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規模的宏大,也反映出臺灣府城隍廟在所祀神祇上的多樣性。 主祀神為府城隍威靈公,另配祀有城隍夫人、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八羅漢、文武判官、範謝將軍、甘柳將軍、二十四司、門神等。 「二十四司」是城隍爺的下屬,傳說為仿造古時候官制吏、戶、禮、兵、刑、工等6部,而在其下又各分為4司,總計24司。 而臺灣府城隍廟的二十四司,特色為神像頭部可以轉動,極為特殊,在地人士認為其中地獄司與速報司像貌最為威武,考功司與學政司香火最為鼎盛。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位於臺南市青年路「臺灣府城隍廟」是國家二級古蹟,創設約於明永曆二十三年,至今有三三九年歷史,應為臺灣最早的城隍廟,廟內高懸「爾來了」三個字匾額,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這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 求財參拜撇步:來南鯤鯓代天府求發財金是許多人每年必做的事項,首先前往萬善堂發財金服務處告知,購買香與金紙後至萬善堂上香稟告來意,最後擲爻求發財金,第一次就聖爻可得600元發財金,第二次則500元以此類推,最後要記得發財金要在一年內回來還哦!
- 「爾來了」臺南的四大名匾之一,為什麼匾額會刻「爾來了」?
- 柱身採接柱的型態,下段柱身及柱珠皆飾以磨石子,柱間五界大通樑及三界二通樑上並置象鬥座,其上層疊二斗承雙脊桁,而為捲棚的形式,為該廟大木作上主要的特色所在。
- 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三進兩護龍,以分金線為中軸線對稱分部,中軸線上有三川殿、拜亭及龍虎井、正殿、後天井及過水廊和後殿,兩側有東西護龍。
- 開基武廟屬於街屋型態的廟宇建築,與新美街上的建築一樣,都是門面窄、縱深長的型態,目前廟宇古建築僅剩下三川門與正殿的部分,已被列為市定古蹟,而正殿後方的新大殿則是1976年建成。
- 其中本廟是全省最早興建的城隍廟,創建於明鄭時期,在臺灣的發展歷史上有期重要歷史定位。
- 他的朋友請他來府城隍廟敬拜城隍爺,依約前來的他,在擲筊之後依然感到挫折,原來是在擲筊的過程仍是頻頻得到「無杯」,即使他在心中如何地承諾城隍爺,將來考取律師之後,將如何如何還願,城隍爺仍是不為所動,一直給他「無杯」。
以冠首對聯最常見,對聯注重平仄押韻,並必須用臺語漢文發音,是認識臺灣本土文化以及學習臺語等本土語言的重要學習參考資料。 「財神送寶」石刻以財神手中的蕉葉、託車中滿戴的元寶(蕉音似招、元寶即是財),訴求招財進寶的期盼。 踏入臺灣府城隍廟門,仰頭看到高高懸掛【爾來了】匾額,特別耀眼醒目,強烈傳達恩威並濟的氣氛。
臺灣府廟: 臺北│法鼓山農禪寺
主纂之『重修臺灣縣志』所附城池圖,府城隍廟變成了兩段式廟宇,所以在這其間必有增建,但目前沒有文獻(只有城池圖)可證實。 城隍爺是護國祐民之神,也是賞罰分明的司法神,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 像臺灣府城隍廟內「七爺」(又稱大爺:謝必安,身穿白袍)、「甘爺」及「八爺」(又稱二爺:範無救,身穿黑袍)、「柳爺」神像前對聯:「作事奸邪盡汝燒香無益、居心正直見我不拜何妨」,詮釋善惡果報之理,令人印象深刻。 1879年,臺北正式開府,首任知府陳星聚籌畫於臺北城內建立臺北府的文教與政經中心。 1881年,臺北府衙門在撫臺街後方的府直街和北門街口(今臺北市延平南路與漢口街附近)建「臺北府城隍廟」,而淡水縣城隍則附設在府城隍廟內。
臺灣民間信仰並沒有嚴密的教派組織或教團,崇拜多為地方信仰中心的宮廟(公廟、角頭廟、莊頭廟)、神壇、家廟、宗祠等為主。 最常見的名稱為「宮」(例如朝天宮、天后宮、鎮瀾宮等)、其次為「堂」、「府」、「廟」、「殿」、「院」等等。 迨至清代臺灣官方城隍廟,包括臺灣府(臺中)、彰化縣、淡水廳(新竹)、諸羅縣、噶瑪蘭廳、臺北府、恆春縣、鳳山縣(新、舊)、安平鎮、澎湖廳(文澳、媽宮)、雲林縣、埔里社廳、臺灣縣、苗栗縣等。
臺灣府廟: 鹽水武廟
鹿耳門天后宮著名的兩座媽祖神像,一是俗稱「開基媽」的鹿耳門媽,金尊材質千年以上,雕刻手法已有八百餘年歷史,歷史價值極高;二是鎮殿媽,高388公分,因香火鼎盛其面容早已薰染為黑色,卻也更顯其神聖莊嚴。 乃依循古例、廣邀官民醵資,於府直街和北門街口(今延平南路與漢口街右側),設置「臺北府縣城隍廟」,主祀「臺北府城隍爺」(威靈公),附祀「淡水縣城隍」(顯佑伯),成為臺灣北部地方信仰的中心。 馬鳴山鎮安宮,是位於臺灣雲林縣褒忠鄉的王爺廟,主祀五年千歲,以五年大科年著稱,是雲嘉一帶五年千歲信仰的中心廟宇。 全國各寺廟及宗教相關場所白五月十六日起暫時不進入參拜,臺灣首廟天壇將兩側廟門關閉,只開中門,祀典武廟、祀典大天后宮、臺灣府城隍廟則在中門前擺設香案供參拜,希望大家一起團結抗疫、共體時艱,度過此波疫情危機。
柱身採接柱的型態,下段柱身及柱珠皆飾以磨石子,柱間五界大通樑及三界二通樑上並置象鬥座,其上層疊二斗承雙脊桁,而為捲棚的形式,為該廟大木作上主要的特色所在。 臺灣府城隍廟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經指定為臺閩地區第2級古蹟,民國94年(公元2005年)文資法修法後升格為國定古蹟。 臺灣府廟 黃偉哲市長感謝國人的努力以及府城隍爺的護佑,就在今日全球仍新增將近 20 萬人感染武漢肺炎,臺灣卻是可以解封,大家可以齊聚歡慶各項宗教活動。 在全球疫情危機解除之前,市長期許大家還是要保持警覺,也祝福大家平安順利。 每十二年廟方會舉行大拜拜,如1952年報導該鄉在該年11月1日家家戶戶宴請賓客。
臺灣府廟: 嘉義│巧雲小棧
為臺灣玄天上帝信仰代表廟宇,2000年時曾發生火災廟殿內部裝潢焚燬。 本廟自古稱南廠保安宮,清朝康熙年間建廟,一般稱「 王宮」, 除了是北、中、南、東頭角四角頭之信仰中心,也是臺南市西區規模最大的王爺廟。 廟中所掛對聯萬一有不合平仄格律甚至寫錯字乃至於上下聯懸掛顛倒者,往往被認為是地方文化不發達欠缺讀書人所致,引以為羞。 而且對聯使用文言文撰寫,必須用臺語的漢文(讀書音)朗讀,臺語的白話音跟讀書音相差度非常大,查臺語字典研讀對聯發音,更是一門學問。 藉由觀察瞭解臺灣寺廟對聯,也對喚起學習臺語漢文興趣,瞭解如何使用雲林古坑沈富進先生的彙音寶鑑、雲林斗南李木杞先生的國臺音通用字典等臺灣傳統的十五音系統臺語字典有所幫助。 目前臺南市現有較著名的三座城隍廟分別是位於青年路的本廟(臺灣府城隍廟),其二是安平區觀音街都城隍廟,其三是北區成功路縣城隍廟。
臺灣府廟: 景點資訊
以奇巖異石為主體架構,有高山石林的庭園景觀、碩大壯觀的九龍巨船、美麗的景觀鵲橋、隨處可見的大小瀑布、曲折起伏的蜿蜒石洞地道;除此之外,還有諸多神像石雕,琳瑯滿目的特色景觀,只要走過一次,便會留下永遠難忘的美麗印象與快樂回憶。 百年老宅建築,搭配清水模的禪堂、迴廊等,美得讓人拍個不停。 走在寺內,其實並沒有太濃重的宗教氣息,卻有著平靜與正能量滿滿的氣場,非常適合壓力大的現代人造訪。 在捷運奇巖站不遠處的法鼓山農禪寺,樸實典雅的清水模建築搭配一池清水,除了讓人平靜心靈,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走在寺外園區,感受那份屬於宗教聖地的寧靜與神聖,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空。 靜靜的看著這裏的一景一物,沒有華麗浮誇的外型,卻是如此的迷人、動人。
臺灣府廟: 嘉義豪華露營…
此時很多官祀城隍廟都面臨得由官民合祀轉為地方信仰的問題,而其中轉型最成功的為新竹都城隍廟,由於香火鼎盛,在興建新竹州廳官署時還刻意挪了10公尺以避開廟埕。 大清臺灣府知府先前職位首創設立1684年首任蔣毓英末任吳本傑廢止1886年後繼職位福建臺灣布政使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臺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臺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 清帝國臺灣知府衙門在今天臺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臺南市又稱作「府城」。 王爺廟主祀池府千歲,據《臺灣寺廟概覽》之記載,其創建於道光年間,為南餛鯓代天府之分靈廟,據傳鹽水鎮民與義竹莊民曾發生械鬥,王爺顯靈助陣,使鹽水鎮民獲勝,後來又大顯神威消除疫病災厄,地方民眾有感王爺恩澤,遂協同建廟奉祀。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央宣佈全臺廟宇及宗教相關場所,自五月十六日起至六月八日暫時不進入參拜。 臺灣府城隍廟十七日迎請「驅疫司」於廟前供信眾參拜,也印製「驅逐瘟疫」符令免費索取,希望遠離疫情禍害、四時無災。
臺灣府廟: 新北市。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主洞「圓通寶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右洞則有著許多石刻佛像,吸引不少香客前來參拜。 臺灣府廟 神奇之處在於其這四句籤詩隱藏了「府城隍廟」四字,並且在第二三四句的第三字,也道出了「王瑞良」三字,這同時也是失蹤的丈夫名字。 心急如焚的婦人仍然苦苦找尋丈夫的消息,只是這段期間苦無所獲。
臺灣府廟: NO7.南投法華寺
有些是單一棟建築,有些是三合院、四合院,或稱為二進、三進等等。 通常佛教稱寺、道教稱宮,而諸如宮、殿、廟、祠、壇、觀、堂、寺、庵、巖等稱呼則分別有一定的規則。 至於如何才能達到去惡從善的目的,羣居社會就要訂出遵循的辦法。 明清時代,帝制如何保持長治久安,官僚體系想出一套統治的方法。 無論從軍事、內政、經濟、法律、文化、宗教、……其措施都是配合治安的目的。 二王廟的關聖帝君壽誕是在農曆五月十三日,二王爺壽誕則是在五月十五日。
臺灣府廟: 臺灣城隍廟列表
這是由於民間信仰相信,城隍爺為賞罰分明的司法神,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人去世後都得來到城隍爺面前,「爾來了」象徵著無論誰都逃不過城隍爺的最後審判。 而在匾額的正對面,則懸掛著一副大算盤,刻著「善惡權由人自做,是非算定法難容」,算盤是城隍爺的道具,用來計算人一生的是非善惡等作為。 臺灣府廟 一般廟宇的「鬥座」多半做成獅、象或螃蟹造型,府城隍廟特別的是選擇了造型更為繁複的八仙。 八仙是道教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羣,由於八仙都是由人成仙,加上個性鮮明,因此特別受到一般大眾的喜愛。 在府城隍廟的八仙,由右側(神明方位的龍邊)至左側(神明方位的虎邊),分別是曹國舅、韓湘子、張果老、鍾離權、鐵拐李、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各自手持法寶、騎在神獸上迎向來者。
踏進府城隍廟大殿就可看到府城三大名匾之一,以黑底金字、粗獷有力的「爾來了」匾迎門高懸,強烈傳達城隍廟陰森懾人的氣氛,城隍爺似以「爾來了」三個大字嚴厲地向世人告誡「善惡果報」的道理。 由現存於赤嵌樓小碑林的圖碑看來,目前的建築格局應該是在這時候確立的。 02.把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地址(晚上睡覺的地方)向月老稟告,希望遇到什麼樣的對象或是希望月老幫助你(妳)什麼。 ●在寺廟中一定都要先拜主祀奉神明才拜月老,但個人習慣都會前殿到後殿都拜一圈,這應該算是一種對於每尊神明的尊敬和向神明打招呼。 此外,蓮池潭風景區內還有豎立著巨型騎龍觀音像的春秋閣、巨型玄天上帝像的北極亭、啟明堂、孔廟等優雅又壯觀的宗教文化景點,不論是否有信佛道教,都會對這裡的獨特風光留下拍不完的照片。 建於1976年的龍虎塔,塔高七層,以張大嘴巴,威風又可愛的龍、虎為入、出口,走進裏頭,看見充滿藝術之美的宗教勸世故事,登上塔頂,一覽蓮池潭美麗全貌,感受傳統高雄的文化魅力。
這些新成立的城隍廟有的是從舊有的城隍廟分靈,也有的是從大眾爺廟升格而成。 臺灣的城隍信仰來自中國大陸,主要是以官祀城隍廟為主,而在這之外也有民間從原鄉分靈過來而建的民祀城隍廟。 臺灣府廟2025 通常在一個行政區會設有一間官祀城隍廟,但臺灣有時候會出現某一級行政區內同時有兩個官祀城隍廟並存的情形,此外由於南雅廳和臺東直隸州已是臺灣清治時期晚期才設的行政區,所以來不及設立城隍廟便割讓給日本。 臺灣的城隍廟大致上可以分為官祀與民祀兩大類,前者是在清代有被官府列入官方祭祀之中,而後者則是純為民間祭祀而已。 而據統計,1999年時全臺灣的城隍廟共有95座,其中民祀者為77座,而民祀城隍廟又大多是二次大戰後所設。 屋頂的剪黏常取材自歷史文學典故、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而府城隍廟與屋脊平行的垂脊下方(稱為「牌頭」),就站了在封神演義、西遊記中皆有一席之地的人物——托塔天王李靖、二郎神楊戩,兩位居高坐鎮,守衛著廟宇。
臺灣府廟: 南投。埔里。寶湖宮地母廟。
故每逢考季,以「學政司」、「考功司」最為熱門,「學政司」、「考功司」的案前總是擺滿準考證影印本,考生崇信萬分。 另其中「速報司」與「地獄司」造型威顯赫赫,頗富藝術美感。
臺灣府廟: 新竹
整體建築高度較低,縱深較長,以壓迫感營造神祕肅穆的氣氛。 依蔣元樞〈重修府城隍廟圖碑〉可知舊時對面有戲臺一座,今不存。 臺灣府城隍廟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經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1997年5月14日,《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取消三級古蹟制,成為縣市定古蹟。 明治四十年(1907年)實施市區改正,廟埕劃為道路用地,即今青年路;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廟前青年路拓寬為15公尺的道路,廟埕消失殆盡,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 民國86年(1997年)內政部和市政府全額補助重修臺灣府城隍廟,於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落成,成就今日所見之府城隍廟。 慶贊 府城隍威靈公聖誕千秋 信眾大德捐獻白米及救濟金 在聖誕當日(農曆5月11日)上午發放 舉辦[捐贈物資,慈善關懷]活動, 臺灣府廟2025 發放白米10公斤、紅包1000元 原臺南市六區(低收一二三款)家庭及弱勢團體。
「宮」為舊時皇室所住的地方, 臺灣府廟2025 王爺、妃、後等級的神祇的廟宇 可稱為宮,如天后宮、行天宮、代天宮、廣福宮、保安宮、指南宮、三清宮。 清代民間城隍廟,有明鄭的臺灣府(臺南)城隍廟,民祀的包括臺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彰化鹿港城隍廟、嘉義中寮安溪城隍廟、南投竹山靈德廟、基隆護國城隍廟等。 明代想出把內政和宗教結合作出的治安方法,即設地方官僚體系,由皇帝指派地方官,依階級層層管控。 明太祖洪武二年從中央到地方分設京都都城隍「昇福明靈王」,省都府城隍「威靈公」、州城隍「靈佑侯」,縣廳城隍「顯佑伯」,堡街鎮邑「境主」。 《臺灣府志‧卷六》:「二王廟:在東安坊,雲神乃代天巡狩之神,威靈顯赫,土人祀之,內有寧靖王書匾「代天府」三字。 」 學者石萬壽〈王爺信仰與延平王君臣關係之探討〉一文認為該廟乃鄭克塽紀念鄭經而建於孔廟東北,原臺南警察署處。
臺灣府廟: 對聯與柱聯
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連接,除亭的兩側狹窄的天井可以採光外,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 臺灣府廟2025 ,府城隍廟為陰間的「府衙」,其建築本身頗為氣派,在臺灣傳統廟宇中,算是具有規模的廟宇。 臺灣府廟2025 府城隍廟因係屬「斷陰」之廟,廟內彌漫著陰森的氣息,廟內的空間,左右封閉,景深極長,不像一般廟宇強調寬敞明亮的空間,正殿幽暗深邃的氣氛很難發散,即使在大白天裡,也可明顯感受到幽暗陰森氛圍。 臺北府城隍廟,舊名松山昭明廟,位於臺灣臺北市虎林街,為主祀臺北府城隍的城隍廟。 該建於1921年,為位於臺北松山車站旁的一進式小型廟宇。 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年度祭典則是農曆十月初一。
臺灣府廟: NO5.臺南火山碧雲寺
民國78年重修為今貌,大殿中並有「爾來了」十額及大算盤(陰算、陽算、總要算)為本廟特色。 大正十年(1921年),原「臺北府城隍廟」已毀,善信於是在今臺北市漢口街一帶立廟,奉祀臺北府城隍,仍稱「臺北府城隍廟」。 而後,此廟因故被拆,善信遂將「臺北府城隍」神像移到松山供奉,建立了「松山昭明廟」。 鹽水過去為一天然內港-月港,1662年鄭成功帶領大批移民遷臺,在今大眾廟前關墾為貿易港,滿江漁火的景象被稱為「聚波漁火」,因此在過去鹽水大眾廟被稱為「月港聚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