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夜市15大分析2025!(持續更新)

不管你是常常加班加過晚餐時段就找不到美食喫的苦命上班族,還是還在發育一定要喫宵夜解解饞的大學生,都很推薦這間位於新莊福壽街上的宵夜許,他們家從晚上五點半一路開到凌晨三點,絕對讓你半夜肚子餓也找得到美食喫! 店內的人氣餐點有:涼麵、紅燒肉飯、紅燒肉便當、味噌貢丸蛋花湯、炸雞捲等等。 最多人會點的超人氣組合是紅燒肉飯+味噌貢丸蛋花湯或是涼麵+味噌貢丸蛋花湯,這樣點下來100元有找,是CP值很高的庶民美食。 身為廟街出生並在附近居住已過不惑之年的老新莊人,小時候偶爾會喫鹹光餅和老覺得烤焦的尤協豐豆乾;也曾讓媽媽牽著手到新莊市場踩著噴濺到小腿肚的泥濘買菜。 求學時武聖廟是必經之路,一旁曾有間香雞城讓人看了是口水直流;週六社團活動前的中午,我會拿著少許零錢晃到學校旁而現在已都更拆除房舍的214巷覓食,是一段我人生首次能夠決定自己想喫什麼、就喫什麼的日子。 店內環境舒適,以不破壞原有的架構做出混合工業復古的風格擺設。

米市巷鋪設頗為復古的紅色地磚,巷道前段與挑水巷、戲館巷一樣有彩繪壁面和解說牌,是條僅能藉由解說牌來緬懷往事的歷史巷道。 在械鬥和盜匪頻仍的年代,許多老街會設置防禦外敵入侵的牆門設施,是新莊廟街曾有的七座隘門中僅存的一座,只是看不太出原貌。 與一旁挑水巷彩繪擺一起感覺相當突兀,主事者的不用心,古蹟便是落得如此下場。 清領時期的新莊為北部地區水路要津,傳統戲曲隨著廣東、福建的移民傳入此地。 而因應民眾娛樂與廟會活動需求,新莊路359巷羣居了許多教唱戲曲的師傅、曲仙,被稱為戲館巷;知名的小西園掌中劇團也由此發跡。 這條巷道如今已無絲竹琴聲繞梁三日,只聞偶爾經過的機車引擎聲。

新莊夜市: 推薦閱讀

冬天的時候來一碗傳統的熱豆花,讓人感到暖呼呼的超幸福,夏天當然就是喫超消暑的古早味綠豆湯,簡單又樸實的美味,是那種長大之後會想念的記憶中的味道。 夜市的小喫種類還蠻多的,燒烤類種類是很豐富,但我的食量有限,看到許久未見的古早就就特別想喫,像是街口賣的潤餅,潤餅一直都是我逛夜市很愛買的小喫,但當天看到那排隊人龍我就果斷放棄了(下次再經過我不會再輕易放棄了)。 新莊夜市2025 新莊夜市 我這次買了好多一起帶到新月橋上找空曠人少的地方喫,結果才喫一半的份量我就喫不下了,看來食量有點退步。 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新莊是淡水河流域重要的進出口港埠,來自中國大陸、日本的商船可以航行到新莊,因此屬於臺灣早期發展聚點之一,清代建立的廟宇多(三山國王廟、慈祐宮、關帝廟、文昌祠、大眾廟、保元宮、福德祠、潮江寺)。

  • 此外,同樣位在新莊路上的蝦仁羹,以及紅燒麵、滷味,都各自有擁有死忠的擁護者,老闆的手藝也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的考驗,不怕貨比貨。
  • 酥脆的燒餅包著鬆軟的油條,再來一碗熱的花生湯,看似簡單的在地早餐卻令人回味無窮。
  • 在考試季節文昌祠常聚集大批考生在此拜準考證,可能我從小到大不曾來此拜過,學業成績才總是馬馬虎虎。

無論是泥沙淤積導致港口沒落;或因漳泉械鬥使後來的板橋林家離去;或因地形條件欠佳而遷走清代鐵道,以上這些與新莊數百年發展相關的事件,聽起來似乎都不是好事。 若上述因素能減緩都市發展的步調,讓老街得以維持原始風貌也是件美事,但長期忽視與不求美感的翻修整建,老街已不像老街,幸好幾座百年老廟撐場,使得此處尚能保留些許古樸韻味。 「2022新北歡樂耶誕城」將於11月11日正式點燈開城,不但集結Disney+旗下六大超人氣品牌陣容,還有規劃雙主燈區,…

新莊夜市: 大「新莊夜市美食排名」,必喫推薦大公開

繼牛媽之後,新莊美秀市場又出現明星攤商「阿嘉」泰式料理「不是好漢,不上梁山」「不是名品,不登報臺」就算被吐口水,也要說出心裡的話,「真正好喫又價格也很平易近人」PIC:俏皮老闆與美麗老闆娘當試喫品缺貨時,… ,固定在慈祐宮門口的小小攤車,只要一出來沒多久馬上大排長龍。 這家潤餅最大的特色,就是加入了脆口的蛋酥,初次喫到會有驚艷感,是觀光客來到新莊首選嚐鮮廟街小喫。 住在上新莊的朋友,每次想逛夜市時,大概就是往新莊廟街夜市或是板橋湳雅夜市跑,但在Google map上打夜市總是會出現一個很神祕的五股工業區夜市,翻著地圖評論底下的資訊,有網友說這夜市只有週二纔有,才知道原來要逛還得等禮拜二呢。 新莊廟街夜市的尾段,有一間百年老宅改裝的居酒屋,原本屋頂的樑柱已拆下來當裝飾,門口擺設就像來到日本般,不僅價格親民、餐點美味、擺盤更是高級餐廳纔有的日式居酒屋,讓我們彷彿在喫西餐一樣,同時擁有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 在這網路爆炸時代,FUNTOP整理資料,讓大家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取想要的資訊,歡迎廠商接洽合作。
  • 這間賣超過60年的古早味鹹湯圓(鹹圓仔湯),就是廟街的推薦美食,不只湯圓好喫,虎皮蝦捲更是必點。
  • 這條巷道如今已無絲竹琴聲繞梁三日,只聞偶爾經過的機車引擎聲。
  • 山林咖啡有親切的老闆,提供咖啡豆聞香,幫忙選出自己的喜歡咖啡風味。
  • 蒸的肉圓外皮Q軟,內餡鹹香紥實,淋上鹹甜的醬料,以及香氣十足的蒜泥,三兩口就能喫掉一盤。
  • 對比前陣子隘門一側的老屋遭屋主自行拆除改建,政府與民間一起短視近利,使得想維持廟街老建築的樣貌越來越不容易,如何在商業利益與文化保存間取得平衡,也是廟街長遠發展的一大考驗。

雖然西盛夜市是屬週五纔出現的流動型夜市,不過西盛街上還有在當地十分熱門的餐飲店家,像是這家巷仔口烤肉飯,就是西盛夜市裡的排隊美食之一! 倆口的漢堡肉是老闆娘頗以自豪的料理,肉排是店家用豬肉搭配洋蔥以及各種香料拌炒而成,裡頭還有蔬菜,漢堡排跟我們一般看到的不太一樣,小巧的漢堡肉上方用巴比Q醬汁調味,下方還有起士搭配,漢堡是用法國土司代替漢堡麵包,這算是挺特別的喫法。 新莊廟街夜市第一名小喫「潤餅捲」,經常有饕客大排長龍一定要喫到它,一捲只要銅板價55元而已(有微調漲價位),裡面的餡料很豐富扎實,有花生粉、肉片、高麗菜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蛋酥」,喫起來酥酥脆脆令人驚艷。 「林記香菇赤肉羹」是當地人從小喫到大的美味,小碗肉羹湯銅板價60元、大碗100元,肉羹喫起來口感扎實,是屬於麵粉比例較低的類型,湯頭清爽不會太濃稠,加點烏醋喫更美味,逛新莊廟街夜市別錯過這一味。 新莊夜市 最後這間「林記香菇肉羹」同樣也是傳承三代,擁有超過 60 年歷史的老店。

新莊夜市: # 古早味鹹湯圓

沿途和米市巷一樣停靠不少機車,看起來頗煞風景,往日榮景僅可由兩側壁面彩繪和簡單的解說牌略知一二。 國定古蹟新莊慈祐宮奉祀天上聖母,創建年代有二說;一說起源於西元1686年的清康熙年間,另一說為1731年的雍正年間,無論哪種說法,都是新莊最古老的廟宇。 慈祐宮雖整修多次,仍適度保留古風;對場之一的門神彩繪,即臺南彩繪大師陳壽彝早期作品。 由於地處廟街東側繁華路段,前方利濟街有新莊公有零售市場,道路盡頭曾是新莊港渡口,廟周圍總是車水馬龍。 數百年來,慈祐宮媽祖護佑本地子民,也見證早期新莊港千帆林立的繁榮景象。 每年元宵節晚上若有空閒,我都會前往廟裡湊湊熱鬧領個燈籠,並感受最後一絲年味。

新莊夜市: 古早味鹹湯圓

因閩客械鬥讓此地居人數劣勢的客家人遷徙至桃竹苗,使得作為客家人精神信仰中心的廣福宮香火不算鼎盛,卻也得以維持廟宇應有的古樸樣貌。 木雕未上色是此廟一大特色,廟體也鮮少彩繪,呈現石材與木頭的天然色調,而天井沒設置遮雨棚,也沒使用二丁掛或崗石建材來翻修,整體看來素雅質樸,且有著香客稀少的寧靜感,是我認為新莊廟街最美也最值得一看的廟宇。 臺北市知名的「謝阿姨美食坊」在臉書上發出短文,宣佈暫停營業,但並沒有詳述原因,短短幾句話卻讓不少忠實顧客感慨又惋惜。 西盛夜市位於新莊光榮裏,裏長張湘琪說,夜市週五才營業,因此攤商未受影響,且電力很快就恢復了,並沒有造成損失。

新莊夜市: 新北旅遊懶人包

Reversion提供各式咖啡/無咖啡因飲品,餐點選擇也很多,最受歡迎的帕尼尼不僅份量大,鬆軟的麵包口感和料理得當的主食,搭配濃醇的義式咖啡,提供客人一頓優雅又滿足的下午茶時光。 蒸的肉圓外皮Q軟,內餡鹹香紥實,淋上鹹甜的醬料,以及香氣十足的蒜泥,三兩口就能喫掉一盤。 新莊夜市 深藏在隱密巷弄內的生魚片丼飯,結合老件的文青風,飄出濃能復古味,進入店內發現位置極少,不到10人的小空間,假日前來必定要提前預約,店內的醋飯、味噌湯、漬蘿蔔通通都是免費續,在臺北能找到這樣的店真的不多了! 最推薦季節限定的瑩烏賊丼,整晚滿滿的烏賊,散發晶瑩剔透的光芒,錯過等明年!

新莊夜市: 雙北機車族「新莊一日遊」景點&美食懶人包,沒車也能搭環狀線玩!

自從看了木棉花重播的中華一番後,我就一直很想喫燒賣,偏偏自己住的附近賣的燒賣都早早關門,下班後過去都剩涼透讓人感到沒食慾的燒賣讓人失望,沒想到竟能在新莊這裡巧遇,那我就不客氣了一次買了9個。 新莊夜市2025 雖然說喫起來也就是那樣,這燒賣沒有到非常美味,但就是免不了偶爾會懷念用薄皮輕裹肉餡的口感,至於珍珠丸子我覺得口感和味道上就確實和我想像的差有點多了,奶皇包也沒到意思。 巷底有一座磚造兩層寺廟,下層門額「福德祠」,供奉福德正神;上層牌樓題「潮江寺」,主祀觀音佛祖。 據言在180年前有一石頭浮出水面,狀似觀世音,當地民眾認為是神蹟顯靈,故加以供奉祭拜,後由蔡盛募金蓋了祠寺加以供奉,那時該寺是面朝大漢溪而蓋,故曰「潮江寺」。

新莊夜市: 新莊美秀市場在2010連鎖加盟展

此外,廟前的碧江街曾是新莊港尚未淤積與興建河堤前的水岸第一排,沿路種植多株老榕樹,街道有種古早氛圍,值得為此走一回。 清領時期的新莊曾是北部地區米糧出口至福建的集散地,往來福建與新莊之間的船隻在此停泊,米市巷為當時搬運工人往返碼頭和老街店家的路徑。 搬運工人卸貨後會經此巷道將福建運來的貨物交給老街店家,再運回船家於街上購買的米糧載往福建,實現所謂的港口貿易。

新莊夜市: 新北事

最早為碼頭工人休憩草屋,後來也曾作為瞭望臺來監視對岸板橋漳州人的動向,後來才改為寺廟。 潮江寺外觀有別於傳統廟宇,為融合東西方建築元素的兩層樓高紅磚樓房,內部空間更是古樸到極致。 新莊夜市 只是最近寺廟整修收尾中仍未開放,下方有兩張前後對照可做比較,看整修後是否有變更好?

說到臺灣,夜市最可以代表臺灣的傳統美食文化,也有不少的創意料理美食都是發跡於夜市,新北市有許多特色的夜市藏身於商圈中,有輔大花園、樹林花園、南雅、樂華、興南、四德街觀光夜市、三和、新莊、泰山、蘆洲、英專夜市等。 就讓我分享「新北夜市」懶人包攻略:營業時間/地點/美食指南整理吧。 新莊廟街夜市就在新北市新莊區的新莊路上,這裡的市集圍繞著武聖廟與慈祐宮為信仰中心,從捷運新莊站出口大約只要步行2分鐘即可抵達,而鄰近的新月橋除了是日出日落的濕地景觀聖地外,跨橋後也能抵達板橋一同遊玩,跨越大漢溪成為一日遊玩圈。 新莊廟街夜市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的港阜開發而繁榮,因此有許多廟宇,因此統稱廟街,而現今這裡販賣許多小喫、服飾、生活用品等,算蠻好逛的。 新莊夜市 連接「板橋435藝文特區」及「新莊老街」的新月橋,是新北著名景點,新莊板橋賞夜景首選! 牆上規劃了4做不同特色的觀景臺,也有許多浪漫的裝置藝術,而2020年設計的「巨型月亮」一推出更成為IG熱門打卡景點,也為新月橋增加不少熱度。

新莊夜市: 夜市百選!#24「新莊西盛夜市」 經典5攤 巷仔口烤肉飯、屏東潮州潤餅、鴨香寶東山鴨頭

新莊30年歷史的西盛夜市,今晚六點多無預警停電,受波及有3982戶。 所幸停電不到10分鐘,陸續來電,目前已有九成住家恢復電力。 這家店會深受在地人歡迎的原因是,味道偏向於嘉義那邊的作法,還有火雞肉飯、控肉飯、滷肉飯 外帶便當盒只要65$還可以任選三樣配菜,真的便宜又划算。 葉姓兩夫妻是客家人,老闆孃的頭髮很飛遜很有特色,三不五時會用客家話跟老闆鬥嘴(好可愛),老闆娘對於每碗麵,每一瓢調味料比例非常堅持,美濃粄條自製的辣椒醬非常的辣,nana媽只滴兩滴辣椒醬就辣到頭皮發麻,沒事別加太多,不然隔天準備到廁所唱菊花臺。 這攤NANA媽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喫,店家不買現成蛋餅皮,堅持用自製麵糊煎出一張張蛋餅皮,九層塔蛋餅,香Q的餅皮滑嫩不油膩,和著九層塔的香氣,塔香四溢,香氣逼人! 如果問輔大學生宵夜該喫什麼,可能常常會聽到「東區麻辣鴨血」這個答案!

常見的夜市美食攤位,五股工業區夜市也是有的,像是藥燉排骨、臭豆腐、豆乳雞、炸蛋蔥油餅、牛排攤、芭樂、糖葫蘆、烤肉串、德式香腸堡、熱狗、仙草、綿綿冰、QQ蛋、魷魚翅、滷味、排骨酥、花生糖冰淇淋、糖炒栗子、紅豆湯圓、奶酪、甜點、蛋塔蛋糕攤等。 新莊廟街豬血湯,之前PO在新莊某社團引起很大的迴響,但也冒出誰纔是正宗店家之事,這兩攤都有各自的擁護者,不論哪一攤比較好喫,都能延續下去當年新莊夜市老攤子的好味道纔是重點。 只要問新莊在地人新莊肉圓哪家最好喫,一定最多人推薦阿淑肉圓,光是阿淑以前搬家,還沒好找好落腳的地方,新莊某社團每天都會有人每日一淑,問他搬去哪?? 以前位在建國一路上的月明薑母鴨,已經搬家到三泰路上了,但離輔大捷運站還是走個5分鐘就能抵達,不算太遠。 月明薑母鴨一直都是輔大學生圍爐聚餐的首選之一,本身也是新莊在地的名店,每當寒流一來,就會大排長龍(沒在開玩笑)。 新莊廟街的武聖廟廟口有家小小的「林記香菇赤肉羹」,沒有顯著招牌,店裡座位不多,販售的選項不多,只有肉羹與三種麵點,連小菜都沒有,不過數十年來生意卻依舊好的不得了,更是在地老饕大推的必喫好料!

新莊夜市: 臺北美食 大腹人家|是家的味道!開喫精緻臺式定食,香酥紅燒豚肉超涮嘴~

有些是店面整個融入於老民宅中,有些主打自家烘豆,從淺焙到深焙應有盡有。 橫跨大漢溪,連接新莊廟街與板橋435特區的新月橋,是條總長約一公里的雙跨距鋼拱橋。 橋上僅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並設有一段可透過腳下強化玻璃俯視大漢溪的天空步道。 白天可在此欣賞板橋、新莊一帶的大漢溪河岸廊道,遠眺羣山圍繞的臺北盆地西側市景;夜晚打燈更散發有別於白天的浪漫風情,是新板地區近年來新興的大地標。

從小攤位開始,如今終於也有小店面,位在514巷工商城的東區麻辣鴨血臭豆腐,販售的品項很簡單,只有鴨血、臭豆腐、青菜,搭配科學麵(或冬粉)的排列組合。 星河咖啡不大的店裡擺滿了各式咖啡器具,空氣中迷漫著咖啡香氣與咖啡機的運作聲,老闆是專業的咖啡講師,星河不趕流行,不重視外在的行銷,只專注在為喜愛咖啡的客人,送上一杯好咖啡。 喜歡精品咖啡的人,千萬不能錯過i3東咖啡,從手工挑豆到沖煮出一杯好咖啡,全都由老闆夫妻倆一手包辦。 新莊夜市 一杯咖啡再來上一份手工甜點,精緻的午後時光,就從i3東咖啡開始。

新莊夜市: 板橋435藝文特區

新莊武德殿落成於西元1928年,在日治時期作為日本警察柔道場與劍道場使用,為北臺灣僅存的武德殿。 新莊夜市2025 雖於2010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可惜現在的武德殿就如同廢墟般存在於新莊派出所後方,知道其存在及其歷史價值的民眾應不算多。 據說市府計畫將武德殿及其周邊地區一併進行都更,倘若真能妥善修復,將會是未來幾年廟街古蹟中的一大亮點,值得期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