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通常最終言詞辯論程序後,會宣告一個時間點作為「宣判日」。 像是家事、房屋土地、車禍、醫療糾紛、簡易、小額訴訟均屬於強制調解案件,在進入訴訟階段前,法院會先安排雙方調解,若調解不成便會進入審理程序。 民事訴訟提告不像刑事訴訟可以直接去警察局報案,必須要具備證據並用書狀的方式提出訴訟,且原告需要先依訴訟標的墊繳裁判費。 若對民事訴訟程序不夠瞭解,可能會導致訴訟失利。 法院在收到原告方的民事起訴狀後,會按時程安排開庭(無論是準備程序或是辯論程序)的時間,並寄開庭通知書給各當事人。
地檢署檢察官手上案件來源主要為:來自警察局或調查局之移送、告訴人直接至地檢署按鈴申告、檢察官發現有人涉及刑事犯罪時主動分案偵辦等。 二、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新臺幣2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因車禍事故所造成被害人身體健康受損或死亡時,被害人或死者家屬可依參照車禍雙方身份地位、學識收入、受扶養人數、受害導致影響生活程度等,給付合理車禍賠償金額。 因車禍導致被害人死亡,且肇事方有過失時,被害人生前應繼續扶養的父母、配偶及子女(限於以上幾者),可以依被害人生前扶養水準請求扶養費用。
民事訴訟流程: 民事訴訟流程統整篇,5分鐘搞懂民事訴訟程序
亦即發動強制執行,是為了對於便利於債權人對債務人所擁有的財產進行取償,透過國家公權力的施展(亦即查封、扣押等),將債務人的財產移轉到債權人,或是使債權人取得相對應的價值。 (三)當事人在上訴審程序不能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而且除了因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的情形以外,也不可以提出新的資料。 經法院覈定的民事調解,與民事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經法院覈定的刑事調解,以給付一定數量的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為標的者,該調解書可以作為執行名義。 民事訴訟流程2025 (2)言詞聲請:當事人向該管調解委員會以口頭陳述要調解的事由及爭議情形,由調解委員會事務人員依規定製作筆錄。
- 且實務上認為準備程序是為了使審理程序順利進行的程序,並不具有強制性,因此若承審法官認為沒有進行準備程序的必要性而直接進入審理程序,同樣不違法。
- 合議庭的組織,在通常程序的第一審及第二審均為3人,第三審則為5人。
- •若雙方無人受傷,僅有財產損害時,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時效為知悉受損害與賠償義務人時起2年,若沒有於兩年的車禍民事追訴期內達成共識和解,一定要在車禍民事賠償期限內提起訴訟,原告方須先預繳裁判費。
- 不論是什麼案件及訴訟類型,提告後皆無固定開庭時間,須待司法機關按職權排定庭期後才能確定,建議當事人靜待通知,若等待時間逾數月可致電向訴訟輔導科確認辦理進度。
- 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確定終局裁判,如就足影響於裁判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者,亦得提起再審之訴或聲請再審。
- 判決所命之給付,其性質非長期間不能履行,或斟酌被告之境況,兼顧原告之利益,法院得於判決內定相當之履行期間或命分期給付。
- 最新民事訴訟時效一覽表一 審 訴訟時效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爲三年。
請求給付內容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50萬元以下的,當事人雙方為求簡速審理,可以經過書面合意,要求法官改用小額程序審理,並且也是由原法官繼續審理。 法院會先審查是否有符合合法要件,若無會裁定駁回;以及審查是否屬於管轄範圍,若不是便會裁定移轉管轄;若遞狀時沒有繳裁判費,此時法院也會裁定命原告盡速補繳,否則就會駁回原告之訴。 民事訴訟流程2025 這時候便可以將「確定勝訴判決」作為發動強制執行的依據(也就是執行名義),去聲請強制執行,查封或扣押債務人的資產。 此時建議可以利用訴訟外的程序,例如和解、調解等,請律師幫忙撰寫和解書或出面,相較訴訟的律師費會低很多。 等到案件告一段落,法官會在判決中說明裁判費由敗訴的一方負擔或共同負擔,是依照個案的案件狀況來做處理的。 2、審核通過,先進入執行調解程序,顯示案號是「執前調」!
民事訴訟流程: 車禍民事賠償七、其他車禍民事費用損害
案子分配完之後,法官就會開始審查你是不是具備訴訟要件,有沒有出現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的情形。 如果有,法院會給你一段時間補正,如果不補正,你的案子就會被裁定駁回。 民事訴訟是以私人自己作為原告,他方作為被告;但刑事訴訟是以國家(即檢察官)為原告,犯罪嫌疑人為被告。 例外需要說明的是,犯罪的被害人亦能自行提起告訴,而成為刑事訴訟的原告,但比較稀少。 前條第一項之聲請,法院應即調查裁定之;其不合於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之規定,或有其他不應準許之情形者,法院應即以裁定駁回之。 債務人主張支付命令上所載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者,法院依債務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
- 若先前有提刑事過失傷害訴訟,可在地檢署起訴後,二審法院判決之前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則不需繳交裁判費。
- 審核是否通過,會有簡訊通知【審核不過繼續修改】,法院在每個階段又會有簡訊通知。
- 如果民眾搞錯管轄法院,這時候法院也會主動將你的案子移送到有管轄權的法院並且通知你,所以大致上不用太擔心。
- 向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如果調解成立且經法院覈定,與法院判決有相同的效力,此項調解是不需要繳納費用的。
- 但迴避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 第四百零三條第一項之事件,如逕向法院起訴者,宜於訴狀內表明其具有第四百零六條第一項所定事由,並添具釋明其事由之證據。
(1)書面聲請:當事人向該管調解委員會提出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以及記載其他規定事項的書面,並應按照他造人數提出繕本。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第二審法院;未提出者,原第二審法院以裁定駁回的噢。 因為最高法院係為法律審,也就是說,必須是第二審判決在「法律上」的認定有錯誤,纔可以提起上訴哦! 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果是對於財產權訴訟(請求他方給付金錢的類型)之第二審判決,如因上訴所得受之利益,不逾新臺幣150萬元者,不可以上訴到第三審。
民事訴訟流程: 民事訴訟ptt你問我答
這樣的觀念不能說是不對,但也不是所有的情形都是由警察局這邊處理。 民事訴訟流程2025 我們是一羣志同道合的好律師,平時穿梭於鄰裏厝邊,為鄉親提供即時有助益的法律資訊。 提供「線上免費法律諮詢」,讓民眾碰上法律問題時,能不致於手忙腳亂。
民事訴訟流程: 對方要求我自願放棄探視權,後悔了怎麼辦?關於探視權,律師解答5種常見爭議!
囑託他法院法官調查證據者,審判長應告知當事人,得於該法院所在地指定應受送達之處所,或委任住居該地之人為訴訟代理人,陳報受囑託之法院。 對於前二項書狀所記載事項再為主張或答辯之準備書狀,當事人應於收受前二項書狀後五日內提出於法院,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如已指定言詞辯論期日者,至遲應於該期日三日前為之。 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民事訴訟流程2025 原告對於本訴訟之裁判聲明不服,關於處罰部分,視為提起抗告或上訴;僅就處罰部分聲明不服時,適用抗告程序。 民事訴訟流程2025 前項情形,如得利用同一訴訟程序提起他訴訟者,審判長應闡明之;原告因而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時,不受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一項前段規定之限制。
民事訴訟流程: 強制執行流程1. 取得可發動強制執行的名義(依據)
但應送達者如係通知書,應將該通知書黏貼於公告處。 民事訴訟流程2025 受囑託之機關或公務員,經通知已為送達或不能為送達者,法院書記官應將通知書附卷;其不能為送達者,並應將其事由通知使為送達之當事人。 民事訴訟流程 送達不能依前二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 書狀內宜記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之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但他造當事人依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四條規定應負擔之訴訟費用,仍由該當事人負擔。 但共同訴訟人於訴訟之利害關係顯有差異者,法院得酌量其利害關係之比例,命分別負擔。
民事訴訟流程: 財產、權利受損害
最新民事訴訟時效期間表人民法院在追加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情況下,應當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爲新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指定舉證期限。 (舉證時限規定通知第5條)申請延期舉證應在舉證期限內提出,並可再次提出,延長的期限同樣適用其他當事人。 公告期間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得少於30日。 民事訴訟即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提起的訴訟。
民事訴訟流程: 第二審程序
訴訟之結果,於第三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者,法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相當時期,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以書面通知該第三人。 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而應共同起訴,如其中一人或數人拒絕同為原告而無正當理由者,法院得依原告聲請,以裁定命該未起訴之人於一定期間內追加為原告。 通常訴訟事件,原則上由地方法院管轄第一審,高等法院或其分院管轄第二審,最高法院管轄第三審。
民事訴訟流程: 車禍精神慰撫金
關於財產權爭議之調解,當事人不能合意但已甚接近者,法官應斟酌一切情形,其有調解委員者,並應徵詢調解委員之意見,求兩造利益之平衡,於不違反兩造當事人之主要意思範圍內,以職權提出解決事件之方案。 法院廢棄或變更宣告假執行之本案判決者,應依被告之聲明,將其因假執行或因免假執行所為給付及所受損害,於判決內命原告返還及賠償,被告未聲明者,應告以得為聲明。 被告釋明因假執行恐受不能回復之損害者,如係第三百八十九條情形,法院應依其聲請宣告不準假執行;如係前條情形,應宣告駁回原告假執行之聲請。 如以前已為辯論或證據調查或未到場人有準備書狀之陳述者,為前項判決時,應斟酌之;未到場人以前聲明證據,其必要者,並應調查之。
民事訴訟流程: 車禍訴訟
民法監護人定義是指一個人在未成熟、經驗不足或社會認為需要受監護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指導和監督之人;依民法第1098條規定… 當你在買賣的瑕疵擔保、債權債務糾紛、車禍損害賠償,及隱私權、名譽權等受到侵害,都是屬於民事訴訟的範圍。 第436-13條(刪除)第436-14條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調查證據,而審酌一切情況,認定事實,為公平之裁判︰一、經兩造同意者。 第436-8條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十萬元以下者,適用本章所定之小額程序。 第433條通知證人或鑑定人,得不送達通知書,依法院認為便宜之方法行之。
民事訴訟流程: 民事訴訟問題不難解民事律師為您免費法律諮詢
民事訴訟來到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法官就雙方一連串的攻防後所作出的判決,如果對判決結果不服,可於收到判決書的20日內向原審法院提起上訴。 民法上的起訴,主要是指按照民法第129條規定之起訴,也就是依照民事訴訟程序提起訴訟,藉此審理私人間的權利紛爭。 以下的首四條問題,會介紹各個處理民事案件的法院和審裁處的司法管轄權(即各法院 / 審裁處有權去處理甚麼案件),餘下的問題則談及這些法院和審裁處的法律程序和其他一般事項。 自訴是指犯罪被害人(或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配偶)不透過檢察官,自己向法院對被告提出刑事訴訟的程序。 當事人對於法院的判決有不服者,可以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之法定上訴期間內,以上訴狀提出於原審法院,即為上訴補提理由狀。
不論是什麼案件及訴訟類型,提告後皆無固定開庭時間,須待司法機關按職權排定庭期後才能確定,建議當事人靜待通知,若等待時間逾數月可致電向訴訟輔導科確認辦理進度。 事故被害人慾向肇事者請求賠償,須以民事起訴狀整理醫療診斷證明、工作損失證明、修補損失單據等等…因車禍所造成被害人產生額外必要支出(如:營養品),原則上皆可視為被害人之損失。 所以如果收到法院的通知,一定要注意上面要求債務人做的事情,以及是否有時間限制;如果是法院開庭通知,除非真的有不得不缺席的理由,可以向法院請假並請求延期外,基本上都必須要到庭。 小榮有一天突然收到法院的信件,上面寫著是開庭通知,並且還有附一份民事起訴狀,告他的人是之前有過生意往來的小華,小榮看了起訴狀也還是看不太懂發生什麼事,他不知道接下來要先做什麼,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若認為第二審判決有違背法令,必須委任律師,且上訴所得受利益達新臺幣150萬元者,纔可以上訴到第三審。 原則上,只有當已經確定無法再上訴的判決才能作為聲請強制執行的依據,而在終局判決確定之前,特定情況下債權人可以「假執行」的方式提前為強制執行,以保障權利。
民事訴訟流程: 民事訴訟流程是什麼?
第二十四條之合意管轄,如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依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成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詹以勤律師專精於刑事辯護及告訴代理、民事訴訟調解及代理、家事案件調解及代理、非訟案件、勞資爭議、不動產買賣糾紛、契約撰擬及審核、法律意見提供等。 車禍侵權行為民事賠償之時效為2年,倘若車禍當事人在2年內沒有辦法達成車禍和解或收受賠償時,切記務必於時效內提出車禍民事責任賠償的訴訟,以免錯失自身權益。
民事訴訟流程: 諮詢案例
對於同一被告之數宗訴訟,除定有專屬管轄者外,得向就其中一訴訟有管轄權之法院合併提起之。 民事訴訟流程2025 卷內文書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或業務祕密,如準許前二項之聲請,有致其受重大損害之虞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不予準許或限制前二項之行為。 依第一項進行程序之筆錄及其他文書,須陳述人簽名者,由法院傳送至陳述人所在處所,經陳述人確認內容並簽名後,將筆錄及其他文書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回法院。
民事訴訟流程: 民事案件的官司如何提告?
然而若雙方有人傷亡,除了車禍民事訴訟,亦可向對方提起過失傷害告訴,但因過失傷害為告訴乃論,告訴期僅有6個月,需盡快於車禍發生後6個月內提出刑事告訴。 •若先前有提刑事過失傷害訴訟,可在地檢署起訴後,一審法院言詞辯論終結之前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則不需繳交裁判費。 民事訴訟判決確定後,勝訴的一方可以持判決、確定證明書,向敗訴的一方請求給付,或可依法聲請強制執行,查封或扣押債務人的資產。 訴訟一般概略區分為民事、刑事與行政法律訴訟。 最常見的”民事訴訟”指的是民事法院依當事人之起訴,就民事紛爭事件為判決的訴訟類型。 到了判決階段,就是最後的程序了,根據判決結果,一定有輸有贏,對於判決結果不服的一方,可以像法院提起上訴,提起上訴後就會是新一輪的民事訴訟流程。
又如果在訴訟交付辯論的過程中,對方提出的資料如果有缺漏,這時候還可以聲請閱卷,使自己的資料完整以便進行辯論。 部分案件下的裁判費可能會十分高昂,如果想節省裁判費,可思考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能性(延伸閱讀:【法律小學堂】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怎麼做?優點缺點是什麼?)。 起訴後,法院會審理民眾的提告案件是否屬於自己的管轄範圍,如果法院審查後認為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轄區,便會以裁定移轉管轄。 可是總有不得不上法庭的時候,因此,在這個狀況下,弄懂民事訴訟程序,就是很重要的喔,這次,讓好律師整理提告民事訴訟的流程。
但訴訟標的對於原判決當事人及提起撤銷之訴之第三人必須合一確定者,不在此限。 對於審級不同之法院就同一事件所為之判決合併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或僅對上級法院所為之判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者,專屬原第二審法院管轄。 其未經第二審法院判決者,專屬原第一審法院管轄。 再審之訴,法院認無再審理由,判決駁回後,不得以同一事由,對於原確定判決或駁回再審之訴之確定判決,更行提起再審之訴。
民事訴訟流程: Q:車禍事件的訴訟流程
1、立上案以後,法院將案件分配到不同法官的手上,法官會告知雙方當事人,開庭時間會另行通知,在這個階段,是雙方提交證據和書面答辯的階段,這時可以委託律師前去查閱對方提交的證據和答辯狀,爲開庭做準備。 不進行調解的一般立案後15天到兩個月左右發起訴訟安排送達,送達一般電話聯繫,讓被告到法院取走傳票,如果被告不去則郵寄送達、留置送達、電子送達,如果以上都無法送達則公告送達(需要公告60日)。 準備程序主要的任務在於決定該案件所適用的程序,以及進行審理程序的準備工作。 如果被告在準備程序中認罪或自白,且符合其他法定要件時,法院可以裁定將該案件依簡式審判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達到訴訟經濟的目的。
民事訴訟流程: 車禍調解怎麼談 和解遇到獅子大開口該怎麼處理?|好律師白話聞 feat.陳宏毅 律師
對於小額程序簡易庭第一審裁判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在收到判決書後20日內,向原法院提出上訴狀,或在收到裁定書後10日內提出抗告狀,但上訴或抗告的理由,必須是主張原裁判有違背法令的地方。 原則上,關於財產權的紛爭是依訴訟標的的金額或價額的多寡,或依事件之性質之繁簡與當事人的意思等為區分,分別適用小額訴訟、簡易訴訟與通常訴訟程序。 如果所提起的訴訟經當事人雙方同意,或因為其標的金額較小,或事件的性質較為簡易,而適用小額訴訟或簡易訴訟程序,則其訴訟程序較為簡化,以求能夠比較迅速的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紛爭。 存證信函的作用在於保留證據,或依法先向對方進行特定的「意思表示」,主要作用可達到中斷時效、聲明事實、要求賠償、進行「催告」以進行後續的訴訟,因此是否必要先發存證信函或是律師函,需要看具體處理的事項為何。 雖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請律師撰寫訴狀,但如果案情複雜、牽涉金額較大,最好還是請律師撰寫對自己的權益比較有保障喔! 由於民事訴訟採辯論主義,需要當事人自己提出主張及證據,若訴狀沒寫清楚完整,法官不知道您的訴求是什麼,很可能就會損失應有的權利而不自知喔。
楊國薇律師專精於勞資、合夥、投資糾紛等勞資糾紛,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職務再設計、職業重建、合理調整、平等不歧視之協調會議以及民事、行政訴訟。 不動產分割、租賃、買賣、損害賠償等民事訴訟;卡債、信貸、私人借貸等債務整合等民事非訟程序… 因車禍事故所造成被害人物品之損害皆能作為車禍民事賠償之請求,搬運損壞財物之運費、維修費、補償費用,通常車禍常見的財損即為車體之損害,但要注意,車子的賠償金額需考量折舊之問題。
民事訴訟流程: 民事起訴狀是什麼?需要請律師寫嗎?
【又是一個調解程序】總結:您的律師費真的沒有白支付。 PS:很多原告自己立案的,都會被退回一次,格式、訴訟請求法院都有要求,律師瞭然於胸,但從未打過官司的人並不清楚。 民事訴訟流程 你以爲民事訴訟就是跑到法院門口大吼一聲,我要告張三,他欠我錢,然後法院就能給你一個勝訴判決嗎? 那樣做既是錯誤的,也是無法幫你要回借出去的錢的。
民事訴訟流程: 車禍民事賠償五、扶養費用(被害人死亡時)
憲法保障人民有財產權及訴訟權,也就是說,人民的財產權如果遭到侵害,而無法自行和平解決,即應由國家提供人民解決紛爭的機制,除了鄉鎮市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仲裁人或仲裁組織的仲裁外,最重要的就是國家設立的法院。 以往由於法院解決紛爭程序較為繁瑣,必須花費相當的勞力、時間、費用,並且必須符合一定的程序規定,使得人民視使用法院解決紛爭為畏途,除非相當數額的標的,多半不願利用法院訴訟程序。 根據法庭作出的程序性指示,雙方會在特定的時間與對方交換自己一方的書面的證人證言。 在香港法律制度下,一方的案情故事必須通過證人作證的方式講述出來,並接受對方的盤問,待證事實才能被確立,而書面證據也需要通過證人的作證才能呈現出來。 證人可以是原告被告自己,也可以是其他知情人和事件參與人。 證人作證的方式,首先在庭前交換書面的證人證言,然後在開庭中證人會就其書面的證詞的內容接受自己一方律師的補充發問(主盤問)和對方一方律師的盤問(交叉盤問)。
民事訴訟流程: 車禍民事訴訟流程與費用範例表:車禍民事賠償沒錢怎麼辦?期限多久?
民事訴訟跟刑事訴訟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分別,在於民事訴訟是通常由個人提起,藉以尋求金錢方面的補償、追討財產或強制履行法律責任;而刑事訴訟則以政府(亦即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名義提出起訴,以遏止罪案和懲罰罪犯。 適用簡易或小額訴訟程序之事件或關於訴訟救助提起抗告及由證人、鑑定人、通譯或執有證物之第三人提起抗告者,得以言詞為之。 但依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規定提起抗告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流程 當事人對於第一審法院依通常訴訟程序所為之終局判決,就其確定之事實認為無誤者,得合意逕向第三審法院上訴。