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餘2025詳細資料!專家建議咁做…

永豐餘為臺灣第一家文化用紙,集團內中華紙漿也為第一家真正漿紙垂直整合的公司。 回顧一甲子,永豐餘成功研發打字紙、銅版紙、郵票紙等,陪伴臺灣民生經濟發展。 一張紙可以記錄生活點滴,也有傳遞知識、交流觀點的功能;永豐餘重視每一次生產品質、珍惜每一個文化印記。 永豐餘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企業, 從造紙起家發展成跨產業集團規模,以整合創新引領產業 變革及加值服務,以人文關懷善盡公平永續的社經環境及環境保護之企業社會責任。 全球邁向後疫情時代,經濟逐步復甦,許多企業與不具名的善心人士仍不忘照顧身處弱勢的資收個體業者,永豐餘工業用紙公司新屋廠持續送暖邁向第5年。 義芳化工主要從事生產氯鹼電解工業產品製造,主要產品有液鹼、鹽酸、漂白水、液氯、雙氧水及電子級化學品等。

從再生能源的循環中,發展出全臺最大的生質能場域,橫跨三大類的生質能源發展,2021 年臺灣各廠因為使用替代燃料所避免的燃煤使用,相當於 608,833 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減量。 〔記者黃皓宸/臺北報導〕永豐餘(1907)今天代子公司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其中法人董事代表人異動公告,宣佈由永豐第二代,永豐餘生技董事長何奕佳,接任原本負責營建開發事業的林容駿,成為永豐餘建設的新任董事。 其邊界包含合併財報內的所有實體、投資與轉投資事業,詳請參閱永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報。 透過採用國際通用GRI準則(GRI Standard):核心選項(Core)進行編製,使報告書中所揭露的資訊更為聚焦,以回應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議題,完整且有系統地展現永豐餘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成果。 永豐餘的永續報告書已獲第三方驗證單位SGS依 AA1000 第二類型中度等級的保證聲明,聲明書可於下方相關資料處下載。

永餘: 永豐餘 全循環經濟 之實踐

「永道射頻是全球最早進入RFID電子標籤行業的企業之一,2004年11月東京召開的智能標籤亞洲大會中,時任永豐餘副總裁何奕達就受邀演講RFID對包裝工業未來的衝擊與大中華區市場技術展望,與美英、澳洲、日韓香港新加坡印度等業內分享看法,當年他30歲。」一名RFID業界人士說。 同樣是識別技術,RFID 可以在感應距離、資料量、快速與在準確率上有著明顯的優勢,市場需求將持續攀升。 因此永道會繼續擴大產能投資,預計將於 2017 年底啟動二期新廠房的投資建設,2018 年底形成規模化產能,2022 年底前達成年產能 100 億枚的規模,將永道公司打造成為世界第一的 RFID 標籤生產企業。 永豐餘 永餘 (1907-TW)造紙本業火熱之際,同步積極佈局當紅的無人商店商機,看準無人化發展,無線射頻標籤 最關鍵,永豐餘轉投資永道已是亞洲最大 RFID 標籤製造商,今年底將擴大投資,預估 2022 年底前達成年產能 100 億枚,擴大接單能力,為集團營運增添強大動能。 永豐餘在全球大型生產據點及主要營運據點均設有不同的綠色能源設備,包括沼氣、木質素、廢棄物衍生燃料,並與公用電併網,為國家用電。 我們不斷投入研究,從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生質燃料到使用替代燃料,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佔比,減少開採造成的碳排放。

2020 年永豐餘整體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總減碳量,約為 618,619 噸二氧化碳當量。 永豐餘另一小金雞永道自2007年成立至今,積累了豐富的標籤製造經驗,以穩定的產能與一致性驗證技術發展為全球最大的RFID標籤ODM製造商,市佔率超過全球25%。 日前永豐餘董事會已通過其回臺第一上市案,將持續邁向IPO之路。

永餘: 負責人同名的公司

近年來,RFID 標籤在中國應用也愈來愈普及,深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RFID 標籤的使用,除了加強了零售商店進行庫存盤點的及時性和準確率以外,同時也在豐富著用戶羣體的購買體驗,使用者在購買產品時,不再需要一件一件的進行條碼掃碼,RFID 標籤的羣讀功能可以支援在 1 秒鐘內顯示全部的購買清單和價格。 永道從創立之初的 2 臺 Bonding 機器、年銷售量百萬枚,經過 10 年持續經營,現已發展成年產能 30 億枚、全球最大的 RFID 標籤 ODM 製造商。 主要客戶包括迪卡儂、優衣庫等大型國際零售百貨商店,及香港機場及臺灣 ETC 系統等公共建設。 無人商店商機已成為零售業者邁向「新零售」的投資新趨勢,其中,無人化發展,無線射頻標籤 扮演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 新屋廠也於2021年第1季正式啟用全臺第一座工業用零燃煤SRF鍋爐,將廠內製程廢棄物能源化,不但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更降低碳排放。
  • 何奕達原打算創業,在父親勸說下2003年返臺,隔年於永豐餘大陸工紙生產大本營揚州市成立「永道射頻」,為元太科技在英屬開曼羣島對大陸投資之轉投資公司(後售予永豐餘設在荷蘭的孫公司YFY RFID)。
  • 基本面帶動股價,元太這兩年漲勢凌厲,今年最高曾站上255元,市值達到2,200億元。
  • 為了轉型大業,何壽川領著兒子加入永豐餘是創始成員之一的時代基金會,與美國產學交流新知,因而發現RFID的機會,何奕達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讀書時便投入RFID研究,協助永豐餘成為第一個投入RFID的亞洲企業。

何奕達原打算創業,在父親勸說下2003年返臺,隔年於永豐餘大陸工紙生產大本營揚州市成立「永道射頻」,為元太科技在英屬開曼羣島對大陸投資之轉投資公司(後售予永豐餘設在荷蘭的孫公司YFY RFID)。 永餘 這次IPO備受矚目,由永豐餘投控子公司YFYGlobal釋出持有永道-KY記名式普通股1萬100張,佔永道-KY股權15.29%,以每股70元為釋股底價透過承銷券商洽策略投資人競價拍賣。 而被股民封上「真正的航海王」的臺驊控股董事長顏益財,也是永道射頻大股東之一,個人和公司各持股0.58%。 在醣經濟下的新材料開發方面,駱秉正提到,子公司新川創新公司結合林漿紙事業羣,從食安領域跨入農業和紡織業,今年預計將可以量產非塑農地膜,減少農民種植時的塑膠使用量。 駱秉正表示,永豐餘加速旗下子公司孵化進軍資本市場,至今已有太景-KY、申豐及消費品事業羣永豐實上市。

永餘: 永豐餘投控新設碳管理事業羣 延攬葉惠青任負責人

新屋廠也於2021年第1季正式啟用全臺第一座工業用零燃煤SRF鍋爐,將廠內製程廢棄物能源化,不但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更降低碳排放。 中華紙漿花蓮廠設置臺灣唯一的木質素發電系統,裝置容量20MW,每年減少煤炭需_求30萬噸,將成為臺灣最大的生質能發電。 永豐餘工紙新屋廠的沼氣發電,規模同樣是全臺第一,甲烷純度提升至80%以上,發電效率提升至40%以上,每年可減少使用24,045噸燃煤。 永豐餘開第一槍 衛生紙漲8% 2月下旬開始調高售價 正隆先觀望評估市場接受度衛生紙要漲價了。 銷售「五月花」、「柔情」、「得意」等衛生紙品牌,還有暢銷品「厚棒」抽取式衛生紙的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確定各通路在二月下旬開始調漲售價,平均漲…

永餘: 新聞照片

過去兩年度申豐獲利「暴衝」,稅後EPS分別高達16.85元、32.74元,股價一度高見373元;今年獲利明顯趨緩,因第二季小幅虧損,上半年稅後EPS僅有1.16元。 另一方面,社會倡議永續(ESG)形成全面共識,紙業生產過程需投入大量能源,華紙身為紙漿大廠,永豐餘集團揭櫫的「能源管理」及「發展循環經濟」兩項重點,華紙出力不少。 如生產紙漿期間的副產物木屑、淤泥,經過再次處理,可轉化成鋪路用的瀝青與農產改良介質;公司也將利用50年來紙廠掌握的發電技術,加強發展生質能源、沼氣發電與太陽光電,扮演集團中ESG的重要參與者。 永豐餘股東會通過配息1.5元 朝淨零碳排邁進 永豐餘投控(1907)今天舉行股東會,會中決議發放現金股利1.5元;永豐餘董事長劉慧瑾表示,雖受疫情、能源及原物料飆漲,公司各事業羣仍落實ESG(永續發展),將朝5大方向轉型,以代煤減碳、紙品固碳、製… 擴大投資臺灣再添3企業 永豐餘斥資19億元 經濟部今(18日)指出,再添3家企業擴大投資臺灣,包括「臺商回臺方案」的永豐餘消費品實業,斥資19億元;「中小企業方案」則有永傑空調機械及普瑞默生物科技。 永豐餘新設碳管理事業羣 延攬前大同智能董座為負責人 永豐餘投控(1907)今發布重訊,宣佈公司新設「碳管理事業羣」(Carbontech & Management Group),並延攬前經濟部能源局長、前大同(2371)旗下大同智能董事長葉惠青先生擔任…

永餘: 【公告】(更新)永豐餘代子公司YFY Global Investment B.V.董事會決議處分Arizon RFID Technology (Cayman) Co., Ltd.一年內累積處分達三億元

永豐餘投控財務中心副總經理殷國堂表示,永豐餘將開創臺灣企業里程碑,何壽川家族將全部退出永豐餘經營,由專業經理人接手治理。 臺灣目前除了金融控股公司外,約有10來家投控公司,但多數是由多家公司合組1家控股公司,如大聯大(3702)、欣陸(3703)、日月光投控(3711)等,像永豐餘投控這樣先成立投控,然後再陸續把公司切割出去上市櫃的,它們是第1家。 光合作用將碳轉為有機形式固定貯存,累積形成木材組織,紙產品以農林植物纖維為原料,因此具有纖維固碳的綠色產品特性。 永豐餘兩岸植林面積超過3萬公頃,從造林到造紙形成獨特的固碳產業鏈。

永餘: 永豐餘生技董座何奕佳 接任永豐餘建設新董事

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下形成了天然的纖維素和澱粉,這是紙業的主要生產原料,紙類產品皆屬能以纖維固碳、形成綠色碳匯的產品。 2021 年永豐餘臺灣主要廠區紙品纖維中所固定的碳含量,約為2,302,479 噸二氧化碳當量。 減少化石燃料是永豐餘最積極的減碳行動,我們訂下了2022 年減少燃煤使用 50% 的目標。

永餘: 永豐餘旗下永道-KY上市案 證交所審議通過

我們所使用的原料如木片、漿板、回收紙等均屬可再生及回收再利用物料,並選用大量的FSC認證原料,保證源頭為合法、經嚴密計劃控管之經濟林。 這些森林材料由木業加工成傢俱等產品後,邊角餘料等部分再經回收製成木漿造紙。 永餘2025 紙製品又經由下游的加工、使用後,透過回收體系不斷地回到製程,如此將其生命週期不斷延長,減少自然資源的耗用,更能延續紙的固碳價值。 承諾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生態保護、支持永續環境相關之研發與採購、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並推廣循環經濟,促進夥伴關係,共同達成企業永續。

永餘: 衛生紙漲定了 永豐餘:1串10包漲10元

環保局指出,自去年起配合政策擴大關懷強度,環保局增加推動「投保微型保險」及「資源回收業者巡迴服務團」,除了避免資收個體戶因撿拾意外,而導致經濟窘境;更協助規劃貯存環境,協助清潔及消毒,提升資收個體戶的環境衛生。 同時,環保局完成66位個體戶微型保險投保及13處資源回收業者巡迴服務,到府收購資源回收物約7.9噸、協助清除廢棄物約3.8噸,今年也將持續辦理各項資收關懷工作,提供個體業者實質補助與支持,雙管齊下讓資收個體業者生活、安全、環境免煩惱。 某金屬製造公司為LED燈具相關製品製造商,主要產品有LED號誌、LED路燈、LED室內/外燈具、醫療器材、汽機車配件及其他金屬配件。 受惠於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轉移,公司訂單穩定成長,為此計劃擴大投入近3億元在中部興建廠房,導入智慧機械與技術元素,強化生產效能。 該公司此次投資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架設多組太陽能發電模組,廠房皆採用低碳排設備,亦有熱能循環、用水循環及綠建築設計。 永豐餘工業用紙表示,秉持集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全循環經濟的營運理念,在造紙製程中所用的原物料及產品、製程餘料皆可再利用。

永豐餘投控(1907)加速旗下金雞事業進軍資本市場,繼家紙一哥永豐實(6790)9/29掛牌上市後,30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永道射頻技術在臺申請上市案,這家全球最大RFID標籤ODM廠商預計在2023年上市,接著永豐餘工紙也將推動上市。 永餘2025 永豐餘從造紙業轉型為控股公司,業績表現取決於旗下各子公司的營運。 其中元太作為全球電子紙材料龍頭廠商(市佔率高達9成),是永豐餘主要的獲利小金雞。

目前家庭用紙仍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佔比達到87%,清潔用品約佔6%,其餘產品則佔7%。 去年,永豐實的紙類用品銷售金額成長12%,居家清潔用品銷售金額成長15.9%,公司準備以「橘子工坊」和新的「植淨美」品牌,搶攻疫後可觀的家庭清潔商機。 永豐餘旗下的消費性產品線,於1986年設為子公司,在2021年被獨立出來上市,簡稱永豐實,主要銷售紙類及清潔用品。 公司在2004年併購P&G清水廠後,增加「柔情」和「得意」兩個品牌,成為臺灣最大家用紙廠商。

永餘: 永豐餘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1.34元

臺灣電子產業在全球市場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半導體業蓬勃發展,帶動電子級化學品需求攀升,作為半導體最穩定的化學品供應商,義芳化工計劃招募本國員工22名,斥資逾11億元在桃園市蘆竹區擴建廠房及導入智慧化產線。 在疫情爆發時,永豐餘旗下事業羣克盡企業公民的義務,全力為同仁、為地方、為全球努力。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身為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一員,肩負民生物資國家隊的重要使命,從疫情開始的農曆年期間,全力生產家庭用紙及抗菌清潔用品,與政府齊心協助穩定民生需求。 永豐餘各事業羣在2020年持續透過落實循環經濟和研發創新,強化綠色永續的營運製程,提供更環境友善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落實社會責任。 緊鄰久堂廠的舊鐵橋溼地,也因為永豐餘乾淨的排放水,變成一個遊憩的自然生態公園,孕育臺灣特有的多樣物種。 從最初以甘蔗渣製作建材和造紙,數十年來永豐餘總是珍惜所有資源,以零廢棄製程為使命,奠定了今日永豐餘的五大全循環經濟,包括了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循環、再生能源循環、水資源循環、纖維全循環再生,最後統合為與生態共生的碳循環。

美股收漲,臺股今天在臺積電等電子股領軍下,盤中一度上漲超過140點,突破14900點關卡,但金融股弱勢。 眼看臺股守不住「萬3」大關,金管會今再擴大限空令,宣佈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對於漲價問題,永豐餘強調自己在大陸市佔率仍小,不具定價能力,但業界的生產模式與原物料相似,面臨同樣挑戰。 永道更發表全球首創不帶電源測溫度和濕度的 RFID 標籤,可應用於葡萄酒、雪茄、圖畫的保存上,僅需貼上 RFID 標籤,濕度、溫度即在標籤上清楚顯示,大大提升了高端商品保存的便利性。 永道為亞洲最大 RFID 製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 RFID 標籤 ODM 製造商,年產能達 30 億枚,累計至今的出貨量已超出 60 億枚,全球市佔逾 25%。 為避免對當地的水資源環境造成影響,這些生產據點均設於當地政府縝密規劃的工業區,依工業區規範精準預估、合理取用自來水。

永餘: 永豐餘小金雞 永道改在臺上市

今年平均再發放45個月年終獎金,較去年平均多5個月,榮獲「年終王」寶座,… 全球半導體「市場風向球」 臺積電今 日召開去(2022)年第四季法說,並分享2023年度展望。 除了奈諾沙星,公司其他新藥產品還包括抗流感新藥TG-1000,布利沙福等等。 一款新藥的商業價值,並非只有靠研發完成、拿到藥證來表現,藥廠在不同研發階段,可運用其他方法操作,如太景就表示,接下來不排除在階段性任務中引進策略夥伴、共同開發,來創造最大利益。 極落實循環再生模式,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減少,同時將已排放的廢棄物轉變成另一種原料或燃料循環利用,朝零排放及廢棄物資源化綠色目標進步。

會後媒體詢問,永道射頻是否會以KY股模式申請上市;永豐餘副總經理殷國堂說明,永道射頻主體在中國大陸揚州,如果要在臺上市那就要以KY身分申請,實際模式會等確定後再公告。 圖/頒發感謝狀,由左至右為陽明交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郭國泰、永豐餘永續長黃鯤雄及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 賴永祥攝本文摘錄自《陽明交通大學 X 遠見ESG企業領袖講堂:科技驅動淨零未來》課程重點內容。

永餘: 管理方針

永道量產的 RFID 將進化成可追縱行為模式 ,整合深度學習 與人工智慧 的服務技術,瞄準的就是無人商店商機。 其實永豐餘集團透過「永豐紙業」、「信誼投資」和「永信誼實業」持股沈氏,合計股權佔比約45%,後者為其第八家上市公司,也是市值最小的一家。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 持續推出功能性產品 股東會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新臺幣3元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股票代號6790)今日舉辦股東常會,說明2021年營業狀況。 據瞭解,永豐餘投控(1907)將在5月17日召開股東大會,4月1日下午召開的臨時董事會就是要通過第28屆9位董事提名名單,然而名單一公佈,包含一般董事五位,獨立董事四位共計九席。 獨立董事由三席增加為四席:分別為黃迪熹、張懿雲、胡均立,以及續任的盧希鵬。

其涵蓋範疇與公司合併財務報表實體並不完全一致,因考量訊息之實質性及實際管理需求,以永豐餘核心本業-紙類製造、銷售-合計佔永豐餘投控營業比重 78%之三大事業羣(林漿紙事業羣、工紙紙器事業羣與消費品事業羣)相關資訊為報告書的揭露對象。 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112年農曆年前臺股封關日為1月17日,1月30日開紅盤。 永豐餘成立於1950年,轉投資事業眾多;2012年,永豐餘改登記為投資控股公司,益發彰顯其在集團中「起家厝」的重要地位:重大訊息顯示,永豐餘控股公司家數多達99家。 永餘2025 1945年日治時代結束,當時新政府實施「以肥料換穀」農業改革政策,原發給永豐石化工業的肥料執照被收回,取而代之, 是給永豐第一張「福懋塑膠公司」執照,開啟臺灣進入塑膠產業的濫觴,也是今日臺灣塑膠的來源,永豐和王永慶先生共創了今日的臺灣塑膠公司。 1934年改名「永豐商店」,當時超過資本金500萬的公司,臺灣只有5家,永豐是其中一家。 從造紙起家之永豐餘集團,秉著專業的造紙技術,於1964年踏入家庭用紙市場,致力於家庭用紙的經營。

綠能部分,永豐餘工紙持續投入沼氣發電設施,目前沼氣發電量已是全臺紙業規模最大,總裝置容量5,200KW,一年最大發電量為4,200萬度,可供應全臺近1.2萬戶家庭用電。 他說,循環經濟和永續是永豐餘的文化,也是公司的基因和經營理念。 全循環經濟之實踐,透過更加創新的循環途徑,利用最低的資源消耗,促進系統自然再生,形成可持續性的發展,創造經濟成長和社會福祉。 永豐餘生技董座何奕佳 接任永豐餘建設新董事 永豐餘(1907)今天代子公司永豐餘建設開發公司,其中法人董事代表人異動公告,宣佈由永豐第二代,永豐餘生技董事長何奕佳,接任原本負責營建開發事業的林容駿,成為永豐餘建設的新任董事。 (示意圖/報系資料照)永道射頻三廠銷售量從2019年19.57億枚,增加到去年25.7億枚在全球市佔率13~14%,2022年度前三季稅前純益3.3億元,已超過2021年3.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4.03元。 永道原計畫在上海申請上市,卻因為4月集團大家長何壽川、何奕達父子退出永豐餘董事會,與永道送件資料不符,須撤回重新送件,讓永豐餘轉念留在臺灣上市。

永餘: 永豐餘 子公司開花結果

因應5G時代來臨,物聯網發展更趨多元成熟,因應全球供應鏈由全球分工轉為短鏈供應,在兩岸設有三家工廠,土城廠年產能10億枚標籤,大陸兩個廠產能逾30億枚。 永道射頻三廠銷售量從2019年19.57億枚,增加到去年25.7億枚在全球市佔率13~14%,2022年度前三季稅前純益3.3億元,已超過2021年3.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4.03元。 「其實最後還是回到一個原點,不要浪費,所有企業主最喜歡這句話,」黃鯤雄笑道,以往企業認為處理廢棄物處理,但若能將廢料再利用,甚至透過商業模式、循環設計,創造額外經濟價值,反而會創造利潤。 同時間,也將造紙過程中的廢料,經過破碎、淘選、壓製成SRF(固體再生燃料),進而燃燒發電。 還有製程中的餘料「木質素」,也被拿來進行汽電共生發電,達到能源循環。

各項績效數字所涵蓋的邊界均備註於相關內容處,事業羣、代表公司及涵蓋廠區請詳見報告書附錄「本報告書營運據點彙整表」。 代表北臺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2年12月分數為46.8分,分數較11月(41.5分)增加5.3分,對應燈號重回綠燈;… 臺積電(2330)去年第4季歸屬母公司淨利新臺幣2959億元,再創新高,每股純益11.41元;去年全年歸屬母公司淨利首度突破1兆元大關,…

2004年更成為臺灣最大的家庭用紙廠商,奠定在臺灣市場領導地位。 永豐餘造紙事業羣秉持綠色環保理念與時俱進,取得造紙FSC、PEFC™國際環保認證,積極參與碳足跡盤查,朝零排放及廢棄物資源化願景進步。 永豐餘工紙使用回收紙比例高達 96.7%,木漿的木片原料從建築剩餘邊材和農林廢棄物為主,並管控料源,守護森林生態。 環保局表示,感謝不願具名的善心人士及永豐餘集團等企業長久以來對資收個體業者的愛心與關懷,拋磚引玉來展現企業責任、鼓勵個體業者,配合政府加碼資收關懷,讓資收個體業者不僅能提高收入、照顧自身生活,同時也攜手為環境維護共盡心力。 截至目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227家企業超過1兆7,587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3萬6,579個本國就業機會。

「循環經濟是一種再生系統,而且這個循環的流程,能產生實質的經濟性,才叫循環經濟。」他說,歐洲委員會「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指出,若能以最大化資源的使用效率,朝向更加循環的經濟發展,將有助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 永餘2025 下半年保守》工紙需求不振 永豐餘、正隆看淡 即將進入工業用紙旺季(9~12月),中國造紙廠卻傳出「停機潮」,帶出工紙需求偏弱。 對此,國內工紙業者永豐餘(1907)表示,會因應市場變化調整量能,短期保守看待;正隆(1904)則坦言,還看不到第4季… [NOWnews今日新聞]中華郵政旗下子公司「中華快遞」員工不滿薪資長年過低,為爭取福利多次召集發動靜坐抗議,去(2022)年7月爭取到加薪新臺幣5000元,且要求不扣績效獎金,但今年績效獎金每人只有… 永餘2025 永道2020年營收16.59億元、獲利2.24億元、EPS為2.24元;2021上半年營收10.15億元、獲利1.53億元,成長35.46%。 目前RFID運用,服飾及零售佔逾七成,其次為交通運輸票券、物流追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