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安排來到新埔旅遊,一定要推薦給各位的就是這間新埔柿染坊,雖然已經很久了,但是知道的人真的很少,因為新埔柿染坊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隱密,從外觀看上去更像是廢墟,加上網路的資訊真的很薄弱,所以經過的人往往會直接擦肩而過。 位於百年校園新埔國小旁,是間祖傳三代的百年豆腐老店,除了製作豆腐之外,還有豆漿、豆腐乳…等,一進門就可以看見製作過程,每樣產品都是純手工製作,這天我們也品嚐了新鮮出爐的豆腐和豆花,原來剛做好的豆腐如此美味,至今仍然回味。 鮮綠未熟的柿子榨出的柿汁是綠色的,新鮮柿汁馬上染布,看起來會是透明無色,但曬了幾天後柿染布會慢慢顯色。
一般來說,一塊柿染布需要約7個完整的日照天,顏色越曬越好看的特性,也讓柿染有「太陽之染」的美譽,而柿染布完成後則以醋酸銅、醋酸鐵等進行固色。 作為天然染料,不含NPE、塑化劑等環境賀爾蒙的柿染布,擁有耐髒、防臭、涼爽等優點。
新埔柿染坊: 許傑, 旅行圖中。
進入館內,首先見到由柿子當染劑製成的周邊商品,種類眾多,有零錢包、提袋、遮陽帽、衣服、坐墊等,再往內走,還有一間更大的商品展示區,裡面所有商品也都是使用柿染的創作,這些商品的共同特色就是有著自然高雅的黃褐色。 新埔柿染坊 園區欣賞曬柿餅的最佳地點在廠房的2樓,居高眺望,一大片曬柿子的季節風光在眼下延展。 由於日曬的時間長短不同,這些柿子也呈現不同顏色,從淺黃到深黃,自成迷人畫布,加上大曬場後方就是山林,整體景色十分紓壓。 若想了解這些柿餅的製作流程,可再往屋內瞧,裡頭有多位員工正努力切削剛採摘來的新鮮柿子。
- 【大紀元2022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臺灣新竹報導)時序將進入秋分,又到了柿子的季節,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12年前在新竹縣政府及新埔鎮公所的協助下,成立新埔柿染坊,率先開創臺灣柿染工藝之路。
- 邱子維及柳家右就讀玄奘大學時期,因為參與學校107、108年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讓他們認識到新埔柿染文化及社區協會所成立的「新埔柿染坊」。
- 包袋產品5款:書包概念的斜揹包、淑女肩揹包、柿染套藍染的斜揹包、桶型肩揹包、淑女提包。
- 其實所謂的新埔老街不像是大家對“老街”這兩個字既有的印象,新埔老街沒有多樣化的商家,也沒有過多的人潮,這裡很靜,在街上可以看到非常傳統的建築,與其用新埔老街來形容,那我會叫它新埔小徑。
- 冰棒、洛神花冰棒、洛神花茶、柿乾養生雞湯、小喫、合菜等,在水果產季中並有水果禮盒伴手禮。
其次,工坊也在柿染布量產的染製程序上,下工夫進行改善,目前已經朝向染製大布塊的方向努力,增加一種款式生產多件作品的量產目標。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在2009、2010年兩度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2012年再度以「柿染新藝──新埔柿染工藝推廣計畫」入選,持續展開技藝研習、產品開發、體驗推廣的工作。 在技藝研習方面,本年度的重點是技藝的提升,導入不同層級的工藝技術,活化柿染工藝,提升生產技術與產量。 規劃的研習課程,著重在設計能力的養成、染色技術的精進、布偶製作、包袋和家飾品的製作四個項目。 在柿染之外,研習課程也邀請設計及製作專業老師授課,加強設計概念與商品製作的能力,提升成品的質感與美感,進而設計屬於柿染的獨特商品,以發展自有品牌為目標。 這項「柿染新藝──2012新埔柿染研習課」,總研習時數合計102小時。
新埔柿染坊: 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 新埔柿染坊開幕
餐廳販賣的招牌菜是放山土雞、筍絲扣肉、脆腸薑絲等,最適合外地客大啖美味道地的客家菜。 接下來逛到掛著「復興戲院」招牌的水泥建築,現已轉型為「湖口風情」,除了販賣客家美食,同時也是間傳統民俗文物館,有許多早期的客家收藏品。 別以為柿子只是好喫的水果,其實柿子還能成為染料,染出美麗的大地色彩。 離味衛佳不遠處的「新埔柿染坊」,是全臺最大的柿染坊,據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染坊前身是養老院,難怪能擁有如此寬敞的空間。
鍾夢娟表示,韓國柿染喜歡用新鮮柿子汁,日本柿染則喜歡用陳年柿汁,柿汁放久後因為內含果膠而凝結成凍,但陳年柿汁會有味道,因此柿染選擇折衷路線,目前常用柿汁都是這一兩年內榨好的。 當時鎮公所人員相當驚訝,也萌起想發展柿染的念頭,但臺灣當時無人做柿染,染布多以藍染或植物染為主,鎮公所人員請來天染工坊的陳景林教授進行輔導,才開啟了新埔鎮的柿染之路。 然而,柿染坊目前僅有4位專職員工,人力資源的不足加上柿染製作本身耗時又耗工,導致柿染產品的產量較少,單價偏高。
新埔柿染坊: 新竹、新埔一日遊|九降風吹吹!巡遊三街六巷九宗祠・10個新埔景點、交通、美食、住宿
在臺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舉行的「臺北路平迎好客──千人柿染」,也讓更多人認識並體驗到? 柿汁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和膠質,用於染色可使纖維產生優異的色牢度,耐洗耐曬,時間越久顯色越深,並可染製出類似皮革的質感。 染成的顏色從土黃、黃褐、深褐、焦褐到灰黑,雖然彩度不鮮豔,但素樸、沈穩、厚重、堅實是它的特色,正好與在地客家人勤勞、篤實、純樸、硬頸的族羣特質相互呼應,最適合發展為社區的特色工藝。
新埔柿染坊: 新埔柿染坊:柿子居然可以染出充滿無印良品風風格的生活物件
新埔鎮長林保祿手拿着柿染布做成的手提包說,柿餅是很環保、很健康的食物,生產柿餅的殘餘物──果皮,取濃縮汁液成爲柿染的染料。 (林倩玉/大紀元)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理事長蔡玲慧表示,相較於其它植物染曬太陽會褪色,柿染不僅能日曬,且越曬越顯色、越漂亮,因此柿染在日本被叫做“日光染”,在這裏則被稱作“太陽之染”。 此外,柿染的牢固度非常好,與其它植物染結合,相輔相成的結果,不但能增進其它植物染的附着力,也讓原本顏色深沉的柿染變得更多彩。 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除了有三合院曬柿子之外還有製作柿子餅的過程,另外還可以參觀柿子園,旁邊有小喫部提供客家料理,最後還可以買一些伴手禮回家,很適合 …
新埔柿染坊: 新 埔 合 佳 柿餅在【新竹新埔景點】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柿餅節,曬柿子的討論與評價
這次的「好柿連連.染藝遊」讓我們深入了新埔在地文化,也品嚐了當地的好滋味,行程規劃得相當棒,計劃新埔小旅行的朋友就這樣玩吧,保證一整天不無聊呢,與大家分享囉。 說到新埔柿園,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味衛佳了,來這不僅可以散步於農園之中,還能看見結實累累的柿子樹及壯觀的曬柿場,是個好拍又可以品嚐甜美柿餅的好地方,不過也因為太熱門了,所以假日總是滿滿的人潮,建議平日前往,逛起來會較舒適喔。 新埔柿染坊2025 新埔擁有豐富深厚的文化,散步於老街上可以看見保存的宗祠,都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古蹟,三街、六巷、九宗祠的歷史文化等著大家來探訪。 一旁的牆面介紹了新埔的歷史沿革與人文、窩湖聚落、產業發展等,原來新埔的農業不僅有柿子,還有稻米、茶葉、柑橘、水梨和蔬菜呢。 到柿染坊不僅可以認識柿染,還可以體驗有趣的DIY,真的相當推薦,到新埔旅行的朋友一定要將這裡列入必訪行程。
新埔柿染坊: 新竹景點 | 北埔冷泉 …
忙了半天,最後總算完成了,大家興高彩烈地秀出自己的成品,我對於自己的作品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製作過程非常有趣,感覺也非常有成就感。 新埔柿染坊 在進行柿染DIY之前,老師先為我們介紹各種柿染的製作材料,柿液裡面只要加上不同的植物或是材料,就可以變化出不同的顏色。 新埔柿染坊是臺灣柿染的發源地,他們以「手感溫度」及「友善環境」為理念,分享柿染的工藝之美,並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新埔柿染坊: 美食 旅遊 美妝 生活部落客
由這些成果可以發現,柿染文化協會的新埔柿染坊已經擁有微型文創產業的潛力。 藏身於新埔的南園人文休閒客棧,由臺灣築大師漢寶德先生設計建造,流水穿過小橋,繞著傳統中國建築遊走,細節大量使用閩式紅磚紅瓦、臺灣檜木等在地素材,更多了些臺灣特有的雅中帶喜風格。 The one南園不僅傳遞中國建築優美,同時也將餐飲、住宿、文藝納入,使得南園人文休閒客棧,為臺灣首座導入文化創意與品牌概念的體驗園區。 新埔為小而巧的客家市鎮,得天獨厚的丘陵地形,配合乾燥少雨的氣候,擁有曬製柿餅的良好條件,因此新埔鎮所生產的柿餅特別香Q好喫,遠近馳名。 而粄條是客家莊裡的拿手絕活,在來米製作的粄條加上獨門醬汁,味道是其他地方難以匹敵,衍生出「北新埔、南美濃」的俗諺,道出客家代表風味! 水煙腸是新竹客家莊受歡迎的手工小菜,嚼勁有肉香的口感,一碗粄條搭配一盤水煙腸是最MATCH的搭檔,是新竹在地獨特的飲食文化,到了新埔不能錯過。
新埔柿染坊: 【遊記】新竹「百年書院柿染手作文創輕旅行」.柿餅/仙人掌/老街/書院〃一日小旅行
由於柿染調性沉穩厚重,成品的色彩深度與牢度,足以和其手工染坊強調多色相、華麗、輕柔等特色做出區隔,而且柿染手感特殊,染成後布面呈現如老皮革般斑駁不均,具有獨特的美感,這些特色都是產品設計開發時的重點。 新埔柿染坊 柿染的紋樣則採用具有新埔在地特色的元素,包括傳統民俗樣式──如義民廟和宗祠建築的雕刻紋飾、傳統店家的圖像,以及主要農作物──柿子、水梨、柑橘等造形,使? 新埔柿染坊 在本次計畫中,共研發設計完成特色商品5款:貓咪手腕墊、十二生肖系列、茶具袋、筆記本、五彩絲巾。 包袋產品5款:書包概念的斜揹包、淑女肩揹包、柿染套藍染的斜揹包、桶型肩揹包、淑女提包。 其中貓咪手腕墊具有現代生活的實用性,五彩絲巾靈感來自新竹縣鳥五色鳥,各款揹包呈現? 染的多元樣貌,桐花杯墊是低價的生活品,無憂抱枕與在地書法家合作,枕套和被套則是將「太陽之染」(柿染日本別稱)的溫暖帶入家中。
新埔柿染坊: 政府把關,種電沒煩惱?40分鐘關鍵會議,拍板允許屏東特權
「森林鳥花園」除賞鳥外,還有一座長達20公尺、高約2層樓的超長溜滑梯,深受大家喜愛。 新埔柿染坊 來到「森林鳥花園」,爸爸媽媽完全不必擔心戶外諸多不便,因為園區除設有哺乳室與自助式用餐區外,還貼心規畫了空間寬敞的兒童遊戲區,並準備了積木、家家酒等玩具一應俱全。 書院之所以稱之為書院,其因是這個建築物過去曾經扮演新竹關西羅氏家族內私塾的角色,所以文史工作者才這麼稱呼。
新埔柿染坊: 新竹旅遊|好柿連連.染藝遊-農藝小旅行,宗祠古蹟巡禮,品嚐客家美食,柿染DIY-為自己柿染T,造訪新埔打卡熱點-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
柿染坊未來也希望能與職訓中心合作,進行工作坊的培力,提升生產技術及產量,加強設計概念與商品製作的能力;也希望能夠降低組織成員的年齡層,招募年輕新血,帶來新觀念及新手法,為柿染坊注入新的活力。 臺灣早期柿餅是以懸吊日曬風乾的方式生產,完全看天候的狀況決定乾燥的時間,往往要20幾天方能完成,之後生產方式的改進,以至於到現在的情形,都是先人智慧及經驗的傳承,就如同來臺後的第三、四、五代相傳一樣。 離開新埔,接下來直接前往湖口老街走走,這是一條距離不長卻充滿濃濃客家風情的老街,全長約300公尺,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了街頭、橫街及新街3條街,非假日時段人少,洋溢著一股古樸寧靜的氛圍。 全臺主要柿子產地分佈於新竹、苗栗、臺中、嘉義,其中又以新竹最為知名,且佔全國總產量約9成。 目前新竹主要栽種的柿子品種多為石柿、牛心柿,並依照品種不同,會陸續在9~11月成熟。 資訊:週一~日08:00~17:00(12:00~13:00午休)。
每年的九至翌年一月來到新埔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映入眼簾的盡是一幅幅詩情畫意 … 冰棒、洛神花茶、柿乾養生雞湯、小喫、合菜等,在水果產季中並有水果禮盒伴手禮。 HI HI 我是乙瑄,這次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有趣的DIY體驗活動,這是新埔柿染坊非常受歡迎的柿染DIY。
新埔鎮地處丘陵,乾燥少雨的氣候及每年9至12月的九降風等自然條件,讓「柿餅」產業已持續有170餘年的歷史。 新埔柿染坊2025 新埔柿染坊系利用原仁愛之家的閒置辦公空間,活化利用作爲染坊的工作坊、展示室、DIY教室與戶外晾曬場所,並推出柿染製作的衣服、皮包、杯墊、手枕等文創商品。 目前在2樓的“擬真食物展”,展出以柿染創作出的年菜、夜市小喫、古早味零食等,栩栩如生的模樣,也讓楊文科一行人大呼驚喜,讚歎柿染創意的多樣性。
餅產業充分結合,在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的柿餅季節中,設計不同的DIY體驗內容,開發豐富實用的柿染商品,並結合藝術家以柿染營造裝置藝術,融入曬柿餅的環境景觀,增添柿餅季節的視覺饗宴,讓訪客留下永恆記憶,同時提高新埔?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地區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侯,是柿子的生產地,在百年前已是臺灣柿餅產業的重鎮,柿子的果皮也被研發作為柿染的材料。 2005年5月,新埔社區婦女及柿餅業者成立「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協會成員共有30名,其中包含理事長1名、總幹事1名、常務理事2名、常務監事1名、理事6名、監事2名。 透過柿染將客家精神、文化之在地特色融入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創造與時俱進的新埔在地生活美學。 同時關注友善環境及婦女平權等社會議題,期望透過柿染能夠為地球與社會盡一份心力。
新埔柿染坊: 協會、柿染坊十年走來,樸素柿染布越來越時尚
且柿汁的原料不需要很多,雖然不是四季都有柿子,但產季所剩下的廢棄柿果,其柿汁可以提供一整年的用量。 新埔鎮旱坑裏寶字號柿餅的先祖在大陸時即已開始作柿餅,目前還擁有來臺祖栽種的百年以上的老柿樹。 果園有200多棵石柿樹,目前結果纍纍,自產自銷,由於技術的傳承,口感特佳,經常趕不上發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