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敕封李靖為「托塔天王」,為靈霄寶殿四大天王之一,金吒封為「大太子元帥」、木吒為「二太子元帥」、哪吒封為「中壇元帥」,統領東南西北中等五營天兵天將,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乃「木吒二太子」聖誕日,由於一家父慈子孝,父子四人常顯靈幫助地方百姓解決任何困難,因此民間長期以來,建廟祭祀不綴。 本雲霄太子殿主神黑麪三太子李哪吒,由來歷史緣於村中長老前輩傳說之中,得知屆於當時旱災四起,村中百姓無法耕作,民不聊生,生活困苦,村民祈求中壇元帥降雨,太子爺公不忍見其百姓受苦,於是偷開水匣門,隔數天後大降甘霖,滋潤大地,草木叢生,百姓歡呼。 在進香隊伍中壓陣的即是媽祖神轎, 神轎所到之處炮聲隆隆不絕於耳,據民間傳說大甲媽祖神轎特別具有靈 ,因此進香八天的時間隨時都有人來摸一下, 扛一段, 不少人樂此不彼。 這座大轎是藤身木座, 外披刺繡, 轎頭旁亦有一隻藍一紅小燈, 轎桿為上等榆木製成, 全程均由人扛。 該團主神為三太子哪吒,由於太子頑皮,必須師父濟公給予愛的教育,因此沿途笑鬧不少。
- 普遍的相貌為披髮、仗劍、身穿黑衣戰甲,腳踏龜、蛇二妖,身旁隨從則手執黑旗。
- 自行車隊,要求嚴謹,隊員不論男女一律戴帽、白上衣、同一顏色領帶、卡其長褲、手戴白手套,陣容嚴整,一直都是「進香示範隊」。
- 《西遊記》中則稱玉皇上帝為「高天上聖大仁慈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 父王難予阻止,最後只好同意 玄天上帝捨家,遠赴太和山修行。
- 太乙真人以蓮花為肉、荷葉梗為骨、荷葉為衣,讓祂以蓮花化身重生。
- 穿號掛代表進香團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非祇是一般隨香客,穿號掛是為媽祖服務,成為榮耀的象徵,穿號掛者不必帶進香旗,因為已有神兵依附其上,因此同樣不可穿入廁所浴室,以免褻瀆神明。
民國三十七年,歲次戊子(西曆一九三八年)再雕大王李府千歲金身壹尊以應付信徒奉祀。 地方先哲等,感念神恩浩蕩,鑑及首建茅廟簡陋,遂即發動重建之議,經全體信徒贊助,在乾隆四十八年,歲次癸卯,「西曆一七八三年」,恭迎天上聖母聖駕,點地,遷建於現址,名為金鑾宮,宜坐酉、向卯兼庚甲、分金丁酉丁卯。 吸集羣峯精華,得天地鐘靈,山川毓秀,益見神靈赫濯,神庥普照,香火鼎盛。 太子大鑾宮 太子大鑾宮2025 因地區境民全靠海上撈漁謀生,信賴海神顯化保佑,故齊眾設壇於本境社尾,祈求禱告達旬,求得天上聖母慈念漁民齊堅奉承之意,降臨駐壇,就用壇地首建簡陋茅廟,雕塑神像膜拜,從此藉賴神庥,魚蝦昌盛,海難逐年減少,凡遇天氣突變,漁民夜間迷失方向時,即見神火指引船筏靠岸,化險為夷。 即媽祖座前的兩位將軍,千里眼與順風耳;千里眼為藍色的臉龐、身著綠色蟒掛;順風耳為紅色的臉龐、身著紅色蟒掛。
太子大鑾宮: 高雄市美濃區道教
另外,臺灣民間曾流傳玄天上帝為屠宰業祖師之說,實為無稽之談,且對玄天上帝大為不敬,不可採信渲染。 宋真宗時,避始祖趙玄朗之諱,將 玄武大帝改稱真武大帝,後又加封為「真武靈應真君」。 此後,宋代皇室均尊奉之,建廟虔誠奉祀,祈求 太子大鑾宮 玄天上帝威靈顯赫,護佑風調雨順、四境平安。 元朝興於北方,統治中國後,又將真武大帝封為「玄天上帝」,於武當山建廟祭祀。
天后宮除主祀神明「天后娘娘」另奉祀神明有「玉皇大帝」「觀音娘娘」。 烏石角天后宮每年舉行數個廟會慶典,主為廟內奉祀神明之誕辰。 太子大鑾宮2025 主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常稱為天公廟、天公壇、玉皇宮、玉皇觀、玉皇廟、玉皇殿、玉皇閣、凌霄寶殿等,後四者亦常為寺廟中崇祀玉皇之處所名稱。 《西遊記》中則稱玉皇上帝為「高天上聖大仁慈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這個名稱比太上老君出現要晚一些,魏晉時期有「玉皇道君」與「高上玉帝」兩位大神。
太子大鑾宮: 奉祀
三十六執事是媽祖駕前儀仗隊,由十二面彩牌(長腳牌)與廿四支兵器組成,其中六對十二支彩牌上書「肅靜」、「迴避」、「天上聖母」、「遶境進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旨在告知民眾媽祖駕到,應遵守規矩不得喧嘩、擋道,並說明遶境進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目的。 每當進香團沿途經過喪家,執事隊便會將媽祖神轎團團圍住,避免孤魂野鬼攔轎申冤影響進香行程。 大甲媽祖進香團的報馬仔一定走在隊伍最前方,沿途敲鑼通知民眾,媽祖進香團即將抵達,請信徒準備香案迎駕,並收拾曝曬在外的內衣褲,以免對媽祖不敬。 報馬仔原本是屬於尖兵、探馬的性質,任務兼具通知民眾訊息,並回報主神前方狀況,與求姻緣毫不相干。 近年來,向報馬仔求紅絲線,祈求好姻緣,竟成為大甲媽進香的時尚風潮。 號掛則是宗教類陣頭所穿著的制服,大甲媽祖進香團中,頭旗、頭燈、三仙旗、開路鼓、繡旗隊、執事隊、哨角隊、轎前吹、涼傘、轎班成員,全部穿著「號掛」,報馬仔、神將類(如莊儀團、太子團)沒有穿號掛。
- 1988年因媒體報導稱爲「大甲媽祖回孃家」而引發爭議,此後改往新港奉天宮繞境迄今 。
- 大甲鎮瀾宮,俗稱大甲媽祖廟,是一座位在臺灣臺中市大甲區的媽祖廟。
- 憑先祖輩的口耳相傳謂建於明代,源遠失傳的歷史據「新安懸誌」引述「烏石渡頭」的位置而有所明確。
- 鎮瀾宮創建初期,均由大安港或溫寮港直接駛往湄洲進香,清治時期大約每十二年舉辦一次。
- 日前聖瑤宮的女乩童坐上神轎事件,在網路上引發網友一連串的熱議討論,但其實除了聖瑤宮有女乩之外,在臺灣各大廟宇也有女性乩身、鸞生,例如高雄大樹慈後宮的媽祖乩身李佩蓉、新北三重協聖宮的太子乩身張名儀、雲林北港武德宮的武財神鸞生蔡淑如等等。
- 由於哪吒是七歲小朋友,因此祭拜三太子的祭品是玩具、糖果,且嘴裡還含著奶嘴,象徵其兒童形象。
- 「天公桌」上不得擺設葷食,「下桌」擺設牲禮,以供應護衛的神將神兵。
玄天上帝 – 鎮守北方的至靈神: 玄天上帝擁有消災解厄,治水禦火,護持武運及延年益壽的神力。 信徒遭逢危難時,只要虔心恭奉 玄天上帝,即可感應玄天上帝顯靈, 獲福消災。 在《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經》中,也曾提及玄天上帝收伏妖魔,勇猛威嚴的故事。 有一次,元始天尊於上元宮中大會說法,忽然一陣黑毒怒氣衝上天界。 玄天上帝敬奉教詔,批髮跣足,腳套騰蛇神龜,率領卅萬天神天將,歷經七日,終將妖魔收伏。 為護佑凡間,玄天上帝逢妖必斬、驅除瘟疫、保人壽慶、無善不扶。
太子大鑾宮: 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壬寅年遶境進香時間預定表
且太子團有換奶嘴的習俗,一般有新生兒的信徒都會買奶嘴與之交換或求一個新奶嘴給新生兒吸吮,藉以求平安健康長大。 在整個大甲媽祖遶境進香隊伍中,龐大的各式陣頭總是輕易地就吸引住眾人的目光,但是長久以來,我們可能都只看到「聲光效果」,只看到「熱鬧」的表象,卻很少去探究它的由來以及隱含的意義,透過下列的介紹,我們將為大家揭開這層神祕的面紗,拉近我們與進香陣頭間的距離。 太子大鑾宮 三太子原本為佛教護法神之一,原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天王之第三子,故名三太子。 傳入中國後三太子改變國籍也換掉爸爸,成為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子。 一般民眾對三太子的認知都是源於《西遊記》與《封神演義》小說中、「哪吒鬧東海」等故事。 小說中的哪吒年僅七歲,因此臺灣民間信仰三太子的形象都是以幼童造型呈現。
太子大鑾宮: 大甲鎮瀾宮 推出金門高粱紀念酒
在進香途中許多考生、研究生都會要求觸摸文昌筆祈求考運亨通,考上理想學校或高普考、特考,或能順利撰寫論文取得學位。 大甲媽敬茶在媽祖停駕、駐駕時,供信徒求乞飲用,通常是重病、久病或怪病患者才會向媽祖求敬茶,並非為解渴而飲用。 求敬茶的方式是先向媽祖稟報自己姓名,所求目的,再以擲筊方式得媽祖同意,再擲筊請示媽祖欲賜三杯水之中的左杯、右杯或中杯敬茶。 凡是與信仰直接關聯之器物常被視為代表神靈的替代象徵,如雕刻、繪畫神像、香爐,符籙、香火袋、經典、十字架等,這類宗教物品的神聖化,是所有信仰共同的現象,這些物質因被雕刻、繪畫、書寫成為神像、經文、符令,而使世俗的木石布紙物質成為祭祀的對象,或祈福保平安的憑藉。 柳營地區有很多地名以鳥瞰的形狀來命名,如小腳腿、大腳腿等寓意地形很像腳腿,大、小腳腿旁邊有一個名叫太康的地方,因為臺語發音神似「太空」。 在這個名為「太空」的莊頭供奉神通廣大的三太子,居民以「雲霄太子殿」為信仰中心,因此來自「太空」的三太子就這樣被居民傳頌成為美談。
太子大鑾宮: 大甲媽祖走到哪?
這些宗教信仰所賦予的能量,並非世俗的人為力量所能取代。 2001年,由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在鎮瀾文化大樓成立「臺灣媽祖聯誼會」,號召有加入的全臺各地媽祖宮廟會員代表一同前往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並擔任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 每年農曆三月,來自各地的百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進香隊伍,以大甲鎮瀾宮為出發點,在九天八夜中徒步至南部來回,堪稱是臺灣地表最大規模遷徙活動。
太子大鑾宮: 媽祖宮
大甲鎮瀾宮,俗稱大甲媽祖廟,是一座位在臺灣臺中市大甲區的媽祖廟。 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大甲媽祖進香團中,太子團的哪吒造型是可愛的兒童模樣,嘴裡也含著奶嘴,進香沿途信徒常以家中幼童的奶嘴交換三太子口中的奶嘴,祈求孩童「平安好搖飼」。 因為神明口含的奶嘴自然具有靈力,給家裡幼童使用必能保佑孩子平安健壯。 因應大甲媽祖每年進香時龐大的徒步隊伍和信徒,成立臺灣第一個宗教性服務醫療團隊「大甲鎮瀾宮醫療團」。
太子大鑾宮: 高雄市永安區道教
鎮瀾兒童家園:位於臺中市大甲區橫圳街附近,2003年4月興建育幼院,至2009年3月開幕,由財團法人大甲媽社會福利基金會設立,目前收容0歲以上孤兒。 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11月19日,原大甲鎮瀾宮管理委員會於民國67年捐助成立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之財產總額為新臺幣291,634,678元整,並不表示法人的全部資產。 鎮瀾宮的資產問題也引發外界質疑,登載年年都是新臺幣2.9億餘元。 太子大鑾宮 鎮瀾宮今日上午在臉書粉絲團公佈廟產,並表示,由本宮董監事會、會計師及法律顧問羅閎逸共同審閱內容後發佈。
太子大鑾宮: 高雄市大樹區道教
由於哪吒是七歲小朋友,因此祭拜三太子的祭品是玩具、糖果,且嘴裡還含著奶嘴,象徵其兒童形象。 進香過程中手錢與篙錢都必須每日更換,而換下的手錢、篙錢則贈與團員、信徒保佑平安。 有時千順將軍在行進間,每逢手錢、篙錢掉落,民眾則一擁而上爭相搶奪,但如非自然掉落則不得強行拉扯,否則即對神明不敬。 穿號掛代表進香團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非祇是一般隨香客,穿號掛是為媽祖服務,成為榮耀的象徵,穿號掛者不必帶進香旗,因為已有神兵依附其上,因此同樣不可穿入廁所浴室,以免褻瀆神明。
1.信眾資料蒐集之管道:在您使用本廟之服務時,本廟將蒐集您及被祈福者的個人資料並妥善保存,不將您的資料揭露給他人。 「桃園護國宮太子廟」(以下稱本廟)非常尊重您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可參考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現今壓力大,懷孕生育更不容易,不孕男女,孕婦保胎、婦女病等,都能點燈,為婦女幼童最佳的信仰守護神,讓囝仔更好養育。 五方福德鎮守五方,是我們生活中最容易求的「財神」, 有賜財、保財,管理財庫使財庫盈滿,保佑全家大小平安,得福祿自然人旺財旺。 二太子顯靈湳雅街,靈驗勝於往昔,聲譽更是傳遍南北境,信徒廣增,歲次庚午年奉木吒二太子聖諭:擇地遷鑾於竹北市建宮。 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王醮使用的王船是由擁有40多年造船資歷的王船師傅蘇春發打造而成,是南臺灣歷年來最大艘王船。
大甲鎮瀾宮的香擔平日難得一見,也在這次謁祖活動中出現。 遶境隊伍跨越臺灣中部沿海4縣市(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經過21個鄉鎮市區,超過100多座廟宇,跋涉超過340多公里路程(每年都在增加)。 2010年起擴大舉辦為九天八夜徒步遶境進香,分別駐駕彰化南瑤宮、西螺福興宮、新港奉天宮、西螺福興宮、北斗奠安宮、彰化天后宮、清水朝興宮,最後回駕大甲鎮瀾宮。 周邊鎮瀾宮建物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鎮瀾文化大樓:位於臺中市大甲國中附近及臺中市大甲區信義路口,1994年5月興建,至2000年3月落成,包括廣場、演藝廳、宴會廳、會議廳、文物館。 而今年的繞境預定在四月七日(農曆三月初三)啟程,並持續到四月十六日回鑾大甲鎮瀾宮,結束繞境,共計有九天的時間,屆時中臺灣在媽祖所到之處,萬人空巷,只為恭迎媽祖娘娘鑾轎到來。
殿內環境
成立「大甲鎮瀾宮e世代青年會」積極向新世代拓展媽祖文化。 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醫療團團部會館:位於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附近,裡面有6尊以上的醫療媽祖,也是臺灣第一個創始的宗教醫療團,配備一臺鼓車,會到臺灣各地廟會活動出任務。 海上漁獲突破歷年大豐收,士農工商經濟大有好轉,地方大興土木興建高級樓厝林立,神靈顯赫名聞遐邇,各地來進香,膜拜善信倍加絡繹不絕。 本廟三次重建今次最盛承各界善信感念神庥踴躍解囊樂捐,配合完成巍峨廟貌,顯赫神威,定承天上聖母暨列位神佛倍加錫以厚福亦奠定義擧流芳千秋萬載使人欽敬虔祝於無疆矣。 從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世俗物質神聖化現象中,我們得以察覺,許多聖物其實都是信徒擴大解釋、推理聯結的結果,原本與認知毫不相干,但經由與神觸、聯想之後,開始「被創造」新的功能。 若能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使世俗物質產生神聖性,讓信徒得心靈的平安產生自身的信心,纔是聖物的最主要功能。
太子大鑾宮: 玉皇宮
一樓中殿奉祀 金、木、哪吒三太子,左祀 五路財神、福德正神,右奉 靈安尊王、廣澤尊王、武安尊王、葉府三大帝,二樓供奉王母娘娘、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關聖帝君、文昌帝君、濟公活佛、關平將軍、周倉將軍、二郎神等諸神。 由於在閩南沿海地區早期民智未開,認為瘟疫與瘟神有關,因此閩南地區常有王爺(瘟神)信仰,希望王爺可以為地方消災解厄,帶來平安。 由於王爺屬於玉皇大帝派來的「代天巡狩」,輪值結束之後會回到天庭報到,由另1位王爺接替。 因此地方廟宇定期或不定期會舉行王醮,送王爺迴天庭報到,並順便帶走瘟疫厲鬼等,而此送王、迎王的儀式即稱為「王醮」。
與新竹市新竹天公壇、臺中市沙鹿玉皇殿和彰化縣元清觀並稱臺灣天公三間半。 十九世紀初,惠潮人士在該地開山取石,供市中心發展,並於該地設置神壇,供奉玉皇大帝。 宋代玉皇上帝的信仰更盛,宋真宗上玉皇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又加上「昊天」字樣,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故簡稱「昊天玉皇上帝」。
太子大鑾宮: 桃園護國宮三太子夜巡 王金平拉鑾轎繞場
壓轎金並未與媽祖金尊直接接觸,而是透過媽祖乘坐的神轎接觸壽金,因此是間接與媽祖產生關聯,即使如此,民眾也認定壓轎金具有神力,可以保平安。 其實這種碰觸神轎的動作,是無禮的行為,且容易使神轎沾染不淨。 如同沒有人會喜歡走在路上被眾人觸摸一樣,形同「性騷擾」。 對信徒而言,觸摸媽祖神轎可以傳遞媽祖靈力,只不過信徒可能必須知道,神轎為免受到玷污,都有以塑膠布遮蔽,其實無法直接觸碰神轎,因此還是不要隨意伸手觸摸神轎纔好。
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展示廳:位於廟前廣場的地下室提供給信眾參觀,目前有三尊珍貴媽祖,漢白玉媽祖(外圍為仿唐朝宮殿)、香樟木媽祖、黃金媽祖(歷年來信徒捐贈的金牌另加銅製熔鑄而成),以及販賣媽祖的相關文創商品。 「三仙旗」為頭旗副手,中間黃旗代表媽祖,旗面書上「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兩旁藍旗為護駕,旗面書上「大甲鎮瀾宮(謁祖)遶境進香」,旗頭也裝飾紅葫蘆,但不插香,行進時置於掌旗使肩上。 這組三仙旗為民國五十年前後才設置,初為素面書黑體字,民國六十八年以後改為繡面,旗面繡雙龍朝拜、雙鳳朝拜,中間的字樣完全一樣,一面為「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另一面為「大甲鎮瀾宮(謁祖)遶境進香」,三仙旗的產生來自於進香沿線接駕的團體增加以後。 原先頭旗的工作除了帶領隊伍前進之外,尚負有接待迎駕團體的任務,當迎駕團體與頭旗對拜之後,頭旗使必須引導該團體至媽祖大轎前行禮,結果卻因此造成進香隊伍停頓,為瞭解決此一問題,設置三仙旗代替頭旗率領整個進香團隊向前方邁進,如此一來整個隊伍纔不致於缺乏旗幟帶路而停頓了下來。
進香旗是大甲媽進香活動中,代表進香客的標誌,大甲媽祖進香旗是三角形布旗,有紅色、黃色兩種,旗面繡一條龍及大甲鎮瀾宮字樣。 壓轎金則是另一項與神轎相關的平安物,每當大甲媽祖停駕或駐駕時,當地信徒或廟方就會以兩張長板凳,上面綁著壽金讓媽祖神轎放置在上方,故稱「壓轎金」。 當神轎抬離之際,信徒便紛紛搶奪媽祖神轎曾經壓過的壽金,據稱壓轎金可以保平安。 因此搶得壓轎金的信徒,會將金紙放在家中或帶在身上或車上,祈求居家或行車平安。
頭旗代表媽祖進香隊伍,引導進香團行進路線,是進香團的指標。 穿號掛則代表媽祖的護祀隊、儀仗隊,是榮譽的象徵,當然也具有神聖性。 敬茶由於是供奉媽祖的茶水,因媽祖而轉化成聖水,具有療效。 海鹽則是放在神轎中而能治療腫痛,但家中的食鹽未與媽祖接觸,則無療效。 由上所述金紙、白開水、海鹽都因為與媽祖金尊、神轎接觸產生功能,成為壓轎金、敬茶、海中寶,再擴充認定則是連媽祖部將千里眼、順風耳神將頭上所戴篙錢、手中所握的手錢也一併具有神聖性,「與神接觸」是此類物質聖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