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發佈,將“高等職業學校”的概念修改爲與“普通高等學校”並列的“職業高等學校”。 雖然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仍由計劃經濟主導時,職業學校畢業生因學制較短、畢業後能得到由國家分配的工作而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3],但隨着中國大陸的市場經濟改革,因文化等因素,職業學校目前在中國大陸並不受到重視,職業學校入學要求普遍低於同級的普通學校,畢業後取得的文憑也難以在就業市場上獲認可,導致職業學校出身者較難找到滿意的工作[4]。 李專2025 2004年至2006年期間,時任城大校董會主席胡應湘提出香港城市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深入合作,以達至兩校合併的計劃,但合併計劃最後因師生反對而告吹。 生命中總有一個人,是你們曾經每天聊天,甚至形影不離,使你以為他會是人生最重要的人。 可是走著走著,此人現在卻成為了你的過客,彼此像不認識一樣,即使過去你是多麼不捨得分別,後來你亦覺得再見無妨,不見更好,再沒有特別想見的慾望。
香港政府於1990年成立香港學術評審局作為專門評審學術資格的法定機構[23]。 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學院及香港理工學院於1991年向政府要求取得大學名銜,三所院校在1993年先後取得自行評審資格,經總督會同行政局同意後,於1994年分別升格為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24]。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於1996年取得自行評審資格後,於1997年2月獲總督會同行政局同意升格香港公開大學[24]。 嶺南學院於1991年成為教資會的資助院校,並於1992年獲準開辦大學學位。 五所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其後成為由教資會資助的院校。 李專 為配合香港理工學院和城市理工學院準備於1994年升格大學,政府安排職業訓練局接辦兩間理工學院開辦的高級證書及高級文憑課程[25],職訓局於是成立兩所科技學院主力開辦高等程度課程[26]。
李專: 院校升格
能仁停了十多年再復辦,而崇基、新亞、聯合在併入中大後於1970年代相繼停為通識以外所有課程,實際上己名存實亡。 政府在2002年曾經以發展世界一流大學為理由,提出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的合併計劃[35],但因為兩院校的教員普遍反對而沒有推行。 政府後來又提出香港中文大學兼併香港教育學院,但同樣遭到反對[36],後來更爆出教院風波,政府因此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展開聆訊[37],合併計劃其後也告吹,而教育學院升格大學的申請於2009年被政府否決[38],教育學院後來作出改善措施後於2014年再次申請,在2016年5月獲行政會議及立法會通過升格為香港教育大學。
- 因此,承認吧,生命中有些人只是拿來成長,讓你變得更成熟穩重;有些人只是拿來偶爾懷念,讓你從心酸中記得別再犯錯,但無論如何,只要你不自暴自棄,努力做好本分,那個陪你一起生活、讓你們一起變好的對的人,還是會出現的。
- 然而,你要明白,有的人兜兜轉轉還是離開,有緣無分,是因為時間到了;有的人還沒出現,給你真正屬於你的世界,是因為時間和緣分還沒來到,但假如你一直死守不放那些沒有結果的愛,最後只會出現兩種不好的結果。
- 以前的藝名「丟丟妹」在直播界頗具影響力,並且有不少藝人曾經指名要在她的直播中宣傳新作品。
- 這篇文章對於李明珊和王心正的婚變事件提供了相關資訊,並介紹了李明珊創立新粉專的背景。
- 因為講到底,在長久的愛情裏,深愛固然重要,但彼此能以舒服的方式過着未來的悠悠歲月,更為重要。
前身為恒生商學書院的恒生管理學院,於2018年10月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更名為香港恒生大學,成為香港第二所私立大學[42]。 恒生管理學院的前身是主力開辦預科課程的恒生商學書院,由於香港於2009年實施新高中課程後,中學統一為六年制並取消預科課程,因此書院於2010年轉型營辦學位課程並於同年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為恒生管理學院[89]。 在六七十年代由於香港的高等教育隨人口增加而有殷切需求,所以政府決定在《教育條例》之外,另行通過《專上學院條例》進行規管[9],浸會書院、嶺南書院及樹仁書院先後於1974年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為認可專上學院,並更名為香港浸會學院、而在1981年另兩家亦獲註冊成為嶺南學院及香港樹仁學院。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原是由政府直接撥款資助,為保障兩所大學在日常運作的獨立性及自主權[10],政府於1965年成立屬於非法定諮詢組織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作為政府與當時兩所大學之間的中介角色[11],而原本由政府直接資助的香港工業專門學院於1972年改組為香港理工學院後,也於同年轉交教資會資助,教資會因此曾改名為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 李專 政府於1977年決定統一香港的高中及大學學制,全面推行「三二二三」學制,大部分大學課程應為三年制[12],政府同時建議三所已註冊為認可專上學院的院校,將課程改為三年制後便可得到政府資助。 浸會學院和嶺南學院決定接受政府的建議將榮譽文憑課程改為三年制,從而獲取政府的資助,兩校於1980年代改組為受專屬法例規管的法定專上學院,及後納入為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助院校。
李專: 教育體制
當你看清了事過境遷、物是人非,好好照顧現在的自己,累了就休息一會、倦了就停停步伐,別總是活在過去的懊悔和未來的不安裡,那麼你會慢慢發現,生活的很多事情都變得容易了,包括愛情。 你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沉淪於這種糟糕的際遇和壞心情裡,而是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時間放過那個多麼傻的自己,而且學會擁抱和重新愛自己,好好工作和提升自我,別像個怨婦般,把所有精力用於對方身上,整天胡思亂想。 然而,你要明白,有的人兜兜轉轉還是離開,有緣無分,是因為時間到了;有的人還沒出現,給你真正屬於你的世界,是因為時間和緣分還沒來到,但假如你一直死守不放那些沒有結果的愛,最後只會出現兩種不好的結果。 事實上,世上沒有真正的一拍即合,即使再「黑白配,男仔女仔配」的一對,在很多相處細節上還要不斷磨合:你改一些;我退一步,雖然會抹掉部分的自我,但這樣才能成為最有默契的伴侶,走往白頭到老。
香港在1941年至1945年間經歷二次大戰及日佔時期,到香港重光時人口只餘下約60萬人,但此後香港出現戰後嬰兒潮,及後因為中國爆發國共內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3],到1949年中國政權更迭後又發生逃港潮,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60萬人激增至1961年超過300萬人。 李專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取得中國大陸的執政權後,於1952年實施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有宗教背景的大學都被逼停辦或被兼併[4],當中有部分學者、教員及學生來到香港,期望可以在香港復辦大學[5],但受限於香港法例,這些在香港運作的院校都不能使用「大學」或「學院」命名,只能以「書院」為名作為私立中學在香港繼續辦學。 其中崇基、新亞及聯合都是這樣開始,而香港政府於1961年同意設立香港第二所大學,並成立香港中文大學籌備委員會,當時各自獨立辦學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經談判後同意合併成為一所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10月正式成立。 雖然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成為香港第二所大學,但當時香港並未推行義務教育[6],因此只有少數有機會接受教育及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可考上大學。
李專: 香港專上教育
其他院校有的是根據香港法例第279章《教育條例》註冊,也有的是法定組織的屬下機構,這類院校最高可頒授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的副學位(如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資歷;亦有部分院校是根據香港法例第493章《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向教育局註冊並在香港提供非本地專上課程的教育機構,當中有部分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學術評審。 認可專上學院是指根據香港法例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專上院校。 根據該條例註冊的專上院校,在取得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許可下,可頒授學士或以上程度之學位,並可在其校名中使用特定的詞彙「學院」或「大學」,及在其英文校名使用(University)。 認可專上學院是根據《專上學院條例》(香港法例第320章)註冊的大專院校,認可專上學院可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同意下開辦大學學位課程。 已根據《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院校可豁免受《教育條例》(香港法例第279章)條文規限[65]。
- 雖然香港的出生率在1970年代起漸趨放緩,但香港在中學及小學推行義務教育後,大部分學童都可完成高中課程,因此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增。
- 一般而言「大學」多僅指大學或學院,若與專科學校合稱則為「大專院校」。
- 李光耀「要在沒有選擇的現實中,為未來創造無限可能」,他指聽起來好容易,但實踐起來卻十分不簡單,用今日的眼光去看歷史,好多時間不盡公平。
- 「觀氣象看天氣」臉書粉專指出,至於大家關心的颱風假,若以風雨預測作為放假標準,臺東、花蓮、屏東、高雄、臺南、澎湖週四放假機率最高。
- 2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發佈,將“高等職業學校”的概念修改爲與“普通高等學校”並列的“職業高等學校”。
- 世界各地的專上教育機構使用「教授名銜」的準則亦不統一,在美國,大學內的教學人員分為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級別,英國則分為教授、高級講師及講師。
- 這些院校在臺灣多數稱為「私立xx學院」,在香港則多稱為「xx書院」,如私立能仁學院(香港能仁書院)、私立新亞研究所、私立德明學院(香港德明書院)、私立珠海大學(珠海書院)等。
珠海書院則在臺灣以私立珠海大學為名向中華民國教育部註冊,發出臺灣當局認可的大學學位證書,但香港政府並不承認這些臺灣學歷。 為培訓香港有殷切需求的特定行業專才,香港政府於2014年7月推出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 (SSSDP),為開辦指定範疇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院校提供公帑資助[51],資助學額共1000個,一般課程的資助額為每年四萬港元,如為實驗室為本的課程資助額則為每年七萬港元,於2015/16學年實施時共有五所受計劃資助的自資院校,資助金額會隨通脹而調整[52]。 由於計劃推出後反應良好[53],特首梁振英於2017年1月的《施政報告》宣佈SSSDP資助計劃恆常化及將資助學額增至3000個[54],並於2018年起實施[55]。 香港政府於2017年8月公佈2018/19學年將有六所自資院校提供2776個資助學額[56]。
李專: 李專:學會好好養自己、好好休息、好好賺錢,好好過日子,別為過去的一切費神
然而,需知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世上很少突然放手不愛這回事,心淡心死都是累積而來的結果,若然在日常生活裡內心敏感一點、多點溝通,及時補救,彼此的愛情往往不易變質,但,原來有些感情缺口必需在限時內處理,若然時間過了,無論及後你表現出幾pure幾true,還是無法變回原來的模樣。 李專,1988年移民地球,2014年9月15日開始馬拉松式網路寫作。 後者的善良和無私奉獻,在人家看來不過是理所應當、是可以被濫用的資本,而正正因為對方沒有心,所以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那種「忽略你的感受、肆意揮霍你的熱情、殊不理會你的沮喪難過」的態度是多麼傷人。 美國之音記者奧沙利文報導,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從一個捐贈空間演變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在市中心有一個宏偉的中央圖書館。 另外,對於在社交媒體環境下長大的人來說,網紅營銷正成為一種流行的職業選擇。 李專2025 它涉及以專家身份出現在網上並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擁有大量追隨者的人的認可和產品提及。
李專: 嶺南大學於1999年升格
而在中國大陸,「大專院校」可能特指專科職業教育,而非高等教育[1]。 中國大陸的職業學校體系分爲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兩部分,其中進行中等職業教育的機構一般稱爲職業高級中學(職高),招收初級中學畢業生,學生畢業後取得等同於普通高中的中專文憑。 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構主要是高等職業學校,一般需要擁有高中或同等學力才能報考,主要分爲授予大專文憑(類似於英美體系下的副學士學位)的高等專科學校與較新設立、可授予職業本科學位的職業大學。
李專: 李專:有一種錯誤,叫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面對對方的離開,甚至離婚,假如你與自己沒有甚麼深仇大恨,現在你是時候學會轉身離開那些令你痛苦和難過的人和事,學會善待自己,好好養自己、好好休息、好好賺錢、好好過日子,不再為不值得的人動怒;不再為過去了的事而煩惱。 李專2025 當你以為在一起久了,一切可以盡在心中,心照就好了,但其實女孩在激情消逝,她更需要在許多生活細節中找尋安全感,原因是女孩一旦認為找對了人,就會往往把彼此的未來望得很遠。 要保持感情的溫度,有三點很重要:基本的陪伴、體貼照顧和適當的甜蜜,三者缺一不可,因為這樣才能讓愛情之路走得平坦,彼此愛得自如和獲得幸福,即使當初的激情失去了,亦感恩走在一起,無條件繼續走下未來的高山低谷,決意選定了就不放手。 因此,承認吧,生命中有些人只是拿來成長,讓你變得更成熟穩重;有些人只是拿來偶爾懷念,讓你從心酸中記得別再犯錯,但無論如何,只要你不自暴自棄,努力做好本分,那個陪你一起生活、讓你們一起變好的對的人,還是會出現的。
李專: 中颱小犬增強中!文化大學宣佈遠距上課挨批「放什麼假」 學生揭山上暴雨慘況
香港政府於2017年7月5日宣佈設立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為15所自資專上院校所開辦的學士學位課程提供經常性資助,每名合資格學生每年可獲公帑資助三萬港元[57],立法會於7月19日通過撥款後隨即於2017/18學年起實施[58]。 公帑資助不設入息審查及人數上限,但學生須於香港中學文憑的核心科最少取得「3322」的成績,或取得認可副學位程度的學歷。 符合資格的學生只須繳交扣減公帑資助後的學費[59],資助款項則會直接發放予受計劃資助的自資院校[60],而資助金額會依據通脹幅度調整[52]。
李專: 職業訓練局
她強調,其公司發揮僱主與專才之間的溝通橋樑角色,照顧雙方的意願和利益,因此外判專才留任比率(retention rate)高達90%,「如果經常換人,客戶一定會有疑慮。我們的專才留任比率很高,客戶都很放心。」往年曾有一名外判專才需移民離港,Pathos成功安排該員工在外地按香港時區工作,繼續服務原有客戶。 全球不同地區的職場都渴求IT專才,Pathos的強項正是幫助企業招攬IT人及籌組外判IT人才團隊。 當時Pathos曾經在三個月內協助一個客戶聘用逾20名IT專才;另有本港客戶需要曾在科技巨擘工作的數據科學專才,Pathos成功為其招攬一個來自俄羅斯、懂中文的數據科學家。 近年金融界企業已耗用大量資源挖角及留住IT員工,加上復常後市場前景不明朗,不少企業開始重整架構及檢討人手,但仍需IT專才配合業務發展需要,基於內部編制及成本所限,更傾向尋求人才外判服務。 然而,之後你會明白,雖然時間會帶走你很多東西,同時也會還你你需要的答案,告訴你誰是應該繞道而行的過客;誰是值得以生命珍惜的人。
李專: 資助計劃
美國之音記者埃爾瑪斯利與一位有影響力的網紅坐下來討論她如何在推廣產品和服務時影響她的聽眾。 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上午指出,中颱小犬過去3小時中心近似滯留打轉,但未來以偏西方向通過恆春半島及南端近海機率最高。 而丟丟妹原本的臉書粉專有高達112萬人次追蹤,過去也有不少藝人在推出新作品前,都會指名要到她的直播宣傳。 然而在爆出婚變消息後,她大動作切割藝名「丟丟妹」,改以本名創設新的粉專《樓頂揪樓下》,目前也已累積44萬人追蹤。 李專 李明珊(3)日透過臉書粉專《樓頂揪樓下》發文55字,貼出4張自拍美照感性寫下「在你們心中叫我什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對你們負責的態度,莫忘初心。我還是我,我是李明珊33」,並附上愛心及哭臉,暖心向粉絲們喊話「謝你們對33的不離不棄,Love 李專 you」。 其中專門士學位持有者可以通過大學的編入試進入大學本科三年級就讀,兩年後取得學士學位[9][10]。
李專: 院校排名
至於在1950年代由中國大陸遷到香港繼續辦學的高等院校,除了於1963年併入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外,嶺南書院及珠海書院則維持獨立辦學。 由於香港政府當時只認可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可頒授學位,而且在1967年立法禁止任何人開發學位或類似課程並頒發表以文憑(即學法國頒大學證書也不行)所以這些院校不但只能以書院為名辦學,當成中學在教育司置登記成立,亦不可發出學位證書。 在1981年後由於有關政策受奐國國家學歷委員會干涉(即英國代為頒學位)當年於是通過相關條件容許浸會書院、嶺南書院及樹仁書院便發出榮譽文憑,作為比一般文憑學歷為高的區別,但榮譽文憑同樣不獲政府承認等同大學學位,只能是與預科同級。
現時香港有11所大學,當中的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成立時已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則由多所書院整合為大學。 1994年,理大、浸大及城大是最早通過升格取得大學名銜的院校,及後再有五所院校於1997年至2018年間獲準升格大學。 李專 法定大學是指通過其所屬香港法例而成立的法定機構,法定大學根據條例擁有頒授大學學位的權力,同時在甄選學生,聘用教員及訂立聘用條件等方面,都具有自主權,確保大學的學術自由。 另一方面,法定大學在校董會組成及管理架構上,都受到其所屬條例的規管,香港的法定大學的校監,在港英政府管治時期皆由香港總督兼任,即使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仍承襲傳統,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兼任校監,大學的校董會或校委會主席都需要由行政長官委任[64]。 嶺南學院獲教資會建議正名大學,政府在嶺南學院改組管治架構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1999年6月授予嶺南學院大學名銜,經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後,於1999年7月升格為嶺南大學[83]。 這些院校在臺灣多數稱為「私立xx學院」,在香港則多稱為「xx書院」,如私立能仁學院(香港能仁書院)、私立新亞研究所、私立德明學院(香港德明書院)、私立珠海大學(珠海書院)等。
按中國大陸的教育體系,獲得大專文憑者可以通過專升本考試在大學就讀兩年後取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不過畢業證與學位證上會註明該學位系通過專升本取得(“專科起點本科”),與普通的四年制本科文憑有所不同[2]。 另外,取得大專文憑者也可以通過學考試直接獲得自考本科文憑,或在畢業一定時間後以同等學力報考碩士研究生。 李光耀「要在沒有選擇的現實中,為未來創造無限可能」,他指聽起來好容易,但實踐起來卻十分不簡單,用今日的眼光去看歷史,好多時間不盡公平。 李專2025 《經濟通通訊社5日專訊》95歲的長和系創辦人兼資深顧問李嘉誠,趁李光耀百歲冥誕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從片段所見,李嘉誠坦言自己「非常非常佩服他」,「想起故人,時時很懷念他」,而新加坡由南洋一個海港,變成一個國際都會,香港同樣由一個漁港,發展到金融中心,「新(新加坡)、港(香港)兩地都是傳奇,亦同時踏進新階段,兩個地方有很多相同,互相學習」。 李專2025 因此,要是現在你仍困在陰霾裹,老是倒帶着屬於你們的畫面,請相信時間、自己放下的能力和上天的安排,讓自己活得更好,那麼慢慢你會坦然接受那些失去,更會發現這纔是你們最好的結局。
真正的幸福快樂,不是抹殺自我,成就感情,就算筋疲力盡拉扯也義無反顧,而是我可以做很pure很true的自己,你可以做很真的你,而且你讓我在原有基礎上發展更好的我;我讓你在原來的基礎上成為更優秀的你,你改一些;我變一些,雖失去一點點的自我,卻能成為perfect match的伴侶。 因為講到底,在長久的愛情裏,深愛固然重要,但彼此能以舒服的方式過着未來的悠悠歲月,更為重要。 真正能夠長久的愛情,是需要磨合和遷就,但並非耗盡巨大精力扭曲自己,過度刻意迎合另一半,努力抑壓最根本的自己,讓兩人無法順其自然的舒服相處,否則再情深似海,這也註定不會是白頭到老的緣分,卻往往於後來一瞬間改變所有。 你在碰上對的人之前,總是遇上你愛卻不愛你的人、你們相愛卻不能長久在一起的人,但你要明白,上天搞一場大龍鳳不是作弄你,而是隻想你從錯配中學會感恩,無需再讓誰以離開的方式教會你珍惜。
李專: 李專:就算關係再長久彼此亦會改變
伴隨日本私立大學數量的增長以及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加之日本長期低迷的經濟情況,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專門學校普遍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 因爲認爲升入大學對未來發展更有利,即便是成績相對較差的日本學生也情願進入較差的大學而非專門學校學習,因此很多專門學校開始設法吸引更多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就讀以維持經營[11][12][13]。 總括而言,Canny認為IT專纔在職場仍然渴市,本港僱主長期需要聘請程式編寫及開發人員,還有網絡保安及雲端技術專才。 她續指,未來兩年網絡保安、人工智能、Web 李專 3及數據科學專才將大有發展空間。 她建議本港IT專纔在現有崗位把握增值機會,主動參與公司內部IT提升及轉型計劃的工作,有些IT專才今年成功憑這些經驗跳槽,薪金增幅可達兩成,例如求職者任職的公司由傳統系統轉型到雲端,他踴躍參與有關工作,「另有僱主欲招聘具備雲端技術的專才,這位求職者就有相當的議價能力」。 Canny帶領的Enterprise Solutions部門專為大型企業提供一站式外判服務,讓客戶靈活調配資源兼節省成本,「例如客戶希望提升IT軟件系統,需要五人團隊,我們可一站式幫助客戶籌組外判團隊,完成這個project」。
李專: 教育大學於2016年升格
曾經在1980年代沒有跟從政府推行三年制大學課程的香港樹仁學院於2001年獲準開辦學位課程,政府其後修訂《專上學院條例》,容許認可專上學院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下頒授學位及使用大學名稱,樹仁學院於2006年獲授予學科範圍評審資格後,於同年12月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可使用大學名稱,於2007年更名為香港樹仁大學,成為香港第一所私立大學[34]。 為明確各資助院校的分工和角色,作為非法定諮詢組織的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於1992年發表名為「香港高等教育」的政策聲明,說明七所受資助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學院、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學院及嶺南學院)的角色,並得到七所受委員會資助的院校接納。 1993年7月,香港城市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學院和香港理工學院先後完成學術及院校評審後,由總督會同行政局授予自行評審資格,並於1994年獲授予大學名銜,分別名為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 雖然香港人口在1950年代激增[3],但是到1960年代初仍是隻有香港大學及新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可開辦大學學位課程,因此有教會團體嘗試在香港提供高等教育,除上面所講的崇基外,也有很多其他小型學校;如佛教能仁,基督教信義宗書院,也有大陸逃港的大學如廣州大學的廣大書院、珠海大學的珠海書院、中山大學的中大書院、清華大學的香港清華書院,嶺南大學的嶺南書院。 李專 但一律都只能以中學名義註冊,並作為中華民國十三家海外大學之一頒授臺灣教育部授權的學位。
李專: 李專系列(一套8冊) ——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直至你遇上……
但因當時香港的法例所限,未能於香港註冊為高等教育院校,學歷也不受香港政府承認。 因此這批院校只能依「華僑教育章程」向中華民國教育部註冊,受承認為臺灣的同等學歷[73]。 1908年,第十四任香港總督盧吉宣佈籌建香港第一所大學[1],《1911年大學條例》(University Ordinance 1911)通過後[2],香港大學於1911年3月正式成立,大學開辦時設有文學院、工學院及醫學院,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在1912年完工後於同年開課。 一般的專門學校則是招收高中畢業生,學生在經過2年或4年的學習後能得到專門士(等同於英美體系下的副學士)或高度專門士(等同於學士學位)的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