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K9 Optical全區支援防鬼鍵的技術,不論是哪種按鍵組合都不會發生衝突,可以確保玩家的指令準確輸入。 玩家們對於鍵盤、滑鼠、耳機麥克風等電腦周邊配備廠商,從基本的鍵盤乃至高端的遊戲鍵盤甚至是電競滑鼠皆有涉獵的Logitech,想必各位玩家們對於他們家的產品一定相當不陌生,近年創立自己的「G」系列品牌後,整體具有更電競的表現。 此次Romer-GLinear 軸的代表為自家的G512 Carbon。 在鍵盤本身採用航空級的5052 鋁合金,不只增加其耐用度、剛性,連質感表現也大幅提升,在鋁合金的表面亦有金屬髮絲紋的設計。 且G512 Carbon 能夠支援RGB 燈效,可以選擇預先設定背光或是動態效果,能夠再搭配LIGHTSYNC 技術,此項技術能夠動態的與玩家進行的遊戲連動且變化,提供玩家們最好的RGB 體驗。 又是一家臺灣好品牌,Ducky 已在電腦周邊耕耘一些時日,鍵盤、滑鼠的品質都頗穩定,深得 ptt 鍵鼠版鄉民們的喜愛。
- Enter the Box, let you know more。
- 一般而言,如果鍵盤上面的鍵帽是 PBT 的話是比較好的,但其實還是要看你喜不喜歡那個打感。
- 那由此可看出,鍵盤會有如此多種的價位主要差異在於鍵帽材質/設計、軸體、RGB 燈以及鍵盤本身的作工設計等,而這鍵盤上各個零件的功能多寡、品質,甚至是 Logo 都會與它的售價有關係。
- 因造價高昂,採用此科技的鍵盤多應用於大型電腦之終端機或其他高階電腦,軸體下方使用電容偵測。
- 靜音黑軸在總行程上比黑軸縮小了0.3mm, 觸發行程上略微縮小0.1mm, 基本上與MX BLACK黑軸的手感無異, 不過消除了部分噪音外, 使用過程重不會被機械鍵盤敲擊聲所幹擾。
- 推薦給需要「手速」的各類型遊戲,不論是MOBA、FPS或是即時戰略的遊戲玩家們。
- 在此類型軸體還有2種不同的特殊軸體,首先幫各位介紹的是Cherry MX黑軸,與其自家紅軸相同的觸發鍵程與總行程,但彈簧的長度和觸發力道不同,需要更大的敲擊力才能觸發訊號。
動力密封運作原理就是透過葉輪這一設備,使機體內部介質壓力下降,進而使介質遠離軸封達到密封效果,比起機械密封,動力密封成本不高,只不過使用壽命也較短,常應用於顆粒較大的介質,例如:礦漿。 軸封的概念又以機械密封為最大宗,以彈簧等力將動環與靜環兩相結合,進而達到密封的設備,就是機械密封。 機械密封具有很長壽命長、防漏效果佳等優點,並且可以針對不同介質而採用不同材質的密封環,如:耐腐蝕的石墨、耐熱不易膨脹的碳化矽、抗顆粒沖刷的碳化鎢等,儘管成本較高,但配搭性自由度高是機械密封最大的優勢,多用於特殊化工介質,如:石油。 而茶軸、白軸的手感則具有2段式的段落感,在按下鍵帽的過程中,會感到2段不同的力量回饋,茶軸的觸發壓力與最終壓力(按到底)分別為45g、60g,白軸則為55g、65g。
機械軸: 電腦控溫與機械控溫有什麼區別
I-Rocks機械軸以官方提供的數據做比較,不過在官方並無提供從按下鍵盤的順鍵直至放開瞬間的觸發力道圖形,筆者只能夠透過簡單的數字為玩家們介紹。 機械軸 其中在觸發力道最輕的為逸軸的40gf,依序為50gf的煉軸、60gf的韻軸最後則為75gf的重青。 鍵軸的基本結構是由底座、彈簧、軸心、軸帽所組成的,其中底座和軸帽扮演的是固定的角色,基本上是不會變的,不同的軸主要就是彈簧和軸心不同才會產生不同的手感,其中黑軸的彈簧和青、茶軸不同,圈數較少,按壓起來的反餽力道會比較強。 而青軸的軸心又和黑、茶軸不同,多了一個分離式的卡榫,也因為這個小機關,讓青軸打起來會有很吵的「卡卡聲」。 茶軸就可以說是兩者的混合體,沒有吵雜的鍵聲,又不會像黑軸有這麼強的回餽力道。
儘管紅軸已經是青、紅、茶、黑中比較安靜的機械鍵盤軸體了,但由於紅軸觸底時,打字的聲音還是比較大聲,因此有了靜音紅軸的出現。 無段落感的紅軸,就類似那種無段的音量旋鈕一般,你可以感受到細微阻尼感,跟控制自己決定要出多少力道,打字打久了也沒有太多疲憊感,因此我個人認為紅軸是最適合文書使用的軸種之一。 以我個人來說,紅軸使用久了可是會深深上癮的,用紅軸可以更細膩的感受到鍵盤的鍵程,按下鍵盤的過程也都能細細體驗到按鍵的上下移動。 紅軸無段落感,也就是所謂的「直上直下」,聲音比青軸及茶軸都小聲;而紅軸打起來通常會比茶軸還要輕鬆一些,推薦給打字不想花太多力氣的朋友使用。
機械軸: Filco 為何是信仰?聊聊 Filco 鍵盤到底好在哪裡
茶軸:比起青軸,段落感要弱很多,而對比黑軸,又不是直上直下的感覺,2mm即可觸發,屬於比較奢侈的機械軸。 茶軸是幾種軸中成本最高的軸,為兩段式無聲,也有人反應與薄膜手感相近,同時,茶軸是所需下壓力道最小的一個,因此較適合想要省力的朋友使用。 機械軸2025 有人將其比喻為Cherry的秋天,結合了青軸與黑軸的特點,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茶軸的顏色與秋天的收穫的色彩更為接近。 不過茶軸手感十分接近薄膜鍵盤的手感,因此對於一個長期使用薄膜鍵盤的使用者來說比較容易上手。
同樣屬於線性結構軸體卻被譽為遊戲神器的銀軸, 手感上非常乾淨俐落, 回彈過程比紅軸要強勁一些, 總行程比紅軸短。 這答案還是老話一句,一定要自己打了才知道,每個人所喜好的手感完全不一樣,只有到鍵盤專賣店,全部都打一輪才會找到你的鍵盤,這就跟買鞋子是一樣的。 如果手邊有電腦王舊刊,有關鍵軸的細部可以參考「電腦王42期:自己打一把Cherry鍵盤」的文章。 一般而言,如果鍵盤上面的鍵帽是 PBT 的話是比較好的,但其實還是要看你喜不喜歡那個打感。 所謂的「鍵帽(Keycaps)」,也就是按鍵的帽子,跟我們手指接觸的那的部分,機械軸的鍵帽都是可以做更換的,常見的有 ABS 跟 PBT 這兩種鍵帽。
機械軸: 機械軸封 UA ( EA560 或 HG )
BOX 防水防塵軸,凱華設計出的特殊柱體,據說有九種手感的軸體,色彩辨識一樣以常見的顏色做手感區分,主要也是分為線性、段落、有聲段落三種手感,配合不同壓力克數達到不同手感。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的12種機械鍵盤軸手感對比,機械鍵盤的軸有什麼區別我想大家也已經有了簡單的瞭解,至於你想選擇哪種軸還是要看個人的習慣,並不是說越貴的軸就越好。 黑軸是最經典機械鍵盤的軸, 手感上更偏重於給用戶一種直上直下, 沒有停頓的觸感回饋, 且回彈過程乾爽有力, 通俗一點講就是給人一種直接用手指不停按壓在彈簧上的感覺。
機械軸: 產品介紹/V-Ring﹒機械軸封 V-Ring﹒Mechanical Seal
由於原廠日本ALPS原生軸與簡易軸停產多年,iRocks為複刻ALPS手感,重新設計軸體(十字口)並取得消音專利,2016年Computex推出ALPS手感自有軸。 Cherry MX軸體依據官方數據而論,5款軸當中「青、茶、紅、黑」這4種軸體的總行程皆為4mm,而銀軸的總行程為3.4mm;觸發鍵程以青軸2.2mm為最長,其次為茶、紅、黑軸的2mm,最後為銀軸的1.2mm。 可見銀軸為Cherry MX所特製,另名為「速度軸」,確實在觸發鍵程的表現上較其他軸體還短。 拆解 KT軸,看到結構與 Cherry 軸 真的是大同小異,運作的結構原理都是一樣的,不過可以看到青軸的白色塑料尾端,其實有點上一點油,減少金屬與塑料的接觸面的摩擦。 機械軸 茶軸作為擁有段落結構式的軸體之一, 在手感上更偏重於給用戶一種帶有輕微哢嗒, 較弱段落感的觸感回饋, 可以說融合了紅軸的綿軟手感加上弱化了的青軸段落感。
機械軸: 價格區間
第三種類型為無段落感亦無清脆聲響的軸體,此次介紹的各軸體當中,以Cherry MX紅軸、Raze機械橘軸、Romer-G Linear軸、i-Rocks逸軸為代表。 此種類型軸體本身非常適合MMO PRG遊戲以及文字工作者,使用上無段落感也無清脆聲響,讓使用者們能夠一次按壓到底,不會有半按按鍵的情況發生。 推薦給MMO RPG玩家,以及開放式空間的文字輸入者使用。 讀者們是否已經理解,機械式鍵盤與其他種類鍵盤有著什麼不同優勢呢? 經常能見到的薄膜式鍵盤,本身的按鍵回饋感較差,需要留意自己是否有按到按鍵或是否按錯,一整天使用下很容易造成心理疲勞。
機械軸: 機械鍵盤全能型選手:黑軸
由GIGABYTE旗下電競品牌Aorus推出的K9 Optical,鍵盤採用的軸體是自家開發的機械光軸與紅軸的搭配,鍵帽材質採用PBT材質,與一般的ABS材質相比之下有著更高的硬度以及耐磨度,可以減少鍵帽被磨平的情況;鍵盤本身採用無上蓋的懸浮設計,更俐落的設計才能給予玩家們最好使用的鍵盤。 在電腦連結的部分使用USB 機械軸2025 2.0連接埠,線材為一體式設計,配件提供產品保固書、拔鍵器及十顆可作更換的鍵帽。 鍵盤本身也能夠支援RGB燈效,在單點背光控制支援1,677萬種顏色變化,玩家們可依據遊戲設定,在不同的按鍵當中提供不同的設定以及模模式。
機械軸: 木川KQ400 KQ400N KQ400NE KQ400S 電子加壓馬達 軸承 機械軸封 耐熱軸封 耐熱O型環
比如,長時間使用後段落感變弱、鍵盤出現卡頓且會產生按鍵失靈的情況。 機械軸2025 紅軸用起來較無段落感,按壓手感為輕盈、直上直下,打字聲音比青軸、茶軸都更為小聲,適合不想花太多力氣打字、不追求明顯回饋感的使用者。 現如今隨著電子競技運動及遊戲產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機械鍵盤的關注度是越來越高,購買機械鍵盤的使用者也是越來越多,然而機械鍵盤分為黑、茶、青、紅四種常見的機械軸,這讓很多使用者在購買機械鍵盤時比較困惑。 正所謂工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玩家們在激烈的對抗中,離不開他們的是各種為電競比賽專門設計的遊戲外設,在熱切關注比賽結果的同時,相信廣大電競迷們對喜愛的選手使用什麼裝備也十分感興趣。 隨著Cherry MX軸專利過期,市場開始出現凱華軸、冠泰軸、高特軸、佳達隆軸等以Cherry MX機械軸作設計對象之類似產品,如中國的雷柏公司(RAPOO)推出過使用借鑑Cherry MX軸的TCC軸機械鍵盤產品。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機械鍵盤絕大多數使用Cherry公司的MX軸,專利保護結束後,開始有越來越多不同的軸體出現在市面上(如:凱華)。
機械軸: 鍵盤套用
且在快速輸入或玩遊戲時很容易有「卡鍵」情況發生;最後一點,若是薄膜式鍵盤有單鍵毀損的狀況發生,並無法如同機械式鍵盤一樣單換一個按鍵。 看完軸體介紹與優勢後,我們透過歸納法幫助讀者統整最適合自己的鍵盤。 Romer-G機械軸以官方提供的數據做比較,Linear的觸壓力道比現較為線性,本身也只需要45gf即可觸發訊號;而相較於Linear較有段落感的Tactile則需要55gf纔能夠觸發訊號,雖然比起Linear增加了10gf,但其實按壓後是感覺不太到明顯差距。
機械式鍵盤每個按鍵的「鍵程」有所不同,鍵程所代表意思:按壓按鍵至底時軸體所經的路程;大體上分為兩種:「觸發鍵程」以及「總行程」,此次透過官方所提供的數據作為依據,藉此相互比較,以此窺探在相同的手速之下,鍵程本身對於按鍵的影響。 靜音黑軸在總行程上比黑軸縮小了0.3mm, 觸發行程上略微縮小0.1mm, 基本上與MX BLACK黑軸的手感無異, 不過消除了部分噪音外, 使用過程重不會被機械鍵盤敲擊聲所幹擾。 買機械式鍵盤的時候老闆有可能會問你要不要N-Key,有N-Key-RollOver的鍵盤可以讓同時按下多個按鍵不衝突。 機械軸 大部分的鍵盤都是沒有N-Key,在玩遊戲有時按著方向鍵又要按攻擊時可能就會有按不出來的問題,不少鍵盤同時按3個鍵可能就只會出來2個鍵的訊號,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鍵盤廠商就要針對電路做特殊的設計才能支援多鍵同時輸出,而有N-Key的鍵盤也會因此貴上個幾百元。 機械式鍵盤大部分都是指Cherry軸為主,也有ALPS軸、還有價格更高的靜電容量無接點式(這不算機械式),如果是一開始入門,筆者建議由Cherry軸來挑選即可,Cherry軸主要分為茶軸、青軸、黑軸、白軸、紅軸,其中茶、青、黑軸是最常見的三種,這三種軸又有什麼不同?
機械軸: RGB 機械鍵盤(會發光的)
N-Key鍵盤要使用PS/2接頭才能達到104鍵同時輸出,如果買了N-Key版本記得要使用PS/2接頭。 ▲由上而下為:未拆開的「鍵軸」,分解後的「軸帽」、「軸心」、「彈簧」、「底座」,最下面則是導電用的金屬片。 一組品質尚可的鍵帽大概 500~800 元之間,許多都落在 1,000 ~ 2,000 元之間,更貴的甚至會到 機械軸 3,000 元以上,甚至比鍵盤還貴。 如果鍵帽不喜歡倒也不用著急,如果你是買一般配置(104 的 US 美規配置),你是可以很輕易地換鍵帽的,如果不是的話也別緊張,你依然會有方法可以更換。 但有捨就有得,你增加了靜音,一方面減少了手感;那一塊緩衝墊對於手感的打擊我認為是巨大的,很像所有鍵下面都黏了一個橡膠(實際上也是),因此很多注重手感的人都不太喜歡靜音紅軸。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製造機械鍵盤軸的廠商很多,像是羅技(Logitech)、雷蛇(Razer)、凱華,很多人都有自己製造的機械鍵盤軸種,Cherry 軸也遠遠不只這六種而已,只是列出現在市場上最容易找到的軸種,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