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結果真實呈現,民眾對於加入審判時希望採行哪一種制度。 依據民進黨民調,人民實際加入司法審判時,有91.7%的民眾希望審判團要有職業法官,6.4%的人不希望審判團要有職業法官,無意見者1.9%。 而若當職業法官參與判決,75.9%的民眾認為法官可協助釐清法律疑問,有16%的人認為法官會主導判決結果,無意見者8.1%。 司法院推動的國民法官制,希望透過國民法官來杜絕恐龍法官的問題,而參審制推動半年來支持反對聲浪都有,今天(9日)司法院公佈民調高達93.6%的民眾都贊成「國民法官制」,也有80.5%的民眾認為,法官、民眾共同討論的參審制會讓民眾說出內心想法。 此外,陳運財舉例,包含如何讓國民法官理解審判過程、適用法律及審判基本原則;而重罪案件通常會花費較長時間審判,因此需考量如何安排開庭日程以集中審理案件。 金孟華表示,過往檢察官、律師和法官習慣法律人的溝通模式,但若未來推行國民參與審判,法律人必須學習與民眾溝通,將專業術語轉換為淺顯易懂的語言,讓人民瞭解法律審判程序。
- 這麼重要的司法改革,寧可事緩則圓,緩議不是擱置法案,而是要讓法條的完備性盡力十相具足。
- 最高法院院長吳燦引言時表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開展了我國刑事司法審判的新樣貌,使非職業法官的國民法官,得以藉由親身參與整個庭審過程的經驗,感受到「認事、用法與量刑」評決的不容易,知道法官原來並不是上帝。
- 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寫下慘烈的敗績,國民黨在沒有「X(韓)流」的情況下,紮紮實實打了一個大勝仗;奇特的是,…
- 除人身安全之外,草案亦保障國民法官的隱私權,明定國民法官的個資調查表不可被抄錄及攝影,避免資料洩漏。
- 至於陪審制的陪審團,是由9位或12位民眾所組成,在判決案件時,需要所有審判團成員判決一致纔有效,如果不一致,就必須解散審判團重新再審。
藉著國民法官的參與,可以讓司法審判更透明,讓司法專業與外界對話,彼此交流與反思,藉此促進國民與法院間的相互理解。 他說,國民法官制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司法白話文運動,審(法官)、檢(檢察官)及辯(律師)都要以非法律專業民眾聽得懂的語言辯論與討論法律問題,是全新挑戰與嘗試。 鄭文龍認為,司法改革需要完善制度及配套措施,也該有完整且公開的試驗過程。 國民法官制2025 司法院的制度設計到推廣,流於形式且虛有其表,「國民法官制」的模擬法庭、旁聽等等,諸多限制。 蔡政府為實現司法改革,推出「國民法官制」,但有法界人士及民間認為,此舉背棄原本承諾的「陪審團制」。 臺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等法界人士今日於立院召開記者會表示,「國民法官制」先天設計不良,即便政府找來導演吳念真代言,也難以掩蓋當中的諸多問題,而此制度更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國民法官制: 國民法官制案件如何審 最高法院模擬法庭座談會
但臺灣執行的國民法官制,不僅出現「權威效應」問題,更導致法庭就像法學教室一樣,因為國民法官未必具有法律專業,法官還得對國民法官進行法學教育,絲毫不像司法院所宣傳的那樣,能讓法官與人民共同審判,也導致國民法官難以獨立審判。 民調結果顯示,有72.2%的民眾贊成蔡英文總統想推動民眾加入審判的司法改革方向,僅有19.3%的人不贊成。 民調指出,8.2%的民眾贊成司法院提出的「國民法官制」,僅19.2%贊成「陪審制」。 此外,當人民加入司法審判時,有91.7%民眾希望審判團要有職業法官,表達不希望的僅6.4%。
- 科刑的評議,以包含國民法官及法官雙方意見在內過半數的意見決定。
- 主要協助將不小心刪除的檔案,或者是遇到特別狀況導致儲存裝置的檔案遺失,透過軟體掃描儲存裝置的方式來進行救援。
- 萬一,9位或12位陪審員無法達成有罪或無罪的全體一致決,會怎樣呢?
- 儲存設備支援裝在電腦內的硬碟,或者外接式的SD卡、USB隨身碟、數位相機、MP3/MP4播放器等,都能進行掃描資料救援。
- 陪審團協會強調,人民的強項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所以外國陪審團制只讓人民做有罪無罪的事實認定,不需要做法律解釋。
- 臺灣現行的刑事訴訟制度下,只要不虛構、不捏造犯嫌事實,愛怎麼告就怎麼告,可以「告飽告滿」。
(法新社紐約6日電)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家族企業「川普集團」(Trump Organization)今天被紐約陪審團認定稅務詐欺有罪。 最近的臺北市立委補選,國、民兩黨可說是卯足了全力,這邊一個落跑,那邊一個黑道,好不熱鬧。 在二年半前,蔡英文當選連任後,民進黨政府同意臺積電赴美設廠時,司馬亮就在「從臺積電赴美設廠,再談臺灣亡國論」一文中強調,… 選舉是最真實也最有效的民意檢視,九合一選舉大敗,一手掌握提名權的蔡英文、難逃民進黨敗選最大戰犯角色,然而,真相總是更複雜一些,… 國民法官制2025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國民法官制: 小孩的三倍券可貼補家用嗎?國二生嗆母不給是「侵佔」 律師2點解惑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經濟日報與南山人壽共同主辦「幸福臺灣-2022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昨天公佈結果,嘉義市長黃敏惠以77.6%的滿意度,獲得… 嘉義市長選舉因有候選人逝世,改於12月18日進行投票,民進黨今(7)日到嘉義市舉辦行動中常會,宣誓力挺市長候選人李俊俋;… 立院民進黨團聲明推動「公職排黑」,提議修改《選罷法》,排除黑、金、槍、毒的候選人資格。 對此,曾列臺聯不分區立委名單首位的醫師潘建志今(7)…
【專題記者何昀儒、劉書妤、蔡淳宇、楊瑞盈綜合報導】近年臺灣幾件重大刑事案件引發社會大眾關注,然判決結果時與民意背離,因而出現「恐龍法官」一詞。 為減少司法和人民間的距離,司法院於三月通過「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意即未來人人都可能成為法臺上的一員,與職業法官共同審判刑事案件。 黨政人士表示,國民法官法獲得如此高的共識,證明蔡英文總統目前推動的方向是正確的。 陳為祥律師說,模擬法庭顯示出,國民法官制如同對國民法官進行法學教育,國民法官像職業法官的學生,絲毫不像司法院所宣傳的那樣,能讓法官與人民共同審判。 他強調,人民的強項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所以外國陪審團制只讓人民做有罪無罪的事實認定,不需要做法律解釋。 陪審團協會強調,人民的強項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所以外國陪審團制只讓人民做有罪無罪的事實認定,不需要做法律解釋。
國民法官制: 國民法官制是什麼?新竹地方法院辦交流說給你聽
總結來說,當合議庭無法達成一致決時,國民法官制可以判斷被告有罪或無罪。 但在現行草案中的陪審制就會發生,重新再來一次審判的僵局。 國民法官法規定司法院會同行政院訂定施行細則,讓國民法官制更為周延,施行前已繫屬於各級法院而屬國民法官法適用範圍的案件,仍應依施行前的法定程序終結。 國民法官制度由6名國民法官和3名職業法官「合審合判」,專審本刑10年以上之罪、因故意犯罪而發生死亡結果的案件,另外要排除少年刑事案件以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平均每年500多件。
國民法官制: 司改會民調》爭議判決頻仍 64%民眾不信任法官 司法改革獲8成支持
最後,社會科學不存在自然定律,只有人造法則,證據法則、論理法則與經驗法則,都必須透過實務判決累積審判共識與一致見解,這樣的司法公信力,不僅有內部公信力,也就是職業法官認同與適用於判決,也會有外部公信力,換言之,社會大眾與涉訟者都可以信賴審判制度。 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大敗已成定局,1月的兩場立委補選結果也在未定之天,不容樂觀。 2020年7月22日的這一天立法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這對於臺灣社會的審判制度來說,是有它兼具劃時代里程碑的文明進化意義,如此一來,相與對應之法律社會學的論述考察,宜有其嚴肅看待的必要。 鄭文龍表示,他在現場看到法官講解法學,講到都快火大「你怎麼聽不懂」,國民法官也不爽「我怎麼都聽不懂」。 國民法官制 他透露,私下跟一位模擬國民法官交談,對方無奈稱:「你們學了(法律)好幾年,竟然叫我一個小時內學會?」而且不僅聽不懂職業法官的講解,也聽不懂律師、檢察官在講什麼。
國民法官制: 重申民進黨民調 顏若芳:「國民法官制」支持率達8成
民進黨黨政人士表示,司法改革並不是容易理解的改革議題,尤其社會常常因為司法個案的發生而有情緒性的反應,更讓司改的推動更添複雜。 國民法官制 黨政人士指出,司法改革涉及的制度問題是需要理性客觀的討論,更不可能一蹴可及,因此如何從不同的意見中找出最具體、最務實可行的作法,就成為「國民法官法草案」的修法精神。 司改會公佈最新民調,顯示有5成6民眾希望對這次立院臨時「別急」通過「國民法官法草案」。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表示,根據民進黨日前公佈的民調,有高達7成2的民眾支持總統蔡英文推動民眾加入審判的司法改革方向,顯見社會對於當前司法審判的改革期待具備高度共識,執政黨在臨時會安排修法就是為了回應民眾的高度期待。 結束後出示完成體驗的手機畫面,做出你對案件的判決,就能向司博館兌換限量紀念品。
國民法官制: 民進黨民調》78.2%民眾 贊成國民法官制
民進黨中央針對「國民法官法草案」進行民調,在民調問題中,針對「國民法官制」與「陪審制」這2種制度進行深入調查。 黨務人士指出,依照相關題目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於職業法官參與判決,其實可以看得出來一般民眾對於職業法官還是有一定專業的信賴,而且民眾還是很高程度認為,職業法官是具有專業能力能做出判決。 許宗力表示,在推動國民法官過程,請職業法官以素人聽得懂的白話語言來說明法律觀念,讓一般民眾能夠理解,這是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司法白話文運動,開展歷史新頁,要設法拉近司法與人民的距離、也讓判決結果更能接地氣。 國民法官制 在明年1月起實施5、6年後,會對國民法官制度的成效與缺失做通盤檢討。
國民法官制: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國民法官」制
國民法官法規定,滿23歲國民有機會獲選為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一起決定被告是否有罪及刑期;規劃由3名職業法官及6名國民法官共同審理特定刑事案件。 黨政人士指出,從這次民調中發現,絕大多數國人是支持民眾加入審判的司法改革方向,但在「國民法官制」和「陪審制」這兩個符合改革方向的制度當中,多數人更支持國民法官制,反觀,人民不太接受「不能上訴和不附理由的判決」的陪審制。 國民法官制2025 許宗力表示,過去已經舉行數百場模擬國民法官法庭,司法院曾對參與過的模擬國民法官做過問卷調查,普遍反映認為參與審判時可充分表達意見,對於法律不再畏懼,如被抽選中,大多樂意擔任國民法官。 「民眾完全理解後,才會把審判工作當作一回事。」何賴傑認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為重大政策變革,至少要有五年時間推行國民司法教育。 邱鼎文闡述,制度實施後,政府將發佈各項措施,包括設立專責單位,並與教育部聯繫修改課綱、納入國民法官相關知識等。 另外,因參審、陪審制度各有優缺點,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期望兩制度能一併試行。
國民法官制: 參與審理的案件
對被害人而言,出庭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更不用說要站上證人席,讓雙方再次詰問。 三分之二的有罪同意門檻必須達到6票,這6票中必須包括有國民法官跟職業法官。 假設,6票認為有罪的同意票都來自國民法官,當中沒有任何一位職業法官支持,還是要判決無罪。 補充,此制度並非期待國民變成專業法官,而是希望來自社會各領域的國民,將其社會歷練與多元意見帶進法庭,協助法官認定事實。 除人身安全之外,草案亦保障國民法官的隱私權,明定國民法官的個資調查表不可被抄錄及攝影,避免資料洩漏。 且檢察官、法官、律師等參與選任程序的關係人都有保密義務,若違反皆有相關罰責。
國民法官制: 貳、「國民法官」制:已採納多項典型陪審制元素
解釋,一般民眾缺乏法律知識,且許多民眾擔心自己無法律專業,難以勝任國民法官,為消除此疑慮,草案規劃採參審制,讓法官與人民共同評議。 有鑑於此,司法院開始研擬人民參與審判的相關草案,並於民國106年推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而今年提出的最新版本已送入立法院審議。 司法院發言人張永宏說,這次國民法官特展分為「國民法官Online」、「國民法官ing」兩項展覽主題。 「國民法官Online」將法庭中案件審理過程,以互動形式重現於展區內;「國民法官ing」則是藉由文字、圖像、時間、影音等元素,呈現出國民法官制度的歷程發展。 法律與訴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如交通罰單,大如刑事判決,庶民如你我,應該關注訴訟制度如何變革,尤其當法界人士熱議「國民法官制」與「陪審制」的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注意立法院到底要通過什麼樣的《國民法官法》。
國民法官制: 國民法官明年元旦上路 許宗力:試辦5、6年後檢討成效
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慘敗,執政版圖退守北港溪以南,黨內外改革聲浪四起。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今(7)日在臉書直言,黨內如今仍是低迷氛圍,檢討、… 對被告而言,因為一致決的門檻,難以判決有罪,但也難以取得無罪判決,這個懸而未決的不確定感,甚至是持續被羈押,可能是更可怕的折磨。 這種情況有個專有名詞,稱為陪審團僵局(Hung Jury)。
國民法官制: 觀點投書:「臨時抱佛腳」的立法品質?
陳彥亙補充說:「哪些案件採參審、哪些採陪審,可以用法院或案件類型做區別。」對此,邱鼎文回應,若類似案件因審理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結果,恐抵觸刑事訴訟重視的公平性,且併行會增加國民學習新制度的負擔、需要的配套措施也更複雜。 民進黨不是假改革,蔡總統也沒有背棄先前的承諾,能不能推動司法改革,並不是等同於陪審制實施。 民進黨是立法院多數黨,以「完全執政,完全負責」而論,必須向歷史負責,也必須為國民法官制擔負全責。 往後還有修法調整的空間與可能,只是現在的法案應該如何訂定? 立法院的立委們,必須向人民負責,也必須承擔司法史上的重責大任。 其次,我們要注意審檢辯與被害人或其家屬的四角關係,如何在《國民法官法》定位彼此的關係,例如權利與義務、訴訟程序、職業法官或國民法官的迴避制度、檢辯的攻防辯論程序、被害人能否獨立上訴等等。
最高法院院長吳燦引言時表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開展了我國刑事司法審判的新樣貌,使非職業法官的國民法官,得以藉由親身參與整個庭審過程的經驗,感受到「認事、用法與量刑」評決的不容易,知道法官原來並不是上帝。 許宗力說,比較希望參與國民法官制度的法官,能以素人或非職業性語言,來讓國民法官瞭解法律觀念。 不僅是法官,包括檢察官或是辯方律師,在法庭上辯論攻防,也要以較白話的文字讓國民法官瞭解法律理念,國民法官新制也可以說是司法史上最大規模的白話文運動。 例如美國陪審制,其制度內容因聯邦及各州等52個司法管轄區域的不同,即有差異。 今日一般所稱之「陪審制」,約有:陪審團僵局(Hung Jury,即評決不能)時,程序完全廢棄重來、判決不附理由而無法檢證、人民原則無法參與量刑、上訴門檻高等與典型參審制不同之處。
許宗力說,國民法官制明年起第1階段會先針對故意犯罪致人於死的案件來執行審判;第2階段從2026年之後把本刑10年以上的重罪案件納入國民法官審判。 司法院已組成國民法官制功效評估委員會,在試辦5、6年後做檢討調整,未來立法者是否推動陪審制? 鄭文龍說,臺灣陪審團協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將《美國第九巡迴法院刑事案件陪審團操作手冊》初步翻譯為中文,但因只是草稿,還待精進,呼籲具中英文法律專業能力者能加入校正行列,共同為思改盡一份心力。
國民法官制: 找吳念真拍廣告也沒用?法界人士批「國民法官制」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國民法官」制使國民得以全程參與審理程序,與法官相互討論、陳述意見,進而與法官共同形成法院最終決定,充分彰顯國民主權之理念。 九合一選戰落幕後,「黑道治國」成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攻防焦點,民進黨參選人吳怡農日前也呼籲黨內應嚴肅面對黑道問題。 至於陪審制的陪審團,是由9位或12位民眾所組成,在判決案件時,需要所有審判團成員判決一致纔有效,如果不一致,就必須解散審判團重新再審。 有人認為陪審制中,由於當判決不一致時,陪審團要解散重新再審,這樣的做法會產生勞民傷財、耗時太久,有74.4%的民眾同意,21.5%的人不同意。
國民法官制: 榮獲多項臺灣設計大獎 國民法官專庭準備「出國比賽」
號稱是臺灣「護國神山」的臺積電12月6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舉行移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也會親臨現場,看似給足了面子,… 2013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絕不容許黑道染指民進黨」,因此訂定嚴格的排黑條款;…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此次調查是於2020年7 月1日至3日進行,有效完成樣本數共有911份,在 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正負3.2%。 抽樣方法採用電話號碼隨機抽樣,訪問對象為20歲以上具有投票權公民,所有資料的依母體性別、年齡、戶籍等變項進行統計加權處理 ,年齡、性別、戶籍加權數是依內政部公佈之 2020年1月份人口統計資料。
陪審團協會認為,現行制度要求國民執行法律解釋工作,造成種種問題或疑慮,將導致國民法官制度失敗,甚至產生臺灣不適合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的聲浪。 陪審團協會呼籲司法院儘速通盤檢討,重新審視是否撤回國民法官制度。 國民法官制2025 黨政人士指出,有高達7成2的民眾支持蔡英文總統推動民眾加入審判的司法改革方向,顯見社會對於當前司法審判的改革期待的具備高度共識。 而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更有高達7成8的民眾,在「國民法官法制」與「陪審制」,贊成司法院提出的「國民法官制」,國民法官法獲得如此高的共識,證明蔡英文總統目前推動的方向是正確的。
國民法官制: 國民法官新制明年起跑 司法院長許宗力到臺南宣導
由上可知,融合參審、陪審優點,截長補短的「國民法官」制,實優於僅止於空想、口號而毫無實證依據之兩制併行方式。 在進入證據調查前,檢察官、辯護人會進行開審陳述,說明待證事實、聲請調查證據之範圍、次序及方法,及與待證事實之關係,讓國民瞭解證據調查之重點。 九合一大選落幕,民眾黨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選前就傳出助理費爭議,目前檢調單位也於日前開始約事件談相關人士。 民進黨今(7)日召開中常會,會中通過第17屆黨主席補選日程,將於12月12日至16日辦理登記、21日召開中執會審查候選人資格、…
國民法官制: 中國施壓巴拉圭與臺建交 外交部:保持高度警覺
就今天民團公佈的民調,看不出有針對修法的實質內容進行詢問在民調設計上沒辦法實質反映出真實民意。 審判長亦應說明審判程序、國民法官之權限、義務、違背時之處罰、刑事審判基本原則、被告被訴罪名構成要件及法令解釋、審判期程等注意事項。 國民在審理的過程中,亦能理解無罪推定、證據裁判等刑事審判原理原則,增進對於法治之瞭解,及提升司法透明度。 對此,名嘴黃揚明今(7)日表示,總統回歸國政事務,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