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街豆乾10大優勢2025!(持續更新)

「大溪」對於桃園人來說,情感比例就像是臺北人對於陽明山那樣關係,是緊密的,也是我們桃園人假日時期最喜歡拜訪的「後樂園」。 隨著時代繼續前進,大溪現在轉型發展觀光,並以豆乾的故鄉打響名號,吸引許多海內外旅客慕名前來。 走入大溪老街,不管是看看櫛比鱗次的巴洛克式建築,從山牆、花磚上找尋大溪繁華的脈絡;抑或是依循著香氣,品嚐各種獨家滷汁調配的滷豆乾,放慢腳步就是旅行大溪的最美好方式。

許多貨物都透過航運進到大溪,有了貿易行為後,洋行、商行紛紛進駐於大溪,進而開創了大溪市街輪廓的開端。 當時進駐大溪的商行大多聚集在和平路、中山路一代,中山老街比和平路晚幾年興起,屬於日領晚期的建築。 隨著石門水庫的建立,大漢溪河道裸露出河牀,不再能航行船隻,那些繁榮也不能再透過水路進到大溪,航運榮景隨著石門水庫沈沒到了水底。 ▲招牌豆乾135元+黃金蛋2顆,內有豆乾、素雞、素腸、素肚、百頁豆腐共五種,豆乾附上辣椒沾,整盤真的蠻大份的,我們兩個人喫得有點辛苦XD。 白白胖胖的三角湯圓,看起來有點像水晶餃,一切開裡頭塞滿豬肉和香菇,配上熱呼呼的鹹湯,同樣一賣就是35年。 原本包成圓形的湯圓,為了做出特色,才把它改成三角形,沒想到因此一炮而紅,好味道更是一推出就讓顧客難以忘懷。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老街怎麼去

壹號館是第一個修繕完成開放參觀的空間,是棟1920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曾作為大溪公學校校長宿舍。 館內的木質窗櫺、榻榻米等,充滿濃濃日式氛圍;現為木博館推廣資訊站,以各種有趣的裝置介紹大溪人文歷史,假日還有從壹號館起至附近四連棟、藝師館、工藝交 流館等館的專人導覽,可免費參加。 用餐時間總是滿滿的人潮擠滿金字塔三角湯圓的店面,店內招牌就是道地客家古早味的三角鹹湯圓,Q彈的外皮,裏頭滿滿的餡料,來這真的一定要喫;另外油麵、滷豬皮、大腸等小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外觀白色柔軟的【俄羅斯軟糖】是引用俄羅斯沙皇的御用點心食譜製做而成的甜點,時而像棉花糖時而又像慕斯的口感也受到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女士青睞。 由吉利丁、洋菜等材料製成外皮,裡面再夾入飽滿的核桃喫起來脆中帶軟,加上淡淡的特殊香氣是大多數人從沒嚐過的滋味。 而近期臺灣電影《孤味》中父親從臺北帶回給女兒的神祕伴手禮也就是【俄羅斯軟糖】,同樣在「慈湖遊客中心」就可以喫得到。

  • 大大一盆冰上放著各式新鮮水果,有火龍果、蘋果、鳳梨、奇異果、木瓜、香蕉、西瓜等等,幾乎是把整個臺灣的熱帶水果清單都完整鋪陳在冰上頭了,最後再淋上百香果醬與糖水,七彩繽紛的水果冰就上桌。
  • 這天我們點了一份100元的糯米腸、香腸、米血糕,以及一碗40元的花枝丸湯,來老街不知道要什麼點上這一份100元的小喫還算可以。
  • 話才剛說完,門口馬上來了不少在地客人等著點冰外帶回家喫。
  • 說到大溪老街的歷史,大溪可說是整個大桃園地區最早發展的地方。
  • 大溪人家中的豆乾料理大多習慣使用紅豆乾,最常與豬肉一起滷,或拿來炒芹菜、韭菜;經上色、調味的黑豆乾則當做零食,不用特別烹調。

1919年因市街改正計畫,大溪傳統市街改 建成仿巴洛克式浮雕山牆的街道風格,裝飾華麗至今仍風采依舊。 現在所稱「大溪老街」多半指得是最熱鬧的和平路老街,然而老街區範圍還涵蓋了附近的中央老街、新南老街;到這除了可以品嚐豆乾、欣賞木器,不妨也造訪附近的歷史街區,或是到當地廟宇參拜、迷宮巷探險、到中正公園散散步等,體會一下大溪在地生活的樂趣。 用餐時間會找不到位子可以坐的阿美麵店,可是在地人都會喫的老麵店,價格便宜份量夠,Ann和榜哥超推阿美麵店的QQ板條和油豆腐,這兩道是我們來阿美麵店一定會點的餐點。 QQ板條比起一般的板條更加Q彈有口感;油豆腐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真的很難形容,簡單說就是好喫,難怪用餐時間不論內用外帶就是要等候。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老街必買5|陳師兄素肉圓

絕美透明步道、最潮復古餐車、老屋民宿、懷舊茶屋等10大特色景點,讓大溪老街煥然一新。 位在中央路靠近桃園客運總站的無名臭豆腐,炸臭豆腐跟炸蘿蔔糕真的超級好喫,臭豆腐跟蘿蔔糕炸的外酥內嫩且上頭都灑滿了滿滿的泡菜,一份都只要40元,真的便宜又划算,重點是真的好喫到讓我們超驚豔;另外他們的豬血湯好像也很不錯,但我們真的喫太飽就沒點來品嚐。 大溪老街豆乾 肉圓的外皮上淋上了特製的醬汁,一口吃下雖然有肉圓的Q度,但是整體口感偏軟。

不同於一般的白豆乾,大溪豆幹的特色是黑豆乾,外皮厚而黑,整體口感較白豆乾更加硬實,味道也更加重。 阿杏臭豆腐雖不在大溪老街內,但在地經營30幾年加上各大電視臺報導,算是很熱門的店家,雖販售的品項滿多,但我最推薦的還是他們的家臭豆腐,外酥內軟搭配泡菜非常好喫。 來到大溪老街,除了黃大目豆乾還有很多間都有賣熱滷豆乾,每一間賣的豆乾風味略有不同,口味也會因人而異。 如果有時間,不妨把每一間豆乾都喫一回,非常推薦在店內用餐,一邊品嚐現滷的豆乾滷味,一邊感受屬於大溪特色的滷味熱氣。 大家來到桃園遊玩第一個想到的旅遊景點絕對是「大溪老街」吧!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老街必買1|老阿伯現滷豆乾

老街屋立面上所謂仿巴洛克式牌樓是由日本引入,保有上個世紀20年代短暫流行的大正時代巴洛克風格;材質以紅磚、水泥與洗石子為主,傳入臺灣後使用中國傳統花鳥走獸、吉祥物的元素,融合西方華美誇飾的巴洛克建築風格,精雕細琢出建物的浪漫情懷。 嗨~我是依武媽,在竹科上班近十年,為二寶媽,平常生活趕趕趕+衝衝衝!! 桃園住宿推薦,誰說便宜沒好貨,8間高cp值桃園旅館推薦,價格親民、交通便利、近夜市老街水庫等觀光景點。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豆乾推薦店家|老阿伯現滷豆乾 內用環境

於1860年興建的大溪月眉李家古宅,是清 代舉人李騰芳的宅邸,至今已有160年歷史,其建築規模為兩堂四護龍的三合院格局,形式完整。 院落中屋瓦、木柱、門扇等皆以黑色為底漆,加上韶安客家建築特色的紅磚白牆,及點綴的寶藍色線條,呈現出文人風格的雅緻色調。 宅邸內部處處精采,梁棟上的木雕、牆上的秀麗字畫、棟對及彩繪等精緻優雅、做工講究,散發出書香門第濃濃的文人雅士風情。 邦記土包子在老街上比較沒有固定的位子,這天我們買包子的時候它是在和平路與中央路的路口附近,老闆十分的熱情親切。 位在和平路62號的憩一下飲品,Ann蠻常買的是他們家的招牌「粉條綠豆」,大杯的粉條綠豆50元,冰量可以適度地跟店家要求做調整,粉條很Q彈搭配著綠豆的香氣真的很順口好喝。

大溪老街豆乾: 推薦行程

但如果你問我離開桃園最想念什麼,還真就是無法當成伴手禮的過橋米線。 陳夏民:大廟附近中崎本舖的芝麻蒸發蛋糕,樸實、耐喫,在地人從小喫到大。 既然買了蒸糕,一併推薦在東南亞超市買一瓶Teh Botol,這印尼茶飲微甜不膩,適合搭配蒸糕喫,可喫出桃園的兼容並蓄。 不過7點多的《大溪老街》,好像還有點太亮,只好先找個地方坐著,不然就鮮回大溪住宿休息一下,晚一點來會更好。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老街交通

因日治時代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和平路、中山路等老街,各商號融合巴洛克式風格和閩南傳統裝飾圖案,形成一種大溪專有的建築特色。 嘉慶二十三年(1818 年),板橋林家舉家遷徙至此,在他們的開發下,原本的農業聚落轉型為商業市街。 進入日治時期後,在大正八年(1919 年)實施市街改正,有眾多店家的和平路一帶,成了主要改建重點。 而在這波改建當中,向日本人學習過泥匠技藝的陳旺來、陳三川兄弟,將常用於廟宇的剪黏與交趾燒應用在牌樓厝的立面上,引來其他人爭相仿效,而使得大溪老街的街屋充滿了繁複的裝飾。 以社區為主體、無圍牆隔離的大溪木博館,目前有9處館舍,串聯數個歷史街屋「街角館」,將大溪小鎮打造成一座大型的社區博物館。

日式高架平房建築過去曾是校長宿舍,於2015年整修完畢開放,轉型作為展覽空間,展示過往大溪風華影片等等,也作為木博館資訊中心,場館雖然不大,卻能讓人感受到雋永的光陰。 走進大溪老茶廠園區,一幢建築座落在翠綠的草地上,周邊是鬱鬱蒼蒼樹木包圍,藍色的窗框、水泥灰的外牆,冠上了大溪老茶廠字樣,用歷史的姿態, 大溪老街豆乾 寫下我的第一印象。 正名為「臺灣農林大溪老茶廠」,日本三井合名會社於1899年來臺開拓茶園,建於1926年,當時舊名為「角板山工場」,直到1946年改名為現在的「大溪茶廠」,卻在1956年的一場大火,使茶廠付諸一炬。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橋頭停車場

位在大溪國小旁邊的南北第七家木瓜牛奶,話說在彰化可是很有名,在大溪老街想喝個飲品可以考慮喝看看這家木瓜牛奶,一杯60元新鮮現打且比例剛剛好,口感濃鬱又香真的超級好喝! 阿嬤小喫店的手工糯米腸和黑豬肉香腸真的好喫,現在在市面上很少可以喫到手工灌得糯米腸,來這就可以喫到香Q軟嫩好喫的糯米腸。 Ann和榜哥都會買1號餐或是2號餐,1號餐100元有糯米腸、香腸、米血糕;2號餐80元則是少了米血糕,但他們家的米血糕也很不錯喔!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老茶廠:茶杯裡的金黃脈絡

搭配酸酸甜甜的泡菜,湯汁都滲到臭豆腐裡,咬下去「咔滋」一聲,隨之而來的是豆腐甜美的湯汁和酸甜清脆的泡菜,「外酥內嫩」4個字不需言語,盡在這一口裡使人心領神略。 日本超人氣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的最新作品《鈴芽之旅》在日本上映45天,票房收入在今(26日)突破了100億日圓(約新臺幣),也是他自2016年《你的名字》、2019年《天氣之子》之後,連續第3部突破百億日圓票房的作品。 大溪老街豆乾 在著作權法保障之下,轉傳本站網址內容須註明出處;若是重製部分,全部或營利行為等,未經本站書面同意者、均不得為之,並依『桃園地方法院』為約定管轄。

大溪老街豆乾: 桃園旅遊

每次來Ann和榜哥都會喫上一碗碗粿,有鹹的、甜的、素的,還有貢丸湯可以選擇,每份都是30元,鹹碗粿是Ann最常喫的口味,傳統客家口味的碗粿,鋪上了菜脯跟豆乾來調味,記得要另外加醬才比較有味道。 這天我們點了一份100元的糯米腸、香腸、米血糕,以及一碗40元的花枝丸湯,來老街不知道要什麼點上這一份100元的小喫還算可以。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年以上老師傅多次嘗試錯誤所研發出的特色甜點,外型看起來像是小型起司蛋糕甜而不膩,經典原味及香濃抹茶更是必敗的熱銷口味。 同樣由木博館接手管理的「大溪武德殿落」最初落成於西元1935年。 在臺灣各地都可見到武德殿的蹤影,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人為了行軍國主義、提倡武士道精神,纔在臺灣各地修建,主要是提供警察及青年修練柔道、劍道所用的場域。

說到大溪老街的歷史,大溪可說是整個大桃園地區最早發展的地方。 從前透過大漢溪小帆船行駛至淡水河,與大陸貿易興盛,造就了許多商號與商賈。 我是七味粉小編,喜歡上網逛論壇當個鄉民,在網站負責編寫資訊類、3C類的文章,偶爾也會玩玩手遊和耍廢,熱愛貓狗和攝影,希望可以嘗試各式各樣的領域並且透過文字的魔力和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大溪老街豆乾2025 本網站會記錄您連線的 IP 位址及在相關網站內的瀏覽活動等資料,唯僅供作網站流量分析和網路行為調查,以便於優化網站的服務品質,此類資訊只用來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不涉及個人身分資料。 Cookie是網站伺服器用來和使用者瀏覽器進行溝通的一種技術,它可能在使用者的電腦中儲存某些瀏覽行為資訊,但是使用者可以自由經由瀏覽器的設定,取消、或限制此項功能。 您可在不需輸入任何資料的情況下瀏覽與使用本網站多項服務(不包含:發表個人文章與留言、累積廣告收益等),本網站將不會在未明確告知的情況下,收集您的任何個人資料。

05|黃大目豆乾販售各式各樣的熱滷味,百頁豆腐、小豆乾、黑豆乾都是熱門的單品,冷的可以買回家品嚐,熱的則是可以在店內直接品嚐。 豆乾其實是過去沒有冰箱的年代,以焦糖來滷豆乾,達到延長食物保存期限而發明的一種方式,卻也意外成為了大溪著名的特產。 來到黃大目,不僅有各種豆乾種類可以選購,現場更有滷好的滷味可以內用、外帶回家品嚐。 02|大溪老街街屋上的紋路,仔細觀察,不難看出當時屋主的用心與悄悄在細節較勁的心機,反映了大溪過去的社會文化、經濟脈絡與居民日常。 石門水庫同時也是桃園最著名的梅花、賞楓景點,園區內有多達3000多棵青楓與槭樹,秋冬之際楓葉轉紅後與水庫美景相結合,讓人不醉心都難。 自行開車國道1號:平鎮系統交流道→省道臺66線→大溪端交流道下→市道112甲線→省道臺3線→省道臺7線→和平路。

大溪老街豆乾: 桃園好用懶人包推薦

黃金蛋感覺是每個人都推薦必點的,我們也點了一顆喫喫看,就是溏心蛋的口感,滷汁有滷進去,喫起來帶鹹香感很棒。 我覺得老阿伯現滷豆乾的滷味色澤看起來都很漂亮,但口味上都沒有太重,如果不沾醬油膏的話就是比較清淡的口味這樣。 招牌的份量約2-3人左右,裡面有豆乾、素雞、素腸、素肚、百頁豆腐共五種,然後我們自己加點了黃金蛋一顆和海帶一份。

大溪老街豆乾: 店家環境

老阿伯現滷豆乾算是位在騎樓下的店家,座位區是半露天的,環境我覺得還可以,人多也可以選擇外帶。 桃園大溪|老阿伯現滷豆乾海帶是我自己本來就很愛海帶所以點來喫喫看,有些人喜歡喫起來軟軟的海帶,有些人喜歡帶脆度的口感,我自己是偏後者,然後老阿伯現滷豆乾的海帶是介於中間。 看了看照片,我跟老公決定招牌來一份就好,全套看起來份量也太大了,我想一定是喫不完的。 然後我們還另外點了黃金蛋3顆,以及小孩愛的百頁豆腐(和豆包?我記不太清楚了),光是這樣,一家3口就喫到撐了。 臺灣到處都有這種【蕃薯餅】,但是大溪稱為月餅是因為在戰爭末期日治. 朱宥勳:我的答案沒什麼創意,大致就是龍潭花生糖、大溪黑豆乾。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和平老街(大溪老街)

來到大溪老街想要喫平價的港式點心,就來大溪國小斜對面的大溪港式點心準沒錯,所有餐點都是現點現煮,所以需要花點時間等候,不論內用或是外帶都很不錯! Ann是蠻喜歡他們家的蝦餃、腸粉還有炸春捲,偶爾天氣冷還會點上一碗香菇雞湯來喝,整體來說Ann很推薦大溪港式點心。 來到大溪老街遊玩當然就一定要喫豆乾纔算有來過大溪,但說真的大溪老街上的現滷豆乾其實都大同小異都蠻好喫,真的不一定要擠去有名的老阿伯現滷豆乾,我們就蠻常買黃大目豆乾來喫,自己夾喜歡的食材選擇很多樣,可內用或外帶,醬料會客製化幫您添加。

大溪老街豆乾: 桃園市美食|老油條風味小廚。小館暗藏經典功夫粵菜

前半段為市場的中央路雖也算老街,但老街屋大部分已改建為現代建築,巴洛克牌樓更為稀少,桃園客運大溪總站附近能找到幾戶。 部分街屋僅為磚砌牌樓,與一旁繁複的巴洛克牌樓相比顯得樸實許多,亦不失古樸美,也有街屋立面使用醒目紅白橫條飾帶的辰野式風格;此風格大量運用在日治時期臺灣官廳建築,如總統府、菸酒公賣局、紅樓戲院…等,為日本留英建築師辰野金吾所創,由其弟子們發揚光大。 大多數人對大溪老街最熟悉的區域就是和平老街,這裡商鋪林立人潮聚集,且保留較為完整的連棟式街屋,後來鋪設的地磚更讓老街增添懷舊感,是探訪老街的首選街道。 李金興家族經營米穀事業致富,渡臺第三代李有慶中舉人,加捐成為內閣中書得官名「騰芳」,其宅邸便是留存至今的 李騰芳古宅,乃大溪在地望族。 李家為了老街上自家店舖「李金興商號」與碼頭間的貨物運輸往來方便,在自宅所在地月眉與大溪和平老街之間開拓一條道路,稱月眉古道。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地圖

大溪中山路又名「新南老街」,日治時代屬高級住宅區,房子造得特別講究。 坐落其間的「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也有同樣背景,如今被賦予新妝,活化成為文創平臺,並新增客房服務,供旅客體驗大溪美好。 是遊客服務中心,也是多機能的餐飲藝文空間,現委由大溪百年老店大房豆乾所經營,跳脫一般遊客中心的印象,在此融入大溪食文化、藝文化,希望藉此分享大溪的美好給遊客。 位在市場內的遊記百年油飯,目前只賣週五、週六的上午,油飯粒粒分明且香氣十足料多實在不油膩,真的超推薦。

大溪老街豆乾: 偽出國!精選全臺10大「臺灣媲美vs國外景點」,趁現在好好欣賞臺灣的美吧

李欣倫:搭高鐵到桃園青埔站後,先到橫山書法藝術館,可賞覽名家書法,建築物也挺有特色,接著當然要去我最熟悉的中央大學,去中大湖逛一圈,若是二月,則可一睹百株櫻花樹盛開的粉紅勝景。 大溪老街豆乾 之後可前往大溪老街,喫豆乾是一定要的,下午去龍潭大潭、石門水庫散步,傍晚回中壢,先去張豐盛喫風味獨特的霜淇淋,繼續漫遊在我喜歡的老街溪步道。 想認真一日遊大溪老街我覺得趕了些,最好方式是每次來都繞個一圈,每次選擇不太一樣的景點,同中求異的走看會更為有趣。 沿路記得品嘗花生糖、臭豆腐、油飯…等在地美食,最後來盤老阿伯現滷豆乾收個尾,外帶內用皆宜。 其實桃園著名的景點都集中在大溪,如石門水庫、阿姆坪、大溪老街、大溪吊橋、慈湖等等,而大溪老街更是最為熱門的觀光老街,無論平假日,老街內都是滿滿人潮。 無論是沿著大溪老街逛、或者是往老街巷弄裡面走,都可以發現許多與豆乾有關的製品,其中這間黃大目豆乾開業已經八十年以上,是大溪老街內著名的店家。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中正公園景觀電梯

例如動物類看見「鶴」表示長壽、鳳凰則是象徵富貴;植物的牡丹則是描繪富貴、橘子則是希望討個吉利;器物類的花則是取諧音象徵「平安」,八卦則是有避邪之功用。 仔細觀察,不難看出當時屋主的用心與悄悄在細節較勁的心機,反映了大溪過去的社會文化、經濟脈絡與居民日常。 這家傳統麵攤是在地老字號,老闆阿美已經營將近30年,用大溪當地豆腐做成的油豆腐,油炸後放入獨門滷汁熬煮,再淋上特調醬汁,讓滷汁跟豆香滿布嘴中;肝連肉淋上特調醬汁,搭配薑絲去油解膩,喫來外皮帶筋有嚼勁,肉質Q軟。 大溪老街豆乾2025 大溪老街豆乾2025 透過個人對喫的看法,分享給也喜歡喫東西的你 ,「食」與「嚥」都是喫東西的意思,本專頁希望將好喫的「食」物和「嚥」普通的食物用日記的方式呈現給各位。

大溪老街豆乾: 大溪江家古早味花生糖:傳承百年!不黏牙的經典古早味美食

大溪老街每到假日總是擠滿人潮,不論是喫喫喝喝還是一探大溪的人文歷史名勝古蹟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 雞蛋糕短評:大溪老街人氣名店,平日造訪還是滿滿的排隊人潮,這次店了! 招牌和黃金蛋,份量很多但豆乾滷的沒有很入味,個人覺得普普。 阿伯現滷豆乾遊客們來到大溪老街必喫美食,很多人都說找不到地點,因為它不在和平老街上哦! 地點在中正路,跟木藝館的壹號館同一條路,因為很早就開了,所以建議可以像我們當早餐來喫,比較不排隊。

桃園大溪|老阿伯現滷豆乾還有之前沒喫過的素腸和素肚,口感上我也都滿喜歡的,素腸喫起來軟Q軟Q的,有點咬勁而且很香。 桃園大溪|老阿伯現滷豆乾老阿伯現滷豆乾算是位在騎樓下的店家,座位區是半露天的,環境我覺得還可以,人多也可以選擇外帶。 目前是第二代經營,在地已經快要一甲子了,是來到大溪老街一定要喫的美食代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