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尤其是驚弓之鳥,恆生科技股指數盤中暴跌7.2%或223.61點,至2877.76點,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大跌9.6%,京東重挫10.5%,類似Youtube的嗶哩嗶哩下挫8.2%。 手遊巨頭騰訊大跌8.3%,短片App快手大跌8.3%,外賣APP美團重挫11.2%,阿里健康重挫8.7%。 「共同富裕」等習近平主張寫入「20大」中共黨章後,一些中國網友在社交媒體紛紛喊「完蛋了」、「想辦法逃離中國」,這些留言雖很快被刪除,但掩不住香港科技股、港股和陸股週一(10月24日)「完蛋」的表現,無視美股上週五強彈750點和亞股本週一普漲走勢。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除了USDC成為避風港,世界最大交易所幣安發行的美元穩定幣BUSD也成了資金撤退選項之一,雖然幣安自家代幣BNB也慘跌 30%,但不影響BUSD的信心。 這使USDC成為許多投資者今天脫手加密貨幣的首選,讓USDC產生微幅脫鉤,目前USDC幣值來到1.007美元。 第四,預期的自我實現效果,臺股本來不會跌的,但是當市場上的每個人都預期股市會下跌,紛紛賣出持股,那股市就真的下跌了。
同年9月8日,福特總統宣佈,他已無條件地赦免尼克森在任總統期間時美國“已犯下的和可能犯下的”一切罪行。 大跌 同年9月12日左右開始,短期國債利率出現了快速回落,市場在同年9月中旬出現了幾天的小反彈,但很快被扼殺。 到同年10月4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最低下探至585點,相比6月份跌幅已經超過30%。 3月16日,由於美聯儲量化寬鬆仍然不能消除市場恐慌,中國大陸、日本股市高開低走,香港股市全日低位運行。
大跌: 臺股跳空大跌逾百點破18400點關卡與5日線 臺積電早盤跌12元
當時臺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臺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執照開放等,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 由於新臺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臺灣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可以說完全是資金泛濫,巨大的資金流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 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臺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 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
除了基本面的持續惡化,“安然事件”的發酵也助推了美股的下跌。 同年8月21日,美聯儲降息0.25個百分點,這已經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的第7次降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和貼現率分別下降到3.5%和3%,在本年內的總降幅均已達到3個百分點,為1994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大跌2025 快速大幅的下跌在1970年5月底出現轉機,5月27日晚間美聯儲保證作為“最後貸款人”,絕對不會讓美國經濟因為缺乏金融資金而崩潰,讓商業領袖不用擔心,美聯儲能夠提供經濟中需要的貨幣。
大跌: 美國嚴重的通貨膨脹
雖然聯準會的目標是實現”軟著陸“,表示在美國經濟溫和放緩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且能夠將通貨膨脹率降至2%的目標,但若聯準會的希望破滅,那麼美股崩盤的可能性將會大增。 安達(Oanda)分析師克雷格‧埃爾拉姆(Craig Erlam)說,股票市場在2018年大起大落,主要是因為美國,稅務改革大幅度增加收入,帶動經濟增長,但貿易戰及與其他國家的小摩擦,卻影響投資者信心。 因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供應鍊,導致企業投資進一步萎縮。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3月總體商業環境指數崩跌56.7點至-78.2,創2001年以來最低。 美國銀行、渣打銀行、高盛銀行等3家銀行,第一季獲利皆出現超過45%以上的衰退,也相繼提列鉅額的貸款損失準備,來因應疫情衝擊。 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
- 近期美股大跌主要是因為聯準會大幅加息引發,而不少經濟學家認為聯準會大幅加息可能導致未來兩年內出現衰退風險。
- 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臺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 日前美國聯準會(Fed)公佈7月會議紀錄,內容顯示,美國經濟前景,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對下半年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似有降溫,導致昨(19)日美股三大指數收跌。
- 2018年10月股災發生時,技術分析就有提早3個月示警,可見如果是天災或突發性利空,技術分析無法躲過,但會提醒減碼避開。
- 同年9月23日,美林公司、摩根公司出資收購接管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 因此,在UST看起來已經沒救的今天下午,似乎有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另一個美元穩定幣USDT了。
因此,投資時應保留一定部位的現金,不可全然投入所有資金,要保留資金的靈活度。 比如巴菲特即便在道瓊指數要衝破3萬點時,仍持有1200多億美元,相當於35%的現金比率。 不過,阮清華也提到,臺股賣壓大,還是有承接力道,成交量不算小,而且最後臺股還是會回歸基本面,臺灣以外貿為主,難免會受國際情勢影響,但臺股基本面仍在,相關經濟數據看起來仍有撐,不會只看1、2天的漲跌,而是要看長線趨勢,國安基金會持續密切關注相關情勢發展。 歷史上股災不斷再發生,人類也不斷再重複著歷史,但以人的本性很容易產生投機的羊羣效應,進一步把股市的市營率推得太高,導致股價與實際企業價值偏離太遠,最後造成股市崩盤。 根據《非凡新聞》報導,過去幾次臺股有超過400點的崩跌紀錄,幾乎都與美國經濟有關。
大跌: 臺股重挫300點跌破萬六 分析師曝跌不停原因!
臺股本波下跌來的又快又急,跌幅堪比過去 10 年的一些指標性股災,這裡列舉 3 個最有代表性的股災,分別是 2011 年 8 月股災、2015 年 8 月股災及 2018 年 10 月股災。 南亞塑膠和IC載板大廠南電3日表示,當地廠區既有人員閉環調度,不影響公司營運;印刷電路板和載板大廠欣興崑山當地子公司停工至今天,環保暨高階基材廠臺光電當地子公司2日起至今天暫時停工。 上海疫情升溫波及蘇州與崑山等地,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4日重申,在物流措施受到保障下,生產不受影響,持續實施廠區及生活區封閉管理,並提供廠區員工日常生活所有必需品及配套設施。 面對股災不要太過於恐懼,平時做好資金控管,對於一般人來說纔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曾經是工程師,接觸過股票、權證、選擇權等等你可能想過的投資工具,也曾經每天盯盤想快速賺錢,但最後發現這些都不是穩定的方法,太容易小賺大賠了。 看完了上面所說的股災,無論在螢幕面前的你是否經歷過任何股災,相信1990年臺灣的股災是最耳熟能詳的,因為就算不找任何資料,你也都可以從爸爸媽媽那邊聽過,甚至一些人是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故事。
大跌: 企業託兒更普及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臺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同年6月25日,迫於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的壓力,世通公司不得不發布聲明,承認至少有38億美元的支出被做了手腳,用來虛增現金流和利潤;同時,該公司2001年14億美元的利潤和2002年第一季度1.3億美元的贏利也屬子虛烏有。 2002年7月21日,世通公司正式向紐約南區地方法院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企業破產案。 1962年3月14日,聯合國裁軍審議委員會在日內瓦舉行,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締結一項全面的具體的裁軍條約。
大跌: 04 臺股2022收紅封關 股民每人虧百萬 全年跌幅超過22%
此外,基於美債平衡通膨率飆升,這為價格壓力持續存在的可能性提供比新聞更強而有力的證據。 自從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後,聯準會將利率下調為0,在全球物價以近40年從未見過的速度上漲的情況下,聯準會在2022年三月才進行首度的生息,而聯準會也很強硬地表示在五月時會生息2碼,此消息一出,美股大盤在五天內下跌約6.9%,連帶臺股也一並受到了影響。 黃國偉表示,首先要美股止跌,而美股止跌關鍵在美債殖利率什麼時候不再漲,代表市場對聯準會政策不那麼恐慌,再者就是看臺幣止貶回升,而臺幣要止貶,則是美元指數要先不升。 過去臺股由高點崩落,通常是在大家一致看好、無防備情況下發生,因此,居安思危操作宜在樂觀中謹慎,是投資者在高檔震盪中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 在這裡簡單講講過去10年來4個最有代表性的股災,分別是2011年8月股災、2015年8月股災,以及2018年10月股災,還有2020年3月的股災。
大跌: 股市大跌怎麼辦?這三點讓你輕鬆度過股災
主要國家公債則走揚,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4個基點至1.72%,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跌4個基點至負0.11%。 美股賣壓在24日盤中加劇,跌勢擴大至逾3%,道瓊工業指數暴跌逾1,000點,科技股「血流成河」,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逾4%,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4.6%,臺積電ADR跌3%,特斯拉更跌逾9%。 先前有提過,長線投資和短線賺價差,挑股票的方法完全不同,長線投資適合用基本面分析挑股票,短線賺價差適合用技術面分析挑股票。 知道怎麼挑股票買進以後,賣出股票的理由必須和買進的時候相同,即使當股票大跌 15%,這個原則也依然不會改變。
大跌: 美股大漲激勵 臺股可望連2紅
2月26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表示,25日中國境外上報的新增病例首次超過中國境內,中國新冠疫情已現峯值「拐點」,當前擔憂全球擴散,義大利和伊朗的新增病例數仍不斷升高。 同時對外輸出病例在周邊國家已經開始被發現,疫情已經擴散至所有人類居住的大洲。 2月28日,美聯準主席鮑威爾向市場保證繼續量化寬鬆,暫時挽救了美國股市。 1987年到1990年,臺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飆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
大跌: 股市崩盤前兆統整: 歷史5大股災
右側交易的理論基礎是這樣的,右側交易者承認技術分析不支持高正確率且有高精確度的預測一輪行情或者趨勢的最高點或者最低點會出現在何處。 但是以董寶珍、林園等一大批價值投資人士分析出茅臺的塑化劑風波只是暫時的,並且茅臺歷年的經營數據和市場銷量以及商業模式、品牌影響力等因素會決定茅臺還會有繼續成長的空間,所以當機立斷的買入! 大跌 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如同大雪崩,所有人都會本能地感到恐懼。 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也是連鎖反應,這會讓我們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樣,賣出危險的股票,持有最安全的現金,是這種情形下讓人感覺最安全的情緒反應。 2010年8月2日《第一財經日報》發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標是怎樣煉成的》稱,根據財匯資訊統計數據,2007年基金倉位一直維持在77%以上。 【記者 劉蘇梅/桃園 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8)日上午主持首場市政會議,他表示,新團隊進行第一次市政會議是一個里程碑,象徵未來四年,大家要一起…
大跌: 美股重挫 臺股開盤跌逾3百點
歷史上股災不斷在發生,人類也不斷在重複著歷史,但以人的本性很容易產生投機的羊羣效應,容易跟隨眾人追高行情,導致股價與實際企業價值偏離太遠,最後造成股市崩盤。 我們無法預測股災何時來臨,但我們能做的就是避開風險,並學會如何危機入市。 2020年2月以後,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美股出現了一波快速下跌,而之後沙特突然宣佈擴大原油產量,使得股市跌幅進一步擴大,3月9日,美股標普500指數開盤後迅速跌至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 此次標普500指數從2020年2月19日的收盤價3386點,到2020年3月9日收盤價2747點,13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18.9%。 大跌2025 2009年3月開始的反彈主要邏輯還是超跌,但事實上,PMI、商品零售額以及原油價格等經濟指標確實回穩了。
霍華馬克思提出了一個鐘擺理論,股市情緒就像一個鐘擺一樣會不斷的在樂觀以及悲觀之間來回擺盪,所以與其去預測一支股票未來一兩個月是會長還是會跌,不如去思考我們現在市場情緒是位於鐘擺的哪一個位置上。 2018年10月股災發生時,技術分析就有提早3個月示警,可見如果是天災或突發性利空,技術分析無法躲過,但會提醒減碼避開。 與過去股市重挫,包括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沬化、美國次貸風暴相比,2018年10月的股災肇因於美中貿易戰,不同在於前三次股災緣自於市場性系統風險,其為難以控制的金融事件。 如果藉着股災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將投資引向績優股和潛力股,那現在的中國股市可能會是另一副景象,股市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信貸擴張受阻。。 《蘋果日報》報導,根據證交所數據,過去跌幅最大為1990年8月17日的6.8%,其次為1990年8月7日的6.78%,今天跌幅之所以會創歷史紀錄,主要是今年臺股漲跌幅放寬至10%,才讓崩跌如此嚴重。
雖然2018年全年標普500指數下跌7%,但市場呈現慢漲急跌的特徵,雖然沒有破壞美股9年多頭的趨勢,但2018年的第四季度確實是這9年長牛中最深幅的一次回調了。 不過,如果把2019年美股的走勢再續上去,就會發現,這又是一個深V走勢。 1990年8月開始美股形勢出現惡化,不僅國內經濟迅速下滑,海外政治局勢也十分動盪。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北部邊界,佔領科威特首都的大部分地區,雙方部隊在海灣大道北端展開了激烈戰鬥。
在美、英新冠肺炎疫苗即將施打,美國總統大選後不確定因素也將消除,預期美國科技股仍有高點,有助臺股維持盤堅走高。 以一個資深操盤手的經驗,要進出股市首先要了解現在大盤的位置,如果覺得大盤的後勢可為,就依以下順序選股:首先,挑選K線形態有上漲跡象的個股,其次,用趨勢線和均線判斷未來走向,最後,用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和隨機指標(KD)決定買進價位。 如果趨勢指標(RSI)所顯示的情況,也與上述指標一致就買進。 買進後,如果上述指標出現反向的指示,就可以減碼或是賣出。
大跌: 臺股大跌逾500點!阮清華指向這原因 國安基金密切關注
3月20日,亞洲、歐洲股市收漲;美國股市上午尚可以跟隨歐洲股市上漲,但午盤後隨著油價和美債收益率下跌急速下挫逾4%,使得3月16日至20日交易周徹底成為2008年以來美國股市單周表現最差的周,以道指累跌17.3%收場。 2月3日,中國大陸復市,滬深300指數以創造歷史,接近全盤跌停的9.1%跌幅開局,至當日收盤,跌幅近8%,全國股市3177隻個股跌停。 此後中國大陸當局積極介入股市,中國大陸股市指數連續7日上漲,基本回到節前水平。
大跌: 中國經濟回顧:扼住經濟的「封控」大手放開,如何重回正軌
果然2013年的買點出現後,一波大漲走勢很快將前面虧損補齊。 臺股受此影響,從8月開始連續走跌,在之後的4個多月裡不斷走跌,一直到2011年12月,指數最低來到6609點後,才開始一波較大反彈。 對此,連乾文分析,蘋果市值創下新高的原因,包括蘋果旗下Apple TV+等訂閱服務有所成長、分拆股價,以及股息增加等3大因素,而非iPhone、iPad及Macbook等產品出貨增加所致;在此情況下,臺灣蘋概股「喫不到」實體產品訂單,股價當然難有表現。
與此同時1990年8月石油平均月價格從每桶17美元至10月已升至36美元,第三次石油危機爆發。 但在今日大跌的時候,「紡織纖維」族羣仍有南紡、弘裕、東和、宏遠、大東、聯發、利華、宏洲等8檔股票漲停。 最主要原因是,印度是全球第2大生產棉花的國家,同時也是第2大紡織服裝的生產國。 大跌2025 但種棉花以及紡織服裝的生產,是典型的勞力密集,假如疫情嚴峻,農民、工人進行隔離,恐將造成短缺。
到此時此刻,臺灣多數年長投機者還是無法逃出當時的夢饜,到現在還是經常勸退小孩不要接觸股市,因為他們害怕再次遇到崩盤。 當時臺灣一家本土的銀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在泡沫最高峯的總市值等於美國5大銀行的總市值(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富國銀行…等),但是淨利潤只有美國5大銀行的5%。 這也是最近一次的美股股災,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人們開始對未來的經濟情況感到擔憂,整體局勢在 2 月底開始惡化。 但是隨著 1999 年~2000 年的聯準會多次的升息,經濟開始放緩,美股隨即崩盤,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那斯達克指數大跌 73%。 2000至2002年網路泡沫化及兩國論引發臺海緊張局勢,臺股空頭走勢高達19個月以上,跌幅超過70%是臺股有史以來跌幅最大的一次。
為挽救經濟,美國政府又祭出1.8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但沒能在3月22日的參議院投票表決通過。 3月19日,美國聯儲局與另外9家中央銀行建立臨時的美元流動性互換安排,其中澳洲央行、巴西央行、韓國央行、墨西哥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瑞典央行各自達成不超過600億美元的新互換安排,與丹麥央行、挪威央行和紐西蘭央行各自達成300億美元的安排。 半導體類股同樣受到重創,輝達大跌5%、美元跌3.9%,應用材料重挫超過6%,AMD跌幅也達2%,臺積電ADR跌1.7%,也拖累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3.7%。 科技股跌勢尤其慘烈,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4.7%至13,119.48點,大型科技股倒成一片,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跌3.8%,蘋果跌4%,微軟挫跌5.2%,Netflix崩跌10.5%;英特爾跌3.5%,輝達暴跌9.8%。
在參與股市之前,投資者應給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下個定義,也就是說你願意承受多大的波動性來換取更高的潛在回報。 想要贏得長期回報,那麼投資者就需要容忍股價的劇烈波動。 他也在文中附上股票未實現損益,證明自己是說真的,只見圖片中,投資報酬率高達70.83%,賺了1632萬7484元。 貼文一出,引起網友們討論,「一張不賣奇蹟自來,可能變三棟」、「有賺就好了,又不是賠錢,再賺就好了」、「疫情一下來,掛跌停都還不見得有人買」。 隨著汽油價格大漲,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6%、年增2.6%,略高於市場預期,無形間助長通膨憂慮。
大跌: 大跌都是暫時的
該賣出的時候,千萬不能抱著僥倖的心態,抱著股票當定存股,也許有幾次能夠少賠或多賺一點小錢回來,但只要有一次虧損 50 大跌 大跌2025 % 代表資金減少一半,要賺回原本的資金需要多賺一倍,也就是 100 % 的報酬率,困難度也加倍提高。 臺灣本土疫情升溫,半導體晶圓代工廠陸續升級防疫措施,聯電隨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防疫措施,力積電今天將開會評估新防疫措施,世界先進今天啟動異地辦公和分組分流的措施。 否則當市場氣氛突然轉變,或是投機者一窩蜂離場時,投資人的帳面一定會瞬間蒸發,要賺回蒸發的錢恐怕要再努力工作個好幾千個小時才夠。 信貸評級機構在過去是被認為有其道理,而高信貸評級機構鼓勵了投資人購買由次級抵押貸款背書的高利率證券,中間的任何轉手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