰化城是臺灣第一座磚城,有四座城門,東城門-樂耕門位於中華路與中山路交會處,即今縣議會所在地。 有一段東城牆位於中山路旁東門百姓公廟的巷子、這種拆除城牆後形成的巷子俗稱城壁巷。 清領初期在臺灣設一府三縣,彰化市在當時稱為「半線」,隸屬諸羅縣。
- 「FUN空民宿」為宜蘭地區編號1327的合法民宿,位置鄰近冬山河親水公園及國立…
- 休息時間到了,我們挑了一家在地人滿座的小店-天公壇爌肉飯,第一次嘗試,果真銷魂啊,焦糖色外皮下有淡淡的滷香,肥肉嫩透,瘦肉軟Q,有如臺式的東坡肉,騎車後來上一碗,真的是彰化的幸福滋味。
- 現廟為大正5年(1916)整建而成,為當時規模罕見的大型福德祠,目前內部神案及供桌均為當時所作。
- 正殿為燕尾屋脊的硬山式建築,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式(直接將桁木置於山牆上的作法),共有九架檁,在前五架檁與七架檁間偏五架檁下方有一截面六邊形的燈樑,用以懸掛紙燈與線香。
西門福德祠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是,乾隆時期已有重修的記錄。 從194巷往南,越過陳稜路,再接和平路1巷,雖然現在分屬不同街名,但他們同屬一條古街道,這條老街連接到彰化人稱的三角公園,也就是中華路和平路口的圓環。 和平路是通往北門的古街道,北門福德祠就位在舊道旁,但是超級超級難找,不信你找找看。 1941年,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與彰化媽祖賴和等同學就是相約在高賓閣,舉辦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第十四屆第二次同級會。
北門福德祠: 彰化福泰商務飯店
南門福德廟位於頭城鎮城南里和平街南端,又稱「南門福德祠」,祀福德正神,建於同治年間,與北門福德祠對望。 神壇聯曰:「次天子位一,守諸侯寶三。」並有一「降爾遐福」匾。 現存之北門福德祠為大正五年(1916)修建,以當時土地廟宇規模相較,為罕見之大型福德廟,內政部曾於民國74年指定為三級古蹟,但於民國83年解除。 與南門福德祠同時完工,分別坐落於和平街(頭城老街)的南北端,除了有界定和平街地理空間之意,更是因為早期和平街商業及農業繁盛,民眾安居樂業,希望藉由福德祠鎮守財氣之功能,將錢財留在和平街內。 北門福德祠是宜蘭縣縣定古蹟,祭祀福德正神,建於同治二年,有土地公及土地婆各一尊,懸「澤被蒼生」匾,廟門兩側上方各有一隻石獅子,雕工精美。 北門福德祠 以往我們總是被動接受導覽資訊,從不質疑其真實性,透過參訪不但讓人有足夠的時間觀察這些從未好好欣賞的中壢文化,更瞭解到我們應當運用現在的智慧判斷資訊的真偽。
早期南北門福德祠在農曆2月2日土地公聖誕時,和平街居民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近年來因地方人口大量外移,地方發展不同於過往蓬勃,祭祀活動不如過往,當地居民為延續良好信仰,並遙想早年重建時消失的神龜石,自民國96年起每年於土地公聖誕時舉辦「千龜來朝」的活動。 北門福德祠2025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 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彰化縣城設有四個城門,東門為「樂耕門」,西門為「慶豐門」,南門為「宣平門」,北門為「拱辰門」。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置彰化縣,縣治位於今彰化市區。 雍正12年(西元1734)知縣秦士望認為邑無城池,難以保障官署人民的安全,乃效仿諸羅知縣周鍾瑄的做法,於街巷外遍植莿竹,並設東、南、西、北四城門,四周鑿深溝為城濠,做為彰化縣城的防禦工事。 彰化古城建於公元1815年(清嘉慶20年),共有東門(樂耕門),西門(慶豐門),南門(宣平門),北門(拱辰門)四個門,各有一座土地祠。
北門福德祠: 拓展退除役官兵就業 彰化縣榮服處拜會歐貿實業公司
拜亭採燕尾屋脊,正脊中央有葫蘆造型,其為四柱三疊鬥式捲棚構造,在拜殿前後牌樓樑枋上都有透雕螭虎紋樣的鬥抱。 原燕尾處有剪黏貼飾與泥塑等民間信仰人物與花鳥裝飾,但多數已脫落,雖不是富麗堂皇,但其工藝價值仍值得欣賞。 牌樓樑枋下安裝「三關六扇式」門扇,中央為兩扇板門,左右各設有兩格扇,各自可以獨立開合,也可將板門連格扇往側邊整個打開,所以叫做「三關六扇」,常見於臺灣民宅。 民間以今天為土地公神誕日起點,稱為「做牙」、「頭牙」,一路做到農曆12月16日,稱為尾牙,成為年底聚餐的「尾牙宴」。 古代商家「做牙」後,將祭拜過的牲品分給員工喫,俗稱「打牙祭」。 現在常在新年後第一個土地公生日,準備三牲慶生,祈求開春豐收生意好,「頭牙」也是重要節日。
- 站在火車站前廣場,往光復路的方向望過去,和平路光復路口有一個大路沖—中華電信,80年前的彰化郵便局就位在那裡。
- 拜亭採燕尾屋脊,正脊中央有葫蘆造型,其為四柱三疊鬥式捲棚構造,在拜殿前後牌樓樑枋上都有透雕螭虎紋樣的鬥抱。
- 臺灣四季氣候宜人、地形多變,旅人不論是想上山感受芬多精洗禮,或是到海邊…
- 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拓寬西門大通(今中華路),西門福德祠遭部份拆除,廟宇往後遷移,成為今日的風貌,民國74年(西元1985年)11月27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 西門福德祠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是,乾隆時期已有重修的記錄。
- 雍正12年(西元1734)知縣秦士望認為邑無城池,難以保障官署人民的安全,乃效仿諸羅知縣周鍾瑄的做法,於街巷外遍植莿竹,並設東、南、西、北四城門,四周鑿深溝為城濠,做為彰化縣城的防禦工事。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進行市街改正,大正9年(1920年)為拓寬道路,拆除西城門、南城門、北城門,僅剩東城門。 大正11年(1922年)為拓寬陸軍大道(今中山路臺一線縱貫公路),拆除原欲保留的東門,因此土地祠僅存慶豐門內一座,即西門福德祠(今中華路上)。 北門土地及南門土地祀奉於新建的開彰祖廟,然而東門之土地公無處棲身而暫放城隍廟內。 民國94年(西元2005年)5月,基於市區內各有西門、北門、南門福德祠,獨缺東門福德祠,因此,將原供奉於城隍廟內的東門土地公-福德正神,迎請至原交通隊部所在、即元清觀前的現址,並完成盛大的入火安座儀式,進而整修為「大東門福德祠」。
北門福德祠: 彰化魚市場爌肉飯
這是1832年道光年間的彰化縣城示意圖,出自彰化縣志,仔細端詳,除了四座福德祠,還有一些清領時期的建物還保留至今喔。 行前做足了功課,從文字與圖片中漸漸感受彰化深沈的美,內心累積著彰化的呼喚,越來越澎湃洶湧,終於,浪濤漫過胸口,我們就在浪濤聲中背起了單車,帶著滿腔的好奇與熱血,滿臉渴望地滑進這座底韻深厚的城市。 西門福德祠內有清乾隆46年(1781)由西街信士所獻「福溢通濟」匾,正殿兩旁有「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及「大西門重修福德祠捐題牌記」二塊木製碑文,詳實記載清光緒7年(1881)重修時的史料,為西門福德祠的重要文獻資料。
其形制為單殿單開間,有簡單之馬背屋頂,山牆脊墜裝飾泥塑獅頭、磬牌露窗皆為當時的工藝建築特色,現存廟內神龕供桌則是大正5年(公元1916年)時所保存下來,正面木門與屋頂因長期受雨水而腐朽,經換修已非原貌。 廟外屋簷下設有清同治年間的1對石獅,保存完整,不常見於其他土地公廟,主因該廟為漢人墾殖宜蘭、在頭圍地區所蓋的第1間土地公廟,所以特別裝飾2隻石獅子,以象徵不同於一般土地公廟的地位。 南街在宗教祭祀上較為著重,因此有飛簷式屋脊、黃色琉璃瓦與雙龍搶珠的華麗裝飾,且現存廟貌為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時奠定,原貌不復存在,因此古蹟本體以北門福德祠為主。 北門福德祠 主祀:福德正神歷史沿革:彰化西門褔德祠(縣定古蹟),奉祀褔德正柛,即俗稱的土地公,為土地的守護神,故又稱為大西門土地公廟。 創建年代已無從考起,僅可從廟內懸掛的乾隆年間古匾初步推知約為乾隆年間。 在臺灣先民土地拓荒史上,對褔德正神之信仰極為普遍,在鄉村崇為社稷神,在街巿商人崇為財神,故有「田頭田尾街頭巷尾土地公」之語。
北門福德祠: 景點分區導覽
日治時期大正5年(公元1916年),由當地民眾發起、捐資修建而成,以當時土地廟宇規模相較,為罕見之大型福德廟。 彰化原有四個城門並同時擁有四個福德祠,現僅剩西門福德祠還保留原本的樣貌,而北門福德祠則是最隱密的福德祠,甚至許多彰化人都不知道。 6.蘭陽技術學院建築系歷史建築研究室,《宜蘭縣九十二年度歷史建築清查計畫》,宜蘭縣文化局,2003。 現廟為大正5年(1916)整建而成,為當時規模罕見的大型福德祠,目前內部神案及供桌均為當時所作。 屋簷下墀頭的石獅仍為同治年間(1862—1874)之遺物,保存完整。
北門福德祠: 彰化市土地公廟
和平街是昔日頭城最繁華的商埠所在,因此當地居民也在老街南北兩端,各蓋了一間福德祠用來守住財氣,而北門福德祠建於西元1863年(同治2年 北門福德祠 ),祠內有土地公及土地婆各一尊,懸「澤被蒼生」匾,廟門兩側上方各有石獅一隻。 目前北門福德祠的廟貌已不是清代的原貌,而是1916年所重建,至於祠中供奉的神像據說是清代留傳至今。 南北門福德祠主祀土地公,神龕下方供奉虎爺,一般俗稱的土地公即為福德正神,或稱福神。
北門福德祠: 寺廟查詢
保存歷史建築並非是壞事,但必須與時俱進,適當的保留對人類有真正價值的紀念,利用有限的經費,完整的維護環境,並搭配導覽人員讓更多的民眾瞭解曾經的歷史事件。 即使「城堡」並非印象中王子公子的居住地,卻同樣藏有大大小小的寶藏等待我們挖掘,熟悉的中壢區有著令人著迷的另一面。 北門福德祠2025 新廟位在彰化市三角公園附近、小林眼鏡後方小巷內的大樓底下,所處的巷弄只容兩輛機車會車,廟址為和平路35號。 據身為信徒的柯銀漢指出,信徒有人主張重建得大一點,但有人認為地點位於地王,應興建商業大樓,廟可以建小一點,最後決定土地公廟建在商業大樓後面,使得廟地佔地只數坪,相當不起眼。 嘉慶16年(西元1811年)知縣楊桂森率先捐俸,士紳賴應光等人倡議捐銀一萬五千元響應,遂庀材興工。 職員王松等人認為土城易坍塌,倡議改以磚城較為鞏固,彰化城於嘉慶16年(西元1811年)興工,至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完成。
北門福德祠: 彰化人彰化事-停權
南門福德祠與北門土地祠間的和平街,為本鎮最古者,頗多古老紅磚建築,尤其是圓拱形的「亭仔腳」,遊客每喜駐足瀏覽。 〔記者林明佑/彰化報導〕農曆二月初二俗稱土地公「頭牙」,位於彰化市民生路212號的「大東門福德祠」,為了替福德正神(土地公)祝壽,8日上午10點,舉行隆重的祝壽祭典,由福德祠管理人彰化市長林世賢擔任主祭,祭拜供品中最特別的是「麻糬」,祭拜此供品意在可為信眾及商家帶來財運與商機。 北門福德祠2025 作客習俗延續至今也有10多年了,演變成頭城的文化特色,後來也成立管理委員會,每年這一天都好熱鬧,今年更盛大,一早志工就開始事前的準備,擺設陣頭、六禮車、神轎,城東社區媽媽也總動員,分工合作為平安粥、炒麵開始備料,要用最虔誠的心,迎請土地公到北門做客!
北門福德祠: 北門福德祠│彰化市
因為年久失修,孔廟一度沉寂,只有在每年的教師節,恢復人氣,這天一大清早,孔廟會舉行獻祭、佾舞,大成殿的廣場外擠滿了來觀看的民眾,待祭祀結束,身穿長袍馬掛的貴賓離開,大家便蜂擁入殿,伸長手臂搶拔獻祭牛隻的智慧毛。 孩子們身高不夠,大都在一旁註視大人們的身手,爸爸曾幫我拔到幾次的智慧毛,回家後用紅紙包起來,期待從此能開智慧,成績進步。 宜蘭縣位於臺灣東北角,知名的散文作家舒國治曾經形容過宜蘭是臺灣最美的鄉… 南門福德祠管理委員會主委、城南里長林春三表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南北門福德祠每年舉辦土地公聖誕活動縮小,今年農曆2月2日的「千龜來朝」活動仍遵守各項防疫規定辦理。
北門福德祠: 宜蘭免費景點,頭城老街&頭城文創園區半日遊,路線.午餐.交通.停車一次搞定!!
文章內把這次走的路線,彩虹巷、文學巷、彩繪牆、午餐、下午茶在哪裡都標出來,讓你一目瞭然玩遍頭城老街。 浴火重生的北門福德祠在1983年啟建完成,繼續守護地方,並在爸爸往生不久前,舉行「跳鍾魁」儀式,以驅邪鎮煞,安靖地方。 「跳鍾魁」儀式在夜裡舉行,隊伍所經之處,家家戶戶門窗緊閉,防止中煞,感覺上有幾分神祕的色彩。 爸爸因為參與北門福德祠的管委會,所以那晚也跟著「跳鍾魁」隊伍遶境,直到天亮纔回來。 從光復路經過火車站,然後轉向中正路二段,在員林客運的後方,有一座西門百姓宮廟,這是一座祭拜無主的陰廟,管些神明不著力的疑難雜症,如感情出軌、斬桃花、暗中作法、離家出走等等難以啟齒的心事。 我偶爾也會跟媽媽去,因為父母的感情雖然不錯,但我那有美男子之稱的父親卻是個風流人物,深得歡場女子的緣。
北門福德祠: 彰化縣政府增闢藝術展示空間 洽公民眾處處可遇大佛
準臺北市長蔣萬安12日公佈小內閣名單,除了已經確定的副市長李四川外,還包括祕書長李泰興等10人入列,新任都發局長王玉芬更是北市首位女性都發局長。 今、明(12日、13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基隆北海岸有雨,臺灣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短暫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澎湖有局部短暫雨,中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金門、馬祖為多雲。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週五晚強冷空氣南下,週六、週日直接挑戰入冬首波寒流,本島平地最低氣溫亦將降至7度左右,而高山也有降雪機率。
「宜蘭礁溪民宿-玉河田農園民宿」位於宜蘭礁溪鄉,有著便捷的地理位置,鄰… 呿呿噹森林(丟丟噹森林) 「丟丟噹森林」位於宜蘭火車站正前方,現在作為百果樹藝文空間使用。 伯朗咖啡城堡(金車咖啡城堡、金車宜蘭頭城造林休閒農場) 「伯朗咖啡城堡」充滿童話般浪漫的城堡,位於宜蘭外澳,擁有居高臨下……
北門福德祠: 臺灣商用車冠軍 FUSO汰舊換新推優惠
南北門福德祠的發展,從清領至今,見證了頭圍老街的發展歷史,今因港口的淤塞與交通的便利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已大不如過往,但民眾仍可以從南北街福德祠隔和平街相望的距離,理解到當時頭圍街商業發展極盛的相關地理位置,以及和平街上當年的繁華景象。 遙相呼應的南北門福德祠,形成頭城老街特有的「端點圍蔽式」(將街道二端點建廟堵住)街道空間,在都市空間位置上的意義遠較建築本身價值高,因此當地居民於民國95年(公元2006年) 7月9日成立了宜蘭頭城文化發展協會,並在各方的努力下於同年12月15日重新受縣政府指定為3級古蹟。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位於宜蘭縣最北端,坐落頭城老街和平街俗稱「商業街」為開蘭第一街,南北門福德祠建於清同治2年(公元1863年),內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
【臺灣醒報記者簡嘉佑臺北報導】年底活動大型活動將近,造成羣聚感染的風險,建議演唱會全程戴口罩!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12日於記者會表示,演唱會是高風險場合,還是建議參與的民眾全程配戴口罩。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本日本土新增10824例確診個案,另增31例死亡。 北門福德祠2025 ##疫情難再下滑 王必勝指出,上週新增的確診者共有100651例,與上週相比,僅些微下降0.5%,尤其這四天的確診數較上週同期相比,都略為增加的。 所以上週應該是疫情谷底,未來是否會反轉或持續起伏,還待觀察。
北門福德祠: 北門福德祠
開化寺的開山法師為釋達清和尚,來自廈門鼓浪嶼百鹿寺,目前沒有法師住持,但有二個附屬團體護持道場,定期與不定期的聘請法師和居士來說法,也會參與社會公益,護持的團體起源於清領時期,許多成員都是家族世代參與,臺灣的社會雖然歷經動盪,但是我在這裡看到了穩定的力量。 開化寺不愧是歷史悠久的老廟,寺內有許多古匾,如乾隆三十九年「渡世慈航」、道光十二年「聖德慈心」、同治十年「現大慈悲」、光緒十年「慈航普渡」等。 騎回到陳稜路,172號有一家老店-華聲唱片行,到了店門口,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沒錯,那味道像極了大稻埕的第一唱片行,超過半世紀的老店,店內收藏了許多絕版的黑膠唱片。
現在,痘公痘婆似乎轉型醫美,許多年輕的小姐會帶的保養品來祈求好皮膚,也會有家長帶著青春期的兒女來祈求改善青春痘,這真是一座貼近生活的寺廟。 日治時期,因為市區改正拓寬西門大通(中華路),使得開化寺的山門被拆除,只能在後側重建單薄的山門,但葫蘆狀的山門真的讓人驚艷,比起正規的繁複山門更有吸睛的效果。 西門福德祠是四座城門土地廟中保留最完整的,其他三座均已改建。
西門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左祀註生娘娘,右祀郭聖王公;福德正神即為土地公信仰,為臺灣最普遍的信仰之一。 溫國銘市長任內有感於市內各有西門,北門、南門福德祠,獨缺東門福德祠,遂於民國94年(2005年)5月將暫放於城隍廟內東門福德正神請至原交通隊。 兩間廟宇皆面向和平街,除了有界定和平街地理空間之意,更是因為早期和平街商業及農業繁盛,民眾安居樂業,希望藉由福德祠鎮守財氣之功能。
令人不解的是,兩間福德廟門牌就差100號,這麼近卻每住滿1年就要搬家,土地公公不累嗎? 北門福德祠2025 原來是40多年前,地方上某戶人家家有喜事(可能是上樑、開工、開市…已不可考)為祈求平安順利,特地到南門福德廟請土地公回來暫時安座以加持庇佑。 請回來之後過幾天事情圓滿了,要送土地公回去,「但不知什麼原因,結果把南門土地公 送到北門去」城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志安說。 這一錯不知不覺就過了30年,「其實地方民眾早就知道了,只是當時沒有認真看待這件事,後來就變成,不然我們來請示土地公,因為已經快30年了,擲茭後,祂說,祂既然已經在這裡了,就繼續在這裡,就擺在北門,不然我們回去作客一年再回來。後來演變成一年北門、一年南門」。
北門福德祠: 彰化北門福德祠
大夥一進入廟內,迎面便是兩側的七爺和八爺,這兩尊黑白無常在特殊日子會隨著城隍爺出巡,吐紅舌頭的八爺和麪貌黧黑猙獰的七爺,每每讓小孩們嚇到無處可躲,我也盡量敬而遠之,若不是想在樑上諸多被燻黃、掉漆的舊匾中,找尋祖先的手澤,絕不會到城隍廟。 雖然如此,日常我還是偶會出入城隍廟這條巷子,因為在廟旁的民居間,有一家大元餅行,這家餅行的鹹麻糬是彰化人的口袋點心,記憶中,過往在彰化喫辦桌時,最後一道常各上一盒大元的鹹麻糬和蘿蔔酥,喫不下便直接打包帶走。 鹹麻糬一冰就硬,通常得當天喫完,所以在彰化之外,不太喫得到。 隔天報紙上報導:彰化市陳稜路和和平路昨夜大火,共三十三間樓房燒毀,一人死亡。 那一夜是1972年10月8日,而從清嘉慶年間就守在彰化城內的北門福德祠,也在這場大火中付之一炬,在小西巷的居民們心裡蒙上一層深深的憂愁。
但彰化人可不這麼想,爌肉飯纔是彰化人飲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開化寺旁,彰化一信大樓是縣署舊址,一信旁有一條老彰化人熟悉的街道-城中街。 從中華路穿越街屋下的廊道,騎進昔日的貴婦街城中街,珠寶銀樓已歿入時光的轉輪,單車的咖啡文化悄悄升起。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