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世貿中心正正對著避風塘和維港景色,最近進駐的「南海二號」坐落於這庭摩天大廈的12樓,將維港海景盡收眼簾! 餐廳主打精緻中菜,同時融入各款季節食材和注入東南亞元素,推出新式菜單包括平原香妃雞 、祕製斯里蘭卡- 尼甘布港風味肉蟹二食、馬六甲小茴香牛尾牛肩肉配手抓餅等,種類豐富。 和和旅宿是位於臺中市后里的一間民宿,周邊有麗寶樂園和原慈濟宮等景點,距離不遠,可以乘巴士到達。
餐廳主打法式地中海美食,招牌菜式包括地中海焗蔬菜千層(Vegetable Tian)、烤法國鱸魚和茴香酒燒大蝦搭配扁意粉和普羅旺斯番茄(Pastis Flambée Grilled 靚餐廳 Prawns)等。 后里柚子民宿位於臺中后里區的絕佳位置,距離臺中火車站相當之近,鄰近逢甲夜市、廣三崇光百貨等景點,交通便利方便一眾旅客。 民宿以清新的文青風格為裝潢設計,部分客房更可看到摩天輪,房間乾淨整潔,獲不少住客好評。 於Agoda獲得9.8/10的超高評分,而酒店的服務質素更獲得10分滿分,不少人都讚賞民宿的環境潔淨衞生,同時老闆娘更會主動協助旅客的不同需要,令他們擁有更好的住宿體驗。
靚餐廳: 浪漫餐廳【4】人氣270度海景餐廳
餐牌上的178樣菜式全部味道幾十年如一,除必試蛇羹之外,其自家製的臘腸膶腸飯也令人回味無窮。 R&B Research & Bakery主要提供新式及傳統美國菜,份量亦夠大,啱曬假期拍完一日拖後,幫女仔攞足一日戰利品的男生。 餐廳雖是主打中式素菜,但大玩中西合璧,就連裝修也以糖果粉色與綠色為主,夢幻少女感十足,不說的話還會以為是一間Cafe呢。 而餐廳亦設下午茶套餐,啱曬行街行到太累時作休息之用,順道打打卡。 靚餐廳2025 Cafe 旁的窗戶可以看到海景,馬上放鬆了下來,感覺自己好像在度假一樣。 餐廳招牌之作一定要數「Cold Seafood Platter」,由大廚精心挑選新鮮花蛤、青口、蟹、大蝦、翡翠螺等,配上特製雞尾酒汁,令食客食慾大開。
餐廳享有270度景觀,將維多利亞港與其鄰近繁華的都市景緻盡收眼底。 The Chop House 是Wooloomooloo Steakhouse的姊妹店,但走的路線是美式扒房餐廳。 肉類菜式頗多,例如草飼西冷牛扒、慢煮雞、烤豬肋骨;也有漢堡包、意粉等主菜,全部以美式大大碟的Sharing Plate為主,適合多人聚會,叫幾碟齊齊分享。 位於K11 MUSEA 的意大利餐廳VELO Italian Bar & Grill,環境寬敞,座位舒適,走高級西餐廳格局餐廳有自助餐及下午茶供應,Buffet由11點開始供應到3點,可任食2小時。
靚餐廳: 海景餐廳8.金鐘「Mr Tomahawk Member of Louis Steak House」二代接手 經典斧頭扒
酒吧的位置採用大型透石膏,自然生成的紋理配合燈光,營造迷人的視覺效果。 位於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 Amber 是城中少數堅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高級法國餐廳,連續14年贏得米芝蓮兩星殊榮,並於 靚餐廳2025 2022 年摘得米芝蓮綠星。 你可以在優雅用餐區內享受主廚 Ekkebus 運用精心採購的食材,以法式烹飪技術炮製的味覺盛宴。
- 位於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的 Amber 是城中少數堅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高級法國餐廳,連續14年贏得米芝蓮兩星殊榮,並於 2022 年摘得米芝蓮綠星。
- OVO Cafe 店舖的內外均以森林感的植物為擺設襯託,餐廳內有多種花藝裝飾。
- 店子設有兩層,大部分位置都可透過偌大玻璃看到維港及對岸尖沙咀景色。
- 海景餐廳不一定走高價、formal路線,在將軍澳也能找到美景美食好去處,風格輕鬆又不失優雅,如果你想過一個悠閒下午或傍晚,這裡不會讓你失望!
- Aqua同時提供意大利和日本菜式,並由兩位不同的行政總廚帶領立的烹飪團隊,務求將上乘的新鮮食材原味呈現。
- 一上桌已急不及待開動,滿滿一盤盛著多款時令海鮮,包含龍蝦半隻、蜆、青口、蝦、魷魚、辣肉腸、粟米和薯仔。
這間臺中酒店距離臺中火車站大約8分鐘車程,而且位於宮原眼科附近,方便前往柳川水岸、第四信用合作社等景點,以及大歎美食。 於Agoda獲得8.6/10的評分,有住客表示曾因訂錯日子差點不能入住酒店,不過酒店的職員十分用心,協助住客最終解決住宿的問題,而房間亦打掃得十分整潔。 位於臺中車站附近的植光花園酒店,是由一棟擁半世紀歷史的古建築改建而成,保留舊建築的面貌之餘,內部採用前衛設計,配以綠色植物來點綴,極具溫馨感覺,入住後打卡感爆滿,怎樣拍都非常好看,而且房價相對便宜,高性價比。
靚餐廳: 特色餐廳17.La Favorita
酒店設計溫馨,客房以簡約風格裝潢,明亮舒適,提供休憩放鬆的環境,是旅人之選。 餐廳由英國名廚Simon Rogan創辦,以不時不食(farm to 靚餐廳 table)為餐飲概念,嚴選香港本地最新鮮時令的食材來炮製餐廳。 Farm to table概念除了在佳餚中可見,還能在餐廳各處找到蹤跡,每張枱上的小盆栽,加上天花乾燥植物裝飾,令顧客恍如置身農場,從鬧市中就會一點小清新的感覺。
你可在舒適放鬆的客廳 parlour 享用全日供應的美味簡餐,或在飯廳 dining room 享用精緻的單點菜式;地下更有露臺可作戶外用餐。 推介包括自家製法式冷肉批、祖傳番茄批伴布袋芝士、夏洛萊牛柳伴青胡椒醬及小薯仔、香烤法國小牛胸腺伴小薯團等。 甜品不可錯過 Julien 母親的食譜炮製的法國經典貝殼小蛋榚及家傳乳酪蛋糕伴乳酪雪榚和糖漬檸檬。 坐擁維港醉人景緻、選址銅鑼灣嶄新地標V Point頂層,主打西餐扒房滋味的ALTO,加入法國及亞洲元素把經典重新演繹。 餐廳室內裝潢由著名產品設計師Tom Dixon旗下的團隊匠心打造,落地玻璃設計讓賓客可把維港景色盡收眼底, 體驗精心設計的尊貴服務。 賓客可考慮在室外用餐區域小酌一杯,在享受緩緩海風同時,和同伴把酒談心。
靚餐廳: 海景餐廳13大推介 戶外露臺望180度海景/中環鬧市喘息空間
於Trip.com獲得4.6/5的高分,住客表示酒店由內到外的設計都十分獨特,惟有人則指職員態度一般。 全新料理西班牙黑毛豬港式叉燒配臘腸煲仔飯更是編輯當日最愛,叉燒外焦內嫩,飯焦又脆又薄;甜品是自家製西班牙香梨雪葩,配上Pata 靚餐廳 Negra House 雪利酒作結。 旅程結束前更可在零售專區享受尊貴購物體驗,將歐洲風味美食帶回家,為這趟旅程劃上完美句號。 除了頂尖粵菜及馳名點心為人稱頌,其他出品如迷你奶皇月餅及 XO 醬同樣是開創潮流,名副其實的半島名物。
靚餐廳: 浪漫餐廳推薦:米芝蓮一星餐廳 – Roganic
意大利粉是主廚熱愛的美食,餐廳提供超過七種全手工巧製的意大利粉,當中包括燴牛膝小雲吞、小龍蝦雲吞和鴨肉雲吞。 Cull N Pistol一向以經典新英格蘭菜式而聞名,最近餐廳加入美國東西岸特色佳餚,為其主打的海鮮餐單升級,連開胃前菜都是份量十足,最適合與家人或三五知己分享。 要數香港最美的海景之一,又怎少得2022年新開業的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酒店內多間餐廳都可以看到廣闊的海景,但追求「新鮮感」的你,當然不可錯過以中菜配海景的體驗。 Aaharn主打泰國菜將當地傳統家庭食譜帶到香港,而餐廳主廚亦曾經獲得「亞洲50佳餐廳」終身成就獎,餐廳仲會提供素食菜單,有興趣可以去試試,按下圖睇餐廳環境。 鮎魚作為前菜一流,鮎魚是日本夏季當造,香甜帶著一絲苦澀的味道,配上脆米餅、紫蘇葉和日本酸梅,喫起來有著多層次的口感。 如果想視覺上有些衝擊的話,會建議你點平原雞,平原雞放在特製木盒中,先掏空洗淨雞腔,再以荷葉包裹的日本米飯、馬蹄、雞肝及鵝肝填入,香烤至鮮嫩多汁,雞肉嫩滑多汁。
靚餐廳: 海景餐廳13.尖沙咀K11 MUSEA「Greyhound Café Galleria」繽紛旗艦Cafe 篤篤車自選泰式雪糕
招牌菜有古法叉燒、蟹釀橙、香醉紅蟳、葵花斬肉和蝦油蝦子蔥油拌麵等。 烏語Floom Floom是一間樓上Cafe,店內提供日式定食,當中最具特色是富士山造型的黑豚肉咖哩飯! 文青咖啡店Urban Coffee Roaster Tst 提供主菜及各類咖啡,店身走懷舊風,門口以白色作主調,配以印花玻璃窗。 裝修像jimmy’s kitchen 那種舊殖民地時代便留下來的老式西餐館一樣,木製的雕花牆,撞上繡了熱帶植物的地毯,讓氣氛典雅中,又帶點隨性,很有一戰前Belle Époque的風格。 雖然說鳥語 Floom Floom 是一間樓上 Cafe,但是店內設計依然十分「骨致」。 另外,在梳化木枱位置是歡迎隨意「搭枱」的,效法外國的做法,歡迎互不相識的客人聊天。
靚餐廳: 浪漫餐廳【10】不時有Live音樂的特色浪漫餐廳
餐廳主打西班牙風情料理,包括西班牙必喫的Tapas(餐前小食)、招牌La Postre 凍肉拼盤。 La Postre在聖誕推出精選晚市聖誕套餐,人均$344起可享用西班牙地道節日盛宴,套餐包送聖誕小禮、即影即有及現金券。 銅鑼灣ALTO海景餐廳位於大廈頂層,坐擁維港醉人景緻,窗外更能將對岸風景及海景盡收眼簾;另開業前重金設計裝潢,天花上有逾200盞吊燈,價值超過百萬,成品亦相當有氣勢! 餐廳為食物客提供一系列扒房滋味燒烤菜式,以及帶有法國及亞洲風情的各式頭盤小菜。 位於山頂的意大利餐廳FIAMMA,此特色餐廳室內設計充滿歐陸風情,以高貴藍色為設計主調,配合橡木及帶有復古風格的藍白圖紋瓷磚,填上幾分暗黃燈光,尤其有情調。
靚餐廳: 海景餐廳推介:Morton’s The Steakhouse
餐廳採用的韓國新鮮走地雞,配合來自韓國濟州島栽培的新鮮蔬菜和20多種天然材料混合而成的祕製醬料,並且使用獨有的專利醃製技術,發酵72小時以上,打造出最鮮嫩的口感和獨特的味道。 接著使用韓國炸鍋進行雙重油炸技術處理,先以高溫油炸方法將雞件炸至七成熟,鎖住肉汁,再以開放式油炸鍋再炸至全熟,並且排走多餘油份。 整個過程需要拿捏時間、壓力和濕度,纔能夠使Yadllie炸雞外脆內嫩! 而荃灣海之戀分店也推出了嶄新菜式,健康版本的韓式炸雞全新登場,增加了香料的用量及減少炸粉的份量,使炸雞口感更鮮嫩,風味更獨特。 鵝鹵宮近日正式進駐元朗形點 I,店名與店內的菜式相呼應,融合了經典和玩味元素,重新詮釋了經典的潮菜。
靚餐廳: 香港最佳日本料理餐廳
必試招牌菜包括正宗北京烤鴨及堂弄玫瑰露叉燒豬油撈飯,兩者均由師傅堂弄上桌:北京烤鴨香而不膩,由師傅把烤鴨片成三碟,分別有鴨皮、鴨胸肉及鴨腿肉。 至於堂弄玫瑰露叉燒豬油撈飯,師傅將玫瑰露淋在叉燒上,隨即點火,玫瑰露之香氣及叉燒的焦香四溢,打卡一流。 甜品也有特色,以中式材料結合西方烹飪元素炮製,包括:腐乳芝士泡芙、花雕話梅雪葩及五糧液朱古力雪糕,深受老饕喜愛。 Wooloomooloo Steakhouse 靚餐廳 是走中高檔路線的澳洲扒房,餐廳主打菜式是經過濕式熟成的澳洲穀飼安格斯牛扒,部位選擇頗多,肉眼、西冷、斧頭扒都有。 店內的威靈頓牛柳亦是招牌菜式之一,外脆內軟的酥皮包著嫩牛柳,再配法國鵝肝、法國野菌、巴馬火腿和紅酒汁,口感豐富之餘,夾雜肉味和菇菌香氣,食後齒頰留香。 Giovanni Pina是意大利百年烘焙品牌,尖沙咀K11 Musea店具有室內與面對商場巨大玻璃球的店外茶座座位,具有歐洲風街燈,充滿典雅氣息。
靚餐廳: Time Out 推介25間香港最佳中菜餐廳推介
Dear Lilly是以情書、首飾盒為主題的頂樓玻璃屋,酒吧中擺放了填滿花朵的復古香水瓶、情書和古董裝飾品,地板更刻有情書摘錄。 店內更有心形復古珠寶首飾盒的廂座,十分浪漫,部分食物都以花為主題,外表吸引,按下圖睇餐廳環境。 Aqua除了是一間別具特色的意大利菜及日本菜餐廳之外,餐廳的上層更是一間酒吧。
靚餐廳: 香港浪漫餐廳【6】FIAMMA 餐廳資料
來自北京的東來順始創於1903年,以涮羊肉鍋聞名,是羊癡的朝聖地。 羊肉均來自內蒙古黑頭山羊, 羶香鮮嫩,薄至透光的羊肉片,放銅鑄鍋涮一涮便可,蘸以古法祕方配製的香濃醬汁,齒頰留香,此外這裏也提供不少香辣菜式如麻辣水煮魚。 創立於1895年,現由第四代後人 Gigi 當家打理,最初是由她的太爺嫲那一代在廣東開檔,推着木頭車,賣蛇湯、蛇膽、蛇粉,為人們治療風寒外感等等。 1940年吳氏搬到香港,由上環推着木頭車賣蛇羹蛇湯及燒味飯開始,後來在士丹利街上舖,一直至1989年搬到現址中環閣麟街。
店內主打的是潮州特產獅頭鵝,以其鬆軟豐腴的肉質和濃鬱的鵝味而聞名。 靚餐廳2025 廚師獨家調製的陳年鹵水汁,將鵝肉完美浸泡其中,使得鵝肉的香氣和味道更加豐富,因而店內的鹵水鵝拼盤是必嚐之選,其中包含了六種鹵水鵝部位,如鵝片、鵝腎、鵝翼、鵝肝、鵝掌和鵝腸,讓您一次品嚐到整隻鵝的美味。 此外潮州的經典菜式「打冷」中,特別推薦潮州凍大花蟹和潮州白烚烏魚,鮮美口感絕對令人難以忘懷。
由來自意大利西西里的 Angelo Aglianó 擔任總監,菜式簡潔但充滿風味。 他不單以香港本地的食材為靈感,亦從意大利挑選出最優質的原材料,設計出既合時令又如工藝品般讓人賞心悅目的餐單,盡顯意式烹飪傳統的韻味。 位於尖沙咀 H Zentre,Aqua 坐擁美麗的香港景色,餐廳主打日本意大利融合菜,選擇眾多,烹調得當。 榮獲「2019亞洲最佳餐廳」首位的新加坡米芝蓮二星餐廳 Odette 大廚 Julien Royer 來港開餐廳。 餐廳取名 Louise 是 Julien Royer 向他祖父母致敬,菜式方面主打其擅長的法式料理,並融入了他旳家族食譜及陪伴他成長的懷舊味道。
如肉骨茶小籠包,源自新加坡富麗敦酒店中菜餐廳的招牌菜,透薄的小籠包皮注滿了地道口味的肉骨茶及肉餡,真正皮薄餡靚。 不可錯過得獎名菜「白翠紅玉藏珍地」,上面放有分子肉汁醬油,篤破小球後,醬沿着肉餅流到熱石碗上,讓味道更濃鬱,也能呈現上蒸下煎的多重口感。 白色木屋座落在曠闊空地上,佈置溫馨可愛,聽着黑膠唱片播放的音樂,氣氛輕鬆悠閒。 外搭建帳篷設置戶外茶座,你可可以帶寵物來感受大自然,盡情打卡。 這裏供應簡單美食如漢堡、意粉和咖啡,適合與朋友家人來享受慢生活。 白沙灣海景宜人,坐落白沙灣旁的藍色小屋 靚餐廳 Padstow Restaurant & Bar 的海景就更是大大加分。
中菜廳「玉」位於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二樓,餐廳內供應的美食結合了現代烹調手法和傳統風味,更加入了不少香港仔漁村歷史文化,採用本地和鄰近區域的環保海鮮入饌。 到過悉尼的朋友,想必會懷念當地的海港岸邊餐廳,吹著柔和海風、大口吃海鮮,再來杯冰涼的啤酒,悠然看著一大班海鷗「執死雞」,瞇著眼睛享受陽光,怎一個爽字了得? 想在香港回味一下,也不是沒辦法,在尖沙咀海濱長廊就有一間自助式海鮮露天餐廳進駐,坐擁香港最標誌性的維港景色,主打海鮮、輕食及手工啤酒,海鮮大多選用澳洲的可持續環保海鮮,難怪餐廳帶濃厚的當地色彩。 客人可以在露天雅座慢慢歎,也可隨意Grab’n’Go,買外賣邊走邊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