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顏色選擇上也是kobo首次出現黑色以外的白色外殼,整體感覺更加輕盈極簡,吸引不少以外觀為先決條件的人。 如果正在此款與forma之間猶豫不決,較輕較能單手閱讀、價格也下降不少的「kobo libra H2O」是可以做為參考的優秀推薦。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電子書閱讀器容量多半可分為8GB以及32GB,由於多數機種的儲存空間無法增大,加上需要扣除系統所需容量,實際可用容量會再縮小。
唯一缺點是不防水,如果使用場合並不常在泳池、海邊倒也不是這麼重要,推薦給在意重量和便攜度的人。 Kobo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電子書商,其中文繁體書跟原文書藏書量都非常豐富,幾乎不會有找不到書的問題,如果你是涉獵書籍種類非常廣泛的讀者,S女王會建議你購買kobo閱讀器。 kindle vs kobo2025 如果經常需要利用通勤時間、戶外活動時進行閱讀,就推薦方便攜帶裝入包包中的6吋;若閱讀的書籍種類以漫畫、圖文雜誌為主,則比較建議選用8吋以上的大尺寸以便滑動瀏覽。 Boox電子書閱讀器主打護眼功能,Nova 3是品牌的旗艦機,採用了7.8吋電子墨水閱讀器,可自動依環境調節色溫,有助降低藍光。 Boox Nova 3擁有筆記模式,用家可以利用其內附的電磁觸控筆,閱讀期間可隨時劃線及註記。
kindle vs kobo: 電子書閱讀器選購指南 (含2023年最新型號比較推介)
另外會補充一點關於mooInk的資訊,因為沒有實際上長時間的使用mooInk,所以沒有實際體驗心得,只能補充我研究到的資訊。 想多使用筆記本、繪圖功能的話可以看看mooInk Pro 2,其配上10.3吋大螢幕,不管是圖文書、漫畫還是各類文件都可以更方便看,而且容量更高達128 GB。 MoonInk S 是Readmoo讀墨當中螢幕最細的,只有6吋,不過如果只是用來閱讀文字檔,其實已經相當夠用,解像度達300 dpi,具閱讀燈和色溫調整功能,儲存容量更有32 GB ,CP值非常高。 Kobo 賣點之一是光暗及色溫可自動調節,類似 iPad / iPhone 的 kindle vs kobo2025 Truetone 。 建議把自動功能關掉,依照以下設定可達至最佳顯示效果,其實 4% kindle vs kobo2025 光度足夠在黑暗環境都能閱讀又,不用再調校。 最後再從預算上去做取捨,第一次購買電子書閱讀器的朋友,可以先從較低階的款式入手,之後再升級該品牌的進階款。
其實只要使用Calibre這個軟體,Kindle和Kobo都是可以放進電子書檔的,Kindle使用的是mobi檔,而Kobo使用的是epub或kepub格式。 Mobi是Kindle專用的格式,kepub是Kobo專用的格式,而市面上通用的格式則是epub。 kindle vs kobo Kindle我沒有看到有人說不行,但也還沒看到完整的下載教學,所以這部分我未知。 這裡的意思是,雖然只要使用平臺或閱讀器都可以正常閱讀,但如果有一天平臺消失了,手上是不是還有檔案可以保存或轉到其他地方使用。 Clara 屬於Kobo電子書閱讀器的入門級別,Clara 2E 更是當中的平價選擇,因為機身輕巧,螢幕只有6吋卻同樣備有 IPX8 高階等級防水,方便攜帶。
kindle vs kobo: 吋以上 + 單手閱讀不累 升級選擇
跟上面介紹過的moonInk S比較起來的話,一樣都是6吋的閱讀器,這臺kobo kindle vs kobo Clara HD重量又更輕,價位也更低,但缺點就是容量小,只有16GB,適合當入門機種。 整體來說,這臺mooInk kindle vs kobo S的優點是方便攜帶、價格親民,容量又夠大(有32GB),如果你只是想要方便在外面閱讀,不想要花太多錢購買更大功能更多的閱讀器,那就可以考慮入手這臺喔。 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做劃記做書籤,日後就能快速的找到需要的資訊。
- 相信很多人第一臺 E-ink reader 都跟天恩一樣選擇了 Kindle Paperwhite。
- Kobo Libra 2是kobo在2021/10月推出的新機種,跟上一代Libra H2O比較起來,翻頁速度又更快更順暢了,整體的閱讀體驗是更好的。
- 閱讀時的直橫排轉換也沒有像moonInk那麼方便,且不一定每本書都能轉成直排。
- 有了電子書閱讀器之後,沒時間就不再是無法閱讀的藉口了,一起用它升級自己的腦袋吧,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祝大家透過閱讀通往更寬廣的世界以及更好的自己。
儘管螢幕增加,重量卻比起mooInk+減少10g,內建容量也擴增到32GB,待機時間更最長可達21天。 最吸引人的是其內建的「手寫筆記功能」,可以輕鬆檢視合約、論文,並直接修改或搜尋,並能夠將之傳送出去。 主打大小跟25開書本一樣,但重量輕了一半的「MooInk+」,其特色之一是左右側都具有翻頁鍵,翻頁功能很直覺。 而7.8吋螢幕對於閱讀小說、漫畫均是很足夠的介面,並具有傳統紙本所無法擁有的搜尋、位置跳轉、字體選擇等功能。 MooInk系列的墊子閱讀器還有獨家「家庭帳號」存在,可以提供4位成人2 位兒童互相借閱書籍,虛擬了實際上與家人朋友分享的樂趣。 在旗艦機種「forma」推出一年後,kobo緊接著發表了「kobo kindle vs kobo2025 libra H2O」電子閱讀器,同樣有著300dpi解析度與IPX8等級防水機能,在尺寸上則縮小為7吋,更加輕盈便攜。
kindle vs kobo: 電子書閱讀器推介. 樂天 Kobo:Kobo Clara 2E
(左)透過 Kobo Aura One 修改 config 檔後的「全屏幕」模式 vs (右) Kobo H20 Edition 2 原廠顯示模式,可見上下兩端因為顯示書名和進度,而佔用了不少空間。
其他翻頁按鍵、防水、藍芽功能都跟Libra kindle vs kobo2025 2差不多,不過kobo Sage沒有白色的款式可以做選擇,是有點可惜的部分。 Kobo kindle vs kobo2025 Sage雖然價格貴了不少,再加上手寫筆就要將近一萬元,但就設計和使用體驗來說,是可以入手的選項。 另外moonInk Pro 2 支援PDF格式,可以拿它來看論文、資料,也可以直接在上面作劃記,類似平板的功能,CP值頗高。 S女王自己目前使用的就是這臺,閱讀體驗很舒服,使用上最明顯的缺點是缺少實體翻頁按鍵,點按螢幕翻頁還是有點麻煩,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小缺點。 電子書閱讀器不同於手機和平板,是採用電子墨、電子紙的技術,閱讀起來的體驗就像看真正印刷的紙張一樣,是完全不傷眼睛的,對於喜歡長時間閱讀的人來說,比起平板,使用電子書閱讀器可以減少很多對眼睛的傷害。 而螢幕顯示的方式也使得電子書閱讀器耗電量低,比起手機和平板,續航力是好幾倍,充一次電就可以使用超過一星期。
kindle vs kobo: 電子書閱讀器選購貼士2. 屏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oInk的家庭帳號方案,是目前其他品牌沒有的。 一個家庭帳號裡可以有4個大人2個小孩,共6位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借閱書籍,但不會看到對方的書櫃,既能交換分享書籍,又能保有自己的隱私,全家人能更便利的享受閱讀的樂趣。 Nova Air C 擁有獨特的淡彩呈現效果,更接近傳統紙質的閱讀體驗,黑白與彩色畫面都相當細緻清晰,特別適合喜愛閱讀彩色書籍或彩漫的人使用。 Nova是BOOX的旗艦機系列,Nova Air2 機身尺寸雖然小,但已結合筆記功能,搭配內附的BOOX Pencil電磁觸控筆,隨時都可以劃線與註記。 MooInk Plus 2 的特點是左右兩邊皆設有實體翻頁按鈕,操作上更靈活;而且內建儲存容量高達 64GB,即使下載畫像或有聲書也不用擔心不夠容量。 E-Ink電子墨水屏:顯示出白色或者黑色,視覺上與實體書更相似。
kindle vs kobo: 尺寸大小
最後還是被 Kobo Aura One 吸引, 7.8 吋的熒幕 + 230g 極輕機身相信硬件上沒有別家可取代了。 kindle vs kobo2025 更重要的是香港有書局代理,價錢跟官方定價一樣,8GB 版本只售 $1,899,對比 Kindle Oasis 2 的香港「食水價」實在便宜太多。 相信很多人第一臺 E-ink reader 都跟天恩一樣選擇了 Kindle Paperwhite。 有了電子書閱讀器之後,沒時間就不再是無法閱讀的藉口了,一起用它升級自己的腦袋吧,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祝大家透過閱讀通往更寬廣的世界以及更好的自己。 但是Oasis 3金屬外殼的設計,拿在手中不像其他閱讀器的塑膠材質那麼有安全感,就像手機一樣需要加購保護套才會比較安心。
kindle vs kobo: 電子書閱讀器品牌2. 樂天 Kobo:豐富中文藏書量
Kobo Sage有不少優點,惟其機身較重,帶出街使用或會不方便。 樂天kobo旗下2020年最新款「kobo nia」回歸為6吋螢幕機身,主打適合入門者的「第一臺電子閱讀器」,在定價上也相當親民好入手。 尺寸約16x11cm,重量僅172g,要放入包包隨身攜帶完全不構成阻礙。 由於其入門定位等級,螢幕解析度下降為212ppi,較適合閱讀散文、小說等純文字書籍,8G容量如果只下載純文字書籍,也能保存約6,000本推薦給想體驗電子書但預算有限的使用者。 如果你像小編一樣主力看中文電子書或漫畫的話,Kobo Aura One 是現時最好的選擇,熒幕大小跟重量差不多是最完美比例,大得來又保持輕量方便單手閱讀。
kindle vs kobo: 電子書閱讀器推介. Readmoo讀墨:mooInk Pro 2 (10.3吋)
讓類翻書觸感更上一層;而改進過去電子閱讀器僅能直立閱讀的不便,增加可翻轉閱讀功能,無論直式橫式都能自動調整版面。 kindle vs kobo2025 若喜愛在浴室一邊泡澡一邊閱讀的人,kobo kindle vs kobo forma具有IPX8等級防水功能及不到200g的超輕量重量,可以說相當便利。 kindle vs kobo2025 在容量上除了8GB之外更提供32GB的大容量選擇,且是kobo首臺支援雲端儲存服務Dropbox的款式,是一款輕便且功能強大的旗艦等級商品。
kindle vs kobo: 最新影片
而 Kindle Oasis 2 小編覺得最麻煩是換手時候需要先反轉,過程中終斷了閱讀很掃興。 如果你看的是比較複雜及體積大的圖文 PDF 的話 , 那 Kindle Oasis 2 會比較適合。 可以把它當成你的第一臺電子書閱讀器,習慣了電子書之後再購買更進階的機種。 「kobo clara」雖是kobo早期發表的機種,卻有著系列中最輕盈的166g重量,kobo clara不僅攜帶方便、單手閱讀也不構成問題,很適合想要隨時在火車、巴士上閱讀、打發時間的使用者。 與kobo最新發表的nia比較起來同為6吋機身,卻能以平實價格擁有300dpi的高解析度,可以說CP值表現不俗。
kindle vs kobo: 電子書閱讀器推介. Readmoo讀墨:moonInk S
Readmoo讀墨來自臺灣,因此有相當豐富的臺灣及繁體書資源,旗下電子書閱讀器系列主要有moonInk、mooInk Plus 及mooInk Pro。 值得一提的是,Readmoo讀墨特別提供家庭帳號方案,一個家庭帳號可給4個大人、2個小孩,成員之間可互相借閱書籍,非常方便。 實體翻頁按鈕的好處是手指可以完全不用移動位置就能翻頁,不像觸控屏幕,可能不小心碰到屏幕便會翻到下一頁。 不過其實這個功能也要視乎用家的使用習慣,像是編輯自己正在用觸控屏幕的電子書閱讀器,使用上也沒有遇到任何不便。 除了這7臺S女王推薦的閱讀器之外,讀墨Readmoo在2020年底推出新的彩色機種mooInk C的預購,雖然目前預購已結束,但也許將來會再有彩色電子書閱讀器的消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持續觀望看看。
kindle vs kobo: 封閉式電子閱讀器推薦!Kobo、Kindle、mooInk三大品牌一次比較!
看漫畫的話,根本看不清細字,就算 Kobo kindle vs kobo Aua One 7.8 也是剛剛好。 Oasis 3代是Kindle最好的機種,除了閱讀速度最流暢之外,Kindle Oasis 3代的手感也是S女王最喜歡的,實體翻頁按鍵的回饋感很好,做筆記更靈敏省時,機身的設計讓單手持握相當順手。 如果要形容的話,這款閱讀器就像是精品,無論是功能或設計感都可以稱的上是電子書閱讀器界中的iphone。 這臺mooInk S的螢幕尺寸只有6吋,小於一般A4尺寸的紙張,看起來就會比一般紙本書小,如果你喜歡小巧的閱讀器,想要單手拿著閱讀、可以收進口袋,方便隨身攜帶的話,這臺mooInk S就會滿適合你的。 缺點是它的邊框比較寬,螢幕看起來就會更小,如果你是能接受口袋書尺寸的讀者再考慮它喔。 為kobo高階定位機種的「kobo forma」吸睛特色便是新增了實體的換頁鍵。
由臺灣出品的Readmoo MooInk電子書閱讀器很適合喜歡閱讀中文書的用家,它提供全臺灣最多繁體中文的電子書,同時提供閱讀平臺讓讀者評論、註記及分享。 Readmoo MooInk S採用6吋解像度300 ppi電子墨水螢幕,並具有閱讀燈和色溫調節功能,其儲存容量更達32GB。 不過Readmoo MooInk S現時未能支援有聲讀物,亦不能閱讀英文書籍,同時沒有實體翻頁按鈕和防水功能,如果不追求太多功能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型號。 這是由樂天Kobo新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同時亦是全球第二大的電子書平臺,且中文書藏書量多,非常適合愛看中文書的朋友。 Kobo最值得注意的是它能安裝OverDrive,即是可向公共圖書館借閱電子書,同時也可在閱讀英文書時用英漢字典功能查詢單字。 Kobo Sage屬於Kobo電子書閱讀器的旗艦機,配備了8吋螢幕,支援自動調整自然光功能,同時配備了翻頁按鈕和觸控筆,用家可以在有需要時將其變成電子筆記,做到一機兩用。
因此除非很肯定只會需要閱讀純文字書籍,否則建議還是以大容量來優先考量。 「電子閱讀器」可以將多種類書籍全部收納在同一裝置中,螢幕採用特殊的電子墨水,即使長時間閱讀下也不容易眼睛疲勞;可調式排版則便於閱讀各類型書籍。 還具有輕薄短小、方便攜帶的特性,加上功能專一,不會分心玩遊戲或被即時通訊軟體所幹擾,以上優點都讓成為3C新寵。 這裏小小解釋一下,因為這三家的閱讀器都是封閉式的,也就是基本上只能看各自的平臺上買的書,但注意,只是“基本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