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車同樣搭載1.0升三缸渦輪動力,Swift車重比起Fabia要輕上219kg,對油耗的幫助相當顯著,從實測成績可以看到,Swift不論市區或高速都繳出相當驚人的油耗表現,尤其市區在缺乏怠速熄火輔助下來到18.4km/L,設定得宜的六速自排變速箱功不可沒。 小車2025 相對Fabia雖然有著傳輸效率較高的DSG變速箱輔助,但換檔邏輯太過偏向節能,頻頻升檔讓引擎轉速過低,有時油門反應變得有點重拖,反而會增加引擎負擔,油耗表現並沒有特別出色。 同為1.0升三缸渦輪,且都是原裝進口身分,Fabia與Swift之間卻存在高達18萬價差,這差距在Fabia身上換來更好的內裝質感和行路性,以及ACC、AEB駕駛輔助科技。 除此之外,經過一系列超級測試項目,兩車表現著實相去不遠,空間、操控、加速都各有所長,並沒有絕對的優劣差異。 The Picanto內裝採用多樣化材質堆疊,展現質感豐富的空間氛圍,並使用與旗艦轎跑Stinger同源的D-Cut跑格化方向盤、皮質排檔頭,與鋁合金油門/煞車踏板,嶄露傲視同級車款的設計與配備等級。
此外,還要特別讚揚一下Venue的置物空間,雖然身為小休旅行李廂在標準狀態下也有355公升,加上底板下方的隔層與後椅背6/4分離傾倒的設計,完全是女生的第二個堆物小天地。 進入車內,嬌小的車身沒有因此壓縮了車室空間,車高1,595mm比起一般轎車還要挑高一些。 皮質包覆的方向盤、自發光儀錶板與空調面板,以及排檔桿周圍與前車門扶手的可愛跳色塗裝,讓整個車室多了一點細膩的巧思。
小車: 確定 5 月初正式發表!Skoda Fabia 內裝圖無預警曝光
今天蘇貞昌受訪表示,不同眼睛有不同解讀,要做文章大可不必,他和總統的辛苦彼此最清楚。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19日)全臺21縣市低溫特報,其中最冷落在新竹縣僅4度,不過今天白天寒流減弱,氣溫逐漸回升,民視氣象主播林嘉愷透露,好天氣僅維持2天,到了週三(21日)將再迎接新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氣溫會再下降,都會區低溫約10度至11度,屆時水氣也會增加,北部及東部有局部雨。 小車也分享目前她所持的投資部位帳面上,未實現損失最慘烈的一檔為「統一NYSEFANG+ETF(00757),「因為這一檔是以美股科技尖牙股為主要成分的ETF,應是屬於趨勢向上的成長股,只是這幾個月股價隨美股修正而跌至36元」,但小車也強調,她個人對美股的瞭解其實並不如臺積電多,因此成長股方面會她會優先加碼臺積電。 至於被小車歸類為核心持股的元大高股息(0056)ETF或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當這兩檔股價持續下跌中,而且我加碼臺積電比例超過了自己成長股預先設定的部位時,我就買進這兩檔補核心持股比例」小車進一步說明。 「我還是保持紀律,不去預測市場」,「我只做我懂得標的,像是臺積電、華南金等金融股與ETF,其他真的不能問我喔!」小車如實地告訴CTWANT記者與粉絲們。 Škoda Fabia 小車2025 全年度銷售最高在 1 月份,單月售出 191 輛,但單月排名最高的則是在 10 月份。
Ignis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歷代經典的濃濃日本元素,方方的車頭燈、挑高的車型、立體的鈑件線條、以及可自由搭配的多款鮮豔車色,完全就是日本街頭上會看到的小車。 內飾部分,中控臺使用了很簡約立體的造型佈局,還能夠提供使用了彩色裝飾的版本。 新車提供了液晶儀表盤,中控臺中間帶有懸浮式的音響控制面板,高配車型會有中控大屏。 車側面部分部分的造型很緊湊,前機蓋側面的縫線和車窗線條銜接,向後逐漸上揚,車身後半部分採用了摺痕式的腰線,後視鏡和車門把手採用了和車身不同色的塗裝,看上去很個性。 小車2025 平順好上手,且加速輕快一向是 Toyota 車款的特點,但整體駕馭上少了點衝勁,但可以透過模擬 7 小車 速手自排強化動態表現。
小車: 小車安全新標準 2018 Toyota Yaris S 試駕
無可否認的,Picanto車系在同級車中具備有相當出色的性價比,也有相對完整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豐富度,還有不俗質感呈現。 單純從規格比較來說,確實很難找出落居同級對手之後的原因,近年來韓國車情節開始淡化,加上產品實力出色,銷售量已經開始向上成長。 但是,品牌情結仍存在於部分民眾心理,加上展間與服務據點密度與其他品牌相比略顯不足,都是Picanto車系弱勢所在,也是總代理森那美起亞需要克服的問題。 以可愛小巧的外型與高度的改裝潛力風靡全球、由泰國本田打造的MSX GROM車系,如今已發展來到第3代。 在延續先前版本一貫的LED頭燈、倒立式前叉等配備之餘,原先便相當省油的引擎如今更導入5速變速箱、檔位顯示機能,並且車殼也採用模組化鎖點設計,帶來更好的動力延伸、油耗表現與改裝樂趣。 適合想要騎乘小巧、吸睛、靈活,並且高妥善率、易於改裝的車款的騎士。
- 先是透過四點式LED晝行燈搭配單魚眼頭燈燈組,搭配車尾類M字線條LED尾燈,加上16吋雙色鋁合金輪圈還有電動收折後視鏡,營造不俗外觀配備等級。
- 當然,這不是一定,穩定性跟車輛設計也有很大關係,底盤、懸吊甚至是空力造型設計,都會影響行駛穩定性。
- 寒流來襲,全臺氣溫驟降,各縣市消防局這兩天接獲,疑似因為天冷猝死案件破百件。
- 兩車懸吊結構同為前麥花臣、後扭力樑,因此底盤舒適性好壞與否單純就是底盤調校功力與設定取向的不同,Fabia懸吊初段柔軟舒適,吸收路面起伏的能力比起Swift好上不少,瞬間最大G值落在正負0.6G,表現不賴。
- The Picanto搭載的電子序列式變速系統(5速自手排) ,並擁有傳輸效率高、換檔迅速、以及耐用等多項優勢。
臺灣地狹人稠,雖然多數消費者仍然喜歡購買休旅車,但其實在都會區裡面一臺車身精巧的掀背車,其實更能讓人感到暢快,而Mazda2正是一臺實用與時尚兼具的小車。 小車2025 臺灣馬自達於12/20推出22年式Mazda2,新年式車型不僅導入新車色並且將配備同步升級,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同時,全新年式車型也用上了新的命名方式,以5S、15S Proactive Touring與消費者溝通。
這次的改款基本結構沿襲舊款,但是內外改款幅度已臻大改款程度,可說裡外一新,與舊款相較,維持了大空間、動力輕巧、省油好開的特點,但在長期為人詬病的安全配備、操控性上也有所精進,完全回應了市場的需求,更強化了 Yaris 的產品競爭力。 在車室空間的表現上,小改款 Yaris 維持了一貫舒適輕鬆的特性,後座果嶺式地板讓中央乘客獲得充裕的腿部空間。 小車2025 行李箱最大容積為 370 公升,另可透過後座椅背 6/4 分離傾倒來增加置物空間,行李箱隔板具有收納功能,另外提供 4 組置物掛勾。 MIH推出的3人座小車的設計規劃車長2.5公尺、車寬1.75公尺,大概比Smart車款再短一點;MIH表示,這款小車主要希望解決城市交通痛點,屬於寬車體、短車身設計,3人並排乘坐,以目前停車格來看,大約直停可停2臺、橫停可停放3臺的規劃設計。
小車: 科技配備
建議售價分別為74.9萬元、79.9萬元,預計2022年2月底開始交車。 義大利車廠Lancia品牌目前唯一在市場販售的Ypsilon車系自從2011年推出第三代車型之後一直販售至今,並曾於2015年經歷一次改款的動作。 不過為了延續品牌的生命,Lancia於2021年再度針對Ypsilon進行部分改款,導入新式的外觀設計與內裝配備,同時新增12V輕型油電複合動力系統來應對新的排放法規。
小車: 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在都會小車的油耗競爭當中可以發現,車重、引擎排氣量、引擎技術、變速箱…等,其實都並非決定性因素 (油電混合動力除外)。 即使因為動力系統設定與傳動調教搭配得當,而讓油耗名列前茅,實際上差異也沒有想像中明顯。 因此對消費者來說,購買都會小車時油耗反而是最不需要比較與擔心的條件。 小改款之後,GT-Line車型更是進一步向上升級,再讓整體安全規格更為豐富。 小改款之後更進一步加入行人偵測功能,能夠進一步降低小巷弄行車壓力,讓開車在巷弄中穿梭更為輕鬆。 除此之外,還升級標配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車道維持輔助系統等,不僅是全速域版本,更可以以置中方式輔助車輛維持於車道內,將百萬等級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放置於入門小車當中,這在65萬內價格帶的入門車中,幾乎前無古人。
小車: 品牌量產電動車先驅!BMW i3 最後一批交車「只賣一代就停售」
事實上Swift低速優異、高速Fabia勝出的測試結果,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兩者設計理念的不同,Swift是輛標準的日系都會小車,Fabia則需要在動輒80~160km/h的歐陸奔馳, 自然得兼顧到高速行駛的舒適性。 隔音項目Fabia毫無懸唸完全勝出, 分析數據,怠速與低速兩者差異並不算明顯,隨著車速提升,Swift從輪拱傳來的滾動噪音開始逐步提高,尤其在110km/h車速時車內乘客要對談可得提高音量。 Fabia座椅造型較強調包覆性,實際入座腰部左右能得到適切固定,再加上泡棉設定比起Swift要來的硬,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支撐,舒適性在此級距車款算是不錯的表現。
小車: 誰說小車不安全? 新世代掀背「安全配備」給很足
雖然已成歷史,但Beetle的獨特外觀在小車市場上幾乎絕無僅有,用家對2.0的極強操控性和還不錯的驅動力一直念念不忘,故此二手市場一直交投活躍,價格也不算貴,4萬至8萬元都有交易,而開蓬版Cabriolet更是一車難求。 無論如何,Beetle的地位始終難以取代,潮人總會以有一輛2.0代步自豪。 不過裝有型一定有代價,代價便由後座乘客承擔,因為編輯作晚才坐過,真的有點窄,短途還好,長途不了。 新一代Fiat 500於2007年捲土重來,外型重新設計,保留了兩大兩小圓形頭燈、蠔殼形引擎蓋等復刻元素,內攏豪華皮座是芸芸小車中少見,有人會嫌前後座較侷促,但嬌小玲瓏的女生應該覺得剛剛好。 至於性能,輕盈車身彌補了引擎動力不足,省油也是賣點,版本也有S、Lounge等選擇,設計和性能上有些微區別,新車價20萬以上,二手價最平5萬多元都見過。 全新Subaru 小車 Forester,一上市便受到國內廣大消費者的熱烈討論,不僅導入Level 2等級的 EyeSight 4.0 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同時搭載多項適合戶外生活的實用機能配備,將以全新格局引領消費者享受生活、大開眼界。
小車: 安全防護 超級進化
細數以上幾點,可以發現,在65萬價格帶之內Picanto GT-Line雖然售價較Picanto其他車型更高,卻也有更完整配備豐富度,同時還有更高規格安全防護。 我是Honda高雄民族營業所的立人,Honda汽車一直是許多國人的喜愛,過往民眾在選購車輛時,總是覺得對業務不夠信任、服務慢半拍、價格不透明,或是走進展間被當肥羊宰,對我來說,對待每一位客人就像自己買車一樣,給予最符合您需求的選擇,秉持專業服務且透明的價格,相信能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擁有舒服的購車感受。 價格相對平價的入門小車,被視為讓各大車廠能進一步提升電動車市佔率的重要武器,先前早就陸續有情報指稱福斯集團旗下的品牌,將合力推出價格約 20,000 歐元,也就是約臺幣 62.7 萬元左右的電動小車,藉此提升民眾「棄油轉電」的意願。 正在力拼電動化轉型的福斯集團,日前正式對外預告旗下三個品牌:福斯、Skoda、Cupra 後續均會推出電動小車,並首度釋出這三款電動小車的官方預覽圖,但消費者可能還要等上三年才能買到這些全新的電動小車。 此外,小改款Ignis由於排氣量在1.2升以內,因此也有著低稅金的優勢。
小車: 車主活動
後座空間兩者便有明顯差異,Swift膝部空間比Fabia多出近5cm,實際乘坐也寬闊許多,加上中央隆起較低,中間要坐人、移動也會更便利,其餘高度、寬度數據兩者相仿。 兩車都是小車格局,Swift贏了後座空間,行李廂表現就不如Fabia! Swift在未傾倒後排狀態下,深度僅有58.7cm,縱使寬度101.2cm小贏Fabia,用起來還是小很多。 而傾倒後兩車都有明顯段差,畢竟小車得延伸廂內高度才夠用,加了平整化底板空間勢必更壓縮。 兩車空間差距放進行李廂更明顯,Fabia放進20、26吋行李箱可前後擺放,右邊空間都還有剩,至於Swift就是完全佔滿。
迷你庫珀Clubman不但具有17.5立方呎空間,還擁有趣味卡丁車操控功能和多種發動機選擇。 駕駛席是庫珀俱樂部成員最渴望得到的地方,後排乘客空間令多數人滿意。 不過Picanto軸距只有2,400mm加上預留行李廂的空間,難免犧牲了一些舒適性,後座配合6/4分離傾倒的設計顯得斜躺了一點,但以日常使用來說都算夠用,基本255公升的行李廂加上雙層式底板的小格層,後座完全傾倒後也能擴充至1,010公升。 內裝部分整體以黑色為主視覺,搭配銀色(中階以上白色)的中控臺、出風口、空調旋鈕、排檔座等,營造出跳色感的小巧思,基本配備則有懸浮式8吋多媒體系統、光感應自動啟閉頭燈、電動收折後視鏡等等也是算挺齊全。 2015年自東京車展正式上市至今已有5年了,3,700mm的嬌小車長讓它一登場就成為品牌A-segment微型車的首發代表。 4.7m的迴轉半徑、2,430mm的短軸距與不到900公斤的車重讓整體行駛起來相當靈巧輕盈,對於女生來說駕駛起來算是能輕易上手。
鴻海(2317)MIH(Mobility in Harmony)電動車聯盟今(8)日舉辦 Demo Day活動,正式對外釋出3人座小型電動概念車型計畫,MIH執行長鄭顯聰表示,「越小的車越難做,MIH是從最難的開始」,3人小車將主打亞洲市場,規劃售價希望是在2萬美金之內。 車重除了會影響油耗以外,某種程度上,對於行駛的穩定性也會造成差異;通常來說,越重的車輛開起來會更加穩定,而相對地較輕的車在行駛時就會感到輕飄飄的。 當然,這不是一定,穩定性跟車輛設計也有很大關係,底盤、懸吊甚至是空力造型設計,都會影響行駛穩定性。 但對於一般車輛來說,似乎就是越重的車開起來越穩,因此,就有網友好奇,如果是太輕的車跑高速公路的話,會不會很沒有安全感,結果就有老司機出面回覆表示,小車如果在高速狀態下遇到側風或是大車刷卡真的要特別小心。 Lancia已宣示將在2028年轉型為純電動品牌,預計2024年起,每隔2年推出1款電動化的新車,合計至少將推出3款電動車。
小車: 萬元以下最安全小車,Kia 小改 Picanto 正式發表上市!
Swift的泡棉設定偏軟、椅型也以寬敞舒適為設計主軸,日常駕駛輕鬆自在,但速度稍快時便會發現缺乏側向支撐力,但Swift作為都會小車,我們倒不覺得這算是顯著缺點,夠舒服便行了。 Swift的後座並沒有太花心思,椅型平坦也不如Fabia那般在剪裁與用料上有變化,但椅背角度設定與膝部空間就是能讓人更放鬆些,應付四名成人倒不會太過難受。 兩車前後視野並沒有顯著差異,儀錶檯造型不會遮擋視線,尾門玻璃造型也相對方正,前後視線判讀相當容易,不過Fabia在數據上略遜一籌卻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我們認為並不會對日常駕駛有太多影響。 此外,Fabia提供倒車鏡頭做選配,Swift則須先行選配大螢幕主機才能外加倒車顯影,倒是頗能呼應兩者價差。 兩車後視鏡造型相近,都是屬於偏方正、沒有因為屈就造型而顯著影響兩側後視鏡面積,對於兩側後方視野的掌握並沒有太多問題。
小車: 主動偵測 安全輔助
Škoda 針對 Fabia 導入多項安全系統,包括 ACC 主動式定速跟車系統、AEB 自動緊急煞車系統、BSD 車側盲點警示系統及 RTA 後方倒車警示系統,全數列為車型標配。 動力部分則是採用 1.0 TSI 汽油渦輪引擎,可提供 110 匹最大馬力及 20.4 公斤米最大扭力,並搭配 DQ200 7 速雙離合器變速箱以及前輪驅動。 其它配備部分還包括具備手機連結機能的 6.5 吋彩色多媒體資訊娛樂系統。
話說在前頭,雖然只有這一款日系車上榜,而且還敬排末座,但實際上除了冠軍,其餘車款彼此之間差距極小,Ignis也不過比第二名油耗每公升少跑1.1公里而已。 採用1.2升Dualjet四缸自然進氣引擎搭配CVT無段變速箱固然有幫助,但真正能讓油耗表現如此漂亮的關鍵因素,在於車重。 全新2022年式The Picanto不僅全車系皆標配全面進化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FCW前車碰撞警示系統、FCA前方主動煞車輔助系統,此次全車系更升級ROA 後座乘客警示系統,隨時守護後座乘客的乘坐安全。 從原先4速自排換搭5速電子序列式變速系統,就是一般常說的單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小車: 外觀
在這輛車上,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找出市場優勢,像是最便宜的進口車、氣囊數最多的進口小車、少數配備置中式車道維持的都會小車、60萬內即標配主動式緊急煞車輔助的入門小車……等。 攤開規配表,無論價錢、配備完整度,這款車很難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對手。 這款車,就是在Kia入門車系中扮演頂規車型角色的Picanto GT-Line。 第 6 代 Polo 外觀導入 Volkswagen 最新的設計語彙,寬扁的水箱護罩中央有鍍鉻飾條左右插入燈內,上方另外還加入一道車身同色烤漆飾件,頭燈則擁有波浪狀 LED 晝行燈,引擎蓋旁向後上斜,搭配比前代更長的車頂,提供一種低趴的姿態。 Polo 採用直列 3 缸的 1.0 升渦輪汽油引擎, 擁有 115 匹馬力與 20.4 公斤米扭力,並搭配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全數皆為前輪驅動版本。
個性化風格不論在GT-line或X-line上都能各自展現,GT-line的車頭前氣壩則以中央的大型進氣口,搭配GT-line專屬兩側空力導流孔,及空力導流側裙飾條,與車尾的雙出方形尾飾管,展現出都會小車的運動氣息。 X-line透過大型霧銀色烤漆前氣壩,以黑色及銀色防刮材質堆疊,與兩車側防刮飾條與輪拱,而車尾以能夠形塑出立體層次的雙出方形尾飾管,呈現X-line與眾不同的多元風貌與型格特質。 不只是配備完整度,小改款Picanto同步換裝新世代動力,將排氣量從1,248c.c.下修到1,197c.c.,雖然馬力稍稍降了1匹馬力,扭力也稍稍降了0.3公斤米,駕馭感受上基本上是沒有太多差別。 從7,120元加4,800元,一年要繳11,920元,變成4,320元加4,320元總共8,640元,從破萬到9,000有找,光是稅金就一年就省3,000多元。 但是,GT-Line車型標配紅、黑雙色調內裝設計,運用紅色縫線點綴方向盤、排擋桿護套、皮椅等處,配上紅黑雙色運動化座椅設計,並在車門內側鑲嵌紅黑雙色飾板,營造更為活潑也更有運動感內裝氛圍。
同時還配備金屬踏板組,更進一步為Picanto GT-Line帶來不俗運動感受。 不過,以身高177公分的我來說,還是不難找出適合自己的駕駛姿勢,並不會造成過多困擾。 由國瑞汽車操刀設計的 Yaris Crossover 跨界車款,除了延續 Yaris 的既有掀背外觀設定,主要更動之處在於車高提高了 35mm 來到 1,535mm 的水準,車身離地高度也來到 210mm,並加入了車型專屬的運動化懸吊設定。 外觀亦換上了車型專屬前後保桿以及黑色輪拱飾條,再搭配黑色車側後視鏡、運動化造型車頂飾條,藉此強化外觀的跨界休旅氣息展現。 Fabia 小改款換上新的大型水箱護罩,頭燈組及前保桿造型亦經過重新設計,頭燈組則是標配 H7 鹵素燈,同時由小改款前的投射式,改為反射式設計,下方則保留了 LED 晝行燈組配置,頭燈組另外可選配具有主動轉向照明機能的 LED 頭燈組。 內裝換上了霧銀鋁質的大面積飾板、座椅布面則換上了灰色的稜格紋邊布座椅,儀錶板則是維持既有的雙環式指針中央搭配單色行車電腦。
小車: Nissan 新 March 正式發表,一改過去可愛風格!
Polo 也是首款與 Beats 音響合作推出專屬車型,新車以 Life 版為基礎,並搭載包括 Beats 重低音音響組與專屬內外觀套件。 小改款 Swift 改採 1.2 升自然進氣引擎搭配 Mild Hybrid 輕油電系統,其結合 SG 整合式啟動發電機與鋰離子電池。 當車輛減速時可回收動能轉變為電能,引擎自動重啟時除了能降低噪音,在行駛當中亦能作為動力輔助。 此外小改款 Swift 亦首度將 Suzuki Safety Support 主動式安全系統列為標配,包含 ACC 主動式車距巡航、DSBS 雙感知器煞車輔助、BSM 車側盲點偵測、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LDWS 車道偏離警示、RCTA 後方車側警示,以及 Weaving alert 駕駛疲勞警示等主動安全配備。 以上共 14 車款選擇,讓臺灣 70 萬以下小型掀背車市場可說是風起雲湧,每個車款都各有不同定位。
小車: 主動安全2
隨著市場消費型態轉變,不少車廠紛紛棄守了都會小車級距,爭相透過跨界CUV以及休旅SUV等車款搶佔市場版圖;但對於家大業大的TOYOTA來說,自然更有本錢搶進「冷門」級距,拓展自家產品陣容的多元性。 就像選股票一樣,我先開始設定自己的需求,首先,安全性一定是要的,對吧? 因為氣囊可以保護駕駛與後座乘客的側面撞擊,所以呢,氣囊應該要六顆以上。
車內座艙更充滿各種設計巧思,電子排檔桿、整合式數位儀錶、內裝飾板……等等純電座艙的設計,似乎讓車內空間變得更大了。 當然車內也隨處可見Energetic Yellow在各個環節上,而純電的規格不會因車小而縮減,最大184馬力、270扭力、充飽電可續航234公里的里程,直流充電時間從0%到80%僅需36分鐘 (交流電時間約4.7小時),加上寬輪距、低重心的設計,奔馳在都會街頭不是問題。 外觀部分,新車的前臉採用了很卡通可愛的設計風格,燻黑風格的大燈內部使用了透鏡結構,V形的黑色格柵為封閉式的設計。 HYBRID電池透過SOC管理系統,有效控制電池充放電狀態,故能延長使用壽命。
小車: 中古車 小車
在內裝換搭全新藍黑雙色內裝、織布座椅,座椅設計上援引 Mazda 新世代 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車輛結構技術的概念,創造出更優異的背部與腿部支撐性,也導入加厚車內頂篷內襯、後輪拱增添隔音棉等隔音工程。 7 吋 Mazda Connect 觸控螢幕主機,也在改款後全數標配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連接功能。 安全除標配 BSM 盲點與 RCTA 後車警示,頂規旗艦安全型也增添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CBS-F)、車道偏移警示系統,還新增定速巡航系統,並全數搭載雨滴感應式雨刷及光感應自動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