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系列之西拉:西拉被稱爲“澳洲之魂”,傳承奔富跨產區選材的理念,精選南澳多個葡萄園高品質西拉葡萄釀製,酒香氣濃郁,口感飽滿甜美,帶有濃濃的新鮮黑莓、黑漿果香味。 奔富葛蘭許是該莊園歷史最悠久、品質最上乘的出品,現在葛蘭許已從最初的阿德萊德產區移至巴羅薩產區生產,這裏有著最出色的西拉子。 葛蘭許代表了澳洲葡萄酒的傳統釀酒技術,一切澳洲葡萄酒的特點都能從其身上找到。 巴羅薩谷穩定的氣候和炎熱的夏天導致這裏釀造的葡萄酒有著深邃的顏色、多變的果香氣息和良好的陳年能力,主要種植西拉子和赤霞珠葡萄。 Bin 2系列在1960年開始生產,70年代因白葡萄酒盛極一時而暫停釀造。 儘管採用盛產於隆河谷的西拉,卻享有“澳大利亞勃艮第”的雅號。
我含著第一口酒液時,主持人還沒談到它的熟成是使用裝過白酒五十年的 阿爾薩斯 老橡木桶,等到我得知它的熟成環境後,就愰然大悟那極其纖細的草本香味,應該就是從老橡木桶所反溶回的白葡萄酒的雅緻淡香。 奔富紅酒 它同樣是以 5% 美國新桶,其餘 95% 是混合美國桶與法國桶熟成十二個月。 瑪格爾 1844年,阿德萊得建立居民點的8年後,奔富醫生與夫人在這裏落腳並建立了瑪格爾莊園。
奔富紅酒: 奔富紅酒有幾個檔次,主要分3個檔次但產品線超長注意分辨
這 手 法 由 1980 年代開 始,酒莊以法國橡木桶取代了美國橡木桶後,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自1960年第一個創始年份上市以來,Bin 389一直是愛酒人士首推的超值酒款! 在美國橡木桶裡熟成12個月;其中40%為新桶、60%桶齡一年。 帶有麝香、芥末粉、摩洛哥辛香料及乾燥草本等香料味。 卡本內與希哈兩個品種特性相互爭艷,彼此卻又完美地融合。 口感集中、緊實,活潑的酸度為酒體帶來清新風格;另有果醬、杏仁糖霜、甘草、八角和炭烤風味,伴隨著細緻的橡木桶味。
- 設拉子、歌海娜、慕合懷特,三種葡萄一起混釀,口感強勁飽滿,酒體厚重,為奔富中端酒款裡,最“重口味”的。
- 1896年,為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界做出巨大貢獻的瑪麗去世,之後酒莊由他的子女繼續經營,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 阿德萊得 阿德萊得是奔富酒莊最早的起源地,酒王葛蘭許就在此誕生,二十世紀中期以後因阿德萊得的城市擴展,導致這個葡萄園縮減至目前的5公頃,主要種植西拉葡萄,出產量小但精緻的高端奔富葡萄酒。
- 為了體現酒款特有的產區特性,酒液兼注入全新與舊法國木桶中熟培養12 個月。
- Bin 150 瑪拉南戈設拉子獨特的次產區風味毫無疑問是 Penfolds 的個性詮釋。
- 時至今日,奔富Bin系列葡萄酒共包括11款產品,其中有9款紅葡萄酒和2款白葡萄酒。
瑪歌紅酒在中國也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很多明星圈子內部喝瑪歌的較多。 研究表明,市面上超過95%的葡萄酒是不具備陳年能力的,注意不要被商家宣傳騙了。 葡萄酒的陳年能力主要看酒中單寧酸的含量和強度,以及釀造所用葡萄的類型,比如以Cabernet Sauvignon釀造就最適合製作陳年型的紅酒。 拉菲莊園的環境非常好,但是面積不大,葡萄產量不多,因此拉菲莊園的紅酒供不應求。 奔富紅酒 而1982年也是個好年份,酒釀一上市就收到了品鑑專家的廣泛好評。 並且真的很貴,現在大多都被收藏了,近兩年的價格已經超過了10萬元以上。
奔富紅酒: 洛神山莊750ml 西拉赤霞珠南非幹紅葡萄酒原瓶進口紅酒
一個是洛神山莊 Rawson‘s Retreat 系列,另一款是寇蘭山 Koonunga Hill 系列。 奔富最進出入門的酒就是寇蘭山(Koonunga Hill)和洛神山莊(Rawson‘s Retreat)兩個系列,價格一般在100元以內。 當年剛問世之時聖亨利和葛蘭許價格差異不大,而隨著六七十年代濃鬱風格的紅酒在全球流行,葛蘭許一躍成為澳洲酒王,身價倍增。 Grange是奔富頂尖的shiraz西拉,707則是頂尖的赤霞珠。
- 葛蘭許代表了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傳統釀酒技術,一切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特點都能從其身上找到。
- 奔富的葛蘭許素有澳洲“茅臺”之稱,第一款可與舊世界紅酒叫囂的葡萄酒,而且也是澳洲最著名的葡萄酒之一。
- 1976年推出的Bin 707以單一品種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釀造,在短短几年內再次證明了奔富的市場領導地位。
- 澳洲 Australia 是世界上最受知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最常見的品種包含希哈、夏多內、卡本內蘇維濃、黑皮諾、梅洛等。
- 庫拉瓦拉是澳大利亞最有名的紅葡萄酒釀酒區,風土條件優越,氣候涼爽,水源充足,擁有優質紅土。
20世紀40年代末,奔富在全國各地區收購與開發多個園地,所在地點包括邁拉侖維爾(McLaren Vale)、格里菲斯、獵人谷(Hunter)與邁錢寶利(Minchinbury)。 這個系列的葡萄酒有澳大利亞酒王之稱,而且更是世界上十二支頂級紅酒之一,由於產量有限,在如今的市場中是衆多葡萄酒收藏家競相收購的一個寵兒。 奔富紅酒 也就是在那個簡陋的石屋內,奔富醫生建立了他的醫學實驗中心,並且開始爲他的病人釀造加強型葡萄酒。 隨着葡萄酒需求的增加,奔富醫生也逐漸增加了葡萄的種植面積和產量。 與上面上五大葡萄酒品牌相比,下面3個品牌主要來自於新世界,沒有奢華高貴的名氣,也沒有炫目輝煌的歷史,但是主要以高品質低價格製勝,是葡萄酒銷售市場的寵兒。 這些酒莊出產的酒釀的價位大多落在 元左右,這些紅酒對新手而言已經相當不錯了。
奔富紅酒: 產品評價
Tooth 奔富紅酒 & Co本身亦在1980年被阿德萊德船務公司(Adelaide SteamshipCompany)收購。 李斯特奔富凱南在1940年過世,其兄法蘭也於1948年與世長辭。 這段期間奔富仍在擴充中,努爾奧巴和格利菲酒廠之容量在增加並在巴洛莎和獵人谷不斷購買土地。 奔富紅酒2025 這段時期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工業命運仍依賴加烈酒如雪莉和波特。 謝菲利奔富凱南改變奔富之走向,增加葡萄餐酒的產量,但在戰後仍只佔總產量百分之三而已。
奔富紅酒: 澳洲 奔富大師系列施赫卡本內紅酒 Penfolds Max’s Shiraz Cabernet 2016 0.75L
說到奔富,389算是比較能夠反映澳洲風土,釀造理念,品種運用,本國情況的一款酒。 澳大利亞氣候炎熱,適合種植和出產高品質西拉,這個品種也是澳大利亞的顏值擔當。 但是澳大利亞有大量的葡萄園分佈於大範圍的地區,澳大利亞沒有歐洲那樣嚴明的法定產區概念,所以這裡可以混釀各個分產區,各個品種,甚至多個年份。 希哈葡萄(Shiraz)來自寒冷的庫納瓦拉產區(Coonawarra),該地雪茄形狀的紅土壤,生產出純淨透明與芳香誘人的葡萄酒,1962年為第一個年份。 為了體現酒款特有的產區特性,酒液兼注入全新與舊法國木桶中熟培養12 個月。
奔富紅酒: 澳洲
2016年時,中糧公司找到奔富酒莊,合作在中國推廣麥克斯系列,經過一番營銷運作,麥克斯的經典和炫金版,成爲國內餐桌上的單品爆款。 奔富150 Bin 150 Marananga Shiraz,首個年份爲2008年,展現澳洲巴羅薩著名產地的設拉子紅酒的魅力。 以前在國內常被忽視,但現在因奔富128短缺,經常作爲奔富128的替補酒款,逐漸廣爲人知。
奔富紅酒: 不同種類的奔富紅酒之間有怎樣區別
如 今 ,Bin 28 是 一 款 跨 產 區 、跨 葡 萄 園選材的混釀葡萄酒,而大部分的葡萄依然來自巴羅莎谷。 BIN169反映了 Penfolds 現代釀酒技術,兼顧產區與赤霞珠的熟化,散發出細膩的法國橡木清香。 忠實反映了產區特色,也見證了 Penfolds 長期以來投放於庫納瓦拉葡萄園的發展。 BIN的意思就是指“酒窖”的意思,也有儲存室的意思。 多年前,澳洲有不少葡萄酒裝瓶之後就會被放在儲存室裡熟化,由於這些葡萄酒並沒有貼上商標,為了區別各個BIN中葡萄酒的型別和年份,釀酒師會在BIN後面加上數字。 要注意的是,Bin序號跟葡萄酒的品質完全沒有關係。
奔富紅酒: 澳大利亞奔富紅酒
他的釀酒技術與天賦爲80年代的奔富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以釀造口感香醇和諧的葡萄酒著稱。 20世紀20年代,奔富酒莊正式採用“Penfolds”作爲自己的商標。 奔富在1920年至1930年期間以備受歡迎的加度酒穩固了市場地位。 雖然澳大利亞的優質葡萄酒供應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極爲有限,但奔富卻出人意料釀造了“意大利乾紅”來滿足在昆士蘭州工作的意大利移民。 兩年後,奔富又收購了位於巴羅薩谷的卡琳娜葡萄園,成爲當時南澳最大的酒莊。
奔富紅酒: 產品介紹
在瑪麗•奔富的細心經營下,酒莊的規模越來越大,自酒莊建立35年來,奔富酒莊總產值佔南澳葡萄酒市場的30%。 同時,奔富酒莊的葡萄種植面積也達到了120英畝,成為南澳大利亞第一大酒莊,從此以後“奔富(Penfolds)”成為了澳大利亞家喻戶曉的一個名字。 1896年,為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界做出巨大貢獻的瑪麗去世,之後酒莊由他的子女繼續經營,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奔富紅酒 這一時期,奔富酒莊幾乎壟斷了整個澳大利亞葡萄酒市場,產業達到最高峯。 奔富紅酒 20世紀20年代,奔富酒莊正式採用“Penfolds”作為自己的商標。
奔富紅酒: 澳洲向富裕/洛神/山莊色拉子幹紅葡萄酒 經典 750ml/瓶 原裝進口
首創於 1960 年,為Penfolds建立了葡萄酒的市場地位,集合了卡本內的清晰結構及希哈的豐厚口感。 Bin 389成功地體現了Penfolds在平衡風味的精湛釀酒技術。 澳洲葡萄酒王 提到澳洲葡萄酒,奔富酒莊(Penfolds)可以說是與其劃上等號的代表。 奔富醫生(Dr. 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s)於一百六十多年前由英國倫敦來到萬裏之外的澳洲阿德雷德,奔富醫生於住家附近種下葡萄藤,起先只是為了釀造製藥用酒,但沒想到自此便踏上澳洲酒王之路。 奔富酒莊所屬的富邑集團,是澳洲大型上市公司,凡事都會留有一手,如果澳洲產的奔富葛蘭許和707,因為中澳外交關係在中國銷售受影響,那麼,換成美國產的奔富98,來徵戰中國高階飯局宴席。
奔富紅酒: Penfolds Wines 奔富酒莊 – 酒莊出品
於1960年首次釀造,Bin 389的品質始終如一,深得人們喜愛。 Bin 389在葛蘭許用過的橡木桶中熟化,因此贏得了“小葛蘭許”的雅號。 這款備受歡迎,風格一致的葡萄酒展現了混釀的美麗成果,是許多愛酒人士的首選奔富葡萄酒。 Bin 389 是澳大利亞的頂級葡萄酒,也是釀酒師對葡萄品種與風土條件的最高詮釋。 此外,酒液在口腔裡悠轉時,我嚐到了一種很特別又說不上來的草本香氣。
現在這一款 Bin 9 赤霞珠的 層次感潛藏在明快果味和幽幽橡木氣息之中,進一步瓶裝熟化能讓其愈加醇厚。 來自寒冷的南澳庫納瓦拉地區的 Bin 128 設拉子,每一個年份都與相對豐盈醇厚的 Bin 28 形成鮮明 對比。 Bin 128 的果實來自庫納瓦拉地區雪茄形狀土壤的紅土,一個體現了紅葡萄酒的芳香,透明度與氣息的產區。 始至 1962 年的第一個年份開始,果實的主要來源均來自庫納瓦拉地區。 為了體現 Bin 128 特有的地區特性,葡萄酒置於全新與舊的法國橡木桶中熟化 12 個 月 。
奔富紅酒: 法國
奔富酒莊位於南澳的巴羅薩谷 Barossa Valley,它是澳洲最著名、最大的葡萄酒莊,被認為是澳洲葡萄酒的象徵,也有人稱他是澳洲葡萄酒業的貴族。 奔富酒莊依據百年來精準的眼光,陸續於南澳購入了多處頂級葡萄園,做為混釀酒款的穩定來源。 Bin 28 是澳大利亞溫暖產區設拉子的典範 — 成熟果香,口感豐厚結實。 Bin 28 首發於 1959 年, 它的 名字取自於 Penfolds 酒莊在 奔富紅酒2025 1945 年 於 巴 羅 莎 谷 購 買 的 卡 琳 娜 葡 萄 園 。
奔富紅酒: 奔富紅酒有多少個型號?
如果是自飲,可以選擇奔富的寇蘭山、洛神山莊,這兩款酒都屬於奔富的入門級葡萄酒系列,雖然是入門級,但是口感毫不遜色。 同時,奔富149也是奔富新創釀酒工藝「跨國界釀酒風格」的體現。 寇蘭山的口感,比洛神山莊要好得多,畢竟屬於精品葡萄酒,把澳洲紅酒花香果味濃鬱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Penfolds BIN 138 Grenache Shiraz Mataro 1992年起,奔富開始使用Barossa Valley的老藤來釀造具有南法風情的酒款、並於1996年時正式發表這款Bin 138 。 源自南澳優質量少的葡萄藤、樹齡從40年~110年不等,恰好收盡葡萄的壯年活力及時間刻畫出的細緻口感。
RWT選取果實的重點在於芳香和細密質地,而非過度濃郁強勁的風味。 實際上,它是非常歐洲風格的西拉,這與其他巴羅薩谷的設拉子都很不同,質感非常細密光滑,這是一款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頂級巴羅莎谷設拉子獨特風味的酒。 設拉子,葡萄取自位於阿德萊德Adelaide東部的瑪格爾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